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隘道经由之地——邵武和平镇坎头村,是古代人们出入闽赣打尖、歇脚的地方。这里的村民衣食无忧,辈辈人丁兴旺,但是谁也逃脱不了老去的结局。一个小土包,或几块片石堆垒,就是老去人的最后归宿。千百年来,一座座小土包,一个个小石垒,被岁月的狂风吹平,然而黄峭茔却历经千年依就在,松涛长相伴。
黄峭(871-953),字峭山,又名岳,字仁静,号青岗,唐邵武和平坎头村上井人。官至后唐工部侍郎。他的坟茔就卧于坎头村的黄家林,坐北朝南,北面层峦叠翠,前面开阔,风景隽秀。
迄今已有千年的黄峭墓,在日月轮回的消磨下,最初立的墓碑已荡然无存,现存的墓碑是清乾隆四十四年(1783)重修的。墓体呈圆形,居中做圆形隆起,外围砌石壁,底面平铺红色砂岩块石;内径2.9米,外径4.2米,面积13.66平方米。青石板的墓碑居中立于墓体之后。墓茔的前方刻着“江夏家声远,颖川世泽长”的楹联,高度概括了这个黄姓家族的历史渊源。黄峭墓的右后方,是黄峭父亲锡公的墓茔。墓的左后方,立有道光十七年(1837)的“黄族禁碑”1通。
近年来,黄峭后裔为了祭扫、凭吊方便,新修建了刻有“黄峭山公陵园”的石牌坊,铺设了通往墓地的水泥步行道,使整个墓地更加庄严肃穆。
千余年来,黄峭的子孙到处开枝散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并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扎根繁衍。然而,他们却忘不了根,只要有条件,都会不远万里回到坎头的黄家林山上谒祖。他们为何这般执着?因为黄峭墓就是他们思想的坐标,怀想的家园。
唐朝末年,烽烟四起,生灵涂炭。动荡的社会,呼唤着平天下的英雄,也造就着不问出生敢于挺身而出的英雄。唐昭宗时(约890),邵武水灾频繁,蝗虫四起,加上地方军阀割据,盗匪出没,民不聊生。青年的黄峭毅然拿出自家的积蓄,聚合乡邻,兴办义师,安抚灾民,武装自卫,使地方得以安定。他应召入伍,为大将军李克用赏识,协助李克用领兵征战,平乱勤王,历任千夫长、千户侯等职。唐朝灭亡,后梁建立,黄峭用绝食、弃官归隐的实际行动来表现对唐朝的忠心。后梁龙德三年(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了朱瑱称帝,建后唐国。黄峭再次为官,任工部侍郎。后见复唐无望,乃绝意仕途,弃官归隐,“既而创和平书院,诱进后”,在和平根植了培育才俊的梧桐。
和平书院初创时是一座黄氏宗族自办学堂,专供族中子弟就学,开创了和平宗族办学的先河。邵武南部各姓氏宗族竞相效仿,宗族办学自此相沿成习。自宋以后,和平书院逐渐成为一所地方性学校,吸引了一大批历史上著名人物到书院讲学。宋代著名理学大师朱熹、程门立雪的杨时都曾到和平书院讲学布道。和平书院东面门上的“和平书院”四字就是朱熹题写,伫立其下,犹闻那铁勾银划弥漫的墨香。和平历史上文化教育的发达,营造了和平千余年读书求学的氛围,文风炽盛,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英才人杰。宋代大理丞黄通、司农卿黄伸、榜眼龙阁侍制上官均、元代国史编修、文学家黄清老等,都是身着青衫从和平书院走出,跨入峨冠博带的人臣之列的。
居于古镇一隅的和平书院,尽管不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名满天下,但它教化一方子弟的操守却不打半分折扣。它将儒学的思想浸染进古镇的每一条街巷,绵延千年。至今民居中遗存的“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世间只两样事耕田读书,天下第一等人忠臣孝子”的竹木刻楹联,仍流淌着儒家文化的芬芳。黄峭“诱后进”建的书院,德馨古镇。
历经世代沧桑,黄峭的各系子孙,至今每当清明,还有人托亲友到上井村黄峭祠墓祭拓碑片。他们牢记住了家族的思想坐标——黄峭墓,记住了墓茔上空回荡的《遣子诗》:……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全球首个数字祖先“黄峭公”重磅发布 常淼供图
