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当今的江苏,你能联想到什么?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百强县”扎堆省、文化科教大省……这些“江苏名片”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说起“农业大省”,可能不少人就不怎么了解。事实上,江苏位居我国十大产粮省份前八。江苏是我国并不多见的既能向中央财政净上缴,有力支撑国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又能够实现口粮自给、略有盈余,从而为我国农业作出贡献的经济大省。
多年来,江苏省一直致力于探索农业现代化。2023年3月,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求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早在2014年12月,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就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发达地区在这方面一定要带好头、领好向,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围绕“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今天江苏正聚力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江苏如何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为农业现代化“赋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哪些领先成就,形成了什么样的发展态势,还面临哪些瓶颈制约,如何取得新突破?在江苏,我们走入田野、村庄、科研院所,寻访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请教专家和农业系统各级负责人,一探究竟。
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省端稳“饭碗”
“江苏水稻单产全国第一,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6%,小麦单产和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而且现有品种增产潜力较大。”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杜永林介绍,江苏粮食总产连续9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2022年达到753.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了全国5.5%的粮食,承载了全国约6%的人口,不但端稳了江苏8500多万常住人口的“饭碗”,还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江苏夏粮又获丰收,实现面积和总产双增,夏粮产量达281.42亿斤,同比增加1.36亿斤,全省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江苏实现了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省口粮自给,略有盈余。”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孙燕表示,“当前,全省粮食库存充裕、储备充足,能满足全省居民一年半以上的口粮消费需求。”
“上海人吃的大米,每四碗约有一碗是射阳人种出来的。”在黄海之滨的盐城市射阳县,记者听到当地人这样自豪的说法,“射阳大米”已成为大米类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从苏米到苏鱼、苏菜、苏猪、苏禽,江苏农产品“五苏”闯荡市场,走进千万家庭的餐桌,为中国农业作出了贡献。2022年,江苏蔬菜总产稳定在5500万吨以上、位居全国第三;水产品年总产量约为505万吨,淡水渔业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江苏的土特产如盱眙龙虾、阳澄湖大闸蟹、东台西瓜、阳山水蜜桃、苏州碧螺春等,已成为有特色、有认可度、有竞争力的农产品“金名片”。
南京浦口区兰花塘高标准农田迎来秋收季,收割机在平坦的稻田里“大展拳脚”(2022年11月摄)。受访者供图
截至2022年8月,江苏全省近十年共选育“南粳”系列、“扬麦33”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600多个,其中有17个水稻品种列入农业农村部超级稻名录、占全国1/8,良种对江苏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
2022年江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86元,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二,同比增6.3%,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1:1,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2023年2月,江苏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充分发挥经济实力雄厚、科教资源丰富等方面优势,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富有江苏特点的农业强省之路,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定义为“五强”,即综合产能强、科技装备强、产业主体强、功能效益强、竞争能力强。“未来的江苏,不仅应当成为工业强省、制造业强省,还应当是当之无愧的农业强省,是彰显历史底蕴、引领乡风文明、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江苏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新一代高产型优良食味粳稻品种。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谢锐佳 摄
从耕地、湖塘到种子、种苗,从种养技术到务农主体,跟踪、上溯这些农产品的产出过程,记者感受到农业现代化的力量与贡献。种种迹象表明,这块土地正在加速告别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脸朝黄土背朝天”式的小生产传统农业格局,进入农业现代化的大变局当中。
