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运势

梦见坑是什么意思(梦见坑是什么意思买什么彩票号码)

时间:2023-10-10 12:53:15 作者:舍我其谁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梦境中的“噩梦”究竟意味着什么?看看这8种分析

提起《周公解梦》大家都很熟悉,梦境,对于每个人都是无处不在的,也是我们自身窥探内心的一面镜子。

梦是一个未解的迷

有很多人一觉醒来会发现自己的梦境清晰可见,甚至有时你会在现实中发现,曾经在梦里发生过类似的场景。

《周公解梦》作为古代人占卜吉凶,解梦的一种民间流传书籍,但做梦它意味着什么?是否在暗示些什么?

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科学家,因为人人都会做梦,但人类对梦的了解,始终是一个迷。

科学家也深入研究出,做梦不分人的好与坏。甚至,连动物也会做梦。因为,动物睡眠时眼球也会快速跳动,养过宠物的人都能够体会到,它们在做梦时的一些现象。

“梦魇”

很多人在做梦的过程中,,会有一种不可知的力量在压你、或是在追你,使让你感到无法呼吸畅通。专家对这种现象,叫做“梦魇”状态,人们越是想摆脱这种梦魇,越无法睁开眼睛,无法动弹,但经过挣扎才会才会睁开双眼,回到现实,不仅心跳加速,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周礼·春官》中明确提出六大梦:正梦、噩梦、思梦、寝梦、喜梦、惧梦。明代陈士元集历代诸家梦说,将梦分成九种:气盛之梦、气虚之梦、邪寓之梦、体滞之梦、情溢之梦、直叶之梦、比象之梦、反极之梦、厉妖之梦,大大深化了对梦的研究。下面我们根据不同分类者对梦的认识,概述各类梦的基本含义,以便正确理解古代梦案中的释梦形态。

梦代表着你的生活状态

有些梦中的梦境,会代表了一个人在生活中的状态

1、梦到居住的房屋破损:破损的房屋代表你自己的内心,可能表示你最近正在被感情伤害。

2、梦到考试失利:有些成年人,不知为什么会梦到考试,毕竟那是童年的噩梦。说明你可能你对现在的生活很不满,因此内心会回到过去进行修正。

3、遇到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在你醒后你会非常惊恐,因为你最近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去找找心理医生吧。

4、在梦中遇到给谁电话:但越着急越是打不通,代表你身边的朋友圈出现了危机,是不是跟某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痕?还是跟某个好友很久没联络?

5、在梦里落水或下坠,这种在我梦中比较常见,都是站在高处,瞬间落下,醒来后满头大汗,这代表了你现在的压力已经到了极限,要适当的排解一下压力。

6、梦到迷路或者被困在密闭的空间,这个大体代表了你在生活中,可能很迷茫,甚至失去了自我。

7、梦到自己重伤或者死亡,这代表了,你可能要面临一个伤心、难过或恐惧的事情,这种信息是在你平时生活中渗透进梦中的。

8、梦到被追赶,这代表了你最近生活或工作,遇到了阻碍,想逃避的一种表现。

结语

梦境确实代表了一个人在生活中的状态,但可以完全不去理会。因为梦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不要因为梦境而烦恼,拥有好的精神面貌,充足的睡眠,完全可以将梦境忘掉。

周公解梦:梦见坠入无底深渊

终于盼到放假了,本来想着好好的休息休息,可回到家一看,一大堆的事情在等着,屋子得打扫打扫,还要办年货,还有一大堆的人情世故要走,要准备人情来往的礼品,然后就是超市到家,再到超市,无数次的循环。今天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过年就是把平常挣的钱一次性花完,然后过完年。又开始为下一个过年奋斗。我怎么觉得过年过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平常上班的时候,只是忙碌,但是心思却很单纯。一到放假就好像是跌入了万丈深渊,无穷无尽的麻烦,在等着我。真的感叹为什么要过年呀?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梦见跌入万丈深渊,做何解释?

