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省会城市是我国城镇化体系的重要一环,在经济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后,省会城市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多地积极打造强省会,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石家庄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日前联合印发《石家庄市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行动方案(2023~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明确了未来5年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根据《行动方案》,石家庄将着力实施主导产业聚链成群、区域创新中心创建等十大专项行动、构筑太平河城市引领区、龙泉湖生态宜居片区等九大支撑平台,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京津冀先进制造业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到2027年,在冀中南区域的引领力、全省的辐射力、全国的竞争力持续增强。
按照规划,到2027年,石家庄综合经济实力更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00亿元以上,全省首位度力争达到20%,常住人口达到1150万人以上。
在产业发展上,石家庄提出,到2027年,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商贸物流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0亿元,千亿级产业集群达到7个。数字经济进入全面发展期。制造业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石家庄经济保持稳快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石家庄实现GDP 7100.6亿元,比上年增长6.4%,GDP总量在全国城市的排名上升两个位次,位居全国第38位。
与此同时,作为人口大省河北的省会,不论是就石家庄在省内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还是在省外的影响力而言,都还有很大的提升余地。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对27个省会城市2022年GDP数据和省会城市首位度(经济总量占所在省份的比重)的梳理发现,石家庄GDP位列省会城市第15位。排在石家庄之前的14个省会城市里,有11个GDP超过万亿大关,其中广州和成都超过了2万亿元,武汉、杭州也超过了1.8万亿元。从省会城市首位度来看,石家庄GDP占全省的比重为16.8%,在27个省会城市中位列第24位。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开数据整理
省会兴,则全省兴。强省会战略,是争取区域经济主动权的重要抓手,更是城市乃至整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所需。2021年,河北省出台《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开启了河北强省会发展的时代,《意见》提出,着力增强省会综合经济实力和吸引辐射带动功能,当好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包括石家庄在内,近年来,多地正加速打造强省会,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比如,江西“十四五”规划提出,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推动南昌彰显省会担当、增强省会功能,打造都市圈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品质消费中心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心,增强核心主导功能和辐射带动能级。
贵阳在实施“强省会”行动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首位度达到27%以上;城市常住人口达到700万人,城区常住人口达到5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
广西“十四五”规划提出,大力实施强首府战略。着力聚要素、拓空间、优环境、增活力,持续增强首府城市集聚力、承载力和辐射力,形成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
整体来看,省会的首位度并不是越高就越好,也不是越低就越好。一些省会城市首位度高,与所在省域平原少、人口总量小,经济、人口主要集中在省会有关。沿海发达省份的一些省会城市首位度虽然不高,但其本身经济总量大、城区人口规模大,所在省域的经济强市也多,因此,虽然省会的首位度比较低,但省会的综合实力、创新力和带动周边发展的能力很强。
相比之下,一些人口中等省份乃至人口大省的省会,本身的经济总量与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有明显差距,对全省、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引领发展能力仍有待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近年来高新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很强,而这些产业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心大城市。因此,对一些经济后发省份来说,提升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做大做强城市平台,才能带动所在省域经济的发展。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一个比较强的中心城市,功能会更加丰富、完整一些,对产业带动,对人口的吸引尤其是人才集聚会有比较强的吸引力,如果一个城市不强,对许多人才、高净值人群就不太有吸引力。打造强省会城市,有利于吸引人才、技术、产业等要素集聚,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平台,带动所在省域发展。
例如,近年来,包括武汉、成都、郑州、长沙、西安、合肥等强省会城市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口集聚都十分迅速,高新产业发展突出,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流入。
省会城市是我国城镇化体系的重要一环,目前2022年省会城市的经济数据均已揭晓。数据显示,去年我国GDP过万亿的省会城市仍为11个,其中武汉超越杭州升至省会第三;在省会城市首位度(经济总量占所在省份的比重)方面,有8个省会GDP占全省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11个省会GDP超万亿
数据显示,2022年,27个省会城市中GDP超过万亿元的省会城市仍为11个,分别为广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长沙、郑州、福州、济南、合肥和西安,其中广州和成都GDP超过了2万亿。