“六化”带动农业生产力新跨越
行走在江苏南北、运河两岸,能清晰触摸到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正在涌现机械化、智能化、生态化、产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六化”并进、融合发展的蓬勃态势。
图为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烘干机。这里的103台烘干机,每年可以服务5万亩农田。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谢锐佳 摄
【机械化:机械臂“撑”起生产新天地】收获季节的江苏田野上,不时可以看到忙碌的联合收割机、搂草机……常州的果园里履带运输车、采桃升降机在穿梭作业,射阳县粮食物流产业园内从事智能包装的机器人一只手臂抵得上3名工人……这是记者日前在江苏见到的一幕幕场景,农业机械化的大规模使用正成为江苏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识和强大推进力。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江苏已在全国率先整省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其中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达9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1.8%,以上两项指标均高出全国平均值近10个百分点。今年夏收,江苏投入联合收割机12万台、烘干机3.5万台。据监测,全省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控制到1%以下。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正深刻改变农户的种植理念和习惯。当前,江苏的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机械化主导阶段。下一步,江苏农业机械化将向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加速迈进。
【智能化: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无人驾驶的智能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在卫星导航支持下,能够实现比人工插秧更高的直线精度,便于后续田间管理;水位线一旦“达标”20厘米就自动停止灌溉,可以节水、省电;卫星遥感技术生成的“热力图”,可以大范围精准监测禾苗长势和灾害;草莓园大棚安装智能设备可实时查看调整棚内光温水肥气……在苏南,这样的种植场景并不鲜见。在苏北,走进宿迁洋河新区斯味特果业有限公司的万亩苹果园,只见成熟的红苹果挂满枝头,采摘机与工人“无缝”合作采收、搬运苹果。不远处的储运车间,智能分拣包装线对送进来的苹果进行“人脸识别”——根据大小、颜色、重量以及糖度等实现智能检测和分拣包装……智慧农业是中国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农业生产数字化、装备设施智能化、农业服务信息化,正在让江苏的土地、农产品变得越来越“聪明”,高科技农机装备让“会种地”变身“慧种地”。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发布的《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2020年江苏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达42.6%,居全国首位,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全国第二。
【生态化:田间蛙鸣鸟叫,产品绿色优质】生态低碳农业是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一锹下去就能挖出蚯蚓。”2023年4月,83岁的农业专家赵亚夫向记者展示两块土壤,一块泛白、硬如石头,另外一块发黑、潮湿柔软。“泛白发硬这块是原来的土,又黑又软这块是有机化改造的结果。”赵亚夫长期扎根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推进农业现代化,他兴奋地介绍,改良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可以用于种植蓝莓等高效农作物。
江苏各级政府支持鼓励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立生态低碳农业、循环农业示范园区。赵亚夫带领科研团队和农民多年探索形成的“戴庄模式”成为江苏探索生态农业的知名品牌。“戴庄白沙越光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的农田已经十多年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了,戴庄化肥年施用量从17年前的亩均160斤逐步降至零,粮食亩产量稳步增至1000斤以上,亩均收益由1500元提高至6000元左右。”他说。
昆虫等小动物来到戴庄“安家”。据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此前调查,村里有机稻田夏季发现动物10纲31目130种,比邻村稻田高出6倍多。引进培育有机品种,采用循环种养模式,创建运营有机农业合作社……戴庄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不足3000元跃升至2022年的约4万元。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专业务农户,绝大多数年可支配收入已达12万元到15万元。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江苏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下降12.3%、15.9%,绿色正成为江苏农业现代化追求的底色。
