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原路2号,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静静矗立。今年10月8日是铁人诞辰百年纪念日。
纪念馆前,6.5米高的铁人石像英姿挺拔——王进喜头戴前进帽,身穿羊皮袄,眼神坚毅地看向远方。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外景。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铁人,你看——
在井场,钻机轰鸣着打向数千米深的地下。3月26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占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36%,陆相油田开发技术世界领先。
铁人,你看——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被第一批纳入中国人精神谱系,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铁人,你看——
大庆市铁人学校,一张张孩子的笑脸灿烂绽放。这个你一手创办的大庆油田第一所职工子弟小学,现在发展成当地的重点学校。
……
百年时光流转。“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年仅47岁就走完一生的铁人啊,你看!
愿这盛景,如你所愿!
铁人王进喜在工作中。新华社发
“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
——王进喜等老一辈石油人,头顶青天,脚踏荒原,以气吞山河的大会战把“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1959年的北京街头,经常能看见车顶背着大煤气包的公共汽车在行驶。
铁人,你第一次来北京,看了很好奇。有人说,因为没有汽油,烧的是煤气。
听了这话,你没有再问下去,一个人悄悄地躲在一边,闷着头抽烟。
后来你说,国家缺油,公共汽车背煤气包,是石油工人的耻辱。
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是“卡脖子”难题。
1958年2月,作出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满怀豪情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广袤的松嫩平原,展开艰苦的地质勘探。
1959年9月26日,依靠陆相生油理论创新,我国在松嫩平原发现了大油田。时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前夕,喜上加喜,故取名“大庆”。
然而,一些外国专家断言,中国人靠自己开发不了这样复杂的大油田。
面对西方技术封锁、物资极度匮乏、缺少大油田开发经验等困难,1960年2月,批准组织大庆石油大会战,数万中国人组成石油会战大军,挺进莽莽荒原。
你率队千里迢迢从甘肃玉门赶到了大庆。才下火车,一不问吃、二不问住,先问了三句话: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最高纪录是多少?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让乌黑发亮的原油“哗哗”地淌。
零下40多摄氏度的冬天,滴水成冰,没有遮挡的荒原上刮着刺骨的“白毛风”。几万人一下子从全国四面八方汇集到大荒原,面临着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没油是最大的矛盾。”没房住,你们就挤进地窝子、牛棚、马厩;口粮、衣服等物资严重不足,就吃野菜、喝糊糊,甚至一件棉衣里子都用40多块旧布拼成。
由于吊装设备紧张,钻机无法运抵施工现场。你大吼一声“不能等”,带着30多名工人奋战3天3夜,“蚂蚁搬山也要搬”,愣是靠人拉肩扛把总重量60多吨的钻机运到了井场。
在发生井喷的危机时刻,你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手划脚蹬用身体来搅拌泥浆,压住了井喷。这个画面定格在几代中国人的记忆里。
铁人王进喜用血肉之躯搅拌泥浆。新华社发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一个个铮铮铁汉,爱的是石油,迷的是钻井,唯独忘的是自己。
当地的赵大娘看在眼里,心疼地对工人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铁人的称号传开了,会战指挥部号召会战大军向铁人学习。
在极其艰苦困难的条件下,经过3年多奋战,老一辈石油人以战天斗地的精神赢得了世界瞩目的石油大会战,一举甩掉了我国“贫油”的帽子。
看这些数据——
1959年,我国原油产量373万吨,主要石油产品自给率40.6%,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而到了1963年,我国高速度、高水平地探明和建设了大庆油田,形成了年产60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对实现石油产品基本自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
新中国具备了发展工业的最基本条件。
25亿吨!创造了世界稳产奇迹!
