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木、火、土、金、水。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基本概述:
“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洪范》中则指出“鲧矱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它提出了为人们所用的以水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质和作用,但是它没有触及“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行”在《洪范》中已被明确为水、火、木、金、土,而且被认为是首要之事。在周幽王时,已将“五行”认定为构成万物的五种基质。在《左传》中也存在着“五行”,在这里,他是被认为是“地之五行”与“五材”、地之生殖密切相关的。
“五行”是关乎自然的呈现与持续运作。所谓“行”,郑玄注曰:“行者,顺天行气也。”而《尚书》提到的“五行”则具有一定的象征的意义--“行”。“行”所指称的无非是一种自然的“运行”,是依循着本身之为呈现所固有的一种规则而持续运动,是一种自然的作为。因此当鲧矱洪水时,帝要震怒,因为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作为,天命之降于禹,是因为禹因势利导以治水,水性基本上就是流,阻流以治,自然破坏水性,坏了自然之性,定会引起,因而也必导致人怨,是以夏启伐有扈氏,认为所行之讨伐是“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
阴阳五行:
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不同状态只有五种:一是阴消阳长状态;二是阳消阴长状态;三是重阳极限状态;四是重阴极限状态;五是阴阳平衡状态。
在阴阳的运动变化过程中,阴阳平衡点有两个,一个在阴消阳长过程之中,一个在阳消阴长过程之中,在整个阴阳运动变化中,阴阳平衡状态也有两处,一年四季变化中的春分和秋分是生活中最直接的例子。古人为了更加简洁明晰的表达阴阳,便将阴阳变化规律中的阴消阳长状态以“木”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重阳极限状态以“火”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阳消阴长状态以“金”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重阴极限状态以“水”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阴阳平衡状态以“土”的形象来替代表示,于是就产生出了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为阴阳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五种不同存在状态,它既是动态的又是相对静态的。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说“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此一语道破天机也。五行是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产物,阴阳才是五行变化的原动力。
五行是宇宙中力量的分类,它是一个模型是一个引导我们前进的方向。在我国古代,便是以阴阳五行来解释宇宙的结构和规律,和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它是理论也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原始的结构,具体思维可参考知识,自己去悟,只有这样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理论基础:古代的人们创造了五行,在几千年的实践运用中也证明了五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至于古代的人们是在什么理论基础上,用什么的方法和原理来创造出五行,一直是现代人迫切需要理解的重点问题,当人们怀着解惑的心态翻阅古今的典藉,试图找到产生五行来源的原委时,得到的只有失望,虽然现在人们对五行的成因有诸多的解释,遗憾的是没有人能明确地说出创造五行的原始依据、过程、和原理,而最大的遗憾则是古代那些创造五行的先辈们,没有将五行的产生原理和创造过程流传下来,让后人在黑暗中摸索了几千年也搞不明。
五行这一套性质标准与关系定律是建立在什么理论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呢?虽然肯定五行首先是来源于实践的认识,但将这个由实践的认识提高为普遍性的理论,就必然有一个相适应的基础方法,有一套可靠的现实依据,有一个顺应自然的发生过程,简单一点说,是它必须有一个理性的基础,再在这个理性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创新而创造出来。
创造五行的理性基础是什么呢?从《出生时间与命运》中已经说过,阴阳是宇宙的基本法则,宇宙间一切事物都由阴阳相互作用而产生,既然一切事物都由阴阳产生,那么五行作为一种实质性的事物形态,它产生来源也不会例外,也必然由阴阳为基本材料生成。否则的话,阴阳理论就不能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阴阳又是怎样生化出五行的呢?在茫茫然不知所措的摸索中,可以发现有一套相关的理论能够为人们带来有益的启发,它就是《易经》中的八卦。稍微读过《周易》,或者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的人,对八卦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八卦为乾、坤、艮、兑、离、坎、巽、震八个经卦,可以构成六十四个复卦,按照出生时间与命运一书的解释,八个卦都有各自的五行性质:
震为雷的性质为木,位于正东方;兑为泽的性质为金,位于正西方;离为火的性质为火,位于正南方;坎为水的性质为水,位于正北方;坤为地的性质为土,位于西南方;艮为山的性质为土,位于东北方;巽为风的性质为木,位于东南方;乾为天的性质为金,位于西北方。
从八卦中看到,离为火位于正南方,坎为水位于正北方,震为雷位于正东方,兑为泽位于正西方,在这几个方位中,同五行中的火位于南方,水位于北方,木位于东方,金位于西方的定位是一致的,虽然八卦的性质属性是以五行的性质属性为标准划分的,但这种划分在充分地说明了八卦的性质和五行的性质有了一种和谐的溶合,特点是八卦中的离火和五行中的南方火同为一物,八卦中的坎水和五行中的北方水同为一物,五行与八卦中的水与火两项基本物质元素具有的同一性,绝对不是偶然因素的巧合,而在表明它们之间有着必然性的关系。
