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冷军画作《手相》
2014年,冷军的油画《手相》在“学院于经典中国现代艺术”的拍卖会中,以690万的价格成功拍卖,再一次印证了冷军是近现代以来中国身价最高的画家。
作为“超写实主义绘画派“的领军人物,冷军的画一直以来备受议论。艺术门内人赞叹于其画作技巧,旁观者质疑其艺术价值。
以《手相》为例,它的细节太过逼真,甚至连手套因为长期使用而被磨损的纹路都清晰可见,还有指节处大大小小、真假难辨的锈迹,即便放大十倍也是无可指摘的细致。
但是也有人提出质疑,这样一张摄像机也能完成的”照片“,有画出来的必要吗?如果艺术不能超脱现实形象而存在,那么是否只是炫技的表象?
冷军
这幅画,真的值这么多钱吗?
“细节控”冷军1991年,冷军的作品《马灯的故事》在全国美术展览上斩获铜奖,这也是他的第一件获奖作品。
接下来的几年,他又凭借《关于网的设计》、《文物-新产品陈品设计》、《世纪风景》系列画作获得了几次全国大奖。
而被拍卖出690万高价的《手相》,正是冷军在1996年创作出来的作品,当时他33岁。
更让人诧异的是,这样一个“活着的艺术家”却有着一双高达900度近视的双眼,画作观察范围不能超过半米,不然就看不清。
冷军甚至曾因近距离观察时间过长而出现眩晕症状,在画室昏迷。
高超的绘画技艺下,是冷军匠心潜制,对每平方厘米绘画精益求精的偏执。他本就有一双于普通人观察方式不同,由点到面,极致细节的眼睛。
冷军出生在四川达州,他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便对画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家庭条件并不是十分宽裕的他。
所以他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绘画教育,最开始的时候是临摹画册。
画画于他来说就像本能,即便只是临摹,他一画起来也是一整天。这也让他养成了对细节捕捉的习惯,因为在画任何一样物品之前,他必须凑近了看得很仔细才会下手。
可以说,冷军的绘画基本功是在一种机缘巧合之下造就的,并非他自己刻意为之。
除了画册外,冷军能够接触到的专业作品并不多,于是他一直保留着看到什么就画什么的习惯。
尤其是电影院的海报,是年少的他心里最好的作品,但因为他的胆子小,并不敢在很多人面前对着海报一直画,所以他一般是先把海报的样式和图案记下来,等到回家了再画。如果有些地方没记住,他又会再跑到电影院默记,然后再回家继续画。
冷军
这样的刻苦不仅被他用在海报上,也用在了各式各样的场景和物品上,渐渐地,他对临摹有了超乎想象的表现能力。如果遇到一些很难得才能遇到的绘画作品,他便动用自己的全部脑力记忆所有细节,直到能够临摹得一模一样才会停下。
而他眼中一模一样的标准,也就是在这一次次练习中被不断提高,从而达到了他的画作别人不可复制的高度。
但绘画技巧只是工具,艺术创作需要的是系统的学习。于是在1980年,他如愿以偿地考入了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艺术系,开始了正规的“科班”训练。
大学四年,冷军将时间做到了最大化,经常为了一个笔触,一处细节而废寝忘食。身边有好友戏称他为“画痴”。
临近大学快毕业时,冷军突然觉得自己经过4年的系统学习,反倒是抽象画作画得多了,自己擅长的写实风格有些跟不上。
于是他重新回归了写实主义,最终创造出《手相》这幅画。
手套与手相《手相》这副作品是冷军和一帮好友到武汉钢铁厂去参观后画出来的。
武汉钢铁厂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厂,其意义不管对于艺术家还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其实都非常巨大的。
新中国成立前后,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为了革命的胜利和国家的富强,在建设祖国的道路上一直无私无畏地奉献着。钢铁厂作为普通工人们日常工作的场所,其实也正是劳动人民奋斗精神的缩影。
一只锈迹斑斑、布满油漆污渍的破旧手套,在冷军的眼中同样成为了时代的象征。于是他将手套带回了家,并闭门不休创作了好几天,最后终于作出了这副细节满满的作品《手相》。
而为什么要将这副画手套的画取名为手相,其实是想要告诉观者,和观察手相是为了看清命运的轮廓一样,手套也能洞察一个人人生发展的轨迹。