——大庆石油人踏着铁人脚步走,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当好能源安全“顶梁柱”
60多年来,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如果用60吨油罐车装满,可绕赤道15.6圈。
1976年到2002年,大庆油田实现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2003年至今,大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始终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是我国陆上最大油田,发挥着国家能源安全“顶梁柱”作用。
……
“一次次重要突破的背后,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生动写照。”大庆油田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崔颖凯说。
在不同历史时期,大庆油田产生了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大庆新铁人”李新民等三代铁人,涌现了一批新时代英模群体。他们把自身命运与祖国利益、人民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了铁人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石油行业乃至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大庆油田在开发初期采用国外技术,采收率一度不到5%。“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第二代铁人王启民大胆质疑,提出“非均质”开发理论和“高效注水开采”方法,打破了国外认为的开采禁区,极大提升了二次采油技术,为油田实现年产5000万吨原油奠定基础。
1976年,大庆油田年产原油首次跃升至5000万吨。对照当时世界同类油田开发,短则稳产3年至5年,长则10年至12年,大庆油田的答案是:5000万吨以上27年。
在石油界,通常把利用油层能量形成的自喷采油称为一次采油,二次采油通过注水将油“挤”出来,三次采油依靠化学剂把油“洗”出来。
面对三次采油技术被“卡脖子”,大庆油田首席技术专家伍晓林带领团队奋力攻关,历经5600多次试验打破垄断,使油田采收率在二次采油技术基础上提高14至20个百分点。目前,大庆油田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三次采油生产基地。
伍晓林多次拒绝外企高薪邀请。“‘铁人’两个字在中国人心里有特殊的分量,激励着我们踔厉奋发,自立自强。”伍晓林说,在大庆,他能更好实现石油报国的价值追求。
第三代铁人李新民“把井打到国外去”。“井打到哪里,铁人精神就带到哪里。人走到哪里,大庆精神就传播到哪里。”李新民说。目前,大庆油田海外市场已拓展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松嫩平原,1205钻井队高耸的井架上,“铁人队伍永向前”几个大字引人注目。铁人,1205钻井队是你曾经带过的队伍。
“老队长的‘铁’作风激励我们打好每一口井。”现任1205钻井队队长张晶说。
1205钻井队是全国创造钻井纪录最多、钻井总进尺最高钻井队,总进尺超300万米,相当于“钻”透了360多座珠穆朗玛峰。
“时代在变,大庆石油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精神信念始终没变。”2021年“大国工匠”获得者、大庆油田采油工人刘丽说。
“尼克松之所以要访问北京,多半是由于王进喜以及像他那样的中国人。”
——我国独立自主成功开发了大庆油田,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重要见证
1971年1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筹备访华。合众国际社记者罗伯特·克雷布在《王进喜式人物正在使中国前进》中写道:“尼克松之所以要访问北京,多半是由于王进喜以及像他那样的中国人。”
2011年,世界石油巨头英荷皇家壳牌集团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成员来到大庆,他们来探寻,什么样的“精神能源”缔造了一座油田的持久繁荣。
……
铁人,成为中国人自豪感、自信心的响亮表达,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张名片。
1960年的大庆,冬天寒风呼啸的荒原之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奇特的画面——一支100多人组成的运水大军,一盆盆、一桶桶、一担担,用“盆端桶提”的原始方式,在荒原上来来往往,把水运往数里外的井场。
原来是钻井所在地没有水源,但钻井却需要大量水配制钻井液。依然是“不能等”,为抢时间早开钻,你带领工人找到冻了厚厚一层冰的大水泡子,凿冰取水,附近的老乡也纷纷来支援,几天几夜终于集齐了开钻用水。
