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店铺起名

程姓(程姓男宝宝取名)

时间:2024-02-03 05:44:40 作者:万物皆甜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商周古国——程国,程姓起源,西周时程国受到王室重用

程国立国较早,史书中出现最早在商代。《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古籍都说,程氏出自风姓,为重黎后裔之国。《史记·楚世家》载:“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重黎为帝喾(kù)高辛掌管火正,政绩出色,光耀天下。可见程国的来头很大。但程国到了商代晚期可能亡国了,成为周部族的领地。《竹书纪年》载:“帝辛二十九年,释西伯。诸侯逆西伯,归于程。”西伯被纣王释放后,受到诸侯的欢迎,西伯归程,说明当时程地是西伯的暂居地。“帝辛三十三年,密人降于周师,遂迁于程。”四年后,密人归降周国,西伯将居地正式迁往程地。这里的密人当指密须国(甘肃灵台县)。两年后,即帝辛三十五年,程地闹饥荒,西伯又将居地自程迁到丰。

那么程国的地理位置在哪?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般认为西周程国故地在今河南洛阳、偃师一带,古称“上程聚”。但周室东迁后,很多古国的地理位置随之发生了变动,上程聚可能是东迁之后的春秋程国之地。 《读史方舆纪要》说,上程聚,在故洛城西南,古程国故地。即今河南洛阳和偃师交界一带。上程聚的具置可能在今偃师市缑氏镇一带,也有可能在伊洛县江左镇一带,这两地方都有程村,且接近古籍记载的位置。又说:“关中有程地,所谓文王自程徙丰者,故此曰上程。”认为关中也有一处程地,即当年西伯文王自程地迁往丰地之程。因为关中有程地,所以后世将河南之程称为“上程”用以区分。陕西咸阳渭水北岸有程邑,为早期程氏聚集地,《新唐书》也有“程氏世居长安”的记载,唐《括地志》云:“安陵故城,咸阳东二十一里,周之程邑也。”南宋《路史》也说:“程,商封吴回(重黎弟)后,今咸阳故安陵城,周程邑也。”是说商周时期关中之程邑就是后来的安陵故城,即为今天咸阳市渭城区韩家湾乡白庙村。但历史上两程谁先谁后不确。

“程”是后起字,初文为“呈”,早期程国当作呈国。“呈”的甲骨文有容器之形,但跟容器无关。“呈”来自祭祀,上古有谷神之祭,即为后来殷周时代的“尝祭”,即祭时祭器中要装满黍稷等谷物,贡献给神灵,巫师手舞足蹈向神灵禀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故“呈”引申出“上报、呈献”等意义,后来又演变为五谷的专用度量衡单位,成为一个计量词,“呈”祭祀的本义消失,所以《说文解字》说:“呈,平也。”即为古代权衡谷物的一种平衡之法。后来干脆加上代指谷类的“禾”为“程”,替代“呈”的权衡之义,呈国也就成了程国。早期程国族人注重献五谷祭祀神灵,以祈求部落兴旺子嗣繁盛。

呈的甲骨文

武王定天下后,首要大事便是追思先圣功德,再封重黎后裔,程国重建。由于程国与姬周关系良好,历代国君得以在周室担任职务。《国语·楚语》载:“夏、商,故重黎氏世叙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宣王时,失其官守,而为司马氏。”是说夏商两代,程氏一直延续其先祖重黎氏主管天地之职的传统,直到周宣王时期的程伯休父,开始弃文从武,担任大司马(上将军)。可见程国到西周后期开始转型,程伯的军事技能逐渐替代了祭祀之职,并且到周宣王时受到重用,开始执掌大周的军国大事,并在对外战争上有过积极表现。程伯休氏也成了西周程国史上最为杰出的人物。

关于这个人物的事迹,《诗经·常武》中有较为详尽记载:“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意思是周宣王对尹氏说,传寡人诏,命程伯休父将大周军队分成左右列队,下达作战部署到各部,沿淮河之岸向前挺进,督察徐国之土,三军所到之处,不得久留,不得驻扎,不得骚扰百姓。该诗记录了周宣王南征徐夷的大事件,并启用了程国国君程伯休父。虽然诗中并没直接描述程伯休父率领三军与徐夷正面交锋的作战经过,但此次南征最后取得重大胜利,可见程伯休父在这次战役中为平定南淮叛乱成就“宣王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史书缺载,程国最后结局不得而知,可能亡于春秋早期。程国之后有程氏,春秋中期义救“赵氏孤儿”的程婴即为程国后裔。

