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鼠

卧床老人临终症状(卧床老人临终症状有哪些)

时间:2024-01-22 08:38:11 作者:谁为谁伤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亲人离世前,会有哪些征兆?4个情况出现时,多花点时间陪伴吧

前几天,我们亲眼目睹了一位患者的逝去。这位患者今年已经89岁了,是因为肺癌来医院治疗的。患者家属的意思是不要折腾老人了,以老人不受罪为主。

经过我院教授、专家们的一直评估,确实认为这位老人已经没有开刀、化疗的必要了,毕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身体各处。

其实患者刚来的时候,精神还算可以,吃东西也吃得下,偶尔还能和我们聊聊天,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老人的精气神越来越差。到了最后几天时,他已经瘦得跟皮包骨一样了。医生能看得出他其实很累了,只是不愿意那么早走而已。

临终前一天,老人突然惊醒,然后吵着要见自己的大儿子,我们将他找来后,老人和大儿子聊了整整两个小时的天,然后老人心满意足的睡了过去。第二天中午,老人突然喊道“我怎么听不见、看不见了”?然后双手在天空中胡乱抓取。

持续了大约五分钟,患者离开了人世……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亲人在离世前,通常会有一些“征兆”,医生也表示,4个情况出现时,可能是表示患者快不行了,家人多花点时间陪伴吧。

死亡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死亡是人类的究极归属,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大限的那天。而出于好奇,世界上就诞生了无数关于死亡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科学家发现,死亡并不像按下关机键那样,死亡其实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连续发展的过程。

1、首先会经历濒死期。在古代典籍里,一些得道高僧或者道士,往往能算出自己的死亡日期或者能感受到自己的死亡日期,然后早早的做好准备等待死亡的降临。其实正常的老年人也会有这种感觉,在即将去世的那段日子里,他们自己会有一种濒死的预感。

从科学上来讲,这其实是大脑发出的信号,因为这时的身体机能已经严重障碍了,中枢神经系统、脑干都被抑制,心脏搏动无力、吃饭没胃口,所以濒死的人才会觉得自己快死了。濒死持续的时间为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

2、然后会经历临床死亡期。濒死期结束后就是临床死亡期,全身各大系统基本上已经宣告崩溃,呼吸心跳停止、消失,血液循环不再继续,瞳孔散大,脑死亡已经发生。

这种时候基本已经可以宣布死亡了,但是患者体内的细胞还有微弱的代谢反应,人的意识基本消失。

3、最后是死亡期。这个时候,患者脑死亡已经不可逆,体温下降迅速、关节挛缩、皮肤失水,全身的细胞代谢彻底停止瓦解,器官全部死亡,身体完全和这个世界告别。

死亡的三个阶段就是这样,没有华丽的“回光返照”,只有平静的“英雄迟暮”,在家人、医生的默默注视下,最终为自己的一生画上或许不完美的句号。

老人临终前的4个征兆,多陪陪吧

我国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4岁左右,因此医生认为老人在接近这个岁数的时候,家人就应该多抽点时间陪伴一些老人了,就算他身体依旧很好,也该多花点时间陪伴。如果还有以下征兆,更要常伴左右。

1、吃不下东西

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如果老人到了吃不下东西的阶段,那么离死亡可能也就只有三五天的时间了,因为胃气已绝。

胃气之所以这么重要,就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后天之本是关系到长寿的关键,饮食都吃不下了,哪还有什么营养供应后天之本乃至全身呢?

有些老人虽然一直在生病,但是胃口一直很好,这或许就不用担心,他会慢慢地好起来,因为胃气还在。总之,胃气已绝的老人需要多关注,时日无多。

2、全身冰冷

一般长寿的老人、离大限还远的老人的气血,虽然没有年轻人那么旺盛,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的身体、四肢还是比较暖和的,这就证明全身的循环系统还正常。中医认为阳气的温煦功能还存在着。

可是,当一个老人开始出现怕冷,全身发冷的时候就要小心了,这证明他的阳气要耗尽了,全身都只剩下阴气了,什么样的人阴气最盛?当然是“死人”。

所以当你发现自家老人开始出现全身发冷的情况时,抽点时间多陪陪他们吧,已经时日无多了。

3、意识混乱

只要还没到临终,老人的思维多数是比较敏捷和正常的,除非患有阿尔兹海默病或者其它的脑部疾病。

但是,时日无多的老人的意识是混乱的,往往出现痴妄、神魂、失神的症状,这和脑细胞快速死亡,大脑逐渐凋亡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发现自家老人开始说胡话、精神也不正常,往往代表着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你也该多回家陪伴老人。

