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
老闵行的发展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与上海市文脉密切相连,
而近现代的海派文化也在这里生根发芽,
并得到彰显。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五季,我们邀请了文绮中学的青年才俊来诵读《“小上海”老闵行》。今天,你将听到的是《旧年风俗曾记否》节选。一起跟着声音,看看旧时过年期间有怎样的风俗……
刚守完岁,不多时鸡鸣报晓,新年到了,爆竹一声除旧,先先后后的鞭炮声响遍全镇。家家开始忙碌起来,敬天地神是第一件事,点香烛、供糕点,一家之主操持仪式,按辈分长幼一一拜过天地。有家祠门户还向祖宗叩头祭祀。小辈向尊长“拜年”后,仪式便结束了,孩童还可拿到一份预先准备好的“压岁钱”。
富裕门户以“八仙桌”为供台,前置一对点烛的“蜡台”和香炉;中为糕点、糖果、蜜饯等装于“和合盘”“七珍盒”内为供品;后置天地神像,也多以福、禄、寿三星图替代。
早点是甜食,一般是“糖圆子”。喝茶的人第一口先吃糖茶,也可放一枚橄榄称元宝,然后便可喝茶了。
吃罢早点,年长的祖辈守岁后体力不支,去睡觉了,穿着新衣服的孩童拿着压岁钱找同伴上街玩耍去。
大年初一禁忌的事很多:不扫地,不理发,不洗衣,不泼水,不串门走亲戚,不说脏话粗话。小孩说漏了嘴大人要说“百无禁忌”。
出门碰到熟人、邻居的礼貌语是“恭贺新禧”“新春吉祥”等。
春联在年前已贴好,也可在初一日贴。百姓门户人家只贴一张红纸便有节庆的气氛了。
商铺在初一不开张营业,但老闵行镇有一处却热闹非凡,这就是在东外滩(佛阁弄以东)的地方。这里聚集了吃、玩的商摊,一摊紧接一摊,有牛肉细粉汤、豆腐花、小笼包、汤包、汤团、馄饨、五香豆腐干、甜面酱豆腐串、冰糖葫芦、米花糖、芝麻糖、粽子糖、状元糕、绿豆糕、云片糕、五香豆等。
玩的有“套泥老爷头”“转台”“押头子”等。“套泥老爷头”是以小藤圈在一定距离外扔出套中即为奖品,距离越远奖品价值越高。“转台”是一个圆盘,中间立杆上有一根挂了针线的可旋转横杆,用手拨转后针停留处标有奖品项目,奖品价值大的园盘上格子越小,针落在上面的机会越少。“押头子”(股子)是押点数,押得对的得奖,也称“六门斗”。
商摊以东,还有露天说书的,略放几条长凳便可招揽听客了。说的大多是本滩的“说因故”书,说书先生手拿竹纤和钹,说说敲敲,在讲得有声有色的时候停顿下来收钱了,给多给少随意,不付钱的在旁边听也行。也有卖“梨膏糖”的,一手拿小汤锣,一手拿小竹板,唱了一段“小热昏”后推销梨膏糖,不停地唱不停地卖,顾客一波又一波。
从年初一至年初五,这里整日人头攒动,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初六后各商铺开张营业,市场也就自行解散了。
老闵行镇商铺颇多,大年初一是不开张的,大商号或合伙的商号一般都有伙计、学徒,他们上午休息下午进行盘点结账,计算去年的收成。
年初二日,可以串门跑亲戚,见面时相互问候“恭贺新禧”,做生意的祝贺“恭喜发财”。家庭一些扫地、洗涮的禁忌事,这天起便可做了。
初三日,大户商家依旧早上点香烛敬天地,一般门户家便随意了。新出嫁的女儿,初三回娘家拜年,当天得回夫家。
初四这一日,街上多了许多“鱼担子”,都是鲜活的大鲤鱼,这是因为商家们迎接财神所必须用的,取于“有利、有余送元宝”的含义。这日的夜饭,老板全家、伙计徒工聚在一起吃“迎财神酒”。放台面中间的鱼是不可动筷的,表示吃剩有余的意思。
这席酒,最担心的还是伙计。酒巡过半,老板宣布留去,年成不佳,伙计被辞掉,但不论留去,红包人人一份,大家感谢老板说一番祝贺恭维话。
老闵行镇的各大花米行、毛猪行、竹木行、南货、棉布等商号,“接财神”要行隆重的仪式。供桌上菜肴丰盛,香烛用上品的。大鲤鱼用红丝绳吊了起来,鱼肚上斜贴一方红纸。也有商号在席中放“猪头三牲”,红纸贴于猪头中央。
在差不多时辰时大家一一拜过财神,待一交初五子时,爆竹声便响了起来,一年收成好坏,期待财神菩萨的保祐,从这一刻便开始了。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的日子,称“元夕日”或“元宵节”,是整个春节活动的高潮。“吃元宵”和“观灯会”是闵行镇二项重要的习俗。镇民把元宵分为实心的“圆子”和有馅的“汤团”二种。实心的做得较小,称“小圆子”,以糖、桂花、桂圆、蜜饯作佐料。汤团则甜咸荤素皆有,肉、菜肉、豆沙、芝麻沙为大多数,各家以喜好制作,一般为夜食元宵。
大户人家在客堂中挂上一或四盏灯的,多为“走马灯”“花兰灯”“荷花灯”等品种,也有在家门口挂红灯笼以添喜庆景象。
初一月半为进香日,不便走动的老年妇女在家中观音菩萨前上香念佛。年轻信徒去观音阁、清净庵拜佛或请庙姑问吉占个卜。
