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结婚吉日

推算2022年的国运(2022年国运如何)

时间:2023-12-27 22:43:26 作者:君心似我心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激荡2022:国运之争已成定局

2022年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在经历了十七天的各种忙碌和比赛任务之后,奖牌各自都有了归属,结果基本上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继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一届夏季奥运会之后,再次成功举办了冬奥会,北京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双奥之城。用奥委会主席巴赫的话来说,这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前所未有的圆满成功。 

  赞美的话谁都爱听,别人夸赞你自然是出于善意,我们自己也会给自己的表现打分。但是好话要听,批评的声音也要听一听,方便我们总结。因此不要急于下定论,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等热度慢慢降下来,我们再回过头客观评价本次冬奥会,以及整个中国作为东道主各方面的表现也不迟。

  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总共获得了9金4银2铜,总计获得15块奖牌,以一块金牌的微弱优势领先美国代表团。但美国代表团的总奖牌是25块,超过了我国10块。

  作为传统的冬奥运动强国,位列奖牌榜第一的挪威队获得了16块金牌,8块银牌和13块铜牌,总计获得37块奖牌。位列奖牌榜第二的德国队获得12块金牌,10块银牌,5块铜牌,总计27块奖牌。

  这份成绩单,说明冬季运动的传统强国仍然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优势,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但中国代表团的这个成绩单,也同时在说明作为冬季运动的传统弱国,我国正在迎头赶上。

众所周知,冬季运动的成本非常昂贵,自动就屏蔽了穷国和穷人,属于精英阶层的运动项目。而本次我们最终能在奖牌榜位列第三,不仅从侧面反应出了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反应出我国精英阶层的崛起和日益增多。 

  冬奥会成功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以及整个赛程的组织安排,顺利完成,应该更具备说服力。一届大型国际赛事能够成功顺利进行,并得到参赛运动员和国际奥委会,以及全球观众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没有富强的国力做支撑,强大的组织能力,以及各方齐心合力地配合协作,成功举办一届冬奥会几乎是天方夜谭。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较2021年在日本举行的夏季奥运会,让人瞠目结舌,被各国网友吐槽的开幕式,糟糕的赛事组织能力,以及成为笑柄的纸板床,2022年开年北京成功的冬奥会就是对邻国日本夏季奥运会的一次暴击。

运动员们快乐转圈合影留念

  抛开这些已经有了公论的软硬件实力,我更想探讨一下本届冬奥会各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从这些细节背后彰显出来更深层次,更高纬度的规律,以及所隐藏的运势。

  可以这么说,这一届运动员大多是00后,九零后都很少了,也就是说他们代表当代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一批人。比起老一代运动员,无论是本国的年轻人,还是外国运动员,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蓬勃的朝气,还能看到他们更为阳光活泼,团结友爱,对体育精神有着自己独特深刻的理解。

  奥林匹克精神追求的是更高更强更快,挑战人类极限,运动员真正要超越的是自身极限,而不是消灭掉对手。应该说,他们不仅深刻理解了,也做到了(排除南朝鲜)。正是奥林匹克精神,人类才不断突破自身局限,持续向前发展。

参赛运动员成欢乐海洋

  各国运动员(排除南朝鲜)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包括我国运动员都做得非常好。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我国运动员谷爱凌,苏翊鸣、高亭宇、徐梦桃、任子威、范可新、武大靖等人的优秀表现,更是折射出这一代年轻人特有的文化自信和精神风貌。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民族精神的传承,看到了未来巨大的希望,更是在我国运动员身上看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信仰和精神。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风貌,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遭遇了百年屈辱,在一片废墟上建设发展,隐忍负重,依靠精神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从一穷二白到发展壮大,一步步建设出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世界所瞩目。

  本届冬奥会,一再证明了精神和信念所具备的强大力量。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其实不是高楼大厦,不是穷兵黩武,而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精神信仰的力量。有了文化自信,我们就有了精神信念,就有突破一切锁链,建设富强国家的超能力。

  新中国建国时是什么样子?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是什么样子。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现在是什么气象,那些所谓的发达国家又是什么景象?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所以美国人后怕了,英国人颤抖了,南朝鲜更是颠倒黑白,像个怨妇似的骂街,整天嘟嘟囔囔,脸上写满不服。

奥运五环破冰而出

  从更高纬度来说,本届冬奥会不仅是一次在全世界面前展现国力,更是完美地完成了一次文化输出。我们各种文化,灿烂的文明已经走向全世界,并被世界广泛接纳。可以确定,从此之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充满向往,不惜千里奔投,如同汉唐一般万国来朝,完美诠释闭幕式上烟花绽放时打出的“天下一家”的字面含义。

  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这就是国运。当国运日隆,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复兴。欧美政客百般阻挠,各种挖坑抹黑,湾湾胎毒们嘴巴虽然很硬,但是身体却在瑟瑟发抖,万念俱灰。

