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的方位图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解读】:
以上第五章。
《系辞传》曰:“《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本章解释八卦的产生方式,以及各自所在的方位与卦德。本章是《易》的通例。本章分为两个自然段,第一段是上古时期,包牺依据《河图》的启示制作八卦,并定下八卦的方位与卦德。八经卦取象的依据,皆源自其所在的方位以及卦德,这是来自上古时期的《易》的一般规则。第二段是孔子对上古时期这一规则的阐释。
《系辞传》曰:“阴阳之义配日月。”又曰:“悬象著名莫大乎日月。”包牺在《河图》的启示下,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体悟日月运行之道,阴阳昼夜之变,以及在大地对应产生的现象,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于是包牺以阴阳为基础,以天、地、人三才为框架,以阳动而阴从为法则,观察太阳的升起、运行与下沉的规律,定下了八卦的方位与卦德。同时,当阴阳两条爻在天、地、人这三个位置进行排列组合,只能产生八种结果,于是有了八卦,而不是其它数字。
天地本来阴阳不分,混沌一体,所谓“《易》有大极。”太极运动,一气化而为阴阳,阴阳变化运动,产生了天地与日月,所谓“是生两仪。”天地日月运动,于是产生了四季与四方,所谓“两仪生四象。”有了四季的变化,便有了万物。有了四方,便有了天地八方,所谓“四象生八卦。”八卦代表天地八方,形成了天地间的经纬,天地之道确然显现。太阳是阳,月亮是阴,阳主动,故以太阳运动的轨迹,确立八卦之方位。太阳升起,天地分判,天下万物皆顺从天地之道开始运转,于是产生了八经卦的第一卦☳震,代表阴阳运动,天地分判,正是万物萌生的春天,故曰“帝出乎震。”帝,万物之始祖,代表万物的开始。天地定位,则《易》道也开始流行。据《尚书·尧典》,太阳从东方的旸谷升起,所以孔子解释说:“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震为玄黄,天玄地黄,天地一体,太极之象,所以☳震卦代表太极,太极动,产生天地,创造万物。
太阳从东方升起,春天到来,继续上行,阳气渐渐盛大,时间到达春二月时,正值春分时节,昼夜时间长短相等,阴阳平衡,万物整齐生长,各正性命,各居其所,顺天而动,于是产生了八经卦的第二卦☴巽,故曰“齐乎巽。”孔子解释说:“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易》用天道规范人道,春分时节,昼夜平分,万物絜齐,此时,官府也统一天下的度量衡。《礼记·月令》:“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斛、甬,正权、概。”
太阳继续上行,到达中天,太阳当空照四方,此时正是仲夏,夏历五月,适逢夏至,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日照时间最长,天下大明,万物皆显现,于是产生了八经卦的第三卦☲离,故曰“相见乎离。”孔子解释说:“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离为南方之卦,据《尚书·尧典》,南方所在的位置是明都。
当太阳到达最高的位置时,不可继续上行,开始下行,离开天空而滑向大地,于是产生了八经卦的第四卦☷坤。万物离不开大地,太阳当空运行,创造四季,服务于大地的众生,为万物而操劳,故曰“致役乎坤。”役,劳役,指太阳运行天空,创造四季轮回,为大地万物的生生不息而操劳。孔子解释说:“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大地虽然养育万物,但是依靠上天的辛劳,依靠太阳创造四季。
当太阳完成一个运行周期,就会在西方沉落,万事万物在秋天成熟,皆大欢喜,于是产生了八经卦的第五卦☱兑,故曰“说言乎兑。”说,同“悦”。孔子解释说:“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据《尚书·尧典》,西方所在的位置叫做昧谷。
日为阳,地为阴,当太阳入于地之后,阴阳相遇,必然相交,于是产生了八经卦的第六卦☰乾,故曰“战乎乾。”孔子解释说:“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
阴阳相交,万物开始孕育,万物受精而孕。☵坎为水,之象,化育万物;万物生长离不开水,于是产生了八经卦的第七卦☵坎,故曰“劳乎坎。”孔子解释说:“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据《尚书·尧典》,北方所在的位置叫幽都。