文/堰风

东周古国——中山国,战国第八雄,赵国“胡服骑射”的试验品

程姓女孩起名 程姓女孩名字大全

程姓

程姓,中国姓氏,得姓于西周时期。

程氏是重、黎的后裔。关于重、黎的身世,古人有两种说法。一说重和黎都是颛顼的曾孙。颛顼有个儿子名叫称,称有个儿子名叫老童。老童有两个儿子,就是重和黎;另一说黎是颛顼的曾孙,重是少昊的儿子。

程姓在《百家姓》中排名193。据2015年的统计,程姓的人口总数在大陆排名31位。

程姓女孩起名 程姓女孩名字大全

程姓女孩名字大全

程斓恬、程飞盼、程琴莉、程谧琳、

程颖彤、程莹丝、程红含、程问柳、

程绿如、程忆露、程甜依、程紫娜、

程畅南、程柔冰、程钰宁、程瑜夜、

程霏馨、程艳曼、程冉雅、程嘉灵、

程儿琳、程如冰、程语雪、程菱莹、

程柔思、程心洁、程月彤、程菁书、

程妮芩、程琪萱、程晴萧、程菁佳、

程怡婧、程儿初、程旭佳、程秀怀、

程文涵、程雅梦、程依云、程寒云、

程奕天、程芙芳、程容凝、程嘉儿、

程娟蝶、程妍玉、程楚歆、程秀桐、

程恬木、程绢瑶、程天兰、程齐瑜、

程辰妍、程静听、程瑶熠、程悦盼、

程妍绮、程书子、程菊程、程霓含、

程美莹、程抒然、程千烟、程暄睿、

程和丹、程春翠、程洁姝、程梅格、

程枫悦、程安欣、程珑芝、程春枫、

程嘉文、程冰菱、程儿泽、程琦蔓、

程曼冰、程琳柔、程彤儿、程侬安、

程阳岚、程丽妍、程凝歌、程艳姝、

程雅灵、程菡瑞、程甘文、程可雯、

程煦贝、程慧琪、程梅皎、程如霈、

程思梅、程荏雅、程采香、程静婉、

程布韵、程然惠、程枝洛、程蒙薇、

离骚中走出来的绝美宝宝名,如高山流水般干净澄澈,可谓沁人心脾

说起给宝宝取名,很多人都会从古诗词中选,其中从《楚辞》中取名是近些年来的热门,但也有很多家长没有时间去翻阅楚辞的所有诗歌,所以今天小编就从其中最为有名的“离骚”入手,选取合适的宝宝名,以供大家起名参考。

弥菲

弥菲,出自《离骚》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弥菲我们可以理解为久久不散的芬芳,所以给宝宝起名“弥菲”是希望他能永远美好善良,德行俱佳,同时也希望宝宝能够活的精致而快乐,这个名字适合与方姓、叶姓等进行搭配。

伯庸

伯庸,出自《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伯庸就是不分伯仲,中庸之道,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所以给宝宝起名“伯庸”寓意着谦和虚心,温文儒雅,胸怀宽广,聪慧通达,这个名字适合与马姓、袁姓等进行搭配。

灵均

灵均,出自《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灵均就是灵善而均调,也泛指词章之士。所以给宝宝起名“灵均”是希望宝宝能够成为一个善解人意、钟灵毓秀的人,同时也希望宝宝能够多才多艺,文采斐然,这个名字适合与郑姓、沈姓等进行搭配。

骐骥

骐骥,出自《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骐骥就是骏马,也形容才能出众的人,像是人中骐骥,所以给宝宝起名“骐骥”是希望宝宝能成长为一个出类拔萃、奔逸绝尘的人,在未来能拥有美好的前程,这个名字适合与程姓、马姓等进行搭配。

