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八字排盘

伐土念什么(伐土读什么)

时间:2023-10-18 01:28:22 作者:君心似我心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

第四单元 文选

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上)

【题解】

本文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题目是编者加的。

本文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对答,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文中以梁惠王“爱民”而国未见强的困惑为切入点,设喻作答,对梁惠王循循善诱,解其惑而释其疑,巧妙地阐述了他仁政为治国之本的政治主张。

【补充注释】

“河内凶”一句——古代“吉”“凶”常对举,“凶”指不吉利,后引申为特指收成不好。

充甲曳兵——扔掉铠甲,拖着武器。成语源此。

以五十步笑百步——因为(自己才跑)五十步而取笑跑一百步的人。

则何如:那怎么样呢?

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啊。

谷不可胜食——“胜”,“不胜枚举”的“胜”。下“胜”同。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样就会使老百姓供养生者安葬死者都没有遗憾了。是——指示代词,指代上面三种情况。养生丧死——两个动宾词组并列,“生”“死”都用如名词。

王道——儒家理想中的政治,与“霸道”(用武力征服别人)相对,“王道”是用仁德征服别人。

树之以桑——以桑树之。

谨庠序之教——小心地从事学校的教化。

黎民——百姓,因百姓头缠苍色(黎)的头巾而名。

然而不王者——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然而”是两个词,“然”承上,“而”启下。

未之有:没有过这种情况。

“非我也,岁也”——(这)不是我的过错,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啊)。两个判断句,一肯定一否定。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句——这与刺死了人还要说“不是我的过错啊,而是武器的过错啊”有什么不同呢?注意这句话的句法结构——“于”字连同后面组成介词宾词组,古汉语中作补语,现代汉语要调到动词谓语“刺人而杀之”前作状语。“刺杀”是动补结构,现代是一个双音词,上古却是两个词,故用“而”连接。

斯天下之民至焉——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来到你这里来了。焉——兼词,于是(是指代处所)。

齐桓晋文之事(梁惠王上)

【题解】

本文是《梁惠王上》中的一章。

孟子游说齐宣王,宣扬其仁政的主张。文章先从齐宣王对禽兽施恩入手,导其仁王道之心;继而以举羽毛与举千钧作例,导其虽有忍心而不推恩于百姓,仍不能行王道;接之以“缘木求鱼”喻行霸道之无益,并以邹人与楚人战为喻,故意危言耸听地陈行霸道之害;最后正面提出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全文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叠用比喻,层层深入,具有先声夺人、逼人就范的逻辑力量。

【补充注释】

可得闻乎——能够听一下吗?得——能。

是以后世无传焉——所以后代没有传述下来。焉——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

臣未之闻也——我没有听说过有关他们的事情。之——指“齐桓晋文之事”。

“无以,则王乎”——如果非要我谈一谈,那就谈谈王夫下的道理吧。古文“已”“以”相通。无以——不停止,即不得不说。

保民而王——安抚百姓而统一天下。《说文》——“保,养也。”即抚养,安抚。

莫之能禦——没有人能阻挡住他。禦——抵御,阻挡。

何由知吾可也——从哪里知道我行呢?何由——“由何”的宾语前置。

牛何之——牛要到哪里去,宾语前置。

将以衅钟——将用来祭钟,“以”后省宾语“牛”

若无罪而就死地——那样没有过错就走上杀场。若——代词,如此。就——动词,走向。

不识有诸——不知道是有这样的事吗。诸——“之乎”的合音词(“乎”表示疑问语气)。

以王为爱——认为王是吝惜的。爱——《老子》——“甚爱必大费。”今成语有“爱财如命”。

吾固知王之不忍也——固,本来。之——介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诚有百姓者——郭锡良本注作“的确有这样的老百姓”。郭说似较佳。

吾何爱一牛——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

即不忍其觳觫——就是不忍心那发抖的样子。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王对百姓认为你吝啬这件事不要感到奇怪。“于”在后面组成介宾词组作“异”的补语,翻译时要把它调到前面当状语。无——通“毋”,不要。

彼恶知之——他们怎么知道你的用意呢?之——指代不忍其毂觫而易之以羊的用意。

隐其无罪——可怜它没有过错。隐——怜悯,同情。今有“恻隐之心”。

是诚何心哉——这的确是什么心思呢?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认为我吝啬是应当的啊。谓语前置句,意译可译为“难怪老百姓认为我吝啬啊”。

是乃仁术也——这就是行仁政的途径啊。“术”本义为路,此为引申义。是——指下文的“见牛未见羊”。

见牛未见羊也——(这是因为)你看到牛没有看到羊。

是以君子庖厨——所以君子使厨房离开自己远一点。

夫子之谓也——(这)说的就是你啊。宾语前置。

夫我乃行之——我这样去做了。乃——指示代词,如此。《庄子·德充符》——“子无乃称。”(你不要这么说)之——指代“以羊易牛”这种仁爱之举。

反而求之——反过来追寻这样做的动机。之——指这样做的动机。

于我心有戚戚焉——对我的心有所触动。焉——语气词,表陈述语气。

有复于王者曰:有个向您报告的人(这么)说。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视力能看清秋天鸟毛的末端。明——视力,与“力”相对。“秋毫之末”源此。

舆薪——一车木柴。《说文》——“舆,车舆也,从车舁声。”许之乎——相信这些话吗?许——允许,这里指“相信”。独何与——偏偏是什么原因呢?

为不用力焉,因为不在上面使用力量。为(wèi)——因为,介词。焉——兼词,于是。“不用明焉”“不用恩焉”同。

百姓之不见保——老百姓不被安抚。见——表被动。

为不用恩焉——因为不对他们推开恩泽。

“王之不王”几句——大王您不去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

何以异——凭什么区别。

挟太山以超北海——(用胳膊)扶着泰山跳过北海。《说文》——“超,跳也。”这里正用本义。以——连词,表目的关系。

“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大王不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挟泰山跳北海一类的。判断句,下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别人家里的老人。第一个“老”用如动词,第二个“老”用如名词。以及——而推及到。以——连词,及——动词,推及。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护自己家里的小孩,进而推及别人家里的小孩。前 “幼”用作动词,后“幼”用如名词。“以及”同前。

运于掌——在掌心中运转。

刑于寡妻——在自己妻子身上做示范。

至于兄弟——推及到兄弟身上。至于——两个词。

以御于家邦——来治理家庭和国家。

加诸彼——加之乎彼。诸——“之乎”的合音。

保妻子——抚养老婆孩子。

无他焉——没有别的(诀窍)。焉——语气词,表陈述语气。

独何与——偏偏是什么原因呢?与——疑问语气词。

王请度之——请王掂量一下。

构怨于诸侯——跟其他诸侯国结仇。怨——仇恨。

快于心——心里痛快。

吾何快于是——我怎么会对这感到痛快呢?是——指代上文“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将以求吾所大欲——将用来求得我想得到的东西。以——介词,后省宾语。所大欲——所字结构,想得到的东西。

“为……与”几句——选择问句,“是因为……呢,……呢,还是因为……呢”。

“肥甘、轻暖”都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

四夷——四方少数民族,一般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和北狄。

“以若所欲”二句——以这样所做的去求这样所希望得到的。若——如此,指示代词。“所为”“所欲”都是所字结构。

犹缘木而求鱼——就好像爬上树找鱼一样。缘——攀缘。求——找。成语“缘木求鱼”源此。

若是其甚与——主谓倒装。意译是“后果会如此的严重吗”。与——疑问语气词。

殆有甚焉——只怕有比这厉害的。殆——副词,只怕。焉——兼词,于是,引进比较对象。

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国本来就抵挡不了大国。固——副词,本来。敌——抵抗,今成语有“寡不敌众”。下“敌众”“敌强”同。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中国的土地千里见方的共有九块。

齐集有其一——齐国汇总起来(只)占有其中的一份。

以一服九——以九分之一的力量去征服九分之八。

何以异于邹敌楚哉——跟邹国抵挡楚国有什么区别呢。

盍不反其本矣——为什么不回到行王道仁政这个根本上来呢。

今王发号施仁——假如大王发布政令,推行仁道。今——有“假设”的意思。

疾其君者——痛恨自己国君的人。疾——恨。今成语有“疾恶如仇。”疾——后来写作“嫉”。

赴诉于王——跑来向王控诉。诉——控诉,诉苦。

其若是——像这样的话。

进于是——前进到(你所讲的)这一步。

愿夫子辅吾志——希望先生您辅助我的志向。夫子——对长者的尊称。

明以教我——明明白白地教导我。以——连词,用在状中结构之间。

请尝试之——请让我尝试一下。请——表敬副词。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二句——没有固定产业却有持久善心的人,只有士人能够这样。

无不为矣——没有什么不做的了。

是罔民也——这是对百姓张罗网啊。罔——本义为网,名词,这里是动词,张罗网。

“焉有”两句——哪里有仁者在位,对百姓张罗网的事能做出来呢?