人们已经知道,八卦是由阴阳产生,阴的性质为黑暗寒冷,其基础性的形象物质体现为水,阳的性质为明亮炎热,其基础性的形象物质体现为火,阴与阳之间的不断相互作用,先生化出四象,再生化出八卦,应该注意到,八卦是由阴阳为原始材料生成,这就是说,八卦中金、木、水、火、土的五种性质事物,全部都由水与火两种性质为基础,再经过相互作用后的产物,在注意到这个生化来源后,可以看到,阴阳的水与火,和五行中的水与火,和八卦中的水与火,同属于一样的物质,由此可以肯定地说,五行的产生来源,必定来自于阴阳,阴阳不但是生化八卦的母体,同样也是生化五行的母体。
是阴阳生化出五行吗?在最早系统性地解说五行的《洪范》中,根本就没有提到过阴阳,没有提及过阴阳与五行的关系或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既没有表示过,也没有暗示过五行的来源出自于阴阳。甚至在《周易》中,也没有发现阴阳与五行有什么必然性的直接生化关系。人们从史书的记载中,发现阴阳与五行相结合,是到了战国时期才出现的事,这一切似乎都在表明,从阴阳一词最早出现的时代,从五行最早出现的时代。没有什么确实的记载证明两者有着必然的生化关系,能够证明阴阳生化出五行的唯一条件,只有阴阳是生化宇宙一切事物的基础材料这一条依据,单凭这一点,还不能能够证明五行来源于阴阳。
基本本质:王经石在《太极图谱解析》中说;“五是自然界中五种物质、五种能量、五种气场,而‘五’ 相互作用产生运动,称为‘行’,五和行合起来就是‘五行’。五行生克是代表物质、能量、信息的演化形式,它是朴实的世界观与自然科学”。
在阴阳的运动变化过程中,阴阳平衡点有两个,一个在阴消阳长过程之中,一个在阳消阴长过程之中,这说明在整个阴阳运动变化中,阴阳平衡状态也有两处,为什么在四象中要将两个平衡点分开来用,而在五行中却要将两个平衡状态合二为一?原因并不复杂,在四象坐标中,两个阴阳平衡点的状态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平衡点前面与后面的变化,作为一个坐标中的标定点,平衡点在坐标中起到的是界定作用,但在五行中,两个平衡点显示的状态都相同,但这个平衡状态不起什么标定作用,只是作为一种性质状态,所以两者可以合并为一。
四象是古代的人们从阴阳运动变化规律中,找出具有特别标定意义的点组成的可以标示阴阳运动变化全过程的坐标,五行则是古代的人们从阴阳运动变化规律中,对运动变化产生的不同状态以性质为主体作出的分类。
五行以其本质在告诉人们,五行体现的是阴阳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运动状态,是建立在阴阳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这个基础上的全面性扩展细分,并且突出性地表达出五种不同状态的各自特征和特性,人们创造五行,只是根据阴阳变化规律中的五种不同状态,各自作出一个明确性的性质表达。
人们将阴阳变化规律中的阴消阳长状态以“木”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重阳极限状态以“火”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阳消阴长状态以“金”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重阴极限状态以“水”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阴阳平衡状态以“土”的形象来替代表示,于是就产生出了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
在长期的实践运用中,五行为五种性质状态的实质逐渐被人们淡化,而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则被人们误当为五行的本质,所以一说到五行,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这就是在说金、木、水、火、土。
五行简介:
五行的性质: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各个性质,依次如下:
木-曰“曲直”。好华美,且具有风雅的个性。木性代表仁,就是又慈爱,又行善的意思。
火-曰“炎上”。性情急躁,而富有自尊心。火性代表礼,就是为人谦让谨慎,敬上而不欺下。
土-曰“稼穑”。性情温厚笃实,而具有自信心。土性代表信,就是又诚实又温厚诚恳之意。
金-曰“从革”。性情刚强,而具有自尊心。金性代表义,就是崇善弃恶,事事都顺理。
水-曰“润下”。人聪明,并能推测事物。水性代表智, 就是观察事物详细,对于任何事能预知前兆,善理权谋术事。
五行:也可以说是仁、义、礼、智、信的五行。五脏:木性为肝脏;火性为心脏;土性为脾脏;金性为肺脏;水性为肾脏。
五色:木代表青色;火代表红色;土代表黄色;金代表白色;水代表黑色。
五方:木为东方,火为南方,金为西方,水为北方,土为中央。
右图为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冲图解(五行相冲就是五行相克)
五行相生相克原理:五行有‘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五行相生’是互相生旺的意思,表示生成化育,‘五行相克’就是互相反驳、互相战斗、制衡。
五行相生:五行中,唯一有生命活力的是木,生命需要由水滋润才能成长,故“水生木”。人类最早取得的人造火种是钻木取火,所以“木生火”,生命在于运动,生命运动过程亦即能量释放过程,亦即火的生成过程。“火曰炎上”指能量释放,在能量释放殆尽时,生命也走到尽头,只剩下一堆灰烬,生命归于一杯黄土,故“火生土”。土属中性,是向上、外向、扩张发挥到极致的转折点,蕴藏着各种矿藏,以及向下、肃杀、收敛之力,故“土生金”。“金生水”正解有二:1,古人从金属表面发现冷凝水珠;2,月亮天干属庚,金为秋,为八月,古人认为潮水是因月亮而生,尤以申秋月圆之潮最甚。这就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循环状态。
五行相克:又裸的大地一定要植树(木),用大树的根来拱固土质大雨来时才不会土质流失(土),大雨会造成水灾就必需用土来筑墙保卫家园(水),古时家园的门口都要摆个大水缸下雨时备水以备火灾可灭火(火),为保卫家园及家中煮饭生火必需有刀枪斧头器具所以要提炼顽铁(金),生火需要用锯子斧头来劈材(木),这自然的相克制衡道理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天地间的万物产生之后,虽然有相生但也要有制衡,如水会使树木生长,也会使土质流失,而木按照‘木克土’的道理来克土,这就是自然的循环状态。
五行结构排列
俄罗斯汉学家的观点:
土的结构:正静空子+正游空子+反静空子+反游空子
火的结构:反静空子+3个正游空子
水的结构:正静空子+3个反游空子
木的结构:3个反静空子+正游空子。
金的结构:3个正静空子+反游空子。
正:自旋量子数为正;反:自旋相反。
五行的构件正反静空子和正反游空子间有结合能,如果火到激发态的话,就能释放出反静空子和正游空子,这些构件满足基本的量子力学规律,都有各自的波函数。比如,火的构件正游空子的波函数为φ(w),其中w为空间的点,w = xi+yj+zk,为实部为0的特殊四元数,则游空子在空间v中的概率为 p(v) = ∫∫∫φ(w)φ_(w)(dw)^3 ,w∈v。即边界为v,φ_(w)为φ(w)的共轭。对火的量子条件的偏微分方程求解,可能得到火的性质。其余类此。