“这样的方式,艰难程度超乎想象。”大庆油田铁人一口井教育培训基地负责人王绣峰说,很多来油田的国内外参观者了解这个故事后,震撼之余都惊呼“不可能”“没见过哪个国家端水打井的”,但对于当时物资、财力极为匮乏的新中国而言,这正是最真实、最朴素的中国经验。
又何止“盆端桶提”!人拉肩扛运钻机、跳进泥浆池阻井喷、“五两三餐保会战”……这峥嵘岁月里一个个小小的片段,都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生动注脚,传递出的是在任何时刻,中国人百折不挠,必能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坚韧和信心。
与“一五”期间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略有不同,大庆油田的成功开发建设,是中国人独立自主投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生动阐释。
以大庆油田为基础,我国又陆续开发胜利、大港、辽河等油田,为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重要实践基础。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应该进一步发掘梳理铁人精神等根植于中国国情和实践的成功经验,坚定历史自信,更好给出中国答案,回应世界之问。”铁人学院党委书记王洪波说。
当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对外依存度高,外部对我国经济、科技多方面打压,但会战大军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成功打破了外部妄图用石油封锁我国的企图。
王启民说,中国人有信心翻越任何困难的大山,什么时候精神都不能趴下。
参加了石油会战的王启民曾写下一副对联——“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横批“闯将在此”。
“我们把闯字的‘马’写得大大的,突破‘门’框,就是要敢为天下先,誓要闯出中国人自己的油田开发路。”他说。
永远的铁人
铁人纪念馆的正面,是47级台阶;纪念馆主体建筑的高度,是47米。
铁人,“47”的数字,寓意着你47年短暂而不凡的一生。
熟知你的“老会战”说,铁人是立体的,你重情义,有钢铁般的意志,粗犷中透着细腻,严格中包含关爱,前进时不忘自省。
铁人,你的学习笔记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
你这样想,这样写,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对自己,你从不遮丑护短。
1960年10月,你调离1205队不久,1205队因工作不细,打到浅气层时发生了井喷。有人说,铁人已经离开了,不能怪他。但你却认为是自己平时带队工作没做好,只顾猛打猛冲,不讲严和细,你很自责。
这口井后来成了你的“教训井”。每有重要事情或新工人入队,你都主动领人来这里讲教训,让大家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铁人,虽然你文化程度低,但渴望学习和关心下一代教育。
你坚持刻苦学习,一边学文化,一边读毛主席著作。在你的笔记里,能看到各种形状的符号,不会写的字就画符号代替。
无论怎么忙,你每天都要挤时间认字。你说:“我学会一个字就像翻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
你深知没文化的苦。看到工人子女没处上学,整天在荒原上玩耍,就带着工人挖了一个5平方米的土窝窝,垒起土台子,办起了大庆油田第一所“土窝窝小学”。
到你离开我们时,学校已经有700多名学生。为了纪念你,学校改名为大庆市铁人学校。
铁人,你关心职工,不分事情大小,尤其注意那些容易被忘记的人,想不到的事。
一个钻工因公牺牲,你自己掏钱,动员工人出钱出粮票,一直供养他的老母亲;一个工人腿被砸伤,你了解到他家生活困难,就和人事股商量把他爱人安排到大队劳动……
你把一生都交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但铁人,你终究不是铁打的。
1970年,仅47岁的你被确诊为胃癌晚期,病魔无情地摧残着你的身体。
临终前,你用颤抖的手从枕头下边摸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住院后组织补助给你的钱。“请把它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不困难。”
你嘱咐家人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还反复说,要回大庆再干20年。
大庆,那里有让你始终魂牵梦绕、祖国急需的“大油海”;那里有创业年代燃烧、火热不息的生产生活;那里有着你人生中最为珍视、宝贵的10年。
铁人,你走了,但你又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你把永恒的精神留给了时代,扎根在人们心里。在油田,在大庆,在神州大地,一代又一代新的铁人在成长。
那不灭的,是对祖国始终不渝的无限热爱。