  当东方巨龙苏醒,屹立东方,南朝鲜也就是嘟囔两声发泄不忿。可当俄罗斯的炮弹摧毁了乌克兰国民军的司令部,美国开始撇清自己,还妄想拉中国下水。菜菜子联想到自己,吓得不敢做声,她突然意识到,美国这个大哥不靠谱,像忽悠乌克兰那样把她也忽悠瘸了。

为什么说中国近几十年的国运太好了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力得到极大提升,人民生活也得到极大改善;今天暂不谈人民为了这个国家经济发展做了多大贡献,仅就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国运说起,天降大任于中国,中国需要扛起,环顾全球,也只有中国能承担人类共同发展的历史重任。

当前美国全球独霸,尤其苏联解体以来,更是独步全球。美国仗着自己的军事、经济、传媒实力以及美元霸权,耀武扬威,看谁不顺眼就修理谁,看全球不顺眼,就修理全球(主要通过美元霸权)。他们也绝对不允许有任何国家或组织能威胁到他们,所以成了打击老二专业户,英国、苏联、德国、日本、欧盟都被美国以各种方式干掉,一纸“广场协议”直接把日本干的找不着北,经济疲软了几十年,被中国在2010年赶超,短短十余年,经济就滑到不足中国的1/3,大有继续快速滑落之势。

美国打击老二无所不用其极,按照他们一贯做法,当一个潜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快达到他们GDP 30%多的时候,就要防范这个经济体;如果到达50%左右时,就要开始强力打压。苏联的经济在1973到达美国的43%左右,之后美国就开始逐渐动手了,一阵围追堵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直接现在,前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的经济滑落到美国8%左右。日本是个例外,其GDP一度冲到美国的71%(1995年),可把美国急坏了,那期间强行要求日本签订“广场协议”,直接让日元大幅升值20%,当时忽悠日本日元大幅升值可以增加日本人的购买力,日本人出国花钱就是逍遥游;日本本来就是一个不正常的国家(二战后就被美国实质控制),加上日本国内一些笨蛋政客和所谓经济专家的鼓吹推动,日本人就受了忽悠,国内泡沫急剧扩大,最终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造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这一幕大家是不是似耳熟,之前有段时间美国也这样忽悠过中国。

而中国几十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国际局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美国发起的1991年海湾战争、1999年的南联盟的战争、2001的所谓反恐战争、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加上后面的叙利亚战争,萨达姆、米洛舍维奇、卡扎菲等直接拖住美国及西方无暇东顾;更有同学直接把美国拖进了延续20年的所谓反恐战争,让美国烧掉了2万亿美元;更让小布什同学制定的围堵打压中国的计划彻底泡汤。美国反恐的20年,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20年,特别是2010后的10来年,同学神助攻了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等美国佬2021带着一身泥从阿富汗狼狈逃窜后,中国的GDP已经达到了美国的77%。特拉普同学在位时就曾失望的说围堵中国已经有些晚了。拜登同学从阿富汗屁滚尿流逃跑后,想着这下可以集中精力对付中国了,他又骚操作让俄乌战争爆发了。俄乌战争中拜登同学又是一阵操作猛如虎,直接把美国赖以生存的美元根基动摇了,另外还坑了美国一众小跟班,以致德国人认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危险、危机就是美国不值得信任;现在拜登同学不光搞乱欧洲,把俄罗斯推向了中国,又把伊朗、中东推向了中国,我相信历史会证明拜登同学就是美国衰败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掘墓人,同样也神助攻了中国的进一步崛起。

综上所述,几十年来,有众多“仁人志士”(包括拜登同学)前仆后继,一路“护航”中国的崛起,他们“生怕”中国不能完成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一直在“推动”着中国的强大。在一众“朋友”支持“下,中国不崛起、不复兴”对得起“他们吗?2022年中国的GDP达到美国的78%,2023年突破美国80%基本就是定局,未来几年全球经济还更是要仰仗中国快速发展。套用星爷电影一句台词,”中国,全球人民有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去终结美国霸权祸乱全球!“

如果大家对此类题材文章感兴趣,请点击手机左上方”黎民者“头条号进行关注,我会为大家持续输出作品。

#王毅谈乌危机:中国没有袖手旁观##朝鲜洲际导弹发射画面曝光##外交部介绍中美接触情况#

2022,国运即我运

作者:愚老头

每年的岁末年尾,都是二级狗们摸着薄薄的钱包,拍拍身上的灰尘,怀揣着成为巴菲特的梦想,继续下一个孤单旅程的时候。

回到2020年底,最激进的预测都不会想到,2021年表现最好的居然是周期。 涨幅最大的五个行业,除了电力设备,就是有色、煤炭、化工、钢铁,上一次的煤飞色舞,还要追溯到2007和2015年的那两波牛市。

踏空的可不仅仅只有散户,机构的老腰也快被闪断了。很多大型公募不设周期研究员很久了,而且还有机构限定不准买周期。对于周期这种极度依靠盘感和经验的投资门类,现有的主流机构并没有什么优势。

主流机构的预测,代表了目前市场最主流的观点,但也仅此而已。如果股市最主流的预测是对的,这就代表了市场的走势跟预期一致。可我们知道,预期差才是股市收益的来源。

如果说主流机构集体踏空周期股并不影响排名,那消费股2021年的坍塌则是一场真真正正的悲剧。大消费行情在2月中旬走到一个极致之后,就进入了持续的下跌行情,家电、医药、白酒、教育、互联网一个都没躲过,过去四年在大消费上躺赢的基金经理,在这个2021年都不好过。

原申万的策略分析师凌鹏写了一篇《价值因子的至暗时刻》,为价值投资者加油打气。在投资上有自己的坚持当然是好事情,但又有几个人能分清,每个人所坚持的,到底是执念,还是真正的智慧?

