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像。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袁隆平逝世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省长沙市逝世,享年91岁。
近两年,年高德勋的两院院士不断辞别,堪称国殇,尤以袁隆平为甚。长沙市民自发冒雨送灵,泣不成声,全城菊花清空;很多外地民众专程告别,更多民众在网上寄托哀思,包括很多青年,留言情真意切、朴实感人。
或表达自己哀思:“很难受很难受”,“我真的哭了”,“我们很爱您”,“终于感受到当时父母辈们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心情”;或缅怀他的贡献:“丰功伟绩,永载史册,天地同悲”,“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或向他致崇高敬意,“功高盖世,至伟至朴。堪称救世主”,“在古代,救活那么多饥饿人。那是活菩萨,要建寺庙供奉了!”。
中国历史农民起义多,主因之一是吃不饱,没有活路,。新中国成立之初,水稻亩产不足200公斤。“三年困难时期”,袁隆平也饿肚子,2013年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沉痛地边摇头边回忆,“那真难受。”
中国人厚道,很多人曾经饿过肚子,很多人知道父辈、祖辈饿过肚子,命悬一线,能让百姓吃饱肚子就视为“大恩人”。科技专家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91岁高龄还奋战在田间科研第一线;政府官员以小平、、万里等改革闯将为代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了数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才能理解改革开放初期,为何两句民谣传遍中国:“要吃米找万里。”
极少数人说,现在吃的杂交稻少,似乎不领袁隆平的情。不要忘记,杂交稻口感虽然不如常规稻,正是因为袁老等专家不断提高杂交稻产量,可以大量用来做储备粮、饲料等,帮助中国人摆脱了对饥饿的恐惧。否则口粮不够,粮价飙升,有的吃就谢天谢地了,哪还计较什么口感。
袁老自称“不懂政治”、“讲错话”,率真可爱。1958年,提出“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他不知道出处,以为是农业部提出,更正说“差个时字”,理由是“不误农时,要讲季节”。有人提醒“这是毛主席讲的”,他吓了一跳,补了一句大实话“毛主席不是学农的”。时挨整,幸好研究杂交水稻,国家科委公函“救了我的命”。
肚子吃不饱,一切都是空谈,更别提什么“优越性”。从1974年杂交稻实验成功并推广至今,中国水稻产量因此增长逾4倍,增产的产量每年多养活7000万人口。
“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是袁老一生的梦想,前者即将实现,后者逐步实现。袁隆平团队2020年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实现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杂交稻自1979年走出国门,进入美国、印度、巴西、墨西哥、越南、菲律宾、孟加拉等国,他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接受了大量国际留学生和科研人员。
他是了不起的人民英雄,为填饱人类的肚子奋斗一生。1981年获首个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获国际奖项也很多。联合国悼念:“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
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的口碑,在人民心中永生,这是最高褒奖。
(▲2021年11月7日,王亚平穿新一代“飞天”舱外服出舱,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空间站长期驻人
2021年,中国载人航天实施5次发射任务,次次圆满成功。
4月29日,“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入驻天和核心舱,停留3个月,9月17日返回地球。9月20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
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入驻天和核心舱,停留6个月。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6个月也成为中国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
11月7日,王亚平出舱完成太空行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1位、人类历史上第16位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王亚平一小步,中国女性一大步。12月9日,她在8年之后,第二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天空课堂”第一课,激发青少年探索太空的好奇心、投入科研的求知欲。
中国载人航天规划科学、精细、高效,一大批三四十岁的青年技术骨干已经成熟,进入“丰收期”。从2021年起,采取“发射1发、备份1发、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一年四射”成为常态,两次神舟载人飞船发射之前,先发射两次天舟货运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