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于敏(左一)和同事常铁强(左二)、贺贤土(右一)讨论工作。 图片由于敏生前工作单位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提供
于敏在欣赏京剧海报。 图片由于敏生前工作单位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提供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就在被授予勋章前几个月的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于敏的科研生涯,始于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上世纪60年代初,钱三强找到已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钻研多年的于敏谈话,安排他参与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从那时起,于敏便转入了绝密的国家科研工作,开始了隐姓埋名的28年奋斗生涯。
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美国用了7年多,中国仅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此后,在一系列尖端的国防科技研究中,于敏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实现了一项项重要突破,为我国国防力量的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
回望于敏93年的人生,在科研工作之外,便是与家人的相处。从于敏与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中,我们似乎可以读懂些什么……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已是一名小有成绩的青年科学工作者的于敏,由于整日埋头科研,一直没有机会谈恋爱。转眼间就过了而立之年,家人都很操心他的终身大事。
于敏的姐姐于愫在天津工作。在其托管孩子的保育院里,有位端庄秀丽的姑娘让她眼前一亮。那是孩子的保育员老师,名叫孙玉芹。
在姐姐的安排下,于敏和孙玉芹见了一面。双方的感觉都很好,从此便确立了恋爱关系。一年后,他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1958年冬天,孙玉芹调入北京,进入于敏所在单位从事行政工作。
婚后,孙玉芹操持起了全部家务,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丈夫。于敏则一如既往地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中。
孙玉芹知道,丈夫从事的是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但是,她从不过问他的具体工作,只是默默地担负起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明白,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让于敏不必为家务分心,就是对丈夫工作最大的支持。平时在家,也是孙玉芹一个人忙前忙后,于敏安安静静地工作。
几年后,家里先后添了一女一儿。
那些年,于敏一家包括老母亲在内的五口人,住在一套两居室的房子里。房间里除了一张书桌外就是床,十分拥挤,人来回走动都有点困难。晚上,于敏回到家,女儿要用书桌做作业,于敏只好把桌子让给女儿,自己趴在床上去推导方程或者做计算。
孙玉芹心疼丈夫,担心他劳累过度。于是,有时到了周末,她就硬拉着于敏,带着孩子一起去逛公园,想让他稍稍休息一下。但于敏总是沉浸在对问题的思考里,常常和妻儿不合拍。后来,再去逛公园的时候,于敏就干脆自个儿找个安静的亭子,独自坐在那里看书。
有一次,孙玉芹好不容易说服丈夫陪自己一起去逛百货大楼。到了百货大楼门口,于敏却不愿意进去,说自己坐在门口等她。然而,等孙玉芹买好东西出来时,却找不见于敏,她只好一个人先回家。到家后,还是没看到于敏,孙玉芹就到所里办公室去寻找,也找不见。
人到哪儿去了呢?孙玉芹有点生气,又有点担心。
一直等到天完全黑了,于敏才姗姗而归。
孙玉芹问他:“你去哪儿了呢?我都找你半天了,找遍了单位和家里,也没找到你。”
于敏这才回答说:“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便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去琢磨。没想到天黑得这么快。”
孙玉芹又心疼,又无奈。
还有一次,于敏看见妻子实在太忙,感到很内疚,于是主动提出,要帮忙洗衣服,就是用盆往洗衣机里加水。
一盆、两盆、三盆……他不停地往洗衣机里加水。“加了这么多盆水,怎么洗衣缸里的水还没加够呢?也没见水涨上来啊?”于敏心里好生奇怪。
妻子也觉得纳闷,走过来仔细查看。这才发现,洗衣机的排水阀门还开着,于敏完全忘掉了要先关上排水阀门,加进去的水全都流走了。
眼前的场景,让孙玉芹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两人就这样携手走过了一辈子。
年逾古稀后,于敏开始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家里,陪伴妻子。
2012年8月的一天,81岁的孙玉芹突然心脏病发作。孩子们赶紧送母亲去医院。于敏颤颤巍巍地跟在后面,目送着他们离去。
当天,孙玉芹就去世了。
这,对于于敏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么多年来,他早已习惯了妻子陪伴在身边。从那时起,他似乎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了,人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对于妻子,于敏经常说:“我觉得我对不起她。我总是有许多愧疚。”
二
于敏一生都忙于科研工作,对子女的照料常常不够,关心和培育也不够。
在女儿于元和儿子于辛的成长过程中,于敏几乎很少有时间陪伴。因此,孩子们对他的印象是一个永远在忙碌的背影。
但是,妈妈却一直叮嘱他们:“爸爸在忙工作,不要去打扰他。”孩子们从小都很懂事,尽量不去影响爸爸的工作。
当于敏转入研究氢弹之时,已经有了女儿。每当同事来家里讨论工作,为了保密需要,于敏就让妻子带着女儿到外面去转悠。这样的习惯,以致孩子长到很大的时候,仍然一见生人就会躲起来。
于元上学后,父亲一有同事来访,于元就得带着弟弟离开房间。
有一次,小于元站在门口,偷听爸爸和叔叔们的谈话,听到爸爸时不时说到一个字“肉”。
孙玉芹看见了,赶紧把孩子拉开:“大人谈事情,小孩子不要偷听!”