纫秋

纫秋,出自《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纫秋我们可以理解为编织秋天,听着非常的浪漫,所以给宝宝起名“纫秋”是希望他能够拥有秋天一般的气质,忧郁中不失浪漫,同时也希望宝宝能够拥有天马行空的形象,书写好自己的人生,这个名字适合与叶姓、江姓等进行搭配。

云旗

云旗,出自《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云旗就是以云为旗,也指绘有云霓的旗帜,给宝宝起名“云旗”寓意着宝宝今后可以旗开得胜,青云直上,是一个祝福意味浓郁的名字,这个名字适合与沈姓、方姓等进行搭配。

峻茂

峻茂,出自《离骚》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峻茂在这句诗中的意思就是犹繁茂,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高风峻节、风华正茂,所以给宝宝起名“峻茂”是希望宝宝无论出于何种环境,都能够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风度翩翩的人,这个名字适合与林姓、戴姓等进行搭配。

望舒

望舒,出自《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指的就是神话中为月驾车的神,蕴含无限遐想,给人神秘而浪漫的感觉,所以给宝宝起名“望舒”可以赋予宝宝清冷忧郁的气质,同时也寓意着云舒霞卷,众望所归,非常的美好,这个名字适合于南姓、戴姓等进行搭配。

离骚中走出来的绝美宝宝名,如高山流水般干净澄澈,可谓沁人心脾

说起给宝宝取名,很多人都会从古诗词中选,其中从《楚辞》中取名是近些年来的热门,但也有很多家长没有时间去翻阅楚辞的所有诗歌,所以今天小编就从其中最为有名的“离骚”入手,选取合适的宝宝名,以供大家起名参考。

弥菲

弥菲,出自《离骚》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弥菲我们可以理解为久久不散的芬芳,所以给宝宝起名“弥菲”是希望他能永远美好善良,德行俱佳,同时也希望宝宝能够活的精致而快乐,这个名字适合与方姓、叶姓等进行搭配。

伯庸

伯庸,出自《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伯庸就是不分伯仲,中庸之道,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所以给宝宝起名“伯庸”寓意着谦和虚心,温文儒雅,胸怀宽广,聪慧通达,这个名字适合与马姓、袁姓等进行搭配。

灵均

灵均,出自《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灵均就是灵善而均调,也泛指词章之士。所以给宝宝起名“灵均”是希望宝宝能够成为一个善解人意、钟灵毓秀的人,同时也希望宝宝能够多才多艺,文采斐然,这个名字适合与郑姓、沈姓等进行搭配。

骐骥

骐骥,出自《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骐骥就是骏马,也形容才能出众的人,像是人中骐骥,所以给宝宝起名“骐骥”是希望宝宝能成长为一个出类拔萃、奔逸绝尘的人,在未来能拥有美好的前程,这个名字适合与程姓、马姓等进行搭配。

纫秋

纫秋,出自《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纫秋我们可以理解为编织秋天,听着非常的浪漫,所以给宝宝起名“纫秋”是希望他能够拥有秋天一般的气质,忧郁中不失浪漫,同时也希望宝宝能够拥有天马行空的形象,书写好自己的人生,这个名字适合与叶姓、江姓等进行搭配。

云旗

云旗,出自《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云旗就是以云为旗,也指绘有云霓的旗帜,给宝宝起名“云旗”寓意着宝宝今后可以旗开得胜,青云直上,是一个祝福意味浓郁的名字,这个名字适合与沈姓、方姓等进行搭配。

峻茂

峻茂,出自《离骚》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峻茂在这句诗中的意思就是犹繁茂,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高风峻节、风华正茂,所以给宝宝起名“峻茂”是希望宝宝无论出于何种环境,都能够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风度翩翩的人,这个名字适合与林姓、戴姓等进行搭配。

望舒

望舒,出自《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指的就是神话中为月驾车的神,蕴含无限遐想,给人神秘而浪漫的感觉,所以给宝宝起名“望舒”可以赋予宝宝清冷忧郁的气质,同时也寓意着云舒霞卷,众望所归,非常的美好,这个名字适合于南姓、戴姓等进行搭配。