每一件使用过的物品,都因为回忆而拥有了灵魂。虽然这只手套也许只是钢铁厂一个普通工人遗落的手套,但上面的铁锈却能说明这只手套的主人经常搬运钢铁,而布满了油漆和污渍的细节,也给观者展示了一副工人日常的图景。
它属于那一代人,也许也属于看画者的过去。在它的身上,是国家发展的痕迹,是父辈艰辛的象征。
这只画中的手套是会说话的,它向观者说着它自己的故事。既有那段艰苦岁月的惆怅,也饱含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在这一刻,它的艺术价值已经超脱了现实。
《手相》这幅画传递出来的感情和冷军所画的每一副画作一样,都不是刻意而为之,而是注入了诸多对细节的雕琢,才得以将画作的灵魂直接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真实是能够引起共鸣的前提。
而画作中对于光线、色彩的运用,并不是摄影作品可以复刻的。它只是看起来像照片,但与照片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冷军心中的手套。
很多专家都对这副画有很高的评价,有的专家甚至直接站出来给不懂冷军画作的人们解释:“你要放大十倍,才能看到这副画里的精髓!”
冷军本人的创作想法其实更简单:“既然手相代表着命相,不然就以此创作一副反应劳动工人手相的作品来吧!”
但当你看着这张画,开始感受它并有所感悟时,它便有了独属于一个人的意义。
当然,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会是一样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画技是公认的好。因为冷军“人体照相机“的属性,甚至闹出过一些趣事。
冷军《破碎的石膏像》
为照片辟谣《手相》的成功以后,冷军延续着写实风格,他创作的肖像画《肖像之相—小罗》以3000多万元的高价拍出,随后一副《肖像之相—小姜》又以7000多万元的高价拍出,还有一副《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更是拍出了8000多万的天价。
“一幅画画一年,年入千万。”
冷军的身价在2007年后就一路高歌猛进,直到今天,他已经是一位身家价值过2亿的美术大家了。
不过就是他因为这样逼真写实到极致的现实风格,冷军也不免遇到一些乌龙时刻。
有一次,冷军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组名为《青柿子》的拍摄作品,这次是一组货真价实的柿子照片,但发布过后,却引来无数的网友顶礼膜拜,称冷军的这组作品又达到了一个超写实巅峰。
甚至这组作品还被谣传出已经拍卖到149万高价的地步,直接把冷军逼得下场辟谣说:“这是照片,不是我画的!”
但对比冷军亲自创作的油画作品《柿子》,再看他发布的那组照片《青柿子》,确实也不能怪观者辨别出来到底哪个是照片、哪个是画作。
因为仔细看冷军画中的柿子,反而会觉得更加逼真和写实,甚至连摆放柿子的木椅子都极具质感。
冷军《柿子》画作
冷军的画作并没有停留在“画得像照片”的这个层面上,他的创作不仅要考虑绘画对象的具体形象、色彩、结构和情感,更要突出细节、真实。
将有限的对象无限地放大,利用画面还原肉眼观察的事物,将自身真实情感融入到油画的创作当中,这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冷军几十年来几乎每天都保持创作,一画就要画上八九个小时,这跟只需要零点几秒就可以成像的照片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你能够在画作中找到时间和生命的流动,也能从中看到他几十年绘画功底的积累。
冷军在画作当中关注的是人直接肉眼看到的东西,作品也不仅仅是还原和再现物品或者场景,而是有着深刻的立意和主体,这些都是与观者审美的直接对话。
冷军摄影作品《柿子》
就拿冷军最具争议的一副作品《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来说,虽然很多人认为这副画就只是模仿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而已,但事实上这副画能够拍卖出天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这副画中更多的要展现的是作为东方人审美立意下的“微笑”。
这副画对人物的逼真刻画不但是从服饰和色彩上,更是细节到了每一处皮肤纹理,甚至到头发丝。但更重要的是,这副画中的女子神态并不僵硬死板,而是好像站在对每一个观看的人面前微笑一般,十分传神和灵动。
