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迷们都知道,刘子滔是著名英式独立摇滚乐队“果味VC”的主唱,在积累了很多年音乐公司的经验后,他于去年下半年正式创建“在水星”厂牌,并加入Indie Works大家庭。
回顾音乐之路,刘子滔在1999年大学时加入果味VC,从民航学院毕业后,因为极少有乐队能通过音乐养活自身,所以他也选择用一份“与艺术无关”的工作来支持自己的音乐梦想。
初入社会的他先做的是广告公司的销售,推销户外的灯箱广告牌,几年里略赚到一些钱,自己开了一个广告公司,主要做房地产开盘奠基活动的策划与执行,当时他26岁。他认为,那时做的一些管理和运营工作,和现在主理厂牌的繁琐事务有着莫名的相关性。
那时的他一边做果味VC乐队一边销售广告业务,周末在首体拿完最佳新人奖,周一还得继续去见客户、跑业务。当时广告公司的老板支持他的乐队,把全北京近一百块户外广告牌全换成了果味VC,也借“老本行”宣传了一把。
△刘子滔
现在回忆,刘子滔不觉得当初的这个纯商业工作是负担或拖累,因为它既锻炼了自己对营销的感知,又为日后能系统且现实地经营自己的音乐公司打下了基础。2014年,他创立自己的音乐公司,签约王梵瑞、川子、李晓峰、张承等歌手,2016年加入太合音乐集团。
每个天生的音乐人最终都能成为真正的音乐人,在“广告牌生涯”的同时,刘子滔及果味VC的音乐才华也得到认可,他们的第一张专辑《双重生命》是在张亚东家楼道的楼梯拐角下面录制的,这种现在已很难想象的场景,更说明他们的坚持。
果味VC的英式摇滚风格中,带有一种永远不会跟随外部世界而改变的青涩和淳质,这所幸保留的青涩,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独立音乐发展之初的执着。
△果味VC
从广告推销员到中国2000年后新一代独立乐队的“始祖”人物之一,再到如今的“在水星”厂牌,按照现在情形来说,这是一条基本是不可能出现的“神话”之路。
如今刘子滔用“在水星”为又一代怀着同样音乐梦想的音乐新人领路的时候,背后是他自己这最为励志的故事。在厂牌主理人的“岗位”上,他早已明白如何才能保留对音乐最初的、热爱,而他自己所经历的辛苦,曾经的试错,走过的弯路,他很少开口,因为他认为音乐最重要的还是其中鼓舞人心的正面力量与绝对的快乐。
“在水星”签约不同类型、年龄段的乐队 让观众听众的选择也更多。帮助乐队找到自己的定位,刘子滔认为做独立音乐,动脑的成分比花钱的成分要多很多,他希望自己能更细化地服务于独立音乐。
厂牌之前举办了“在水星 音乐现场”,用厂牌号召力带动演出,以旗下乐人联合演出的形式开展,去年10月,厂牌成功在糖果Live举办了第一场联合演出,六支乐队从下午5点半一直演到夜里11点半,让乐迷充分领略了“音乐群聚”的力量与活力。如今“在水星音乐现场”以平均每月十场的速度持续增加,半年多已完成近100场。
刘子滔的厂牌命名“在水星”,取意水星的昼夜温差最大会在400-600摄氏度之间,是太阳系中最有趣的行星,他认为这里面存在一个极大的包容性,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种没有局限,广阔又自由的感觉,是他所认为的音乐该有的浪漫,和经营音乐厂牌该有的无限可能。
父亲是飞行员,刘子滔说他和大多数男孩一样,从小都有一个宇航员的梦想。而“在水星”就是给那些遨游音乐宇宙的宇航员们提供的太空船。
对话 刘子滔
Q:作为果味VC的主唱兼顾着厂牌主理人,觉得自己作为音乐人,发展乐队的压力更多一点呢,还是承担厂牌的压力更多一点呢?
A:肯定是厂牌的压力要更大一些。乐队内的事情可以四个成员们一起分担,但如果不能把厂牌弄好,就是辜负了很多人对我的信任。我不想让他们失望。
作为艺人我自己也签过很多公司,包括摩登,华谊,还有张亚东老师的公司。正因为我们经历过摸索阶段,所以不希望厂牌下的乐队再遭遇同样的问题。比如,新乐队虽有暗藏的野心,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去帮助,需要什么样的演出机会去带动,怎么渡过难关,如何让新乐队找到方向、让老乐队找到自己的价值等等。
Q:做乐队和做厂牌之间,觉得会有矛盾的地方吗?