那活着的,是永远的精神永远的铁人。 (记者强勇)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儿子今天又说头疼没有上学,我布置了作业家里认真学习吧,我决定从今天晚上开始一定要9:30让两小只上床睡觉,然后自己学习晚点,快考试了,唉呀呀,真的是又浪费一次机会,加油吧!
昨天母亲节,妈妈离开4年多了,真的很想念她,只是我很少表露出来而已,我想妈妈最大希望还是我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今天反省:用心陪伴,按计划学习,坚持,多沟通,多让两小只干活,不可以把自己情绪发泄在两小只身上……
鬼谷先师:王氏,名诩,一作王禅,华夏族,道家诸真之一,传说周人,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 战国时代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 精通百家学问, 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常入山静修,深谙自然之规律,天道之奥妙。
鬼谷先师:王氏,名诩。
《史记·苏秦列传》:鬼谷子,战国时隐居颍川阳城之鬼谷,因以自号。长于养性治身,苏秦张仪师之。《史记·张仪列传》:“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具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徐广曰:“颍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风俗通义》曰:“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
扬雄《法言渊骞》: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余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
王嘉《拾遗记》:张仪、苏秦二人同志好学,迭剪发而鬻之以相养。或佣力写书,非圣人之言不读。遇见坟典,行途无所题记,以墨书掌及股里,夜还而写之,析竹为简。二人每假食于路,剥树皮编以为书帙,以盛天下良书。尝息大树之下,假息而寐。有一先生问:“二子何勤苦也?”仪、秦又问之:“子何国人?”答曰:“吾生于归谷,亦云鬼谷。”鬼者,归也。又云归者,谷名也。乃请其术,教以干世俗之辩。即探胸内得二卷,说书言辅时之事。《古史考》云:“鬼谷子也。鬼、归相近也。”
洪迈《容斋四笔》:《鬼谷子》书:鬼谷子与苏秦、张仪书曰:二足下,功名赫赫,但春华至秋,不得久茂。今二子好朝露之荣,忽长久之功。轻乔松之永延,贵亘之浮爵。夫女爱不极席,男欢不毕轮。痛哉天君!战国策楚江乙谓安陵君曰:“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是㠯嬖女不敝席,宠臣不敝轩。吕不韦说华阳夫人曰:“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诗》《氓之序》曰:“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是诸说大氐皆以色而为喻。士之嗜进而不知自反者,尚监兹哉。
袁淑《真隐传》:鬼谷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隐居鬼谷山,因以为称。苏秦、张仪师之,遂立功名。先生遗书勉之曰:“二君岂不见河边之树乎,仆御折其枝;风浪荡其根。此木岂与天地有仇怨?所居然也。子见嵩岱之松柘乎?上枝干于青云,下根通于三泉。千秋万岁不逢斧斤之患,此木岂与天地有骨肉所居然也。
周有豪士,居鬼谷,号为鬼谷先生。苏秦、张仪往见之。先生曰:“吾将为二子陈言至道,子其斋戒,择日而学。”后仪、秦斋戒而往。
上枝干于青云,下根通于三泉。
王应麟《困学纪闻》:尹知章序鬼谷子曰:“苏秦、张仪往事之,受捭阖之术十有二章,复受转丸、胠箧三章。然秦、仪用之,裁得温言酒食货财之赐,秦也仪也,知道未足行,复往见,具言:‘所受于师,行之,少有口吻之验耳;未有倾河填海移山之力,岂可更闻至要,使弟子深见其阃奥乎?’先生曰:‘为子陈言至道!’斋戒择日而往见。先生乃正席而坐,严颜而言,告二子以全身之道。”
张天雨《玄品录》:鬼谷子,周时隐者,居鬼谷,因以为号。无乡党族姓名字。所着书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易》、《老》、《阴符》所不能该者,而鬼谷尽得而泄之,其亦一代之雄乎!其言有曰:“世无常贵,士无常师。”又曰:“人动我静,人言我听,知性则寡累,知命则不忧。”凡此之类,其为辞亦卓然矣。
《安陆府志》:鬼谷子姓王名诩,西周人。受道于老君,居远安尝入云梦山采药,服之颜如童子,苏秦张仪受业三年,辞去,鬼谷子曰:二足下功名赫赫,但春华至秋不得久茂,今好朝露之荣,忽长久之功,轻乔松之永,延贵一旦之浮,爵夫女爱不极席,男欢不毕轮,痛哉。后不知所终。
《隋志》:有《鬼谷子》三卷,即以为苏秦书。
《唐志》:有乐台注,有尹知章注,序又谓此书即授秦仪者捭阖之术十三章,本经持枢中经三卷,又有梁陶弘景注,今子厚又谓有元冀者为之指要,未知孰是。
《定盦文集》:他如韩非、慎到、吴起、孙膑、尹文、尸佼、屈原、吕不韦、燕太子丹、赵公孙龙、尉缭、关尹、鹖冠、鬼谷之伦,虽各分门而别户,亦皆殊途而同归。卓哉!
