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姓氏图腾(28)
左、冼、原、官、衣、楚、佟、栗、匡、宗
左姓:
【释义】左的本义是相助。在甲骨文中,左字像一只左手,下附加工字,构成了象形字。表明左是做辅助动作的,即右手不能单独完成的事,要由左手来帮忙完成,含有工具修饰之义。【起源】上古时黄帝大臣左彻,曾帮助黄帝铸造三鼎于荆山之阳,令人惋惜的是黄帝在鼎成之日与世长辞。左彻悲痛难当,泪如雨下,于是他拿来黄帝的衣冠几杖进行祭祀,以慰黄帝在天之灵。左彻之举,乃获得世人之敬重。得姓始祖:左彻(黄帝大臣)
冼姓:
【释义】冼,同洗。洗足之义。洗由水和先组成。甲骨文的“洗”字是“人”上一个“止”字,表示人的一只脚。用盥洗的器皿称为冼。【起源】冼姓或出自洗姓。源流单纯。出自古代南方高凉少数民族姓氏。据 《姓氏寻源》载:“南海番禺多冼(又作洗,xian音显)姓,盖高凉夷酋姓也。”
原姓:
【释义】原,本义为水流的源头。原为源的本字。泉水能涌流而出,便有了源泉之义。金文的原字从厂、从泉。而小篆的原字,其山崖下的泉穴成了三眼,表示众多泉水汇聚成河流之源。【起源】西周初,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受封于原(古称轵邑,今河南济源西北),世为伯爵,史称原伯贯,建立原国。夏代,少康迁原(国)。周武王灭商朝,西周立。封周文王第十六子为原伯 (爵)。史称原伯贯, 受封于原国,官职初始是卿大夫。春秋时原国被晋国所灭,原伯之后转封于先轸,号为原轸,官为晋国上卿,其采邑在原邑。原轸其后世子孙以国(邑)为氏。得姓始祖:原伯(周文王之十六子)
官姓:
【释义】官,即官员、官吏,负责侍奉君王,治理万民。甲骨文和金文的“官”字,下部像“两堆土”,表示“众多之人”。官的本义是馆舍,为臣吏所居之地。【起源】源自姬姓。春秋时,周卿士刘定公,名夏,任官师(官吏之长),其后以官为氏有官师氏,后简为官氏。得姓始祖:刘定之
衣姓:
【释义】衣,是用来蔽体御寒的东西。上身穿的称“衣”,下身穿的称“裳”。【起源】
1、源自黄帝。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
2、出自殷姓:《康熙字典》:“齐人言殷,声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见礼记注疏。”
楚姓:
【释义】楚,丛林灌木,又叫荆。甲骨文的楚字,上部是一林字,表示灌木丛林。下部则由不规则的“口”和“止”组成。表示人们穿越丛林,山中寻宝。【起源】
1、源于芈姓,出自周成王给颛帝高阳氏之裔鬻熊之曾孙熊绎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周成王封熊绎于丹阳,国号为荆,后迁都于郢城(今湖北江陵旧郢城),始改国号楚,子孙以国名为氏。
.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上大夫姬林楚,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周平王庶子姬林开之后裔,鲁国上大夫林楚之后,以祖名为氏,称楚氏。得姓始祖:熊绎
佟姓:
【释义】佟仅作为姓氏用。佟字演化于“终”字。终,整个之义。甲骨文中的终字像人体的脚后跟。人体从首开始,到脚后跟止。引申为始终的终及四季的“冬”。终,木名,即牛棘。也称马棘。也就是野酸枣落叶乔木,全身可入药。佟人所处之地在北方,是依山傍水的游牧地,漫山遍野生长着牛棘与马棘。他们以棘为原始图腾,以终为氏族名和族徽,后来改“终”为“佟”,最终形成佟姓。【起源】出自夏王朝末期太史终古的后代,以先祖名为氏。夏王朝末期,汤王积极准备伐夏桀,原夏王朝的太史终古为人贤德,世人器重,汤王遂召其入商。终古归商汤之后,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终古氏,后将“终”字去“丝”偏旁改为单姓“冬氏”,再后又加“人”偏旁改称佟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得姓始祖:太史终古(归商改佟)
栗姓:
【释义】栗,“树名也”。俗称板栗树。甲骨文的“栗”字,像一株树上长出了三个有刺的果实。【起源】1、源于风姓,是古栗陆氏之后。古代传说中,伏羲氏之后女娲氏即位,共封十二氏为诸侯,均为风姓。栗陆氏居北。栗陆氏之后有栗氏。2、源于子姓。栗,商代古国(今河南夏邑城关镇),后被周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得姓始祖:栗陆氏
匡姓:
【释义】匡,本义是盛饭食的圆形器具,即“筥”。古代原来为带竹字头的“筐”字。匡,引申有扶正、端正、救助之义。【起源】源于姬姓。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施孝权有个家臣名叫句须,后出任匡邑宰,即为匡邑(今河南长垣)的最高行政长官,史称其为匡句须。传到句须的孙子,便以祖父居官地名为姓氏,称匡氏。得姓始祖:句须(鲁国大夫家臣)
宗姓:
【释义】宗是宗庙。会意字。宗以“宀”和“示”两部分组成。宀表示古代的屋室,示表示神主。组合在一起为祭祀祖先的庙宇。【起源】源于官位,出自远古四岳之后宗伯,以职官称谓为氏。四岳,为尧帝时官名,司掌四时、方岳。周朝时,宗伯官掌握邦国祭祀典礼之职,也称太宗、上宗,相当于后来的礼部尚书。太宗伯,辅佐天子管宗室之事,为六卿之首。周代有世袭宗伯者,其子孙以祖上官职命姓,称为宗氏。得姓始祖:宋敖(宋襄公母舅)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在古代中国,姓氏承载着家族的血脉和历史,有的姓氏源远流长,如姜、姬、姚,而有的则显得十分稀有。姓氏的稀有程度往往受到历史、地理和族群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带你探索中国一些罕见的姓氏及其背后的故事。
【炎帝后裔的姜姓】
在中国古代,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源自古老的氏族部落,同姓之人有着相同的祖先和血缘关系,而氏则是由姓分化而来,通常来自封地或官职的名称。与姓不同,氏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而改变。
姜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炎帝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此以"姜"为姓。从姜姓出发,涌现出了102个不同的姓氏,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以及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这些姓氏的形成与姜姓的繁衍息息相关。
【姬姓的神秘传承】
姬姓源自轩辕黄帝,黄帝被誉为中华三大始祖之一,更被后世尊称为人文之祖。轩辕黄帝生于寿山,而长于姬水,因此以"姬"为姓,全名为姬轩辕。周朝的国姓也是姬姓,武王姬发分封诸侯国,其中就有53个国家以姬姓为姓。
姬姓衍生出了大量的姓氏,包括王、张、杨、周、吴、李、孙、胡、朱、林、郑、郭、管、鲁、蔡、霍、龙、段、雷、钱、易、李、刘、黄、谢、冯、董、程、袁、虞、邢、康、毛、曹、卫、毕、魏、滕、杨、蒋、韩、唐、詹、何、梁、于、孟、许、万、常、石、廖、邹、陆、孔、崔、秦、江、武、乔、贺、赖、龚、文、智、傅、沈、彭、吕、苏、卢、贾、刁、阎、余、潘、杜、戴、汪、田、任、方、史、顾、侯、邵、召、茅、单、甘、耿、焦等姓氏。这些姓氏的形成大多与姬姓的分支有关,构成了中国姓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妫姓与虞舜的传承】
妫姓的起源与虞舜有关,虞舜被认为是中国五帝之一,他生于姚墟,成长于妫水。因此,他的后裔多以"妫"为姓。在春秋战国时期,妫姓的诸侯国包括陈国、齐国和遂国。然而,妫姓后人后来常以齐氏自称,导致如今妫姓的稀少。
1999年,世界舜裔联谊会举办了第13届国际大会,这是该组织首次回到祖国故土认祖归宗。从那时起,已经举办了多届,对舜裔文化的传承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天下舜裔姓氏各异,但它们都源自虞舜,代代相传,构成了一条血脉相连的文化纽带。
【禹陵村的姒姓传承】
禹陵村位于浙江绍兴会稽山麓,被誉为"天下第一守陵村"。这个村庄诞生于大禹陵寝,村中百姓世世代代都是大禹陵的守护人,被认为是大禹的直系后裔。禹陵村的姓氏是"姒",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的中兴之主少康。根据当地的《姒氏世谱》记载,禹陵村的姒姓已传承了140多世,保留了中国根祖文化的珍贵传统。
每年,禹陵村都举行隆重的"禹祭"仪式,汇聚了姓氏为姒、夏、余、鲍、曾、夏侯的人们,共同纪念大禹。这一活动不仅让姒姓后人团聚,也成为中国根祖文化的特殊景观。
**【嬴姓的传
承与秦始皇的关系】**
嬴姓源自五帝之一的少昊,又称为三皇五帝之一。在《帝王世纪》中记载,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嬴姓也来源于他。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嬴姓中最为著名的代表就是秦始皇嬴政。然而,如今嬴姓已经十分稀少,分支约有30多个,其中包括李、黄、梁、徐、廉、江、秦、赵、马、葛、谷、缪、钟、费等姓氏,这些姓氏后来被合称为"嬴姓十四氏"。