【产业化:农产品触“电”上“网”,“千亿级”产业渐成雁阵】20多万沭阳花农“攀网结线”销售花卉苗木,形成超大规模产业;丁蜀物联网农业小镇农民穿着西装、喝着咖啡也能种地,从“望天收”到“望网收”;赣榆小泥鳅乘着互联网东风占领韩国餐桌,从“泥沟翻腾”到“海外掀巨浪”……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到2022年年底,江苏已基本建成优质稻麦、绿色蔬菜、特色水产、规模畜禽、现代种业、休闲农业、农业电子商务、林木种苗和林下经济8个产值千亿元级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1.5万亿元左右,10亿元以上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达199个,建设国家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3个。
从“乡产”“乡游”到“乡食”“乡宿”,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近年来江苏的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增长尤其强劲。2022年,沭阳全县花木销售额达240亿元,其中花木电商销售占据“半壁江山”。江苏省各地借助京东、村淘、拼多多等平台,让特色农产品触“电”上“网”,出村进城,提升农业种植养殖效益。目前江苏共培育淘宝镇298个、淘宝村779个,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二位、第四位;全省县域网上活跃店铺数量达24万家,带动就业人数超300万。
2022年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全省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达907亿元。
【专业化:后继有人,“新农人”渐成主力】“年轻人不想种田,老年人种不动田。”未来谁来种粮、谁来务农,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普遍性难题。这一难题前些年同样困扰着江苏,但令记者振奋的是,江苏一些乡村已出现破解的苗头。即使在制造业发达、近年来有“新能源之都”之称的常州市武进区,“80后”“90后”的“新农人”群体也正崭露头角。自称“农三代”的谈剑波是常洛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这个35岁的新农人,大学学过机械、园艺,如今用机械化替代人工修花剪枝,用物联网收集种植数据。2011年大学毕业后接手祖父创立的果园,用了约十年将小果园发展为总面积800多亩、拥有300多户社员、年销售逾千万元的专业合作社。39岁的金种子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玲玲,读大专学的是数控专业,回乡跟着父母承包400亩耕地,种粮已有十多年,谈起职业很自豪。
行走江苏大地,记者看到,多地提升“老农”、培育“新农”、引进“智农”,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一些乡村中青年渐多。2022年6月,记者在盐城调研发现,尽管目前盐城种粮大户多在50岁以上,但50岁以下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射阳县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全县流转50亩以上的2700多户种粮大户中,50岁以下占比约30%,900多名种植业家庭农场主中50岁以下占比约三分之一,粮食种植“后继乏人”问题有所缓解。
【规模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直接承包种植土地600多亩,帮助农民代耕代种2000多亩,拥有宽敞的菊花加工车间,以及一年四季可贮藏保鲜的冷库,这是记者在盐城市黄尖镇新闸村陈树东的家庭农场里见到的。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超过3000万亩,流转率达60%,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完成各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交易超81万宗,流转土地超2200万亩。
围绕加快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引导土地流转,探索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机制,江苏涌现出射阳联耕联种、睢宁农田托管、宿迁家庭农场集群、太仓合作农场、昆山大户规模经营、姜堰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等一批典型经验做法。苏州市纳入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超过1万家,已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其中已有条件优、实力强、经营好的家庭农场1200多家到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江苏提出,小农户是重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应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发挥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带动作用。
农业现代化“动能”从何而来
江苏人常比喻自己是靠吃改革饭起家的,改革风气的源头正肇始于田野,最有影响的就是20世纪80年代“春到上塘”包产到户改革,以及引领全国的苏南乡镇企业改革风潮。改革开放以来,在大踏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江苏也在不断探索农业生产的突破。2019年11月,江苏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签署部省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跟踪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江苏推动农业现代化亮点频现,结合实际创造了一些具有江苏特色、同时能提供启发的理念和举措。
重农强农认知赋能。江苏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因为工业化、城镇化而导致耕地减少的历史过程,在苏南地区表现比较突出。如今,记者在苏南地区听到的“只会在农村搞工业不算本事”这句话,很能代表江苏在发展新阶段对农业“高站位”的认识。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提出,要把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124.9万亩以上、粮食年总产量保持在750亿斤左右。立下粮食生产“军令状”,不但折射了责任担当和大局意识,而且体现了江苏在“重工”后对农业价值更高层面的理解。在这里,农业被认为是珍贵的基础产业,承担着涵养生态、传承传统文化、延续田园生活的宝贵功能。农业产值仅占全市GDP1%的中国制造业“最强地级市”苏州,提出在苏州全域打造魅力无限的“锦绣江南鱼米乡”。
