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公司起名

瑶族节日(瑶族节日有哪些传统节日)

时间:2023-10-13 08:35:33 作者:稳走感情路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瑶族的节日竟然这么多?这几个你一定不知道

中国传统节日是非常多的,这些节日都是法定的,但是因为我们的少数民族也是数量非常多的,少数民族从古至今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每个少数民族都不一样,相同的一点是这些都是蕴含了丰富的当地文化流传下来的,每一个节日都有不同的意义,那么今天就来说说瑶族的传统节日都有什么呢?

关于瑶族,是一个非常有历史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相当多的自己的传统节日,瑶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分为生活类和宗教类的节日,像比如盘王节、家神节、达努节、目连节等等的是宗教类的节日,吃众节、新米节、姑娘节等等的是为生活类的节日。

盘王节是瑶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在节日的时候,寨子的人们会换上节日准备的衣服,打扫房间村寨,设宴招待亲友们,载歌载舞必跳的一支舞是“跳盘王”,年轻的男女们还会在村里村外摆放歌堂,互相对歌,非常具有本地的宗教色彩。

晒衣节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在这天的早上,每家每户的老人就会让年轻人有秩序地把家里的箱子、柜子及衣服、鞋子等等搬到房外的晒谷坪上,放一个竹垫摊开在上面或者挂在竹竿上,等到中午的太阳曝晒,整个寨子都是衣服,晒到下午太阳快要下山时再把衣物拿回家。一般到了傍晚的时候,人们会对着余晖招手,表示对太阳的感激。“晒衣节”的时候家家户户还要要聚餐欢庆,非常的有仪式感。

干巴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是瑶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节日。一般他们从农历二月下旬就开始忙碌准备起来。大家会先商量节日这天自己是上山打猎还是下河捕鱼,然后各自再分头准备。决定上山打猎的人们就要准备手修枪、烧木炭、打码子、舂火药;准备下河捕鱼的人们也要准备捕鱼要用的工具,除此之外,每家每户都用最好的糯米酿制当地特色的米酒,在节日的宴席上喝。

月半节是瑶族每年农历七月的节日,重要程度相当于春节,在月半节的前夕,每家每户都会很忙,而且在村寨基本到处都是欢笑声和锣鼓声,在欢度节日的同时也是祭奠祖宗的时候,在一家丰盛的晚餐之后,家里的姑娘和年轻的小伙子们会身着盛装,歌舞青春,一直到凌晨才会去睡觉。

达努节也叫祝著节,、二九节、盘古节等等,是瑶族的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的五月二十九日,因为瑶族分布地区的不同,所以节日周期也不同,有的地方好几年才过一次。

关于瑶族的传统节了解了吗?

2023年中越跨国春节联欢晚会暨边民大联欢活动举行 同心筑厚谊 携手共发展

来源:【云南日报】

1月18日,以“同心筑厚谊 携手共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中越跨国春节联欢晚会暨边民大联欢活动在河口瑶族自治县举行。

该活动由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越南老街省人民委员会、越南莱州省人民委员会、越南驻昆明总领事馆主办。活动包括中越地方党政代表团春节互访和会谈会晤、招商推介、媒体交流和记者互访、联欢晚会等环节,旨在落实中越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2022年会晤达成的相关重要共识,不断深化滇越各层级往来和各领域合作,助力新时代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活动期间,滇越双方签署了20余份合作文件,涉及工业园区、跨境旅游、新闻媒体、企业合作、友城交往、友好村寨等。

联欢晚会上,来自滇越两地的文艺工作者联袂表演《红河迎宾》《漂浮在云端的节日》《转碟》等歌、舞、杂技节目,现场气氛喜庆热烈。中越双方边民1000多人在河口主会场或通过线上方式观看活动。

中国驻越南大使熊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袁敏道,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童志云,越南老街省委常务副书记、省人民议会主席武春强,莱州省委常务副书记黎文梁,老街省人委会常务副主席黄国庆,老街省人民议会副主席李平明,莱州省人委会副主席夏重海,越南驻昆明候任总领事黄明山等分别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出席活动或发表致辞。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耍歌堂:“耍”出瑶族节日的时代气派

【守望家园】

作者:杨秀芝(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八排瑶聚居地,民族风俗保持完整、民族特色鲜明,拥有独特的传统节日文化体系。“耍歌堂”是当地瑶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耍歌堂”为依托的“中国(连南)瑶族文化艺术节暨瑶族‘盘王节·耍歌堂’”成为该县影响最广、最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先后被中国民族节庆峰会评为“最具创新价值节庆”和“最具民族特色节庆”。

