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大多喜欢在家里养点花花草草,为什么呢?因为在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城市里,最缺的就是大自然天然的绿色,所以在家里种点什么花呀草呀,勉强可以让人有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其实呢,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有亲近自然的天性,过去有句老人常说这样一句俗语:家中种五树,金蟾代代出。
金蟾
老一辈的人,在家里种点花花草草,不光是为了亲近自然,有针对性地种些特定品种的树木,据说还有旺家兴财的功效,想不想了解一下呢?那咱们就来看看“家中种五树,金蟾代代出”,说的是哪5种树木。
大家都知道,蟾蜍就是癞蛤蟆,是一种毒物,长得丑不拉几浑身是毒,人人避之而不及,但是金蟾却不一样,金蟾很讨喜,是老百姓求之不得的神物.
金蟾是什么呢?据说金蟾是来自月宫的招财神兽,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叫“三足金蟾”,它只有三条腿,但是它却可以吞食天下财宝,所以又被称为招财金蟾。
金蟾
很多生意人都喜欢在家里摆上一只金蟾玉雕作为镇宅招财的宝物。“金蟾代代出”的意思,就是寓意着这个家族世世代代都能吉祥富贵。
家中种五树,金蟾代代出,这句俗语其实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首先第一种,是明确指出了五种具体的树木,分别是:发财树、桂花树、栀子树、石榴树,以及金桔树。
发财树不用说大家都很熟悉,平时如果咱们有朋友开业或者乔迁新居,一般都会送上两盆发财树,因为它的寓意很好,发财树呢又叫鹅掌钱,属于最受欢迎的盆栽植物。
栀子花
桂花树就更不用说了,桂花糕桂花酒,都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东西,桂花树代表着富贵高雅,就连古代的读书人高中科举,也被称作是“蟾宫折桂”,所以桂花树,也是民间种植最广泛的树木品种之一;
然后是栀子花,栀子花的花语代表的是永恒的爱,而且栀子花的香味特别浓郁,一到花季的时候香飘十里,栀子花还有一个特别受欢迎的作用,就是它的花瓣可以做成一道非常有营养的美食,所以栀子花、同样也是农家院落里最常见的植物,同时,栀子花还是一味很有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那么石榴树相信不需要多做介绍,大家都知道石榴寓意多子多福,它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吉祥树,就连满腹经纶的文人墨客同样也对石榴情有独钟,有句口头禅叫: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
桂花
最后呢,就是金桔树,金桔树又叫金钱树,寓意金玉满堂,金桔树结果的时候很有观赏性,黄灿灿的果实还真像一颗颗的金元宝,所以老百姓相信家里如果种上一两颗金桔树,一定可以财运滚滚吉祥如意。
然后“家中种五树,金蟾代代出”的第二种解释,指的是五个类别的树种,分别是:观果类植物、观花类植物、食果类植物、观叶类植物、经济类植物。
那么观果类植物,刚才咱们介绍的金桔树,就属于观果类植物,观花类植物,比如桂花树就是,然后食果类,石榴就是食果类,还有发财树它就属于观叶类,栀子花就属于经济类,因为它的花朵可以当成经济作物,意思其实也都差不多。
金桔
其实,“家中种五树,金蟾代代出”只不过是人们对于美好未来向往的一种寄托,不存在有没有道理,凡是美好的希望都是有道理的!
这五类观赏植物,可能你家里就有种植,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无论什么样的植物,都需要辛勤栽培才能有所收获,我想这才是“家中种五树,金蟾代代出”真正想要表达的寓意。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蛙鸣蛇舞(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格列佛游记》自1726年首次出版以来,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其中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我们知道大人国和小人国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也没有什么巨人和小矮人,那么动物世界中是否有“巨人”和“小矮人”呢?让我们走进青蛙世界一探究竟。
△(图片来源:veer图库)
青蛙中的“巨人”大家可能都知道,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是大鲵,俗称“娃娃鱼”,那么世界上最大的青蛙是谁呢?