A:做乐队更多是发泄情绪,而做厂牌需要的是责任感,权衡来看,乐队的艺术性要大于严谨性,这与厂牌的立场截然不同。我是果味VC的四分之一,就像军队一样,我的利益肯定服从于乐队这个整体。而果味VC又是在水星的一员。
在公司层面,果味VC的权重小于在水星。如果遇到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我可能会让别人来做厂牌这个工作,自己专心做音乐。对于兼顾两者,其实大部分做乐队的音乐人都有相似的情况,就是在全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来做音乐,把平常休闲娱乐的时间都拿出来,去排练演出。早在做“在水星”之前,我就是这种生活很多年了。
Q:厂牌目前的主要业务都有哪些?您主要在厂牌负责哪些工作?
A:首先是服务音乐人。我不太喜欢“旗下艺人”这个词,因为大家能来到这里,都是基于相互信任。
我们的任务是,通过相对更专业的手段来让艺人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并找到适合的方向,从而让大众了解他们、喜爱他们。比如“对角巷乐队”,签约之前的演出只有livehouse的一些小型演出,但加入在水星后,找其他乐队演出的主办方,我们也会推荐“对角巷”过去。
有时候一场音乐节我们会捆绑4、5支我们的乐队和音乐人一起去参加,稍有名气的乐队专场演出嘉宾,我们也会用自己的新人去帮带。很少有一个音乐团体的气氛像“在水星”这么融洽,谁做一个什么事,大家都会帮忙。
新老乐队、不同风格,可以并肩前行,像是一种团体作战。除此之外,厂牌还会帮新乐队的发展方向进行定位,这能帮乐队省很多的时间、少走很多的弯路。而且现在的契机很好,很多刚开始做的新乐队,就可以加入厂牌,加入Indie Works,加入太合音乐大家庭了,相比之前做了十多年才签厂牌的老乐队来说,简直好太多了。
我的初衷是,尽量不让现在的新乐队再遇到我曾经的挫折。而且现在做独立音乐,动脑的成分比花钱的成分要多得多。
Q:觉得当下环境打理厂牌的业务核心是什么?
A:企划是重中之重,经纪有时无非就是关系。其次是宣传,但宣传又要在完备企划的基础上。前期企划做好了,宣传起来事半功倍。最后是经纪和企划内容的结合。这一系列都有他的顺序和规律。音乐行业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能做到的只是谋事在人。
Q:如何选择新的音乐人加入到自己的厂牌?是音乐类型还是发展程度?
A:大多数是朋友推荐给我,我亲自去看演出现场后决定签约的。有些歌一听就知道是也许能火的,有些一听就是偏艺术或躁动,商业成功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个人喜欢的。
选乐队的时候,我会把自己喜好这些主观因素抛在脑后,因为最终厂牌还是在为太合的利益最大化而产生内容。无论什么风格,都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他们的音乐一定要有能打动我的那个特点。这个“特点”包含的意义很广。
很多乐队一听就非常有自己的风格和标签,随后我们会根据他们的标签去做定位。
Q:就经营厂牌来说,每个乐队在艺术和声望上,都有注定的起起伏伏,如果他们正值巅峰,或有下坡趋势,如何能尽可能延续他们状态的生命呢?
A:我觉得乐队,或者歌手、演员等等,只要是在观众面前出现的,都会遇到这种起伏的问题。相对来说乐队会长一点,好的例子比如滚石、Coldplay,一直都在顶尖上的乐队,这种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如果遇到起伏,首先要靠乐队成员自己承担,因为乐队是由多个人组成的团队,每个人都与乐队命运休戚相关。
比如面孔乐队之前经历过一阵吉他手离开的消沉,由于辉哥和三哥之前也都经历过这些,他们俩会帮助乐队里的相对年轻的人一起度过这个坎儿。往往成功的乐队都是团队意识极强的,他们能处理好许多人为问题。
△面孔乐队
每支签约到我们这里的乐队和音乐人,我们都对他们有信心。需要抗的时候,厂牌会和他们一起抗。“在水星”的气氛非常好,所有乐队通过厂牌的链接都是互通的,谁遇到什么问题,都会互相帮助。音乐人的才情是第一位,冬天再长,也会等来春暖花开。
Q:在其它的商务领域,您觉得独立音乐人有哪些可能去往更多的方向延展呢?