五行的构成不能都是正静空子或正游空子,因为正反静空子或正反游空子都是费米子,所以以下的五行组成不存在:正静空子+3个正游空子,4个反静空子、2个正静空子+个正游空子、2个反静空子+2个反游空子组成的五行也不存在。
金:白色,位置:西
木:青色, 位置:东
水:黑色,位置:北
火:赤色,位置:南
土:黄色,位置:中
五行属性:五行学说之所以能概括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其主要的思维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采用\"比象取类\"的方法,将事物或现象分为五大类,分别归属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并根据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说明各类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和变化。在医学方面则籍以阐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原始的五行物质元素说,上升为五行学说之后,基本上已经不是单纯的指五种物质本身,而是作为事物属性的抽象概念来应用。五行各有其不同的特性,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意思是说,木具有生发、条达之特性;火具有炎热、向上之特性;金具有敛肃、变革之特性;水具有滋润、向下之特性。为此,根据上述特性,采用\"比象取类\"方法,便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朴素地分成了五大类,将相似属性的每类事物或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并在五行属性归类的基础上,运用五行生克规律,以阐释或推演事物或现象的复杂联系和变化。
五行归类的意义:五行属性归类,主要用于概括人体及其与自然界多种事物或现象在属性上的某些内在联系。例如以五行特点来比象说明五脏之某些生理功能特点:如木性条达曲直,有生发之特点,而肝性柔和舒畅且主疏泄,又主升发之气,故肝属木;火为阳热之象,有上炎之性,而心为阳脏主动,心阳有温煦作用,故心属火;土为万物之母,有生化、长养万物之特性,而脾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属土;金有清肃,收敛特性,而肺主呼吸,主肃降,故肺属金;水有湿润下行之特性,而肾能藏精,主人体水液代谢之调节并能使废水下行排出体外,故肾主水。
中医学把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称之为\"天人相应\",五行学说则把人体脏腑形体和自然界相类似的有关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系统,从而说明人体五脏系统和自然界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通应、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系统与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说明脏腑间客观存在的某些生理联系,用以解释某些病理现象,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例如,脾属土,故与五官之\"口\"、情志之\"思\"以及季节之\"长夏\"、气候之\"湿\",不仅存在着某些生理上的内在联系,而且在病理上也能得到某些反映和验证。如口甜,可反映脾湿蕴盛等。
五行与四季(五行旺相休困)
①春木旺,火相,土死,金囚,水休;②夏火旺,土相,金死,水囚,木休;③秋金旺,水相,木死,火囚,土休;④冬水旺,木相,火死,土囚,金休。
基本规律:五行的相乘与相侮,是五行关系在某种因素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乘,即乘虚侵袭。侮,即恃强凌弱。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二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
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以后的过度克伐,是反常现象。在人体,则前者是生理状态,后者则为病理状态。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应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
所以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即是说,五行若某一行之气太过,则对其所胜(我克)之行过度制约,而发生相乘。而对其所不胜(克我)之行发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气不足,则克我之行必过度制约而乘之。而己所胜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临床所见的支气管扩张病证,病位在肺,每因肝气郁结,气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见咳血,则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郁气滞,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则为木郁乘土。湿热型高血压,多因湿热困脾,引发肝失疏泄,肝阳亢逆,则为土侮木。至于金乘木(虚)证候,临床则为少见。
五行特性:这种观点起源于《洪范》,今人多理解为:
木的特性:日出东方,与木相似。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南方炎热,与火相似。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中原肥沃,与土相似。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的特性;日落于西,与金相似。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北方寒冷,与水相似。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五行,不懂五行,那你学习《易经》也会有困难,而懂了五行,不仅你学《易经》更加轻松,学其他术数也能更加轻松。
五行大家都知道,分别是金、木、水、火、土,不管是在《易经》、六爻还是四柱,只要是跟中国文化相关,那么必然就会谈到五行。
一般来说,金之性为收敛,木之性为散发,火之性为消耗,水之性为滋润,土之性为承载。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此外,五行也对应了我们的人伦五常。
