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腹胀
腹胀可以是一种主观的感觉,腹部局部或全腹部有胀满感,而检查并无明显异常;也可以是一种客观检查所见,即出现腹部局部或全腹部胀满,而自我感觉无不适;也可以自我感觉和客观检查同时存在。腹胀可以是生理性的,如晚期妊娠,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胃肠胀气、腹水、腹腔内巨大肿物。
/
腹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哪些
腹胀的病因有:胃肠胀气、腹水和腹腔巨大肿物。
胃肠胀气
1. 胃肠道气体的来源
正常人胃肠道内有少量气体,一部分在胃内,一部分在结肠,小肠内气体很少。胃肠道内的气体总量不超过 150ml。胃肠道的气体来源有两个:咽下的气体、在胃肠道内细菌的作用下食物发酵所产生的气体。
2. 胃肠道胀气的原因
① 咽入胃内的空气过多:见于吞气症。通常每吞咽一次约有 2~3ml 空气进入胃内,如进食过快、唾液分泌过多、嚼口香糖,则咽下的空气增加。吞气症多见于顽固的焦虑状态,或口腔中有异物,因吞入大量的空气而发生腹胀,多以胃部胀气为主。
② 胃肠道内产气过多:在消化不良时,肠道内的细菌作用于蛋白质、脂肪及糖类,因发酵而产生大量的气体,常见于短肠综合征。短肠综合征因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小肠扭转及做小肠广泛切除术而使小肠变短,吸收面积减少,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
③ 肺排出 CO2障碍:正常肠道内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大于静脉血中的 PCO2,故肠道内的 CO2可弥散到血液中而经肺排出。当呼吸衰竭时,如血中的 PCO2大于肠道中的 PCO2,肠道的 CO2不能弥散到血中经肺排出体外,血中的 CO2可弥散到肠道中而发生腹胀。
④ 肠道中气体不能经肛门排出体外:见于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肠梗阻、肠麻痹、顽固性便秘、毒血症、败血症、心力衰竭等。
腹水
腹腔为人体最大的浆膜腔,腹膜分为壁腹膜及脏腹膜,两者之间的空隙即腹腔。正常情况下,腹腔中有约 100ml 浆液,由脏腹膜分泌,壁腹膜吸收,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这些液体起润滑作用减少摩擦。若脏腹膜分泌的液体超过壁腹膜的吸收能力,腹腔中液体含量增多,当超过 200ml 时称为腹水,腹水达 1 000ml 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
腹腔内巨大肿物
因腹腔内巨大肿物压迫胃肠道引起胃肠道梗阻,使患者感到腹胀。腹部巨大肿块按发病机制分为先天性、炎症性、肿瘤性、梗阻性及其他原因。先天性常见病因为先天性肝囊肿、胰腺囊肿、多囊肾、巨大膀胱、卵巢囊肿等;炎症性常见病因为阑尾脓肿、细菌性肝脓肿、胰腺脓肿、回盲部结核等;肿瘤性病因常见于胃癌、肝癌、胰腺癌、结肠癌、膀胱肿瘤、卵巢癌等;梗阻性病因常见于幽门梗阻、胆囊癌、胆道梗阻、肠梗阻、尿潴留等;外伤在少数情况下出现腹部巨大肿块,多有血肿形成。
误区解读
误区1:腹胀很危险
不一定。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腹胀伴恶心呕吐、腹痛,需考虑幽门梗阻、急性肠梗阻、急性心力衰竭、尿潴留、腹腔内肿瘤破裂等疾病时,这些可能有生命危险的急性腹胀,需立刻去医院就诊。反复发作的腹胀、恶心呕吐等,常为短时间内无生命危险的腹胀,但仍需尽早去医院就诊,查明腹胀原因,以免延误病情。
误区2:腹痛不需要去医院检查
不对,腹痛患者一定要尽早去医院就诊。不管急性腹胀还是慢性腹胀,均需要尽早去医院就诊,医生结合病情发展、腹部有无包块等,再做相关的辅助检查,查出腹胀原因,才能尽早积极治疗、缓解腹痛,避免病情进行性加重。
误区3:经常腹胀也不用去医院看病
错。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确实能部分缓解胃胀气,但在腹胀原因未查明时自己随便吃药、自行多喝水、多吃水果等,容易延误病情、加重病情。无论出现何种腹胀,均应尽早去医院检查,找出病因、及时治疗。
小贴士:如何预防腹胀?