○配图丨明刊《鬼谷子》。
○ 编录丨善业文化
世无常贵,士无常师。
“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人民的敬意,是您一生最美的勋章。”
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一位老人的颁奖词。老人名叫龚全珍,是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也是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被总书记亲切地称为“老阿姨”。她追随丈夫扎根革命老区,成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
9月2日16时16分,龚全珍老人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100岁。
去世前,这名已有71年党龄的老人,虽然身体大不如从前,可她始终认为,自己是名党员,就应该天天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恰如她在日记中所言——
“残荷,虽失去春夏时的风采,却坚持挺住,不怕秋风的袭击,它要把最美好的东西留给人们,在挖出一担担洁白的莲藕时才倒下,它奉献了一生,人也该有这种精神。”
这是龚全珍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她人生的写照。
“义无反顾踏上了自己的路”
“我的一生像棵小树,童年在日本帝国主义和统治下虽幸得保住生命,但先天不足无力长成参天大树,却也能在森林中做出自己的一点点绿色,保持绿色直到回归自然。”
——摘自2008年10月2日龚全珍日记
今年夏天,记者来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探访病床上的龚全珍。
在一份诊断书上,医生密密麻麻地给她列出了尿毒症、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等多种疾病,但当时的她仍然笑容慈祥。
回顾人生,龚全珍说自己是幸福的:“人生,各自选择自己的路。我选择物质生活简陋,而精神生活充实的路,生活会愉快些、幸福些。”
医院里,半梦半醒间,她的思绪常常回到熟悉的校园,有时把医护人员认成自己的学生:“孩子们别在这逛来逛去,赶快去上课,记得要好好读书。”
即使是在病中,老人的心也总装着别人。
有一次,听到医生说要给她抽血化验,病床上的她以为要献血,便强打起精神说:“我是O型血,是万能血型,谁都可以用,你们随便抽多少都可以。”
5年前,记者采访龚全珍时,老人精神矍铄,回忆起往事,总是挂着淡淡的笑容。她说,数十年来,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写东西,写的最多的还是甘祖昌的故事。她把《我和老伴甘祖昌》一书赠予记者,其中记录了他们夫妻俩走过的风雨历程:“我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没有写好,怕对不起读者。但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是用心写出来的,每一件事,也是真实有据的。”
据龚全珍介绍,她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一户工人家庭,兄弟姐妹11个,过着清贫的生活,记忆中的家“巷子边有一条大马路,可直通到海边”。
兄弟姐妹中,龚全珍最崇拜三哥。
1938年初,日军侵占烟台。三哥参加了八路军。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龚全珍拉着三哥的手,央求说:“哥,带我去吧,我也要当八路打鬼子。”
“你还小,好好读书,过三年我回来领你参加革命。”三哥说完,背上包就走了。
三年后,龚全珍考上烟台市立女中上高一,可三哥依然杳无音信。那时,日军只要占领了一处地方,就会下令叫学生集合开庆祝会。学校校长指定龚全珍当市立女中的代表,她很不情愿。
散会后,教育局的官员又带着中小学生代表去给日本兵送慰问金。
进了宪兵队的大门,龚全珍看到这些杀害中国同胞的刽子手,还有用中国人的血肉养活的狼犬狂吠着,她感到头皮发麻,全身发抖。
她永远忘不了,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一位老乡因带半袋盐,被日本兵扒光衣裤,用刺刀割开后背的皮肉后,把盐撒了进去,血流了一大片。
从宪兵队回到家后,龚全珍彻夜难眠,她不想当亡国奴,于是下定决心离开烟台,去日军还未践踏过的地方,“如果打听到三哥的消息,我就有机会当八路,为死难的同胞报仇雪恨”。
18岁的龚全珍剪短头发,从烟台步行到济南,再辗转安徽阜阳、河南淅川直至落脚陕西城固,一天最多能走100多里路,这是流亡路上练出来的本领,“沿途的人把我们当成叫花子”。
龚全珍一路流亡,一路求学。那时,西北大学南迁至城固县城。龚全珍报考了西北大学教育系,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陕西省档案馆至今保存着一份龚全珍入学时填写的《国立西北大学新生调查表》。其中,“思想”一栏“对于国家现状之感想及将来希望”中,她填写道:“政治紊乱,国民教育至今不能普及,希望国家能树立一个真正为人民福利着想的政府,希望提高教育水平。”
1949年,即将毕业的龚全珍思考着自己的出路。恰在此时,时任西安军管会主任的贺龙来到西北大学,他号召同学们参军建设西北。
龚全珍很受鼓舞,当即报名参军,实现了戎装梦,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被分配到新疆军区八一子弟学校当老师。
次年春天,杨柳已发出嫩绿的叶子。龚全珍和100多名同行的青年爬上卡车,高唱着军歌向新疆进发。
似亭亭净植的荷花,龚全珍毅然决然踏上了为之奋斗一生的革命之路。
“爱自己所爱,无怨无悔”
“他虽不像知识分子那样温情,他爱得灼热,他承认我为他付出的一切。我们也有共同之处,对生活要求不高,为理想可以贡献出一切。”
——摘自1988年12月21日龚全珍日记
她和他,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起点。
他于1905年出生在江西萍乡市莲花县一个叫沿背的小山村。上了一年半的私塾后,他不得不辍学回家,放牛、打草,挑着担子来回走几十里山路,挣几毛钱脚力费维持全家生计。此后,他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曾多次负伤,革命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从赣西农村到胶东半岛再到天山脚下,两条相隔千里的生命轨迹,竟然神奇地交织在了一起。
1952年冬天,龚全珍第一次见到甘祖昌。那次,校长李平让她给时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的甘祖昌汇报后勤部子弟们的表现。
等甘祖昌走后,李平对龚全珍说:“甘祖昌是个思想意识很纯洁的老同志,他也受过痛苦婚姻的折磨,离婚了,这点你们有相似的遭遇。我给你们介绍认识。我相信你们的思想感情会融洽的。”
龚全珍略微思索了一下回答:“他是个大首长,这点不合适。我见首长就不会讲话,受拘束。”
龚全珍老人回忆说,她脑子里像开了锅的水似的,翻来覆去不能入睡,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
那一年放寒假,龚全珍和老师们到后勤部子弟家家访。甘祖昌和大伙儿一道用餐,她第一次看清他的样子。甘祖昌一米七多的个子,因为瘦,所以显得高;方脸,满脸严肃;眼睛不大,却很锐利;身板笔挺,标准军人姿态。
饭后老师们返校了,甘祖昌和龚全珍进行长谈。
“我今年48岁,校长告诉过你吧?”甘祖昌问她。
“好家伙,如此坦率干脆!开门见山,比我大18岁。”龚全珍心想。
甘祖昌接着告诉龚全珍,他的身体不好,有脑震荡后遗症,还有气管炎、肺气肿。原来,新疆和平解放后,甘祖昌在一次外出检查工作时,敌特分子截断了木桥,他乘坐的吉普车从桥上栽下。甘祖昌头部重伤,落下严重的后遗症。
龚全珍被甘祖昌的革命经历所震撼,也被他的坦诚所打动。通过这次交谈,她不仅了解了甘祖昌个人及家庭情况,更了解了他为人处世的态度。
没有过多的花前月下,没有过多的甜言蜜语,只有相守终身的信念。两人的婚礼在一个小会议室举行,只摆了两桌简单的饭菜,大半的客人都是同事。
起初,有同事担心,一个连“龚”字都写不出,一个是钟爱《简·爱》的大学生,能有共同话语吗?