01 对现实的无所适从

其实很多的时候,我们不适合解决身边的这些麻烦,别人可能觉得这个人不好相处。当你要去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的时候,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就好像要坠入万丈深渊。

梦境中的无底深渊,常常代表着绝境,正是由于现实中自己处于一种非常困难的情况,所以才会映射到梦中。这种困难的情况可能只是你的生活的琐碎无力面对。

【梦境】

昨晚临入睡的时候,感觉自己要掉入一个漩涡一样,这个漩涡使劲地在盘旋,而自己在这漩涡的最中间,使劲地下沉。周围是嘈杂的人声,各种的声音在追对我说话,然后自己慢慢的进入了深睡眠,梦境就消失了。

【梦境解析】

在这个梦境中,所谓的困难的情况,实际上只是繁复嘈杂的人际关系,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在校园这个环境中,还是比较的纯净的。所以,做老师的人都不善于处理杂七杂八的人际关系,一旦有很多的事情要处理,就感觉自己要掉入了万丈深渊。

02 潜在的危险或者威胁

梦见坠入无底深渊,可能是你生命和财产都会受到潜在的威胁。或许灾难会降临在自己和家人的头上。梦见自己站在深渊的边缘,预示着工作上生活上压力会突然增加,要增强心理素质。梦见万丈深渊,预示着将会有挫折出现在自己身上。

【梦境】

梦见自己站在悬崖边,后面又有人追来,这种紧张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自己进退两难,在痛苦中挣扎着,追的人越来越近,又不敢跳下去。就在这种纠结中被惊醒。

【梦境解析】

这个梦境有一种直接的可能就是因为睡姿而引起的,自己睡觉的时候因为手或者是别的东西压迫了心脏而自己又无法逃脱,才会有这样的梦境,当然这个梦境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太大而造成的,我们要适当的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不要让自己长期处于高压紧张的状态中。

03 过去时留下的阴影

梦到深渊,表示你在潜意识里研究过去的家庭影响给自己造成的影响。梦里的深渊象征着潜意识或无法解释的内容。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实际上这种影响对每个人都存在的,比如说从小的时候,我就不愿意去和别人交往,因为人际关系而受过挫折。但是很多的时候,别人往往逼着我去跟别人交往,这种感觉真的是记在了记忆的深处,到现在还在有影响。

梦境中的深渊就是这种记忆中的深渊,让人无力自拔。

梦见坠入万丈深渊,是自己对现实的一种无所适从。要适当的调节情绪,有些事情你不得不去面对。有些人际关系你不得不去处理。所以说,你逃不掉的。既然逃不掉,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去解决。有一句话叫:生活是一团乱麻,我们却把它结成美丽的花。我特别喜欢这句话,以此勉励自己,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琐碎。

江苏南京2021—2022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调研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1—2022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调研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内涵深厚,为办好北京冬奥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国北方地区生活的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开展了各项与冰雪共生共存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在历史发展和变迁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文化。

据考古发现,我国新疆阿勒泰市发现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岩画中,出现了“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图像,并伴有一些动物形象线条,这是人类发现最早的反映滑雪运动的考古资料,新疆阿勒泰地区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的发源地。隋唐时期雪上活动在文献中的记录更为清晰,对“滑雪板”的材质、形制有详细的说明。滑雪板的材质发生了明显变化,有的民族“以木为马,雪上逐鹿”。宋代以后的滑雪运动更增添了竞技娱乐色彩,出现了拖冰凌(雪车)、堆雪人雪狮等休闲雪上活动。延续至今,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组成内容,如满族的雪地走、木马滑雪,鄂伦春族滑雪、皮爬犁,朝鲜族坐雪爬犁等项目,目前都发展成为少数民族传统的雪上竞技运动项目。明代以后,冰上运动发展更为专业化、多样化,满族的“靰鞡滑子”(简易冰刀鞋)大大增加了冰上活动的技术。据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25年举办了多个冰上比赛项目,当时的贵族、将士争相竞赛,开展了冰上射箭、冰上武术、冰上舞蹈等活动,成为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冰上运动会”。清朝是冰上运动的黄金时期,随着满族入关,“冰嬉”“冰床”等活动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民间掀起了冰上活动的大潮,冰上活动的竞技性、娱乐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我国传统的冰雪文化运动,与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留下了各类古籍文献、文化遗迹、珍贵文物等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以冰雪运动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与奥林匹克运动相互促进、互为融合,在国际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中迸发出新的时代风采。让我们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向世界交出一份冬季奥运会的中国答卷。

(摘编自覃琛《从中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

材料二:

冰雪运动,特别是大众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开展,当然离不开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但纵观目前各地冰雪文化活动中的展演形式,一些冰雪体验的建筑、庙会和礼堂等,或是民俗风情、生活起居等文化内容,大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对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个性化展示还远远不够。