2022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8839.00亿元,同比增长1.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主导产业汽车制造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全年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4.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出势头良好,实现产值、产量分别为446.61亿元和31.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
成都2022年GDP实现了新突破,达到20817.5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近年来,成都高新产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12684.7亿元,年末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1463家,比上年末增长44.9%,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位居西部第一。年末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及过会企业149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114家,新增上市公司16家。
与上一年相比,今年省会城市中,GDP第三的城市发生了变化。武汉在2019年之后,三年来首次超过杭州,重新回到省会城市GDP第三位。
杭州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分析,武汉是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对整个中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很强,其第二产业发展十分突出。相比之下,杭州这些年抓住了互联网的风口,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成绩较为亮眼。但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样进一步保持、发挥优势,怎么样进一步从消费互联网走到工业互联网、进一步推动智能智造的发展,杭州还有不少短板。
今年的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聚焦实体经济,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培育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产业,五大产业规模分别突破8000亿元、1200亿元、6500亿元、1700亿元、2200亿元。
不过,虽然武汉GDP超过了杭州,但也仅领先杭州113.43亿元,两市之间的差距很小。另一方面,从2023年的经济目标来看,杭州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武汉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整体来看,今年这两市GDP总量都有望突破2万亿。
除了排名靠前的省会城市,2020年位居省会城市GDP第20的太原,在2021年上升至第18,2022年再度上升至第17。2022年太原实现GDP5571.17亿元,比上年增长3.3%。太原所在的山西是煤炭大省,近两年,随着能源价格上行,以能源产业为主的省份增长也比较快。
8个省会GDP占全省比重超1/3
从省会城市的首位度来看,有9个省会的首位度超过30%,比上一年少一个。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去年部分省会城市受疫情影响较大,其经济增速明显低于全省的增速,因此部分省会的首位度也有所降低。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这些省会城市的占全省的比重也有望回升。
数据显示,有8个省会首位度超过了1/3(33.33%),分别是长春、银川、西宁、成都、武汉、拉萨、西安、哈尔滨,这些城市全部来自中西部地区。
从类型来看,一类是银川、西宁、拉萨等几个经济总量、人口总量较小的省会城市。城市研究专家、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这些地方的经济总量本身就比较小,农村地区客观发展条件也比较差,省会的发展条件、地理区位和资源配置在所在省域都是最好的,所以这些地方也是所在省域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地方。也就是说,省会是全省发展的主要平台,所以GDP占比高。
另一类,成都、武汉、西安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大区中心城市。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大区中心城市的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机构较多,沉淀下来的科创资源十分丰富。同时这些城市的央企、大型国企多,这些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也比较多,城市的城区人口规模总体都比较大。
牛凤瑞说,这几个城市所在的区域也是资源配置比较好的地方,比如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江汉平原,地理区位很好,人口密度也高。
比如在城区人口方面,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至2020年,成都是我国七个超大城市之一,武汉距离超大城市的门槛也仅差5万人,西安城区人口也达到了928万人,未来很可能进入到超大城市行列。
还有一类是东北的长春和哈尔滨,两市都是副省级城市,首位度之所以高跟东北的普通地级市发展情况有关。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对第一财经分析,东北的很多地级市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是因为某个产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发展韧性比较差,一旦主导产业衰退,发展就缺乏活力。这样一来,也会导致省会城市占全省比重比较高。
GDP占全省比重低于20%的省会城市包括济南、南京、呼和浩特、石家庄和南宁。这5个省在的省份中,大多拥有双中心或多中心城市。比如在山东,计划单列市青岛GDP一直位居省内第一,此外地级市烟台也曾连续多年GDP位列省会济南之前。在江苏,“最牛地级市”苏州GDP位居省会南京之前,是全省第一;此外无锡、南通也均位列GDP万亿城市中。
在河北,工业大市唐山GDP一直位列省会石家庄之前。在内蒙古,随着能源价格上涨,2022年鄂尔多斯市实现GDP5613.44亿元,在内蒙古遥遥领先;此外重工业大市包头GDP也位列呼和浩特之前。在广西,南宁虽然GDP总量位居第一,但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是柳州。
整体来看,省会的首位度并不是越高就越好,也不是越低就越好。一些省会城市首位度高,与所在省域平原少、人口总量小,经济、人口主要集中在省会有关。沿海发达省份的一些省会城市首位度虽然不高,但其本身经济总量大、城区人口规模大,所在省域的经济强市也多,因此,虽然省会的首位度比较低,但省会的综合实力、创新力和带动周边发展的能力很强。