傍晚时分,一些人家“迎灶君”的奉祀开始了,考究一些的灶头,砌筑时已留有“神龛”,常年请着灶君老爷,没有神龛的可在灶头中间贴上“灶君图”。灶台上放置甜食之类如花生糖、芝麻糖、桔子、甘蔗和甜点,家主点香烛后按灶君图上文字念一遍:“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合掌三拜,待香烛燃尽也即祭毕。
老闵行镇向有元宵节观灯、赛灯的风俗。“灯会”是一项民间的文化活动,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闵行凭着得天独厚的黄浦江码头经济形成的商业大户,是活动的主体。
灯会队伍在下午起便在闵行大操场(体育场)集中了,陆续从四周乡镇赶来的有马桥、北桥、塘湾、颛桥、塘南的队伍。
天黑时分队伍开始出发,行进路线为:进入北街向南至大街南端后折向前东街,再向南后沿浦江路进入沪闵路,向北折至新安路、新街后进入后东街,过后东街后沿横泾滩时队伍逐渐解散。
灯会队伍之长,观者之多在闵行镇上也称一个奇观。一般,灯会队伍行进至北街中段“一笑园”茶馆处便舞动起来了,这时,爆竹声、锣鼓声、叫好拍手声响彻云天,而在大操场等待出发的队伍还有一半呢。届时,街道两边站满了人,两层楼住户家的窗口人头挤挤,沿街商店里头也人满为患,远望一片人山人海,人头涌动。
穿着彩装、举着灯牌的是队伍的领头。灯牌中设举棒,上为方形箱,四面糊色纸,边有锯齿形彩色布番,左右两边加红丝吊穗和飘带。灯牌前书“灯会”两字,后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文字。
日前,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五季,我们邀请了文绮中学的青年才俊来诵读《“小上海”老闵行》。
“闵行为本邑首镇,地当水路之冲,户口殷阗,商业繁盛,距县治约六十里许。地产棉花多于粳稻。风俗素称朴实,近亦渐趋浮靡。水道有小轮,陆路有汽车,交通颇便。镇之西北有北桥镇,钟楼在焉。其西为马桥镇。而其北为颛桥镇。四镇统称为西南乡云。”
这是由上海著易堂出版于1927年的《上海乡土地理志》(李右之著)对闵行的描述。
书中的“闵行”指的是镇。1960年1月设立闵行区后,撤销了闵行镇建制,闵行镇这块地方被约定俗成称作“老闵行”了。1992年9月,原上海县和原闵行区“撤二建一”,建立了新的闵行区,但“老闵行”的称呼在当地民间依旧使用着,并泛指为整个江川路街道。
历史上的“老闵行”地区,古有秦皇驰道连通上海县署,为水陆要津,因地域之便,长期以来,这里商贸发达、街市繁华、人文荟萃、群贤毕出,一度在江南地区城镇中颇有影响力。
使老闵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在解放以后。随着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的建成,现代工业开始发展,这里建起了汽轮、电机两个工人新村。1958年起,大批工业企业迁来,老闵行成了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1959年建成以一号路(江川路)为主的10条城市道路,在主要道路两侧配置商业网点。以东风、红旗新村等处为中心,新建各类职工住宅25万平方米,学校、医院、邮政、银行、影院、菜场、公园等设施也开始有计划地逐步配套建成,昔日的经贸重镇终于蜕变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业新城,著名的卫星城,形成最初的产城融合区域。
1980年代后,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江南古镇的街景在老闵行逐渐消失,但《闵行诗存》“序”中所描述的“舟车辐辏,人物昌丰;虽无临淄之十万家,已聚德星于五百里。”之历史记忆和人文信息,却有幸留存了下来,且引起越来越多文史研究者的重视和探索。
《“小上海”老闵行》试图寻觅老闵行的“老底子”,关注老闵行的历史发展变化。
9月起,第五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晚,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朗读:文绮中学 七(5)班 谢佳乐
编辑:汤婧娴
文字内容:明镜文化
如果您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并多点“赞”和“在看”,这样,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
此篇文章为今日头条首发文章,其他账号如出现相同文章,均为搬运
元宵节,这个千年传统的盛大节日,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幸福、祈求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是中国传统农历新年中的重要节日之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家家户户都会燃灯赏灯、猜灯谜、吃汤圆,以示庆贺和祈福。