对于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建设来说,就是要将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内容做实,活化为涵盖思想文化、哲学价值、历史传承、文创开发、遗产保护等在内的新内涵。“活化”不是简单的“回归”和“复旧”,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强传统文化基因的反应活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首先,要唤醒地域传统冰雪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曾言,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知。传统冰雪文化通常是由身体演绎的,很少有单纯性的文字记载,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能够通过实践还原冰雪场景,以最大限度保持冰雪文化的原始性。同时,要吸纳与其冰雪相关联、与其文化相融合的多方主体参与,形成治理联盟,站在大国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的角度,宣传传统冰雪文化的时代价值,提升保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

其次,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地域冰雪文化是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联结的文化形态,是村落乡土文化的优质资源。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泥土是乡人的生命,乡愁对中国人来说,是延绵一生的文化记忆。因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开展能有效勾起村落内居民乡愁追思。传统冰雪项目的开展更多地依附于传统的节庆,对此,可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因地制宜建设乡土冰雪文化平台、冰雪陈列馆、冰雪大讲堂、冰雪民俗馆等,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

最后,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与管理政策,打造冰雪产业。村落的传统冰雪文化与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联,通常借助庙宇、祠堂、村落、建筑、生产器具等来表达文化生成的价值理念,我们应把保护、开发结合起来,地方政府要根据文物保护法制定冰雪遗产文物保护实施方案等细则,既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政策,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张铁民《活化传统,赋予冰雪文化新生命》)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的主体部分主要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冰雪运动文化进行阐述,印证了我国冰雪运动的悠久历史。

B.阿勒泰地区出现了“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图像,使该地区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发源地。

C.我国传统冰雪文化运动各类遗产十分宝贵,它能够将中国智慧、中国精神更具象化地展现于世界面前。

D.材料一结尾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点出“从中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各地冰雪文化展演在设计上都力求立足地域传统文化,赋予地域传统冰雪文化新生命,这让今天的大众冰雪运动更为丰富。

B.对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建设来说,宣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纯朴民风等文化传统最为重要,而且要领会其内涵精髓。

C.我们对于传统冰雪文化要有文化自觉意识,要充分认识到通过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来还原冰雪场景的重要意义。

D.地方政府要想通过冰雪产业来发展地方经济,就必须认识到村落的传统冰雪文化与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联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下列关于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举办北京冬奥会可以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提升保护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

B.北京冬奥会可提升乡民的凝聚力,促进地域性冰雪文化建设,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

C.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在弘扬我国冰雪运动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同时,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D.让我们通过举办冬奥会,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向世界交出中国答卷。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请结合材料一中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特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生西元

在这里,有个海拔五百多米的高地。向北望去,是好似一面湖水的山谷。谷底有雾气、薄冰和积雪,当阳光照耀在上面,仿佛盛满了熔化的金子。二斗伢子总是梦见自己变成一只黑色大鸟,展开遮天的双翅在高地上空盘旋,慢慢低飞,向高地主峰落下去……

当年,十六岁的二斗伢子第一脚踏上高地主峰,小腿就陷在了土里,一直没到膝盖。这是一种被成千上万颗炮弹炸成灰尘状的黑色浮土,像炉膛里烧过的稻草灰。他之前没见过,之后也一辈子没再见过。尺把深处以下,才能踩到碎石块、箱和散落的、子弹壳,还有僵硬的肢体和躯干。阵地上光秃秃的,不远处立着半截炭黑色的树干,树皮早已被气浪剥光,无论来年春风怎样吹拂,也绝不会再活过来了。

这里的夜,是乌蓝色的,细细听去,隐约传来轰响声。在战壕里,指导员问二斗伢子,你怕死吗?二斗伢子说,不怕。指导员问,屁股底下就埋着死人,你不怕?二斗伢子说,鬼子都死了,不怕!指导员问,那么多战友的遗体你也不怕?二斗伢子说,心里只想着报仇,不怕!指导员呵呵一笑,又问,你个小牛犊子,就从来没感觉到怕?二斗伢子说,从来没感觉到过。指导员不笑了,说,没感觉到怕,不是真的不怕。等你心里有了它,并且知道怎么面对它的时候,才是真的不怕。二斗伢子嗯了一声,却不太服气。

回到坑道里,二斗伢子坐在老兵李大棉裤旁边。只见他往铝饭盒盖里倒了薄薄一层炒面,用小手指甲仔细地翻弄,像犁地一样,把谷壳、沙粒挑出来。然后,再用中指、食指和大拇指把炒面搓成中药丸一样的球,小心地放进嘴巴,连口水也不喝,就生生咽进肚子里。二斗伢子说,老李,喝口水呗,小心刮破了嗓子眼儿。李大棉裤摇摇头,说,水?过三天你再跟我说喝水的事儿吧。你没看见咱们上来时,那些人都干成什么样子了?