“耍歌堂”的文化记忆

连南瑶族“耍歌堂”历史悠久,最早记载见成书于明朝崇祯年间的《歌堂断卷书》,清人屈大均所撰《广东新语》有具体描述:“岁仲冬十六日,盖田野功毕也,诸瑶至庙为会,名曰耍歌堂,男女同集跳舞唱歌。”“耍歌堂”在明代洪武年间已形成完整固定的仪式程式,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长鼓舞唐学情摄/光明图片

“耍歌堂”有“小歌堂”和“大歌堂”之分,前者以房姓为单位举行,后者以排为单位举行,二者在规模、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区别。

“小歌堂”又叫“香歌堂”,带有成丁礼(“捡法名”)性质,主要仪式包括:“接公人坛”,即把祖先偶像从盘王庙抬至设在本姓或本房祠堂的临时斋坛,请先生公念经作法,举行“把堂”“收金”“收百兽”“请公”“开光”“法蝶”“兵床”等仪式,告慰先祖、祈福未来;“过九州”,由先生公率领本房人员围着代表九个州府的旗杆依次来回轮转,缅怀祖先流离迁徙、漂洋过海所经历的艰难历程;焚烧“封纸”竹笼、“开斋疏”,给祖先送财;最后请先生公将举办者的“法名”填在呈给天神、祖先的“申疏”文告上。

“大歌堂”则是全排性的祭祀歌堂活动,正式开始前一天会进行“抢公”活动,即把祖先偶像从大庙抬回自己祠堂,并放铳炮表示“抢公”成功,如未放铳炮还可被人抢回,已放铳炮则只能用酒肉和糍粑等礼物去赎取,目的在于增加节日喜剧性气氛;然后是“告祖公”,即集体到大庙燃香点烛,祭祀共同的先祖;再后是“游神”大典、“过九州”、“纪念民族英雄法真”、驱赶“黑面人”、“退公还愿”等系列活动。

两种歌堂都有祭祀祖先、追忆历史、庆祝丰收、酬谢还愿的价值内涵。

“耍歌堂”的文化实践

“耍歌堂”在瑶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并约定成俗,各地在举办上虽有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但其文化内涵为瑶族民众认同。连南瑶族自治县通过统一节日时间(农历十月十六)、确定举办空间、凝练节日符号、梳理节日程式,使“耍歌堂”这一古老节日在当下焕发出活力和生机。

连南排瑶主要分为油岭、南岗、横坑、军寮、火烧、大掌、里八峒、马箭八个排。其中,油岭排瑶寨始建于唐,扩建于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明清时鼎盛,有房屋近900幢,住户1000多户,有“陈、何、齐、李、龙、盘、沈、朱、邓、房、唐”等姓氏瑶民7000多人。它是至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古瑶寨,素有“千年瑶寨”之称。

古寨内保持着完整的古建筑结构,石板巷道纵横交错,青砖和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连南瑶族自治县将“耍歌堂”纳入到特色村寨保护与建设之中,改善基础设施,在现存的盘王庙、歌堂坪等公共空间基础上,按照原有并联式结构,修建了新的歌堂坪、观景亭、长桌宴走廊等公共文化设施,力求从形制、结构、建材、符号等方面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维系“耍歌堂”文化生存空间,保证了“耍歌堂”民俗文化本真性和鲜活性。油岭村先后被授予“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称号。

