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很多传统节日都是以农历时间为主,就是大众知道的,清明节也不例外。其实传统的清明节最开始只是一个节气,但随着时间演变慢慢就成了清明节。那么传统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呢?
按照我国农历时间进行判定的话,一般是在4月5日左右。清明节最开始只是一个节气,慢慢变成了和寒食节有着密切关系,历史上的晋文公最终就直接把寒食节的后一天改成了清明节。所以我国每年公历的4月5号前后,也就把这个时间段定为清明节了,也被叫做民族扫墓节。
1、注意安全。清明节本身就属于扫墓季节,因此也是人们出行的高峰期,所以应该避免拥挤,这样才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出行的危险。所以在之前就应该选择较为合适的出行方式,这一点也需要格外注意。
2、防火意识。清明节自然要给祖先们上香焚烧纸钱,但在上香和焚烧纸钱的过程中,也需要防范森林火灾并且加强防火意识。不要随意在公墓内燃放烟花爆竹,或是随意用火。如果需要上香焚烧纸钱,可以在指定的区域进行,不要将火种或是烟头随意丢弃,这样很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1、春雨写照。对于清明节气候的变化,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比如古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就有明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好像是针对江南而说的,其实现状并不是如此,尤其像华南西部本身就处于春旱时段,等到四、五月份的时候,降水量会明显增加。如果到了5~6月份时,还可能出现冰雹较多的现象。
2、繁忙春耕。到了清明节时,除了东北以及西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到达12℃以上。不夸张的说,从南到北长城内外,都会出现一片较为繁忙的春耕现象。因为清明节本身就处于春天刚开始的时候,万物也是刚进行复苏的阶段。所以很多农作物都极为适合播种,因此要抓紧时间抢晴早播。
文章总结: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就可知晓传统清明节,主要是在4月5号前后。虽然说清明节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但是在祭拜祖先的同时,人们也应该注意防火事项,否则很容易诱发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