水性流动,其象为智,火性光明,其象为礼,木性阳和,其象为仁,金性严肃, 其象为义,土性浑厚,则近于信。
大多数人对于五行的了解,基本上就到这里结束了,如果你想要学习《易经》或者其他术数,那么还得了解一件事,那就是五行关系的协调。
什么意思?很简单,也就是在相生关系中,对于得生者而言,并不是生我者越多越好,同样,在相克关系中,也不是一旦有克我者就不是一件好事,一切关系都是相对的。
《穷通宝鉴》当中有这么一段话,“夫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和,过与不及,皆为乖道,故高者抑之使平。下者举之使崇,或益其不及,或损其太过”。
五行的真正奥秘就在这里,一切生克关系,都是过犹不及。
举个例子,水生木,所谓生我者父母,对于木来说,水就是它的父母,得到了父母的生扶,也就是得到父母的爱,当然是好事,但是水多木浮,这就是什么?这就是溺爱,过犹不及,反而对木不是好事。
再举个例子,金克木,对于木来说,被克当然不是好事,但若是强木,被金所克,反成栋梁。
一块巨木,被金器雕琢,最后反而能成栋梁,而一堆草木,被金器一割,全都纷纷倒下,因此生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关键是你自己能否接收得住,那些从失败中走出来的成功者就是巨木,而倒下的则自然就是草木。
这里只是列举了简单的例子,实际上五行当中都是如此,在《渊海子平》中,有非常精辟的总结,如下: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赖金生,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缩;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弱。
金能克木,木坚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多水灼;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金衰遇火,必见销熔;火弱逢水,必为熄灭;水弱逢土,必为淤塞;土衰遇木,必被倾陷;木弱遇金,必被砍斫。
强金得水,方锉其锋;强水得木,方缓其势;强木得火,方泄其英;强火得土,方敛其焰;强土得金,方化其顽。”
可能有很多朋友会觉得奇怪了,我知道了这个,跟我学《易经》有什么关系吗?好像一下子没看到什么关系呀?其实关系大了,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各位就知道了。
一个来人求测调动工作,主卦为离卦,互卦泽风大过,变卦为火山旅。
一般我们以没有变爻的卦为体,为所测之事,以有变爻的卦为用,为与所测之事相关的事情,这里体卦为离卦,用卦也为离卦。
如果按照一般的说法,体用比和事可成,那么这里体用都是离卦,看来可以调动,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通观三个卦,体卦离火太旺,所谓过犹不及,反而不是好事,五常之中火为礼,礼貌性的,又离中虚,虚假之象,因此一看就知道,这是表面很有希望,关于工作调动的事情场面话说得好,对方反馈:领导此前有承诺。
各位看,这就是五行平衡的重要性,并不是任何一个五行多就是好事,《易经》第一卦,乾卦就是告诉我们,亢龙有悔,过犹不及,中庸之道仍旧需要各位谨记。
如果你对《易经》象数感兴趣,可以看一看我的专栏,里面有更加详细直接的《易经》象数入门方法,干货满满,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学会并且掌握《易经》!
转自:学术与社会、哲学园
古希腊雅典的一个运动场附近,有一所仿佛花园的地方。园中游径上时常出现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人自由自在来回散步。他身边紧跟着一些年轻人。一路上,老人口中断断续续说话,好像是随意谈天。青年们却都是聚精会神仔细听讲。有时也有问答,谈笑风生,夹着辩论,又不大像上课。不散步时,老人在附近一处房屋里静坐或是写些什么。青年们有些写字,看书,有些人谈话,讨论。有时,大家在室外或室内聚到一起,听一人讲演,或是互相论辩,不是各说各的,而是争论不休。
这样过了十几年。由于形势有变,老人不得不离开雅典,两年后病故。可是这个地方的名字Lykeion传了下来,意义改了,不是散步的地方,而是学院了。
十七世纪末期,法国巴黎新建一所讲学机构就以此为名。原来的那些走来走去在散步中讲学的人称为逍遥学派。那位老师就是世界上真正能算做伟大思想家和伟大学者的少数人之一的亚里士多德。
他实在是世界上第一部百科全书的初版化而为人。他讲的方方面面的学问的希腊语名称都成了后来直到现在的那门学科的欧洲语名目,尽管是内容已大有不同。
例如,伦理学、政治学、诗学、修辞学、物理学、形而上学(后物理学)、动物学、生理学、逻辑学等。还有他用的许多术语,如范畴、实体之类也传到现在照旧为人所用。
可惜他讲的话那时当然没有录音,他写的书和讲授提纲以及学生记的讲义、笔记都散失了一千多年,只在亚洲保存一些。到十五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才有人尽量收集,不断有人发现、整理,但已经残缺不全,而且往往分不清也断不定是不是确属他的亲笔了。
人的知识、思想是不断扩大、变化、前进的。两千几百年以前的圣人说的话自然有很多都过时了。所以这位逍遥派祖师真正留到今天还为人有意无意大量应用的主要是他关于语言思维的分析。除非你用的是非语言思维(非理性、直觉、灵感之类),你就很难逃出他设下的圈子。这就是主(语)、谓(语)、全称、偏称、肯定、否定(S、P,AEIO)等等。他开创了逻辑学,也打下了理性语法的基础。他开创了修辞学,内容自然和现在的不大一样,他讲的是哲学。
不谈这位圣人的学说,谈谈他的逍遥教学。
办学院不是他的发明。他自己就在柏拉图的学院里学习过。柏拉图的前辈苏格拉底经常教导别人,但不是办学院的。他没有留下著作。从柏拉图所写的以他为主角的对话集看来,他是随时随地和人谈话进行教学的。
和他们差不多在同一时期而稍早一些,雅典等地出现了不少无定所教师,笼统称为智者。不过,当时雅典人用这名称专指那些收学费,教青年知识和思想方法,以达到能演说、善辩论目标的散居教师。这个词传到后来成为诡辩者的同义语。
本世纪的学者才为他们正名,认为这个名称的意义作为辩士还不恰当,应当尊为智者,因为他们用知识换取钱财并非耻辱,而他们所传授的知识和思想范围广泛而内容深刻,教人运用语言和思维的能力更有价值。
但是那时雅典人可不这么认为。智者们不但被人看不起,还受到迫害。有的就去外地,有的还被判死刑。连不算智者的苏格拉底也受到公审,判决死刑服毒。他们的罪名主要是不信神和引导青年入歧途。实际上这些人没有反宗教,不反对希腊的那许多神,不过他们的思想言论在一般人眼中看不惯而且觉得危险而已。智者们的著述全部失传,只留下别人传的他们的片言只语和零星理论。
他们之所以蒙受诡辩恶名,柏拉图等名人对智者的批判也起了作用。不过恐怕也不能说完全是冤案。一位著名智者留下来的一句话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样抬高了人自然就会贬低了神。崇拜神的人听了这话当然不会高兴。苏格拉底自辩说是相信神的话,但他还是到处去找证明。神的话不用说句句是真理,还需要什么证明?这不是怀疑神,不信神,是什么?