“仰俯”句——仰指对上,俯指对下。

制民之产——规定百姓的财产。制——制定,规定。

驱而之善——驱使他们向善。之——动词,往。驱——驱使。按——孟子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认为老百姓可以像牛马一样驱使。

民之从之也轻——老百姓很轻易就跟着他。按原句“轻”为谓语,这里翻译时挪作状语。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这只怕是救死者还怕来不及。赡——足,这里是及的意思。

奚暇治礼义哉——哪里有时间去从事礼义呢?奚——疑问代词,表示反问。

齐桓晋文之事(梁惠王上)

一、找出本文中的“焉”字,并分析其用法。

二、找出本文中的疑问代词,并分析其用法。

三、找出本文中含宾语前置的句子,并加以归类。

四、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带点的词。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3、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可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5、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6、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7、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8、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

9、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10、天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

11、及陷于罪,然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12、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夫子当路于齐

【题解】

本文为《公孙丑上》的一章。

本义通过孟子与公子孙丑的对话,反映了孟子反对霸道、提倡王道的思想。

【补充注释】

“夫子当路于齐”几句——先生如果在齐国执政,管仲和晏子的功业,能再次兴起吗?这是个假设复句。当路——指执政。许——兴起。

吾先子之所谓也——(子路)是我的先辈所敬畏的人啊。

尔何曾比予于管仲——你怎么竟然把我与管仲相比。

曾——副词,竟然。

如彼其专——主谓倒装句,但现代戏汉语也可按倒装语序译为“如此的专一”。下文“如彼其久”“如彼其卑”同。

功烈,功业。“烈”与“功”近义连用。贾谊《过秦论》——“奋六世之余烈。”

比予于是——把我与这个人相比。是——指管仲。

曾西之所不为,曾西所不做的那种人。

子为我愿之乎——您认为我愿意这样做吗?之——指管仲晏子之所为。

不足为:不值得做。

以齐王——凭着齐国统一天下。

由反手也——好像翻手一样(容易)。由——通“犹”,好像。

滋甚——更加厉害。

今言王若易然——现在(您)讲王天下好像很容易的样子。

不足法——不值得效法。

文王何可当——文王(我)怎么能配得上。

武丁朝诸侯——武丁使诸侯来朝见自己。使动用法。

“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两句——然而文王靠着一百里地起家,所以很难。

疏于此时——比这时候时间隔得更久。

憔悴于虐政——被弄得困苦不堪。被动句。

甚于此时——比这时候厉害。

“饥者易为食”二句,饥饿的人容易接受(人家给的)食物,口渴的人容易接受(别人给的)水。

速于置邮而传命——比用马递车递传达政令还要快。

许行

【题解】

本文为《滕文公上》中的一章。

战国时人有所谓三教九流(九流即儒、道、阴阳、法、墨、纵横、杂、农、小说),本文中的许行属于农家,主张君臣并耕。本文记录了孟子和许行的学生的一场辩论,实际上是儒家和农家之间的一场辩论。出于对当时的厌恶而提出恢复到原始社会那种“上下平等,君臣并耕”的社会形态,孟子从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事物之间质的差别性进行了批驳,两种观点针锋相对,而孟语辞犀利,论理深刻,具有很强的论辩性。

【补充注释】

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为神农之言者”与“许行”是同位词组。为:研究。

自楚之滕——从楚回到滕国。之——往。

踵门——脚一进门。踵——本义为脚后跟,这里用为动词。

愿受一廛而为氓——希望得到一个人住处而当您的百姓。《说文》——“廛,一亩半,一家之居。从广里八土。”按为会意字。

与之处——双宾结构。

捆履织席以为食——即“以捆履织席为食”,靠打草鞋编席子为生。

负耒——扛着犁。

愿为圣人氓——双宾结构。

尽弃其学而学焉——全部抛弃了他原来学的东西而向他学习。前“学”用如名词,指所学的东西(learning),后“学”为动词(learn)。焉——兼词,于是,指代处所。

道许行之言——转述许行的话。道——陈述。

虽然——即使这样。按“虽然”是两个词。

饔餮而治——(一起)做饭然后才处理政事。而——表示承接关系。前面“并耕而食”同。

厉民——使百姓受苦。“厉”本义为磨刀石(名词),引申为磨(动词),再引申为抽象的劝勉鼓励(鼓励也是磨)和使困苦、折磨。前者是适度的“磨”,后者是过分的“磨”。前者后来写作“励”。

奚冠——戴什么帽子,宾语前置。

冠素——戴生绢做成的帽子。《说文》——“素,白缯也。”即白色的缯,也就是没有染色的丝绸(名词),引申为白(形容词),为朴素。

奚为不自织——为什么不自己织。奚 为:介词宾语前置。

以釜甑爨——用锅和甑来做饭。按爨为会意字。

不为厉陶冶——不算作是损害陶工冶工。

岂为厉农夫哉——难道是损害了农夫吗?

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章太炎认为“舍”即今之“啥”(什么东西)。诸——“之乎”的合音。宫,甲骨文像连环洞穴,是上古人们野居而穴处的俯视图,本义为一般的房子,宫殿是引申义。

不惮烦——不怕麻烦。

耕且为:一边种田,一边从事手工业。

独可耕且为与——难道就可以一边耕田一边治理天下吗?独——副词,偏偏难道。

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一个人身上各种手工人所做的产品都具备。备——齐备。

率天下而路——率领天下人到处奔走一道路上。朱喜《朱子集注》——“奔走道路,无时休息。”依此,则路为名词用作动词。

“或劳心,或劳力”——有的人从事心智劳动,有的人从事体力劳动。

“劳心者治人”二句——从事心智劳动的人统治别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被人统治。后分句为被动句。

“治于人者食人”二句——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食——sì,给人吃,供养。

天下之通义——天下所共知的道理。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其内容应为“草木畅茂,五谷不登,禽兽繁殖而偪人”,这是古汉语中“并提”的修辞方法。又如“耳目聪明”内容为“耳聪目明”。

举舜而敷治之——举荐舜未治理它。举——推荐。烈山泽——在山泽中燃火。烈——本义为火猛(形容),这里是动词,放火。

“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此句用了倒文的修辞手法,含义为“疏九河,瀹济漯,决汝汉,排淮泗,而注诸江海。”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含义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得乎——能够(做到)吗?

劳之来之——慰劳他们,使他们来归顺。“劳”“来”都变读,由非去声变为去声。

匡之直之——纠正他们的过错,使他们变得正直。

从而振德之——接着救济他们,对他们施以恩德。振——救济,后来写作“赈”。今有“赈灾”。

谓之——叫做。

“大哉,尧之为君”——尧作为国君真伟大啊,主谓倒装句。下文“君哉舜也”同。

则之——以之为法则,即效法他。

有天下而不与焉——拥有天下而不占有。焉,兼词,“于是”,指代天下。

用夏变夷——以华夏使外夷同化。

变于夷——被外夷同化。被动句。

未能或之先——即“朱能先之”,没有人能超过他。或——句中语气词。贾谊《论积贮疏》——“残贱公行,莫之或止。”《说小雅天保》——“女相松之茂,无不尔或承。”下文“莫之或欺”同。

治任——整理行装,动宾结构。任——名词,担子,这里指行李。

以所事孔子事之——用奉事孔子的礼节来奉事他。

“江汉以濯之”二句——用江水汉水来洗他,用秋天的太阳来晒他。

皜皜乎不可尚已——光明洁白的没有人能超过他。

鴂舌——比喻话难听,一般指少数民族的语言。苏轼《和陶始春怀古二首》(其二)——“鴂舌倘可学,化学黎母民。”

非先土之道——非难先王的学说

异于曾子——跟曾子不同。

“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从幽暗的山谷里出来,迁到高大的树上去。孟子引此喻人改邪归正。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打击戎狄,惩罚荆舒。宾语前置。

子是之学——你学这种学说。宾语前置。

适市——到市场上去。适——往。市——市场。

物之情——事物的自然规律。

比而同之——并列起来同等看待。比——并列。

相率而为伪——率领人们去弄虚作假。相——偏指副词,动作偏向一方。

恶能治国家——哪里能治理国家呢?恶——疑问代词,表示反问。

弈秋(告子上)

【题解】

本文通过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阐述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补充注释】

无惑乎王之不智也——对王的不明智不要感到不可理解。

“一日暴之”二句——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成语“一暴十寒”源此。

吾如有萌焉何哉——对王身上刚刚萌芽的为善之心,我又能怎么样呢?如……何——对……怎么样。焉——于是,兼词,指代王。

“今弈之为数”句——下围棋作为一种技艺,是一种很小的技艺。

使弈秋海二人弈——使,如果。

惟弈秋之为听——即“惟的弈秋”的宾语前置。

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这个人他的智慧比不上另一个人吗? 为:因为。是——指示代词,这个人。