由于腹胀病因复杂、机制不同,所以预防腹胀的方法各不相同。早期发现,尽早就医,尽快诊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预防和缓解腹胀。
1. 胃肠胀气 调整心态、缓解焦虑,清淡、易消化饮食,按时、规律进餐,多饮水,多进食蔬菜瓜果,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腹部保暖。
2. 腹水 对于可能产生腹水的病因,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防疾病发生、发展。肝硬化者,需注意休息、营养(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严禁饮酒),并予保肝、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治疗;少量腹水者,应给予限钠饮食,必要时限水、利尿以治疗和预防腹水。慢性右心衰者,应积极针对心功能不全治疗。结核性腹膜炎者,应接受规范的抗结核治疗。
3. 腹部巨大肿块 避免外伤;对于原有疾病注意复查、及时治疗,如肝囊肿、肾囊肿、前列腺增生等;预防肿瘤,如戒烟限酒,预防乙肝、HPV、HIV 等感染,保持合理的体重和腰围,科学运动,合理膳食、多吃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谷物,平衡心态、心理健康,定期进行体检,治疗癌前病变如结肠息肉、胆囊息肉。
知识拓展:常见腹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 短肠综合征
指因各种原因,如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小肠扭转及做小肠广泛切除术而使小肠变短,吸收面积减少,从而引起上腹痛、早饱、腹胀、烧心、反酸、嗳气、食欲差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症状。
2. 急性胃扩张
指胃及十二指肠很快因大量内容物不能排出发生极度腹胀,而无明显的机械性、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梗阻,多由于暴饮暴食所致。因有大量气体及胃内容物潴留于胃内,故发生明显的上腹部饱胀感。
3. 幽门梗阻
幽门或幽门附近的病变,如十二指肠溃疡、幽门附近的肿瘤,导致胃排空不畅,发生上腹部胀满,呕吐后可减轻,呕吐物有大量隔夜食物,为特征性症状。
4. 胃轻瘫
因胃动力异常而发生胃排空迟缓,发生饭后腹胀,可有轻度恶心、呕吐,腹胀多不严重,主要位于上腹部。
5. 肠梗阻
按病因分为:机械性,如肠腔内肿物、肠腔外粘连;麻痹性,如腹部手术后、低钾血症。按梗阻的轻重程度分为完全性及不完全性;按有无血运障碍分为单纯性及绞窄性。肠梗阻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排气排便减少或停止。
6. 假性肠梗阻
分急性及慢性。急性功能性肠梗阻见于麻痹性肠梗阻,如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外科腹部手术后。特发性慢性假性肠梗阻指有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肠梗阻临床表现,而无机械性梗阻的器质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 10 岁左右,因肠道平滑肌及肌间神经丛退行性病变,引起慢性肠管扩张,多累及小肠、结肠。
7. 肝豆状核变性
又称 Wilson 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肝硬化、腹水腹胀、角膜边缘出现角膜色素环(K-F 环)、肌强直、肢体震颤、肾小管酸中毒、尿排铜增加等。
8. 缩窄性心包炎
因心包发生炎症改变,导致粘连、增厚、纤维化,甚至发生钙化,从而引起心脏舒张功能受限,充盈不良,发生体静脉淤血,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下肢水肿和腹水、腹胀,最常见病因为结核。
9. 肝硬化失代偿期
中青年易发,病因常有乙肝病毒性、血吸虫性、酒精性,起病缓慢,表现为腹胀、食欲减退、乏力、体重减轻、黄疸、发热、贫血与出血倾向、女性化和性功能减退等,可伴有腹水、腹壁静脉曲张、脾肿大。
10. 慢性右心衰竭
任何年龄易发,病因常为肺源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起病缓慢,表现为食欲减退、恶性、呕吐、上腹饱胀等,可伴有心率加快、心脏增大、颈静脉充盈、肝肿大、下垂部位水肿。
11. 肾病综合征
任何年龄易发,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起病缓慢,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可伴有肾功能减退、胸腔积液、腹水,因腹水增多出现腹胀不适。