所谓股市是一场修行,我们都以为是涨跌考验人性,其实不是。股市告诉你,你的努力,你的勤奋,你的坚持,你的执着,跟你的收益,没什么关系。

如果你想去顶楼,你是在电梯上倒立、撞墙、做俯卧撑,统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在电梯上。

我们每个人,这辈子面临的人生关口并不多,绝大部分都是稀里糊涂过来的,回忆的时候却往往因为自己做的那些倒立、撞墙、俯卧撑而自我感动,浑然不清楚自己只是选择了其中一部电梯而已。

投资是人生的最后一份工作。其意义就在于,活得通透,放过自己,与命运和解,接受客观的结果,不再将自己的价值观投射到别人身上。我们不仅改变不了别人,其实连自己的命运都改变不了,只能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过去几年,投资白酒、家电、医药这些大消费的机构,跟现在投资元宇宙,炒比特币,还有过去四十年的买房的人有什么区别么?

其实没有区别,都是大周期下恰逢其会的选了其中一部电梯。

前海通首席经济学家姜超入行中泰资管,8个月亏20%被群嘲。这其实也说明了,对于机构而言,投研一体化更像是个口号,研究跟投资之间,实际上可能并没有太多联系。

有很多人在年度总结中,反思2021年投资蓝筹的教训。从长期来看,大消费的代表白酒基本面确实足够优秀,常年20%以上的ROE,每一个都可以跟巴菲特组合中的可口可乐相提并论,可三年十倍,再优秀的消费股也撑不住这么个上涨。 本质上,这不是要不要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的问题,已经涉及到估值判断的艺术了。 既然是门艺术,就必须容忍天马行空的神经病。

我们生活在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里面,未来的十年,变化的剧烈和决绝,可能会超过过去四十年的任何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大概率会在未来的十年内实现。汽车行业通常占到一个国家GDP的10%,制造业的三分之一,我们在未来五年,就会见识到这场新能源汽车大变革中,大国命运的浮沉。

光伏则是另一个国运的塔罗牌,当下规模不大,但影响极为深远,会在五年后发挥他巨大的作用。光伏发电成本的摩尔定律法则,理论上可以将现有电价降到无限接近为零,按照供给需求曲线,供给接近无限时,需求也将接近极大,这将会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的现状。

这是成长股投资最好的时代。前所未有的真正的新经济会带来持续不断的成长,如果我们还沉浸在只有大消费才是价值投资的理念里,就是对这个时代最大的犯罪。

我们已经在产业界观察到了未来变化的雏形。比亚迪2021年预计销售汽车75万辆,有消息说内部指引2022年计划是200万辆。凭借着三电系统全栈自研,以及DMi的插混系统在国内一骑绝尘,比亚迪实现200万辆的年销售目标,可能会延迟,但最终必将会实现。

市场可能远远低估了这200万辆汽车背后所代表的意义。2021年中国人均GDP大约可以到1.2万美元,如果比亚迪能够带领自主品牌实现这个200万辆的突破,基本上就代表了中国已经迈出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DP 2万美元指日可待了。

我们一直说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虽然有时候不服气,但在乘用车行业上我们确实是比较弱势。多年以来,国家政策也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鼓励合资企业当地生产,我们合资了大众、通用、丰田、丰田、奔驰、宝马,所有但凡国际知名的汽车企业,在中国都有合资公司。我们用自己的市场,换来的只是单纯的GDP数字。

世界前10大汽车生产商的门槛是200万辆,燃油车时代自主品牌的龙头吉利最高的时候也不到150万辆,比亚迪超过200万辆的意义就在于,中国汽车制造商首次作为世界汽车行业的重量级选手登上历史舞台。而这个舞台,自从1980年之后格局就没有变过。

牛股的基因,是一个伟大时代的投射。2021年锂电行业的超额收益,本质上还是新能源汽车时代的红利。电池成本占到目前新能源汽车的30%-35%,才有了这两年锂电行业波澜壮阔的行情,宁德时代封神,离不开背后占世界一半份额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英国著名投资人詹姆斯•安德森,在临退休前,发表了他的最后一封致投资者的信,他在信中引用了Moderna董事长Noubar Afeyan的一句话,“让我说一些直白的话……为了取得非凡的发现,我们必须愿意拥抱不合理的建议和不合理的人,因为完全合理的人做完全合理的事能够产生巨大的突破我是不相信的。”

我们本意并不是鼓励大家一定要坚持某条赛道走到黑,我们只是想告诉大家,在这个旧有产业机制尚未倒下,新产业欣欣向荣的大争之世,拥抱变化,不要排斥看上去跟以往经验不同的判断。

詹姆斯•安德森也给出了正统的选股标准:“伟大的投资,通常具备以下特征:公司具有无限的增长机会,从不自我设限;由创始人来领导公司;具有鲜明的经营哲学,通常是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而独创出来的。”

我们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光伏行业,有着众多符合上述标准的公司。哪怕是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的吉利、长城,创始人依然活跃在一线领导企业。

正如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们也永远回不到从前。

未来已来,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时代的脉搏与自己的心跳连在一起。

这一次,国运即我运。

中国的国运在哪里?