弈秋(告子上)

一、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带点的词语。

1、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2、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3、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4、惟弈秋之为听。

舜发于畎亩之中(告子)

【题解】

本段通过战国以前几个“苦尽甘来”的典型事例,说明恶劣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补充注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舜从乡间田野之中被举用。被动句,下几句同。畎亩——泛指田野。

降大任于是人——将重任降临到这个人身上。

苦身心志——使他的心志受困。使动用法,下几句同。

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受苦。

饿其肤体——使他身体挨饿。

空乏其身——使他自己落得贫穷

行拂乱其所为:使他行动不顺,受到干扰。

所以动心忍性——借此使他心里时时惊动,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坚忍。

“困于心”几句——心里受困,思虑阻塞,然后才有所作为。

“征于色”几句——脸色上有征验,声音发出来,然后才被人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几句——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能匡过失的臣子,国外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来自外部的祸患,国家肯定会灭亡。敌国——匹敌的国家。“则……则……”——表示对举关系,可不译。敌——抵挡,恒——总是,这里有“肯定”的意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于心存忧患而得以生存,由于安于享乐而陷入死亡。

通论(十一)——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

词类活用即词类的灵活运用,是词类在句子中的临时“职务”。词类灵活用法是跟词类的基本用法(下文我们简称为“本用”)相对而言的,词类的本用即词类在句子中的比较固定的“职务”。

与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的词类在句子中有着比较固定的职务的。如名词经常用做主语、宾语、定语;动词主要作谓语,带宾语时动词和后面宾语的关系主要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名词、动词和形容虽然都可以作谓语,但名词是用在判断句中,动词是用在叙述句中,形容词是用在描写句中。总之,与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不同的词类是有着不同分工的,都有看各自的基本用法,有着比较固定的职务。

但是,语言的使用有时可以是破常规的,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有时在句子可以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语能。这种情况,古今汉语都有,请看现代汉语的例句。

(1)我的模样很中国。 台湾艺人

(2)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牵手》歌词

(3)我看见他顺着电缆从河这边慢慢地小过去了。

例(1)的“中国”原来是名词,这里临时用为形容词,例(2)的“悲伤”“幸福”原来是形容词,这里带了宾语,临时用为动词,例(3)的“小”原来也是形容词,这里也临时用为动词(指“变小”)。

像上面这种在句子临时改变词性和基本语能的情况,古代汉语里更多。这种情况,我们把它称为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发生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类词上,活用情况又可以分为一般活用和特殊活用两种,特殊活用包括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另外,还有一种名词作状语有点接近词类活用的性质(现代汉语中除方位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所以也把它附在这里一起讲(有人把这种情况叫做“副词作状语”)。这样,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主要情况如下:

名词作动词

动词作名词

一般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作动词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动词使动

使动 形容词使动

特殊活用 名词使动

意动 形容词意动

名词意动

(附——名词、动词作状语)

下面我们逐一讲解。

一、词类的一般活用

词类的一般活用是跟词类的特殊活用相对而言的,前者只是临时改变了词性,后者是改变了基本语能,或者既改变了词性,也改变了基本语能。

词类的一般活用主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或动词。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这种情况在一般活用中最为常见,不但普通名词可以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也可以活用为动词。例如:

(1)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

(2)虞不腊矣。《宫之奇谏假道》

(3)不介马而驰之。《齐晋鞌之战》

(4)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赵威后问齐使》

(5)天帝使我长百兽。《江乙对荆宣王》

(6)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7)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许行》

(8)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许行》

(9)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0)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商君列传》

上述十例中,前八例为普通名词用作动词,后二例为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例(1)“隧”译为“挖遂道”,例(2)“腊”译为“举行腊礼”,例(3)“介”译为“

给马披上铠甲”,例(4)“臣”译为“称臣”,例(5)“长”译为“做……首领”,例(6)“路”译为“在路上奔波”,例(7)“侯”译为“当诸侯”,例(8)“踵”译为“脚后跟一迈进”,例(9)“西”译为“向西进发”,例(10)“前”译为“往前挪动”。一般说来,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在翻译时往往依托原来的名词加以扩展。

(二)动词活用为名词

这种情况不是很常见,例如:

(1)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齐桓公伐楚》

(2)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宫之奇谏假道》

(3)问其名居,不告而退。《晋灵公不君》

(4)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

(5)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陈仲子》

例(1)的“履”指征伐的范围,例(2)的“戮”的对象,例(3)的“居”指住址,例(4)的“生”“死”指“生者”“死者”,例(5)的“闻”“见”提听觉、视觉。

(三)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例如: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2)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赵威后问齐使》

(3)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5)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

(6)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

(8)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齐桓晋文之事》

例(1)的“远”指远方国家,例(2)的“困穷”指困穷之人,例(3)的“善”“劳”指善事和劳苦的事,例(4)的“故”“新”指旧知识新知识,例(5)的“贤”“善”指贤者、善者,例(6)的“小”“大”指羊和牛,例(7)的“老”“幼”指年老者和幼儿,例(8)的“肥甘”“轻暖”指肥甘的食物和轻暖的衣服。形容词用作名词,实际上是以定语代中心词,因为它表达起来比较简练,故最适用于成语之中。如从古书上凝固而成的“披坚执锐”、“温故知新”,新造的“忆苦思甜”、“挑肥拣瘦”等。

(四)形容活用为动词

这种情况不是很多,例如:

(1)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2)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到列传》

(3)数月,汉兵至边,匈奴亦远塞,汉兵亦罢。《汉书匈奴传》

例(1)的“善”意为要好,例(2)的“短”意为说坏话,例(3)的“远”意为“远离”。(师古注——远,离也,音于万反。)由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比较少见,其含义又不是显性的,所以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二、特殊活用之一——使动用法

特殊活用是与一般活用相对而言的,特殊活用和一般活用都是我们杜撰出来的名称。特殊活用包括使动和意动两种情况,下面先讲使动。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在现代汉语里,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内容一般要用兼语的形式来表达。例如:

(1)狼的叫声使他十分惊慌。

(2)让它更丰满一些。

古代汉语里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内容也有用兼语形式来表达的,例如:

(3)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

(4)齐使田忌将而往。《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但是这种兼语式结构非常罕见,尤其是上古汉语更是如此,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内容在古汉语中一般是采用动宾结构的形式。例如:

(5)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上述例(3)“天不能贫”可以算作“天不能贫之”的省略,也是采用的动宾结构而非兼语结构的形式。

古汉语的动词、形容词和名词都可用作使动。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事物施行这个动作,换句话说,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来的,而是使宾语发出来的。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二者都能用于使动,而以不及物动词最为常见。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当它后面有名词或者代词,形成“不及物动词+名词(或代词)”的句式时,这个动词就用作使动,并与后面的名词或代词组成了特殊的动宾关系。例如:

(1)重为之礼而归之。《楚归晋知罃》

(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4)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例(1)“归之”意为“让他回去”,例(2)“进之”“退之”意为“促使他前进”“让他有所收敛”,例(3)“动心”意为“使心惊动”,例(4)“来之”意为“让他们来归顺”。

以上是带宾语的。有时候可以不带宾语,一般是由于上面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已经出现而省略。如:

(5)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而不能鸣也。苏轼《石钟山记》

(6)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例(5)的“鸣”是使之响,例(6)的“走”是让它逃跑。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本来就可以带宾语,带上宾语后既可能是一般的动宾结构,也可能是特殊的即表示使动意义的动宾结构。换句话说,同样的“及物动词+宾语”这个形容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意义。比如:

(1)浑邪王率众降汉。《汉书张骞传》

(2)贼以刃胁降张巡。

(3)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汉书张骞传》

(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5)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鲁仲连义不帝秦》

(6)武丁朝诸侯。《夫子当路于齐》

(7)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韩非列传》

(8)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论语阳货》

上述四组,前一个都是一般动宾,后一个为使动式动宾,二者主客完全颠倒,意义也大不一样。如第一组例(1)是浑邪王投降汉朝,例(2)不是贼投降张巡,而是贼迫使张巡投降。同样为动词谓语“降”,前一个是主语施行这个行作,而后一个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其余类推。

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还可带双宾语,其中一个为人,一个为事物,形成“及物动词+人的宾语+事物的宾语”这种格式,其含义是使人的宾语怎么样。这种带双宾语的使动用法,在理解上会造成一定的困难,不过出现得并不多。例如:

(9)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

(10)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1)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赤壁之战》

例(9)的“生民心”意为使民生心,“民”为人的宾语;例(10)的“负秦曲”意为使秦负理亏的责任,“秦”为人的宾语;“失孤望”意为使孤(我)失望,“孤”为人的宾语。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中形容词的使动也跟动词使动一样常见。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并不具有这个形容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换句话说,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不是描写主语的而是描写宾语的。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不带宾的句子是描写性的,属描写句,带上宾语之后形容词具有动词的性质,也变为叙述句了。例如:

(1)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冯谖客孟尝君》

(2)今媪尊长女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

(3)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逸,且惧奔辟而忝两君。《齐晋鞌之战》

(4)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论语阳货》

(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弈秋》

前三例主语出现,后两例主语没有出现。例(1)的“虚”是描写宾语“上位”的,是主语“梁王”使上位“虚”,“虚”不是描写主语“梁王”的,试去掉宾语

“上位”,则在意义上大相径庭。其余类推。

有时候,形容词用作使动之后没有带宾语,这是由于隐含宾语所指代的事物上文已经出现。如:

(6)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韩非子说林下》

“可小”是使之小,“可大”是使之大,隐含宾语“鼻”上文已经出现。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相对于动词和形容词而言,名词用作使动不太常见。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使宾语与这个名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发生关系。前者如:

(1)魏王使客将军率垣衍令赵帝秦。《鲁仲连义不帝秦》

(2)且夫天知桀恶而帝之夏,又知纣恶而王之殷。《潜夫论·释难》

“帝秦”即“使秦为帝”,“帝之夏”(双宾语)即“使之为夏之帝”,“王之殷”(双宾语)即“使之成为殷王”。

后者如教材中的“肉骨”即使白骨生肉。

(四)使动用法的翻译

使动用法主要有两种翻译法:

1、译成兼语结构,及物动词和名词使动基本上都适合用这种结构。如“武丁朝诸侯”译为“武丁使诸侯来朝拜自己”,“食之”译作“给他吃”,“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的“王之”译为“让他当王”,“臣诸侯”译为“使诸侯成为臣属国”。

2、译成动补结构,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使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用这种结构来翻译。如“动心忍性”的“动心”可译为“触动心灵”,“重为之礼而归之”的“归之”可译为“送他回去”,“活之”可译为“救活他”,“轻之”可译为“减轻它”,“固国”可译为“巩固国家”。

应该提出来的是,尽管有些使动用法可用动补式词组来翻译,但并没有改变句子的使动意义。上古汉语中动补结构的词语很少,后来才逐渐推广开来。动补式对于使动式,是语言越来越明确清晰的表现,所以王力在其《汉语史稿》中说——“由致动(按即使动)发展为使成式(按即动补式)是汉语语法的一大进步,因为使动只能表示使事物得到某种结果,而不能表示用哪一种行为以达到此一结果。”他还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如“正之”可以是纠正它,也可以是改正它、扶正它等,“死之”可以是杀死他、药死他,也可以是吊死他。显然,后来产生的动补式比使动式进步。

由于使动用法是用动宾的形式表达兼语的内容,文字上比较简洁,所以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在使用,如“严格考风,严明纪律”,“明晰产权关系等”。

三、特殊活用之二——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活用,由意动用法形成的动宾关系也是一种特殊动宾关系,而与一般动宾关系不同。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成什么的意思。动词不能用作意动,但形容词和名词都可以用作意动。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意动在形式上是“主+形容+宾语”,其内容是以宾语为怎么样,更具体地说,是主语主观上认为这个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换句话说,形容词意动中的形容词不是描写主语的,而且描写宾语的。如:

(1)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齐晋鞌之战》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韩愈《师说》

(3)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臣闻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汉书赵充国传》

例(1)“不难以死免其君”是不以用死免其君为难,例(2)“不耻相师”是不以相师(互相学习)为耻。其余类推。

形容词意动也有不带宾语的,如《冯谖客孟尝君》“先生不羞,乃意欲为文收责于薛者乎”的“不羞”是不以之为羞。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

(3)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

(4)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赵威后问齐使》

(5)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烛之武退秦师》

例(1)的“鄙远”是把远方国家当成边邑,例(2)的“东封郑”是以郑国为东边的封疆(边境),例(3)的“客我”是把我当成宾客,例(4)的“子万民”是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女,例(5)的“先贱而后尊贵者”是把卑贱者放在前头,把高贵者放在后头。

(三)意动用法的翻译

意动用法主要有下面三处译法:

1、译为“认为(觉得)……(是)……”,形容词意动有一部分可采用些种译法。如“美我”是认为我漂亮,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鲁”“小天下”是觉得鲁国小,觉得泰山小。

2、译为“把……当作……”,名词意动基本上都可采用这种译法。上文所举五例中前四例均如此,详上。

3、译为一个双音节词或词组,有时是动补结构,有时可用状中结构,如“轻齐”译为“轻视齐国”(状中结构),“贵谋”译为看重谋略(动补结构)。

上述第三种译法尽管仍译为动宾式而不是兼语式,仍然是意动用法,即特殊动宾关系,而非一般动宾关系。

由于意动用法是用动宾形式表达兼语的内容文字上比较简洁,所以现代书面语尤其是诗词中仍在使用,如《沁园春·雪》的“粪上当年万户侯”。

四、有关词类活用的几个问题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一种很重要的语言现象,是语法中句法的一个重点,深入了解这种现象,对阅读古书将有很大的帮助,不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下面从理论上探讨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

上面我们讲过,词类活用就是词在句子中的灵活运用,其对立面是词的“本用“,即词在句中的基本用法,是词的比较固定的职务。词的基本用法有时只是一种词性,甚至只有一种意义,但有的却兼有多种词性,兼有多种词性的词我们称为兼类词。从词的起源和发展来看,一个词在刚产生时总是单义词,一般也只有一种词性,后来才发展到多义词和兼类词。既然兼类词是由单义发展而来的,那么后来才发展的意义和词性有时候就容易与词的活用纠缠,因为说到底,兼类词后来才产生的另一种词性推原起来一开始也应该是临时活用的,待到使用的人多了,约定俗成了,才比较固定地具有了另一种词性。如果一个词的几种词性在古文中都经常得到应用,出现频率不相上下,则大家会认这个词为兼类词。例如:

(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面”本义为脸,因为脸总是朝着某个方向的,所以有“面向”的意义,这个意义开始时可能是临时灵活运用的,但很早就得以社会上的公认。在上古汉语中,这两个意义两种词性都经常会用到,它无疑是一个多义词兼类词。但有些词的后来在句中出现的意义到底是临时活用还是比较固定的用法,就颇贯踌躇了。如“军”的名词义大家都公认,但对于“沛公军霸上”中“军”的动词义,就有不同看法。王力先生本教材第一版认为此“军”为活用,中学语文教材也认为活用,但有人经过对先秦古书量化统计,“军”的动词义出现的次数与名词义出现的次数不相上下,认为活用显然不符合事实。实际上,“军”的动词义一般古汉语字典词典上都收,应该是个多义词兼类词。

尽管如此,有些词用作另一种词性的确很少见,因此,词类活用这种现象应该得到承认。本教材中的“肘”“君”“衣冠”“脯”“式(轼)”“手”“东”“西”作动词用很少见,说它们是活用是不成问题的,只有“面”和“水”说是活用终觉牵强,似应为多义词,兼类词。

总之,活用和兼类从理论上好理解,实际辨认起来不容易,需要有一个量化统计的过程。像下面句中带点的词,古书中用作动词极为罕见,显然属于词类活用。

(3)同之木也,或梁于宫,或柱于桥。《论衡命义》

(2)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司马法治兵》

(1)爵人不以德,禄人不以功。《中论爵禄》

一般说来,词典上已经确定为一个义项的,就不宜当作活用。

(二)一般动宾关系与特殊动宾关系的区别

名词使动、名词意动,实际上也是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使动、形容词意动实际上也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但名词的使动、意动和名词用如一般动词完全不同,形容词使动意动和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完全不同,一般动词的动宾关系也和使动动词的动宾关系完全不同。为了区别二者的不同,我们在上面的讲述中把前者称为一般的活用,而把后者称为特殊活用。

一般活用和特殊活用的不同在动宾关系上表现得最明显,试比例下面的几组句子:

第一组

(1)冯谖客孟尝君。《冯谖客孟尝君》

(2)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

第二组

(1)今无故而反臣之,欲屈万乘之尊下穹庐之拜。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2)单于用赵信计,遗使好辞请和亲。天子下其议,或言和亲,或言遂臣之。丞相长史任敞曰:“匈奴新困,宜使为外臣,朝请于边。”《汉书·匈奴传上》

