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善财童子 讲风说水
儒道易行
弘扬道统易学文化,传播圣贤智慧,践行中国式管理!
祭灶、送灶神、送灶王,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送灶王咒》
弟子某名(念自己的名字)
手举草香跪灶前;
恭送灶王返天庭;
启奏玉皇多美言;
积善之家保平安;
三十夜晚返家庭;
全家恭迎炮齐鸣;
奉天承运来保佑;
五谷丰登宅安宁。
今天腊月二十三,是腊月里一个较为特别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不仅是小年还是民间送灶王爷的时间。不过最初的祭灶应当是在腊月二十四,晋朝的《风土记》就有这样的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这一时间一直延续到清朝后期,此后皇家为了“节省开支”便在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的这天顺便也把祭灶给安排了,从此北方便沿袭了腊月二三十进行祭灶的习惯,南方则依旧按照原来的时间进行。
由于稻米历来就是我们的根本主食,相较于西方的易于烘烤保存的面包而言,稻米无法实现一次煮熟长期保存,只能随食随煮。“柴”就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七宝“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排在第一了,其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没有柴就意味没有煮熟食物的燃料,可以说饥荒的时候后面的六宝都可以没有,只要有柴还可以煮野菜树皮度日,而灶无疑是最能发挥柴火作用的工具,成了我们饮食必不可少的根本。灶神的传说由此而来,据说是玉皇大帝派到凡间专门监察每家每户的作为,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便上天汇报,玉皇大帝便根据这些汇报来定赏罚,汇报完了又会在新年这天回来继续司职。为了能够让灶王爷多说几句好话,民间百姓可谓是煞费苦心,这“忌3样吃3样做3样”便由此而来。
一,忌3样
民间关于宜忌的讲究最为繁多,而且几乎都是封建思想与迷信所致,这祭灶的忌讳亦是如此。首当其冲的就是“女不祭灶”,因为五行中灶为火,灶君为阳,所以也应当由代表阳的男性主祭。其次就是传说中的灶王爷是个美男子,在“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下,他们认为灶王爷的心智会受到美色的干扰,而女子也容易因灶王爷的容貌而产生“红杏出墙”的念头。所以古代的大部分地区都是不许女性主祭的,不过让家庭主妇来主祭的地区也是存在的,上世纪的农村更变得非常普遍。所以忌与不忌似乎并不影响什么,不过是自身内心观念的体现罢了。
其次就是忌讳在小年这天杀生,俗话常说“过了小年就是年”,古人认为这是新年的开始,应当是喜庆的一天,而杀生无疑与这样的气氛极不相符。所以他们通常都会在这天吃素,也有人在小年之前便准备好肉食。最后就是忌讳在小年讨债,本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人情世故里既辛苦又容易得罪人,如果在一年的开始就讨债,那他这一年都会在讨债的路上。同时也忌讳赊欠,这天买东西不能欠账,也不能赊账,因为俗话说“小年欠一天,新年欠一年”,谁也不想一直欠别人,同时也不想被别人一直欠,所以想从一年的开始起个好头。
二,吃三样
因为祭灶是跟灶王爷上天言事有关,所以还得先为他准备些好吃的。“祭灶糖”就是其中之一,有的地方称之为糖瓜,其作用都是一样的。就是在祭灶当晚,当仪式进行到尾声的时候便在揭下的灶王爷画上用灶糖抹一下灶王爷的嘴巴,这就是俗语“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的由来。其次要吃的就是“煮玉米”,因为有了小年不杀生的习俗,所以很多山区都用吃玉米的习俗来庆祝,俗话“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便与此相关。最后便是万能的节庆饮食——饺子,俗话说“出门饺子迎风面”,所以煮饺子是要给灶王爷送行,由于灶王爷是阳神,所以饺子数量也要用阳数也就是奇数,送完了再回锅后人就可以吃了。同时这天的饺子馅很多地方都只用白菜,据说是跟“百财”谐音有关,寓意财运滚滚。
三,做3样