李大棉裤又说,等会儿美国人的炮弹打过来,你要学会分辨。如果是“呜儿呜儿”发尖的声音,那是远炮,你不用理它。如果是“呼——噗”一下过来,带着风声,那就是近弹,你赶紧卧倒,能多快就多快。我说你个娃儿,别不当回事儿,多少人还没学会,就没了!二斗伢子用肩膀拱了李大棉裤一下,问,老李,你怕死不?李大棉裤说,肯定怕呀!活人哪有不怕的?二斗伢子又问,那是啥感觉?李大棉裤说,就像喉咙里黏着一口痰,吐也吐不出来,总是让你喘不过气来。他接着说,不过,它总在提醒你,别逞能,只要仗还没打完,就别放松了警惕。许多人的死,其实都是因为心头那根弦儿松了。他们本应活得更长久——

突然间,二斗伢子只见李大棉裤的嘴一张一合,却听不到任何声音。然后,蜡烛晃了一下,一片漆黑。一声接一声的巨响震聋了二斗伢子的耳朵。他蜷起身体,死死抱住脑袋,任由筛子一样的坑道把他抛到空中,撞在墙上,再摔在地上。二斗伢子在黑暗里上下翻飞,不记得自己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来这里……

炮击过后,美国兵就该上来了。有人扒开坍塌的坑道口,猫着腰冲进战壕。二斗伢子在坑道里跌倒了,胳膊和大腿被人重重踩了几脚。他使了几次劲儿,还是没立起身子。突然有只手揪住二斗伢子的棉裤后腰,拎小鸡一样把他拎出坑道,颠簸了上百步,扔在了一个炮弹坑里。二斗伢子扭过脸,看到这人是机大老张。大老张的手紫红色,手指头又粗又壮,每根都像茄子。他把机枪架好,瞄了瞄,对二斗伢子吼道,这两箱手榴弹归你!

二斗伢子还是第一次离这么近看到美国兵端着枪向上冲。他有点慌,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向下甩,却不知道炸到敌人没有。大老张猛得拍了他一下后脖子,喊道,看准了再甩!那手榴弹都是拿命换来的,运一箱上来就得少一个人!二斗伢子一愣,盯着大老张的手,又摸了摸发烫的后脖梗子。过去,二斗伢子挺怕这双紫红色的大手,因为大老张开玩笑时总是没轻没重。现在,却觉得这手挺亲切。一巴掌过后,二斗伢子清醒多了,每次把手榴弹抛出战壕之前,总会把半个脑袋探出去,瞅瞅鬼子已经冲到哪儿了。

不知过了多久,那只手又重重地拍了一下二斗伢子的肩膀,并且紧紧抓住他的领子。二斗伢子一片空白的脑子开始慢慢转动,他哆嗦着向高地下方望去,只看到了美国兵的后背和屁股,他们向远处跑了!二斗伢子腿软绵绵的,他抹了一把鼻涕和泪水,心想,原来仗就这么打啊!他扭过脸,想对大老张笑一下,道个谢。可是大老张不在身边,他的那挺机枪枪管给炸弯了。二斗伢子把胳膊探向肩膀,把抓住自己领子的那只紫红色大手掌拿到眼前。这是大老张的手,只是从小臂一半处炸断了,慢慢滴着血,指甲缝里的污泥似乎都还留着体温。二斗伢子隐约记起来,机枪被炸坏了,敌人冲上了高地,大老张拎着爆破筒和两个鬼子抱在一起,接着是暴雨般飞过来的石子、土块和血肉。

……

(选自《小说选刊》2021年第4期,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讲述了以二斗伢子、大老张等为代表的抗美援朝战士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坚守高地浴血奋战的故事,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