第三组

(1)数月,汉兵到边,匈奴亦远塞,汉书亦罢。《汉书·匈奴传上》

(2)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

上述三组句子,每组的前一句为一般活用,后一句为特殊活用,前一句所组成的动宾关系为一般动宾关系,后一句为特殊动宾关系。其中第一组后一句为名词意动,第二组的后一句名词使动,第三组的后一句为形容词使动。每组的前一句即一般动宾关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活用为动词后,都是主语施行活用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如第一组例(1)是主语冯谖做客,第二组例(1)是没有出现的主语“大宋”对契丹称臣,第三组例(1)是主语“匈奴”远离(边塞)。而第二句即后一句不同。后一句都不是主语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词。如第一组是宾语“我”做客,即孟尝君把我当成客人;第二组是宾语“之”(指匈奴)称臣,是汉朝使匈奴称臣;第三组是宾语“庖厨”远离君子,君子使庖厨离君子。

总之,一般动宾关系活用后的动作是主语发出来的,而特殊动宾关系(包括使动和意动)活用后所表示的动作是宾语发出来的,具体地说,是主语使宾语发出来的。这种区别,在原来就是动词的动宾关系里表现得最为清楚。例如:

(1)齐胜楚。一般动宾关系

(2)齐败楚。特殊动宾关系(使动)

例(1)是一般动宾关系,“胜”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发来的,故去掉宾语后基本意思未变。例(2)为特殊动宾关系,“败”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来,而是宾语发出来,所以去掉宾语后意思就大变了。

(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都属于特殊活用,正如上面所说,它们都有相同的地方,即用作使动或意动的那个词不是陈述主语的,而是陈述宾语的。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的区别在于语法意义不同——使动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一般是主观上的看法或意念。上面说过,动词没有意动用法,因而可供比较的是形容词和名词。试着下面几组句子。

第一组

(1)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第二组

(1)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国语越语》

(2)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居。《老子》

第一组例(1)“小之”是使木料变小,是客观的结果,例(2)“小天下”是孔子登泰山后的主观感受,是觉得泰山小了。前者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后者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第二组都有“美其服”,但例(1)是达士“美其服”,“美其服”乃使自己的服饰美,是客观的结果,而例(2)是老子想恢复到原始社会中去,那时的着装是简陋的,但仍以简陋为满足,故例(2)的“美其服”是认为自己的服饰美,乃主观上的感受。前者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后者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总之,使动意动所用的语言形式是相同的,要分辨它们,别无它法,只有根据上下文的文意并按使动意动的含义来区分。

最后需要提出来的是,使动用法有时也可译为“以……为……”,与意动用法相同。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的“王之”,可以译为“以之为王”,但这是客观的结果,不是主观的感受,因此应是名词的使动用法而不是意动用法,中学教材中把它归入意动用法,这是没有经过仔细导查的结果。其实,“以之为王”只是书面语的译法,口语中应译为“让他当王”。

(四)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识别

这里讲的活用,包括一般活用和特殊活用(使动、意动)。汉语中的词与英语不同,缺少形态变化,词性改变后词形并没有变,因此,不能像英语那样可以根据词形变化来判定。但汉语的改变词性有时可以根据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关系来分辨,因为活用之后,往往具有语法上的某种标志。就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来说,其主要标志有如下几点:

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往往具有语法上的某种标志。例如: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陈述关系或补充关系。

(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蠢》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3)沛公欲王关中。《史记·项羽本纪》

例(1)的“王天下”不是“王和天下”,也不是“王的天下”,而是“统治天下(即当了天下的王),二者是支配关系;例(2)的“陈胜王”是“陈胜为王”,二者是陈述关系;例(3)的“王关中”是“称王于关中”(即在关中称王),二者是动补关系。

2、形容词用在名词前面,如果不是修饰关系,那么应该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

(1)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候张良。《史记·项羽本纪》

(2)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顷襄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例(1)的“善留侯张良”,不是“友好的(或善良的)留侯张良”,而是“与留侯张良要好”;例(5)的“短屈原”不是“短小的屈原”,而是“说屈原的短处”(即说坏话)。

3、名词、形容词放在助动词、副词或辅助词代词“所”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后面这几类词一般是修饰动词的)。如: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2)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线则不衣。《国语·越王勾践栖会稽》

(3)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论贵粟疏》

例(1)的名词“水”放在助动词“能”后面,例(2)的名词“衣”放在否定副词“不”后面,例(3)的形容词“贵”、“卑”、“尊”分别放在辅助代词“所”后面,因此这些词都活为动词。

4、名词、形容放在代词“之”、“我”等前面时,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古汉语中的代词是不受名词或形容修饰的)。

(1)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左传·晋公子重耳出亡》

(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3)雨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例(1)的名词“妻”、例(2)的形容词“安”放在代词“之”前面,例(3)的名词“吴王”放在代词“我”前面,都活为动词。这种活用常常是使动用法(如例(2))或意动用法(如例(3))。

5、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补语一般置于动词谓语之后)。如:

(1)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商君列传》

(2)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例(1)的方位名词“前”之后有介词结构“于席”,用作动词;例(2)的名词“风”之后有介词结构“乎舞雩”,作用动词,是“吹风、乘凉”的意思。

6、名词用连词“而”连结时,活用为动词。

(1)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2)饮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论语》

例(1)的“衣冠”后面、例(2)的“枕”前面分别有连词“而”,因此,都活用为动词。这是由于“而”一般连结动词、形容或动词性、形容词性词组,但不用来连结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以上诸项还不能概括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所有情况,只是择其要者而言之。同时,上述标志还经常是综合出现的,如例(2)的“枕”,前面既有连词“而”,后面又有代词“之”,可见兼具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两个条件。

(五)词类活用及变读

一个词由甲类词用为乙类词或者词性虽然改变但语能发生变化了,有时会引起读音的变化。

词性变化引起读音的变化。

(1)单纯词性变化

a、数月,汉兵至边,匈奴亦远塞,汉边亦罢。师古注——“远,离也,音于万反。”《汉书匈奴传上》

b、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程注——“劳来皆去声。”《孟子滕文公上》

c、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朱集注——“衣,去声”。(同上)

(2)词性变化,语能也发生变化。

a、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史记淮阴侯列传》

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例a后“衣”名词用作动词,而且为使动用法,例b同。

(3)词性没有改变,只是语能起了变化。

a、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论语阳货》

b、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庄辛说楚襄王》

c、晋侯饮赵盾洒,《晋灵公不君》

上面带点的原来都是动词活用之后仍为动词,只是由一般动词用作使动意义,读音也变了,例(1)“见”读为xiàn,例二“从”读为zòng,例(3)“饮”读为yìn。

以上都是词类活用后引起读音变化的,实际上词类活用引起读音变化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大半数并没有引起读音的变化,而且有些变化只存在古书中,并未进入现代汉语中,上述例子大多数都没有进入现代汉语中。

我们还应该注意,词是音义气结合体,一个词活用之后读者仍未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词类活用,如果活用后读音也发生了变化,就已经变成另一个词了(如“衣”“食”“饮”的动词义读为yì、sì、yìn),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就不属于词类活用的范畴了。但它们是由活用引起音读的变化,这是毫无疑义的。

五、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直接用在动的前面,对动词起修饰限制作用叫做名词用作状语。古汉语中,一般是副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就是名词用如副词,所以有的语法出把它叫做名词用如副词,我们按一般说法称为名词作状语。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普通名词作状语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比喻,含有“像……似的(一样)”的意思。

(1)豕人立而啼。《左传》

(2)孤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3)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4)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成语中的“冰消互解”“风流云散”“风起云涌”“蚕食鲸吞”等都是古代汉语留下的例子。

2、表示待人态度,含有“像对待……那样”的意思,或者译为“把宾语当作……”。例如:

(1)彼秦者,……虏使其民。《鲁仲连义不帝秦》

(2)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

(3)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鸿门宴》

3、表示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含有“用……”或“按……”“根据……”的意思。例如: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野之驴》

(3)失期,先法皆斩。《陈涉世家》

现代成语中的“拳打脚踢”、“刀耕火种”、“车载斗量”“耳闻目睹”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4、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或处所,含有“在 ……”的意思。如:

(1)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水经注》

(2)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冯谖客孟尝君》

(3)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现代汉语中的“夏收、秋收、春播、夜读”都是这种用法,成语中有“风餐露宿”、“左顾右盼”、“上窜下跳”、“旁敲侧击”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二)“岁”“月”“日”用作状语

1、表示行为的频繁、经常性和连续性,含有“每年(岁)”、“每月(月)”、“每日(日)”的意思。如:

(1)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斩也。《庖丁解牛》

(2)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攘鸡》

现代成语有“日积月累”、“日新月异”等。

2、“日”表示行为的或状态的逐渐发展,含有“一天天地”的意思。如:

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孔雀东南飞》

3、“日”用于句首主语前面,表示对往事的追说,含有“往日”“当初”的意思。如:

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住其事,而赐之州田。《左传昭公七年》

(三)名词状语和主语的辨识

名词作状语和主语都用在谓语前面,如果分辨不清,就会引起误解,如“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正确的译法是——有一只狼挡住去路,象人似地站着啼叫。如果把“人”当作主语,就会译成——“有一只狼挡住去路,一个人站在那啼哭。”这就错了。