「姓氏寻宗」程姓——历史来源

在我国上万个姓氏中,程姓人口总数近7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57%,排在第31位,为全国100个大姓之一。程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程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史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传说中的程姓远祖一说是出自太昊伏羲氏的风姓首领黄帝名相风后,一说是颛顼高阳氏裔孙重、黎。程姓得氏一说以国得氏,与西周时期的程国相关。古程国在汉魏洛阳上程聚,今洛阳市东。另一种说法认为,程氏以邑为氏,程氏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晋国荀氏的别族,即姬姓荀氏以程邑改氏而来。

程氏源流

▲▲▲

起源与得氏

远祖传说 “程”在先秦时期是一个氏的名称,而不是姓,秦汉以后成为一个姓族的名称。程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史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传说中的程姓远祖与东夷和华夏部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史前传说,程氏远祖有风后、重、黎。

黄帝名相风后

据北宋欧阳修、宋祁等人编撰的《新唐书》卷75《宰相世系表》所载,程氏出自风姓。南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亦载:“程氏,伯爵,风姓。”这里,风姓的首领是程氏的远祖。据《左传·鲁僖公二十一年》所载,风姓属于东夷部族首领太昊伏羲氏的后裔,其首领称风后,太昊则是其始祖。太昊伏羲氏是古史传说中的三皇之一,生于雷泽(今山东荷泽县东北),是雷神的儿子,又是五帝中的东方天帝。传说他蛇身人首,有圣德,是上古时代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结网和熟食,又画出八卦,制作礼仪,自此,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变,最早的学术文化和礼仪制度得以产生和发展。风后又与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有关系。黄帝是五帝时期华夏部族的首领,他取得了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通志·氏族略》载:黄帝曾梦见一阵大风将地面上的尘土污垢刮得一干二净,便寻思:“风能发号施令,是执政的象征。‘垢’字去掉‘土’字,就是一个‘后’字。天下难道有一个姓风名后的贤人么?”因此派人四处寻找,终于在东海边见到了风后,并拜为宰相。据说风后文韬武略,著有兵书《风后兵法》13篇,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中,又在黄帝击败蚩尤的战争中发明了指南车,功不可没。

世序天地的重、黎

据《国语》卷18《楚语》所载,春秋时期楚国大夫观射父最先提出“程氏是重、黎的后裔”这种观点,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中重申其说。关于重、黎的身世,有两种说法。据《世本》、《山海经·大荒西经》、《大戴礼·帝系篇》、《史记·楚世家》,重、黎是颛顼的后代。由此,不少程姓谱牒列颛顼为程氏远祖。颛顼又称黎阳氏,据《史记·五帝本纪》、《山海经·海内经》所载,他是黄帝的后代,继少昊之后担任帝王,是中国上古五帝之一,即北方的天帝,曾在北维建日月与星辰之位,又能乘龙而遨游四海,其活动中心在帝丘(今河南濮阳),死后葬在顿丘(今河南内黄)。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只有黎是颛顼的后代,而重是少昊的儿子。少昊又称金天氏,为东夷部族首领,在黄帝死后,曾一度统治中原地区,都城在穷桑(今山东曲阜)。

重、黎都是传说中很有神通的人物。作为少昊的儿子,重被称作“句芒”,是一位兽身人面、骑两条龙的神,曾担任“木正”官职;作为颛顼的后代,重被称为祝融,曾担任“火正”官职,因其活动地区在中原地区南部,又称“南正”。祝融遗墟在今河南新郑。黎亦居“火正”一职,为祝融,因其主要在黄河以北活动,又称“北正”。据《尚书·吕刑》,颛顼命重、黎“绝地天通”,即让重举上天,黎抑下地,也就是让重负责祭祀天上众神,让黎负责管理土地和人民。帝喾时,共工氏作乱,因重、黎未能斩草除根,为帝喾诛杀,而以他们的弟弟吴回居火正,为祝融。后世把“祝融”作为火神或灶神祭祀。

