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和五行的母子相及四个方面。其中五行的相生相克是指五行间存在着动态有序的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五行的制化和胜复,是指五行系统中具有的自我调节机制。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与制化胜复的关系,从而维持五行结构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促进事物的生生不息。五行的相乘相侮与母子相及是五行之间异常的生克变化,主要用手阐释某些异堂的气候变化 和人体的病理变化。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将此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 为子。因此,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
2.五行相克
行相克是指木、火 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 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因此,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如以木为例,由于木克土,故“我克”者为土,土为木之“所胜”; 由于金克木,故“克我”者为金,金为木之“所不胜”。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1.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行制序的 五行制化,源于《素问·六微旨大论》“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之论,属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间的正常协调关系。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平衡协调,促进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故明·张介宾《类经图翼·运气上》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化、亢而为害 质行制化的规律是: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具体地说,即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火生金,而火又克金;土生金,金生水,而土又克水;金生水,水生木,而金又克木;水生木生火,而水又克火。
2. 五行胜复
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行中行的过, 按相规的自我调节,气的出现,有两种用对偏,气则是因为胜气的出现而产生,即先出现胜气,而后有复气产生,以对胜气进行“报复”,使胜气复平。复气即胜气的所不胜:若胜气为木,则复气为金;胜气为火,则复气为水;胜气为,则复气为木;胜气为金,则复气为火;胜气为水,则复气为土。
五行胜复的规律是:“有胜则复”。五行中一行亢盛(包括绝对亢盛或相对亢盛),则按相克次序克制,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旺盛,以制药该行的亢盛,使之复归于常。如以木行亢盛为例:木旺克土引起土衰,土衰则制水不及而致水盛,水盛克火而使火衰,火衰则制金不及而致金旺,金旺则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此处木行偏亢为胜气,而金行旺盛为复气,金行旺盛是对木行亢盛的报复。余四行的胜复依此类推。
五行胜复,又称 "子复母仇”。因五行中的一行亢盛,即为胜气;其所不胜,是为复气,又恰为其所胜之子。复气之母受胜气所害,复气制约胜气,为母复仇,故称“子复母仇"如上述的木行亢盛为胜气,金行旺盛为复气;土为木之所胜,而土之子金能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则为子复母仇。通过胜复调节机制,五行系统在局部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下,自行调节以维持其整体的协调平衡。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和五行的母子相及四个方面。其中五行的相生相克是指五行间存在着动态有序的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五行的制化和胜复,是指五行系统中具有的自我调节机制。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与制化胜复的关系,从而维持五行结构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促进事物的生生不息。五行的相乘相侮与母子相及是五行之间异常的生克变化,主要用手阐释某些异堂的气候变化 和人体的病理变化。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将此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 为子。因此,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
2.五行相克