(一)

2022年,中国GDP达到121万亿元,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相比去年增长3%,在去年全国许多地方动不动“封控”的情况下,这份成绩,可谓是来之不易。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2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6.72,折算成美元数据,中国的GDP规模是18万亿美元。

2021年的时候,中国的GDP总量第一次超过了整个欧盟,因为2022年欧元贬值比人民币要严重一些,所以,2022年18万亿美元的GDP,大概率还是能超越欧盟,再次仅次于美国而位居世界第二位。

但是,如果把这份成绩与美国一比,就有点差强人意了。

美国最新GDP数据还没有公布,但美国的财政年是前一年的10月1日到本年的9月30日,根据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美国2022财政年的GDP是25.7万亿美元。按照这个数据来计算:

2021年,中国GDP相当于美国GDP的74%;

2022年,中国GDP相当于美国GDP的70%。

也就是说,相比美国的经济规模,中国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是退步了。

过去几年里,对于中国GDP将来必然超越美国这件事儿,大家都觉得是板上钉钉,然而,2022年的数据,却给这个板蒙上了阴影。

拉长时间段看,2022年中国经济规模与美国差距明显拉大,可以说是35年来的第一次。

中国GDP在世界上的占比,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中国的国运。

如果单单与美国比,还看不出来什么的话,那么把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拉过来做陪衬,大家就会明白,什么是中国的国运?

很显然,按照经济规模的世界占比来统计,从1990年到2021年,中国的国运(图中红线),一直都是昂头向上的,从未有任何一年出现过占比下降的情况。

然而,除了中美GDP对比之外,另外的一些统计指标也显示,这种昂头向上的趋势,可能就在2022年会发生变化。

例如,2022年,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从多年来的中国变成欧盟;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也从多年来的中国变成美国——这意味着,过去30多年时间里,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第一次开始被削弱。

另一方面,全球人口第一的位置,2022年也极大概率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易位。

我们回望过去的30多年间,中国的国运来自哪里呢?

答案是——

人口红利+产业链生长+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经济下中国人的奋斗精神。

(二)

先来说人口红利问题。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是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力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劳动力,也就是人力资源,是其中最基础的要素。

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增加、社会总抚养比下降,更多的人参与到财富创造中来,由此引发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利性”,被称为“人口数量红利”,而劳动力素质的普遍提升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有利性”,则被称为“人口质量红利”,两者合在一起,就是大家所说的人口红利。

下图所展示的,就是中国人口数量红利的变动情况。

很显然,自1977年以来,中国人口数量红利就不断增加,经历过了两个明显的上升阶段:1977年-1989年、1992年-迄今。

特别是1992-2019年,就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占比来看,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享有中国如此高比例的人口数量红利。

关于中国的人口质量红利,我们可以从大学生数量方面一睹端倪。

1990年,大学录取人数61万,毕业生61万;

2000年,大学录取人数221万,毕业生95万;

2010年,大学录取人数657万,毕业生575万;

2020年,大学录取人数867万,毕业生874万;

2021年,大学录取人数1001万,毕业生909万。

大多数人只是感觉,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却没有想到,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恰恰就是中国最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一群人,他们才是中国保持国运最关键的要素。

2020年初,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SB),共同发布了最新一期的《2020科学与工程指标》,向总统和国会汇报美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发展的情况,并与其他国家、地区和经济体进行对比。

根据其文中数据,中国在2016年授予科学与工程类学士学位170万个,美国授予80万个,欧盟28个国家授予100万个,在过去十年中,中国授予的此类学士学位数量增长了一倍,且增长部分主要来自工程学(见下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从2004年开始,中国的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数量的增加,开始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意味着中国进入到了人口质量红利期——特别是2013年之后,中国被授予科学与工程类学士学位的人数,几乎相当于美国的两倍以上……

正是这种巨大的人口质量红利,使得中国过去10多年的经济增长呈现爆发之势,在诸多的产业领域开始在世界上崛起,也帮助中国的经济规模迅速超越日本并将其甩在身后,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GDP的世界占比从4.5%左右翻了两番达到18%。

总的来看,过去30多年的中国国运,基础正是就在人口——毕竟,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话术,国运的核心还是在人,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一个国家国运的根本。

(三)

无论是劳动人口数量增加,或是受高等教育人口数量的增加,其实都只是属于“人力资源”的范畴,只能说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人口机会窗口”。

