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季节养生 > 节气养生

清明节为什么是阳历(清明节为什么是阳历4月5日)

时间:2023-03-10 00:43:36 作者:相见陌路 来源:网友分享

清明节为什么是阳历(清明节指的是农历还是阳历)

众所周知,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按农历计算的,那么清明节是农历还是阳历?清明节为什么是阳历?跟我们一起了解下吧。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农历三月还有什么节日呢?快关注华易网吧!

清明节是农历还是阳历?清明节为什么是阳历?

清明节是按阳历计算的,因为【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节气都是按照阳历计算;清明是中国的24节气之一,24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清明节即在黄经15度。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2020年~2024年清明节时间一览

2020年清明时间:2020年4月4日15:38:02,农历2020年三月(大)十二

2021年清明时间:2021年4月4日21:34:58,农历2021年二月(大)廿三

2022年清明时间:2022年4月5日03:20:03,农历2022年三月(大)初五

2023年清明时间:2023年4月5日09:12:52,农历2023年二月(小)十五

2024年清明时间:2024年4月4日15:02:03,农历2024年二月(大)廿六

清明节农历日期固定吗?

清明节农历日期是不固定的,因为农历是中国传统使用的旧历法,因为闰月的出现所以每一年的农历和公历都是不一样的,有趣的是,在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里,只有清明节是用公历判断,其他三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用农历判断的。俗话说“命好不如运好”,人的天命已定,惟一能好好把握的便是自己的“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使用【精品测算】功能,详细了解自己最新的运势运程!

作者:邓海建

三月阳春,莺飞草长。清明节至,山河春满。

2020年的清明节,基于统筹疫情防控考量,不少地方各类殡仪馆、公墓、公益性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将暂停祭扫服务,暂停组织集体公祭、骨灰撒海等群众性活动。4月1日,民政部表示,要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今年将大力推广非现场祭扫方式,包括网络祭扫、云祭扫、居家追思、开展公益性代祭服务等。

云上祭扫寄哀思,别样清明一样情。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迄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气当中,最为氤氲着慎终追远、敦亲睦族传统的节令之一。从自然的农历节气来说,清明“命蚕妾,治蚕室”,是农耕社会的时序坐标;从祭祖追思的习俗而言,清明又是最能体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重大节日。或因如此,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清明,绵延了“家邦式社会”的亲情传统与家国情怀。数千年来,清明成为中国传统的春祭之节:扫墓祭祀、缅怀祖先,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记忆。中国人的清明节,其博大与宏远,在于它深深契合国人传统的人生哲学——由家及国、由人及天地,承载着人类社会诸多终极命题。及至今日,这个节日在《英雄烈士保护法》等制度设计的加持下,赋予了更深厚而鲜活的内涵。祭祖扫墓、敬天法祖之外,更多了对英烈的追思、对英雄的致敬。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清明节,记下了14亿人勇立时代潮头之滚烫初心。

清明,气候微冷,风清景明,既有百花待放之美好,亦有清冷谦抑之高洁。无论是介子推忠义和气节的传说,亦或是与寒食传统相应和的格局,无不张扬着其忠贞、刚毅、隐忍、淡泊、宽容、自省、感恩的群体精神和民族情感。山水清明、思想清明、言行清明……越来越厚重的清明,有了绿色与生态的质地,有了清廉与自省的成色。正是这种中华文化内核之精神与情感,让每一位华夏儿女年复一年地在满满的仪式感中增益家族成员乃至民族同胞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之软实力,更是令世界瞩目的“中国之治”背后的硬实力。

桃花风起正清明。清明是属于慎终追远的大日子,清明叫人想家,亦叫人惦念乡愁。小小的邮票、小小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有些哀思穿越千年而萦绕不去,有些遗憾总是催促脚步加速梦圆。古老的农事节气,现代的精神内涵,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政策加持之下,我们的节日在悄然归位,归于年轻人的价值认同、归于新时代的文化承续。即便是在当下数字化时代,亦在提醒我们反思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姿态。

低碳祭扫,生态清明。文明赓续,人间有情。祭拜先辈英烈,传承红色基因,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当前,让传统清明节多些健康与安全,2020年清明节的文化况味,也许会更悠远绵长。(邓海建)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