12. 癌性腹水
中老年易发,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起病缓慢,表现为腹胀、腹部肿块、腹部压痛,可伴有极度消瘦、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
13. 胰腺假性囊肿
多继发于急性胰腺炎之后(病后 3~4 周)或外伤后,假性囊肿常与胰管相通,因胰液分泌量大,故囊肿可迅速增大,可出现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消瘦等。
14. 先天性肝囊肿
先天性肝内小胆管发育障碍所致,囊肿大者直径可达 20cm 以上。巨大囊肿对胃肠道压迫,引起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隐痛、黄疸等。
15. 原发性肝癌
块状型肝癌肿块直径若超过 10cm 则为巨块型,患者多因肿块对邻近器官的压迫及腹腔占位,出现明显腹部胀满感,伴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黄疸、消瘦等。
16. 卵巢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卵巢囊肿)
肿瘤直径一般为 5~10cm,个别可充满整个腹腔而使患者感到明显腹胀不适。肿瘤多呈球形,囊液呈浅黄色、透明。
17. 阑尾脓肿
持续性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右下腹部可触及压痛性肿块,右下腹有明显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
18. 尿潴留
可短时间内出现下腹部巨大肿块,有明显尿意但无法排尿、下腹部胀痛难忍,导尿后下腹部肿块迅速消失。
知识拓展:腹胀的临床检查
1. 腹水穿刺及实验室检查 对于引起腹水的病因诊断很有帮助。作腹水常规、生化、细菌培养、抗酸杆菌培养、结核菌培养、腺苷酸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测定、细胞学检查。
2. 腹部 X 线平片 幽门梗阻、急性胃扩张可见巨大胃泡及液平面;肠梗阻可见梯状液平面;气腹时,膈下可见游离气体。
3. X 线钡剂造影 对胃肠道病变有诊断意义,可发现胃幽门梗阻的致病因素,但小肠梗阻不宜钡剂造影。结肠梗阻可做钡剂灌肠。
4. 腹部 CT或 MRI检查 对确定有无腹水、腹部器官的病变有确诊价值,特别是对腹腔内实质性病变、占位病变有确诊价值。
5. 腹部 B 型超声检查 对腹水及腹腔内脏器的病变是简单易行的有诊断价值的方法,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
6. 超声心动图 评估心力衰竭最有用的无创检查方法,能较准确地评估心腔大小及心瓣膜结构,判断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及病因,同时可监测有无心包积液。
7. 腹腔镜检、腹膜活检 对腹水的病因及腹腔内肿物的鉴别有帮助。
8. 内镜检查(胃镜、肠镜) 有助于确定胃、十二指肠、结肠病变,其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对胃、结肠疾病诊断有决定性的意义。
9. 肝、肾穿刺及活组织检查 对肝、肾性腹水的病因确诊有帮助,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对肝、肾疾病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人卫健康)
导读
腹胀可分为腹部气胀(abdominal bloating)和腹部膨隆(abdominal distension)两种,前者主要表现为气体潴留、腹压、胀满等主观症状,而后者反映了腹围增加的客观物理转变。腹部气胀和腹部膨隆经常同时存在,也可以单独发生。
本文总结了腹胀的常见原因和治疗方法。
一图总结:腹胀的常见原因对于腹胀,不存在单一有效的诊断或治疗方法,因为腹胀患者可能存在各种基础胃肠道疾病。图1总结了腹胀的常见病因。
图1 腹胀的常见原因
一图总结:腹胀的治疗方法在病理生理学上,可将腹胀分为以下三种主要进程:由肠腔气体(和其他内容物)引起的肠壁张力增加;对肠壁张力的意识感知增强;以及内脏-躯体反射异常。这种分类方法在临床上很有用,基于不同的基础病理生理过程,治疗选择也有所不同。图2总结了基于假定的基础病理生理学的腹胀治疗选择。
*FODMAP:可发酵寡糖、二糖、单糖和多元醇