说实话,这样的作品,还真的不是仅凭临摹和复刻就能够做到的。在《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背后其实还有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
《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艺术的价值《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并非冷军第一副肖像系列的作品,在这之前,他曾经以自己的妻子为原型创作过他的“蒙娜丽莎”,以此来致敬伟大的达芬奇。不过一开始的这幅画作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很多人都觉得他只是纯粹为了蹭热度。
不过冷军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作,因为他一直很好奇为什么达芬奇能够创作出蒙娜丽莎这样神秘又动人的微笑,也很好奇为什么这副看似简单的画作能引起如此巨大的轰动。所以他一直在钻研其中的奥秘,也坚持不懈地继续着自己的创作。
在经过很多次的修改和完善后,《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终于成稿了。
达芬奇《蒙娜丽莎》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这副画是一名中国女子以和蒙娜丽莎近乎一样的神态和姿态,露出相似微笑的一副画作,可能除了国籍不同之外,其余部分与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可以说是近乎雷同。
而冷军对这幅画作的解释是,一方面他想要致敬达芬奇和《蒙娜丽莎》,一方面则是想让观看者能够感知到,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是有可能出现在任何一名女性身上的,她可以是中国人、可以是汉族人,也可以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种族的人。
当我们在观看这副画的时候,能感觉到和观看蒙娜丽莎时相同的错觉,看整副画时,画中的女子好像并没有在微笑,但是只看画中女子的眼睛时,却发现她就是在微笑的。
可以说,冷军通过这样的形式成功让自己的审美立意传达了出去,引起了社会各界专家人士的画作,这副画作也在2005年一次展览上以70万的价格卖给了一名收藏家。
冷军《蒙娜丽莎》
只是后来这位收藏家开了展览馆后,这副画作以镇馆至宝的名义受到了全球的关注,价格也一涨再涨,到2021年之时,已经被人开出了8050万的价格,最终也以这个价格成交了,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传奇。
有很多人都问过冷军,你后悔过吗?但冷军却一直都表示,自己从未后悔过。
在他眼中,创作《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的目的已经达到,他已经成功让更多人知道了蒙娜丽莎的微笑也能出现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所以这副画在他这里的价值已经实现,就没有更多谈论的必要了。
冷军就是这么一位画家,尽管有太多对他批评和质疑的声音,但他却始终坚持自己对绘画的热爱,他从不反驳质疑,也不回应批评,因为他想要表达的,其实都已经通过画作表达出来了。
作为“中国写实画派”的领军人物,他对油画的“中国化”和“民族化”还是起到了意义非凡的作用。
现在回想《手相》这幅画卖出近700万的价格,似乎也可以理解了。当人们愿意为了艺术花钱时,所期盼得到的从来都不止艺术作品本身,而在于附加价值。
对于一副画作的欣赏就仿佛琴瑟和鸣的事情,如果感觉对了,那么我们自然会认为这是一副好的画作,但如果感觉不对,也并不能说明这就是一副不好的画作。甚至有些时候,也不用非要在其中找什么意义和精神价值。
对此,各位读者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会存钱,五斗六斗开当铺,七斗八斗考状元,九斗十斗享清福”,这个相信很多小伙伴小时候都听说过的民间谚语,而且网络上关于指纹和运势的分析非常受关注,可谓广为流传。
斗和簸箕是什么?真的能代表人的财富和运势吗?