元宵节的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的文学家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生动地描绘了那个时代元宵节的热闹场景。
当时的花市灯火通明,月光洒在柳树梢头,人们相约在黄昏后聚集,庆祝这个令人兴奋的时刻。元宵节的名称也由此而来,正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个圆月之夜,因此取名为元宵节,寓意着圆满和团圆。
元宵节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最初起源于古代民间的开灯祈福活动,随着佛教的传播,它逐渐演化成了赏灯观灯的传统习俗。元宵节不仅是一个喜庆的节日,还传承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如放烟花、猜灯谜、赏花灯、舞龙灯等。
此外,元宵节还有一些禁忌和讲究,被人们世代传承。
在元宵节这一天,有一个古老的传统:“1吃2拜3不碰4要做”。首先,人们要记得吃元宵,这是传统的习俗之一。元宵的名字来源于汤圆,最早被称为“浮元子”。煮好的汤圆漂浮在水面上,宛如一轮明月悬挂在天空中,寓意着团圆和幸福。一碗香甜软糯的元宵在这一天是必不可少的美食。
其次,人们要祭拜神灵和祖先,以祈求新的一年福气满满、安康幸福。
这包括迎天官和祭拜祖先的仪式。迎天官是指天官赐福,而祭拜祖先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祈愿。
然而,在元宵节也有一些忌讳,人们要避免做某些事情。首先,不要借钱或丢物。丢失财物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而借钱则可能会影响一年的财运。其次,不要说脏话或吵架,因为这可能会招来不好的运气。最后,不要洗头发,因为古人认为这会洗掉新年的好运气。
此外,还有一些传统习俗需要遵循。
首先是走桥摸钉,这是一种传统的相亲方式,尤其适用于未婚的男女。走百病是一种祈求健康的仪式,人们相信在元宵节的夜晚走动可以消除百病。送孩儿灯是一种祈求生育和家庭幸福的习俗,而闹社火和赏花灯则是元宵节夜晚的热闹庆祝活动,让人们欢度这个特殊的时刻。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和美食丰富多彩,虽然有些习俗可能没有科学依据,但它们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代代传承,为节日增添了更多的内涵和欢乐。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欢庆元宵,祈愿团圆幸福,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和美食令人沉浸其中,每一项习俗都有着独特的寓意和意义。在这个充满了文化底蕴的节日中,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心灵上的安宁和团聚的渴望。
走百病这一习俗是元宵节的一个特色。古人认为,在元宵节的夜晚,鬼神空穴,此时走动可以带走身体的百病。
因此,许多人会在这一天走出家门,漫步在街头巷尾,迎接新的一年的健康和福祉。这一传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渴望,也是对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拜。
送孩儿灯则是一个富有温馨和家庭情感的习俗。娘家人会制作精美的花灯送给已经出嫁的女儿,寓意着对女儿幸福和孕育的美好祝愿。如果新媳妇有孕在身,娘家人还会额外送一对小灯笼,以表达对孙辈的期盼。这个习俗强调了家庭的联系和亲情的重要性,让元宵节更具温暖的氛围。
而闹社火和赏花灯则是元宵节夜晚的一大亮点。社火表演承载着古代祭祀的传统,如今已经演变成了一种热闹的庆祝活动。人们踩高跷、舞狮子、舞龙灯,传承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同时,赏花灯也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彩色的灯笼、花灯装点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给夜晚带来了绚丽的色彩。这些灯笼的种类多样,有龙灯、宫灯、鸟禽灯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寓意。
