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天蝎座

曹姓历史名人(曹姓历史名人大全)

时间:2024-01-22 18:14:37 作者:陪你演戏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曹姓为何如此能说会道?

转自23魔方家谱馆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字谜:一字九口,天下少有。

打一姓氏。

答案就是今天要说的——曹姓。

但是!这九个都不是重叠的,那如果将重叠的口也计算进去呢?馆长反复数了好几遍,最终确认结果是——24个!

怪不得能说会道,原来是因为嘴巴多啊。

下面进入正片儿

曹姓起源与演变

曹字本义

根据《说文解字》第五篇载:在古代,打官司的原告和被告称为曹。在甲骨文中,曹字从㯥, 㯥是管理打官司的人;下部从曰,表示用言词辩论的含义。古人定义曹为言词理狱也。

嘴皮子不利索是打不赢官司的,难道这就是从甲骨文的一个嘴变成后来二十四个嘴的原因?

金文的曹字还有一种字形为女部加棗,表示与枣有关系。最古老的曹地一定是盛产野枣的地方,在母系社会时期是以采集为主,这个原始群体就是采枣为重要食物来源,自然很重视枣的收成,把枣当作氏族的图腾。

所以曹字本义也有“粮草”、“饲料”之义;转义为“吃粮之人”、“庶人”;再转义为“庶务”。凡从曹之字皆与粮草、饲料有关,如糟、嘈、槽、漕。

插播小知识:史上最名贵的“马槽子”——虢季子白盘(刘铭传在太平军护王府的马厩里发现的),现是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另外,曹的引申还有类、组、群之意,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也自然称为曹了。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作者陈子昂就曾被贬为军曹(管后勤粮草的小官,类似弼马温)。

曹姓起源

一、以官为氏

颛顼曾孙吴回之孙安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曹官。曹官就是监狱官,安以官为氏。这一支后来发展成国家。商末时国灭,子孙以国名为氏。周武王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于邾国。战国时,邾国被楚国所灭。邾人有的以国为氏,改为朱氏;有的仍以曹为氏。

眼尖的同学找找邾国在哪?图片来源:史图馆

二、源于姬姓

周初分封,周武王之弟振铎被封于曹。战国后期,姬姓曹国被灭,国灭后这一支也改为曹氏。这一支的影响非常大,所以现在家谱上多以曹振铎为受姓始祖。

三、源于少数民族

隋唐时期,西域昭武九姓之一曹国人的后代。当时,有曹国人来中国,有的以曹为姓。

此外,匈奴、女真、党项、满洲八旗、阿昌族、布依族等都有曹姓。

四、改姓

如曹真本姓秦,被曹操收养后改姓为曹。

曹姓的人口和血统

宋朝时,曹姓大约有6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1%,排在第二十四位。

明朝时,曹姓大约有6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5%,排在第三十位。这一点跟老赵家同病相怜,在宋元明全国人口大增长的时候,反倒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主体在北方,受战乱影响大,

当代,曹姓大约有79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排在第三十位。这稳定的排名······

当代曹姓在全国相对高频分布的地带有三处,一是以陕晋冀蒙为代表的华北地区;二是以苏沪皖为代表的华东地区;三是以湘南为代表的中南区域。

23魔方祖源团队曾对三支分别来自河北、华东、湘南的曹姓进行过研究,正好对应了以上三处聚居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等待社区更新【家族溯源】专栏。

下面把23魔方曹姓的Y染色体公布出来给大家研究(右边是人数)。

郡望、堂号、家谱

曹姓郡望主要有:彭城郡(今江苏徐州)、谯郡(今安徽亳州)、高平郡(今山东西南部)、东海郡(今山东郯城)、陈留郡(今河南开封)、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巨鹿郡(今河北南部)。

曹姓堂号主要有:谯国堂、彭城堂、高平堂、嘉祥堂、金乡堂、亭山堂、爱敬堂、绣虎堂、安寓堂、安正堂、八斗堂、修德堂、白虎堂、白玉堂、文玉堂、清靖堂(又称“无为堂”)等。

目前23魔方共收录266条家谱信息。

曹姓名人

军事家曹刿,嘴遁的王、心理战大师。一篇《曹刿论战》把这场几千年前的心理大战描绘地活灵活现。

西汉丞相曹参,实干家的代表。汉初继萧何之后担任丞相,延续了萧何休养生息的法令,极大的恢复了汉初国力,“萧规曹随”也传为历史佳话。

魏武帝曹操,曹姓代表人物,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就能把刘备吓得大惊失色,足以证明其嘴上功夫之了得。现已证实非夏侯氏过继。同时还有曹丕、曹植、曹冲、曹真、曹仁等。这一家子把曹姓名人占了大半。

八仙之一曹国舅。相传为宋仁宗皇后曹氏长弟,本是一恶人,后来幡然悔悟,得道成仙。

清代文学家曹雪芹。以一部《红楼梦》永远地屹立于中国古典文学最高峰。

当代相声演员曹云金。这······论嘴皮子,还是您嘴多的厉害。

曹姓之人原来都是他的后裔,但是,他的亡国之路实在可悲的很

春秋时代,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春秋时期中国有许多个诸侯国,其中,绝大部分诸侯国都是一些小国。虽然,这些小国比不上秦、齐、晋、魏等大国那么有名,但是,他们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其中的一个小国——曹国。