区域分类协调赋能。根据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科学划分“区域功能”,能更大潜力发挥土地的“产能”。南北地形狭长、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的江苏正是按照这一理念科学规划。今年江苏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苏北地区沃野平畴、一马平川,重在发挥“大粮仓”作用,发展大田作物、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苏中地区水网密布、生态优良,重在推动产业、生态等实现良性互动,发展特色产业、高效农业,积蓄发展新动能;苏南地区经济活跃、科教发达,重在依托超大市场需求和科技赋能,发展都市农业、智慧农业,打造“三农”发展样板,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村改革敢闯赋能。“我们的探索在全国推广了!”2月13日,记者感受到江苏农业领域一些从业人员的振奋之情。当天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这项重大改革探索的发源地之一,就在江苏省盐城市。
近年来,江苏在全国较早完成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获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5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等7个整省试点项目。江苏农村改革试点呈现“系统性”的集成特点。以粮食规模种植为例,通过“小田”变“大田”探索解决“田”的碎片化问题,通过对土地流转竞标价格过高实行熔断保障“流转”的稳定性,通过地方政府对种粮的家庭农场主支持购买养老保险化解“养老”后顾之忧。
“经营主体”培育赋能。回答“谁来种地”这个时代之问,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关键一招。江苏近年来出实招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种粮效益。截至目前,江苏省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99家、省级865家,纳入名录的家庭农场总数达16.8万家,农民合作社市场登记数5.3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稳定在6.8万个,2022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7059万亩次,服务营业收入130亿元。
农业现代化,人才是关键。江苏成为全国第一个从省级层面部署安排乡土人才工作的省份,成为乡土人才开发的先行者。乡村人才在梯次培养、职称评审、技艺传承、资金扶持等方面享受特别政策。江苏制定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将新培育高素质农民75万人,新选拔培养“三带”(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名人250名左右、能手500名左右、新秀1500名左右。连续六年举办全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大赛,全省农村创业创新人数达50万人。
工业制造带动赋能。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一大特征。江苏较强的工业制造能力为农机制造业打下基础,进而“近水楼台先得月”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农机行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3月,全省拥有规模以上农机制造企业307家,产业规模和规上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二位,一批企业连续多年分别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全国机械工业百强行列,初步形成常州地区农用柴油机和中小拖拉机产业集群,苏州、无锡地区收获机械、粮食种植机械产业集群,连云港地区旋耕机产业集群,扬州地区饲料、林果机械产业集群等。目前,江苏已在全国率先整省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工业制造赋能还间接体现在“工业思维”的借鉴运用。“像发展工业一样发展农业、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农田”,除了借鉴工业发展产业链强链补链外,江苏较早将工业发展中的产业培育导向、招商引资项目工作法引入农业发展。2020年,江苏启动开展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以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三年累计开工建设3500多个“三农”重大项目,撬动社会资本投入3500多亿元,2023年开始启动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
农业科技贡献赋能。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强大支撑。江苏具备雄厚的农业科技创新实力,集聚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70多所涉农高校院所。拥有被誉为“农业硅谷”的两大“国字号”农业科技研发高地——与十余所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广泛合作关系、集聚近十个院士团队的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以及中国首批、长三角唯一的国家农高区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强大的科技实力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突破农业现代化瓶颈的坚强后盾。