史前传说不过提供了关于程姓远祖的一些线索,程氏远祖属于华夏部族还是东夷部族,程氏究竟是风后还是重或黎的后裔等问题已难以辨明。

程姓得氏

据文献和程姓家谱记载考察,程姓得氏较为可信的说法有两种,即以国得氏和以邑得氏。

以国为氏

“程”作为一个地名,至迟在商代就已出现,作为国名,亦在商代存在。但真正能考知的是西周初期所分封的诸侯国之一的程国。西周程国是建立在成康之际,据《子华子·广平程氏本始序》,程国始封之君是伯符。伯符在西周初担任“日正”官职,在周公平定管叔、蔡叔等叛乱、营建成周后又献三异之瑞,因而被封在程地,建立了程国。古程国国土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晋司马彪《后汉书·郡国志》载:“洛阳,周时号成周。……有上程聚。”南梁梁人刘昭作注,率先指出上程聚即古代程国所在地,宋代人承袭其说,如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郑樵《通志·氏族略》所载即是。上程聚就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即市区和偃师市、孟津县的交界处。

程国第五代国君休父,《诗经》、《国语》、《史记》等重要文献都有记载,是较早见于史书的人物。据《诗经·大雅·常武》所载,程伯休父因征伐淮夷有功,被宣王封为大司马,到京城镐京任官,又以咸阳附近的程邑作为封邑。此程邑原为商代毕程氏的遗墟,又称毕程或毕郢,在今陕西咸阳市区。西周亡时,此封邑荡然无存。但洛阳程国国祚延续到春秋战国时。1996年10月,在洛阳市孟津县送庄村南就出土一枚春秋战国间程侯铜镜,上刻“程侯三都目矢甲”七字。另外,还有上刻“程侯之上都戈百”八字的程侯铜戈传世。

程国灭亡以后,它的遗民一部分以国为姓,出现了程氏。另一部分以休父的官职大司马为氏,出现了司马氏。有些程姓家谱记载,程伯休父有儿子仲庚和仲辛,仲辛的后裔为程氏,仲庚的后裔为司马氏。因伯符和休父都是程国的著名国君,所以他们都是程姓人群的共同始祖。

以邑为氏

关于程姓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即程氏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晋国荀氏的别族。荀氏是晋国的卿族之一,为周文王第17子郇侯之后,以国为氏。晋国荀氏支子荀驩食采于程邑,其子孙也改姓程氏,如程季、程郑等,成为程氏的一个支系。如《左传》杜预注:“晋荀氏食采邑于程,以邑为氏。”此亦见于《国语·晋语七》、《左传》鲁襄公二十三年关于程郑的注文。

祖地洛阳

程姓以国为氏,古程国在汉魏时洛阳上程聚,上程聚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

洛阳历史悠久。洛阳名“雒”,周成王时称“雒邑”,秦置洛阳县,汉时改雒阳县,三国魏复改洛阳县,明清为河南府,新中国成立后析洛阳县置市。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人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至迟30万年前,华夏民族的祖先便在这块土沃地上繁衍生息,7、8千年前已步入农耕时代,到距今4千余年的龙山文化晚期,已率先迈进了人类文明的门槛。自夏、商、周,历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以迄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长逾千年,先后有13个朝代在洛阳城或洛阳地区建都,它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本文摘自《中华姓氏中原寻根丛书》作者:陈习刚

百家姓|程氏迁邢 世居内丘

春秋战国时期,与孔子同代的诸子百家中还有一位程子,名本,字子华。到了宋代,他的后人程颐,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成为一代理学宗师,也被尊为程子。由于后世的程子名气较大,一提到程子,多数人都会想到程颐、程颢,多少有点“名大盖祖”的阵势,很少提及前世的程子。现在,大多的程氏都愿意去追踪伊川堂、明道堂、立雪堂。殊不知,连孔子都尊称程本为“天下贤士也”。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程子影响也是极大的。孔氏曾因孔子而形成了阕里堂、至圣堂两个氏族堂号。其实,程氏因程本也应当去追溯一个更早的中丘苓塞堂。

▲程家湾程氏祠

程氏中丘苓塞堂

姓氏的起源、繁衍、迁徙,主要靠谱牒来追溯。据传,春秋战国时期的程本号称修撰家谱第一人。也许由于程本的祖父程婴大义救孤,保住了赵氏一脉,使他认识到了血缘传承的重要性,所以便率先追源了程氏族谱。这在其撰写的《子华子·神气》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证。