没成想,于元却很开心。她兴奋地告诉妈妈:“妈妈,爸爸说‘肉’,我们有肉吃了!”那时候生活很艰苦,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平时吃肉不多,因此孩子对“肉”这个字眼很敏感。
到了吃饭的时候,于元却发现桌上并没有肉。于是就问爸爸:“爸爸,您不是在说‘肉’嘛,为什么我们没有肉吃呢?”
于敏愣了一下,随即反应了过来,孩子说的一定是希腊字母ρ。
他笑了,告诉孩子:“我说的不是吃的肉,而是一个希腊字母。它表示的是物体的密度。体积相同的前提下,密度越大的物体越重。”
“我明白了!越重的物体,它的‘肉’当然就越重。”于元天真无邪地说。于敏和孙玉芹都被逗乐了。
由于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特别少,因此几乎每一次,于辛都记得特别清楚。他最难忘的是有一回,读小学时,全家人一道去颐和园游玩。那天,一家人沿着昆明湖畔的彩绘长廊缓缓地往前走。看到长廊的梁栋上画满了图画,于元和于辛姐弟俩都很好奇。于敏仔细打量这些彩绘,一幅幅地给孩子们讲解:这幅画讲的是“苏武牧羊”的故事,那幅画讲的是“三顾茅庐”的故事,还有“岳母刺字”……
时隔多年,于辛回想起来那一天的经历,仍历历在目。那时候的他多么希望,父亲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啊!
在于辛的记忆中,父亲经常出差,有时一出差就是两三个月。在家里也多半都关在房间里,和叔叔们探讨科研的问题。他知道,父亲很有学问。
有一次,上物理课,老师讲到电路图这一章节。那时,对于复杂电路里的串联和并联究竟是怎么回事,于辛一直都弄不懂。回到家,正好父亲有时间,他就向父亲请教。
于敏便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幅图,给于辛讲解起来。父亲这样一讲,于辛一下子就明白了。从那以后,他对电路图、接电线、动手做物理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老师教大家自己动手制作收音机。于辛对此特别感兴趣。父亲给他买来了磁铁、线圈、电容器,然后指导他如何将这些器件组装起来,如何通过调节电容调出声音来。于辛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台能够收听广播的收音机,心里很得意。
直至今日,回忆起这些点点滴滴,于辛感到,父亲确实很有本事,也很爱他和姐姐,只是父亲的工作实在是太忙,因此不能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
母亲去世后,为了照顾好父亲的生活,于辛一家搬了过去,和父亲住在了一起。
那时,于敏的卧室里,用的依旧是上世纪80年代的简易铁床、油漆剥落严重的老式写字台和书柜,还有一台老旧的电视机。于敏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就是在这个无比简朴的房间里度过的。
书柜里,有几本于敏亲自整理的手稿,那是为学生做学习研究参考用的。每一页上,每一个字,一笔一画都写得工工整整。客厅里,一直悬挂着一幅书法——“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每天,于敏都按时早起。先打一打太极拳,做一做健身操。吃过早饭,看一些科技资料、电视新闻。接着看看书,写写材料。午饭后,要小睡一会儿。然后起来看看报纸和专业书籍。剩下的时间大都花在看资料、跟踪国际最新科技进展上。同时,他依旧保持着对史书、古典文学和京剧的热爱,会看《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史记》《红楼梦》等书籍,有时间还会听听京剧。
三
于确是于敏的堂弟,比于敏小26岁。虽然兄弟俩年龄悬殊,却始终保持着手足深情。
新中国成立后,在天津老家,于敏的父亲和叔叔两家九口人一直吃住在一起。可是,由于两家老人年纪大了,没有正式工作,家里孩子尚小,所以基本上没有经济来源。