那么,该如何辨别?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考虑:

1、根据上下文意义来辨别。

一个名词,如果是谓语的陈述者,那么名词应该是主语;如果不是陈述者,而是表示所为的情状、方式、时间、处所等,而且状语的名词往往可以用“象……一样”、“用……”、“在……”、“按……”等来翻译,那么它应是状语,做主语的名词不能用这类结构来翻译的。

2、从名词和谓语的位置距离来辨别

如果谓语前有两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靠近谓语的名词作状语。如: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句中“老人”和“儿”两个名词,“儿”靠近谓语,是名词作状语。

六、动词作状语

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在动词谓语前面对动词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状态,时间等叫做动词作状语。古汉语中一般是副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就是动词用如副词,所以有的语法出把它移为动词用如副词,我们按一般用法仍移为动词作状语。如:

广……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一、代词概述

代词是古汉语中比较活跃的一个词类,古代汉语的代词在种类和体系上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

(一)从种类上看,古代汉语比现代汉语多出了无定代词和特别指示代词(有人称为辅助性代词)。、

(二)古今汉语虽然都有人称、指示和疑问三类代词,但在口语中除了“我”、“谁”等之外,都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形式。如第二人称代词今用“你”,古用“汝(女)、若、而、乃”等。

(三)现代汉语的人称、指示代词单复数形式不同,古汉语则单复数同形。如“我,我们”、“这个、这些”,古代只说“我(吾、余)”、“是(此、斯、兹、之)”等。

(四)古代汉语虽然相当于第三人称的有“之、其”两个,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三人称,它们的真正身份是指示代词。

二、人称代词

(1)上面说过,古今汉语人称代词大多用了完全不同的形式。

古 今

第一人称——我、吾、余、予(朕) 我(我们)

第二人称——汝(女)、尔、若、而、乃 你(你们)

第三人称——之、其 他(他们)

为什么同样概念的人称代词,要用不同的词来表示?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方言,不同时代的人造出来的,也可能在语法作用上有所不同。如“余”用于甲骨文,“予”金文中才出现,这是时代的不同;“我”“吾”可能是方言的不同。

上古第三人称代词不做主语,后代用第三人称做主语的地方,古代或者用名词,或者干脆省略。如:

(1)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而袭远,非所闻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微子》

(3)从左右,皆肘之。《齐晋鞌之战》

上面说过,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是单复数同形的,同一个词可表示单数,也可表示复数,如“从左右,皆肘之”的“之”指綦毋张,是单数,“逐之,三周华不华注”的“之”指齐军,是复数。前者译为“他”,后者要译为“他们”。表示复数的“们”,是南北朝以后才出现的,原来写作“满”、“门”等,后来才统一为“们”,但这只是出现在白话文中,文言文一直到清代仍单复数同形。文言文中也用“辈、曹、属、俦、侪(chái)”等加在单音第人称代词后表示复数,似乎与“们”相同,但二者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名词,有实的词汇意义,如“吾属”“尔曹”相当于“我们这些人”“你们这一班人”,而后者是词缀,只有语法意义而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

(3)如果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用得远比现在要少,这除了上面讲的古汉语常省略主语的原因外,主要是用谦称和尊称代替了人称代词,谦称代替第一人称,尊称代替第二人称。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表现在用词上,是用敬词来称对方,而用谦词来称自己,如“贵方”“令郎”和“敝庐”“贱内”等。在称谓上也是如此,自称时用谦称代“我”,称对方时用尊称代“你”。

谦称——小人 仆 牛马走

尊称——君 大人 主上 足下

用作谦称和尊称的词,绝大多数是名词,因为是名词虽然可译为“我”“你”,但不受在否定句中放在动词前面这个代词规律的制约。试比较下面两个例子:

时人未之许也。《隆中对》(按“之”为代词提前)

若不许君,将焉用之?《左传昭公四年》(按“君”是名词不提前)

另外,也可以用自称名代“我”,称人以字代“你”。

(4)人称代词的活用

人称代词分第一、二、三人称,本来壁垒分明,各有所用,但有时可以活用,主要是第三人称代词“之”和“其”,它们可活用可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如: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手?”柳宗元《捕蛇者说》

(2)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楚归晋知罃》

上述两列中的“之”,都活用为第一人称。

三、指示代词

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表示近指,相当于“这”,如“是、此、斯、兹”等。它们可当主语、宾语和定语,其中“是”为最常用,其次是“此”,“兹”和“斯”很少见,它们可能来自方言。应该注意的是,“是”为兼类词,除指示代词外,还可作形容词和判断动词,后两种是由第一种发展而来的。试分析下面的例子:

(1)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兰槐之根是为芷。《荀子劝学》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4)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西门豹治鄴》

二是表示远指,相当于“那”,如“夫(fú)”、“彼”等。“夫”的指示意味较轻,常用于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作定语,如: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2)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僖公三十年》

注意——“夫”作虚词时还可作语前首助词和叹词,例略。

“之”和“其”本来就是指示代词,“之”一般译为“这”,“其”一般译为“那”,但“之”有时也可译为“那”,界线不如上面“是”、“夫”二组那样分明。

三是相当于现代汉语“这样”、“如此”的“尔”“然”和“乃”“若”。“尔”“然”较为常用,以作谓语为常见。如:

(1)同是被煎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乃”“若”“及”“尔”常用作副词,修饰动词谓语。如:

(2)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孟子梁惠王上》

(3)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4)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蜀道难》

这三个词既可作指示代词,也可以作第二人称代词,上面例中的“若”也可解为第二人称代词,可见二者有相通之处。

四、特别指示代词——者、所

“者”、“所”在一般的语法著作中都被归入助词当中,但它们跟一般的助词有很大不同,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它们有一定的称代作用,故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归入代词当中,王力和郭锡良的《古代汉语》也沿此说。但一般代词既有称代作用,又可独立当句子成分,而它们必须与别的组成一个结构才能作句子成分,所以王力先生称之为特别指示代词,郭锡良先生称之为辅助性代词。

作为特别指示代词的“者”,主要有两种作用。

1、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形容词组成“动、形+者”的者字结构,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在句中做主语、宾语、定语。如: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2)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同上)

(3)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

(4)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孟子公孙丑上》

2、与数词组成“数+者”的者字结构,表示在某种范围内,可译为“……种(样)”。如: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2)此五者,邦之蠹也。《韩非子五蠹》

“者”还可以当语气助词。作为语气助词,其主要用法有三:

1、用在判断句中的主语后面表示提顿。如:

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贾谊《论积贮疏》

2、用于时间名词后面表提顿。如;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韩非子五蠹》

3、用于假设复句或因果复句的假设或结果分句后表示停顿。如: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有人把语气助词的“者”也归入代词中,其实它们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作为代词的“者”是不能省去的,作为语气词的“者”却可有可无,如上面三个例子中的“者”都可以省去。

“所”字的主要用法是与动词(或动词词组)组成“所”字结构,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事物”。“所”字结构和“者”字结构虽然作用都相当于名词性词组,但前者多表示动作的受事,后者多表示动作的施事。如: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2)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但有时候“者”字结构也可表受事者,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如:

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五蠹》

“所”字结构有两种类型:

1、所+动词

这种类型运用起来有四种形式

(1)所+动词

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鲁仲连义不帝秦》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庖丁解牛》

(2)所+动词+者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史记酷吏列传》

(3)施事(+之)+所+动词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上》

(4)(施事(+之)+)所+动词+名词

所善荆卿可使也。《史记刺客列传》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所善荆卿”意为“所要好的荆卿”,“人所罾鱼腹”意为别人所罩到的鱼腹中。“所+动词”在这里是作定语,修饰后面的中心词。

2、所+介词+动词

这种类型,“所”与介词组合,指称介词的对象,它们表示行为的处所、工具、手段方法、方式、原因等,其中以“所以”为所常见。“所以”在这里是两个词,有两种用法,表手段方式和原因。如:

(1)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不能。《孟子告子下》

(2)丞称其人,所以劝之。《答李翊书》

(3)虽遇执事,其弗敢违,所以报也。《楚归晋知罃》

(4)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廉颇蘭相如列传》

上面四例,前三例的“所以”表手段方式,后一例表示原因。

如果古代选出了一个环保的大使……

2020年,一场猛烈的疫情来袭,让人们恍然大悟,人类以为自己已经征服了自然,但最终却几乎无力对抗自然反击。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边界,反思生命的目的,尊重地球原有的生存规则,进一步思考如何处理水源、食物、动植物、自然。