答案是巨谐蛙(Conraua goliath),因其出生在非洲,又称非洲巨蛙。巨谐蛙仅分布于喀麦隆西南部,栖息在热带雨林的溪流中,成年个体的体长可达34厘米,体重可达3公斤。据报道,1989年有人曾经抓到一只体长36.83厘米、体重3.66公斤的巨谐蛙。如果这只蛙站起来,高度可达87.63厘米。这一“吉尼斯纪录”估计很难被打破,蛙中“巨人”当之无愧。
巨谐蛙是凶猛的食肉动物,能捕到的都会成为它的食物,如昆虫、虾、鱼和小型蛙类等。巨谐蛙听觉很敏锐,但没有声囊(通常没有声囊的蛙类不鸣叫或者叫声很小);目前尚没有巨谐蛙鸣叫的研究证据,我们暂时可以认为巨谐蛙不鸣叫,因此巨谐蛙可以说是蛙类中的哑巴,大自然蛙类中悄无声息的“巨人杀手”。
△成年巨谐蛙Conraua goliath(a)及其栖息环境(b)(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巨大的蛙蛙,巨大的家?
巨谐蛙主要在溪流边的石块、砂砾上筑巢,巢穴与溪流通过砂砾隔开,但水可以通过砂砾间的缝隙流到巢穴中。它们甚至会根据具体的场地和材料建筑不同的巢穴,巢穴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
△巨谐蛙Conraua goliath筑的3种巢穴(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伟岸”的身躯,它们的巢穴该有多大啊?
测量巨谐蛙的巢穴后可知:巨谐蛙巢穴的平均直径可以达到102.8厘米,个别巢穴的直径甚至能够超过140厘米;巢穴的平均深度为9.1厘米。
大部分巢穴内有150-350枚蛙卵,但也有巢穴内的蛙卵数量多达2700-2800枚。从蛙卵开始到蝌蚪完成蜕变,期间它们一直会待在巢穴里。巨大的巢穴为卵的安全发育和蝌蚪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庇护。借助红外摄像机,我们还发现成年巨谐蛙会长时间待在巢穴边缘,由此可以猜测巨谐蛙很可能有护卵行为。
△一只成年巨谐蛙坐在巢穴边缘(a),巢穴内有大量蛙卵(b),已经长出后肢的蝌蚪(c)(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当然,即便待在巢穴里也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观察发现有些小虾会在巢穴内捕食巨谐蛙的卵,面对这些捕食者,巨谐蛙的蝌蚪们会聚在一起,通过快速游动来逃生。
大的后果是成为盘中餐?
自古红颜多薄命!尽管巨谐蛙的模样跟“红颜”八竿子打不着,但它们仍然逃不了被杀的命运——因为它们个头很大。
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巨谐蛙被列为濒危物种(Endangered),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为捕捉和食用。近30年来,由于附近的村民砍伐森林和开荒种田,巨谐蛙生活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当地居民利用各种陷阱或者工具大肆捕捉巨谐蛙以供应餐饮业,使得该物种在分布区的种群数量持续下降。
△当地捕食巨谐蛙的情况非常严重,人们在巨谐蛙繁殖场设置鱼钩和陷阱来捕捉巨谐蛙(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遗憾的是,当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巨谐蛙的保护政策。为了避免巨谐蛙走上灭绝的道路,未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升级巨谐蛙的保护级别,使用法律手段对巨谐蛙进行人为保护;
如果条件允许,建立以巨谐蛙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巨谐蛙的理想栖息地;
尝试在当地推广牛蛙人工养殖,减少人们捕食巨谐蛙的必要性;
对当地民众进行动物保护教育,宣传动物保护,提高当地民众动物保护意识。
不知因大而命运悲惨的巨谐蛙,有没有羡慕过其他青蛙的娇小。
说到这里,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青蛙世界中的“小人国”一探究竟。
青蛙中的“小矮人”
