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记忆八卦?一句口诀就行:乾三连,坤六断,离中虚,坎中满,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
这是古人总结的形象记忆法,想象力真的很不错。
其实乾和坤是不用刻意去记的,因为太好记。
解说之前,先看看八卦图:
1、乾 qián ☰
口诀:乾三连,意思就是3条线连接在一起。这个很好记,不用刻意去记都行啦。
2、坤 kūn ☷
口诀:坤六断,意思就是坤由六条断的线组成,很形象吧。
3、离 lí ☲
离中虚,意思是离的中间是虚线(其他是实线)。
4、坎 kǎn ☵
坎中满,意思是坎的中间线是实线(其他是虚线)。
5、震 zhèn ☳
震仰盂,意思是震像仰着的盂,太形象了,编口诀的人把形象记忆法搞得滚瓜烂熟啊。
6、艮 gèn ☶
艮覆碗,艮像倒过来的碗。
7、兑 duì ☱
口诀:兑上缺,意思是兑的最上面那条线是缺的(虚线)。
8、巽 xùn ☴
口诀:巽下断,意思是巽的形状最下面的一条线是断的(虚线)。
64卦是由八卦图组合而成,搞懂了8卦图是基础。先记型,再对上意思,八卦就可以画出来了。
如何快速记忆八卦?一句口诀就行:乾三连,坤六断,离中虚,坎中满,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
这是古人总结的形象记忆法,想象力真的很不错。
其实乾和坤是不用刻意去记的,因为太好记。
解说之前,先看看八卦图:
1、乾 qián ☰
口诀:乾三连,意思就是3条线连接在一起。这个很好记,不用刻意去记都行啦。
2、坤 kūn ☷
口诀:坤六断,意思就是坤由六条断的线组成,很形象吧。
3、离 lí ☲
离中虚,意思是离的中间是虚线(其他是实线)。
4、坎 kǎn ☵
坎中满,意思是坎的中间线是实线(其他是虚线)。
5、震 zhèn ☳
震仰盂,意思是震像仰着的盂,太形象了,编口诀的人把形象记忆法搞得滚瓜烂熟啊。
6、艮 gèn ☶
艮覆碗,艮像倒过来的碗。
7、兑 duì ☱
口诀:兑上缺,意思是兑的最上面那条线是缺的(虚线)。
8、巽 xùn ☴
口诀:巽下断,意思是巽的形状最下面的一条线是断的(虚线)。
64卦是由八卦图组合而成,搞懂了8卦图是基础。先记型,再对上意思,八卦就可以画出来了。
此首歌诀,是为了能更好地记住分宫八卦的卦序而胡诌的歌诀,如能对同好学易有所助益,则欣甚至哉。
乾宫八卦
乾父威威性属金,
天风姤兮天山遁;
大往小来天地否;
风地观兮山地剥;
外明通理火地晋;
火天大有是归魂.
震宫八卦
震为长男性属木,
雷地豫兮雷水解;
雷风恒兮地风升;
养而不穷水风井;
泽风大过刚宜中;
泽雷随之即归魂.
坎宫八卦
坎为中男性属水,
水泽节兮水雷屯;
水火即济无后虑;
泽火革兮雷火丰;
地火明夷怕逢伤;
地水师兮魂归来.
艮宫八卦
艮山少男性属土,
质而有文山火贲;
山天大畜山泽损;
火泽睽兮天泽履;
风泽中孚天道贞;
风山渐兮魂归来.
坤宫八卦
坤母懿德育万物,
地雷复兮地泽临;
小去大来地天泰;
雷天大壮刚宜柔;
泽天夬兮水天需;
水地比兮悦而归.
巽宫八卦
巽为长女性属木,
风天小畜阴者寡;
风火家人家和兴;
风雷益兮似茂盛;
天雷无妄火雷食(噬嗑)
山雷颐兮山风蛊;
离宫八卦
离为中女美丽炎,
火山旅兮火风鼎;
水火未济男之终;
山水蒙兮难明晰;
风水涣兮天水讼;
天火同人即内亲.
兑宫八卦
兑为少女性属金,
泽水困兮泽地萃;
泽山咸兮水山蹇;
地山谦兮须自尊;
雷山小过宜小事;
雷泽归妹天地义.
二年级数学老师,在课余时间给孩子们,出了一道奥数九宫格,孩子们一下懵了,不知如何去做。于是,老师就教给小学生几句不用计算,就能准确填入数字的口诀。
先来看看这道题吧:
来看看老师让小学生牢记的填数口诀吧!
五居中央
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上九下一,左七右三
●.有细心的小学生发现一个问题:
怎么运用口诀呢?
首先,把12至20这九个数字编上序号,一定要清楚:
“口诀中的数字”指的是:
要填入的数字所对应的“序号”。
如图所示:
明白了上述讲解,根据口诀开始填数了:
●根据口诀“五居中央”,我们知道序号⑤对应的数字是“16”,所以数字“16”填入九宫格的中央。
●根据口诀“二四为肩”,知道序号②和④对应的数字,分别是“13”和“15”,所以左上格和右上格分别填入数字“13”和“15”。
●根据口诀“六八为足”,知道序号⑥和⑧对应的数字分别是“17”和“19”,那么数字“17”和“19”分别填入左下格和右下格。
如图所示:
●同理,根据口诀“上九下一”,把序号⑨和①对应的数字“20”和“12”,分别填入九宫格中数字16的上面一格和下面一格中。
●最后根据口诀“左七右三”,把序号⑦和③对应的数字“18”和“14”,分别填入九宫格中数字16的左一格和右一格中。
如图:
通过检验可知:根据口诀填入的数字完全是正确的,每一横行、竖行及斜行中,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记住:
这个九宫格口诀适合小学的各个年级哦!
家有小学生的朋友们,可以任意写连续9个数,让孩子试试,看看最后能得出什么结论?欢迎留言!
点击关注,随时学习,请@专注分享小学思维拓展题的虎妈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