机会窗口,究竟能不能形成“红利”,关键还是看一个国家政策和产业,能否与人口相匹配。

巴西近年来劳动人口占比接近并超越中国,未见巴西产生特别的人口数量红利,而乌克兰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远超中国,也未见乌克兰产生什么人口质量红利,这都显然说明,劳动人口占比提升和人口素质改变,只是经济腾飞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全部。

幸运的是,我国的改革开放与人口机会窗口重叠,使得人口机会窗口迅速转变为人口红利,进而顺利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将人口红利转变为实质的经济增长,中国依赖的是产业链的成长。

最近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家。

这句话如果只是客观陈述,倒也没啥问题。可惜的是,很多人说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在说我们的产业链如此完整,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我们不怕美国封锁和制裁,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工业制造的产品,虽然质量差一点儿,但我们完全可以都做到自给自足……

这种理解有相当大的问题。

因为,产业链并非一个抽象概念,它包含了价值传输、企业生产、供需链接和空间转移四个维度,只有这四个维度紧密的互相对接,才会有所谓的“产业链”,大多数人所谓的“完整的产业链”,其实只是指企业生产这块儿,有人,有机器,有点技术,可以生产出来……

但产业链的核心,是价值传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价值链,只有把生产出来的东西,匹配到相应的需求上,并正常实现空间转移,送达消费者手中,然后,所有参与机构,都在产业链中贡献自己的能力,同时收获价值,这才是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链的根本意义,在于有终极消费者买单,在消费中创造价值,如果仅仅只有生产能力的产业链,这是残缺的,而且最终必将走向衰落和消亡。

更进一步,中国全产业链生产的基础——大工业生产,也并不是在1990年代凭空出现的,而是此前40年产业不断积累的结果,只有这种基础的工业生产体系,结合庞大的海外消费市场,才会逐渐形成产业链。

很多人应该知道,前苏联在60年代前后,曾经拥有比中国还完善和庞大的工业基础,苏联人研发出来了3进制的计算机,还开发出了类似于今天互联网的东西,一个叫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的工程师,甚至还发明了更轻更小的便携式移动电话……

有先进技术和理论,有完整工业基础,有基础研发投入,但没有商业应用,没有商业价值,没有消费者买单,这一套强大的工业体系和所谓的“全产业链”,在计划经济的“指导”之下,没有一样东西创造出来商业价值,到苏联解体前后,基本上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苏联人连个电风扇和暖水壶都生产不好……

相比之下,过去30多年,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商品生产,始终面向全世界的消费市场,中国无数民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中国的国营企业通常只负责进口),迎合世界产业发展和商品消费趋势,通过购买、仿造、研发、生产等一系列步骤,一点点的奋斗和努力,终于建立起当今世界上链条最长、最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体系……

依赖于全球消费市场,将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与全世界的消费市场对接起来,逐渐拓展自身的产业链,这就是中国过去30年国运的另一个支柱。

(四)

有了人口红利,有了工业生产能力,就能建立起在全世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么?

不一定。

因为还有产业协作、运输成本、统一市场等等问题。

同样很幸运的是,过去30年中国的土地财政,以及地方政府所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基本解决了上面的所说的问题。

以城镇原本廉价的土地作为资产,将其很长一个时期内的使用权(国外则直接是土地所有权)抵押给想要通过开发土地而赚钱的人,可以将未来的巨额收益一次性的变现,拿着这个钱,地方政府可以修建多种公共服务设施,从而大大改变城市的面貌,而开发商们拿到土地,则可以开发成相应的工厂、住宅、市场等,这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服务功能……

土地财政的本质,就是把土地价值紧紧握在政府手中,以土地为信用基础,积累城市化发展的原始资本。正是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土地——房子——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国城市的狂飙突进中,被紧紧的缠绕在了一起。

我几乎可以肯定的说,这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奥秘所在,其他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几乎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复制中国的这一进程。

依赖土地开发收益(大城市高房价的源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合力,在1/4个世纪里,通过天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彻底重塑了城市化进程,过去30年几乎有5.5亿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重塑了中国社会,也让中国真正变成了一个以城市文明为主的现代化国家。

从中国的“八五计划”开始,已经在持续加大对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邮电通信、原材料(钢铁、煤炭、炼油等)等基础设施行业的投入,1990年到2002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累计投资高达8万亿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6%,明显高于同期全社会整体投资增幅,在那12年里,中国的公路总里程从102万公里变成了176万公里,几乎翻倍,而每年新建公路里程数,是以往的3倍以上。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础设施,才撑得起中国加入WTO后,整个产业链的飞速扩张,也吸引着外资蜂拥进入中国。

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高速公路迅速在全国成网,高寒的青藏高原也通了火车,高铁开始出现并开始联网,各个城市的水网、燃气、电网、轨道交通等,也越来越完善。

在加入WTO之前,中国就一直努力把钢用到刀刃上,把钱花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而在加入WTO之后,中国也并没有放松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因东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中国的基础设施开始向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倾斜,全国一盘棋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分布格局基本形成。

到2019年底:

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高达13.9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高达3.5万公里;

中国公路运营总里程达到50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就达15万公里;