相比之下,在中西部地区,不同省会的发展阶段也存在差异。一些省会已经进入到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行列,城市规模大,占全省的比重较高,这个阶段应当发挥强省会的带动作用,合理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优化布局并向周边辐射延伸,并积极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
比如《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就提出,要推动西安中心城区瘦身健体。着眼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整体战略目标、空间布局和城乡发展新格局,统筹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合理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科学划定城市边界,合理控制中心城区开发强度、人口密度,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优化提升成都中心城区功能。推进中心城区瘦身健体,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专业市场等功能和设施,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周边辐射延伸,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
相比之下,在一些省会城市经济总量和城区人口规模较小的人口中等省份,加快打造强省会仍是区域发展的重点。因为,只有省会城市做大做强,才能集聚更多高端要素,进一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各地区与城市都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近期,上半年十大省会城市GDP排名出炉,其中西部城市成都位列第二,表现尤为亮眼;而长沙作为中部重镇,超越多个城市,位列第六;东南沿海的福州稳居第十。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读这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态势。
一:成都的发展领先,展示西部经济崛起的标志性象征
近年来,成都的经济发展迅猛,已逐渐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领头羊。据统计,成都上半年以10705.5亿元的GDP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广州。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其GDP增速高达5.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并超越了众多东部沿海城市,如广州、武汉、重庆等。
成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其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开放战略上的持续努力。近年,成都成功打造了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如天府新区、高新区等,吸引了众多科技企业入驻。例如,成都高新区内,已有超过50家独角兽企业,展现出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此外,成都在近几年还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级的技术展览和大会,如数字经济博览会等,充分展示了其作为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中心的地位。
二:长沙跃升,彰显中部崛起的经济力量
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近年来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上半年,长沙实现GDP6149.06亿元,位居全国第六,超越了合肥、西安、济南等城市。
长沙的经济增长得益于湖南省长期以来的开放发展战略。例如,近几年,长沙成功吸引了诸如苹果、宝马等多家国际巨头在此投资建厂,从而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长沙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如高铁、机场等均有超前的规划与建设,使其在物流与通讯上具有显著优势。
此外,长沙还大力推进了科技创新。例如,长沙市每年都会为优秀的科研项目提供资金与政策支持,助推了众多创新型企业的崛起。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湖南的本土企业,如比亚迪、中兴等,它们在长沙的研发中心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三:福州持续稳定,展现东南沿海的坚韧与创新
福州,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在经济上也有出色的表现。上半年,其GDP达到了5781.5亿元,位居全国第十。
福州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其东南沿海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对外开放中具有天然的优势。例如,福州自贸区的成功建设,使其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再如,福州与台湾的经贸合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福州-台北直航等。
此外,福州在支持小微企业与创业者方面也做得尤为出色。例如,福州市为初创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使得众多年轻人敢于创业。据统计,目前福州已有超过10万家小微企业,为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总结
综上所述,无论是西部的成都,中部的长沙,还是东南的福州,都以其独特的发展策略与优势,展现出了中国经济的多元化与韧性。这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希望在未来,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中国百强城市排名,湖南占5个,长沙第16,衡阳第92
近年来,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各地城市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最新发布的中国百强城市排名再次展现了湖南省在全国城市格局中的崭露头角。据最新数据显示,湖南占据了中国百强城市排名中的5个席位,其中长沙位列第16,衡阳则位列第92。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排名的背后,以及湖南城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前景。
**湖南城市蓬勃发展**
湖南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省份,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一直在引领湖南的发展潮流。长沙作为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不断吸引着国内外投资,推动了湖南整个地区的发展。