B.指导员和二斗伢子聊天时谈到了生死,指导员对二斗伢子这个小战士无惧死亡的生死观一笑置之,二斗伢子不服气是认为指导员缺少牺牲精神。

C.初上战场的二斗伢子曾一度慌乱,是大老张用简单的方式教会他冷静应战。小说以二斗伢子的“生”与大老张的“死”相映衬,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D.小说写二斗伢子战后“腿软绵绵的”“抹了一把鼻涕和泪水”等内容,刻画了新战士在惨烈战斗中的恐惧心理,从一个侧面表现年轻战士的成长。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从新兵二斗伢子的视角,细致描写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惨烈场景,以此表现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精神。

B.小说开头写二斗伢子的梦境,为下文埋下伏笔,接着通过对高地的浮土、树干等物象的描写,虚实结合,让读者感受此前战斗的激烈与残酷。

C.小说注重细节描写,例如“往铝饭盒盖里倒了薄薄一层炒面,用小手指甲仔细地翻弄,像犁地一样,把谷壳、沙粒挑出来”这一细节表现了战士们异常珍惜食物。

D.小说构思独特,将战斗的爆发安排在二斗伢子与李大棉裤对话之后,使小说叙事节奏从舒缓转为紧张,使小说张弛有度、扣人心弦。

8.小说多处写到大老张的手,请分析大老张的“手”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4分)

9.小说中的战士们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作者却以《生》作为小说的标题,请结合文本分析其用意。(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初,守仁之平师富①也,龙川贼卢珂、郑志高、陈英咸请降。及征横水,浰头贼将黄金巢亦以五百人降,独仲容②未下。横水破,仲容始遣弟仲安来归,而严为战守备。诡言:“珂、志高,仇也,将袭我,故为备。”守仁佯杖系珂等,而阴使珂弟集兵待,遂下令散兵。岁首大张灯乐,仲容信且疑。守仁赐以节物,诱入谢。仲容率九十三人营教场,而自以数人入谒。守仁悉引入祥符宫,厚饮食之。贼大喜过望益自安守仁留仲容观灯乐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门诸贼入以次悉擒戮之。自将抵贼巢,连破上、中、下三浰,斩馘二千有奇。余贼奔九连山。山横亘数百里,陡绝不可攻。乃简壮士七百人衣贼衣,奔崖下,贼招之上。官军进攻,内外合击,擒斩无遗。乃于下浰立和平县,置戍而归。自是境内大定。

守仁天姿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③,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说。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赞曰: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籓。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矜其创获,标异儒先,卒为学者讥。

(节选自《明史·王阳明传》)

注释:①师富:詹师富,福建大帽山一叛军首领。②仲容:池仲容,叛军首领。③二氏学:道家、释家两家学说。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贼大喜过望益/自安/守仁留仲容观灯乐/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门/诸贼入以次/悉擒戮之

B.贼大喜过望/益自安/守仁留仲容观灯乐/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门/诸贼入/以次悉擒戮之

C.贼大喜过望益/自安/守仁留仲容/观灯乐/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门/诸贼入以次/悉擒戮之

D.贼大喜过望/益自安/守仁留仲容/观灯乐/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门/诸贼入/以次悉擒戮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巡抚,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明朝的巡抚虽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实际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

B.入谒,一般用于下对上、臣对君、幼对长,有“走去”“拜见”之意。这里的意思是“走去”。

C.朱子,即朱熹,南宋理学家。他总结了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并校订四书。

D.阳明学,也称“心学”,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致良知”,它的内容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守仁年轻即崭露头角,学业有成,文武双全,受到上司王琼的赏识,升任右佥都御史,担任南、赣两地巡抚。

B.王守仁巧设奇谋打败仲容的叛军主力,里应外合歼灭其逃往他处的残余叛军,后又设县驻军,从此国境安定。

C.王守仁认真研读《五经》,广泛学习道、释学说,待贬到龙场开悟后,终成一家之言,成为一代儒学大师。

D.王守仁认为自宋代周敦颐和程颐、程颢两兄弟后,象山陆九渊、朱熹对儒家学说有不可估量的继承和发展。

13.课内外文言文翻译。(8分)

(1)守仁佯杖系珂等,而阴使珂弟集兵待,遂下令散兵。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14. 本文对王守仁的评价褒贬不一,请分别概括作者对王守仁的正面和反面评价。(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再和明妃曲[注]

欧阳修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注]当时朝廷向辽、西夏采取以岁币换和平的政策,诗人有志于改革弊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古体诗(乐府),前八句略叙王昭君入塞和亲史实,并融入议论,谴责汉元帝枉杀画工,从而引出后文。

B.诗人用反诘语气讽刺汉元帝的和亲政策:对近在身边的王昭君之美丑都不能了解,又怎能制服万里之外的匈奴呢?