话说远了。回头再谈教学形式。柏拉图在雅典郊外建立的那所花园学校的名字Academy(英)现在已经成为欧洲语中研究院的公用名。他在那里和学生一起讲授并讨论许多高深哲学问题,留下一些以苏格拉底的名义唱主角的对话集。这个闭门机构拟由哲学王管理的几何图形似的理想共和国的研究院可以说是脱离尘嚣的所谓象牙之塔。尽管柏拉图本人曾参与政治以致流放他乡,他的学校还只是专门研究学术的场所。
智者们就和他不一样。他们到处为家,谁出钱请教师,就去教谁,简直像是江湖卖艺的。可以说他们的学校是在十字街头。亚里士多德的在空地上逍遥散步教学仿佛是兼有二者的特色。到二十世纪初,印度的泰戈尔在野地上办森林学校,在树下上课。开始时仅有五个学生,包括他的一个儿子。(后来发展成为国际大学,就渐变为普通学校了。)这种教育形式有点像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式。但泰戈尔是打算恢复古印度的老传统,与希腊无关。这就引导我们去看同一时期,即公元前六世纪以后的几百年间,是不是曾经有过世界性的同类教育潮流。
放眼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从西到东,从希腊、埃及、伊朗、印度到中国,依据我们现有的文献和文物知识,在这几百年间,世界(亚、欧、非)各地都有无定所的游方教师传播知识、思想、信仰,而且继续下来,一直和有定所的学校教育并行。在这公元前几百年的全盛期以前一定还有长期的传统。例如荷马游行各地演唱史诗就是用这种形式教育听众。不过缺少文献记载无法知道详情。忽略这一方面,只重视学校课本,也就是所谓经典,那自然会有一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中的问题难以解决。现在不妨简略观察一下人所共知的显著情况。
在希腊西边的意大利半岛上,公元前六世纪,也就是中国的春秋后期,出现一个组织,为首的名叫毕达哥拉斯。这些人说希腊语,在各地活动,曾有一个时期在一个城邦得势掌权,使国力强盛。后来被推翻,首领失踪,从者分散各地隐蔽起来。组织形式没有了,但他们的活动并未随即停止,仍有影响而且长期流传,可以说是直到今天未断。他们自己没有文献留下来,只在同时和以后的别人的著作中保留了一些记述。这些人是游动教育集团成员,又是实际政治家、宗教活动家。通常说他们是教派或学派都不准确,不全面。他们有宗教信仰,有组织戒律,保守内部秘密。据说他们主张灵魂不灭,生死轮回流转,甚至到处都是生命的精灵,还认为有地下世界,即地狱。
说这一集团有宗教性质是不错的。但是这些人的言行在当时地中海文化里是独特的,和希腊的宗教大不相同,反而和同时期的印度次大陆上流行的许多教派很有相似之处。他们的政治主张和行为明显是反对当时的希腊城邦实行的。他们主张和实行的是后来所谓寡头政治,既非君主,也不是,大概像是后来罗马的前后三雄统治。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学说。据说哲学和数学这两个希腊语词是他们创始的,一直应用到现在的不少欧洲语言中。
他们认为地球不是宇宙中心,不是太阳绕地球转。据说哥白尼承认受到这一说法的启发而研究日心说。他们分辨出了天体的视运动和真运动。他们特别看重数,说是一切出于数,因此在数学方面尤其有贡献。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勾股定理,到现在还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是他们首创的。
他们提出并企图说明奇数、偶数、质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尝试证明几何图形和数的关系,说,点是1,线是2,平面是3,立体是4。他们还依据数考察音阶之间的关系,对于后来的音乐理论也是开创。在哲学方面,他们说,对立或相反是基本定理,列出十项,首先是有限和无限。这无限概念也是他们的创见。长期以来,这个教派或学派或游行教育集团或兼有宗教政治哲学科学理论及实践的奇特组织的来源和去路都不清楚,但讲文化历史、哲学史、科学史以至于宗教史的都少不了要提到他们。
现在看来,他们的活动正是那一时期欧、非、亚三洲的传播思想和知识的游行教育大潮的一部分。这些人是名副其实的教师。他们的教化是面向群众,不限于一地,不拘于一格,在十字街头。但是他们的学说很专门,表面粗浅,内容深奥,只好在象牙之塔里学习研究。所以他们所建立的是十字街头上的象牙之塔。自己内部互相切磋、辩论,对于广大的听众则是传播、普及新知识、新思想,又迅速,又有效。他们是以毕达哥拉斯为首的或说是为宗师、为教祖的游行教师队伍,是兼有宗教、哲学、数学、科学、政治的理论和行动的特殊组织。
北非洲的埃及一带在古代是地中海各种文化集中、交流、传播、发展的区域,差不多延续到十五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公元前六世纪时也是这种情况。传说毕达哥拉斯就到过埃及。那里当然有游行教育,但详情不悉。
