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国,又称为龟兹或于阗王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西域国家,位于今天的中国新疆和田地区,大致在塔里木盆地南缘。于阗国在公元前109年左右由月氏人建立,后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灿烂的佛教艺术而闻名。于阗王国在历史上经历了多个朝代的统治,包括汉、魏、西晋、东晋、前凉、北凉、隋、唐等,最后被唐朝所管辖。
于阗国虽然在历史上是中国的一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地区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更迭,包括被突厥、回鹘、蒙古等民族统治。到了元朝时期,于阗地区被并入元朝版图,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现代的和田市就是基于古代于阗国的地域范围,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是中国的领土一部分。
于阗国的最终并入中国版图是在中国历史上的元朝时期。公元13世纪,于阗地区被元朝军事首领察合台汗国征服,并在随后的管理中被纳入元朝版图。元朝政府在这一区域设置了行政机构,进行有效的治理,这标志着于阗王国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田(现在的和田市)继续作为中国的地级行政区,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于阗,古代指的主要是位于中国新疆南部的一个地区,今天对应的主要地理区域是和田地区。和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包括和田县以及周边的一些县市,如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等。这个地区因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枢纽和著名的佛教遗址而闻名,如著名的和田玉和于阗壁画等。于阗王国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边疆地区,历史上与中原有过频繁的交往和融合。
于阗国并非被单一的国家所灭,其历史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早期,于阗国由月氏人建立,历经多个朝代,如汉、魏、西晋、东晋等。唐朝时期,于阗王国进入了鼎盛,但最终在唐朝的控制下,于阗国的被削弱,公元848年之后,唐朝将领高仙芝曾短暂地将和田地区视为自己的辖区。
于阗国在9世纪末和10世纪初,受到了回鹘的统治。但到了11世纪,于阗地区又经历了回鹘帝国的崩溃,当地的政局变得动荡。在12世纪,西辽和后来的察合台汗国(蒙古帝国的一部分)逐渐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13世纪,察合台汗国的将领征服了于阗,将其并入其版图,从而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纳入元朝的管辖之内。
所以,如果要说到最后的灭亡,可以说于阗国融入了中国的历史框架中,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并非被单一国家消灭,而是随着政治格局的变迁,逐步被纳入中国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