根据最新的排名,长沙位列中国百强城市的第16位,这显示出了长沙在全国城市中的重要地位。长沙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例如,长沙高铁南站是中国铁路网的重要枢纽之一,连接了全国各地,提升了长沙的交通便利性。此外,长沙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日益壮大,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企业和人才。长沙不仅在湖南省内崭露头角,还在全国范围内崭露头角,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亮点之一。
**衡阳市的崛起**
除了长沙之外,湖南省的另一个城市也在中国百强城市排名中脱颖而出。衡阳,位于湖南省的南部,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根据排名数据,衡阳位列中国百强城市的第92位,尽管相对于长沙来说排名较低,但也显示出了该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不俗表现。
衡阳作为湖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一直在推动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该市以钢铁、机械制造、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近年来也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多元化发展。此外,衡阳也在城市建设和环境改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湖南城市的未来前景**
中国百强城市排名的出炉,不仅反映了各个城市过去的发展成就,也预示着它们未来的发展潜力。湖南省的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崭露头角,具备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潜力。
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将继续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随着“长株潭一体化”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湖南省内的资源将进一步整合,促进了各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共赢,有望实现更快速的发展。
衡阳虽然排名相对较低,但其工业基础和地理位置优势仍然为其发展提供了机遇。该市在产业升级和城市建设方面的投资将有望为其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总的来说,湖南省的城市在中国百强城市排名中的崭露头角,反映了该省在全国城市竞争中的不断进步。随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湖南的城市有望在未来继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一是拜访世界知名企业,寻求潜在合作;
二是拜访友好城市,与韩国水原市、日本和歌山市分别与济南结好30、40周年,济南代表团参加了当地的庆祝活动;
三是推介城市发展,济南举办了“济南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合作恳谈会”,聚焦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推介济南投资合作机遇,檀国大学与济南高新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仅仅只是“第一步”,前不久,济南组织赴新加坡招商推广团、赴香港经贸洽谈团等出访团海外“抢订单”。济南奔赴世界各地的“招商之旅”正全面启动。这一年,济南计划自组团出访10批次以上,积极开展多样化招商推介活动,展示对外合作机遇,鼓励掌握渠道资源的平台、园区及企业走出去洽谈合作。开放与包容不只是情怀,还是一座城市的创新活力,也是济南的大格局。03 挺民企,是济南的郑重承诺万亿之城的背后,济南民营经济扛起了全市41%的GDP。近日,《中国“抢企大战”城市地域全景报告》引发关注,这份报告,相当于一份营商环境竞争力排行榜。济南,以企业迁入量4009家位居20强城市榜第7位,高于上海市和成都市。一家企业是迁入还是迁出都是一次投票,它迁入代表着它认可这个地方。这一切,离不开济南主动改进营商环境的努力。民间力量是否有信心,表面上看是营商环境的问题,关键在于政府的服务态度。服务好民企,首先要懂他们的需求。就在5月8日,济南开了场民营企业座谈会,规格很高,市委书记、市长双双出席。如此高规格的座谈会,背后是济南拿出的诚意,对民营企业也是真重视。那场座谈会上,济南市委书记刘强称“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他还有个重要表态:只要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只要有利于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只要有利于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我们都将全力支持。这句话就是对济南民营企业的一个郑重承诺。见微知著。在会议上,有两个关于电话的例子,让我们看到济南对民营企业的真实态度“求必应、无事不扰”。会上公布了两个服务电话号码,为了确保现场的企业家都能听清,这两个号码被重复了两遍。去年五一后上班第一天,济南召开了部分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工作座谈会上,一位局长就恳请企业家记住他的手机号,“有事随时联系我”,这个号码他连续说了三遍。这些年,济南正在大刀阔斧改善营商环境。包括持续深化“一次办成”改革、“五减改革”,全面推行“秒批·秒办”“极简审批”,还将“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推成全国模式等等。关于民企发展的利好政策接连落地。2019年,济南在机构改革时,专门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局,为了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搭建了“投资论道面对面”平台,去年累计为企业融资84.4亿元;2021年,济南出台了首个民营经济发展规划;2022年,济南推出了民营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更狠的是,2022年,济南在全省首创了一个高招。政府对民企怎么样?区县排名直接亮出来,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通报排名,倒逼全市各区找短板、补差距。今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实施骨干民营企业攀登行动”的工作要求。所谓“攀登”,就是实实在在的给政府扶持,瞄准国内一流、世界一流的标准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新培育年营业收入过100亿元企业1家,过50亿元企业2家,过30亿元企业3家,过10亿元企业5家,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今年2月引发的《济南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中,不少条款直指民企发展的痛点和堵点,为了革命性重塑业务流程,提出350项具体任务,力度不可谓不强。