行相克是指木、火 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 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因此,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如以木为例,由于木克土,故“我克”者为土,土为木之“所胜”; 由于金克木,故“克我”者为金,金为木之“所不胜”。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1.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行制序的 五行制化,源于《素问·六微旨大论》“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之论,属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间的正常协调关系。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平衡协调,促进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故明·张介宾《类经图翼·运气上》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化、亢而为害 质行制化的规律是: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具体地说,即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火生金,而火又克金;土生金,金生水,而土又克水;金生水,水生木,而金又克木;水生木生火,而水又克火。
2. 五行胜复
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行中行的过, 按相规的自我调节,气的出现,有两种用对偏,气则是因为胜气的出现而产生,即先出现胜气,而后有复气产生,以对胜气进行“报复”,使胜气复平。复气即胜气的所不胜:若胜气为木,则复气为金;胜气为火,则复气为水;胜气为,则复气为木;胜气为金,则复气为火;胜气为水,则复气为土。
五行胜复的规律是:“有胜则复”。五行中一行亢盛(包括绝对亢盛或相对亢盛),则按相克次序克制,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旺盛,以制药该行的亢盛,使之复归于常。如以木行亢盛为例:木旺克土引起土衰,土衰则制水不及而致水盛,水盛克火而使火衰,火衰则制金不及而致金旺,金旺则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此处木行偏亢为胜气,而金行旺盛为复气,金行旺盛是对木行亢盛的报复。余四行的胜复依此类推。
五行胜复,又称 "子复母仇”。因五行中的一行亢盛,即为胜气;其所不胜,是为复气,又恰为其所胜之子。复气之母受胜气所害,复气制约胜气,为母复仇,故称“子复母仇"如上述的木行亢盛为胜气,金行旺盛为复气;土为木之所胜,而土之子金能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则为子复母仇。通过胜复调节机制,五行系统在局部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下,自行调节以维持其整体的协调平衡。
1、五行分别为金,木,水,火,土;
2、五行是由万物本源——气,聚化而成,具有气的一切属性,包括阴阳属性与升降出入的运动属性;
3、世间万物都可以用五行所属来划分。
4、五行之间具有相生,相克,反克,拒纳等四种关系。原因是五行所具有的阴阳属性与升降出入的运动属性。
5、临床上可以运用五行相生,相克,反克,拒纳等四种关系辨别脏腑的阴阳失衡情况。
6、五行的相侮与拒纳
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之间的克制次序遭到破坏,出现逆向克制的异常相克现象,又称“反克”。因此,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正好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赖金生,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缩;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弱。金能克木,木坚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
水能克火,火炎水灼;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衰遇火,必见销镕;火弱逢水,必为熄灭;水弱逢土,必为淤塞;土衰逢木,必遭倾陷;木弱逢金,必为砍折。
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原因相侮与相乘一样,也有“太过”和“不及”两个方面:
太过所致的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太过强盛,是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够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例如木气过于亢盛,其所不胜的一行金不仅不能克制木,反而被木所侮,出现木侮金的现象。
不及所致的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太过虚弱,不仅不能克制某一行,反而被其所胜的一行的反克。正常情况下,金克木,木克土,但当木过于虚弱时,不仅金克木,土也会侮木。
肝侮肺金:肝的阳气太过,多余的阳气上升到上焦的肺,使肺的阳气太过,阴气不足。临床上对于肝阳太过引起的肺阳太过,肺阴不足证,可以通过泻肝阳的方法祛肺阳救肺阴。
