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初龙
腔骨龙
异特龙
霸王龙
伤齿龙
禽龙
慈母龙
三角龙
板龙
地震龙
梁龙
剑龙
甲龙
冥河龙
喙嘴翼龙
无齿翼龙
蛇颈龙
似鳄龙
高棘龙
南方巨兽龙
尾羽龙
玛君龙
食肉牛龙
棘龙
拟鸟龙
冠龙
栉龙
厚鼻龙
戟龙
蜀龙
腕龙
埃德蒙顿甲龙
平头龙
南方翼龙
幻龙
嗜鸟龙
双脊龙
重爪龙
偷蛋龙
镰刀龙
无畏龙
沉龙
牛角龙
古角龙
鹦鹉嘴龙
马门溪龙
迷惑龙
圆顶龙
沱江龙
剑角龙
厚头龙
风神翼龙
混鱼龙
上一次拿到《MOVE昆虫图鉴》的时候完被震撼到了,专业、丰富又有趣,这次拿到朋友送我的绘本书籍《小学馆大百科:恐龙》再次被惊艳,拿到这本书我就知道一定是一本好书。
作为偏科的妈妈,生怕自己读不懂这本书,一时竟然有些头疼,小优宝可不管这些,看到书籍封面就喊起来(对,她似乎一点也不像女孩)“恐龙,恐龙”。
我附和她,“对,是恐龙”但内心却有一些担忧,如果她稍微大一点,让我告诉她恐龙的确切名字,我一定会头疼这个问题,我清楚地记得她看的动画片里面就有不同名称恐龙的出现,然而除了霸王龙以外,我似乎根本不记得其他恐龙的名字。
有了《小学馆大百科:恐龙》这本书,我丝毫不用担心,约400种恐龙,700多幅复原图、场景图和化石照片,这本恐龙百科的每一页都干货满满,内容极其丰富,除了让我能认识到恐龙以外,最关键的是全面搭建恐龙知识相关体系。
体系化学习和了解知识面才不会零碎拼凑,且在学习了解过程中能很好地帮助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在看恐龙绘本和恐龙电影时萌发的,对恐龙的好奇心,这本书完全可以超额满足。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这本科普类书籍,作者非常用心,为了让我们更好的阅读,通过阅读书籍方法,详细介绍,恐龙时代划分,恐龙结构介绍以及恐龙分类等方式帮我们深入且全面了解恐龙……想知道的恐龙知识都在这里。
系统化构建,全面了解2亿多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恐龙这种生物,经过长期的演化,恐龙群体演变出许多不同的特征,并不断繁盛起来,但它们最终还是灭绝了。
虽然恐龙生存的时代距今非常久远,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曾经神秘的恐龙形态和它们的生活状态在人们眼中渐渐清晰起来。世界各地也接连发现了恐龙化石。
人类文明的探索永无止境,学习亦如此。
恐龙身影的出现:三叠纪中期,也就是大约两亿五千万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恐龙的身影。
首先出现的是双足行走的肉食性恐龙,随后才出现四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龙。此时,原始的大型爬行动物盛极一时,尤其是蜥鳄等。但肉食性恐龙比其他肉食性动物更加敏捷,更善于捕捉猎物,因此势力不断扩张。
恐龙种类的增多:侏罗纪之后,恐龙种类日益增多,这个时期有羽毛类的恐龙和原始的鸟类也开始出现,比如始祖鸟。
霸王龙登场:白垩纪,出现大量特征多样的恐龙,霸王龙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登场,地球上开始出现了会开花的被子植物。
随后的一亿6000万年间,恐龙家族不断壮大,在地球上称霸一时。
作者为了更好地让我们了解恐龙,还通过一系列的特征以及对比的方式,让我们通俗易懂地了解到什么样的生物是恐龙。
脚部向下伸出。恐龙腿部向躯干的正下方笔直伸出,可以用两条腿支撑体重。骨盆处有缝隙。腿根部的骨头结构不同导致腿部朝向不同。恐龙腰的骨头凹陷处有缝隙。大腿的突出部分嵌入凹陷处,腿骨笔直地向正下方伸出。脚踝关节易于弯曲。恐龙的脚踝结构简单,易于弯曲。恐龙的种类非常多,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根据分类进行:
按照骨盆结构划分,恐龙分为蜥臀类和鸟臀类;按照食用对象分类,可以分为肉食性恐龙和植食性恐龙;按照行走方式分类,可分为2条腿行走和2-4条腿行走、用4条腿行走。形体大只的恐龙,虽然种类众多,但无论哪个种类,身体结构基本相同,恐龙的身上有300多块骨头,每根骨头都有自己的名称。
全方位了解恐龙及相关时代特征和周边,对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大有裨益。
专业背书,细腻震撼700余幅细腻震撼的复原图、场景图以及珍贵的化石照片,给读者带来直观、逼真的视觉体验,全方位展示震撼的恐龙世界。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先简述恐龙的时代要点和恐龙的概念,然后按照专业的方法将恐龙分类,最后进行专业词汇汇总、文献索引和博物馆信息介绍。
整个绘本编排方式清爽简约,令丰富的恐龙知识变得清晰易读、富有条理,图鉴实用且美观,非常具备吸引力。
阅读是全面且专业的,这本书的出版是由非常专业的团队完成的。
作者富田幸光为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名誉研究员,长期研究古生物。
书中专业内容经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者廖俊棋审校。
各项数据、学说已根据新近研究成果更新,力求为恐龙迷呈现权威、全面的恐龙百科大书!中科院恐龙研究专家审校,根据2021年数据全新修订。著名古生物学家徐星、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李健专业推荐。
书后的内容非常丰富:成为恐龙博士的必备用语、能够看到的恐龙博物馆、索引部分以及全面的恐龙系统分类。
对恐龙的探究,不应只有阅读,身体力行地面对面观察也更具备说服力。
恐龙博物馆中国部分19家,注明了它们的地址、联系电话、开放时间、费用和馆藏信息。世界部分则注明了网址及所在城市,详细且用心。
恐龙系统的分类采用了思维导图,详细明晰,让人一目了然。
知识延伸,丰富视野细致用心在《小学馆大百科:恐龙》这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认识且了解,所有陈列恐龙档案的页面,都标注了恐龙与人类的身高对比,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恐龙的强大。
为了让读者方便恐龙名称记忆,书籍也都进行了备注,比如以地域发现命名的恐龙,以身体特征命名的恐龙... ...
重庆龙,顾名思义在中国重庆发现的恐龙,它属于剑龙类的一种,也是该分类中相当小型的恐龙。
美甲龙,因为侧腹上排列着尖尖的骨质盔甲得以命名,美甲龙身体健壮,体型较大颈部至尾巴末端排列着又尖又大又厚的骨板。
不仅如此,为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书中设置了许多互动性很强的专栏,形式包括互动问答、小实验、知识专栏等:
恐龙的胃里为什么会有石头?那是为了磨碎食物、帮助消化,这个特点也属于爬行动物、鸟类的常见特征。
南极原来也有恐龙。1990-1991年间,学者们发现了恐龙化石,但因为98%的南极大陆都被冰川覆盖,目测会有很多其他恐龙化石埋藏冰川之下。
多角度的知识延伸,不断激发小读者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知识体系的庞大,阅读一遍了解到的只是皮毛,深入阅读理解并运用才能物超所值,良心绘本,一定会让爱好恐龙的读者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