“耍歌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节俗节信、节语节物,长鼓舞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长鼓舞起源于瑶族始祖盘瓠(即盘王)传说。相传盘瓠进山打猎,不幸被山羊顶落山崖而亡。盘王的儿女们悲而砍树制鼓,愤而杀羊剥皮蒙鼓面,创编72式长鼓舞蹈以祭奠盘瓠。长鼓舞表演时将长鼓悬挂于颈,两手腕紧贴鼓头鼓尾上缘,将长鼓紧紧控制在腹部,鼓头在右,右手用掌拍打;鼓尾在左,左手持竹片击打。长鼓舞动作多集中在腰部和腿部,以“蹲”“颤”“矮”“稳”四字为特征,无论是摆鼓、甩鼓、击鼓、晃鼓,还是吸腿、勾腿、抬腿、跳转、扭摆、踏步,都强调稳健、流畅,凸显屈腿、弓步等山地劳作生活的身体记忆,彰显出瑶族人民勤劳勇敢、奋发向上又略带悲壮的生命情态。长鼓舞贯穿于“耍歌堂”活动始终,根据节日程式变化,矫健的瑶哥瑶妹时而来一段“阳刚鼓”,时而来一段“鸳鸯鼓”,在“咚”“啪”“哐”的鼓点中舞出瑶族人民的生命与,智慧与力量。2008年,长鼓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节日都有标志性仪式。“耍歌堂”节日仪式纷繁,“过九州”当属其标志性仪式。过九州的含义是纪念瑶族先祖在迁徙过程中经过豫州、雍(幽)州、青州、荆州、寅州、良(梁)州、润州、徐州、扬州等地的艰苦历程,具有慎终追远的价值内涵。“过九州”在歌堂坪举行,人们在竹竿上贴上写有各州名字的彩色纸,插成方块形代表“九州”之地,先生公摇着铜铃、念着经书在前开路,长鼓队、牛角队、铜锣队、男女歌队排成长龙,依次围绕象征各州府的竹竿转来转去,每个州府都绕转九周,好比古代战争行军列阵,场面十分壮观,具有极强的集体性、互动性和观赏性。“过九州”是“耍歌堂”的中心环节,它需要祖神在场,所以在此仪式之前要举行“游神大典”,由一位老者领着三名举着幡竹的彪形大汉鸣锣开道,神像在幡竹之后,神像之后依次排列着浩浩荡荡的各类方队,逶迤而行,所到之处鼓乐喧天,载歌载舞。过九州之后是“法真”表演,人们抬着英俊瑶族小伙扮演的“英雄法真”在歌堂坪上追赶象征邪恶的“黑面人”,表达驱魔祛邪、向往正义和平之意。最后将诸位祖公神像送回盘王庙,举行“退公还愿”仪式,宣告“耍歌堂”活动结束。

“耍歌堂”的当代价值

“耍歌堂”是瑶族人民传统的祭祖还愿、感恩祈福、敦亲睦邻的重要活动,在现代社会依然发挥着调适、整合、教化、交往等功能。连南瑶族自治县注重挖掘其文化资源,加强其文化实践,实现了其从民间文化记忆到地方文化形象塑造,再到中华文化认同的价值升华。

“耍歌堂”是瑶族传统文化的综合展示平台,瑶族人民酬神还愿的信仰习俗,祖先神灵、民族英雄的神话传说,长鼓舞、师爷舞,出路歌、优嗨歌等歌舞娱乐,为节日准备的精美头饰配饰、绚丽服饰装饰,以及作为节日重要元素的牛角、铜锣、唢呐、芒笛、五月箫、长笛等器乐,都在其中得到集中性展现。人们在“耍歌堂”中增强了文化自觉和自信,不知不觉中成为瑶族文化传承主体,从而推动瑶族传统文化的集体性传承发展。

在“耍歌堂”节日组织与运行过程中,连南瑶族自治县通过立足特色、政府引导、外引资源、多方联动等措施,“开放办节”“特色办节”“惠民办节”,不断完善了官民一体的“耍歌堂”文化传承机制。连南政府将“耍歌堂”活动与民间文艺之乡命名建设相结合,与文化旅游开发相结合,以“耍歌堂”为契机,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全国节庆与地方文化建设交流、“新时代瑶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等专题研讨,与大专院校、艺术团体联合,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为宣传、提振地方文化形象提供了平台。

“耍歌堂”作为瑶族特色性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节日体系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共有的天人合一、仁爱孝悌、贵和尚美、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连南瑶族自治县提取“耍歌堂”蕴含的中华文化共有基因,凝练其标志性符号和仪式,在保持“耍歌堂”民族性、传统性基础上,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让人们真实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与多元一体,营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瑶族传统节日文化创造性转化与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8日1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壮族有哪些传统节日介绍

[闽南网]

中国最大民族应该是汉族无疑了;我国地区的壮族分布大多在广西云南那一带,那么大家对于壮族文化以及壮族地区的节日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就由传统节日来为大家解析少数民族的节日相关知识吧。

壮族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壮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

壮族节日是什么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祭龙节),过小年(称“男人节”,又称“喊魂节”),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节,春节,陀螺节,花朝节,吃立节,蚂拐节(青蛙节)。此外,壮族每年固定的宗教节日甚多。如部分壮族正月(亦有在五月者)祭献“老人厅”,二月(亦有在六月初六或十月者)盛行过小年。每年二月“祭龙”是各支系的共同节日。

“祭龙”时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日历需要的鸡、猪等牺牲品;祭日,外寨人或骑马、戴斗笠者不得通过寨心,习惯认为每年杀猪“祭龙”能使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三月祭雷神,栽完秧后并祭“田公”。七月“接祖”。八月各寨祭献土地。十二月“送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