东南网4月6日讯(通讯员 常淼)4月5日,全球首个数字祖先“黄峭公”重磅发布。全球3000多万黄氏后人寻根问祖“数字之旅”即将开启。
邵武黄峭,字峭山,后裔尊称为峭公或峭山公。自幼沉宏,有智略,官至工部侍郎。他鼓励儿子们不要久恋一方故土,而应志在四方,向外开拓。在其八十大寿之际,黄峭公将家产分成21份,每个儿子一份。除留下3个儿子外,其他的都迁居外地去开创家业。在送子出征的这天,黄峭公写了一首《遣子诗》: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
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
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字里行间,处处充满了亲情,充满着一种使人奋发向上,不怕困难险阻,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豪迈气概。这首诗也成了千万黄氏的“寻亲密码”。
“元·和平”是邵武市政府建设数字文旅的一项创新示范工程,围绕千年和平古镇的开发保护,聚焦黄氏宗亲、古建筑、和平书院等文化遗产,融合数字科技元素,建设“虚实结合”的元宇宙世界。
视频加载中...
作为一个外来移民和新深圳人,深圳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本土文化和地域文化?相信很多人都没有清晰的认知。
但实际上,在深圳,就有许多历史数百年的村落,被称为“围村”,他们代表了深圳作为一座边陲小城的过去。
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围村,已成为深圳传统文化和地方民俗的代表。
在福田区,就分布着15个围村,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下沙村已有800余年的历史。
先祖开疆辟土,村民耕山耘海、捕鱼养耗,大盆菜民俗文化,改革开放的新成就……下沙村展览馆,就浓缩了这座小村庄800余年的历史变迁。
隐于市中800年历史的村落
在车水马龙的滨河大道上,上班族集聚的车公庙地铁站旁,一座名为KKONE的商场位于成为附近很多白领休闲购物的场所。
就在商场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座深圳历史最悠久的村落。修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也同样伫立于此。
这个村落的故事,要从一千多年前的晚唐、五代十国时期开始说起。
当时,曾任后唐工部侍郎、奎章阁学士的黄峭山(872-953),娶了上官、吴、郑三氏,诞下二十一子。作为战乱时期的亲历者,黄峭山对“多寿则多忧,多男则多惧”感受深切。为保全家族,黄峭山命三房各留长子一人,其余儿子各带家产一份、《黄氏家谱》一套,各自外出谋生。
与此同时,黄峭山还写诗一首,留给黄氏后人:
“骏马堂堂出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则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念祖宗香。惟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这首诗,作为日后该家族黄氏后裔相认的凭证,流传至今。
又过了200多年,南宋时期,黄峭山第十四世孙黄默堂(1183-1248)辗转迁徙,来到下沙开基立村。
从黄默堂在下沙立村开始,下沙居民就以渔农为生。一直到20世纪,下沙形成了六个自然村。
下沙近海,水肥地阔,是养蚝的好地方。以前,下沙村民就经常乘船,在深港两侧海域种蚝、养蚝。
在深圳尚未全域城市化的1992年,上海宾馆以西的福田,大多数地方还是乡村模样。当时的下沙村,共有田土面积约15000多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等农作物。下沙村展览馆内的锄头、耙、镰刀,用来舂米的舂,炒米饼印、饼棰等做炒米饼的工具,就反映了下沙村农耕时期的那一段历史。
