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必背术语有很多,比如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
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②降水稀少,河流补给类型少,水补给量少③大量的工农业用水,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④全球变暖的影响
2、常见术语提问题型
①第一产业以……为主,第二产业以……为主,第三产业以……为主
②产业分布较为(合理)或者失衡
3、凡是让你回答和"结构特点"有关的
①产业结构单不单一 ②某某产业的比重大,某某产业的比重小 ③某某产业比较发达
(注: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通)
4、为什么要这样做=积极影响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某某有某方面的优势
为什么某地能发展工业=某某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例如:南非发展金属矿产加工业的有利条件,所以你就得会一眼看出来他其实就是某地发展第二产业的条件。①某资源的种类和储量是否丰富(如果问的是不利条件就回答不丰富)②经济基础好,工业技术水平高 ③能源供应充足 ④市场前景广阔,需求量大⑤交通运输条件良好,运输便捷 ⑥水源充足,用水稳定
5、为什么某地地质条件复杂或者某地地壳运动活跃?
①某地地壳不稳定 ②某地可能多地质灾害 ③某地地势起伏较大
6、问内流区的形成原因?
①地形封闭,水不易外流 ②降水量少,河流汇入少 ③气候较为干旱,蒸发旺盛(注: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加以删减或者增加)
7、建坝,建水库的题型答题套路
9、水系特征
①河流流向 ②注入……海洋 ③支流多不多 ④落差大小情况 ⑤流域面积大还是小
10、修建
12、某地生产种植棉花的条件
=西北地区发展某种农作物的条件
①合理利用某资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②加快发展某资源的技术研发,提高某资源利用率 ③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立法保护 ④加强对该资源的综合管理⑤加强宣传,提高对某资源的保护意识
19、生产种植油菜的条件
①维度较低,温度适宜 ②海拔低,生长周期长
20、某产业生产转移的原因
①降低生产成本
①某某是连接......的中枢 ②某某是沟通......的桥梁 ③某某是横贯......的纽带
24、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为主 ②地势以.....为主 ③地面起伏大、小
25、农作物商品率高的原因或特点
①土壤肥力高,土层深厚 ②地广人稀 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26、工业集聚的原因=工业集聚的优点
①共用基础设施,实现资源共享 ②促进交流合作与创新 ③实现规模效益
④产品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⑤接近原料产地
又是一年高考季
还记得那些年做过的气象类题目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
说起高考
许多人依旧历历在目
气象知识作为考察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高考试题中一直占据显著位置
小据对气象试题类型和知识点进行了搜集归纳解析
快来试一试
01
选自2021年高考真题 地理 北京卷
例题4
图3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风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此时①地最可能()
A.暴雨倾盆水难排
B.细雨蒙蒙衣难干
C.烈日炎炎似火烧
D.黄沙满天车难行
解析:
解答例题4的题5时,要看图3中的4个点,①在低压西南侧为偏西风,②在高压东南侧为偏北风,③在高压西北侧为偏南风,④在低压西北侧为偏北风,因此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C。
解答题6时,从图中可以看到,①附近有一个较强的低压系统,强烈的上升运动会带来较强降水,故此地最可能出现暴雨。
02
选自2020年高考真题 地理山东卷
例题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
(1)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冷锋、暖锋。
(2)分析图中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地形对干线形成的影响。
解析:
解答例题5的题(1),首先要了解图中测站数据代表的气象要素,上边的数字为气温,下面的数字为露点,风向杆表示风力风向。从各站的气温可以发现偏南风控制的区域气温较高,为暖气团控制,偏北风控制区域则由冷气团控制。所以右图中冷锋位置应该位于干线西北方温度梯度最大的区域;暖锋位置应在干线东北方。标注时注意冷暖锋符号中尖角和圆角的方向。
题(2)中,图中干线西侧为暖干气团,东侧为相对冷而湿的气团,东侧气团上方通常有逆温覆盖,称为“干暖盖”,它有利于位势不稳定能量的存储和累积,而图中干线西侧为偏西风,东侧为偏南风,干线附近存在明显辐合,有利于空气上升运动,干线对对流活动起到扰动源的作用,当“干暖盖”被突破,不稳定能量就会猛烈释放,容易产生强对流天气。
题(3)中,图中所示干线位于美国落基山脉东侧,干线东侧为面积广袤的平原,吹偏南风时易被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控制;而干线西侧地表多为半干燥或沙漠地带,当吹偏西风时会带来干燥的大陆空气形成干暖气团,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交界处就形成了干线。
03
选自2021年高考真题 地理 北京卷
图2示意北纬27°附近部分地点某年的平均气温。读图,回答第3题。
3.影响图中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解析:
该题图中显示的是同一纬度(北纬27度)不同经度的年平均气温,可以发现,几个地点经度跨越3度左右,距离相隔大约300多公里,并不算很远,但气温最大相差5℃,在这么小的范围内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等差异不会对气温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而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也难以达到5℃,故东经119度的位置最有可能是因地形原因如高海拔导致的年平均气温较低,因此本题选A。
03
自2021年高考真题 地理 天津卷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省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岩溶地貌广布,旅游开发是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2)兴义气温年较差最大不超过____℃。(3)兴义与铜仁相比,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分析其形成原因。(4)说明川、滇、黔交界处多发泥石流灾害的自然条件。
解析:
从图10中可以看到,贵州省兴义市1月平均气温在6℃至8℃,7月气温在22℃左右,因此,题(2)中兴义市气温年较差最大不超过16℃。
从图9可以发现,兴义和铜仁两地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均不同,题(3)也主要从这两方面解答。冬季,由于兴义纬度更低,获得的太阳辐射更多,同时兴义及其以北地区多高山,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影响,所以冬季兴义气温较高;夏季,兴义虽然纬度低,但日照时间相对较短,获得的太阳辐射与铜仁差不多,但兴义海拔较铜仁更高,故夏季兴义气温较低。
题(4)主要考察考生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理解,从图9可以看到在川滇黔交界处(即兴义附近)地形崎岖不平,多山地和沟壑,山地的坡度较大;从图11可以看到此地年降水量较大,超过1400毫米,而且我国西南地区岩体较为破碎,地质基础不稳定,故而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