这些灯笼的绚丽和光彩照亮了夜晚,也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氛围。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和美食虽然源自古代,但它们仍然在今天保持着活力。这些习俗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表达。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可以品尝美味的汤圆,还可以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元宵节是一个团聚和欢庆的时刻,人们追求着幸福、健康和吉祥。无论是在闹市中欣赏灯火璀璨的景象,还是在家中与亲人分享汤圆的温馨,元宵节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家庭情感的珍贵。
让我们珍惜这个特殊的节日,与亲朋好友一起庆祝,祈愿新的一年充满幸福和美好!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鬼节”的正式名称应该叫“中元节”,它是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三大信仰体系集中展示的中国传统节日。
道教的《修行记》中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夜诵经”。而佛教则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依照《盂兰盆经》所示,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以报父母生养之恩云云。儒家则在这天一定要祭祖。
不管是道教、佛教还是儒家思想,虽然祭祀方法不同,但是这个节日主要是围绕鬼魂设置的,相当于是一个安魂的节日,所以,三种思想中的各种仪式都以此位中心。
“鬼节”的来历,据说最早应该是出自佛教。《颜氏家训·终制篇》中写道:“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非,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可见当时南北朝已经有过七月半的的节日了。不过这段话里,所说的“有时斋供”与“七月半盂兰盆”分成两件事,大概是“斋供”祭祀亲人,使祖先不至于在阴间受到冻饿;而“盂兰盆会”则是借助佛的“法力”,祈求诸佛解脱死去亲人在阴间的痛苦,即超度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七月中旬的中元节,虽然有一定的祭祖风俗,但是还未形成一定的仪式,这个节日更多的是为了供佛。
道教的中元节是一个以祈求免罪为主的节日。道教将正月到六月称之为“天官”,七月到十二月称之为“地官”,将正月十五称作“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又将十月十五日列为“后元”,称作“水官”。北魏时期的道士寇谦之将三元分别附会为三个神人,说一个名叫陈子祷的人与龙王的三女儿结为夫妇,分别于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日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兄弟,他们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受到敕封,称之为“三元大帝”,分别掌管赐福、赦罪、解厄三件事,并在世间建三官庙供人朝拜。
与道教里中元节的“赦罪”相似,佛教里在中元节举行的“盂兰盆会”,也是为了死去的亡人解脱苦难的。按照《佛祖统纪》中记载,“盂兰盆会”始于梁武帝时期。《燕京岁时记》中引用《释氏要览》的说法:“盂兰盆乃天竺国语,犹华言解倒悬也。”所谓“倒悬”,其实说的是堕落于“饿鬼道”的鬼魂,倒挂受苦的意思,“解倒悬”则是解除倒悬的痛苦。
《盂兰盆经》里讲到,目连修成罗汉后,用天眼看见他的死去的母亲生活在恶鬼之中,于是他送饭给母亲吃,但饭未入口便化成火炭。目连只好跑去请求佛祖帮忙,佛祖给他出主意:“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并且要目连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乃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味,以荐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目连只好听从佛祖的说法,如法设供,母亲才脱离饿鬼之道。目连救出了母亲,建议佛祖:“未来世佛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盂兰盆供养。”佛祖回答“大善”,从此后世传为一切孝顺子孙都应该作“盂兰盆会”,诵经施食,俗称“放焰口”,成为佛教徒追荐祖先的常例。