1951年,于敏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后,每月15日都会给天津的家人汇款。
刚开始工作时,于敏的工资并不高。等到195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后,工资才高了一些,一个月180元。除了自己小家的日常开销外,剩下的钱几乎全都寄回天津。孙玉芹贤惠明理,对此毫无怨言。每次汇款,都是孙玉芹去邮局办理。
有一次,已经过了每月预定的时间,汇款单还没寄来。又过了一周,汇款单才寄到。后来,家里人才知道,那一次,于敏的工资丢了,只得想办法把钱凑足了,才给家里汇过来。
这些汇回老家的款项,既是给老人的赡养费,也有全家人的生活费。于确和弟弟妹妹的学杂费,都是用哥哥寄来的钱付的。
1960年,于敏的父亲去世后,他还继续给老家寄钱。一直到1978年,于确的父亲去世,在于确家人的再三坚持下,于敏和孙玉芹才停止了汇款。
在于确的记忆里,他只在春节期间偶尔见到过于敏。那时,年幼的于确特别盼着过年,因为堂哥于敏回家过年时,总会给他们带来许多好吃、好玩的东西。
平日里,于敏则会给家人写信。据于确统计,家里断断续续收到了于敏200多封家书。后来,这些家书都被家人珍藏在了一个专门的箱子里。
每一次收到于敏的书信,于确便会和家人一同凑在父亲身边,听父亲念信。于敏的信里从不谈工作,全部是关心老人身体健康、孩子学习教育和健康成长的内容,鼓励弟弟妹妹好好学习。
于确说:“哥哥谦虚谨慎的性格,对我们这些弟弟妹妹影响非常大。我们都以他为榜样,心怀真诚、善良,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以前,于确只知道哥哥从事的是需要保密的工作,但哥哥究竟具体做什么工作,他一直都不清楚。直到1986年,他在电视上突然看到了于敏的名字,才知道原来哥哥做的事情这么重要!
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于敏作为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被表彰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于确得知这个消息后,内心无比激动,倍感自豪。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拨通了于敏家的电话,却哽咽得说不出话来。电话那头,于敏反而很平和。他说,自己为国家做点儿事是应该的。
还有一回,于确在报纸上看到关于于敏的报道,便给于敏写信,大意是想和那位记者联系一下,聊聊哥哥孝敬老人的事。然而,于敏却回信说,国家弘扬的是“两弹一星”精神,不要宣传自家私事。
2006年,于确到北京探望于敏。提到叔父时,于敏流泪了。这是于确平生第一次看到哥哥落泪。于敏愧疚地对于确说:“真对不起叔父,没能在他弥留之际见上一面。”
随着年纪渐长,于敏的身体状况也成了于确心中的牵挂。2018年底,于敏入选“改革先锋”。当于确得知哥哥身体不好,住进了医院,非常担心。“他为了国家强盛,兢兢业业,是为国家尽了忠;27年汇款赡养老人,是尽了孝。哥哥是这世上忠孝两全的人!”于确这样评价堂兄于敏。
在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之后,73岁的于敏曾写了一首七言《抒怀》,总结了自己沉默而又壮丽的一生。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
这,正是这位杰出科学家,对祖国、对人民的真情告白!
版式设计:赵偲汝《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6日 20 版)
“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于敏用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作者:田亮
编辑:陈佳莉
“于敏是谁?”