想要实现更多民企加速“攀登”,关键在于人才。济南原本就是全国重要的高等教育集聚地,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等众多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除了本地人才,济南在招揽外地人才上下了血本,不仅承包了年轻人的食住行,还承包了年轻人的婚姻大事。比如,济南推出了30天免费乘公交、地铁活动,只要在乘车时扫个码,就能了解济南人才政策;在食宿上,求职住宿能免费七天,游玩住宿8折优惠,还征集了688家餐饮店,为大学生提供人才餐饮优惠。这几天,济南又在张罗为青年人才举办相亲交友活动。2023年5月,李强总理在山东调研。他提到了一个词:信心。增强发展信心,多做确定性的事对冲各种不确定性,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企业和人才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济南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服务企业,目的也只有一个,给民营企业信心,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大胆发展。济南三馆:图书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04结语:济南大有作为罗茨墨非说过:“大城市既不会偶然的出现,也不会为一时的狂想所毁灭,大城市的形成依靠两个因素:一个是区域政治机构集中在一个杰出的地方,一个是高度整体化和专业化的经济体制集中在一个显著的地方。”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济南东临黄海,南接江苏,北靠天津,西连河南,交通十分便利。基于济南因具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济南被选为山东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饱经沧桑而未变。更让人欣喜的是,2019年,济南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由于泉城特殊的地理构造,曾被很多人看成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轨道交通1号线提前12个月、3号线提前15个月建成通车,从而打开了济南比较憋屈的交通局面。回到当下,济南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济南强则山东强已经成为山东省决策者的共识。2019年,山东 “强省会”战略首次写入省党代会报告,这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的重要信号。就在当年,济南合并莱芜,作为北方大省会,济南的战略地位脱颖而出。同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被正式提出,济南第一次真正融入国家战略发展大局,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随之获批成立,798平方公里的发展热土拉开了济南发展的空间。在一系列政策倾斜下,济南发展迎来加速度。战略机遇交汇叠加,而济南早已蓄势待发,在硬实力和软环境上,两手抓两手都硬。在硬实力上,济南以“工业强市”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以数字济南”建设为总牵引,充分发挥起步区建设主引擎作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在软环境上,济南大刀阔斧的优化升级营商环境,增强民企信心,一场轰轰烈烈的企业总部大迁徙在济南上演。硬实力加软环境,二者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让济南得以实现跨越式发展。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今日之济南,机遇交汇叠加,未来可期。参考资料:
[1]. 王千马,城市战争:国运、时代及世界三重奏下的区域沉浮
[2]. 牛晓彦,中国城市性格
排版 | 武小周
编辑 | 正风 轮值主编 | 夏昆
省会,是一个地区多个领域的中心,也汇聚了绝大部分的优质资源。
最新的十四五规划中,山东、广西、辽宁、福建等省份相继提出了强省会的战略。前几年,还有不少声音在吐槽省会一城独大的现状,如今对于省会又有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有观点认为,当社会经济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那么省会城市的引领作用就日益关键。
特别是内陆地区,省会城市几乎是一座省份的脸面,有着极高的经济占比。
那么2022年,中国省会11强又是一个什么格局呢?
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要选取省会11强这样的排名,而不是大家熟知的十强呢?
通过观察数据数据,2022年,中国省会11强的GDP总量,均已突破了万亿。所以,把这11座GDP万亿省会拿在一起比较,有着一定的意义。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省会11强依次为广州(2.8万亿)、成都(2.0万亿)、武汉(1.8万亿)、杭州(1.8万亿)、南京(1.6万亿)、长沙(1.3万亿)、郑州(1.2万亿)、福州(1.2万亿)、济南(1.2万亿)、合肥(1.2万亿)、西安(1.1万亿)。
目前来看,中国省会11强,基本已经聚集了我国一些最强的省会城市。
同期,沈阳的GDP总量排在了我国省份第12位,但其数据还不足8000亿,明显难以和前面的城市相比较。
福州升至第八,未来向郑州、长沙发起追赶!
曾有学者表示,福州是一座低调的省会,但其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城乡发展、民富水平等都相当出众。
从福州市统计局获悉,2022年,福州全市的GDP总量为12308.23亿元,同比增长4.4%。
其中,福州全市的第一产业增加值683.3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656.9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967.95亿元,最新的三次产业占比为5.6:37.8:56.6。
近几年,福州的GDP总量不仅在我国的省会队伍中有所提升,更是在福建省内反超了泉州,正式成为了福建的GDP第一城!
郑州上榜,不过暂时低于长沙!
从城市级别来看,郑州虽然是省会城市,但依然是地级市的级别。不过从最新的规划定位来看,郑州已经是我国的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未来的潜力一触即发。
从郑州市统计局了解到,2022年,郑州全市的GDP总量为12934.7亿元,同比增长1%。过去这一年,郑州以及河南经历了不少的困境,但依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
其中,郑州全市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174.6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
同期,郑州全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8.5%,这也是体现了郑州这一年的发展压力!但未来,我们依然看好郑州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