2011年,科学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南部一座与世隔绝的山脉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两种体型超小的青蛙,刷新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其中一种拉丁名为Paedophryne dekot(dekot在当地语中意为“很小”),翻译成中文可以叫“小童蛙”。成年雌性小童蛙的体长仅有8.5-9.0 mm,大约是成年人大拇指指甲盖长度的一半。另一种童蛙的拉丁名为P. verrucosa (verrucosa意为“长满疣粒”),这里暂时翻译成 “多疣童蛙”。成年雌性多疣童蛙的体长仅有8.8-9.3 mm,比雌性小童蛙稍大,雄性仅有8.1-8.9 mm(因为没有采到雄性小童蛙,所以没有雄性小童蛙的体长数据)。
△小童蛙(A-B)和多疣童蛙(C-D)(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小童蛙(P. dekot,左)和多疣童蛙(P. verrucosa)(A-C刻度尺为5 mm,D-E刻度尺为1 mm)(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此前的体型最小青蛙纪录保持者也是Paedophyrne(童蛙属)家族成员,身长大约在10毫米左右。新发现的这两种青蛙体长都不到1厘米,不仅是地球上已知最小的青蛙种群,同时也是地球上最小的四足动物或者说四足脊椎动物——蛙中“小矮人”实至名归。
如何找到迷你蛙?
如此迷你的青蛙,很难通过肉眼观察发现。那么,科学家是如何发现它们的呢?
答案是闻声寻蛙!与其他大部分小型蛙类类似,所有的童蛙都栖息在落叶层,很难通过肉眼发现。科学家通过倾听它们的叫声,而后找到叫声的源头;靠近声源后,把脸贴在地面上,寻找迷你青蛙的踪迹,进而确定这些小生灵的位置。当然,即便发现它们了,想要徒手抓住它们绝非易事。这些小东西会像蟋蟀一样跳,一会跳到这儿,一会又跳到那儿,很难抓到。
△多疣童蛙鸣声的波形图(A)、频谱图(B)和语图(C)(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人外有人,蛙外有蛙
小童蛙坐上世界最小青蛙的“宝座”不到一年,就被另一种青蛙取代了。
2012年,科学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了另一种迷你青蛙,再次刷新纪录。新发现的阿马乌童蛙(P. amauensis)平均体长仅有7.7 mm,比小童蛙(P. dekot)还小,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世界上最小的青蛙。
△阿马乌童蛙(D硬币直径17.91 mm)及其鸣声(E)(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此前,地球上已知最小的脊椎动物是一种鱼(Paedocypris progenetica),成年个体体长最小记录是7.9 mm。阿马乌童蛙的发现不仅刷新了蛙类体型最小的记录,而且刷新了脊椎动物体型最小的记录——阿马乌童蛙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想打破巨谐蛙“最大青蛙”的记录几乎没有可能了,毕竟如此“庞然大物”经过了这么多年没有被发现的概率很低;但打破阿马乌童蛙“最小青蛙”和“最小脊椎动物”的记录还是很有可能的。
为何如此“迷你”?
童蛙属新物种的陆续发现,打破了人们对蛙类和脊椎动物小型化的认知,证明这些小型物种的出现绝非偶然,它们很可能代表着一个以前未被认可的生态系统。
那么,为何这些青蛙体型会如此“渺小”呢?
一种猜测认为这个种群的青蛙只生活在雨林地面的树叶上,它们之所以进化出如此小的体型可能是为了适应不被其他动物利用的环境。这些迷你青蛙可以用螨类等体型微小的猎物填饱肚子,但对于体型较大的青蛙来说,显然做不到。
另一种猜测认为身体缩小是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研究表明由于气候变化,许多物种已经表现出小型化趋势。许多物种可能会遵循基本的生态和代谢规则,对持续的气候变化做出反应进而缩小体型。
截至2020年7月14日,世界上共有两栖动物8205种,其中7238种青蛙和蟾蜍。在种类如此繁多的大家族中,有的青蛙会“飞”,有的能钻洞,有的会长“胡子”……也有“蛙中巨人”巨谐蛙,“蛙中小矮人”阿马乌童蛙!走进大自然,你也能发现这些迷人的青蛙!