亚洲的波斯帝国(伊朗)占据广大地域,和希腊作战不止一次。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领希腊大军远征印度通过这里。还有希腊军曾进入境内参加内战失败后狼狈退回,其中一个将领色诺芬写出《远征记》传了下来。有武必有文。这里有所谓拜火教,拜光明,反黑暗,起源可能早,但现有文献较晚,约在公元前后。此教传入印度存到现在,信教族称为帕西人(波斯人)。其派别传入中国,变相流入民间,后来叫做明教,也许和明太祖朱元璋参加的元末农民起义军有关系。波斯人和拜火教以外,有说希伯来语的犹太人和犹太教。他们的经典为教所接受,因为耶稣是犹太人。中国前汉时人说这里和中国西域邻近的国家是大宛、大夏、安息。可惜现在说不清楚公元前几百年这一带的思想知识传播情况。可是一越过冰雪(喜马)堆积(阿拉雅、阿赖耶)的喜马拉雅山脉向南到印度次大陆,这时期的情况就比较明白而且热闹了。
雪山以南有两条大河由北而南一向东一向西流入大海。在这两河及其分支流域的广大平原上散布着森林、农村、城镇。大雪山挡住了北边的寒气,所以这里气候炎热,只有雨季、寒季凉快。大约公元前六—前五世纪时,这一大片土地上出现了种种不同思想的游行教化高潮,热闹非凡。本来这里的居民中有一些自称婆罗门种姓的人,以替人家行祭祀,作法事,念经咒为业。他们拜的神多种多样,相信的是上有天界,下有地界,人死后有灵,作法事必有善报,语言、语音有特殊性能和神秘意义。经咒只有他们会念,自己内部口头传授。祭祀、作法事的复杂方式、程序也是他们内部秘传,不写下来,不教外人。到这一时期,情况发生了大变化。
有一些人进森林修道,带家庭,收徒弟,传授新的神秘道法,也不外传,仿佛是许多小集团建立自己的象牙之塔。他们自己生产,独立生活,不归属任何人。他们修的什么道也不公开,也不著书立说发表。后来渐渐有零星文献传出,称为“近坐”(upanisad),大概是师徒密谈传法的意思。陆续一篇篇传出来,有长有短,成为经典。接着有人照样写,成为一种文体,中国向来译做《奥义书》。其中最古的最为人知的“圣言”有两句,一是:“那个,你就是。”或翻译做:“你是那个(它)。”(tat tvam asi)一是:“非也。非也。”(neti,neti)对这些书里的理论和传说历来有种种不同解释。这些人的理论和实践显然和那些念经作法的婆罗门不同,可是后来被人归做一脉相传了。
又有一些人到雪山上或旷野里修炼道法,说是“热烤”(tapas),意思是修苦行。他们用种种方法磨练身体和精神。有的方法过于奇特,难以确定是神话还是事实。不过有些好像是锻炼身体和精神的方法,有系统理论解说传了下来,称为“瑜伽”,意思是联系、结合,古时意译为“相应”。不同教派各有自己的一套,名同实异。其中有静坐修炼调节呼吸的一种,仿佛中国的道家的或者禅宗的修行。形式上可以说是一类,但有根本区别。如果没有真正可靠传授,千万不可自己独学,容易“走火入魔”。瑜伽功现在还有,而且几乎传遍世界,但现代的这些不同方法和说法是不是和印度古代传统一致就难说了。这些人和那些早期念经咒做法事的婆罗门也不是一回事,可是后来被人归到一起了。
另有一些人走上十字街头,在乡村和城镇里游行讲道,公开传法授徒。有的个人独行,分散传道。有的结成团体,日渐庞大,内部又分派别。传授的思想内容高深,但能简单化传向大众。内部辩论深奥而激烈,分歧越来越大,对外宣传却常用说唱故事形式,浅显易懂。他们真正建立了十字街头的象牙之塔。据说这一时期出现了几十种这样的派别和理论。传法人都是靠得到信徒的施舍做生活费,没有别的职业。他们用知识和思想换成物质维持生活,和古希腊的收学费的智者是同一路上的人。这些人中的两大集团至今还在。其中之一限于本土,近来才向外发展。另一个长期广泛传播、开拓、分支、发展,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国际化,成为世界一大宗教,而在本土反而消失了将近千年,很难复兴。以下稍做详谈。
公元前六世纪在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大平原上同时出现了两位伟人。一位被人称做耆那,意思是胜利者。他所建立的宗教也就被人称为耆那教,一直传下来,在现在印度还有不少信徒,近来据说也开始向境外邻国传播。另一位被人称做佛陀,意思是觉悟者。他所建立的宗教也就被人称为佛教,如今已传遍全世界。
两教所宣传的教义有共同之处,例如,都承认生死轮回世间是苦,要求修行达到超出生死的解脱也就是寂灭境界,都提倡出家剃发修行,放弃财产,靠乞讨生活,有组织戒律,戒杀生,不过也可以在家修行,遵守不那么严格的戒律等等。但这只是表面,实际上双方差别很大。耆那教认为世间充满可见和不可见的生命,万万不可伤害,所以至今都以戒杀为最高的第一教条。他们用的“戒杀”(ahimsa)这个梵文词在佛教里也是一个术语,中国古时翻译做“不害”,但佛教戒律里的戒杀生用的不是这个词。