一天饭后,夫妻俩一起坐在树荫下学习《选集》。
文化水平不高的甘祖昌给妻子介绍起《井冈山的斗争》,解释什么叫主观主义,教她读懂革命这本无字书。龚全珍则给丈夫讲解某个字词的读法、词义、用法。
对于自己和甘祖昌的爱情,龚全珍曾在日记中这样评价:“在我的脑海中,爱情有3种境界:最高境界是有共同理想和目标,愿为之奋斗终生,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生命的爱。我和祖昌共同生活33年……我感到生活得充实幸福。”
“要挑老红军的担子,不摆老干部的架子”
“他为什么不吃好的,不穿好的,他心里常常想着为革命牺牲了的战友,要多奉献,少享受,要为建设家乡贡献出一切。”
——摘自1992年9月28日龚全珍日记
崇拜三哥,龚全珍走上探寻革命真理之路。在丈夫身上,龚全珍则读懂了一个真正的员。
1957年6月,龚全珍从甘祖昌口中听到一个令她震惊的消息,甘祖昌决定带全家人回江西老家,不当将军当农民。
彼时的甘祖昌已被授少将军衔,一家人也早已习惯了新疆的生活。听到丈夫这番话,龚全珍辗转难眠,她翻了翻丈夫的日记本,里面夹了3张请求回乡劳动的申请报告,从1955年到1957年每年一张。
这些报告的内容都一样,上面写着:“自1951年我跌伤后,患脑震荡后遗症,经常发病,不能再担任领导工作了,但我的手和脚还是好的,我请求组织上批准,我回农村当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龚全珍担心甘祖昌头部受伤,老家的医疗条件无法保障。回乡,也意味着重新开始,更何况到艰苦的农村去。对此,同事、朋友纷纷劝说。可是,甘祖昌去意已决,龚全珍也决意相随,“我们有共同之处,对生活要求不高,为理想可以贡献出一切”。
准备动身时,甘祖昌向全家发布了一道命令:不准带棉花。
“棉被棉衣只带面。国家没有那么多差旅费,路这么远,路费比买新棉花还贵。”甘祖昌说完,仔细检查一家老小的箱子和麻袋,检查完才让捆好。
经过半个多月的旅途,一家人终于回到甘祖昌的江西老家——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
从将军到农民,对甘祖昌来说,是身份和心灵的回归。
当年,他为了解放劳苦大众,告别母亲和家乡,走上革命道路。长征路上,他和同村战友约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设,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回家才两天,甘祖昌就领着子女下地干活。“要挑老红军的担子,不摆老干部的架子。”甘祖昌处处用红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要求自己,他希望能和乡亲们一起努力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他亲自下田,用双手一抔一抔捞烂泥,带领乡亲们把200多亩冬水田改造成了良田;他跟工友吃住在工地,和年轻人一起挑水泥、运材料,修建起了江山陂……
将军回到了熟悉的山山水水,龚全珍踏入的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完全听不懂当地方言的龚全珍一个人步行40多里路,到县文教局毛遂自荐当老师。
在学校里,面对山村里的学生,龚全珍是既当老师,又当妈妈;既要教他们读书,还要带他们劳动。
看到别人家里每天父母孩子都能热热闹闹在一起,女儿甘仁荣就问父亲:“为什么你们不能像别人家的爸爸妈妈那样陪着我们?”
父亲若有所思地说:“因为你们的妈妈是学生娃的妈妈,你们的爸爸是农业社的爸爸。”
甘仁荣和兄妹们听到父亲这番回答,大眼瞪小眼无法理解,甚至还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他们亲生的。
甘祖昌每月工资330元,收入水平在当时很高,但一家人却都过着简朴的生活。仅当地乡政府不完全统计,将军回乡后参加建设了3座水库、4座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25公里长的渠道。有统计的捐款达8.578万元,占他全部工资的70%。
将军对群众如此“大方”,但是对自己和家人却很“吝啬”。家人的衣服破了就补好再穿,实在不能补了拿去做鞋底。“只能给后代留下革命传家宝,不能留下安乐窝。”这是甘祖昌常对子女讲的话。
儿子甘新荣本来有当兵的机会,甘祖昌说招兵名额有限,让他留在家乡务农。
大女儿甘平荣也从小想当兵,甘祖昌不仅没有出面帮她,甚至告诉了吉安军分区的领导同志她的右眼近视,希望严格把关,这番话当场把女儿气哭。
龚全珍从教育工作岗位退休时,小女儿甘吉荣打算去学校“顶班”,也遭到甘祖昌的坚决反对。
……
在关系儿女人生前途的大事上,甘祖昌的不近人情曾让子女们哭闹过、埋怨过,但随着儿女阅历的增长,都化为从善、独立、有爱心这些美好的品格。
“父母虽然没有给儿女房产和金钱,却把无限的精神财富给了后代。”甘仁荣说,这些年来,大家都在献爱心、做善事,尽自己所能,传递这份爱。
“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
“我走过的路崎岖、艰难。我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可是我没有遗憾,没有悔恨,心怀坦荡。只要过宁静、简单的生活就满足了。”
——摘自1989年3月26日龚全珍日记
1986年,甘祖昌将军永远地离开了。弥留之际,他交代老伴:“领了工资,买了化肥农药,送给贫困户。”
除了这句遗言,甘祖昌并没有给家人留下什么,他几乎所有的钱,都用在了农村建设上。丈夫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也成为龚全珍的人生信仰。
家乡,还有着丈夫未竟的事业。“老伴,你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我还要在这个世界上,继续我的征程。”
快70岁时,龚全珍主动提出住进莲花县幸福院,要去那里照顾比自己年长的老人;她着手做社会调查,到各乡镇调查青少年失学情况,参与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她成立“龚全珍工作室”,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服务社区……
“我不能庸庸碌碌过日子,应以战斗的姿态向死神挑战;我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沉沦,要抽出主要时间来工作。”这是老人1997年4月10日在日记中的一句话。2013年,老人又在日记中写下:“一个员要为实现中国美好的梦做点事,为社区的建设尽点力,不能等死。”
后来,即使躺在病床上,龚全珍也总会督促儿女们下乡走访,去了解谁家有人生病看不起、谁家孩子上大学缺学费,要求他们一家一家上门,把关心送到对方手中。
几十年来,没有人记得她去过多少学校,帮助过多少人。但记者曾不止一次看到,老人外出参加活动吃饭时,拿出自带的馒头或面包啃。她说:“我牙齿不好,吃这个好。”
在甘祖昌、龚全珍的影响下,儿孙们尽管身处平凡岗位上,却个个品行端正、工作敬业,有的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有的荣膺“全国劳动模范”。
同事和朋友曾送给甘家子女16个字:革命后代,将军传人;淡泊名利,情操高尚。这既是对甘祖昌和龚全珍儿女们的褒奖,更是对这个革命家庭高尚家风的赞扬。
多年来,龚全珍始终践行着丈夫当年的那句话——“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绝不能无功受禄,绝不能不劳而获。”
龚全珍钟爱荷花,爱它的不蔓不枝,皎洁无瑕,奉献一生。
其人如荷,清香满人间。(记者 赖星)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原标题:立柱强基方致远(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⑥)
——如何理解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人类知识革命的产物,离不开教育的积淀、科技的突破、人才的支撑。回顾历史,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最早进入现代化,与其兴办一批著名大学、集聚一批一流科学家、产生一批重要科技成果是分不开的。可以说,现代化强国,必定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正是基于对教育、科技、人才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等重大论断,作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部署,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长远之策必须靠教育、科技、人才。这是历史发展的结论,更是面向未来的必然。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专章部署,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任务,着力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古今中外传承文明和知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我国古代来看,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门下三千弟子、第一所官办学校稷下学宫,还是从隋始的科举考试、始建于元代的北京国子监,都是中华民族重教尚学的重要体现。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比如古希腊先哲交流思想的柏拉图学园、古印度佛陀讲经的鹿野苑、古埃及王室和贵族学习的宫廷学校,这些都是早期文明重视教育的生动例证。