参考文献
[1] Daniel NN, Josue WP, Mpoame M. Gastro-intestinal helminths of goliath frogs (Conraua goliath) from the localities of Loum, Yabassi and Nkondjock in the Littoral Region of Cameroon.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2015, 4:146-149.
[2] Marvin Schäfer, Sedrick Junior Tsekané, Tchassem FAM, et al. Goliath frogs build nests for spawning - the reason for their gigantism?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2019, 53(21-22):1263-1276.
[3] Kraus. At the lower size limit for tetrapods, two new species of the miniaturized frog genus Paedophryne (Anura, Microhylidae). ZooKeys, 2011, 154: 71-88.
[4] Rittmeyer EN, Allen A, Gründler Michael C, Thompson DK, Austin CC, & Etges, WJ. Ecological guild evolution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world's smallest vertebrate. Plos One, 2012, 7(1), e29797.
[5] Sheridan JA, Bickford D. Shrinking body size as an ecologic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1, 1(8):401-406.
"凤凰非梧桐不栖,金蟾非财地不居",金蟾是祥瑞之物,传说金蟾所居之地,都是聚财之宝地。所以宅内摆放金蟾,有吸财、吐财、聚财的美好寓意。
在自然光线下,这块奇石整体呈深绿色,形状非常像一只趴卧在钱币上的蟾蜍,头、身、眼、足,都清晰可辨,身上的花纹令金蟾看起来活灵活现。为取其好意头,命题为"万贯家蟾","蟾"谐音"缠",意喻福多财多,拥有锦绣前程。
锦绣前程
金蟾寓意着锦绣前程,在传统文化里,"蟾宫折桂"被用来比喻考取进士,蟾宫指的就是"月宫",传说月宫中居住着三条腿的蟾蜍。
子孙满堂
金蟾也寓意着子孙满堂,在古代,金蟾被视为一种繁殖能力强的神兽,可以用来赠送新人,表达希望对方早生贵子的美好祝福;也能用给老人,表达希望长辈子孙满堂的祝愿。金蟾的象征
健康长寿
在传统文化中,金蟾是寿命很长的瑞兽,不但代表着财富、富贵,也是吉祥、平安的象征,在家里或者办公室摆放金蟾,是一种祈祷平安、健康方式。
在今年高考前一天,有人在云南的独龙江边拍到了成千上万只“金蟾”!
它们一夜之间大批出现,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全部集结在清澈的浅水洼地甚至是公路边的沟渠里,一眼看去金黄一片。是否真的能带来好兆头?
独龙江周边水沟里的“金蟾”,颜色鲜明,数量巨大(图片来源:人民网)
现在正逢高考季,这是“蟾宫折桂”的好兆头!也有人说,此乃祥瑞之兆,见金蟾者发大财!
能将这么多吉祥话汇集一身,这“金蟾”到底是什么身份?它们为何又会集中出现?
你知道动物都是怎么交配的吗?
到底有多少动物是牢底坐穿兽?
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点点关注↑
万物灵熊探长
每天带你看最奇怪最有趣的动物知识!