但事实上,中国的古人作为最古老的农耕民族,一直对自然充满尊重,强调“天人合一”。如果你想批评古代的环保,会有很多竞争者。

第一个报名参加比赛的人必须是陶渊明。这位竞争对手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在努力成为官吏之后,他意识到自己只能是小弟。与其给五斗米跪拜,还不如回家修炼。人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豆子虽然长得比杂草还细,但他们的目标不只是几斤豆子,而是通过表演艺术告诉世人,农业是立国之本,乡村是农村。精神家园。然而,选择一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可能有点困难。毕竟他一生中描写乡村事的诗太多了!第一次回到村庄时,他写下“回来吧,乡村就像芜胡不归”;他在农田建屋时写道:“屋在人间,无车马喧嚣”;当他早起下地干活时,他写道:“我早上起床清理泥土,满载着锄地回家。”当蔬菜成熟时,他写信给朋友介绍:“园里的蔬菜依然味道鲜美,旧粮还保存着。”当有新的田地到来时,他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种植它。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出家的日子很长,我的日子也很长”……既然无法选择,那我就选他乡村作品集里的第一首吧​​《归园田居》:

归园田野(上) 陶渊明是一个没有杀戮意识的年轻人,他的天性是爱山。一不小心掉入尘网,死了三十年。池塘里的鸟儿怀念着古老的森林,池塘里的鱼儿想起了古老的深渊。开南荒,保持谦逊,归园。方屋占地十余亩,有八九间茅草屋。殿后榆柳荫,殿前桃李树。远处的村庄温暖如春,废墟中的炊烟犹在。深巷狗吠,桑树鸡鸣。院子里无尘无杂,有足够的空余时间。在笼子里待了很长时间后,你可以回归大自然了。

当我听说陶渊明竞选时,同时代的另一位伟人立即表达了他的不满。他是谢灵运的另一个对手。谢灵运表示,像陶渊明这样的文艺青年,跑到村子里躲起来洁身自好,根本就没有尽到向公众宣传环保理念的义务。至于贡献,谢灵宇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创始人,普及旅游业千余年,无数文人墨客争相歌颂祖国山水。可以说,他为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辉煌。谢灵运不仅是山水派的鼻祖,甚至可以说是旅游爱好者的始祖。他不喜欢现成的景色,而常常选择险峻的山峰作为目的地。为了让登山旅行更加轻松,他还发明了一种木钉登山鞋。上山时把前掌的刺去掉,下山的时候把后掌的刺去掉。这样上下山既省力又稳定。这就是后来用“谢公木屐”而闻名于世的小迷李白的广告语“脚上谢公木屐,登青云梯”。评价谢公的《游诗》:

明月照雪,新风劲悲。 ——《岁暮》原野辽阔沙滩洁净,秋高天高月明。 ——《初去郡》密林中残留着清风,远处的山峰隐约可见。 ——《游南亭》池塘生春草,庭柳生莺。 ——《登池上楼》春晚,白云屯绿野秀美,悬崖高耸。 ——《入彭蠡湖口》

青山绿水,鸟语花香,风清月明,浮云白雪……读完这些诗,谁能不热爱大自然的美丽,谁又可以忍受环境的破坏吗?

如果说这两个竞争对手还在兼职做环保,那么第三个竞争对手就真正专注于绿化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江州蜜”白居易其实是一位“植树狂人”。他的诗中含有大量花草树木的信息。例如,白居易在《寓意诗五首》书中描述了种植樟树的规则和防止树木火灾的信息:

寓言五首 白居易生于河南山中,七年后才得知。它高两百英尺,首尾各有十个圆圈。皇帝修建明堂时,这种材料才达到标准。工匠手里有一斤墨,收藏需要一些时间。猛东境内草木枯萎,山火熊熊。狂风吹起猛烈的火焰,从树根到树枝都燃烧起来。经过三十年的修炼,他成为了顶梁柱。一旦化为灰烬,无人生还。 ……

后来他被贬到江州,开始了疯狂的植树农场。他在庐山香炉峰与益爱寺之间的洼地里搭建了一座“草屋”居住。他不仅在屋前屋后种了杉树、柳树,还种植了大片杜鹃花、荷花。他写了许多关于花草树木的诗。

他一了解江州,就“动员”他出任中州刺史。古中州位于今四川境内,白居易对这里来说是个“异乡人”。他注意到这里的山很多都是荒芜的,于是他有些厌恶地写下了“巴苏不喜花,春人不来”的诗句,然后又开始发挥自己的园丁天赋。这次,他不仅自己栽种,还带领人们植树种花,把城东的坡地变成了“东坡花园”,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有了相当大的经济影响。价值。为了培育幼苗,白居易总是不厌其烦地亲自照顾。 “他每天照顾仆人,用锄头开渠,伐土堵根,引渠浇干。”最终,他得到了“百果参千枝合体”。开张的喜悦。他甚至还种树来表达自己的执政理念:“如何才能救根,鼓励农民纳税租租?如何长出枝叶,才能省事省苦。”这样的好官,简直就是唐朝的杨善周啊!

最终,白居易的命运发生了转变,他来到了好地方杭州,当了一名公务员。谁知他还不忘植树,安排修筑了一条从钱塘门到武林门的长堤,当时被称为“百公堤”。堤上栽植柳树、桃树,形成“粉红柳绿”的美丽景观。后来,这条白公堤被破坏了,但人们仍然记住了这位“老市长”的功绩,于是他们记住了“我最爱的湖水还不足以向东走,绿荫下的白沙堤”的诗句。绿杨树”。如果你犯了一个错误,你已经在那里了。白色的沙堤被称为“白堤”。

不久,白居易被调任苏州刺史。这次他种的杜松树被称为“白公杜松”。短短一年的时间,他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城市绿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至于苏州现在还为他建造了一棵柏树。参观百公碑和百园公园森林。

既然古人在环保方面如此努力,那么新时代我们能为环保做些什么呢?今天是您参与环保的机会:

地球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又称“熄灯一小时”,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晚上8:30至9:30之间关闭不必要的电源,以表达对气候变化的关注。该活动始于2007年悉尼标志性的熄灯活动,一直持续至今,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环保活动。目的是通过一个多小时的熄灯仪式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责任意识,提高保护地球生态的意识,让地球回到一个可以看到耀眼的星星和星星的时代。干净的。月光。因此,其历年的主题活动,从思考气候变化和蓝天,到邀请公众关注环境变化,都是希望全社会能够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发展,让国家能够活下去。中国“地球一小时” 2009年,“地球一小时”正式来到中国,为全国公民创造了表达环保热情和希望的行动,为全国公民奉献了一个绿色节日。当时,Linnunpäsa 和 Vesikuutio 通过关灯来庆祝“地球一小时”。 2010年,全国30多个城市正式参与“地球一小时”,2000多家企业网上报名。 2011年,“地球一小时”开始突破一小时,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此后,我国每年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设定不同的主题,让公民积极参与。 2020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地球发声”,旨在鼓励公众更加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今晚加入我们的“地球一小时”,让地球休息一下,给自己一些平静。作为春季作品,读一读今天分享的诗词,感受人与自然的结合。试想一下,这将是多么美妙的时刻?

来源 |我们的空间(ID:ourspace0424)

作者|金树新、宋英

编辑|马玉杰、王艳梅

起名技法份解之标示辈份

“辈份”,或叫作“毕行”、“行此”。标示砚份,就是过家族世系谍谱规定的奉份起命名字,也就是说,人的名字中要明确标示出他在其家族世系中所属的辈份字。

例如,“泽”字是部山毛氏蓝份字,朱代珍,“代”字是四川仪陀朱氏辈份宇。古人,尤其是宋、元、明、清人,乃至近现代人的谱名、学名大乡梦扬取名知识标示沐份共上的大体丰明示守系和员基凑合。

所谓“同姓不同宗”即是同一姓氏,但宗系有别,也就是所属辈份系统不为一支,同远祖而不同近宗。如果姓氏同辈份亦在同一谱系上,那就血统关系就会更亲密些了。世有“天下无二孔”之说,就是向孔子为后世尊为竺人之后,天下姓孔的都统一归系于山东曲阜,各支系都统一以曲阜孔让议定的世系谱带为规,不得标新立异,故天下孔梦扬取名知识姓人都“同宗”。曲鼻孔氏家族自元朝的孔氏第54代街圣公孔思临始用夺字,并定第55代为“克”字辈后,历代皆用辈份制名。

从第56代至第85代的30个字辈是;

希言公户承,宏闻丰尚衍,

兴敏传继广,昭宪庆村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现任全国六届政协委员的孔德构则是孔子第77代孙女。1920年,孔氏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续了第86代至105代的20个字昔,建道吉安定,趣修蔚益党,欠文炊是瑞,永锡世绪曲。

以代间时跨为二十五年计,用到“昌”字作毕份起名,那已是近二十六个世纪了。和皇族命名亦有遵行标示辈份法的。明太祖朱元球有子二十四人,子孙繁荣昌盛。朱元斑下令,朱家子孙,一律标介,并统一由礼部取名。