曹国是周朝时期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在陶丘,经历了二十六任国王,共计五百多年历史。曹国在“雷夏、菏泽之野”。当时,周武王当上天子以后,他便赏赐曹地给自己的同胞弟弟振铎,并规定:其管辖范围为今菏泽市的定陶区、牡丹区和曹县等地区。就这样,振铎成了曹国的开国之君。

按照宗法制的规定,曹国的国君之位,将会一代接一代地传给振铎的后代子孙。这期间,曹国的日子过得十分平静。直到晋国公子重耳流浪至曹国的时候,曹国才开始活跃于历史之中。当时,为躲避弑君篡位的夷吾的追杀,公子重耳四处逃亡。当他路过曹国的时候,正好有些累了,便在此停留以稍作歇息。

不知怎么的,重耳到达曹国的消息传到了曹共公的耳朵里。过去,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身体跟别人不一样,他的肋骨全都黏在了一起,于是,曹共公对重耳的身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企图派人将重耳捉回来,看看这个传言到底是不是真的。对此,大臣僖负羁力劝曹共公:“公子重耳并非一般人,您应该以礼待他。”可是,曹共公被强烈的好奇心冲昏了头脑,根本就听不进去僖负羁的话。

后来,重耳受辱,他十分恼怒地离开了曹国,继续逃亡。

在离开之前,僖负羁给了他许多食物和钱财。不久之后,重耳借助秦穆公的势力铲除了夷吾,重新回到了晋国当王,即:晋文公。为了报此前流浪曹国时,曹共公对他的羞辱之仇,晋文公派兵进攻曹国。很快的,他就攻破了曹都,生擒了曹共公。同时,晋文公十分感谢僖负羁当年对自己的帮助。对此,他下发了一条命令:“进入城池以后,谁也不许滋扰僖负羁家族的住宅,否则,按军令处罚。”

此时,天下人都觉得曹共公惹了大祸,将命不久矣。然而,事情却突然发生了转折。有大臣劝谏晋文公:“齐桓公在位时,他以帮助异性王恢复家国为己任,所以,诸侯们均支持他。这使得齐桓王称霸于天下。而晋国与曹国的祖先皆是周武王的兄弟,为同姓国。若是您现在消灭了曹国,那么,晋国以后还怎么在诸侯国中立足呢?”细细思考过后,晋文公决定放过了曹共公。

留得小命后,曹共公回到了曹国,继续过着自己的国君生活。后来,曹共公去世了,王位传了几代人,传到了曹成公手上。那时候,晋国的国君也从晋文公变成了晋厉公。不知道是何缘故,晋国再一次出兵攻打曹国,还俘虏了曹成公。最后,出于与晋文公相同的思虑,晋厉公不久之后便又放走了曹成公。就这样,曹国一连两任国君都被晋国掳走。

后来,曹国国君之位传到了曹悼公手里。当时,曹悼公前往宋国拜见宋景公,却不曾想竟被宋国抓住了。宋国可不是晋国,它并没有那么仁慈。被抓住以后,曹悼公只能在宋国的牢狱之中度过余生。在曹悼公刚被宋国抓起来的时候,曹国大臣便拥护其弟弟上位,即:曹声公。此后,曹国国君之位又经历了几代人的传承,直到传到了一个名叫“伯阳”的人手里。

在伯阳上位第三年之时,曹国有一个人做了一个梦:“许多人站在祭奠土地神的地方辱骂曹国,并表示要出兵消灭曹国。就在这时,振铎出现了,他劝人们不要急,等出现一个叫公孙强的人以后,再灭曹国。最后,看在振铎的面子上,人们纷纷离去。”醒来以后,做梦者唤来了自己的儿子,并说:“我死了以后,若是曹国出现了一个叫公孙强的统治者,那么,你就带着家族的人离开,以避免灭国之灾。”

三年后,曹国有一个人打猎时猎了一只罕见的白色大雁,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做公孙强。他得知伯阳爱好打猎,便把这只大雁送给了伯阳。对此,伯阳惊叹不已,并向他请教打猎的经验。于是,公孙强便耐心地跟伯阳讲解,顺便和伯阳交流了一番治国之道。听完公孙强的话以后,伯阳觉得他是一个治政人才,便提拔他为司城官,并允许他参与到国事的讨论之中。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做梦者的儿子大惊,连忙带着家眷逃往了别国。从政几年以后,公孙强在政治上如鱼得水。这时,他向伯阳建议道:“与其被大国打压,倒不如成为大国,像齐桓公和晋文公那样成为天下霸王。”起初,伯阳拒绝了他的建议。但是,在公孙强的劝说下,伯阳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并开始为当天下霸主而做准备。

在过去,曹国十分羸弱,只能依附于大国,而它当时所依附的就是晋国。伯阳认为:“如果,想要称霸于天下,那么,首先就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于是,经过一番思索和规划以后,伯阳做了一个决定:脱离晋国。踏出第一步以后,伯阳瞬间觉得自己底气十足,便开始准备第二步计划:出兵进攻宋国。然而,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

宋国虽然无力与大国斗争,但是,攻打曹国的能力还是有的。双方只对战了几个回合,曹军就被打败了。紧接着,宋国就派兵进攻曹国。这时,曹国已经脱离晋国的保护了,所以,晋国并没有理会这件事。最后,伯阳和公孙强都被杀死了,曹国被宋国吞并。

从此以后,春秋历史上再无曹国了。曹国灭亡,其后裔以国名为姓氏,始封之君曹叔振铎即为曹姓始祖,曹参即其后裔。

参考资料:

【《左传》桓公五年-哀公七年、《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东周列国春秋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