程氏原本得姓于周朝初年,始祖伯符向周王敬献了“泰山之车、井中之玉和双穗之禾”三样“异瑞”,因功被封在广平的程地,后世子孙便以国为氏,“始有蒲堂”,从此称程姓。待到周宣王亲自领兵征伐时叛时服的淮夷的时候,曾派遣大臣尹吉甫为使者,任命程国国君程伯休父(五世祖)为大司马。程伯休父随周宣王出征,负责左右摆布阵势,监戒军队,在对淮夷的战争中建立了显著的功勋。后来,程伯休父到达都城镐京,在朝廷中担任大司马,徙封在咸阳附近的程邑。自此,程伯休父又传九世(伯符后十四世),“子孙播居于汾河之间”,也就是现在山西一带。到了十一世(伯符后十六世),即程本这一辈,稳定下来,居住在温地(邢地,唐高祖武德元年,曾置邢州总管府,辖邢、温、和、封、蓬、东龙等六州,温为邢地龙岗一部分)。程本说,祖程婴原本为赵氏家臣,即便有“大造于赵”之功,使得赵氏像一棵“瓜苗”一样得到了繁衍,也不能以功臣而自居。自己虽然没有去仕赵简子做事,但赵氏毕竟是程氏的宗主。“来尔会”(程会),你一定要记住,忠心不二去侍奉于赵氏,“光启于赵氏之业,而大其前人”。

从程本训勉儿子程会这段话,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程氏和赵氏之间不是血缘胜似血缘的宗族关系,这是建立在程本祖父程婴忠义“藏孤”(在邢台赵孤庄)的恩情之上。是程婴帮助了赵氏的复兴,保住了赵氏血脉赵武,为后来赵简子、赵襄子专晋国国事打下基础,之后才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建立了赵国。这也正是程本追随赵襄子尽室迁邢的历史背景。首先,邢地为赵氏的根基,这里是程婴藏孤之地,凝结着程氏和赵氏之间不是血缘胜似血缘的宗族关系;其次,邢地为“子华子居于苓塞”处,程本在此聚徒讲学居久而生情;再者,邢地原本为赵襄子采邑和避智氏之难地,程本实为崇宗于赵氏而迁徙,忠义相随。这些皆有史迹可循,加上程本寝陵于斯,号程子岗,所以这里实为程氏较早的郡望中丘苓塞堂。

▲程本隐居处苓塞,又称岭塞、龙驹塞

程本缘何居苓塞

据《内邱乡土志》记载:“程子华隐居处在岭底赛。”岭底赛原来叫岭底塞、苓塞、龙驹塞、西塞等,因为地处龙驹岭下,为扼守进入太行山的交通要塞之地。《子华子》一书中,多次提到“子华子居苓塞”。程本何以要居住在苓塞呢?最根本的原因或许因为一个情结,那就是程氏与赵氏的关系。

程氏的得姓始祖为程伯符,本名乔,周成王执政时期时受封于古赵地广平(今河北鸡泽)为“程伯”,建程国。到周宣王时,因为程伯休父在朝做大司马,生有二子程仲庚、程仲辛。仲庚因故未袭封,在朝任大司马,为司马氏始祖,自此又分析出一支司马姓氏。仲辛袭程国君主,安定侯,仍以程姓传承。因程国在东周初期随周平王东迁洛阳(也有说咸阳),居上程聚(在今孟津、偃师的交界处)。至此,程氏散居各地。到了程伯符第十四世孙程婴(婴邈),又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为赵氏抚养了宗主赵武。由于汉太史公司马迁与程氏同宗(《史记·太史公自序》,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因此司马迁在撰写《史记·赵世家》的时候倾注了大量的感情,尤其写到程婴时,说程婴背负骂名,隐居山中。待到赵武举行弱冠之礼后,程婴反要赴死,赵武啼泣顿首说:“武原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说:“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不绝。此一时期,程氏主要居住在山西汾河两岸。

到了程本这一代,其博学,通《坟》《典》《丘》《索》诸书,有卓异之行,性闿爽,善持论,不肯苟容于诸侯。因念祖上义举,追寻祖父程婴“藏孤”之邢地,来到中丘(内丘)苓塞(岭底赛),聚徒讲学。程本秉持祖上忠义,发现赵简子掌管了晋国之后,独断专行,杀戮了贤臣窦鸣犊和舜华,摒弃了吾丘子的孝行,如若应仕于他,无异于是在毒杀自己。连孔子也在赴赵简子邀请的路上,于黄河边止步,援琴而志《临河之操》,发感叹说:“河之水洋洋兮,丘之不济此,命也”。