4、出现幻觉

老人大限快到的时候,会发生很多奇怪的事情,比如他会说自己看到了已经过世的亲人或者看到了某些神奇的东西,甚至会变得非常害怕,说有人要来抓他。

这种时候也代表着他即将离世,因为大脑功能已经逐渐变得不正常了,开始出现幻觉,此时不要想纠诊他的思维,你会发现无法和他们沟通。他们时而清醒、时而混乱,做晚辈的,多花点时间陪陪他们吧。

老人临终是最伤感的,有些老人大病有些老人平淡,我们最希望的就是老人能够无疾而终,这样我们也不至于那么痛苦,老人也不会遭罪。

老人久病突然清醒,是好是坏?

有人问医生:家里的老人生病很久了,可最近突然清醒了过来,是好事吗?

这样的病例,医生也碰到的,那是一位重病卧床10年的老人,一天突然清醒,吵着说要吃好吃的,他的家属表示老人瘫痪那么多年,每天不是发呆就是谵妄,几乎不能正常交流,现在突然清醒过来,搞得他们很惊喜。

匆匆给老人准备了吃的以后,他们就在病房里聊了几个小时,老人的家属给老人讲述了十年来发生的事情,老人也一边点头一边吃东西,然后交代了家属一些事情。

吃饱喝足后,老人就对他们说:“你们回去吧,我累了要睡觉了”。

家属听完后自然不敢反对,于是轻轻地给他关好门,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这时主任说:“你们还是别走了,突然清醒是不正常的”。患者家属有些不高兴,毕竟谁不希望自家老人恢复健康。

果不其然,过了几个小时后,护士就说老人的生命体征完全消失了。

主任和我们说这就是临床上不多见的“回光返照”,久病的老人突然清醒或者恢复健康,都只是暂时的,最终会加速死亡的速度。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最让人遗憾的,我们要经常关注家中老人的情况,稍有不正常就要花多点时间陪陪他们,尽量不要错过这辈子最后一面,否则你会后悔终生。同时,孝顺老人也不一定要很多钱,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人临死前,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出现这5种情况,可能是临终信号

大家有见过“回光返照”现象吗?

汪大爷由于肺癌并发感染,已经卧床很多天了,一直精神很差,甚至不能自主进食。但某一天,他突然变得特别精神、清醒,还能够自己坐起来,自主喝水吃饭,不仅要求吃了两大碗米饭,甚至还要求抽一根香烟。家里人都以为汪大爷病情逐渐好转了,结果第二天早上他就悄然离开了人世……

看完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会说汪大爷的情况是“回光返照”,很多即将离世的病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形。但到底“回光返照”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神奇的现象发生?

“回光返照”是怎么一回事?

回光返照,一般指的是一些已经垂危的患者,突然意识清醒,甚至能够主动进食和提出各种需求,这让旁人以为是其病情好转了,但这之后的较短时间内,患者的病情可能会变得更差,然后死亡。

为什么会有“回光返照”的情况出现呢?

这得从人体内的肾上腺素讲起,肾上腺素能够泌出髓质及皮质。其中的髓质有让血压升高、血管收缩以及心脏功能兴奋的作用,皮质则具有抗病毒、抗炎症等作用。

而人在即将离世的情况下,身体会分泌激素物质应对死亡,这属于大脑中枢的最后一次应激措施。这个时候,一些人会可能会恢复清晰,甚至提出自主需求。

另外,人体中的三磷酸腺苷(ATP)也会在人即将死亡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也是人突然变得清醒、精神的原因。不过,以上的物质作用都只能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在这一轮反应后,病人就会离开。

人临终前,身体可能会有哪些征兆呢?