A:其实很多品牌会认为乐队文化是一个非常时髦的东西,因为在欧美地区,时尚和摇滚这两个词是沾着的,很多show的伴奏就是独立乐队,这些都是可以发展的。
“时尚可能性”是好事,当然也不能过度放大,因为音乐还是音乐。其实不应该想怎样能让品牌给独立音乐带来更多的价值,而我们更应该思索怎么能让独立音乐给品牌带来更多的价值。
比如品牌找独立音乐人合作,可能想的是只要效果能达到跟主流艺人合作的价值相同的目的就行了,而不是去想独立音乐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东西。我们会尽力引导客户在独立音乐这里,得到的东西是找一个主流艺人那里没有的。
从国外很多成功案例可以看出品牌倾向于找与自己气质相似的音乐人,国内现在还处于只看流量的阶段,相信这个会慢慢成熟。
Q:您提到国外的情况,那么您觉得国内的厂牌和国外厂牌的差异及差距在哪里呢?
A:国外的厂牌更加成熟。比如4AD厂牌就是擅长做特别怪的歌,而且厂牌的号召力要远大于单独的乐队。他们签约的乐队的歌如果单拿出来,可能都是平常人们不会主动去听的那种歌,但一放到4AD里面,就会让人觉得特别高级。
我觉得这就是特别成功的厂牌效应了。还有Virgin这样什么风格都有的厂牌,早就已经成为了主流。
Q:为什么要加入Indie Works独立音乐联合体?如何看待独联体的作用与意义?
A:首先Indie Works和“在水星”气质是一样的,都是非常愿意拧成一股绳,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让大家注意到。通俗讲,100个人哼哼一声也会比一个人喊的声儿大。集合起来的大力量,会让更多平台和资源重视我们。
Q:觉得国内独立音乐现在最需要的帮助与服务是哪些?
A:实际上我个人看来,现在是相对于从前,最好的音乐时代了,版权也开始渐渐地变得明朗,更多人开始关注独立音乐、原创音乐,该有的帮助也都在渐渐增加。不要太过于抱怨时代,音乐人更应该做的是强化自身,感谢时代。
Q:“在水星”未来即将运作的项目都有什么呢?
A:接下来Miss Mix、CUPCUP、、面孔乐队、CMCB、王梵瑞这六组音乐人今年都会出新专辑。维持“在水星音乐现场”的持续增加,找合适的契机树立自己品牌的小型音乐节。与有潜质的音乐人接触,努力为更多音乐人打造自由、理想的音乐王国。
Q:如果不做主理人,你会去做什么?
A:因为我做音乐之前的“老本行”是做广告,26岁就自己开广告公司。我如果不做音乐厂牌主理人,我肯定还是做之前的那行,属于活动和营销。如果让我选择一个从来没做过的行业,我会当宇航员。
△刘子滔
我感觉大部分男孩小时候的梦想都是当宇航员。因为我爸就是飞行员,所以在根儿上就是想把我培养成飞行员,我就读的也是民航学院。但为什么毕业后去当广告业务员,因为业务员的时间比较自由,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做音乐。话说回来,音乐确实是一直都在坚持的梦想。
在水星 INTRO
太合音乐集团旗下“在水星”音乐厂牌,集结众多资深音乐唱作人、幕后推手以及热爱音乐、有想法的新生代专业人才。 用有效率的逻辑企、制、宣、经纪体系,助力独立音乐的发展,源源不断地为更多音乐人打造自由、理想的音乐王国。
目前厂牌服务艺人有:面孔、果味VC、铁风筝、梁欢、王梵瑞、岛屿心情、张承、对角巷、熊猫眼、Ninety Nine 99乐团、CMCB、 、脆莓乐队、 Miss Mix、 CUPCUP等十五组艺人。
2018年底成立至今,“在水星音乐现场”以平均每月10场的速度持续增加,半年多已完成场次近100场。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只有真诚地去对待音乐。
《乐队的夏天》火了。节目播出的三个月中,7万网友冲进豆瓣为其打出了8.7分;百度的搜索指数峰值超过了84.5万,基本上是上半年综艺节目里最高的;节目前11期,总共霸占了全网233个热搜榜;还产生了超过快1.4万篇的媒体报道……这些数据都说明,在这个夏天,乐队们以音乐性和个人魅力征服了观众。
