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文、视频剪辑
你听说过只存积分不存钱的银行吗?在青浦区华新镇,有一家不一样的银行,市民开设“文明账户”,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和做公益,来换取足额的积分,再将积分兑换成水、油、面等商品。近日,华新镇举行了“通达华新·文明账户”线下商品集中兑换活动,这是文明账户试运行以来的首次线下商品兑换,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咨询和换取心仪的物品。
华新镇党群办主任丁瑾怡告诉记者:“‘文明账户’上线后,市民志愿者的积极性非常高,让市民在做志愿服务和公益中得到相应的回馈,由‘单项付出’变‘双向循环’,从而带动更大志愿服务参与热情。”
※ 用积分换取福利,收获市民文明回音 ※
“一开始启动这项活动,心里挺没底的,因为这个项目是上海市首创。”丁瑾怡表示,“但在试运行以来的四个月里,已有累计用户744名,涉及范围较广,累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28项,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达596人次,总服务时长超9万小时,总积分92311分。最初,在推出试点的三个村居进行的尝试中,主要采取村居干部推广制度,从每个村居的固定志愿者团队进行宣传。”
其实,注册一个“文明账户”并不难,搜索小程序登录个人信息,由各个村居在后台完成志愿者的实名认证,志愿者们便可以根据每个村居发布的任务,报名做志愿活动。志愿者的名额是有限制的,抢到即得到,积分则是按时长来算,一个小时10分。今年50岁的张兰芳就是一名志愿者,退休后的她热衷于此,只要看见小程序上有招募志愿者的,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她都乐意参加。“协助打扫卫生,引导秩序,布置环境,在进博会站马路......这些我都做过。”张兰芳自豪地告诉记者。
丁瑾怡表示:“‘文明账户’有一种自循环的功能,市民们非常热心,大家都愿意主动参与。一方面,大家有一颗文明的心,都愿意做一些文明的事,在活动中还可以互相交流,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另一方面,‘文明账户’有积分了,我们尽我们的所能给予大家回馈,让大家的付出得到回报,这个暖心的活动深受市民喜爱。”
前不久,华新镇举办的第一批线下兑换活动是与慈善超市合作的。在主会场的活动告一段落后,市民纷纷移步至公益集市分会场,用已注册的“文明账户”体验一场全新的“文明体验盛宴”,开启“逛逛逛”“换换换”打卡模式。“我们准备新鲜集市,提供各式各样品类的项目,满足大家不同的需求,传达志愿互助理念,积攒文明账户积分的同时,换取志愿福利,收获文明回音。目前,市民可以兑换的商品仍在不间断地增加中。”丁瑾怡说。
※ 聆听青年声音,进一步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化※
青年对于华新镇的城市更新,有着独一无二的主导作用。青年在学校时,以学校为主阵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参加志愿服务,而步入社会的青年充满朝气蓬勃,很有后劲和爆发力,在任何时候都是顶梁柱的存在。“我们文明账户的公益合伙人,正是一群体制外的正能量青年团体,他们格外支持政府的工作,成为文明账户宣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提供便民服务,让市民在家门口就测到血压,剪到头发,照顾各个年龄段的群体。”
除此之外,“文明账户”积极聆听青年的声音,在原有的尝试中,加入青年认为可以优化、保留的项目,进一步推进,才有了如今的成效,“我们其实也就是像1.0版本到2.0版本的升级,再到慢慢进行功能的完善,包括志愿服务项目的发布,内容的补充,以及和公益合伙人之间密切的合作度,都会有一些新的挖掘。”青年志愿者团队负责人李晓春告诉记者。
“目前,随着我们近阶段小目标的改善,在服务的回应反馈上,内容等方面,可能要增加一些多样化的生活用品,鼓励参与服务的市民。”丁瑾怡表示。接下来,可能要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化,将每一个村居的志愿服务队伍分成几个类别,尤其,在志愿服务的宣讲方面,吸收能说会道的热心市民作为志愿者,参与百姓宣讲团,从而打造品牌,在不同阶段进行优化。
“我们将‘文明帐户’与群众需求相结合,不断优化功能服务,拓宽场景应用范围,充分激发和调动大家参加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市民投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参与社区家园的共治共享,催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丁瑾怡说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文、视频剪辑
编辑:陆天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