这个名字出现在1987年“全国劳动模范”名单中时,其余4人都有详尽的人物事迹介绍,唯独关于于敏只有短短13个字:“于敏是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除此之外,人们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30多年过去了,尽管于敏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等至高荣誉,尽管2021年热播剧《功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他的事迹,但《环球人物》记者近日在进行于敏相关采访时,仍有身边朋友不知道他是谁。有些电脑输入法依然不能默认打出“于敏”这个名字。
·《功勋》电视剧中于敏单元的剧照。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于敏真的用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今天是中国首颗氢弹爆炸成功55周年,作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这个名字值得被重提和铭记。
“国产土专家一号”
1961年1月12日,北京飘着雪花,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副部长兼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的钱三强把于敏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严肃地说:“经所里研究,报请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
当时,美国、苏联和英国已相继研制出比原子弹威力大几十倍、几百倍的氢弹。
“杜鲁门跟艾森豪威尔都裸地讲,他们决不能让中国搞氢弹。”于敏回忆说。
1960年,苏联又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中国决定自主研发核武器。
二机部负责核武器的研制。作为二机部的科学家副部长,钱三强很了解有哪些“将”可遣“兵”可用。
为什么选中于敏?
1957年5月,日本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率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留下了深刻印象。日本代表团回国后发表文章称,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仅在北京大学学习过的于敏是中国“国产土专家一号”。
·20世纪60年代的于敏。
只是,当时一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的于敏,要转向氢弹预先研究,并非他的兴趣所在。
“父亲一生崇尚‘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喜欢安安静静地搞基础理论研究,最喜欢从事的工作是大学刚毕业时的量子场论研究,后来根据国家需要改行做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也还是基础理论研究。而氢弹研究是应用研究,接受这个邀请,就意味着又一次改行,要放弃在原子核理论上取得的一切成就,隐姓埋名地投身于核武器事业。”于敏之子于辛说。
·2022年6月9日,于辛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本刊记者侯欣颖/摄)
但对于这个影响一生的抉择,于敏当即就答应了。
“爱国主义压过兴趣。”于敏回忆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而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一定全力以赴把氢弹搞出来。”
从此,于敏的名字就在原子核理论界,乃至整个物理学界“蒸发”了。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了。”于敏回忆道。
“百日会战”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转年,在听取汇报时提出:“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周恩来立即要求有关部门作出全面规划。
于敏就是在这个时候率队加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今北京九所)的,与主任邓稼先和副主任周光召、黄祖洽、秦元勋、周毓麟、江泽培、何泽慧,共同被称为理论部“八大主任”。
杜祥琬于1965年3月到理论部报到,那年27岁,是理论部里的小字辈。
他说:“当时,我们不分领导职务大小,一律以‘老’‘小’相称。邓稼先、周光召、于敏叫老邓、老周、老于,我是小杜。大家常常在一起开‘鸣放会’,不管老小,谁有想法,都可以到黑板上去画,去说。从不同的意见中发现每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2022年6月7日,杜祥琬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本刊记者侯欣颖/摄)
