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文/米七六
朱祁钰画像
01
大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紫禁城内,正在召开大会,讨论大明的生死存亡。
与会者包括监国、皇帝的弟弟朱祁钰,兵部侍郎于谦、礼部尚书胡濙等大臣。
数日前,大明皇帝朱祁镇亲征北方瓦剌部,在土木堡吃了大败仗,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朱祁镇也当了俘虏。
瓦剌大军在首领也先率领下,气势汹汹杀向北京,空虚的京城顿时一片慌乱。
是战还是逃,朱祁钰拿不定主意。
这时,一个矮个子大臣大声说:“当今之计,只有迁都南京!”
于谦听完,怒斥道:“讲迁都南京的人,该斩!你们忘记了宋朝的教训了吗?”
接着他又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演说,讲明坚守北京的必要性和守住北京的可能性,最后总结:只要万众一心,北京一定守的住,瓦剌人一定会被我们击退!
最终,大明决定和瓦剌人打到底。
为了不让瓦剌敲诈,于谦建议,推举皇弟朱祁钰继位为皇帝,追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一番神操作下来,于谦顿时成了群臣偶像,而那提议迁都的矮个子则在大家鄙夷眼光中,狼狈而去。
徐珵剧照
02
这矮个子叫徐珵,官居翰林侍讲,特别喜欢天文地理,星象八卦。
前些天他夜观天象,判断大明有个大危机,于是连夜安排老婆回南方。
老婆不想走,老徐骂道:“你想当胡人老婆吗?”
老婆无奈上路,走到半途,果然发生了土木堡之变。
但老徐千算万算没能算到于谦能打赢北京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后,大家都知道他是个逃跑派,贴着这个标签,老徐非常难受。
虽然其他人看不起老徐,但于谦却对他不错。
老徐想当国子监祭酒,于谦还暗地里举荐他。
可新皇帝朱祁钰却不待见他:“让一个软骨头担任祭酒!不是败坏风气吗?”
于是,老徐被晾在了一边,他以为是于谦从中作梗,恨透了他。
03
过了几年,黄河水患频发,朱祁钰召开了N次治理黄河会议,都没有结果。
正当朱祁钰头疼时,好多人推荐一个叫徐有贞的官员,说这个人有本事。
听说有人能治理黄河,朱祁钰想都没想就提拔他为治黄主任,即日上任。
朱祁钰不知道这个徐有贞就是徐珵,为了让别人忘掉他的黑历史,他换了个马甲,改名徐有贞。
但不得不说老徐确实有两把刷子。
调查研究后,他立刻拿出了方案:
第一招引黄入河,即把黄河的水引入运河,这样一来,黄河这边松了压力,运河这边有了动力。
第二招堵塞沙湾决口。
第三招疏通运河泥沙。
三管齐下,老徐成功治理了黄河决口,又解决了南粮北调的漕运问题,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
皇帝非常满意,提拔他为正三品的左都御使。
大臣们也忘了他迁都的事,纷纷夸赞他有能力,会办事。
04
过了不久,在大臣的再三建议下,朱祁钰非常不情愿的将太上皇朱祁镇接了过来,让他住进了偏僻的南宫。
为了防止朱祁镇复位,朱祁钰整天像防贼一样,防着他。
到了景泰三年(1452),朱祁钰干脆废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让自己的儿子朱见济成了皇太子。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朱见济次年就夭折了,太子的位子又空了。
到了景泰八年(1457),朱祁钰也生了重病,明眼人都看出皇帝这回是不行了。
人心惶惶,大明向何处去?
野心家开始蠢蠢欲动。
05
大将石亨、张兀,太监曹吉祥等想拥立朱祁镇复辟。
他们认定徐有贞有本事,于是找上门来。
老徐对以前朱祁钰不拿他当葱的事一直耿耿于怀,于是一拍即合。
正月十六,复辟计划有条不紊开展。
当天晚上出发时,老徐对家人说:“我回的来就是人,回不来就是鬼!明天天亮还没有我的消息,你们全部自杀!”
说完,一行人直奔南宫,宫门紧闭,徐友贞下令用大木头撞开门,大家一拥而入。
灯影下朱祁镇走出来,问:“你们是什么人?”
大家跪下:“请陛下复位!”
说完,老徐也不管朱祁镇愿不愿意,就拉着他往宫中走。
到了东华门,守兵呵斥:“什么人?”
朱祁镇大声回答:“我是太上皇!”
就靠这一句话,所有的抵抗土崩瓦解。
到达奉天门,徐友贞、石亨等让朱祁镇坐上皇位,敲响了上朝的钟鼓。
官员们听到钟鼓声,惊疑不定:这皇上都病入膏肓了,哪还有精力上早朝啊?
这时,徐友贞走到殿前,大声宣布:“太上皇复辟了!大家快来参拜!”
大臣们幡然醒悟,连忙上前参拜。
06
复辟终于尘埃落定,朱祁镇开始大封功臣。
徐友贞封为兵部尚书,入内阁,封武功伯。
而于谦因为当年拥护朱祁钰上位,以谋立外地王爷、阴谋变更太子等罪名逮捕入狱。
徐友贞要置于谦于死地,提议定他为谋反罪。
朱祁镇不忍心,说:“于谦并没有谋反的证据啊。”
徐友贞说:“虽无显迹,意有之,不杀于谦,此举无名!”
于谦虽然没有谋反的迹象,但他内心肯定想过,而且不杀于谦,你的复辟行动师出无名。
皇位的合法性是皇帝最关注的问题。
正月二十三,朱祁镇下令,将于谦斩首。
07
入阁拜相,徐有贞实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然而在巨大的权力面前,昔日的战友很快就变成了对手。
不久,徐有贞与一起参与“夺门之变”的石亨、曹吉祥等争权而彼此攻击,最终徐有贞在政治斗争中落败,被贬为庶民,流徙金齿(今云南)。
天顺四年,曹石失败,二人及其众多党羽遭到毁灭性打击,远在云南的徐有贞因与他二人有仇,被朱祁镇赦免罪行,回归故里。
PS
徐有贞去世17年后,即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黄河又爆发了百年未遇大水,整个河南都成了一片汪洋。
一旦治不好,元末黄河天下反的场面,将会发生在明朝身上。
而此时的明朝兵部尚书白昂,却自信拿出了当年徐有贞治水的资料:就用这法子!
没想到用徐有贞的方式,果然快速治理了水患,而且也正因这场整治,黄河中段近八十年没有大型水灾。
弘治中兴的好景象,就这样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