这个词的英文翻译通行世界,汉译是“非暴力”,意义广泛,由宗教、道德扩大到政治。两教的戒杀相同而又不同。耆那教有“可以是论”或“也许是论”或称“非一端论”(syadvad)是独有的。佛教理论把无常、无我越讲越深,越广,也是特殊的。这仅是举例说明理论差别。耆那教对出家人严格要求一无所有,因此连身上披一块布也不行,只好。炎热地方的人穿的本来就少,古时人对于袒露也不怎么避讳,裸形修道的也不只这一派,可是教内仍有分歧,于是分为两大派。一是天衣派,原文的意思是以空间为衣。现在还有,不过不常出来传道了。一是白衣派,用白布裹身。两派后各自独立,连所传经典都分派了。佛教出家人身披袈裟,是染色的,名称原是指那种颜色。也为许多派别,传到各地各民族,也有变化。双方同有的最大变化恐怕是原来游方教化以乞讨为生,后来有了庙宇,坐受布施,逐步扩大,有学问的出家人就探讨理论,互相辩论,进行著作,分歧越多,文献也就越多了。特别是佛教传入中国,见什么就译什么,不怕重复,保存的比原文留下的更多。结果是高深教理从十字街头进入象牙之塔(塔本是佛教用语),最后是大堆的很少人能全读而且读懂的原书及译文,由各派教师作各种解释传授了。
雪山以北向东便到中国古时的西域现在的新疆。公元前六—前四世纪正是春秋后期和战国时代,黄河长江流域热闹非常。从孔子开始有了带门生周游列国讲学论政和著作的风气,出现了诸子并出即所谓百家争鸣的现象。不过跟前面所说的相比较就显出很大的差异。无论是地中海沿岸还是印度次大陆,那时的游行讲学者主要不是为政治,为参政做官,而是各有一套学说,在中国一般人看来不免是在象牙之塔里钻牛角尖。他们是以讲学授徒说话为业,著作为辅,所以对语言修辞、思维方式都很重视。尤其是在印度,教祖及门徒都重口传而轻书写。咒语更是一连串的声音不可错乱。佛经开始总是“如是我闻”。《楞严经》中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这和中国的以政治为先,人事为主,不能行道就由本人或门徒或托名的人用文字著述流传,不一样。文体也有差别。外国的对话像口语,论文像讲演记录。中国的除孔、孟的对话由门徒记下的是生动的口语而且往往有戏剧性以外,《庄子》里的多半是假借拟作的对话就有时显得造作、生硬。此外,署名老子、墨子、荀子、孙子等的书几乎都是文章,不注重对话。《韩非子》一开头就是“臣闻”,更是上奏章,提建议,论政策了。依我看,就现存的文献说,那一时期的中外著名作品,若论文体的精美多变,那是中国的高,若论语言的生动活泼,那是外国的强。还有,中国诸子发言立论的对象,书中所记的听的人,门徒以外多半是君侯,掌权者。外国的书中口气除对门徒、学生外多是对一般人说话。亚里士多德做过亚历山大的幼年启蒙老师,但他的书是为逍遥教学的学院学生讲的,不是为那位王爷的。柏拉图策划的理想国里,当“哲学王”的也不会是真正的君主,掌权者对于那样的国王不会有多大兴趣。佛陀的信徒中有国王,但他说法的对象不是“转轮王”。中国是帝国,有天子、诸侯。外国是一些城邦和分散的独立小国,也许是因此中国的游行教师会更多将面朝上提主张、建议,外国的游行教师更多面向普通人吧?
接下去中外历史上出现了重大的分别。
公元前四世纪以后,罗马兴起,前一世纪,前三雄中胜利的者恺撒被刺,接着他的外孙又在后三雄中成为者,建立罗马帝国,自称奥古斯都,是第一代皇帝。不久,犹太人耶稣诞生了。这就是公元第一年。耶稣成为新宗教的教主,被信徒尊为,就是救世主。犹太教徒不承认,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教日益壮大,终于得到帝国承认为国教。罗马教廷的教权随后超过了王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教权更大,一切教育文化都归教会掌管。后来许多王国中有的王权渐大,要和教权对立。十二世纪后期,巴黎的一些学术组织合力建成一所学校,就是巴黎大学的前身。一二〇〇年,法国国王宣布巴黎大学正式成立。可是没过多久,大学的领导权仍归教廷,由当时的教会管理。大学设置四科,文科是基础科,高级的是神学、医学、法学,实际上神学贯串各科,经院哲学居于统治地位。在哲学争论中不合教廷宗旨的学说和意见一概不准讲授。直到十五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后才有变化,大学学术开始脱离宗教管辖。
东罗马帝国虽然勉强维持到十五世纪才亡,但疆域越来越小。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先知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教后,势力迅速发展,向东传教到波斯(伊朗)全境,也传进中国,向南进入印度次大陆,向东南传到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向西包围东罗马,占领非洲的埃及和欧洲的西班牙。政教合一的称为哈里发的一代又一代教主同时掌握教育文化大权。不过内部分成了两大派。一直到二十世纪初期,土耳其发生革命,伊斯兰教各国才各有不同变化。他们在早期曾经吸收东罗马的希腊语文化传播到欧洲的拉丁语文化中,对文艺复兴起了作用。