未得礼部命名者,则不能享受皇族的待遇。于是,风皇族有人生子者即报礼部请求取名,为了求得早理命名和取个好名字,宗室向礼部行贿送礼者有之梦扬取名知识,礼部主事者以权谍私者亦有之。据清初著名文学家、学者王士祺《居易录》裁,“明宗室闭蓝生子,例由礼部制名,主者索贿,不满意加制恶字为之。

如崇祯壬午举人朱臣恋,衡府王孙也,字火西,诗文有羽各,但被取千人二字牵合之,梦扬取名知识名称。又所《明史。诸王世表》称,“于东宫亲王系,各扎二十字,一字为一世,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这“以上一字为据”即是以人名中间的那个字标辈份。

如英宗朱祁镇、代宗朱孝钰等名都“祁"辈带“金(镇、钰铝金旁),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烛等名都“厚”非带“火”;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福王朱由疹、梦扬取名知识桂王朱由都等名都“由”内带“木”。明朝皇室制名前字标斐份,后字带五行一一金森水火土,此乃朱家一绝。

清和皇室对和皇家子弟命名也效法明代朱氏制名方法,以二字制名,前一字标份,后一字寄意则。大抠自清世宗爱新觉罗,岗祯这一代就开始标些份了。梦扬取名知识这一代的二字名,规定第一字均用“向标辈,第二字必须措“示”,如"仙镇”。下一代的二字名,规定第一字均用“弘”标辈,第二字必须带“日”,如“弘唇”。

赣隆年问,皇六子永玉终《岁朝图六进旺孝圣后,弘唐作题图诗,中有“永绵奕载孝慈娱”名,后即以前四字“永绵奕载”为其下代定辈份。梦扬取名知识宣宗旦宁又钦定“汶综恒雇”四奉相续。至文宗府奕又绍四辈字为“总图增。

这里顺带说一下,笔者宗系时县〈现为集湖市)宁氏,先祖制订世系昔字为,少思邦道永,守业定内昌,积德贤芳六,存心有天知。自“少”字辈至“业”字昔,历代和依辈字制名。据笔者所知,祖读永宗,伯讳守堂、父讳守田、叔讳守业,堂坡姑读守能、守英、守民等,皆优辈份定名。

及至笔者一代,亦尽遵辈,无论男女,依序名为:业兰、业香、业泉、高、业发、业和、业龙、业林、业华、业珍、业芝、业芬、业红、业军等,下一代都生于新社会,制名不受非份字束缚,多为单字名;,梦扬取名知识华惠耘、海、霞`兵,琼英、绍义、文秀、路清新开阔,意趣亦颇丰贷,是自由的一代,有为的一代。

古今标辈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旧字标示,一是旁首标示。募字标示即依代序按昔字取名,上文诸例均是。此法多适双字名,即姓名三个字。

礁首标示即依代序按边旁部首选字取名。《红楼梦》中页府五代人名除第二代名代化。代善、代侍、代修等是以伐”硅字标姑外,其余四代人名均是旁首标示,第一代名,演、源,是“水”礁标示!第三代名,数、驹、吉政等,是“文”这标示,第四代男子名,珍、娃、珠、瑞等是“王”专标示,第五代男子名,送、普、蔡、芹等,这用“妇”头标示。座首标示适用单字名。换句话说,单字名示举份非此不可。

小胡武进士的传说之八:骑马射箭苦练功 倒拔树根赛鲁达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胡金檀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春闱,顺利通过会试,参加殿试,最后高中第三甲第四十名赐同武进士,时年他35岁。胡金檀之所以能够高中,正是与他平时的刻苦练功分不开的,也正是在这种严格而又长期的苦练中,他的武功才不断得到提高。在小胡村有很多关于显示他武功的传说故事。今天就分享一个骑马射箭苦练功 倒拔树根赛鲁达的故事。

胡金檀,字兰轩,1841年出生在中牟县姚家镇小胡村。他从小聪慧过人,年少的时候每次参加考试,总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癸酉年,得中武孝廉。庚辰春,他参加殿试,高中武进士。第二年回到河南,在“余抚台标下效力,屡著奇绩”(碑文)。两年多后,转升卫辉府副府,在这期间,他曾代理参将整军。

胡金檀自幼练武,在长辈的严格要求下,练习非常认真刻苦,武功技艺也是提高的很快。每逢参加考试,他总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据胡金檀的第四代后人胡玉春讲,在村西南角,有一个三四十亩地的跑马埂,胡金檀经常在那里耍大刀、骑马射箭、拉弓举石。当日,在胡金檀后人院子里,至今还保存着胡金檀当年习武时所用的练功石,名叫石胄,高60厘米、长40厘米、厚30厘米,重210kg。

胡金檀的武功到底有多高强,当年也没有文字记载,但是据胡金檀的后人胡玉春回忆说,村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而显示出了胡金檀的武功之高。

一次,一户人家在村边伐一棵柳树,该树枝繁叶茂。常言说树大根深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户人家开始将柳树周边土挖去以后,周边的根也都断了,众人一推树也倒了,这才发现下边还有一个主根,主根的直径达30厘米左右。尽管树已经倒下,只剩下树根没拔下来。这下把这家伐树的人难为住了。他们找来了两头牛和一匹骡子往外拉,结果,愣是没。无奈之下,只好向胡金檀求助。这个时候胡金檀才是一个武生,整天就是刻苦练功,他听到有人求助,就过去看了一下。很轻巧地说了句“这小东西都拔不出,让我试试”。

胡金檀说完此话,甩开衣服,扎下马步,使劲一用力,只听树根底部发出吱吱响声,几秒时间,这棵柳树就被连根拔了出来。伴随着树根的拔出,顿时一股青烟从树根部升起,在场的众人无不拍手称赞:“好武力啊,功夫果然名不虚传!”

村上人后来也把这段故事演义化了,说是这棵柳树是一头老牤牛转世,别人伐他时,他在下边就是不出来,见到胡金檀以后,就心生害怕,在胡金檀拔树之际,他不但不在向下用劲,而是助了胡金檀一臂之力,进而借机逃跑了。

无论是事实也好,演绎也罢,不管怎么说,它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当年胡金檀的武功特别高强。

来源:新华号 官渡樵夫

树多了,鸟多了,客多了——黑龙江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停伐五年现“三多”

新华社哈尔滨10月28日电 题:树多了,鸟多了,客多了——黑龙江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停伐五年现“三多”

新华社记者马晓成

初雪刚刚落下,漠河市北极村的马国权就迫不及待开始在朋友圈里给自己的家乡打上了广告。拍上一段雪景,再配上一段浓重东北味的介绍语,“多招几个客人到咱们这里玩一玩”。

如今,马国权所在的漠河市是我国远近闻名的冬季旅游目的地,冬天一到,许多人都专程来这里体验“寒地游”。在过去,漠河和大兴安岭地区许多地方的冬天,则是伐木工人们最忙活的时间。

“山上搭个棚子,人住在棚子里,铺下满是冰雪。山里最常听到的,就是‘顺山倒喽’的号子声。”北极村村民孙洪柱说。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边境地区,也是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在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材近2亿立方米,上缴税金近百亿元,创造了“突破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精神。

“多少年了,就是‘靠山吃山’,可是这山再大,要是一味地吃下去,那也得有吃光那天。”孙洪柱说。

2014年4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全面停止了木材商业性采伐,结束了长达50年的木材生产历史。放下斧和锯,林往何处去?面对转型发展的巨大压力,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强化森林培育,严格资源管理,创新发展生态旅游、森林生态食品、森林碳汇、绿色矿产等产业,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转型发展之路。

通过深入实施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当地累计完成森林抚育、补植补造、人工造林178.4万公顷,森林抚育质量始终位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林地面积70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6.0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4.89%,这三个数字已连续10年实现增长。目前,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已拥有自然保护区36处、累计230.49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27.6%,当地已经实现了从木材生产基地到生态安全屏障的转身。

随着停伐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持续推进,野生动物得以繁衍、种群也不断扩大。在大兴安岭林区采访,时常可以见到野生动物在林间穿行,有时候还能看到狍子、野鸡、野兔等快速地穿行在林间公路上。据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人员介绍,近些年来野生动物越来越多,野鸡、野鸭、雪兔、狍子、黑熊等屡见不鲜,近几年还相继发现了纵纹腹小鸮、红脚隼等新分布物种。

如今,优越的生态环境,不仅成了大兴安岭地区的独特名片,更成为带动生态经济发展的引擎,当地发掘最北、最冷等旅游标签,推出了找北游、界江游、湿地游等个性化旅游产品,接待游客、旅游收入以年均12%和23%的速度增长。

“过去,养马都是用来拉木头的,现在,养马是为了冬天拉爬犁,一个冬天就能赚上万把块钱。”孙洪柱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