除了忌和吃,还有三样事情是祭灶这天需要做的。其一就是要在进贡上香祈福等祭灶仪式结束后取下灶王爷的画像,在用灶糖抹完灶王爷嘴巴后就要把这幅画像烧掉,只能烧不能撕以示恭送。而再接灶神通常是在腊月三十除夕夜里吃过团圆饭后,此时将厨房灶台收拾干净再在神龛里贴上新的灶神像,也有一些地区是正月初四迎接灶神。其二就是要在小年这天把破损的锅碗瓢盆清出来通通不要,一是象征辞旧迎新,二是吃饭的家当通常又拿来比喻来年的事业,三是团年的时候亲朋满座,破损的饭碗容易伤人。其三就是做到全员参加,河南地区还有“祭灶不祭灶,全家都来到”的俗语,所以那些在外上工的家庭成员也要在这天赶回来。如果是干儿女则还需要带上灶糖、烧饼、鞭炮、香表和一只大公鸡来参加以表示是该家庭的正式成员。
总而言之,因为灶王爷的传说而衍生了五花八门的规矩。不过历史却证明这源于古时候人们的认知局限,如今祭灶的习俗已经不那么常见了。其实早在古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灶神的待遇也逐渐江河日下,从最初的黄羊、豚酒到魏晋南北朝的“用酒灌醉”再到宋朝已经开始用“胶牙饧”来粘住灶神嘴巴的地步。不过祭灶的初衷并非祭神,周朝的时候称之为“纪灶”,其目的是为了感恩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用“纪灶”的方式来纪念他们显然才是根本,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铭记的。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非常多的,尤其是一到每年的腊月,也被人们称为“岁末”,离过年就不远了,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购置年货,开启迎接春节模式。
春节对国人来说是极富有魅力的。人们称春节为欢欢喜喜“过大年”,“过大年”就会“过小年”,由于南北各地风俗不同,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在北方小年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南方是腊月二十四。
小年这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灶,送“灶王爷”上天。灶王爷被我们平时称为“灶神”,传说他是玉皇大帝亲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老祖宗认为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灶王爷都会上天向玉帝汇报一个家庭中的所作所为,因此,这天人们都会给灶神来送行。
在送“灶神”这天,民间老一辈人总结了“1忌3吃2不留”。
忌女子祭灶
俗语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句话的字面意义是男人不拜月亮,女人不祭灶神。相传灶王爷是长相貌似潘安,古人思想守旧,讲究男女有别,授受不亲,怕女子祭灶是对灶王爷的大不敬,违背封建礼教,所以女子不能祭灶。
男不拜月,说得是,每年的八月十五,男人是不能拜月亮的,古人认为月亮是嫦娥仙子的居所,男人祭拜,有失礼节,因此男人不能拜月。
而如今,随之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改变,大多数家庭祭灶都由女性来充当角色的。
祭灶当天讲究吃3样
在祭灶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用上丰盛又吉祥的贡品,祈求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迎好运,因此民间就有“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只说,讲究祭灶吃后3样。
吃饺子
饺子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在饮食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腊月二十三这天自然少不了“好吃不过饺子”这种美食。因此在祭灶当天,按照老传统讲究要吃饺子,就是老话说的“出门饺子,迎风面”,给灶王爷送行。
饺子要用白菜来拌馅,白菜谐音“百财”,吃白菜馅饺子,寓意招财进宝,百财来。