理论部聚集了全国的顶尖高手,但天才并不等于天然成功。
一条条途径、一个个方案被提出来,经过仔细讨论和计算分析,又一个个被否定了,“山穷水复疑无路”是于敏等人当时常有的感觉。
为突破氢弹原理,于敏可谓废寝忘食。有一次,妻子孙玉芹让于敏去食堂买饭,他随手拿了一个破底的塑料袋。包子和米饭装进袋子里,没走几步就漏了出去,散落一地,惹得大家哄然大笑。
最终,理论部形成了几种可能成形的方案,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
1965年国庆节前夕,于敏按上级要求带领几十位工作人员前往上海,利用国庆假期使用J501型计算机抓紧验算。
·1965年9月,于敏带领一批年轻科研人员赴上海华东计算所对氢弹物理原理全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图为科研人员在使用的J501计算机。
“核武器爆炸后,每个时间、空间点上,都有温度、速度、压力、加速度等物理量。计算机就把这些物理量计算出来后打印在A4纸大小的连续纸带上。”杜祥琬说。
当时,打印出的字迹很不清楚,用手一摸打印纸,手上就会留下金属烧蚀后的灰烬。于敏等人就是在这样的纸带上,往往一趴就是几个小时,手上、衣袖上都是黑乎乎的一片,但个个依然热情高涨。
经过3个多月的分析、比较,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杜祥琬说,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百日会战”。
·1996年,于敏在北京办公室查阅计算机数据。
“三万六千个毛孔全都舒服极了”
很多人看到过一组数字: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空军飞行员驾驶轰—6甲型轰炸机,在预定着弹点成功投弹。
这颗全当量氢弹在距地面2930米的高度爆炸,天空中出现了“两个太阳”。烟云上升到1万米高的平流层,蔚蓝的天空中出现了壮观的蘑菇云。
·1967年6月17日,空军飞行员驾驶轰—6甲型轰炸机在新疆罗布泊成功投放氢弹。
“这种心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知道,从心提到嗓子眼上,到成功,心情是无法概括的。简直不知道怎么形容,不只是欣慰,也不只是喜悦,是种说不出来的心情。前面提心吊胆得很厉害,知道成功了,好像五脏六腑、三万六千个毛孔全都舒服极了……”于敏回忆道。
一个感人至深的细节是,在马兰基地参加核试验的工作人员来自全国各个单位,他们互相保密。即使是一个单位的,被分在不同岗位,也互不知情。直到在核试验时见面了才知道:“原来你也是干这个的呀!”
在于辛印象中,父亲从不谈起他的工作,只说是做科研。于辛说:“那时候,经常有他的同事来家里探讨工作,这时候妈妈就带我和姐姐出去玩。”
直到1999年,于敏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于辛才真正知道父亲具体是干什么的,才知道父亲的成就有多大。
除了氢弹,于敏还是中国中子弹理论设计的技术把关者和负责人。中子弹也是一种核弹。
于敏又被人们称为“中国中子弹之父”,但他生前并不愿意人们叫他“某某之父”,曾说:“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于敏老师生动的写照。由于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他身体很虚弱,有时实在不舒服,无法来办公室讨论,就约我们去他家里讨论,而且一讨论就是三四个小时。孙阿姨说:‘你们一来,老于就好多了。’”北京九所研究员、于敏带的博士生蓝可说。
他把毕生精力全部投入到国家尖端国防科技的发展上,甚至无暇出版学术专著。
《环球人物》记者苦苦搜寻于敏写的书,结果只发现60多年前出版的那本定价1.1元的《原子核理论讲义》。201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重印了这本书。
·1959年夏,于敏与北京大学教授杨立铭合作在成都主办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并以此为基础出版了《原子核理论讲义》一书。
2019年9月,于敏获得“共和国勋章”。遗憾的是,他在2019年1月已驾鹤西去,成为唯一一位获得“共和国勋章”却没有机会佩戴它的人。
如今,于敏已离世3年多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官网首页仍在显要位置展示着缅怀于敏的照片,上书他的自勉诗句:“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
本文节选自第471期《环球人物》杂志封面文章
在本期杂志中,
以下精彩内容也不容错过
纪尧姆夫妇本只是对普通的情报联络员,却靠惊人的实力与运气一路潜入西德总理府,成为“史塔西”安插在西方国家心脏的杀手锏。
但这对在冷战中的传奇间谍夫妇,却没能挺过家里的另一场“冷战”,最终成为了德国后的又一起悲剧。
看德版“史密斯夫妇”
的悲剧人生↓↓
加拿大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夸德里佳创始人科顿离奇死亡,约11万个客户账户共2.5亿美元被冻结。
“他假死,携款潜逃了。”
“我更倾向于这是谋杀。”
“把我的钱还回来!”