>> “金蟾”的身份揭秘 <<
“金蟾”的大名叫司徒蟾蜍,而“金蟾”这个称呼的由来,是因为雄性司徒蟾蜍通体金黄,闪耀着如同黄金般的光辉,而雌性则呈现出温和的黄褐色。
这些神奇的金蟾主要栖息于我国西藏东南部和云南的独龙江河谷,在缅甸东北部也有分布。
这是两对恩爱的司徒蟾蜍,可以看出雄性(上方)和雌性(下方)的肤色有明显对比
司徒蟾蜍通常体型较小,大约只有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大小,一般雄性体长6-7.2厘米,雌性体长8.1-8.7厘米。
雄性背部大面积呈亮黄色,无斑纹,腹部为浅黄色带棕斑,雌性表皮为浅褐色,周身有棕黑色斑纹。
它们的皮肤是光滑而湿润的,摸起来应该会感觉有些凉爽,但是,你若有幸见到可别轻易摸,因为司徒蟾蜍是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的有毒动物,它的皮肤腺会分泌混合毒素(眼镜王蛇也会分泌此类毒素),一旦误触误食,很有可能全村吃席。
中药材 蟾酥
当然了,司徒蟾蜍的分泌物相对应也起到一些药用价值,这些从皮肤毒腺和耳下毒腺分泌的液体干燥后会形成蟾酥,有解毒、止痒、止痛的作用,目前市场价在3-4万元一斤,我国明确禁止蟾酥出易。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司徒蟾蜍头宽大于头长,头顶平坦,眼眶微微隆起,眼睛也相对较大,瞳孔呈现出横向的椭圆形,这是它们适应夜间活动的一种特征。
两只司徒蟾蜍
司徒蟾蜍有一对非常粗壮却灵活的后腿,这使得它们在水中和陆地上都能自如跳动。
当司徒蟾蜍在水中畅游时,它们的后腿能够像桨一样迅速划动,帮助它们保持平衡和速度。而当司徒蟾蜍在陆地上行走时,它们的后腿也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让它们稳步前行。
众多集结在水沟里的司徒蟾蜍(图片来源:人民网)
>> 金蟾的奇特集结现象 <<
为什么这些司徒蟾蜍会突然大量出现在独龙江边?其实,图片上金蟾周围密密麻麻散落的卵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每年的5月底至6月初,正是司徒蟾蜍的繁殖季节,它们会选择水质清澈的地方,如溪流、水沟或浅水洼处栖息和产卵。
大量的金蟾汇聚在这里形成了壮观的“金蟾群”,整个山谷回荡着它们的合唱。金黄色的司徒蟾蜍们或自由自在地在水中畅游,或三五成群地围绕着一只黄褐色的雌性蟾蜍争取交配权,水域中堆积着密密麻麻的蟾蜍卵,宛如一幅生命的画卷。
水中枯叶上堆积着一条一条管状卵,3只雄蟾抱着同一只雌性(图片来源,人民网)
当它们完成繁殖使命后,这些蟾蜍将离开水域,而雄性司徒蟾蜍也会褪下金黄的体色,回归于山林和水塘之中,因此这“满水尽带黄金蛙”的景象是这个季节特有的。
司徒蟾蜍的这种繁殖方式被戏称为“集体婚礼”,通常雄蟾会成群结队地先下山,在山路上等待着自己梦寐以求的伴侣。
雌蟾在司徒蟾蜍中只占有5%的数量,但这个群体依旧是纯情又文明的一夫一妻制,因此有很多雄蟾失去了交配机会。
抱对的司徒蟾蜍
好在司徒蟾蜍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一只雌蟾每次可产3000-5000只卵。抱对时,个体更小的雄蟾伏在雌性的背部,前肢紧抱雌性的腋下,它们同时将和卵子排进水中,在水中形成受精卵。同时,它们的泄殖孔也互相接近,这样更有利于掉落在卵子上,直接进行结合。
司徒蟾蜍的受精卵是被胶质膜包裹的管状长带,内部的卵呈2或3排排列,整整齐齐的像一串珠子,一般4-5天后就会孵化成黑色的蝌蚪。
司徒蟾蜍在产卵后并不会守护在侧,或者像哺乳动物一样哺育自己的孩子长大,它们在完成繁殖过程后就直接像甩手掌柜一样离开这片爱床,任这些卵宝宝野蛮生长。
蟾蜍的管状卵
这种集结现象的奥秘仍然让人猜想,司徒蟾蜍选择集群繁殖的原因之一应该是为了提高繁殖成功率。通过集结在一起,它们能够找到更适合的伴侣。
此外,水质清澈的地方提供了更好的繁殖环境,水中的植被和底部沉积物为蝌蚪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据学者称,独龙江河谷已发现三至五处金蛙的繁殖场所。
独龙江的风景
>> 金蟾的文化象征意义 <<
金蟾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它被赋予了祥瑞和财富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的文学作品、戏曲、绘画和工艺品中,金蟾常常被描绘成肥胖丰满的形象,口衔金币,并用宝石点缀其身。