饺子出锅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新碗筷,盛入单数字的,讲究5个、7个、9个,然后恭恭敬敬地放在供奉台上,祭拜接受后,把饺子再回锅,一家人才能吃饭。
吃灶果糖
祭灶神的时候,供奉台上必须放上果糖,这是有说法的,让灶王爷吃点甜头,就会在玉皇大帝跟前多多美言几句,腊月三十晚上就会带着吉祥回来过年。
俗语讲:“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在以前,集市上都会看到卖灶糖的,家中长辈早早就会将灶糖买回家,祭灶时,还要把灶糖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希望灶王爷能够多多美言,说上好话。灶糖以前都用的是麦芽糖,特别粘嘴粘牙,如今几乎没有卖麦芽糖的,因此换成了各种果糖。灶糖也是祭灶结束后才能吃的。
吃苹果
苹果是祭灶台上必须供奉的水果,苹果谐音“平安”,有平平安安,健康长寿的寓意,无论是祭祀,还是过年过节送人,都象征着平安和幸福生活的到来,它还被人们称为平安果,也讲究让灶王爷平安出行。
祭灶台上摆放苹果数量也有讲究,和饺子一样是单数,但是不放1、2、3、4,在我们这里还有句老话是说:“人3鬼4神仙5”的。祭灶活动结束后,灶台上的苹果也是要吃的。
2不留
1不留灶王爷神像
祭完灶后,拿着沾水的果糖,在灶王爷的嘴上涂抹一下,接下家里供奉的灶王爷,烧掉,以示灶王爷离开了,然后再贴上新的神像。
再有的地方还讲究,无论是腊月二十三祭灶,还是腊月二十四祭灶,都要等到腊月二十四晚上再送灶王爷,怕他送得早了,二十三晚上没地方住。
2不留破损的锅碗瓢盆
家里一些有破损的锅碗瓢盆和带有污渍的筷子不能留,然后添置新的,希望人丁兴旺,财源广进。
虽然勤俭持家是我们的老传统,也是兴旺家庭的法宝,但是在新年到来之前,俗流传下来破损的锅碗瓢盆并不能为家中带来好运,讲究辞旧迎新,扔掉破损的锅碗瓢盆与勤俭持家之家没矛盾。
在过去,民间对破损的锅碗瓢盆是有忌讳的,说饭碗就是吃饭的家当,如果用破损的碗预示自己“饭碗”不稳,来年工作不如意,生意上也不顺的。其实过年用破损的锅碗瓢盆,一是不美观,二是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用来吃饭也让人没有食欲。
其实一切美好还是要通过自己努力才能实现的。老传统留下来的祭灶和讲究,就是一些民间风俗,是老一辈人的祈福活动,对来年吉祥安康、美好生活的愿望。
轻舞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点赞、收藏,加关注我。您的点赞就是最温暖的鼓励,谢谢大家!
#红红火火过大年#
新年开始了倒计时。
岁末的日子,人常常是期盼又忙碌,盼着这辞旧迎新的重要关口,盼着来年的顺心顺意,当然,也一如既往地忙碌工作,忙着过年,闲暇中含着对往年的不舍和温暖。
如今,也是像小时候那样巴望着过年。虽是当下的日子天天像过年,随时可以有新衣有美食,可依旧怀念小时候的年味。
又逢岁末,我们能守着那些过往吗?守着那些逝去的年味和年俗吗?假如有一天,年味没有了,我们这些人又该在年里说些什么呢?
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过年的,在古人过年的“讲究、欢腾、热闹”中,重拾那些渐渐逝去的年味。
旧时一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筹划过年事宜,济南谓之“忙年”。到了腊月初八,济南叫“过腊八”,人们用糯米加入各种豆类、大枣、花生、栗子和糖,熬制成粘稠的“腊八粥”,用来表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济南人还喜欢用泺口醋腌制“腊八蒜”,到了小年和大年时,吃饺子用腊八蒜和腊八醋佐食,刺激又消食,可为“黄金搭档”。
腊月二十三为辞灶日,济南叫“过小年”。这一天人们要在锅灶前贴新灶王爷像,供奉麦芽糖,以求灶王爷吃了粘牙的蜜糖就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开始“扫尘”,即清扫房屋,置办新衣,办年货。
济南有句顺口溜“二十八,把面发”。
临近过年,人们开始蒸馍馍,这时的馍馍都在面中放点糖,吃起来像点心。馒头形状也各式各样,有的做成小刺猬、小兔和小猪,也有用雕花模子扣出的金鱼和蝴蝶,最不济也要用红颜色在大馒头上点上红点,以烘托年味儿。当然也少不了做发糕,打酥锅、炸麻叶、炸藕盒、炸鱼、炸松肉、煮五香疙瘩皮咸菜等等。济南周围的农村这时则开始做豆腐、摊煎饼、用炒熟的小米面制茶汤面,一派喜气洋洋之景象。