“围村”,也是下沙过去的房屋建设方式。下沙面海靠田,古时,为了防御外敌、抵御猛兽,下沙采用了“围村”的建设模式,让整个家族生活在一起。
作为非遗的祭祖活动
对祖先的崇敬,是下沙黄氏族群的精神纽带。
在下沙村,每逢春秋两季,就会举办隆重的祭祖活动。祭祖的场所,就在村内的“黄思铭公世祠”和位于莲花山上的“黄默堂墓”。
下沙先祖黄默堂的墓地,位于深圳市莲花山的西北坡,这也是深圳唯一一座南宋时期的塔形古墓,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思铭是下沙黄氏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当时,黄氏族群进入重要发展时期,人丁兴旺,农耕和养蚝业都已形成规模,六个自然村的雏形也于那时形成。
为了纪念他,明朝时期,下沙居民修建了“黄思铭公世祠”。祠堂为三进三开间二天井建筑,供奉着黄氏家族众多先祖的排位。祠堂宽14米,进深43米,建筑面积602平方米,气势壮观,布局严谨,造型和结构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特点。
宗祠是纪念先祖的神圣之地,是弘扬家族文化、凝聚宗亲交流的重要场所。关于祭祖这一习俗,在《黄氏家谱》中也有记载。
家谱中,十条黄氏家训第三条即为“重祭”:“水有源,木有本,人有心,应立祠堂,置祀产,春秋时节令我族人咸集祠堂,举行典礼,弘扬仁孝之德,除却蠢愚之念”。
下沙黄氏族群按照祖宗遗训,年年祭祖,世代相传,并由简到繁,由最初简单的祭拜,逐步发展为成熟、完整的祭典仪式。目前,下沙祭祖仪式已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下沙村,祭祖分春秋两次进行,春祭时间为每年清明前,秋祭时间为重阳节。其中拜墓为农历九月十五日,拜祠堂为九月十六日。每逢祭祖,要准备金猪、水果、点心等供品摆放在祖宗排位前,黄氏族人行三跪九叩礼,烧香、跪拜、祈祷,悼念先祖英灵,缅怀祖辈恩德,凝聚家族情感。
在祠堂旁边,还有一座体现了下沙民间信仰的侯王庙。这座建于明朝晚期的庙宇保持了岭南古建筑的一贯风格,供奉着治水功臣陈侯、护国将军杨侯,还有东南沿海地区居民熟知的天后,以及土地公四位神像。
创世界记录的盆菜宴
相传南宋末年,南宋小皇帝赵昺在蒙古大军的追击下,逃到深圳沿海一带,正当随从四出张罗食物之际,村民得悉皇帝驾临,纷纷将家中最珍贵的食物贡献出来,仓促间以木盆充当器皿,盛载佳肴奉上。后来这一习俗,演变为南粤地区常见的大盆菜。
下沙居民吃大盆菜的习俗延续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作为南粤沿海地区的古传习俗,制作大盆菜的主要原料有萝卜、鱿鱼、鳝鱼、蚝、鸭肉等15种;辅料有蒜头、生姜、蚝油等。制作工艺为煮、煎、炸、炒、烧等方法,将15种主料分别一一加工好,做成15道不同的主菜。以萝卜作为第一道菜铺底,把加工好的15道菜,按一定顺序,一层层依次盛入大木盆里。大盆菜就制作完成了。
鞭炮齐鸣、锣鼓震响、龙狮起舞,在下沙文化广场上,摆放几百张八仙桌,成千上万人同时开宴,规模十分庞大。大盆菜象征着“百鸟归巢”、团圆富贵,企盼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收。如今,在下沙村文化广场,每逢元宵佳节,下沙居民都会摆“大盆菜”宴,款待世界各地黄氏宗亲。
下沙大盆菜,已成为海内外黄氏族群的精神纽带。从1995年起,下沙人元宵吃“大盆菜”的规模越来越大。2002年正月十二,下沙人摆宴3800桌,宴请世界各地宾客6万多人,并获得基尼斯记录证书。
大盆菜,见证了围村的变化。围村,留下了城市记忆,成为这座城市最具乡愁的地方。
来源丨 南方+
记者:陈熊海
剪辑:刘玳杞
部分图片来源于“黄氏家族”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