**益生菌可改善部分患者的症状,尽管大多数研究并未将腹胀作为主要终点。益生菌活力问题以及不同菌株和剂量的多样性,使得很难提供确切的建议。
SNRI,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图2 基于基础病理生理学的腹胀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Lacy BE, Cangemi DJ.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the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Abdominal Bloating and Distension[J]. Am J Gastroenterol. 2022 Jan 29. doi: 10.14309/ajg.0000000000001665.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肚子胀气的经历:明明感觉自己没吃什么饭,但肚子就是一直咕咕响,还会因为气体充斥,带来令人不适的“饱胀感”。
根据我国疾控中心的数据统计,大约有30%左右的成年人,频繁存在肚子胀气的情况,美国的相关研究中也表明,大约16%的年轻人比例有胀气情况,甚至其中超过半数存在中度或重度的胀气症状。但也正因为长期的情况过于常见,即使带来强烈的不适感,很多人依旧会将其忽视,殊不知长期胀气,可能也会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
肚子总是胀气?可能是这3种疾病的先兆【病理性盆腔积液】
不少女性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因为妇科炎症或疾病的缘故,盆腔内部会蓄积一定程度的积液,加上盆腔的位置和肠胃较为接近,蓄满积液的盆腔就会对肠胃造成挤压,变相导致肠胃的容纳空间减小。
肠胃的容量减小,对于气体的包容程度下降,出现胀气的可能性就会变高,因此,频繁胀气的女性朋友,也可以适当留意以下是否是类似盆腔积液的妇科疾病症状隐患。
【相关肠道疾病】
比如肠燥症,大肠憩室炎甚至是肠道肿瘤等疾病,会直接将肠道结构改变,继而导致正常的气体排出流程受到影响,肠气无法排出形成腹胀症状。
因此,如果总是感觉自己频繁胀气,并且会伴随便秘,排便痛感等一系列症状出现,建议警惕是否存在肠道类型的疾病隐患,同样需要及时地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肝病症状】
有的时候,腹部胀气并不一定是消化系统相关疾病隐患,也有可能和身体的其他器官存在联系,就比如说肝脏,例如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患者早期,也很容易因为代谢能力受阻而出现腹胀,胀气的情况。
综上所述,频繁出现胀气情况时,仍然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的,及时察觉自身病症,前往医院治疗很重要。
但话说回来,并非是所有的胀气症状都是疾病,如果只是偶尔胀气,更多的是和饮食习惯错误,亦或是肠胃功能紊乱有关。这种胀气症状也被称为“生理性胀气”,遇到这种情况,及时进行针对调理,往往能够有效改善。
出现“生理性胀气”,教你2个方法缓解方法一:撅着屁股趴下
不要感觉这个姿势尴尬,但其实非常有效。当我们处于坐姿或者站姿时,肠胃蠕动速度变慢,气体无法有效排出,胀气的情况也很难缓解。
但如果我们在胀气时,快速爬到床上把屁股撅起来,相当于给肠道开辟了一个“通道”,加上肠道气体很轻,气体排出效率加快,生理性胀气的症状也能有效缓解。
方法二:揉揉肚子,加速肠胃蠕动
之所以会出现生理性胀气的情况,和日常饮食不规律或生活习惯不规律,导致肠胃蠕动速度下降有关。
因此,如果能够加速肠胃蠕动,提高气体排出效率,也能有效缓解生理性胀气的症状。揉揉肚子,促进腹部局部血液循环,就能有效地达成这一目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揉肚子也不能“瞎揉”,最好按照一个方向缓慢地移动按压,力道不宜过大,否则反给肠胃增加压力,降低消化效率,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揉肚子的时间也要选好,比如饭后1到1个半小时,或者睡觉前适当揉一揉,就预防局部胀气来说,也能产生不错的效果。
总而言之,肚子胀气的情况,也要分为两种,分别是病理性胀气和生理性胀气。遇到病理性胀气的情况,及时察觉可能存在的病症,前往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治疗,非常有必要。
而对于常规的生理性胀气人群来说,了解有效的紧急缓解措施,也同样很有帮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忘了规律饮食,注重保暖,规律作息,提前预防肠胃异常情况,就抑制胀气而言,同样能发挥显著的作用。
参考资料:
[1]邱冬妮, 徐三荣, 陈玉龙. 要重视"腹胀"的诊断[J].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8, 6(3):3.
[2]吴铁镛. 消化道症状与疾病——腹胀[J]. 中老年保健, 2001.
[3]梅子. 对付胃胀气的妙招[J]. 医药前沿, 2009(8):1.