经济实力支撑赋能。人均GDP位居全国省区第一的江苏,对农业的投入也毫不含糊。“十三五”期间,江苏省级财政预算安排“农林水”支出902.46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0%以上,显著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
结合中央财政投入,江苏省政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投资标准从1750元/亩提高至3000元/亩,居国内前列,苏南有的地方政府试点建设智慧农田每亩投入1万元。“十四五”期间,江苏省计划投入340多亿元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努力实现年产1000亿斤粮食综合产能。
建设农业强省,推动农业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过程,如何加快进程实现“走在前”,关键要摸清底数,搞清楚短板和优势,抓住牛鼻子找到突破口。记者调研发现,在当前阶段,江苏农业现代化还存在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不高、资源开发利用过度、农业品牌有待扩容、农机装备不够强大等短板,江苏农业现代化实现“走在前”,仍要突破如何可持续耕地保护、如何使生产要素更顺畅流入现代农业、如何充分释放农业科研院所力量等问题。业内人士认为,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江苏有必要把引导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突破首务,把打破农业传统思维观念束缚作为突破前提,把为农业创造稳定外部条件作为突破保障。
“苏湖熟,天下足。”曾经在古老历史上创造过农业传奇的江苏,未来将以什么样的态势,走在农业现代化的前列,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大潮,让人充满期待。(记者段羡菊 谢锐佳 赵久龙 张典标)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南昌10月12日电 题:景德镇的古与今
新华社记者
这是一座在中国乃至世界版图上都独一无二的城市——景德镇,千年瓷都。因瓷而生、因瓷而兴,泥与火的交融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成就了一个城市依靠单一手工业支撑千年的奇迹。
今天,古老的景德镇正以独特的方式焕发新意:老瓷厂变身创意街区,一个个文化艺术新地标接连涌现,3万多名来自各地的“景漂”在这里聚集……在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进程中,这座手工艺之都越来越体现出多元的气息。
有传承,也有创新;是开放,也是包容。秉持对瓷的匠心、延续千年文脉,景德镇在日新月异的变化里也守护好这座城市的根与魂。
这是景德镇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一景。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坚守,呵护城市的“烟火气”
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1000余年前,宋真宗以年号“景德”赐名,延续至今。今天,穿越千年历史,瓷——仍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
漫步于街头巷陌,“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条巷、一百零八条里弄”,一处处文化遗存讲述着瓷都变迁故事;
抟泥成器、范土为窑、瓷上作画……步入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手工制瓷技艺在这里“活态”传承。
廊下,56岁的孙立新手持画笔,寥寥数笔,在素坯上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婴戏图。曾祖父拉坯,祖父配料,父亲将毕生画青花手艺传给了孙立新。13岁开始学艺,他43年来与瓷为伴。“瓷都要有瓷匠的坚守,代代相传才能薪火不断。”
在景德镇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里,孙立新正在绘制青花。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一大批能工巧匠、完备的产业链、一个个历史文化园区……因为坚守,在现代工业大发展的今天,景德镇仍保留着最完整的手工制瓷技艺体系和古瓷都独有的魅力。
划定保护区,将散布全城的150多处老窑址、108条老街区等文化遗存列为“一号工程”进行抢救式保护修缮;成立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用现代技术解析古代陶瓷文明的发展和变迁;老城保护再现千年古镇风韵,新城建设展现国际瓷都魅力……城市规划和布局中始终守护着“瓷”的根基。
这是近日拍摄的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瓷都就像一棵古树,总会在厚重的泥土里不断滋养出新枝。”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翁彦俊说,历史与文化的涵养赋予了这座城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要不遗余力保护传承,为后代留下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回忆、可讲述”的景德镇。
党的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相关主管部门引导各地将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转型发展相结合,景德镇也迎来新机遇。
根植于陶瓷业,回归于深厚的瓷文化,这座城市走出一条文化引领发展的路径——
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6项、国家(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190人,陶瓷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数量接近城区人口的四分之一。
从日用陶瓷到精细陶瓷、传统制瓷到现代文旅,产业链、文化链不断生长;将生态修复、城市改造和文化复兴相结合,古瓷都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们流连驻足……