C.诗人在直斥和亲政策之拙劣后,以对“泪”形象化的描绘,着意渲染悲剧气氛,曲显王昭君辞别汉宫时的痛苦内心。

D.结尾二句表面上指责王昭君出塞和亲完全是咎由自取,实则借昭君之酒杯来浇胸中块垒,流露出对自己际遇的感慨。

16.欧阳修曾于酒后对其子夸赞这首诗说:“太白不能为,惟杜子美能之。”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诗,从风格、题材、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列传》中的 “ , ”两句正是对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的阐释。

(2)贾谊《过秦论》中 “ , ”两句是秦始皇采取的政策,用以愚民。

(3)陆游《书愤》的 “ , ”两句,化用南朝名将檀道济的典故,抒发了自己年老力衰、自我期许落空的悲凉愤懑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着现实,也预示着未来。了解历史,不忘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尊重历史,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历史的画卷,往往( );展开厚重的历史长卷,形形的历史人物( )。我们可以从《屈原列传》和《苏武传》中窥见古代史家的历史观念、开创精神;《过秦论》和《五代史伶官传序》两篇史论,均意在(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当时的社会政治服务,其观点至今仍然具有借鉴价值。

品读这些历史著作,要“回到历史现场”,鉴赏作品的叙事艺术和说理艺术,领会其中体现的历史观念、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把握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理解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借鉴和学习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丰富文言文的语言积累,学会在具体语境中( )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的差异与联系。

18.下列填入文段括号中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斑驳陆离 目不暇接 训诫 分辩

B.异彩纷呈 纷至沓来 劝诫 分辨

C.斑驳陆离 纷至沓来 训诫 分辨

D.异彩纷呈 目不暇接 劝诫 分辩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把握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理解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学习和借鉴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B.把握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理解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借鉴和学习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C.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把握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借鉴和学习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D.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把握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学习和借鉴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20.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采用整齐的句式与对称的结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氧气对人类生存是必不可少的,断氧后 ① 。因此在缺氧的太空中,目前的各种航天器主要是通过电解水来实现供氧。( ),火星的氧分压只相当于地球的1/20000。利用火星现有的资源生产氧气,可以考虑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风化层冻土和水冰得到液态水,再通过电解水制氧气,或者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解离二氧化碳得到氧气。

有“火星拓荒者”之称的蓝细菌,可以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光解水生成氧气,这为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制备氧气提供了有效补充和安全备份, ② ,蓝细菌光合放氧装置能耗更低,也易于搭建。蓝细菌光合放氧的效率要远高于植物,而且在光合反应器中通过优化培养温度、补料速率、细胞浓度和光照强度可以进一步提高 ③ 。很多蓝细菌是可食用的,因此产生氧气所需的资源可同时用于食品的生产。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氧气只占火星大气的0.13%,火星的大气层也非常稀薄

B.由于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而且氧气只占火星大气的0.13%

C.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氧气只占火星大气的0.13%

D.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使得氧气只占火星大气的0.13%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论语·卫灵公》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义疏》也曾说:“人当思渐虑远,防于未然,则忧患之事不得近。”而《列子·天瑞篇》记载了一则这样的“远虑”故事: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杞人的“远虑”被时人嘲笑,被讥之为“杞人忧天”。但今天的科学研究发现,地震是一种有可能发生的地质运动,太阳、月亮、星星作为宇宙中的天体,也是存在撞击、消失的可能。如此看来,“杞人”之“远虑”,实属难得。

个人的安身立命,国家的长治久安,固然需要我们具备“远虑”的意识与行动,但联系“杞人”之“远虑”,我们理应有更多的发现与认识。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理解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B(强加因果。从原文看,这个地区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的发源地,是因为在阿勒泰地区“发现最早的反映滑雪运动的考古资料”,而“‘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 滑雪人’图像”只是考古资料之一。)

2. B(对文意理解错误。从原文中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纯朴民风等”有“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的限定,不是泛指意义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纯朴民风等”; 再者,对于“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纯朴民风等”的要求是“做实”,而不是“宣扬”。)

3. D(“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向世界交出中国答卷”表述不当,无限扩展了“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意义”,原文是“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向世界交出一份冬季奥运会的中国答卷”。)