[4]蕙笾. 小招数缓解胃胀气[J]. 健康天地, 2011, 10(No.262):51-51.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肚子胀气的经历:明明感觉自己没吃什么饭,但肚子就是一直咕咕响,还会因为气体充斥,带来令人不适的“饱胀感”。
根据我国疾控中心的数据统计,大约有30%左右的成年人,频繁存在肚子胀气的情况,美国的相关研究中也表明,大约16%的年轻人比例有胀气情况,甚至其中超过半数存在中度或重度的胀气症状。但也正因为长期的情况过于常见,即使带来强烈的不适感,很多人依旧会将其忽视,殊不知长期胀气,可能也会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
肚子总是胀气?可能是这3种疾病的先兆【病理性盆腔积液】
不少女性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因为妇科炎症或疾病的缘故,盆腔内部会蓄积一定程度的积液,加上盆腔的位置和肠胃较为接近,蓄满积液的盆腔就会对肠胃造成挤压,变相导致肠胃的容纳空间减小。
肠胃的容量减小,对于气体的包容程度下降,出现胀气的可能性就会变高,因此,频繁胀气的女性朋友,也可以适当留意以下是否是类似盆腔积液的妇科疾病症状隐患。
【相关肠道疾病】
比如肠燥症,大肠憩室炎甚至是肠道肿瘤等疾病,会直接将肠道结构改变,继而导致正常的气体排出流程受到影响,肠气无法排出形成腹胀症状。
因此,如果总是感觉自己频繁胀气,并且会伴随便秘,排便痛感等一系列症状出现,建议警惕是否存在肠道类型的疾病隐患,同样需要及时地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肝病症状】
有的时候,腹部胀气并不一定是消化系统相关疾病隐患,也有可能和身体的其他器官存在联系,就比如说肝脏,例如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患者早期,也很容易因为代谢能力受阻而出现腹胀,胀气的情况。
综上所述,频繁出现胀气情况时,仍然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的,及时察觉自身病症,前往医院治疗很重要。
但话说回来,并非是所有的胀气症状都是疾病,如果只是偶尔胀气,更多的是和饮食习惯错误,亦或是肠胃功能紊乱有关。这种胀气症状也被称为“生理性胀气”,遇到这种情况,及时进行针对调理,往往能够有效改善。
出现“生理性胀气”,教你2个方法缓解方法一:撅着屁股趴下
不要感觉这个姿势尴尬,但其实非常有效。当我们处于坐姿或者站姿时,肠胃蠕动速度变慢,气体无法有效排出,胀气的情况也很难缓解。
但如果我们在胀气时,快速爬到床上把屁股撅起来,相当于给肠道开辟了一个“通道”,加上肠道气体很轻,气体排出效率加快,生理性胀气的症状也能有效缓解。
方法二:揉揉肚子,加速肠胃蠕动
之所以会出现生理性胀气的情况,和日常饮食不规律或生活习惯不规律,导致肠胃蠕动速度下降有关。
因此,如果能够加速肠胃蠕动,提高气体排出效率,也能有效缓解生理性胀气的症状。揉揉肚子,促进腹部局部血液循环,就能有效地达成这一目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揉肚子也不能“瞎揉”,最好按照一个方向缓慢地移动按压,力道不宜过大,否则反给肠胃增加压力,降低消化效率,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揉肚子的时间也要选好,比如饭后1到1个半小时,或者睡觉前适当揉一揉,就预防局部胀气来说,也能产生不错的效果。
总而言之,肚子胀气的情况,也要分为两种,分别是病理性胀气和生理性胀气。遇到病理性胀气的情况,及时察觉可能存在的病症,前往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治疗,非常有必要。
而对于常规的生理性胀气人群来说,了解有效的紧急缓解措施,也同样很有帮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忘了规律饮食,注重保暖,规律作息,提前预防肠胃异常情况,就抑制胀气而言,同样能发挥显著的作用。
参考资料:
[1]邱冬妮, 徐三荣, 陈玉龙. 要重视"腹胀"的诊断[J].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8, 6(3):3.
[2]吴铁镛. 消化道症状与疾病——腹胀[J]. 中老年保健, 2001.
[3]梅子. 对付胃胀气的妙招[J]. 医药前沿, 2009(8):1.