民用航空机场238个,年通航量100万以上人次的航空机场就有106个;

内河航道12.7万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有2100个,全国生产用的泊位码头更是多达2.3万个;

此外,中国城市轨道交通6200公里,发电量7.5万亿千瓦时,水泥产量23.3亿吨,钢产量9.96亿吨……

基本都位居世界第一。

正是在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下,让中国国内、国际运输量都飞速增长,经济蓬勃发展,2019年全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76亿人,完成旅客周转量3.5万亿人公里,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62.24亿吨,完成货物周转量19.4万亿吨公里。

总量的数字,很多人可能没感觉,把它具体到14亿人身上就能感觉到了:

2019年1年,14亿中国人平均每人出行12.6次,平均每人移动2500公里,平均每人搬动33吨货物,而且平均每人搬着1吨的货物移动了1.4万公里。

经过过去30年的发展,无论高铁还是高速公路,无论是港口码头还是发电设施,目前中国的基础设施状况,目前正处于良好运营状态,与美国陈旧、老化的公路、铁路、电力设施,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五)

人口红利+产业链生长(依赖于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建设(依赖于土地财政),这绝对不是中国国运的全部,甚至都不是核心因素。

更深入的一个视角来看,中国过去30多年国运崛起的核心因素,是坚持市场经济的道路,是市场经济之下每一个奋斗着的中国人。

每一个人都应该想想看,在现代社会里,财富的本质是什么?

可能相当多的一部分中国人(可能包括某些高层人士),仍然把现代社会的财富,理解成固定的东西,像古代的粮食、牲畜以及开采出来的矿产资源,还有生产商品的工厂……

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就认为,只要这个国家,有人在,有工厂设备在,有基础设施在,无论怎么折腾,中国市场经济30年所创造的庞大财富,怎么也不会消失,这些财富,一定确保要掌握在“政治可靠的人”的手中,才不至于被“敌对势力”利用,才能绝对保证国家安全……

很可惜的是,他们对于现代财富的理解,错得离谱。

想想看,有那么一座工厂就矗立在那里,如果没有合适的经营者,没有合适的管理者,没有合适的工人,没有最恰当的生产组织,没有合适的销售渠道——那么,这座工厂不是财富,而是一堆铁疙瘩垃圾!

哪怕是腾讯、阿里、京东、美团这种今天看起来市值高达上千亿美元的大企业,如果,没有大家使用,没有快递员给我们服务,没有程序员维护和匹配,没有支付系统,它也不是财富,而是一堆的程序垃圾!

现代社会财富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个体之间互相服务的意愿,是人与人的信用关系,你愿意给我提供某种服务,我愿意给他提供某种服务(尽管说这个意愿的目的是挣钱,挣钱来购买他人的服务),这种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才是现代社会的财富本质。

把这种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关系,转换成大家都通俗易懂的话就是:

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命运而奋斗!

为什么美国人、欧洲人以及日本人,比我们中国人富?

如果说,他们在几百年前的时候,依赖于和掠夺富了那么一两天的话,那么,今天美国和欧洲的“富”,任何一个稍稍有点儿脑子的人都知道,那是因为他们在社会信用关系方面的“富”。

他们拿出来美元或者欧元,就有人主动愿意给他们提供服务(包括我们中国人提供),他们的社会个体之间,也愿意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正是这种互相服务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他们相对于我们更加富裕、更加发达的社会财富。

更进一步的说,是因为他们实施了更长久的市场经济制度,让人和人之间形成了更丰富、更多元、更有信用的社会关系,这种信用在内能确保大多数国民生活较为舒适,而向外输出,就能购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和服务……

说白了,现代社会里的财富,不是账户里的数字,不是在某块土地上的工厂,而是活生生的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是人才,是技术,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多元化社会关系,是每一个人为自己的命运而奋斗……

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社会关系才能以最有效、最低成本的方式成立,也只有在市场经济之下,这些关系才是庞大无比的社会财富。

如果,有人不断的改变这种社会关系,让有生产组织能力的人离开,让适合做某些事情的人去做另外的事情,而掌握了权力可以调配资源的人,却做不到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那么,这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必然会越来越糟糕。

进一步的,有人不断打着“改革”的旗号,实质上却不断破坏和削弱这种市场经济下自发形成的社会关系,那么,财富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最后除了给整个社会带来贫穷、短缺和匮乏之外,什么都不会留下。

实际上,当今世界就有过不止一个这样活生生的例子,如伊朗、如阿富汗、如委内瑞拉……

曾经富裕的他们,在一步步破坏了原有的基于市场经济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之后,剩下的就是贫穷、短缺和匮乏,哪怕是原油储量世界第一、富裕程度拉美第一的委内瑞拉,在查韦斯-马杜罗政府持续20多年的折腾之下,如今也变成了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2022年第一次出现缩减,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口红利在快速衰退;

美国和印度的最大贸易国,都在2022年从中国变成了其他经济体,这说明,中国的产业链在美国围堵之下正在遭遇挫折;

中国的基础设施优势,本来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但过去两年因为土地财政的退潮,地方政府庞大而低效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变成一堆债务炸弹;