1.身体温度快速下降

由于已在死亡边缘,身体器官组织都会趋向衰退,各项正常的生理活动也会受到影响,患者的体温会较快速地下降,开始是手脚末端冰凉,然后向中心蔓延,最终心脏也会“凉下来”。

2.血压快速下降

由于器官组织的功能失常,体内循环系统会走向衰竭,人的血压就会快速下降,这时候即便使用药物增加心排量也无法改变,也预示着人即将没了。

3.神志逐渐变得不清

人即将死亡,大脑中枢的功能也会逐渐紊乱,可能会出现神志不清、意识模糊甚至丧失意志等情况,这也是临终前的一个信号。

4.双眼瞳孔扩张

由于脑出血、脑部组织大面积梗死、心脏骤停等,病人的双眼瞳孔会异常扩大,带着一股“死气”,这往往也是即将死亡的信号。

5.呼吸系统暂停运作

由于呼吸系统逐渐走向衰竭,临终的病人呼吸会变得异常,开始可能是频率不规律、伴有明显呼吸声,接着出现潮式呼吸(呼吸可能停止几秒,然后又突然恢复呼吸),最终就是没有了呼吸。

人临终时有什么表现?会难受吗?出现这些情况,记得多陪陪亲人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啊,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用钱换命。

很多人对这句话还没有体会,但对晚期癌症患者来说,“用钱换命”已经是最大的幸运,最怕的是,连用钱换命的机会都没有。那些丧失机会的人,在最后阶段都经历了什么?

一、去世前一个月,癌症患者都经历了什么?

01 食管癌,活活疼死的

我的老母亲是食管癌走的,去世前一个月身体已经浮肿,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一吃就吐出来,只好靠输液维持。那段时间她躺在病床上,大小便完全失禁,身体神经和骨头都被癌细胞侵袭,全身多处转移或扩散。

最要命的是神经痛和骨痛,源源不断,靠这类止痛药也无法缓解。打个比方,癌痛的痛感相当于分娩痛的100倍,所以很多癌症患者最后是被活活疼死的,不完全是因为并发症而死。

02 肠癌晚期,出现了幻觉

大伯是肠癌晚期,临走前一个月腿肿的皮肤都发亮,根本不能下地走路,用拐杖也不行。全身黄疸、面颊凹陷、皮包骨头、肚子坚硬得像石头……他的肝脏被转移的肿瘤占满了,肺部也有转移,所以产生了大量的胸水,压迫心脏,呼吸困难。

最后三天,他昏昏沉沉,半梦半醒,出现了幻觉,时常醒来微微笑着说,“看见了天堂,那里挺好的”。

03 肝癌晚期,没办法认人了

我父亲肝癌晚期,2020年7月12日确诊,2020年9月25日凌晨3点48分走了,我还来不及赶回家,看他最后一眼。

父亲一直腹水比较严重,排黑便,右肩膀痛,最后几天连下床上厕所都困难。除了嗜睡,就是张大嘴巴喘气,好像快溺水一样急需氧气。还有一次呕吐到翻白眼,想用力睁开眼却睁不开,眼睛一条缝翻白眼,用手在眼前挥手看不到。

临终前,父亲已经没办法认人了,会把医生当成是我,嘴里一遍遍喊着“痛”,直到陷入昏迷。

网友的分享让人心疼,癌症临终期的生活状态基本被癌痛和并发症占据,人人都希望最后的一段路可以善终,对于他们而言,这更是最后的期盼。

二、癌症患者死亡前,会有哪些表现?

从医学的角度,人生的最后阶段可以分为“临终期”和“濒死期”。病人去世前的3~6个月为临终期,去世前48小时为濒死期。

1.难以承受的“癌痛”

许多癌症晚期患者,在临终期都会表现出反复的癌痛。据不完全统计,70%的癌症患者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忍受着剧烈的疼痛,超过25%的癌症患者带着剧烈的疼痛折磨去世。癌痛发作时疼痛剧烈,深入骨髓,且持续时间长,患者伴有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变化,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

2.临终期症状

从临床经验上看,当老人出现进行性加重的乏力、各种疼痛、食欲食量下降、体重下降、谵妄等精神症状时,需要高度重视,因为这些都是临终期的常见表现。

3.濒死期症状

处于濒死期的人常表现出濒死喉鸣、小便失禁或潴留、疼痛、躁动不安或昏迷、喘息、恶心呕吐、冒汗、每日尿量小于500毫升、身上出现紫斑、呼吸暂停,可能会有回光返照的情况。

通过对照以上症状,我们也能够早发现患者的生命有限期,也许能帮助他们尽量减轻痛苦,完成一些心愿。

三、无法安乐死,我们该如何善终?