《乐队的夏天》确实带火了这个“夏天”。近期,节目出品人马东、总制片人牟頔,参与乐队方代表摩登天空创始人沈黎晖以及乐队代表参加多个论坛,让我们了解到节目更多的台前幕后故事,以及为太多人带来的改变。
揭秘过去
马东两个“灵魂拷问”拿下沈黎晖
一年前,马东和牟頔找到摩登天空创始人沈黎晖,说自己想做一档乐队的综艺节目,邀请摩登天空旗下的签约乐队参与。当时,马东用两个“灵魂拷问”征服了沈黎晖:“第一,你相不相信爱奇艺S+级的资源?第二,你相不相信米未传媒?”双方十分钟内敲定了合作。在沈黎晖的帮助下,马东又联系上了太合、街声等音乐机构,顺便还搞定了播出平台爱奇艺。
《乐队的夏天》中,沈黎晖和摩登天空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参赛的31支队伍中,有摩登天空旗下的新裤子、痛仰等五支乐队,节目七强中一半来自摩登天空,HOT5的前两名新裤子和痛仰都签约沈黎晖旗下。
找到了沈黎晖,其实就找到了开启乐队大门的钥匙。
尊重作品并突出音乐人个性
在马东的记忆里,节目的录制过程,“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牟頔对比做偶像节目和乐队节目的不同说,“如果我做偶像类节目,可能我自己的控制力会放得更大一些。但是做乐队节目,时刻得提醒策划团队收一些,因为乐队的能量太大了,乐手都很有个性,我们能做的就是给意见,每一个乐队选曲的时候都会进行沟通。”
参赛的面孔乐队主唱陈辉现身说法,“之前我们是拒绝上节目的,我跟三哥(贝斯手欧洋)几次碰面,都觉得别到时候弄成晚节不保啊,我们可是有气节的。我们其实是最后一个加入节目的。”陈辉承认,之所以同意参赛是被米未传媒感动了,“《乐队的夏天》完全打破了真人秀里面的东西,就是突出音乐,对所有音乐人的个性、作品都非常的尊重,这是节目做得最棒的地方。”
当然,双方的磨合也是有技巧的,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我们做乐队节目导演80%都是女生。”牟頔说。
陈辉的体会是,“20岁的女生跟你说,‘陈辉能不能换一首,这首真的受不了’。我们立马就换歌。”
透露现状
“你知道彭磊一年挣多少钱吗”
中国的音乐生态环境中,独立音乐人生存之难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许多人觉得,这其中乐队的处境更差。但是,当《乐队的夏天》把这些“珍重气节、拒绝商业”的乐队拽到大众面前时,人们才发现,真实的情况和想象中差距很大。
“节目播了大概三期以后,一个好多年没联系的女孩,突然在微信上给我转了一万块钱,‘请你一定转交给彭磊,他太不容易了。’我回了一句,‘你知道他一年挣多少钱吗?’”彭磊所在的新裤子乐队目前已签约摩登天空长达22年,“乐队参加音乐节是有固定收入的,《乐队的夏天》之前,新裤子每场40万,痛仰45万。”沈黎晖在接受《贵圈》采访时曾经算过账,“中国一年有300个音乐节,(乐队)唱够20场,年收入接近1000万;拿票房分成的Livehouse,一年演50场不在话下,如果每场200块钱一张票,1000个观众就是20万。”参加节目之后,痛仰的出场费没有涨,但新裤子大概涨了12%。沈黎晖认为,这两支乐队本身已经起点很高了。参加节目给新裤子带来最直接的变化是,粉丝量的增长。节目开播过半时,新裤子乐队离百万粉丝还差88万。节目结束时,他们的粉丝量突破了115万。
用牟頔的话说,新裤子和痛仰上节目,“他们玩得开心最重要”。在“夏天”中,获益最多的恐怕是苦熬多年的刺猬乐队、盘尼西林、click#15、果味VC、九连真人这样的年轻乐队。
虽然果味VC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但是主唱刘子滔介绍,“往年这个时候,我们平均有3场演出,今年我们是7场,数字确实提升了”; Indie Works召集人刘瑾表示,旗下厂牌的乐队比如刺猬、click#15的商业价格在原有基础上增长超过10倍;“夏天”让Mr.Miss的名气几何式飙升,接活量大幅提升,收入稍有提升。