重头戏还在“大年三十”。院门及屋门要贴迎新春联和年画,在济南,门扇上的门神多贴秦琼和尉迟敬德画像,而年画中“连年有鱼(余)”、“龙凤呈祥”和“老鼠嫁女”等颇受济南人的喜爱。当夜色降临时,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一餐“年夜饭”,喝团圆酒。饭前不忘记已故的祖先,先到街上或院子里燃香烧纸。在郊区农村,还有在院子里撒芝麻秸的习俗,以“喂”祖先乘坐的牛马。
吃完团圆饭,全家人团坐在一起包饺子,午夜前不能入睡,谓之“守岁”。济南过去过年的饺子多为素陷,寓意来年平安素静。四更或五更时分,全家人要一起吃饺子,俗称“五更饺子”,取其谐音,也称“更岁交子”,在半夜旧岁刚过已交新年子时吃它,象征辞旧迎新。
有趣的是,济南过年时人们的言行都有些忌讳,如年三十不能到人家串门,不能向人家借东西,出嫁的女儿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除夕夜不能大声讲话,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饺子煮破了,要说“挣了”(寓意挣钱的意思);如摔碎了盘子碗等家什,要赶紧说“岁岁(碎之谐音)平安”。还有,年初一不能吃面条,据说吃了面条一年麻烦不断;初一还不能扫地和倒垃圾,那样会将财气一起扫地出门。
放爆竹,同样是春节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古代过年时人们以火烧竹,爆裂发声,用以驱鬼,“爆竹”一名由此而来。年初一一大早,擦着黑,拜年就开始了。人们穿新衣,戴新帽,旧时女人还戴绒绢花,向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拜年。
过去晚辈给长辈拜年要磕头,平辈之间要相互抱拳拱手,说“恭喜发财”和“过年好”之类的吉利话。年初二,济南的传统是“回娘家”,出嫁的闺女、女婿及外甥们携带着礼物回家,女婿向岳父、岳母拜年,娘家人也设宴热情款待。
正月初五,济南叫“破五”,这一天,家人不出门,又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济南俗称“捏破五”。同时还要放鞭炮,叫“送年”。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旧时济南的灯节很是隆重,从正月十三(也称上灯节)开始,历时长达五天。最大的看点是府城内、城关及郊县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纷纷挂出鱼灯、元宝灯、聚宝盆灯等各色花灯。大商场、公共场所及庙宇里还悬挂出会有历史故事的走马灯、宫灯和盒子灯,并设有灯谜,过去叫“猜灯虎”。各街区的百姓还自发地组成踩高跷、扭秧歌、耍龙灯、四蟹、舞狮子、跑旱船、抬芯子等扮玩表演队伍在街头上亮相,锣鼓喧天,彩灯闪烁。男女老少纷纷走出家门,街上人潮涌动。
对此你是怎么看?欢迎大家在下方留下自家过年习俗,也希望大家能给作者点个关注,并多多评论,转发,收藏哦!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今天腊月二十三,是腊月里一个较为特别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不仅是小年还是民间送灶王爷的时间。不过最初的祭灶应当是在腊月二十四,晋朝的《风土记》就有这样的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这一时间一直延续到清朝后期,此后皇家为了“节省开支”便在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的这天顺便也把祭灶给安排了,从此北方便沿袭了腊月二三十进行祭灶的习惯,南方则依旧按照原来的时间进行。
由于稻米历来就是我们的根本主食,相较于西方的易于烘烤保存的面包而言,稻米无法实现一次煮熟长期保存,只能随食随煮。“柴”就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七宝“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排在第一了,其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没有柴就意味没有煮熟食物的燃料,可以说饥荒的时候后面的六宝都可以没有,只要有柴还可以煮野菜树皮度日,而灶无疑是最能发挥柴火作用的工具,成了我们饮食必不可少的根本。灶神的传说由此而来,据说是玉皇大帝派到凡间专门监察每家每户的作为,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便上天汇报,玉皇大帝便根据这些汇报来定赏罚,汇报完了又会在新年这天回来继续司职。为了能够让灶王爷多说几句好话,民间百姓可谓是煞费苦心,这“忌3样吃3样做3样”便由此而来。