简单来说,指尖上的手纹分为斗和簸箕,斗纹又称螺纹、涡纹,斗纹呈圆圈状。簸箕又称流纹,呈条纹状。
拓展开来说,指纹是生物识别技术,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终生不变,因此现在很多密码采用指纹技术。
具体而言,我们平常说的簸箕,这种纹形叫做"箕形纹"。如果这种"箕形纹"的开口,朝向小指,叫"正箕",如果簸箕的开口朝向拇指方向,则叫反箕。再有一种是斗,也叫螺。实际上指纹形的分类非常复杂,至少是五大类,包括正箕形纹,反箕形纹,斗形纹,弓形纹(中心的纹线像一个弓),双箕斗形纹(它的中心纹形是一个S形)。
民间传言认为斗和簸箕越多就代表着财富、地位,其实并无科学道理,从医学角度来看,斗和簸箕越多并非就是越健康,充其量,最能代表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特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指纹。
财富和运势本质上和人的智商、努力、环境密切相关,尽管有运气的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靠人的努力。值得提醒的是,不少人借着指纹预测命运的传言行骗,比如根据斗和簸的个数,来预测人的性格、运势、家庭、事业等,很多吃瓜群众信以为真,其实真的是交了智商税。
中科院研究发现斗与簸箕的奥秘
近日,我国中科院牵头国内外十余家科研机构的一项研究发现:指纹与身体发育基因有关联。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不同的,而且从我们在10周的胎儿发育开始,手指指尖就开始出现皮纹。到第14周,我们未来的指纹模式就已经确定,所以指纹不仅特异性还具有长期实用性。因此也是被公安机关用作证据的重要依据,经常在警匪片中看到这种情节。
但其实,对于这个“人人不同,长期不变”的生命特征,早在2018年就有科学家进行研究。2018年由复旦大学、中科院以及健康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十多家的科研机构,发起“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通过采集多种族群体的指纹花纹,研究和分析了不同种族群体的近百万的遗传位点,对各种人类生命特征进行更加深入的遗传学研究。
1)肢体发育基因与人体指纹有关
经过这么多的样本进行分析,科学家们发现,我们的参与肢体发育的基因,同时也在人类指纹模式的系统性变异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拥有较多“斗”的人通常小指更长,双手小指有“斗”的人比小指没有“斗”的人小指平均长1.32mm,并且第二指及第三指远端指节的长度也与螺旋型指纹有关。这也说明,我们的指纹也是我们身体发育、外观表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2)指纹可能用于研究疾病早期识别
如果仅仅只是一个可能影响手指的长度,可能并不会让人感到有什么很大的意义。但是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肢体的发育除了外观表型之外,还可能会影响到疾病。目前就有研究发现唐氏综合征患者,出现断掌、足拇趾弓状球纹等特征几率较健康人更多。甚至科学家根据这个,研发出首个基于肤纹表型的唐氏综合征辅助筛查体系,其准确率高达98%。这对于早期发现唐氏综合征患者,尽早发现,尽早干预,具有重大的意义。
结论
总之,斗与簸箕并不能预测人财富和运势,但它们确实可能隐藏健康的奥秘,一个小小的指纹,也是我们基因给我们留下的密码。希望未来科学家们能够早期研究清楚指纹的奥秘,以后“看手相”说不定不是一个迷信的事情,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参考文献:
[1]Li J, Glover JD, Zhang H, et al. Limb development genes underlie variation in human fingerprint patterns. Cell. 2022;185(1):95-112.e18. doi:10.1016/j.cell.2021.12.008 .