在生命最后的时光,减轻痛苦或许是他们最后的愿望,但安乐死地执行仅在少数国家合法,面对我国国情,老年安宁缓和医疗(临终关怀)的模式更值得推广和关注。不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临终关怀都能给予患者最大的尊严和舒适感。

维护尊严,免受痛苦

在临终期,不再追求疾病的治愈,而是通过症状的控制,提高生活质量,维护他们的尊严,达到老人要求的“别受罪”,家属要求的“没痛苦”。

个体化治疗

对于临终前的老人,任何医学手段治疗已经无用,这时候我们强调的个体化治疗,重心是在亲人的照顾、关怀、陪伴和支持。每个老人人生经历不同、性格不同,所以要制定个体化方案。

心理安抚

临终期患者最恐惧的是对“死亡”的无知与亲人分开得“不舍”,他们心灵、身体饱受折磨,对人世间依然留恋。临终前,亲人陪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他们的孤寂感,亲人的聆听和疏导,是临终者最后的愿望,希望最后的人生路可以走得不孤单。

每个人临终前,想到的都是爱,而关怀是爱在临终前,最温情的承载。面对无法挽回的结局,只希望病人能走得尊严些,再走得安详些。

#清风计划##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刘晓红. 开展老年安宁缓和医疗之管见[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7, 20(006):625-628.

[2]赵爱平,吴安秋,盛意. 62例临终病人护理体会[J]. 西南国防医药(4期):227-2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脑梗来临,睡眠先知?提醒:睡觉出现3个异常,可能是脑梗信号

近几年来,脑梗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中老年人是高风险人群,特别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脑梗来临前症状并不是很显著,往往被人们忽略,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最终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睡觉时总是出现以下异常,还需及早就医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什么是脑梗?

血栓跟随着血液循环流动,进入脑部狭窄的动脉后,血栓就会再此积聚,造成血管狭窄或堵塞,阻断血液循环,使得大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或造成神经功能损伤,这就是所谓的脑梗。一旦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就会导致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或瘫痪,以至于大小便失禁和昏迷。

不过,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能最大程度缩小梗死面积,减少后遗症产生。

脑梗来临,睡觉可能出现3点异常?

1、头晕

一旦患有脑梗就会影响血液流通,造成大脑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头晕。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长期吸烟酗酒者、超重或肥胖者,一旦出现头晕应及早就医,排除脑梗的可能性。

2、全身症状

脑梗来临时面部出现异常,如口眼歪斜、左右侧脸部不对称等;也有一部分患者胳膊无常抬起,说话不清晰。

3、突然视力障碍

突然看东西不完整,无法准确分辨事物或看不清东西,几秒或几分钟后就能恢复。若中老年人有此症状,还需及早就医检查。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哪个更健康?

规律作息才最为健康,相对来说早睡早起优于晚睡晚起,这跟昼夜节律息息相关。光线、温度和社交等都会影响昼夜节律,若凌晨三四点钟仍然没有睡着,就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影响褪黑素分泌,导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认知能力紊乱,从而损害机体健康。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到早睡早起,23点之前入睡,早晨6:00~7:00左右起床。

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睡眠时间?一岁以内的婴儿,每天应睡够16个小时。1~3岁的幼儿每天晚上睡12个小时,白天睡2~3个小时。4~12岁的儿童每天睡够10~12个小时。13~29岁的人群每天睡够8个小时。30~60岁的人每天睡够7个小时。6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睡够5.5~7个小时即可。

温馨提示

晚上睡着后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血液流通速度减慢,三高、肥胖或吸烟酗酒者易发生脑梗,因此应多留意自身症状,只要有任何异常需及早就医。平时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果和粗粮,远离肥甘厚腻和精加工食物。

保持心平气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少坐多动,每天有30分钟以上的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另外,中老年人应积极控制体重,戒掉吸烟喝酒的坏习惯,积极稳定血压、血糖和血脂等。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人临终时有什么表现?会难受吗?出现这些情况,记得多陪陪亲人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啊,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用钱换命。

很多人对这句话还没有体会,但对晚期癌症患者来说,“用钱换命”已经是最大的幸运,最怕的是,连用钱换命的机会都没有。那些丧失机会的人,在最后阶段都经历了什么?

一、去世前一个月,癌症患者都经历了什么?