阴谋论甚嚣尘上,整个数字货币的世界陷入恐慌……
看消失的比特币之狼↓↓
上海戏剧学院17级京剧表演班416宿舍的姑娘们用京剧唱腔自唱自录了国风歌曲《赤伶》,在网络上一夜爆红,681万的播放量着实让这几位姑娘们吃了一惊。416女团就此诞生。
关注她们的年轻人因此爱上了京剧。不少“00后”每天都会在手机上看京剧,这让家长吃惊不已。
看416女团,
带着京剧杀个回马枪↓↓
6月8日,蓝天野在北京病逝,享年95岁。
他在中国话剧的舞台上走过了70余个春秋,难以统计他一共饰演过多少个角色,但无论戏份多少,哪怕是临时被拉去顶替个没有名字的龙套,他都要仔细考虑年龄、性格、着装,甚至在心里作一个人物小传。北京人艺排练厅墙上挂着的“戏比天大”四个字,蓝天野用自己的话剧人生作出了具体的示范。
看蓝天野:
戏长久,不言别↓↓
“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于敏用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作者:田亮
编辑:陈佳莉
“于敏是谁?”
这个名字出现在1987年“全国劳动模范”名单中时,其余4人都有详尽的人物事迹介绍,唯独关于于敏只有短短13个字:“于敏是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除此之外,人们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30多年过去了,尽管于敏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等至高荣誉,尽管2021年热播剧《功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他的事迹,但《环球人物》记者近日在进行于敏相关采访时,仍有身边朋友不知道他是谁。有些电脑输入法依然不能默认打出“于敏”这个名字。
·《功勋》电视剧中于敏单元的剧照。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于敏真的用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今天是中国首颗氢弹爆炸成功55周年,作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这个名字值得被重提和铭记。
“国产土专家一号”
1961年1月12日,北京飘着雪花,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副部长兼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的钱三强把于敏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严肃地说:“经所里研究,报请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
当时,美国、苏联和英国已相继研制出比原子弹威力大几十倍、几百倍的氢弹。
“杜鲁门跟艾森豪威尔都裸地讲,他们决不能让中国搞氢弹。”于敏回忆说。
1960年,苏联又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中国决定自主研发核武器。
二机部负责核武器的研制。作为二机部的科学家副部长,钱三强很了解有哪些“将”可遣“兵”可用。
为什么选中于敏?
1957年5月,日本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率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留下了深刻印象。日本代表团回国后发表文章称,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仅在北京大学学习过的于敏是中国“国产土专家一号”。
·20世纪60年代的于敏。
只是,当时一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的于敏,要转向氢弹预先研究,并非他的兴趣所在。
“父亲一生崇尚‘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喜欢安安静静地搞基础理论研究,最喜欢从事的工作是大学刚毕业时的量子场论研究,后来根据国家需要改行做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也还是基础理论研究。而氢弹研究是应用研究,接受这个邀请,就意味着又一次改行,要放弃在原子核理论上取得的一切成就,隐姓埋名地投身于核武器事业。”于敏之子于辛说。
·2022年6月9日,于辛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本刊记者侯欣颖/摄)
但对于这个影响一生的抉择,于敏当即就答应了。
“爱国主义压过兴趣。”于敏回忆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而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一定全力以赴把氢弹搞出来。”
从此,于敏的名字就在原子核理论界,乃至整个物理学界“蒸发”了。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了。”于敏回忆道。
“百日会战”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转年,在听取汇报时提出:“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周恩来立即要求有关部门作出全面规划。
于敏就是在这个时候率队加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今北京九所)的,与主任邓稼先和副主任周光召、黄祖洽、秦元勋、周毓麟、江泽培、何泽慧,共同被称为理论部“八大主任”。