其实目连救母亲于饿鬼道的传说,以至于衍生出“盂兰盆会”祭祖的风俗,都在说明佛教中国化的演变,佛教徒在推行“盂兰盆会”的过程中,已经掺杂本土儒家孝道观念,这也为后世的七月半以祭祀祖先替代供佛提供了可能。所以唐代时,寺院设“盂兰盆会”更成风气。
《岁华纪丽》里面写道,中原地区,“释氏盂兰盆盛于此日”。唐代宗非常好佛,王缙当宰相的时候,曾经在七月十五于宫内道场设盂兰盆,装饰的都是珍贵的黄金翠玉,耗资数十万,又设置高祖以下的七个皇帝的神座,备有幡节龙伞衣裳之制,上面分别书各个皇帝的名号在幡上,从宫中抬往寺院陈列,排开仪仗,百僚分官阶,排列于光顺门等候。幡花鼓舞,近呼道路,成为每年中元节的一大景观。
到了宋代,“中元节”正式定型,成为糅合了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以及民间信仰等多种因素,以祭祀祖先,追荐亡灵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节日。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的中元节,在节日前几日,市井就开始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等等以及印卖尊胜目连经商品。“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目连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者增倍”;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七也记载:“故都残暑,不过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馔享先,组竹作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焚之......今人以是日祀祖,通行南北”。
节日中,人们都以素食供养祖先,自己也多吃素食。《武林旧事》中记载,祭祀祖先依照惯例应该用新米、新酱、冥衣、时果、彩缎、面棋,有的则要用“麻谷窠儿者”,寓意未报“秋成之意”;鸡冠花供养祖先,称之为“洗手花”。除了家祭祀祖先外,城外如果有新坟的人家,则照例要出城拜扫。
寺庙宫观在这一天也要普作法事,设置道坛祭奠亡灵。有钱人还要请僧人到家里,“于家设醮,饭僧荐悼”。寺庙设“盂兰盆会”时,也要举行放灯,以照亮阴间,度出幽冥深处的鬼魂。宫廷也举行放灯活动,同时政府也对僧侣放松管制。此日“一应大小僧尼寺院设斋解制,谓之‘法岁同圆之日’。自解制后,禅教僧尼,从便给假起单,或行脚、或归受业,皆所不拘”。
明清时期,“中元节”一如前朝,寺庙照样举行“盂兰盆会”,普通百姓则祭祖上坟。《帝京景物略》中写道京师,“上坟如清明时”,人们“或制小袋以往祭。甫讫,辄于墓次掏促织,满袋则喜,秫竿肩之以归。”不过南北风俗还是有些许不同,在南方,中元节除了祭祖以外,还要祭祀孤魂野鬼。谢肇浙的《五杂俎》中写道:“闽人最重中元节,家设先人牌位,祭而燎楮陌。女家具父母衣冠祀笏之类,笼之纱,谓之纱箱,送父母家,是夜具斋馄饨楮钱,延坐于市,祝祀捂住鬼神,谓之施食。”
除了祭祖,另一项最重要的娱乐活动,便是放河灯。此时的放灯比宋代更有娱乐气息,少了鬼气,多了人气。陆启浤《北京岁华记》中记载:“中元节前,上家如清明,各寺设盂兰盆会,以长椿寺为盛。晦日,谓是地藏佛诞,供香烛于地,积水潭,泡子湖各有水灯。”《帝京景物略》中记述中元节:“岁中元夜,盂兰盆会,寺寺僧集,放灯莲花中,谓灯花,谓花灯。酒人水嬉,漫烟火作凫雁龟鱼,水火激射,至萎花焦叶。是夕,梵吹鼓铙,与燕歌弦管,沉沉昧旦。”
中元节的时间,正好是一年中暑气未能全消,秋风乍起的时节,当经过一天的闷热,夕阳西下,城内外的各处水面上亮起一盏盏随波荡漾的荷花灯,千盏万盏,灿烂如群星,使得明清的北京城少了庄严肃穆,多了亲民可爱,虽然祭祖依然是主要活动,宗教中超度地狱亡灵还在照例举行,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讲,已经没有恐怖的死亡气息,而是聚会玩乐的生活景象。甚至连饮食上都有各种寓意。譬如广州,“以龙眼花果相馈遗,曰‘结缘’。而在北京,则是“吃鲥鱼,为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