这种形象象征着财富的积累和富贵的身份,多见于商人的办公桌上,人们相信拥有金蟾的形象或物品可以招财并可以镇宅辟邪。
常见的聚宝金蟾形象
以金蟾为主要形象的神话传说在民间有许多版本,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讲,道教仙人吕洞宾有一个弟子名叫刘海,他身赋仙根,施展计谋降伏了为害人间的金蟾妖,并打断了这妖精的一条腿,从此金蟾痛改前非,刘海也羽化登仙。
随后,金蟾跟随刘海布施造福人世,这就是三足金蟾的故事,也是“刘海戏金蟾,一步一吐钱”典故的由来。
付庆武 《刘海戏金蟾》 传闻金蟾吃金银财宝,所以刘海用一串金钱去吊它
早期的神话故事中,人们常认为嫦娥奔月后,化作了一只蟾蜍。
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所著的天文学著作《灵宪》中也提及:“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因此,月亮也被称为“蟾宫”。
蟾蜍和玉兔,看来这个传说也是象形得来的
古代壁画
在月亮上还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树,无论吴刚怎么砍,第二日桂树的伤口都会愈合。
《晋书·郗诜传》记载,晋武帝时期,当时的雍州刺史郗诜(chī shēn)曾以“桂林一枝”自比,向武帝介绍自己出众的才华。
因此后世常说“蟾宫折桂”,这也是人们对考试高中,金榜题名,称为稀世之才的一种美好追求。
《蟾宫折桂图》李春圃
还有许多人回忆,他们曾在地震前夕见过成群的蟾蜍出现在马路上,这是人类即将面对自然灾害的前兆,也是蟾蜍在向人类预警。
这些绘声绘色的描述,真的让人觉得金蟾还有驱害辟邪的作用。
这是一个遇水会变成金色的金蟾茶宠
不过中国地震局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晓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以动物行为异常为例,导致动物迁徙、情绪失控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季节转变、气候变化、动物疾病,也可能是繁衍生育的需求。”
也就是说雨季或者在繁殖时期,经常会有大量蟾蜍集群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所以,即使金蟾身负众多吉祥寓意,但从科学的角度上看,人们并不能将大量蟾蜍出街作为预测地震的指标。
时不时就会发生大量蟾蜍过街的事情,基本都是在雨后,蟾蜍的繁殖期
>> 金蟾的现实生态意义 <<
由于现代化建设,人们修的公路越来越多,据学者观察,一到繁殖季,马路上每天都有下山繁殖的司徒蟾蜍被路过的车辆压死。
原本有成群金蟾出现的村落,如今也几乎不曾见过它们金黄色的身影了。
司徒蟾蜍金黄色的外衣,不含一丝杂质
保护司徒蟾蜍的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应该注重保护水源地的生态完整性并减少对水质的污染,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此外,保护水域周围的植被和栖息地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将为司徒蟾蜍提供安全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毕竟它可是难得一见的金蟾,当然值得好好保护起来,万一真的只要看见它们就能带来财运呢!
怒江峡谷的司徒蟾蜍(图片来源:人民网)
↑点点关注↑——————↓点点赞↓
万物灵熊探长
每天带你看最奇怪最有趣的动物知识!
参考文献:
1.独龙江惊现成千上万只“金蟾” 人民网
2.司徒蟾蜍 医学百科
3.王彦春. “金蛙”一年一度的集体婚礼[J]. 旅游纵览,2019(3):58-61. DOI:10.3969/j.issn.1004-3292.2019.03.011.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转赞金蟾壁纸,祝你财福双收,福如东海,岁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