世界进入近代以后,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国家强盛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成为高等教育中心与科学中心的时间大致是重叠的,进而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促进国家实力快速增长。比如,意大利成为16世纪的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就源于中世纪大学的勃兴,意大利是当时欧洲大学最多的地方,为其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奠定了基础,也为其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德国成为近代科学活动中心,也得益于德国大学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从而吸引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和学生,有力促进了德国的统一和崛起。这也启示我们,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只有把教育搞上去,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事业,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以来,我们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作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据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但也要看到,我国离教育强国仍有一定差距,“钱学森之问”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教育,不仅涉及教育质量的提高、优质资源的均衡,而且涉及教育理念的更新、社会观念的转变。
【在线问答】
什么是“钱学森之问”?
2005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便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教育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塑造、能力锻造、人格养成。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锻造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经验分享】
江西井冈山以德育培养红色传人
江西省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100多处。当地将红色资源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教育,定期组织学生实地参观革命旧址,让学生了解红军艰苦斗争的故事。
古人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禀赋和特点,社会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最好的教育就是让人人都接受合适的教育。这些年,党和政府一直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持续不断地努力,使教育的格局和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解决有学上、上好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将重点围绕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经验分享】
浙江天台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
为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吸引孩子就近入学,从2022年起,浙江省天台县采取“名校嫁接、强校帮扶、老校领衔”办学模式,通过城乡共享教育资源,着力建设一批“小而美”“小而优”“小而强”的乡村名校,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教育问题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国计民生,整个社会都高度关注关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事,家庭、社会都需要转变成长成才、职业选择等观念,使教育回归其本质,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不断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极大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人类古代文明史上,中国的科技发明一直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16世纪以前,在影响人类生活最重要的300项科技发明中,中国有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英国学者李约瑟称赞道,“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10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
世界进入近代以后,西方科技的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从蒸汽机到电气化再到信息技术的迭代演进,推动西方现代化大踏步向前。与此同时的几百年间,中国经历了从充耳不闻到亦步亦趋再到奋起追赶的过程,科技水平从远远落后于西方到逐渐缩小与西方的差距,但总体上还是处在落后于人的状态。最近二三十年,中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某些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存在着“卡脖子”现象,成为我国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线问答】
什么是“阿喀琉斯之踵”?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名叫阿喀琉斯的英雄,传说他刀枪不入、所向无敌,但身上有一个“死穴”——脚后跟,是最脆弱的地方。在特洛伊战争中,知道阿喀琉斯弱点的对手,用箭射中了他的脚后跟,导致阿喀琉斯身亡。后来,人们用“阿喀琉斯之踵”来说明一个道理:再强大的人和事物,如果存在致命的弱点,也容易被击垮。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自主创新的历史性突破,“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眼”巡空、“天问”探火等成就令世人为之惊叹。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我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各主要国家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党的二十大瞄准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专门部署了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出了新的要求。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尤为重要。历史和现实表明,许多影响深远的科技创新都是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包括时间成本,都不是个人或企业能够单独承担的。我国具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转化为科技创新的优势。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重大战略部署,并就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这样的制度设计,以国家为强大后盾,以社会为创新源泉,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必将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保障。
【经验分享】
江苏南京抓牢创新“牛鼻子”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立足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全国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优势,全面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抓牢创新“牛鼻子”,当好创新“排头兵”,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显著增强。