一,忌3样
民间关于宜忌的讲究最为繁多,而且几乎都是封建思想与迷信所致,这祭灶的忌讳亦是如此。首当其冲的就是“女不祭灶”,因为五行中灶为火,灶君为阳,所以也应当由代表阳的男性主祭。其次就是传说中的灶王爷是个美男子,在“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下,他们认为灶王爷的心智会受到美色的干扰,而女子也容易因灶王爷的容貌而产生“红杏出墙”的念头。所以古代的大部分地区都是不许女性主祭的,不过让家庭主妇来主祭的地区也是存在的,上世纪的农村更变得非常普遍。所以忌与不忌似乎并不影响什么,不过是自身内心观念的体现罢了。
其次就是忌讳在小年这天杀生,俗话常说“过了小年就是年”,古人认为这是新年的开始,应当是喜庆的一天,而杀生无疑与这样的气氛极不相符。所以他们通常都会在这天吃素,也有人在小年之前便准备好肉食。最后就是忌讳在小年讨债,本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人情世故里既辛苦又容易得罪人,如果在一年的开始就讨债,那他这一年都会在讨债的路上。同时也忌讳赊欠,这天买东西不能欠账,也不能赊账,因为俗话说“小年欠一天,新年欠一年”,谁也不想一直欠别人,同时也不想被别人一直欠,所以想从一年的开始起个好头。
二,吃三样
因为祭灶是跟灶王爷上天言事有关,所以还得先为他准备些好吃的。“祭灶糖”就是其中之一,有的地方称之为糖瓜,其作用都是一样的。就是在祭灶当晚,当仪式进行到尾声的时候便在揭下的灶王爷画上用灶糖抹一下灶王爷的嘴巴,这就是俗语“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的由来。其次要吃的就是“煮玉米”,因为有了小年不杀生的习俗,所以很多山区都用吃玉米的习俗来庆祝,俗话“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便与此相关。最后便是万能的节庆饮食——饺子,俗话说“出门饺子迎风面”,所以煮饺子是要给灶王爷送行,由于灶王爷是阳神,所以饺子数量也要用阳数也就是奇数,送完了再回锅后人就可以吃了。同时这天的饺子馅很多地方都只用白菜,据说是跟“百财”谐音有关,寓意财运滚滚。
三,做3样
除了忌和吃,还有三样事情是祭灶这天需要做的。其一就是要在进贡上香祈福等祭灶仪式结束后取下灶王爷的画像,在用灶糖抹完灶王爷嘴巴后就要把这幅画像烧掉,只能烧不能撕以示恭送。而再接灶神通常是在腊月三十除夕夜里吃过团圆饭后,此时将厨房灶台收拾干净再在神龛里贴上新的灶神像,也有一些地区是正月初四迎接灶神。其二就是要在小年这天把破损的锅碗瓢盆清出来通通不要,一是象征辞旧迎新,二是吃饭的家当通常又拿来比喻来年的事业,三是团年的时候亲朋满座,破损的饭碗容易伤人。其三就是做到全员参加,河南地区还有“祭灶不祭灶,全家都来到”的俗语,所以那些在外上工的家庭成员也要在这天赶回来。如果是干儿女则还需要带上灶糖、烧饼、鞭炮、香表和一只大公鸡来参加以表示是该家庭的正式成员。
总而言之,因为灶王爷的传说而衍生了五花八门的规矩。不过历史却证明这源于古时候人们的认知局限,如今祭灶的习俗已经不那么常见了。其实早在古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灶神的待遇也逐渐江河日下,从最初的黄羊、豚酒到魏晋南北朝的“用酒灌醉”再到宋朝已经开始用“胶牙饧”来粘住灶神嘴巴的地步。不过祭灶的初衷并非祭神,周朝的时候称之为“纪灶”,其目的是为了感恩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用“纪灶”的方式来纪念他们显然才是根本,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铭记的。
作者:WH阿卓
腊月二十三,是送灶王爷的日子,关于送灶王的习俗,我至今记忆犹新。
我的家乡,对过春节是非常重视的。从进入腊月起,农活基本上就没有了,家家户户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大人们开始修整房屋,收藏农具,小孩们则每天扳着指头开始念叨过年的事了,过年的倒计时,就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