中国的情况不一样,不是以神的名义,而是以帝王名义直接掌管文化教育。外国尊的是神。中国尊的是圣。在诸子周游列国讲学见诸侯以前,据孟子说,殷、周已经有庠、序,也就是国立学校,但此说似乎尚未核实。春秋战国时是诸子游行无定所讲学。公元前三世纪秦统一天下,设博士官,收弟子,有了统一的正式官学。汉代继续设博士并成立太学即全国惟一的最高学府。规定经过推荐和考试才能入学做官,以儒家的经书为惟一必修科。最高考试的主考官是皇帝本人。考生要面试,即殿试。考题是策问。考卷是对策。主题是国家大事、高深理论。“臣闻”、“臣谨对”正规化了。考试答卷要写成文章。前汉时最有名的对策是贾谊的“痛哭流涕长太息”的《治安策》和董仲舒的所谓“天人三策”。读书为了应考,应考为了做官,所以读书必须读政府所规定的经,附加读史也就是收集讲经的资料。民间读书教书的都当然以此为准则。打柴也不忘读书的朱买臣终于自学成才做了大官,后来人把他的事迹编成戏一直演到现在。这个读书、考试、做官的内容虽然历代有改变,但程序历时两千年以上毫不动摇。清朝设有翰林院,就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读书写作班子。考到最高层殿试被皇帝看中录取的有希望选上翰林。但仍要按时作文给皇帝批阅。有的人被看中能入皇帝的南书房“行走”,名为陪着读书,实是得到接近皇帝的特权。期满“散馆”考试后分配官职。有人被派出去当“学政”,成为“学台大人”,代表皇帝当主考官到地方上用考试选拔人才。这一套经过长期演变而固定下来的程序是中国独有的,对中国文化思想影响之大无法估计。认为这是中国特色,因此在他拟出的“五权宪法”中有考试权,在政府五院中有“考试院”。真正重要的还不是形式而是考什么。
中国特点是考文章,而文章是直接间接对皇帝跪着说话。当然不能像贾谊那样“痛哭流涕”,只能歌颂、浮夸、说大话、讲空话、排列漂亮话。不仅考试要歌功颂德,连写信也必须在“大人阁下”之后紧接着“恭维”一通四字六字的对偶句套语,说好话歌颂并祝福对方。学会这一套很不容易。这是当秘书,古称记室或书记,是考不取的文人的出路之一。三国时陈琳,唐朝大诗人李商隐,干的职业就是这一行。若不懂这些考生、书记之类行业,恐怕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文学的了解难深,难全,难透彻。这种文风不足为奇,印度古诗文也有浮夸风,不在中国以下,但是连内容立意都得遵照、揣摩当时阅卷者、朝廷、皇帝的意思,这就是由考试做官决定的中国独有的特色了。这种诗文做法很快成为习惯,扩大开来,就是以“上峰”的意思为自己的意思而自己没有意思。应考、应酬所作诗文都是像秘书替主人写信、办公文一样的代笔。若有人自己有什么要写,那就只得另取体裁或则换笔调用隐语了。这也许是汉语古典文学作品风格复杂多变、典故和歧义繁多,因而难懂处超过其他语言文学的原因之一吧?
从以上所说看来,外国的教权,中国的皇权,是千百年间文化教育的主宰(近代外国又加上财权,不必多谈),有定所教育是主要形式了。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并不如此。权的力量无论如何广大深远,究竟是有限的,不能遍及一切,深入人心,永恒不变。所以同时照旧另有民间的种种不同的教育形式。可以说是一在上,一在下,一处显,一处隐,一是威力堂皇,一是潜力巨大。举例说,中国的最古文学结集《诗经》本来有四家传授,前汉时立于学官,应考必读,可是到了后汉,四家全亡了,反而是没有列入学官的姓毛的传授的《毛诗》独自流行到现在。再说,游行教学就从来没断,不过是口头语言占大部分,文字记录仅是留下的痕迹。例如,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都曾有过同佛教相似的托钵僧游行四方,募化,说法,所宣传的不大合乎正统规定甚至违反,可是往往被别人归入那一教的名下,而那些宗教的名称又多是教外人取的,不足为凭,所以这些人对于加在他们身上的那一宗教的牌号是游离的。他们的水平高低不等。杰出的常是诗人,思想家,歌唱自己的创作,宣讲自己的思想。中国更有一特色。民间说唱一直未断。势力一大,官府就会采收入官,当然加以删改编订。最早是《诗经》,收罗风谣,然后是汉代乐府。官府力量来不及办这件事了,于是上层文人加以利用。《楚辞》大概就是这样编订出来的。词、曲、小说都照此轨迹演变。这一过程有利有害,不必多谈。这是广泛的民间教育行动的一种则毫无疑问。老百姓的关于三国、隋、唐等时期的历史知识是从这里来的。他们知道的曹操、诸葛亮、程咬金和历史书上不一致。曹操的白脸很难改成红脸,足见其潜力之大。差不多各国、各民族、各时期都有过这样的象牙之塔和十字街头的双重教育形式。仅看一面很难说明民族文化的显、隐两面,很容易犯以偏概全的毛病。
谈来谈去,话说回来,那位古希腊的逍遥教学的老人亚里士多德已经两千四百岁了。现在还能那样在花园里散步讲学吗?抬头一看,面前是广场,广场是一座高楼,什么十字街头,什么象牙之塔,全不见了。在愕然中,我听到了一阵笑声。不知怎么,我忽然相信,发笑的是讲《逍遥游》的庄子。他也有两千四百岁了。不过他爱说“悲夫”,怎么会笑呢?难道逍遥之中不分悲和喜吗?那又何必计较教学形式呢?
一九九八年七—八月
金克木:《金克木集》卷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