现代社会发展理论认为,要素投入和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依靠要素投入驱动发展边际效益会越来越小,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则潜力无限。我国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选择,也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实施这一重大战略,就是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基础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明显进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相关链接】
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3年3月17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涵盖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生命医学等领域。
1.祝融号巡视雷达揭秘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分层结构
2.FAST精细刻画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
3.全新原理实现海水直接电解制氢
4.揭示新冠病毒突变特征与免疫逃逸机制
5.实现高效率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和组件
6.新原理开关器件为高性能海量存储提供新方案
7.实现超冷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
8.温和压力条件下实现乙二醇合成
9.发现飞秒激光诱导复杂体系微纳结构新机制
10.实验证实超导态“分段费米面”
纵观世界科技史,凡是重大的科技创新,都是建立在整个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并不排斥向他人学习借鉴,而是以开放共赢的态度,加强对外科技交流合作,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科技发展与进步,以更好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人才引领驱动
“人才”一词最早源自《周易》的“三才之道”,指的是与天才、地才并称的概念,后逐渐衍生出有才华和能力的人的意思。我国自古就把人才奉为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周文王对姜子牙等人才求贤若渴,演绎了“磻溪访贤”的人间佳话;“战国四公子”各个号称门下“食客三千”,以礼贤下士、善待门客闻名天下;燕昭王“高筑黄金台”的故事,成为我国历代文人士大夫推崇的重视人才的文化语码。从世界范围看,16世纪以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先后形成了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5个科学和人才中心,为西方现代化的启动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关链接】
战国四公子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天下纷争。各诸侯国贵族竭力网罗人才,养士之风盛行。其中,以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与楚国春申君黄歇最为著名,他们礼贤下士、广交宾客,各有食客数千人,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高筑黄金台
战国后期,燕昭王身边谋士郭隗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古代一位侍臣为君王买千里马,却只买了死马的骨头回来,君王大怒而不解,侍臣解释说,如果大家看见君王连千里马的骨头都肯用千金买回来,就会认为君王是真正想要高价买千里马,就会自然而然把千里马送上门来。后来果真如侍臣所言,不到一年就有几匹千里马被呈送上来。郭隗劝谏燕昭王说,你可把我当作马骨,引得大批千里马。燕昭王觉得有理,尊郭隗为老师,为他在易水河边筑起高台,上面堆满黄金,名叫招贤台,亦名黄金台。燕昭王招贤的举措,引来天下人才的纷纷归附。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大任务,推动我国人才事业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6月,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2.2亿人,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
但也必须看到,与我们面对的国内外形势任务相比,我国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的任务还很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的竞争更趋激烈,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现在,我国正处于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创新最活跃的时期,为我们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二十大立足全局、面向未来,对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新的战略谋划,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自主培养人才。坚持独立自主,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我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都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规模居世界前列,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培养造就出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大力引进人才。“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人才集聚主要靠培养也要靠引进,如果说自主培养是“造血”,引进人才则是“输血”。近代以来的人类历史表明,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现在,我国已经具备了人才集聚的诸多有利条件,需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虹吸效应”,把更多全球顶尖人才、智慧资源、创新要素吸引进来。同时,支持和鼓励人才“走出去”,学习国外先进知识、技术和经验,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服务。
【经验分享】
福建泉州打造聚才引才“强磁场”
福建省泉州市始终把人才优先发展摆在重要战略位置,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持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遗余力为人才成长发展、创新创业创造条件。截至目前,泉州人才队伍总量达228万人,其中累计引进聚集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逾百名,入选省级人才计划逾2200名。
用好用活人才。人尽其才,百事俱举。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合理使用人才,是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善于用好人才,需要有爱才惜才的诚意、容才兴才的雅量,坚持以用为本、重在使用,着力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环境、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使各类人才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特别是青年人才处于人生创新创造的黄金期,只有加大对他们的使用力度,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承担起更大责任,才能为事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历史伟业,需要几代人付出艰苦的努力,需要不断夯实向前发展的根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犹如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块柱石,共同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巍峨大厦的坚固根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朝着更高阶段迈进。
【深度阅读】
1.:《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求是》2022年第9期。
2.《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人民日报》2023年5月30日。
3.:《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求是》2023年第15期。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