01 食管癌,活活疼死的

我的老母亲是食管癌走的,去世前一个月身体已经浮肿,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一吃就吐出来,只好靠输液维持。那段时间她躺在病床上,大小便完全失禁,身体神经和骨头都被癌细胞侵袭,全身多处转移或扩散。

最要命的是神经痛和骨痛,源源不断,靠这类止痛药也无法缓解。打个比方,癌痛的痛感相当于分娩痛的100倍,所以很多癌症患者最后是被活活疼死的,不完全是因为并发症而死。

02 肠癌晚期,出现了幻觉

大伯是肠癌晚期,临走前一个月腿肿的皮肤都发亮,根本不能下地走路,用拐杖也不行。全身黄疸、面颊凹陷、皮包骨头、肚子坚硬得像石头……他的肝脏被转移的肿瘤占满了,肺部也有转移,所以产生了大量的胸水,压迫心脏,呼吸困难。

最后三天,他昏昏沉沉,半梦半醒,出现了幻觉,时常醒来微微笑着说,“看见了天堂,那里挺好的”。

03 肝癌晚期,没办法认人了

我父亲肝癌晚期,2020年7月12日确诊,2020年9月25日凌晨3点48分走了,我还来不及赶回家,看他最后一眼。

父亲一直腹水比较严重,排黑便,右肩膀痛,最后几天连下床上厕所都困难。除了嗜睡,就是张大嘴巴喘气,好像快溺水一样急需氧气。还有一次呕吐到翻白眼,想用力睁开眼却睁不开,眼睛一条缝翻白眼,用手在眼前挥手看不到。

临终前,父亲已经没办法认人了,会把医生当成是我,嘴里一遍遍喊着“痛”,直到陷入昏迷。

网友的分享让人心疼,癌症临终期的生活状态基本被癌痛和并发症占据,人人都希望最后的一段路可以善终,对于他们而言,这更是最后的期盼。

二、癌症患者死亡前,会有哪些表现?

从医学的角度,人生的最后阶段可以分为“临终期”和“濒死期”。病人去世前的3~6个月为临终期,去世前48小时为濒死期。

1.难以承受的“癌痛”

许多癌症晚期患者,在临终期都会表现出反复的癌痛。据不完全统计,70%的癌症患者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忍受着剧烈的疼痛,超过25%的癌症患者带着剧烈的疼痛折磨去世。癌痛发作时疼痛剧烈,深入骨髓,且持续时间长,患者伴有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变化,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

2.临终期症状

从临床经验上看,当老人出现进行性加重的乏力、各种疼痛、食欲食量下降、体重下降、谵妄等精神症状时,需要高度重视,因为这些都是临终期的常见表现。

3.濒死期症状

处于濒死期的人常表现出濒死喉鸣、小便失禁或潴留、疼痛、躁动不安或昏迷、喘息、恶心呕吐、冒汗、每日尿量小于500毫升、身上出现紫斑、呼吸暂停,可能会有回光返照的情况。

通过对照以上症状,我们也能够早发现患者的生命有限期,也许能帮助他们尽量减轻痛苦,完成一些心愿。

三、无法安乐死,我们该如何善终?

在生命最后的时光,减轻痛苦或许是他们最后的愿望,但安乐死地执行仅在少数国家合法,面对我国国情,老年安宁缓和医疗(临终关怀)的模式更值得推广和关注。不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临终关怀都能给予患者最大的尊严和舒适感。

维护尊严,免受痛苦

在临终期,不再追求疾病的治愈,而是通过症状的控制,提高生活质量,维护他们的尊严,达到老人要求的“别受罪”,家属要求的“没痛苦”。

个体化治疗

对于临终前的老人,任何医学手段治疗已经无用,这时候我们强调的个体化治疗,重心是在亲人的照顾、关怀、陪伴和支持。每个老人人生经历不同、性格不同,所以要制定个体化方案。

心理安抚

临终期患者最恐惧的是对“死亡”的无知与亲人分开得“不舍”,他们心灵、身体饱受折磨,对人世间依然留恋。临终前,亲人陪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他们的孤寂感,亲人的聆听和疏导,是临终者最后的愿望,希望最后的人生路可以走得不孤单。

每个人临终前,想到的都是爱,而关怀是爱在临终前,最温情的承载。面对无法挽回的结局,只希望病人能走得尊严些,再走得安详些。

#清风计划##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刘晓红. 开展老年安宁缓和医疗之管见[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7, 20(006):625-628.

[2]赵爱平,吴安秋,盛意. 62例临终病人护理体会[J]. 西南国防医药(4期):227-2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