……

简单说,过去30年支撑中国国运一路上升的优势,都在一点点的发生变化,但我还是希望,中国的国运,能够像过去30年一样持续下去……

在这种困难的时候,回望我们过去30多年的成功经验,要想维持国运,唯有更加坚决地推行市场经济制度,更加明确的鼓励基于市场的社会关系构建,更加主动的对行政体制加以深入改革,而不是妄想以行政指挥、政治挂帅来抵消经济的下行……

想起来,就在3天前,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出席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的时候就表示:“有的人说中国要搞计划经济,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美国2025年后,要开启“核动力印钞机”?中国的国运终于来了

近日,推特著名社区The Spectator Index发表了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指出,美国和共和党目前议决的提高债务上限协议,包含了另外一则条款,根据这一条款的规定,2025年之后美国将不再设置债务上限,也就是可以无限氪金而不用担心债务违约了,消息一出,四座皆惊。

此事到底是真是假呢?其实要别的社区提到这点倒也罢了,问题是The Spectator Index社区提到了这一点,这就非常,怎么说呢,非常有意思,毕竟这一社区虽然不是美国的官方通讯社,但是几乎每一次往外爆料都有点意思:比如2020年这一社区就成功爆料过美国总统特朗普感染新冠病毒的消息,后来证实确有此事,而2021年国会山事件期间,The Spectotar Index又成功爆料过美军对此事的态度。但是,这一大号里的Fake News也不少,比如这个号的推主爆料过各国的失业率数据,后来被人扒出来过数据是经过裁剪的,又比如2020年2月份他也爆料过英超利物浦全员感染新冠,后来也被证实是谣言。

更有意思的是,The Spectotar Index最喜欢用中国和印度的数据来相互对比,而且拿出来的数据往往被人发现存在问题,对比也不客观,因此被人认为可能是一个印度博主,总而言之,这一推特社区的真实性,咱们还是不能过分相信,最好抱着辩证的态度来具体看待。

那么,The Spectotar Index此次爆料,说美国不设置债务上限(还有消息说是不设置预算上限,原文是Budget Caps,预算上限,但被人认为可能是误读),这到底是真的假的?咱觉得吧,说不设置预算上限就算了,美国从来就没有所谓的预算上限这么一回事,甚至各国财政的预算都是根据当年各部门编制的预算统一核算出来的,然后经过讨价还价之后形成年度财政预算,再拿到立法部门通过形成法案,预算核算和通过的过程当然充满了讨价还价,相比往年预算也往往会有正增长或者负增长,但是没听说过哪个国家会给自己的预算设置一个所谓的“预算上限”。

因此,所谓的“给预算设置上限”,这种说法要么是误读,要么指的是共和党对于的一些财政预算可能会在2025年有所放松,比如两党之间撕得最为严重的福利政策法案,比如被拿来买选票的对大学生贷款的豁免和补贴政策等,也许指的是到了2025年之后,这两项预算不再设置金额上限,不过说真的到了2025年再不拿这两个东西卡,实际上也没有意义了,毕竟2024年大选都选完了,要是2024年大选特朗普获胜了,那这些东西不设置上限正好变成了特朗普的获胜大礼包,可以用来收买共和党选民,如果2024年大选还是拜登获胜,那这当选第一年卖给他个人情就卖个人情,大不了等到2028年大选的时候再来造次,所以说,这个“预算上限”,要么是这个印度博主没搞清楚情况,要么就是个无关紧要的条款。

而真正要紧的,可能也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是2025年美国会不会取消债务上限,毕竟相比无关紧要的预算上限,债务上限对于美国来说才是真正要紧的,毕竟美国从1960年到现在,已经连续修改了78次美国国债上限,截止2023年5月,美国国债已经达到了天量的31.73万亿美元。其实美国每次出现债务上限问题,两党之间经过好好协商都能得到比较完美的解决,真正导致美国政府关门的情况少之又少。

但是这一次情况不一样了,这一次美国国内面临的情况,是两党之间的政治斗争正在极化,别的不说,你看现在美国国内身份政治搞成啥样了。和共和党各有自己的选民基本盘,而且这两边基本盘怎么看都是八竿子打不着边这样子,一边是美国传统的土生白人中产阶级,另一边是美国的新兴阶层比如非法移民,润人,LGBTQ,还有金融和高科技中产阶级等,两边的议题完全大相径庭。这种情况下,连带着两党之间越来越鸡同鸭讲,两党之间的党争,尤其是共和党民粹派和建制派之间的党争愈演愈烈,这从本质上决定了,美国要想像以前一样达成债务协议,似乎没有那么简单了。

别的不说,你看这次两党达成的债务上限协议,就是典型的互相拆台,共和党非要去拆的台,要打压安身立命的产业,要从的票仓里边抢选票,可想而知如果下次共和党上台,到了债务上限,也同样会如法炮制,这样下去两党总有一天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根本无法达成共识。