4. 首先指出各地冰雪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2分)接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先对如何搞好我国地域冰雪文化建设从理论高度加以论证,再分三个方面分别地进行较为具体的论证。(2分)

5. ①冰雪运动最早与人类生产劳动或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如最早的以滑雪作为出行方式的图像及隋唐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开展“雪上逐鹿”的狩猎活动等。②宋代以后的滑 雪运动增添了竞技的娱乐色彩,如拖冰凌(雪车)、堆雪人雪狮等。③明代以后,冰上运动发展更为专业化、多样化,还举办“冰上运动会”等。(每点2分,概括1 分,举例说明1分)

6.B(“二斗伢子不服气”不是因为他认为指导员缺少牺牲精神,而是认为指导员太小瞧自己了)

7.B(小说开头描绘的梦境并没有埋下伏笔的作用,后文也没有与这个梦境前后照应的相关情节。)

8.①对“手”的描写可以更好地塑造大老张作为一名老战士关心战友、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②“手”的细节描写将大老张过去爱和新兵开玩笑、战时对二斗伢子的爱护以及最后壮烈牺牲的情节串连起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讴歌以大老张为代表的战士群体不畏艰苦、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④增强表达效果,引发读者对生与死的思考。

(共4分。每点1分。任意答对其中2点即可,其中“作用”1分,“分析”1分。)

9. ① 反映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小说以战场为特定环境,战士们始终面临生与死的考验。②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主人公二斗伢子对“生”的思考从开始的“不怕死”到后来对“生”的思考逐步走向成熟。③表达对抗美援朝战士的崇高敬意。小说中的战士为了祖国的安全及和平正义,他们热爱“生”而又不惧牺牲,英勇无畏。(共6分。其中内容1分,分析1分,主旨1分,现实意义1)

10.B

11.B (“入谒”有“走进”“拜见”之意,在文中的意思是“走进”而非“走去”。)

12.D(王守仁认为只有象山陆九渊对儒家学说有不可估量的继承和发展,朱熹的学说研究还不够成熟。)

13.(1)守仁假装杖打了卢珂等人,背地里命令卢珂的弟弟集合部队等待战斗,然后下令疏散部队。

(佯:假装;杖:杖打;阴:背地里,暗中;各1分。大意1分。共4分)

(2)砍掉树木作为兵器,高举竹竿作为旗帜,天下百姓像云彩一样聚集过来像回声一样响应号召,(许多人)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陈涉。

(兵:兵器;赢:背负;景:同“影”,像影子一样;各1分。大意1分。共4分)

14.正面评价:(1)正直而有节操;(2)有突出的军事才华;(3)面对艰难险阻和质疑时,能精神专一,策划周到。

反面评价:夸耀自己的学术创建,自吹自擂,喜欢标新立异。

(正面评价2分,3点答出其中2点即可拿满分,每点1分。反面评价1分。本题共3分。其它答案可酌情给分)

15.D(“指责王昭君出塞和亲完全是咎由自取”错误,应是劝慰王昭君,为王昭君的遭遇感到惋惜和哀叹)

16.①诗歌风格上:李白古体诗多为浪漫主义,杜甫诗歌基本是现实主义,此诗是一首乐府诗,在形式上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平实晓畅,属现实主义诗歌。②诗歌题材上:此诗为咏史之作,借古讽今,借汉以“和亲”乞求和平,来暗指北宋以输送财物于辽来乞求和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更符合杜甫诗“诗史”特点。③诗歌手法上:此诗融叙事、描写、议论于一体,具有强烈的讽喻之意,深沉蕴籍,沉郁顿挫,不似李白诗歌洋洋洒洒、一泻千里。(6分,每点2分)

17.(1)《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2)(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3)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18. B 19. D

20. ①整齐的句式,使语言概括凝练,富有节奏感;(2分)②把“历史”与“现实”“未来”并举,内容上紧密关联,使历史与现实、未来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3分)

21. B(括号后的句子主语是氧分压,从承接上文角度来看,上一句应该讲的是火星大气层中的氧气,排除A项。再者,大气层稀薄并不是氧气只占火星大气的0.13%的原因,排除D项。此外,相比B项,C项没有强调大气层稀薄与氧气占比低的原因,因而B项更适合。)

22.①人只能存活两三分钟 ②相比物理化学方法 ③蓝细菌光合放氧的效率(每空2分)