这是近日拍摄的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内的部分展品。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2019年8月,《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印发,千年瓷都“种”上传承创新的“国家试验田”。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去有瓷儿的地方”成为热搜,景德镇再次彰显浓浓“瓷力”。
“无论是城市风貌还是发展动力,景德镇还会迎来更多变化。但瓷的基因不会变,以瓷立市不会变,过去如此,今后也一定是这样。”陶瓷考古专家江建新说。
创新,探寻发展的“生命力”
“汇天下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融汇与创新是千年瓷都的传统和精神。
数百年前,景德镇工匠见到阿拉伯商人带来的苏麻离青钴料,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反复试验,创新烧制出惊艳世人的青花瓷。
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一景。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因瓷而变,才能因瓷而兴。创新的故事在这座城市绵绵不绝。
在珠山区1949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90后”张辅元既师从古法,又大胆创新,将釉上彩与“国潮”巧妙融合,系列创意陶瓷作品备受年轻人喜爱。
在陶溪川,一个个昔日烧炼车间变成美术馆、博物馆,文化与产业的新业态吸引了近2万名年轻的手艺人、艺术家和设计师创新创业,带动上下游就业10万余人。
从历史文化中挖掘新价值、在保护传承中探寻新动能,景德镇不断释放生命力。
唤醒沉睡的资源,焕发新生机——
一座座老窑址、老厂房相继升级为孵化创客的邑空间、培养手艺人的工作室、展示陶瓷产品的直播基地;从练泥、拉坯到刻花、施釉,几乎所有传统手工制瓷工艺环节,都能看到年轻人的身影。
景德镇陶瓷手艺人张辅元(右)正在教徒弟学画釉上彩。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实现动能转换,培育新业态——
传承千年的陶瓷产业,在新科技与新创意的碰撞中有了更多“打开”方式:瓷刻艺术“牵手”AI技术,画出科技感十足的瓷板画;3D打印运用到陶瓷领域,材料每层精确至0.5mm;智能生产线联合手工作坊,个性化陶瓷“踏”上智能制造的快车……2022年,景德镇陶瓷产业总产值达665亿元,先进陶瓷产值同比增长165.6%。
推进有机融合,打造新模式——
窗前赏景,炉边沏茶。景德镇三宝国际瓷谷,艺术家们创作交流,匠人们施展绝技,游客们体验陶瓷工艺。小山村、国际范,这里已累计接待近万名外国艺术家驻场创作。
让艺术融入生活、将制瓷与乡村振兴结合,产业升级、诗意栖息,传统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焕发生机。立足陶瓷文化优势、整合陶瓷文化资源,景德镇日新月异。
开放,书写对话世界新篇章
10月9日,一辆满载陶瓷餐盘的货柜车从景德镇陶博城向海关报关,发往泰国曼谷。自今年4月启动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以来,已有47票货物发往17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各地的个性化需求与这里的能工巧匠更紧密连接。
一“镇”虽小,联通世界。
千百年来,搭乘各国商旅的马车舰船,“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景德镇瓷器远销海外、名扬天下。瓷器,为东西方贸易往来与文明互鉴搭建起坚固桥梁。有学者统计,16到18世纪的300年间,约有3亿件中国瓷器在欧洲登岸。
如今,景德镇日用瓷、艺术瓷等出口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全市出口额同比增长147.9%。千年瓷都成为世界体验中国发展、感知中国文化的新窗口。
沉醉于景德镇的多元、包容,法国女青年开弥在此生活了近10年,拥有两个工作室,她身穿麻布衣,说着中国话,正在为设计更多陶瓷作品乐此不疲;
法国青年开弥在观看陶瓷匠人创作。新华社记者 程迪 摄
在景德镇原人民瓷厂旁的一条里弄里,土耳其青年哈肯和他的妻子开设一间工作室,把青花瓷和他本国的文化融合在了一起……
这些年,世界各地的陶瓷爱好者、艺术家慕名来到景德镇,5000多名“洋景漂”在这里安家置业。
与此同时,景德镇匠人不断走出去,与国内外相关业界展开各种交流、合作,瓷文化更广泛地走向全球。
在景德镇陶瓷制造商余望龙的工作室里,匠心冶陶与国际前沿的设计理念深度融合。今年,他与海外设计师合作的拼色咖啡杯、青瓷套装等创意产品亮相意大利米兰的家居展,接连斩获国际订单。
9月初,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成立系列活动在景德镇举办。加大与国外城市的合作,今天的景德镇正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打开一扇新窗。
“陶瓷是永久的艺术,更是文化的符号。”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看来,景德镇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口城市,它以文化为核心的创造,“在更有高度、更国际化的层面去树立文化自信,这座城市的前景会更加广阔。”
千年窑火不熄,文化源远流长。
今天的景德镇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世界讲述来自中国的故事。千年瓷都,正站在新的起点上。
记者:张辛欣、高皓亮、魏弘毅、黄浩然
视觉 | 编辑:吴晶晶、贾伊宁
新华社国内部、江西分社联合出品
4万元的购房款
“订金”还是“定金”?
双方拉扯数年
买方控告卖方
卖方是行为吗
4万元究竟应不应当退还
2023年8月,老李给我发来信息,说:“我们家已经收到两万元打款了,心终于踏实点了。”
自从2022年8月,老李与朱某一家握手言和签下《和解协议》后,朱某也如约定期向老李打款,预计今年年底能将4万元全部退还。这起时隔九年的买房风波终于落下帷幕。
长达九年的买卖纠纷可能涉罪
2013年的夏天,老李与朱某口头达成协议,约定朱某以18万元的价格将安置小区的一套房产出售给老李。老李陆续三次共交付4万元给朱某。
六年过去,老李一直没有付尾款,也不想再要那套房子,于是开始向朱某讨要4万元,朱某却拒绝退还。在多次讨要无果后,2020年8月,老李与妻子一纸诉状将朱某告上法庭。
据老李说,2015年他和朱某就曾说过要解除购房合同,朱某当时答应房子另行售后可以退还4万元,但朱某一直推脱不退还。朱某称,老李六年一直未付尾款,没有完成交易,属于违约,无权要求退还4万元。
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
在诉讼的过程中,老李偶然了解到涉案房产是朱某女儿的,便撤回起诉,转而向公安机关报案,控告朱某出售他人房产,实施。