[2] Duan SX,Wang GH,Zhong J,et al.Peutz-Jeghers syndrome with intermittent upper intestinal obstruction:A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Medicine(Baltimore),2017,96(17):e6538
#谣零零计划# #健康明星计划#
付好功德截图给我
无论多少都是缘主的功德
这句话摘自近期朋友圈内刷屏的
一名的“道人”
免费算命、星座占卜、免费看手相
近日,各路“神仙”齐上阵
受害者往往在无形中受骗
却仍觉得自己被骗的钱花得值
被骗了却浑然不觉
2020年11月,一位“道人”悄然在朋友圈刷屏。
小蒋是一名大学生,在朋友圈看到大量类似的分享后,由于最近学习压力较大,本对此完全不信的他想了解自己最近为何总是运气不好,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加了“道人”的好友。
加好友后,对方先让小蒋提供了一张掌纹图片,并承诺免费,小蒋照做了。一天后,大师发来数段长语音,语音中数次强调“语音内容不可与他人分享”。
听完这些语音,小蒋深信不疑,认为对方是真正的高人,连连道谢。接着,道人就要求小蒋将看相截屏与宣传海报发到朋友圈,小蒋仍旧照做了。
接着,道人就亮出了他的收款码。小蒋带着诚心给道人转了一笔钱。可当他忍不住和朋友交流这件事的时候,才发现两人的看手相结果非常相似。
小蒋发觉自己上当受骗,追悔莫及。正欲找道人询问,却发现对方早已将他拉黑。
其实这样的骗局全国各地都有发生过,2019年,26岁的小明(化名)在微信朋友圈里认识了“张大师”。这位“张大师”自称可以帮人解运势、知祸福,最重要的是,他还可以免费给人看手相。
当时,小明因为生活琐事总与女友吵架,想让“张大师”给他算算。
小明加了“张大师”好友后,他很热情地告诉小明,只要把看手相的文章链接转发到朋友圈,就可以免费看手相。小明照做后,拍了一张手掌的照片发给“张大师”。“张大师”看过手相,说小明今年犯天煞星,会很不顺,所以跟女友相处才会磕磕绊绊。他甚至还说小明可能会有血光之灾。
听了这话,让小明吓一大跳,他赶紧问“张大师”有没有破解之法。 “张大师”给他推荐了一款五行香珠,说这款香珠可以提升各方面运气。不过,看手相可以免费,五行香珠可要收费。小明觉得花钱消灾在所难免,便先给“张大师”发了168元的红包,之后又花1999元买了一串五行香珠。
不久,小明就收到“张大师”寄来的五行香珠,这串所谓可以提升运气的香珠,被他虔诚地戴在手上,期待能够逢凶化吉。
直到2019年8月初,小明接到重庆警方的电话,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批量生产的“大师”
警方调查发现,那些所谓的有多年算命经验的“大师”、“道人”,实际上多是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而且,这样的“大师”可不只一个,而是由一些公司批量“生产”的。
比如,这家公司以“北京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的名义,招募了一批90后青年男女为业务员,经过统一培训话术等手法后,通过微信朋友圈打广告,以免费看手相为诱饵,实施。
公司要求每个业务员申请多个微信号,用各种方式加陌生人为好友。业务员平时的工作就是在微信上和人聊天,寻找作案目标。业务员在微信上都自称“大师”,而这些“大师”们大都只有初中学历,也根本不懂如何看手相、测八字。
一开始,“大师”声称可以通过看手相、测八字,给人消灾祈福,接着被害人就会被免费看手相的噱头所吸引。但免费看手相是有条件的,被害人需要帮“大师”把免费看手相的信息转发到朋友圈才行,相当于帮他们打广告。
免费看手相只是个引子,要收费的“大项目”还在后面。“大师”接着会说测算八字耗时耗力,是知天命结因果之事,关乎姻缘事业一生的运势,所以需要被害人付一笔“缘金”,这笔“缘金”费用就可多可少了,完全取决于对方想骗你多少。
随着被害人一步步上钩,骗钱的手段一步步升级。
为什么感觉算得准?
因为骗子们在利用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引诱你上套。
巴纳姆效应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却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1、你是个重感情,仗义,正直的人,对朋友两肋插刀,讨厌虚伪。
2、你在感情方面是个注重灵魂契合的人,要注意的是在感情中别以自我为中心,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感情线前段比较坎坷,后段平缓稳定。
3、事业线比较模糊,事业运前期一般,后期越努力越幸运,中年之后会比较富裕。财运还是比较好的,想要赚钱的话呢,做生意也可以,不过起步会比较难。工作可能没有办法给你带来太多回报,可以尝试兼职的方式提高收入。
乍一看
咦?这不就是我吗?
好准!太神奇了!
而实际上
这可以是你
可以是他
还可以是她
只要你相信了
套路就开始了
警方提醒
老骗局也会有新皮肤,只有了解清楚这些“神仙”的套路与底细,才能将受骗的概率降到最低。莫要被封建迷信迷惑了双眼,稳稳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来源:江苏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