旧的生命死亡,新的生命诞生,这是天地间生生不息的大法则,于是产生了八经卦的第八卦☶艮,故曰“成言乎艮。”孔子解释说:“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天地之道,轮回变化,万物生生不息。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冬去春来,四季轮回不息,这是八经卦所传达的天地变化之道。八经卦的方位与卦德、卦时,皆依据太阳的运行轨道而确立,是圣人在《河图》的启示下完成,不是用人的思维可以设计完成的,这是纯一不杂的自然之理。天地间本来并无方位,太阳运行,天地分判,圣人依据太阳的运行轨道而制定了相对的方位,并配以八卦,于是天地变化之道,尽在《易》中,是故“《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八卦记忆口诀:
乾三连、坤六断;离中虚、坎中满;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
这是先天八卦图,与下面两个后天八卦图在方位上有区别。我们现在一般是用后天八卦,有时候也看情况可以二者互用。
后天八卦图1
后天八卦图2
有很多好奇者都看过太极八卦图,但不一定了解。这里就简单的介绍一下,使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太极八卦图,以同圆内的圆心为界,画出相等的两个阴阳表示万物相互关系。阴鱼用黑色,阳鱼用白色,这是白天与黑夜的表示法。阳鱼的头部有个阴眼,阴鱼的头部有个阳眼,表示万物都在相互转化,互相渗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合,相生相克,即现代哲学中和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表示法。
以圆心可分为四份定为四象。四象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象表述空间的东西南北,时间的春夏秋冬。任何一组矛盾加中心,就构成为三才。古代哲学认为天、地、人为三才,又在四象的学说基础上,更进一层,又增加了阳明、厥阳两面项,它与四象组成六合之说。四象若加圆心就构成五行之说,南方为火,北方为水,东方为木,西方为金,中间为土。六合加圆心称为七星。
四象通过“一分为二”的切分,又构成八卦图,先天八卦方位表示为: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八卦加轴心称之为九宫。配九宫数为乾九,坤一,巽二,兑四,艮六,震八,离三,坎七,中央为五。
八卦图最早出自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大概起始于5千多年前)其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后世道教将伏羲供奉为神。后天八卦出自周文王,其后天八卦只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义不变。直至孔子创立儒家,将周文王的易经收录为儒家经典(也就是儒家教科书)。汉朝时道家更由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等创出了无数的术数。是:
乾(qián)
乾为天卦像:上乾下乾纯阳卦;乾卦阳刚,刚健,自强不息。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园,园满、亭通,成功、重大。但刚多易折,含欠安之象。
坤(kūn)
坤为地卦像:上坤下坤纯阴卦;坤卦明柔,地道贤生;厚载万物,运行不息而前进无疆,有顺畅之像。坤六爻皆虚,断有破裂之像,明暗、陷害、静止,测出行不走,行人不归。人物表示小人(由天大地小而取)。
震(zhèn)
震为雷卦像:上震下震八纯卦;震卦重雷交叠,相与往来,震而动起出。震动,震惊鸣叫,惊惕,再三思考,好动。建功立业,声名大振。森林,树林。八纯卦,吉顺而有波折,肝旺易怒,惊恐,肝病,抽筋,伤脾胃。息,柔和如春风,随风而顺。”巽顺,顺从,进入而下伏。重巽申令,气功,双床双桌相并连,作生意可获三倍之利,头发稀少,草木丛生。活跃,坐不住,静不下来,测事比和吉。肝胆疾病,坐骨神经痛,股部疼痛,风湿中风,脾胃欠佳。
坎(kǎn)
坎为水卦像:重坎八纯卦;坎卦为二坎相重,阳陷阴中,险陷之意,险上加险,重重险难,天险,地险。险阳失道,渊深不测,水道弯曲,人生历程曲折坎坷。绝颠聪明,“心诚行有功”。比和卦,谋事顺畅可成,但内中有波折。肾,泌尿系统疾病,血病,妇科病,视力差,心脏病。
离(lí)
离为火卦像:重离八纯卦;离卦离明两重,光明绚丽,火性炎上,依附团结。离
艮(gèn)
艮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纯卦;艮卦山外有山,山相连。不动,静止,停止,克制,沉稳、稳定,止其所欲,重担。两桌、两床相连,上下铺位,床上、桌下。测外出,不能出行,行人不归。癌症,青春痘,痧菲子,肿瘤,疮块,脾胃病,肾病,结石症。
兑(duì)
兑为泽卦像:上兑下兑八纯卦;兑卦喜悦可见,快乐照临人,口若悬河,善言喜说,高兴,沼泽地,洞穴,废穴,败壁破宅,坑洼地,纵横沟渠。测事如意悦心。口疾,气管疾病,肺疾,麻脸,肝胆疾症,股疼,血光灾,作手术。
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乾、坤两卦则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本文摘自:李老师易学大讲堂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