2021年10月,公安机关受案初步调查后,以“没有犯罪事实”为由作出不立案决定。
2022年3月,老李向江苏省泗洪县检察院提起立案监督申请,申请检察机关督促公安机关立案。我承办了这起案件。老李对我说,朱某出售别人房子,现在既不给房又不退钱,就是。
补充调查弄清是否有行为
那么朱某到底是不是呢?想弄清楚这点,最关键在于朱某是否存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
“我父亲怎么可能是呢?涉案房产虽然在我名下, 但父亲提出把我名下的安置房卖掉,用于周转资金,我当时就同意了啊。”朱某的女儿小丽说道。
根据走访社区、调查户籍等情况,我发现,小丽是朱某的女儿,平时与父亲一起生活,该房产属于家庭共同财产。虽然这套房在其女儿名下,但朱某事先征得了女儿的同意后才出售房产,不存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
结合全案其他证据,我审查后认为,这个案件本质上是一起房屋买卖纠纷,属民事范畴,公安机关刑事不立案的决定并无不妥。这个结论一出,老李坐不住了,不理解为什么检察院不支持自己的控告行为。
为了让老李认同检察机关的决定,我就这起案件召开了一场简易公开听证。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公开听证,老李终于打开心中的法结,当场对审查结论表示了认可。
法理情结合圆满化解矛盾
案件事实已经基本查清,但是本案中老李与朱某的纠纷还未化解。我了解到老李家庭负担比较重,且身患多种疾病,与朱某的纠纷更是一大心病。
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司法办案质效,我决定“一办到底”,替双方化解多年的积怨。
针对4万元是否应当返还的民事法律问题,我组织了民行条线的业务骨干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本案证据“收条”中写明钱款是“订金”而非“定金”,在没有其他反向证据的情况下,那么这4万元应属于购房款的一部分。2022年年初,朱某已将涉案房屋向第三人出售,双方当事人的买卖合同不可能再继续履行,因此,朱某应当返还这4万元给老李。
化解长达九年的矛盾,非一日之功。通过多次电话沟通、当面交谈后,老李、朱某一家的情绪慢慢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的抵触到后来表示愿意坐下来协商。
2022年7月,老李终于松口同意调解,说:“这件事是应该翻篇了。”而朱某却认为,老李一直不付尾款,违约在先,无权要求退4万元。
“4万块在你手里也九年了,产生的利息老李一家也不计较了,从经济方面来看,你并没吃亏。也是老邻居,大家还有交情在,更没有必要一直僵着!”在与朱某反复沟通后,朱某的思想工作终于做通了。
经过十余次“背对背”的单方调解后,2022年8月2日,我再次对双方进行了调解,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这一长达九年之久的矛盾纠纷终于圆满化解。
文字:泗洪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柳梅
来源: 江苏检察在线
这是一座在中国乃至世界版图上都独一无二的城市——景德镇,千年瓷都。因瓷而生、因瓷而兴,泥与火的交融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成就了一个城市依靠单一手工业支撑千年的奇迹。
今天,古老的景德镇正以独特的方式焕发新意:老瓷厂变身创意街区,一个个文化艺术新地标接连涌现,3万多名来自各地的“景漂”在这里聚集……在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进程中,这座手工艺之都越来越体现出多元的气息。
有传承,也有创新;是开放,也是包容。秉持对瓷的匠心、延续千年文脉,景德镇在日新月异的变化里也守护好这座城市的根与魂。
这是景德镇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一景。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坚守,呵护城市的“烟火气”
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1000余年前,宋真宗以年号“景德”赐名,延续至今。今天,穿越千年历史,瓷——仍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
漫步于街头巷陌,“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条巷、一百零八条里弄”,一处处文化遗存讲述着瓷都变迁故事;
抟泥成器、范土为窑、瓷上作画……步入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手工制瓷技艺在这里“活态”传承。
廊下,56岁的孙立新手持画笔,寥寥数笔,在素坯上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婴戏图。曾祖父拉坯,祖父配料,父亲将毕生画青花手艺传给了孙立新。13岁开始学艺,他43年来与瓷为伴。“瓷都要有瓷匠的坚守,代代相传才能薪火不断。”
在景德镇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里,孙立新正在绘制青花。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一大批能工巧匠、完备的产业链、一个个历史文化园区……因为坚守,在现代工业大发展的今天,景德镇仍保留着最完整的手工制瓷技艺体系和古瓷都独有的魅力。
划定保护区,将散布全城的150多处老窑址、108条老街区等文化遗存列为“一号工程”进行抢救式保护修缮;成立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用现代技术解析古代陶瓷文明的发展和变迁;老城保护再现千年古镇风韵,新城建设展现国际瓷都魅力……城市规划和布局中始终守护着“瓷”的根基。
这是近日拍摄的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瓷都就像一棵古树,总会在厚重的泥土里不断滋养出新枝。”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翁彦俊说,历史与文化的涵养赋予了这座城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要不遗余力保护传承,为后代留下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回忆、可讲述”的景德镇。
党的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相关主管部门引导各地将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转型发展相结合,景德镇也迎来新机遇。