所以,起码从很务实的角度来说,目前的美国取消美国国债上限,还是有些现实意义的,起码能够避免两党之间因为债务上限问题而互相拆台、人脑子打成狗脑子?其实事情才没有这么简单呢,我们知道美债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以美国政府的国家信誉和美国的综合国力做担保的纸,俗话说得好,有多大的能耐就发多少债,发出去的债务你要能够确保偿付本金,最起码要把利息给还出去,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国债要设立上限的一个因素,这个上限从本质上来说没有意义,但是对于美国政府而言就有了意义,这一意义就意味着,美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发出去的美债也是负责任的债务,保证能够以美国的经济发展,美国的综合国力,确保你买的美债我美国政府能够偿付本金和利息。

咱们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你去银行贷款一样,你拿着你家房子去银行贷款,银行评估了你家房产的价值后,表示可以贷五百万,那你就可以从银行贷五百万,现在银行说,你家这房子价值无限,你爱贷多少贷多少,贷款一百亿我都贷给你,你第一时间是什么反应,会不会觉得这银行极其不靠谱,其实美债也是一个道理,美国之所以设立债务上限,其实就是为了彰显出美国政府尚算负责任,尚算是一个有底线的政府。现在如果美国取消债务上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国可以无限氪金,意味着美国可以几万亿几万亿地启动核动力印钞机,这种情况下谁还敢去买美国的国债?

说句通俗点的,你看一个小中产突然刷爆自己的信用卡,成天五星级酒店住着,头等舱商务舱各种飞,绿水鬼蓝气球各种奢侈品买了一大堆,你敢把钱借给他吗?这种人还有点底线吗?美国也是一个道理,如果美国取消债务上限,各届政府启动无限氪金模式,只会让全世界更快地抛弃美元,然后转投由工业绑定的人民币,甚至由能源和粮食绑定的卢布等货币,那美元的唯一下场就是变成津巴布韦元。

所以,此次突然传出来的,所谓美国要取消自己债务上限的消息,咱觉得吧咱们还是听听就得,美国人现在确实有点火上房,但是再火上房似乎也不至于疯狂到这种地步,当然了,如果美国真的这么疯狂,咱只能说,真的是天命在我,咱们的国运真的是挡都挡不住了。

蝴蝶与塑像!100年后的美国会怎样...

【蝴蝶效应】

2121年夏,一只扇累翅膀的蝴蝶,落在女神像的火炬顶端,结果造成整座塑像坍塌了……

面对此情此景,已经没有人再关心一座塑像的存在与否。此时在海岸边的裹腹众人,正目睹一艘来自东方的货船进入港口。那上面有粮食、燃料、衣服和药品......

【轮回】

自一百多年前,一位非洲裔首次成为这个国家的总统。时至今日,反而是具有盎格鲁-撒克逊血统的人少有成为总统的可能!不幸的是,雕像坍塌的时候,正是一位白人总统当政,而且还是一位女性...

身为一国总统,即代表了国体。她深知南美巴西的Cristo Redentor并非有此窘况,因此不适时宜的向国会提出重建动议。结果议会大佬与财政部官员翻看了一下账本,直接启动了对她的弹劾程序......

【债务】

已经迁至夏威夷这个目前隶属于联合国托管的联大总部,每一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反复讨论该国已经拖欠50多年的巨额债务问题!

大额债务已被延期了3次!另‬据各国的统计,小额债务的还款率也不足承诺的70%!因此在此次联大讨论环境,Japan又一次提出了补偿办法——依旧以土地进行抵偿!在此前的几次‬土地补偿中,Japan已经得到了阿拉斯加总面积的33%。如果这次动议被通过,Japan将成为各国对这块土地拥有量最多的一个国家......

【三洋之乱】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是建立在金钱帝国之上,也没有一个国家会坐拥不劳而获的亿万财富...

该国著名总统,很多年‬前‬曾‬说,“说话要和气,但手里要拿着大棒”。以欠债为前提,构建的世界第一海军,确实履行了这个承诺百年以上,曾控制地球表面几乎所有的海洋咽喉‬。但是一切不幸的开始,也因这支海军而起......

今日学者复盘历史,每每会把目光聚焦于靠近亚洲海岸线的三个岛屿(T、D、L)。因草率行动酿成的悲剧,动摇的是美元的最终地位,造成原有金融体系的坍塌。又造成以马六甲海峡为中心爆点的太平洋,以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为中心的地中海及大西洋等三大洋,长达二十余年的纷乱和战火,直至人类开拓出稳固的北冰洋航线......

【债务违约】

从人类战争历史上看,任何国家‬因战事不利造成的势力收缩,必然招致国运的衰败,而前因往往是好战!故‬有“妄战必危”的‬假说‬!

2035年跨海高铁通车后的第二年,因各种不利因素导致该国官方不得不宣布:到期债务不能履行赴约责任

造成全球各大股指、期货崩盘...

【石油与美元脱钩】

2038年元旦,沙特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满足‬能源‬供应‬,安抚世界石油‬市场;单方面宣布进入石油与美元脱钩程序,为期5年完成!

从那时起,小的不幸叠加成该国更大的不幸......

(以上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仅供读者阅读,不代表任何倾向【本‬文体:倒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