民以食为天,自从人类懂得用火之后,灶就成了人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灶王爷是一家之主,监督了全家一年了,这一天要上天庭,去汇报一家人的表现。所以给灶王爷上供,要上一盘糖果,请灶王爷到天庭多说一点甜(好)话。还要上一盘草料和黄豆,以便灶王爷的马吃饱后跑得快,早点到达天庭。记得每到这天的晚饭后,家人备好黄豆和剪成1寸长的稻草,在烧完灶王爷像后,就端起用碗盛着的黄豆、稻草从灶间开始向院子中走去,一边走口中一边念道“灶王爷上西天,好话多说一点”,有的人家这一天晚上还要在院子里的高杆上挂一个灯笼,给灶王爷照路。
祭灶神在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那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灶君菩萨”,传说他是玉皇大帝派来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因此,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就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记得我们老家那一带都贴在烟囱上。灶王爷像上方大都还印有吉祥语,两旁写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寄托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今天又是腊月二十三,不免我又回忆起儿时的生活情景。
最忆是巢州据民间传说,每年的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的日子。在这一天里,包括灶神在内的下界诸神们都会升天向玉帝述职、请安和拜年,同时,也会向玉帝报告人间行为的善恶,以便玉帝在对人间行为进行赏罚时有一个依据。
诸神在上界过罢年之后,将于正月初四再度下凡并重新回到他们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履行职责,因此,每年的大年初四都为“接神日”。
在藏传佛教中,财神有黄财神、白财神、红财神、黑财神、绿财神,俗称“五色财神”,也称“五路财神”。对于商家来说,是非常重视迎接“五路财神”的。一般情况下,每到正月初四日下午三点,迎接“五路财神”的准备工作就已经开始了。商家们会恭敬地摆上几张八仙桌,在第一桌上摆放柑橘、甘蔗等果品,寓意财路广阔,生活甜蜜;在第二桌上摆放糕点,寓意步步高升、事业常青;第三桌为正席,要摆放全猪、全鸡、全鱼和元宝汤等,寓意大吉大利、年年有余;在第四桌上摆放饭、面、菜等,同时,要放上一根大葱,在葱管内插入一株千年红,寓意兴冲冲、年年红。
当准备工作做完之后,将在晚上九点时正式举行迎接“五路财神”的仪式,商家们会上香焚金并三拜九叩,祈求“五路财神”保佑自己生意顺利,财源广进。
商家在正月初四时要举行迎接“五路财神”下凡的仪式。而对于平民百姓来讲,他们讲究的是平安、祥和,因此,他们会举行迎接“一家之主”----灶神的仪式。
那么,平民百姓正月初四接灶神是上午接为好?还是下午接为好呢?
在民间,有这么一种说法:送神早,接神迟。其意思是说,在腊月二十四日送灶神的时候要在早上举行送神仪式,而在正月初四日迎接灶神下凡的时候要在晚上举行接神仪式。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
据说,灶神去往上界的时候要赶路,而这个路程恰好是一天的时间。因此,灶神会早早地起来收拾行囊赶往天界,所以人们也应该早早地为灶神送行;而灶神在下凡的时候也需要一天时间的路程,大约到了晚间的时候才会回到凡间,所以人们应该在晚间时举行接灶神仪式。这就是“送神早,接神迟”说法的由来。
至于说迎接灶神的仪式,既可繁琐,也可简单。据称,灶神是“一家之主”,无论家庭的富裕与穷困他都能够接受。因此,迎接灶神应量力而行。如果家庭富裕一些,可多摆放一些供品;如果家庭比较贫穷,哪怕是摆放几个水果或几盘素菜都行。反正,灶神是不挑剔的。
当然,以上所言都是民间的说法,是不可太过相信的。毕竟现在已经是新的时代,人们有新的思想,所谓的“神”们也都已经“退位”了,真正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应该是自己,因此,对于民间的这种说法我们仅仅做一个了解就行了,大可不必认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