23.审题:

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先举了有关《论语》的两个名句,指出“远虑”的重要性,认为“远虑”可以防患于未来,让人提前意识到潜藏的隐患,并提前解决掉危机。与此相对的是,《列子·天瑞篇》则对“杞人忧天”提出了批判:批评部分人不做好实地观察,而盲目担忧。而今天科学研究的发现,这说明人们并非一味地否定“杞人忧天”,否定的是无根据的“杞人忧天”。

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对是否“远虑”不应一味地肯定,也不应该一味地否定。我们应对是否“远虑”,要给出一个适当的前提条件。这个远虑,在思想上,是出于对未来切实的、充分的思考的,而非盲目地胡思乱想。在行动上,也需要做好实地观察以切实观察到“远虑”的存在,以及做好危机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不管是不是“远虑”,都是正确的考虑。

立意:

1.是否“远虑”,要看实际情况。

2.“远虑”与“近忧”应有效结合。

3.“远虑”,不应只“虑”,更应施行。

附录: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年才加冠,乡试中举,学业大有长进。但他越来越喜欢谈论军事,并且很会射箭。兵部尚书王琼向来认为守仁是个奇才。十一年(1516年)八月因为他的推荐,守仁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做南、赣的巡抚。

当初,守仁平定詹师富的乱军时,龙川的盗贼首领卢珂、郑志高、陈英都自请投降。到征讨横水时,浰头的盗贼将领黄金巢也率领五百人投降,只有池仲容还没有拿下。横水战败后,池仲容才派他的弟弟池仲安来表示归顺,而又郑重其事地做着战斗和防御的准备。池仲容诈称:“卢珂、郑志高是我的仇敌,将会袭击我部,所以才做些防备。”守仁假装把卢珂等杖打了一顿,但背地里命令卢珂的弟弟集合部队等待战斗,然后下令疏散部队。新春时节张灯结彩,举行娱乐,池仲容半信半疑。守仁派人赏他节日物品,引诱他来称谢。池仲容果然带领九十三个人下山,驻兵教场上,然后带领几个陪从进入王守仁军帐中求见。守仁就把他们全部带进祥符宫中,用丰美的饮食招待他们。叛军于是大喜过望,越发感到安全。守仁把池仲容挽留下来观灯行乐。正月初三举办盛大宴席,在门里头埋伏了刀斧手,乱军将领进来后,依次都擒拿或杀死了他们。接着他亲率大军攻打叛军巢穴,接连打入上、中、下三浰,杀敌二千人有余。余下的叛兵逃奔九连山,山势绵延数百里,地形陡峭,无法攻打。于是守仁简选七百名壮士,让他们穿着叛军的服装,跑到山崖下边呼叫,叛军就招呼他们上去了。官兵又从外边攻打,内外呼应夹击,叛军被擒拿和斩杀,无所遗留了。于是在下浰设立和平县,安置部队防守,然后班师回朝。从此国境之内,大为安定了。

守仁天生不同于常人。十七岁时拜访上饶人娄谅,和他讲论朱子格物之学的大意。回家以后每日正身而坐,研读《五经》,不轻易和人说笑。从九华山游历归来,在阳明洞中建造住室。广泛学习研究道释两家的学说,几年下来没有什么收获。贬官于龙场时,荒僻之地无书可读,只好天天思索旧日已得的学识。一天,忽然悟到格物致知,应当自求于己心,而不能去向事物求索,慨然感叹说:“道就在这里呀。”于是从此深信不疑。他因道设教,专门以致良知为主旨。他认为宋代周敦颐、二程兄弟以后,只有象山陆九渊的学说简易直捷,能够上接孟轲的学统。而朱熹的《集注》《或问》等,是中年时还不成熟的学说。当世学者翕然而听从,所以社会上有“阳明学”的称法。

评论:王守仁最初因为正直有节操而著名,等到负责疆场的战事的时候,率领一支无战斗力的军队以及背后几个文弱书生,却也能扫除多年不法的乱民,平定藩王的武装叛乱。整个明朝一代,文官用兵而克敌制胜,没有像守仁这样出色的。当险难重重,并为皇帝疑心的时候,他能够做到精神专一、策划周到。这虽然因为他天资高明,不也是得益于他那精神世界。可是他夸耀自己的学术创见,标新立异,不同于先代的大儒,最后受到了学者的批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