综艺在向有价值的音乐靠拢
对于与“新裤子”一样处于乐队食物链顶层的面孔而言,上节目主要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满足。“许多人在微博上看到了我们、加了我们,之后不管我们演出到哪儿,他们都会来。我们沾了‘夏天’的光,不止是我们,很多人因为我们而去听以前那个年代的歌,甚至听那个年代的乐队,去感受那个年代,我觉得这是有意义的事儿。“陈辉说。
同时,陈辉也认为,“夏天”沾了面孔的光,“我觉得面孔乐队可能让《乐队的夏天》更上档次。”沈黎晖同意这种相互成全的说法。“综艺和音乐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拿我们自己举例子,确实是因为‘快男’唱了《董小姐》,才让我们有了更大的传播点。后来,‘好声音’又把《南山南》唱火了,节目组还想邀请马頔(原唱)与学员合唱,结果他死活不去。”
沈黎晖说,“今年至少有七八档综艺节目是与原创音乐相关的。综艺在向原创音乐倾斜、在向真正有价值的音乐靠拢的时候,这两者没有那么多矛盾的点,这是大趋势。”
追问未来
为购买力最强的人群还是为年轻人服务?
《乐队的夏天》为什么会火?很多人认为,它之所以成功,离不开两个原因,第一找到了好的乐队,第二抓住了沉默的中年人。一些不看综艺的人开始看综艺了,一些不听摇滚乐的人开始听摇滚乐了。不过,后一点可能与马东的想法并不一致。“我并不理解什么叫圈层,从对客户的服务、营销、市场的定位上讲,所有的东西上都应该有这个强烈的意识——要服务更多人。在我们心中,米未一直是有针对性的服务年轻人的内容生产机构,针对18-35岁的人群,也就是整体购买力最强的人群。”
他以米未传媒的拳头产品《奇葩说》为例,“做第一季时,我们的总导演25岁,到第四季的时候他已经快30岁了。伴随我们一路走下来的观众也是,他们是我们的铁粉,他们要求节目更有深度、更有哲思,但是大多数年轻人并不买账。
“所以到了第五季,我们放下了这些铁粉——把他们的意见放在了一边。我们觉得,还是应该为20-25岁的人服务,《奇葩说》第一季的时候,他们还在看《快乐大本营》,那时候15岁,根本不为恋爱、职场、跟父母的关系以及很多社会因素所困扰,到他们20岁的时候,他开始着急的时候,《奇葩说》第五季可能帮助到这些年轻人。这样做的结果是,《奇葩说》第五季的流量数据比第四季整翻了一番还多。”
这个策略同样会用在《乐队的夏天》第二季。“也许今天《乐队的夏天》第一季触动了我身边很多30岁上下人群的回忆。但是我说第二季的目标是什么,是更年轻,让乐队获得更多年轻人的共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相信真正触动人的只有内容本身,而不是你当初所谓的市场定位、方向。”
能唤醒中年人的音乐节热情吗?
为年轻人服务,对于乐队而言可能更加迫切。“以前我们从来不看数据,按照自己喜欢的就好了,但是最近这两年偶尔也看看数据。”沈黎晖介绍,每年草莓音乐节大概在线下可以卖100万张门票。
到底草莓音乐节是多大岁数的人来?数据表明,草莓音乐节最高峰值的观众,80%左右的观众是19岁,18—20岁的人占了将近80%-90%的体量,这里面又有75%左右是女孩。以Hip-Hop为主的MDSK音乐节主流观众年龄更小——17岁。
“音乐节的观众真的是非常年轻。国外的音乐节可以看到很多40岁、50岁的人,中国完全不一样,中国一到30岁、40岁,生活完全不一样,这是我们要想一想的课题。”沈黎晖说。
那么,《乐队的夏天》有没有唤醒中年人的音乐节热情呢?沈黎晖回答,“从整个音乐节数量来讲,可能会面临一个大的或者小幅提升,从音乐节的门票销售速度来讲,我们发现这个节目之后也会更快一些,但是对于整体音乐节而言,没有那么大的改变,说明很多人还没有变成行动。”
来源:千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