或者,肝的阴气不足,则肺的阴气下降补充肝的阴气,导致肺的阴气不足,阳气太过。临床上对于肝阴不足引起肺阴不足,肺阳太过证,可以通过补肝阴的方法救肺阴。
肺金侮心火:肺的阴气太过,多余的阴气下降到上焦的心(心在肺下边),使心的阴气太过,阳气不足。临床上对于肺阴太过引起的心阴太过,心阳不足证,可以通过泻肺阴的方法祛心阴救心阳。
或者,肺的阳气不足,心的阳气上升补充肺的阳气,导致心的阳气不足,阴气太过。临床上对于肺阳不足引起的心阳不足,心阴太过证,可以通过补肺阳的方法救心阳。
心火侮肾水:心的阴气太过,多余的阴气下降到下焦的肾,使肾的阴气太过,阳气不足。临床上对于心阴太过引起的肾阴太过肾阳不足证,可以通过泻心阴的方法祛肾阴救肾阳。
或者,心的阳气不足,则肾的阳气上升补充心的阳气,导致肾的阳气不足,阴气太过。临床上对于心阳不足引起的肾阳不足,肾阴太过证,可以通过补心阳的方法就肾阳。
肾水侮脾土:肾的阳气太过,多余的阳气上升到中焦的脾,使脾的阳气太过,阴气不足。临床上对于肾阳太过引起的脾阳太过脾阴不足证,可以通过泻肾阳的方法祛脾阳救脾阴。
或者,肾的阴气不足,则脾的阴气下降补充肾的阴气,导致脾的阴气不足,阳气太过。临床上对肾阴不足引起的脾阴不足,脾阳太过证,可以通过补肾阴的方法救脾阴。
脾土侮肝木:脾的阴气太过,多余的阴气下降到下焦的肝,使肝的阴气太过,阳气不足。临床上对于脾阴太过引起的肝阴太过,肝阳不足证,可以通过泻脾阴的方法祛肝阴救肝阳。
或者,脾的阳气不足,肝的阳气上升补充脾的阳气,导致肝的阳气不足,阴气太过。临床对于脾阳不足引起的肝阳不足,肝阴太过证,可以通过补脾阳的方法救肝阳。
拒相生关系:
肝木拒纳肾水:肝的阳气太过,则拒纳肾的阳气的补养,则肾的阳气容易太过。临床上对于肝阳太过引起的肾阳太过,肾阴不足证,可以通过泻肝阳的方法祛肾阳救肾阴。
肾水拒纳肺金:肾的阴气太过,则拒纳肺的阴气的滋养,则肺的阴气容易太过。临床上对于肾阴太过引起的肺阴太过,肺阳不足证,可以通过泻肾水的方法祛肺阴救肺阳。
肺金拒纳脾土:肺的阳气太过,则拒纳脾的阳气的补养,则脾的阳气容易太过。临床上对于肺阳太过引起的脾阳太过,脾阴不足证,可以通过泻肺阳的方法祛脾阳救脾阴。
脾土拒纳心火:脾的阴气太过,则拒纳心的阴气的滋养,则心的阴气容易太过。临床上对于脾阴太过引起的心阴太过,心阳不足证,可以通过泻脾阴的方法祛心阴救心阳。
心火拒纳肝木:心的阳气太过,则拒纳肝的阳气的补养,则肝的阳气容易太过。临床上对于心阳太过引起的肝阳太过,肝阴不足证,可以通过泻心阳的方法祛肝阳救肝阴。在这里对于阴阳的消长关系再进一步说明一下。所谓阴阳的消长关系是指阴与阳之间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的关系。具体有四种情况:
阳气增加,阴气必然减少,只是阴气减少的量小于阳气增加的量,阳长为主,阴消居次。
阳气减少,阴气必然增加,只是阴气增加的量小于阳气减少的量,阳消为主,阴长居次。
阴气增加,阳气必然减少,只是阳气减少的量小于阴气增加的量,阴长为主,阳消居次。
阴气减少,阳气必然增加,只是阳气增加的量小于阴气减少的量,阴消为主,阳长居次。
另外,当阴气或阳气减少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阳气或阴气也开始减少,原因系前面所说的阴阳互根。当阴气阳气都减少到低于正常水平时,便出现了中医讲的“阴阳两虚证”。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人体疾病的产生,是由于人体五脏阴阳不平衡导致的。而五脏之间具有相生、相克、反克、拒纳的关系,这样便加深了疾病的复杂程度,所谓疑难杂证便是由于五脏的相互作用引起人体多个脏腑发生阴阳不平衡而导致的。所以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决不是单纯的治疗一个脏腑,往往同时治疗多个脏腑,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等在人体形成十二条经络线,这些经络线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与支配作用,它是由五脏为中心,加上心包,结合六腑,成为手三阴、三阳与足三阴、三阳 经络而分布于全身,是中医学进行诊断与治疗的重要论据。
五行与药物:中医学认为,药有五味,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
药有五色,凡药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
(1) 荆芥祛风:风属木,肝主风;荆芥味辛属金,金能胜木,木喜条达,故为风家圣药。
(2)人参补肺:肺主气,人参色白微黄,味甘而苦,按白属金入肺,甘属土归脾,脾为肺母,金能生水,似人形,补五脏而不偏,肺气盛,其它四脏之气皆盛。
(3) 栀子清火,心为火,栀子色红属火,形状似心,故能入心,性寒属水,水能克火。
五行与诊断:《黄帝内经》曰:\"心者,君主之官,谋虑出焉;脾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又曰:人之有五脏,脉分寸关尺.
(1)肝脉:左关脉合肝,肝病必影响肾心及肺脾。
(2)心脉:左寸脉合心,心病必影响肝脾及肾肺。
(3)脾脉:右关脉合脾,脾病必影响心肺及肝肾。
(4) 肺脉:右寸脉合肺,肺病必影响脾肾及心肝。
(5)肾脉:左尺脉合肾,肾病必影响肺肝及脾心。
五行与治疗:五脏归属五行,药物归属五行,经过相生相克所起到的变化有:
1 用属木的药克属土的病,生属火的脏;
2 用属火的药克属金的病,生属土的脏;
3 用属土的药克属水的病,生属金的脏;
4 用属金的药克属木的病,生属水的脏;
5 用属水的药克属火的病,生属木的脏。
各个属性的药物非常多多,药性大体可分为寒热温平;各个属性的疾病也非常多,大体可分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中医就是按照这些类别,进行辩证论治,组方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