程赵原本有着很深的感情,不便于因此而损害。所以,赵简子即使派人拿着钱币,许给爵位,以执圭之礼去请程本出仕。但程本却是“知其不可应也”,而再三推辞。程本的拂逆,使得赵简子不悦。以至于后来赵简子听信小人烛过的谗言,发兵苓塞,想强迫之。但程本早有预料,为避赵简子仕,早已离开了苓塞。他先到周都巩义石臼泉隐居,而后去之齐。但齐景公不能用,便在齐大夫晏婴处设馆讲授。等到简子卒,襄子立,程本自齐而归苓塞,因年老不能仕,嘱托儿子程会去辅佐赵氏。赵襄子与智伯结怨,迁于邢。于是程本便将程氏尽室从山西迁来,定居邢地中丘(内丘),赵襄子遂将之分封于程氏,以作食邑。程本逝后安葬在内丘城西,故其地叫“程子岗”。内丘至今有程家湾村和程村等,程本后裔历代居此守护祖地。

▲程本墓

程本中丘多遗芳

程本居内丘而形成了程氏中丘苓塞堂,也可以从河南巩义石臼泉的程氏族谱序,以及一些碑记,和《河南府志》《巩县志》等史料均能得到印证。在《巩义程氏谱》中,我们发现,伊川二十一代裔孙,邑庠生员搏九辑五氏,在清康熙八年秋八月三日所作的《巩东程氏谱叙》中明确记载:“赵简子聘而不就,自内丘来隐居于巩,著书立说,名播列国。”此叙为程氏有心之人1998年发现于密县下庄河,其研究价值极高。由此可见,伊川之程谱也曾追踪至内丘。

关于程本居内丘的记载在巩义还有很多。诸如:嘉庆十四年增修宗谱《巩邑程氏子华子正宗谱叙》中有“他书或以为内丘人,夫内丘因晋地,而后非韩分巩县”;康熙五十五年《重修子华子祠碑记》中有“子华子,广平人也,侨居内丘,系出周司马程伯休父之后。”康熙三十三年程氏墓碑上记载“始祖讳本,字子华子,原籍内丘县人氏”。这些均可说明巩义程氏历代都在追源内丘,内丘乃程氏根源,中丘苓塞堂名副其实。

内丘现存最早的地方史料,明崇祯十五年《内丘县志》中有多处关于程本的内容。明代内丘尊崇程本之风盛行。万历年间,知县李梗曾为程本墓立碑。崇祯年间,知县雷鸣时在西关外修建了程子华庙,顺德知府金之俊前来祝贺,并题写匾额“天下贤士”,还请来吏部考公司乔若雯(临城人)作《创建子华子庙记》。内丘人不但为程本建庙,还选定专门的日子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选择诚笃的程氏后裔,发给衣食,去守护墓地。知县雷鸣时还督导刻印了《子华子》,乡塾学堂将之作为教材教授诵读。程本庙在崇祯十七年,戊寅之变(1638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打内丘城)时被焚毁。而后,知县高翔汉又改建于文庙西北社学中。

到了清代,内丘对程本的尊崇更是有增无减,康熙年间、道光年间《内丘县志》更是记载详备。

在内丘,有关程本的遗迹分布很多,且在《畿辅通志》《顺德府志》《内丘县志》《内邱乡土志》上多有记载。程家湾村有程氏祠堂,程氏族人皆为程本后裔,传至今有八十多代了,且有字号排序,一直排至八十一世,而后便没有字号了。

程姓在内丘及周边一带的迁徙也比较广泛,像南程村的程姓,杨家庄的程姓,王交台的程姓,西庞的程姓,邢台县东羊村的程姓等,传说是和程家湾一脉。尤其是杨家庄和王交台地处程子岗下,与程家湾的程姓辈分排得较为清晰,昔日每年都要摆坟头会,也就是统一到程本墓上去祭祀,然后排辈分。据调查,山东程氏、河南程氏也说与内丘程氏有关,认同中丘苓塞堂。

(燕赵都市报 李恒坤<内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