[4]蕙笾. 小招数缓解胃胀气[J]. 健康天地, 2011, 10(No.262):51-51.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肚子胀气的经历:明明感觉自己没吃什么饭,但肚子就是一直咕咕响,还会因为气体充斥,带来令人不适的“饱胀感”。
根据我国疾控中心的数据统计,大约有30%左右的成年人,频繁存在肚子胀气的情况,美国的相关研究中也表明,大约16%的年轻人比例有胀气情况,甚至其中超过半数存在中度或重度的胀气症状。但也正因为长期的情况过于常见,即使带来强烈的不适感,很多人依旧会将其忽视,殊不知长期胀气,可能也会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
肚子总是胀气?可能是这3种疾病的先兆【病理性盆腔积液】
不少女性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因为妇科炎症或疾病的缘故,盆腔内部会蓄积一定程度的积液,加上盆腔的位置和肠胃较为接近,蓄满积液的盆腔就会对肠胃造成挤压,变相导致肠胃的容纳空间减小。
肠胃的容量减小,对于气体的包容程度下降,出现胀气的可能性就会变高,因此,频繁胀气的女性朋友,也可以适当留意以下是否是类似盆腔积液的妇科疾病症状隐患。
【相关肠道疾病】
比如肠燥症,大肠憩室炎甚至是肠道肿瘤等疾病,会直接将肠道结构改变,继而导致正常的气体排出流程受到影响,肠气无法排出形成腹胀症状。
因此,如果总是感觉自己频繁胀气,并且会伴随便秘,排便痛感等一系列症状出现,建议警惕是否存在肠道类型的疾病隐患,同样需要及时地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肝病症状】
有的时候,腹部胀气并不一定是消化系统相关疾病隐患,也有可能和身体的其他器官存在联系,就比如说肝脏,例如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患者早期,也很容易因为代谢能力受阻而出现腹胀,胀气的情况。
综上所述,频繁出现胀气情况时,仍然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的,及时察觉自身病症,前往医院治疗很重要。
但话说回来,并非是所有的胀气症状都是疾病,如果只是偶尔胀气,更多的是和饮食习惯错误,亦或是肠胃功能紊乱有关。这种胀气症状也被称为“生理性胀气”,遇到这种情况,及时进行针对调理,往往能够有效改善。
出现“生理性胀气”,教你2个方法缓解方法一:撅着屁股趴下
不要感觉这个姿势尴尬,但其实非常有效。当我们处于坐姿或者站姿时,肠胃蠕动速度变慢,气体无法有效排出,胀气的情况也很难缓解。
但如果我们在胀气时,快速爬到床上把屁股撅起来,相当于给肠道开辟了一个“通道”,加上肠道气体很轻,气体排出效率加快,生理性胀气的症状也能有效缓解。
方法二:揉揉肚子,加速肠胃蠕动
之所以会出现生理性胀气的情况,和日常饮食不规律或生活习惯不规律,导致肠胃蠕动速度下降有关。
因此,如果能够加速肠胃蠕动,提高气体排出效率,也能有效缓解生理性胀气的症状。揉揉肚子,促进腹部局部血液循环,就能有效地达成这一目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揉肚子也不能“瞎揉”,最好按照一个方向缓慢地移动按压,力道不宜过大,否则反给肠胃增加压力,降低消化效率,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揉肚子的时间也要选好,比如饭后1到1个半小时,或者睡觉前适当揉一揉,就预防局部胀气来说,也能产生不错的效果。
总而言之,肚子胀气的情况,也要分为两种,分别是病理性胀气和生理性胀气。遇到病理性胀气的情况,及时察觉可能存在的病症,前往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治疗,非常有必要。
而对于常规的生理性胀气人群来说,了解有效的紧急缓解措施,也同样很有帮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忘了规律饮食,注重保暖,规律作息,提前预防肠胃异常情况,就抑制胀气而言,同样能发挥显著的作用。
参考资料:
[1]邱冬妮, 徐三荣, 陈玉龙. 要重视"腹胀"的诊断[J].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8, 6(3):3.
[2]吴铁镛. 消化道症状与疾病——腹胀[J]. 中老年保健, 2001.
[3]梅子. 对付胃胀气的妙招[J]. 医药前沿, 2009(8):1.
[4]蕙笾. 小招数缓解胃胀气[J]. 健康天地, 2011, 10(No.262):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