杜祥琬于1965年3月到理论部报到,那年27岁,是理论部里的小字辈。
他说:“当时,我们不分领导职务大小,一律以‘老’‘小’相称。邓稼先、周光召、于敏叫老邓、老周、老于,我是小杜。大家常常在一起开‘鸣放会’,不管老小,谁有想法,都可以到黑板上去画,去说。从不同的意见中发现每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2022年6月7日,杜祥琬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本刊记者侯欣颖/摄)
理论部聚集了全国的顶尖高手,但天才并不等于天然成功。
一条条途径、一个个方案被提出来,经过仔细讨论和计算分析,又一个个被否定了,“山穷水复疑无路”是于敏等人当时常有的感觉。
为突破氢弹原理,于敏可谓废寝忘食。有一次,妻子孙玉芹让于敏去食堂买饭,他随手拿了一个破底的塑料袋。包子和米饭装进袋子里,没走几步就漏了出去,散落一地,惹得大家哄然大笑。
最终,理论部形成了几种可能成形的方案,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
1965年国庆节前夕,于敏按上级要求带领几十位工作人员前往上海,利用国庆假期使用J501型计算机抓紧验算。
·1965年9月,于敏带领一批年轻科研人员赴上海华东计算所对氢弹物理原理全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图为科研人员在使用的J501计算机。
“核武器爆炸后,每个时间、空间点上,都有温度、速度、压力、加速度等物理量。计算机就把这些物理量计算出来后打印在A4纸大小的连续纸带上。”杜祥琬说。
当时,打印出的字迹很不清楚,用手一摸打印纸,手上就会留下金属烧蚀后的灰烬。于敏等人就是在这样的纸带上,往往一趴就是几个小时,手上、衣袖上都是黑乎乎的一片,但个个依然热情高涨。
经过3个多月的分析、比较,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杜祥琬说,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百日会战”。
·1996年,于敏在北京办公室查阅计算机数据。
“三万六千个毛孔全都舒服极了”
很多人看到过一组数字: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空军飞行员驾驶轰—6甲型轰炸机,在预定着弹点成功投弹。
这颗全当量氢弹在距地面2930米的高度爆炸,天空中出现了“两个太阳”。烟云上升到1万米高的平流层,蔚蓝的天空中出现了壮观的蘑菇云。
·1967年6月17日,空军飞行员驾驶轰—6甲型轰炸机在新疆罗布泊成功投放氢弹。
“这种心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知道,从心提到嗓子眼上,到成功,心情是无法概括的。简直不知道怎么形容,不只是欣慰,也不只是喜悦,是种说不出来的心情。前面提心吊胆得很厉害,知道成功了,好像五脏六腑、三万六千个毛孔全都舒服极了……”于敏回忆道。
一个感人至深的细节是,在马兰基地参加核试验的工作人员来自全国各个单位,他们互相保密。即使是一个单位的,被分在不同岗位,也互不知情。直到在核试验时见面了才知道:“原来你也是干这个的呀!”
在于辛印象中,父亲从不谈起他的工作,只说是做科研。于辛说:“那时候,经常有他的同事来家里探讨工作,这时候妈妈就带我和姐姐出去玩。”
直到1999年,于敏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于辛才真正知道父亲具体是干什么的,才知道父亲的成就有多大。
除了氢弹,于敏还是中国中子弹理论设计的技术把关者和负责人。中子弹也是一种核弹。
于敏又被人们称为“中国中子弹之父”,但他生前并不愿意人们叫他“某某之父”,曾说:“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于敏老师生动的写照。由于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他身体很虚弱,有时实在不舒服,无法来办公室讨论,就约我们去他家里讨论,而且一讨论就是三四个小时。孙阿姨说:‘你们一来,老于就好多了。’”北京九所研究员、于敏带的博士生蓝可说。
他把毕生精力全部投入到国家尖端国防科技的发展上,甚至无暇出版学术专著。
《环球人物》记者苦苦搜寻于敏写的书,结果只发现60多年前出版的那本定价1.1元的《原子核理论讲义》。201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重印了这本书。
·1959年夏,于敏与北京大学教授杨立铭合作在成都主办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并以此为基础出版了《原子核理论讲义》一书。
2019年9月,于敏获得“共和国勋章”。遗憾的是,他在2019年1月已驾鹤西去,成为唯一一位获得“共和国勋章”却没有机会佩戴它的人。
如今,于敏已离世3年多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官网首页仍在显要位置展示着缅怀于敏的照片,上书他的自勉诗句:“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
本文节选自第471期《环球人物》杂志封面文章
在本期杂志中,
以下精彩内容也不容错过
纪尧姆夫妇本只是对普通的情报联络员,却靠惊人的实力与运气一路潜入西德总理府,成为“史塔西”安插在西方国家心脏的杀手锏。
但这对在冷战中的传奇间谍夫妇,却没能挺过家里的另一场“冷战”,最终成为了德国后的又一起悲剧。
看德版“史密斯夫妇”
的悲剧人生↓↓
加拿大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夸德里佳创始人科顿离奇死亡,约11万个客户账户共2.5亿美元被冻结。
“他假死,携款潜逃了。”
“我更倾向于这是谋杀。”
“把我的钱还回来!”