根植于陶瓷业,回归于深厚的瓷文化,这座城市走出一条文化引领发展的路径——
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6项、国家(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190人,陶瓷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数量接近城区人口的四分之一。
从日用陶瓷到精细陶瓷、传统制瓷到现代文旅,产业链、文化链不断生长;将生态修复、城市改造和文化复兴相结合,古瓷都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们流连驻足……
这是近日拍摄的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内的部分展品。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2019年8月,《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印发,千年瓷都“种”上传承创新的“国家试验田”。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去有瓷儿的地方”成为热搜,景德镇再次彰显浓浓“瓷力”。
“无论是城市风貌还是发展动力,景德镇还会迎来更多变化。但瓷的基因不会变,以瓷立市不会变,过去如此,今后也一定是这样。”陶瓷考古专家江建新说。
创新,探寻发展的“生命力”
“汇天下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融汇与创新是千年瓷都的传统和精神。
数百年前,景德镇工匠见到阿拉伯商人带来的苏麻离青钴料,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反复试验,创新烧制出惊艳世人的青花瓷。
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一景。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因瓷而变,才能因瓷而兴。创新的故事在这座城市绵绵不绝。
在珠山区1949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90后”张辅元既师从古法,又大胆创新,将釉上彩与“国潮”巧妙融合,系列创意陶瓷作品备受年轻人喜爱。
在陶溪川,一个个昔日烧炼车间变成美术馆、博物馆,文化与产业的新业态吸引了近2万名年轻的手艺人、艺术家和设计师创新创业,带动上下游就业10万余人。
从历史文化中挖掘新价值、在保护传承中探寻新动能,景德镇不断释放生命力。
唤醒沉睡的资源,焕发新生机——
一座座老窑址、老厂房相继升级为孵化创客的邑空间、培养手艺人的工作室、展示陶瓷产品的直播基地;从练泥、拉坯到刻花、施釉,几乎所有传统手工制瓷工艺环节,都能看到年轻人的身影。
景德镇陶瓷手艺人张辅元(右)正在教徒弟学画釉上彩。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实现动能转换,培育新业态——
传承千年的陶瓷产业,在新科技与新创意的碰撞中有了更多“打开”方式:瓷刻艺术“牵手”AI技术,画出科技感十足的瓷板画;3D打印运用到陶瓷领域,材料每层精确至0.5mm;智能生产线联合手工作坊,个性化陶瓷“踏”上智能制造的快车……2022年,景德镇陶瓷产业总产值达665亿元,先进陶瓷产值同比增长165.6%。
推进有机融合,打造新模式——
窗前赏景,炉边沏茶。景德镇三宝国际瓷谷,艺术家们创作交流,匠人们施展绝技,游客们体验陶瓷工艺。小山村、国际范,这里已累计接待近万名外国艺术家驻场创作。
让艺术融入生活、将制瓷与乡村振兴结合,产业升级、诗意栖息,传统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焕发生机。立足陶瓷文化优势、整合陶瓷文化资源,景德镇日新月异。
开放,书写对话世界新篇章
10月9日,一辆满载陶瓷餐盘的货柜车从景德镇陶博城向海关报关,发往泰国曼谷。自今年4月启动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以来,已有47票货物发往17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各地的个性化需求与这里的能工巧匠更紧密连接。
一“镇”虽小,联通世界。
千百年来,搭乘各国商旅的马车舰船,“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景德镇瓷器远销海外、名扬天下。瓷器,为东西方贸易往来与文明互鉴搭建起坚固桥梁。有学者统计,16到18世纪的300年间,约有3亿件中国瓷器在欧洲登岸。
如今,景德镇日用瓷、艺术瓷等出口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全市出口额同比增长147.9%。千年瓷都成为世界体验中国发展、感知中国文化的新窗口。
沉醉于景德镇的多元、包容,法国女青年开弥在此生活了近10年,拥有两个工作室,她身穿麻布衣,说着中国话,正在为设计更多陶瓷作品乐此不疲;
法国青年开弥在观看陶瓷匠人创作。新华社记者 程迪 摄
在景德镇原人民瓷厂旁的一条里弄里,土耳其青年哈肯和他的妻子开设一间工作室,把青花瓷和他本国的文化融合在了一起……
这些年,世界各地的陶瓷爱好者、艺术家慕名来到景德镇,5000多名“洋景漂”在这里安家置业。
与此同时,景德镇匠人不断走出去,与国内外相关业界展开各种交流、合作,瓷文化更广泛地走向全球。
在景德镇陶瓷制造商余望龙的工作室里,匠心冶陶与国际前沿的设计理念深度融合。今年,他与海外设计师合作的拼色咖啡杯、青瓷套装等创意产品亮相意大利米兰的家居展,接连斩获国际订单。
9月初,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成立系列活动在景德镇举办。加大与国外城市的合作,今天的景德镇正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打开一扇新窗。
“陶瓷是永久的艺术,更是文化的符号。”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看来,景德镇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口城市,它以文化为核心的创造,“在更有高度、更国际化的层面去树立文化自信,这座城市的前景会更加广阔。”
千年窑火不熄,文化源远流长。
今天的景德镇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世界讲述来自中国的故事。千年瓷都,正站在新的起点上。
记者:张辛欣、高皓亮、魏弘毅、黄浩然
视觉 | 编辑:吴晶晶、贾伊宁
新华社国内部、江西分社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