阴谋论甚嚣尘上,整个数字货币的世界陷入恐慌……
看消失的比特币之狼↓↓
上海戏剧学院17级京剧表演班416宿舍的姑娘们用京剧唱腔自唱自录了国风歌曲《赤伶》,在网络上一夜爆红,681万的播放量着实让这几位姑娘们吃了一惊。416女团就此诞生。
关注她们的年轻人因此爱上了京剧。不少“00后”每天都会在手机上看京剧,这让家长吃惊不已。
看416女团,
带着京剧杀个回马枪↓↓
6月8日,蓝天野在北京病逝,享年95岁。
他在中国话剧的舞台上走过了70余个春秋,难以统计他一共饰演过多少个角色,但无论戏份多少,哪怕是临时被拉去顶替个没有名字的龙套,他都要仔细考虑年龄、性格、着装,甚至在心里作一个人物小传。北京人艺排练厅墙上挂着的“戏比天大”四个字,蓝天野用自己的话剧人生作出了具体的示范。
看蓝天野:
戏长久,不言别↓↓
拆迁、腾退、规划等问题
一直是咱昌平人关注的民生重点
近日,小编在
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
中获悉了相关部门对
部分地区拆迁腾退问题的答复
一起来看看吧——
海鶄落断头路征地
居民提问:
据公路局回复北清路海鶄落断头路的事了,管线就差东西两头的接口了,本月20号左右完,拆迁也完事了,主要是征地手续没下来,未来科学城负责的,说手续下来半个月就能修完。请问未来科学城公司征地手续啥时候下来,这条路修了得有好几年了
答:未来科学城公司
经核实,七北路是公路局为主体的道路工程项目,已取得立项批复手续,由未来科学城公司负责实施的地下管线工程已完工,后续需完成道路征地手续后,由公路局正式启动道路建设。该道路用地不在原海鶄落村土地一级开发范围内,经区政府研究决定,拟将该道路纳入海鶄落村一级开发项目范围一并实施,统筹推进征地工作。目前该区域正在编制街区规划,已经完成公示,正在进行区级审查。待街区规划批复后开展海鶄落村一级开发授权主体变更,并依次加快推进一级开发规宗编制、一级开发实施方案、授权、钉桩、多规初审、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等前期手续、待取得一级开发立项批复后开展征地工作,在完成征地后由公路局推进道路工程建设。
于辛庄拆迁规划
居民提问:
领导好,昌平于辛庄最近拆迁,请问于辛庄立鑫苑是否在拆迁计划范围内,望回复,谢谢
答:@北京12345
您好,关于您反映的问题,昌平区回复:经沙河镇核实,对于非宅腾退和违建整改的公寓,村委会已发通知,以通知上的范围为准,如后续有增加将另行通知。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七里渠村何时拆迁
居民提问:
想请问下七里渠南北村已拖很多年都没有再次拆迁现在是否有计划今年内拆迁呢谢谢
答:未来科学城公司
经核实,目前七里渠自主腾退工作已停滞多年,本项目后续工作将由政府统筹,村镇两级根据自身工作安排,适时启动。
空地的规划用途
居民提问:
首先感谢政府建元福公园,丰富了居民生活。元福公园南侧,龙跃苑东二区北侧的空地,请问目前有规划用途吗?
答:龙泽园街道
经核实,该处地块为国有土地,土地权属为北京天鸿集团公司(现更名为北京首开天鸿集团有限公司),不属于龙跃苑东二区小区用地范围内,在该小区占地红线外。同时,依据《昌平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 年-2035年)》,该地块规划性质为城镇建设用地,现尚无具体规划实施方案。该地块后续使用将坚持规划引领、权属明晰,坚决依法依规、合理使用。感谢您的关心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