秦朝灭亡后,六国贵族对秦国怀有深深的怨恨,嬴姓人四散逃亡。为了躲避追杀,许多嬴姓人选择改姓,并隐居于各地,很少有明确的记载。到了21世纪,嬴姓人在中国的各个省份都有分布,如江苏、山东、云南、北京、河北、福建、浙江等地都能找到他们的踪迹。江苏是嬴姓人口最多的省份,但分布相对分散。四川和贵州两省约有4000人口,祖先中有大将出身。在山东临沂市河东区,有上千位嬴姓人居住,其他地区也有约千人口。综合各省份的数据,全国范围内大约有4000名嬴姓人口。
【姞姓的古老传承】
姞姓是中华汉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母系氏族社会。姞姓也是黄帝姬轩辕的直系后裔,根据《史记·五帝本纪》和《国语》的记载,黄帝的子孙中有十四人获得了姓氏,其中包括姬姓、酉姓、祁姓、己姓、滕姓、葴姓、任姓、荀姓、僖姓、姞姓、儇姓、衣姓。这些姓氏构成了中国姓氏的多元性。
姞姓后来经过演变,部分改为简写的吉姓,成为今天的吉姓。吉姓后裔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姓氏,包括雍、孔、尹、蔡、鲁、允、鄂、密、须、阚、严、光、羊、杨、逼、断、敦、燕、郅、虽等姓氏。
【姚姓的源远流长】
姚姓同样源自虞舜,他是中国五帝之一,虞舜生于姚墟,因此他的子孙多以"姚"为姓。姚姓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浙江、安徽、广东和江苏等四个省份。根据2005年在湖南零陵举行的全球华人公祭舜帝大会的统计,姚姓衍生出了多达70个姓氏,其中包括陈、王、孔、文、吴、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
【妘姓的祝融传说】
传说妘姓源自火神祝融,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后来,妘姓的后人逐渐分化为不同的氏族,如鄢、郐、路、罗、鄅、妘、曹、斟、己、董、彭、秃、芈等姓氏。到了周朝时期,部分子孙被封在宜城,自称罗国。然而,罗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又在原地建立了鄢国。妘姓的子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南迁移,最终定居在湖南长沙,同时以国名"罗"为姓。
这些稀有的姓氏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变得稀少,但它们仍然是中国姓氏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见证着古老的血脉和文化传统。这些姓氏的传承和故事也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
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
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近年来,经常会看到有人在公众场合穿日式和服而遭致非议,每次一出现必成为热搜事件,必然会引起一番争论。崇洋媚外与勿忘国耻,自由与爱国争个不休。在写今天的文章前,我先表明一下态度,那些爱穿和服的,工作必须除外,大概都有某种程度上的“精日”,毕竟那玩意儿穿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在近代历史中,有很多响当当的人物,他们毋庸置疑都是抗日的革命勇士,但是他们也曾穿着和服。他们不仅穿和服,还大大方方合影留念,在那个日本侵略者正践踏中国土地的时期,非但没人会责备他们不爱国,反而歌颂他们为英雄。比如鲁迅先生,毛主席都大赞他为“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
在鲁迅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其恩师章太炎。此公脾气古怪,穿着更古怪,他经常穿长袍,外面罩上和服,头发留五寸许,左右两股分开梳理,下垂额际,不古不今,不中不西。但章太炎的和服背后,却是一颗不折不扣的“爱国心”。
章太炎是国学大师,门下弟子都是大咖级的人物。章太炎也是桀骜不驯,性情古怪的“章疯子”。他填户口调查表,写的是:
职业:圣人
出身:私生子
年龄:万寿无疆
章太炎出生在浙江余杭一个地主家庭,从小跟着外公朱有虔学习。这位姓朱的外公跟前朝的乞丐皇帝有没有关系不得而知,但他有着根深蒂固的“反清复明”思想,是毋庸置疑的。这位朱先生没事就给外孙,什么“明亡于清,反不如亡于李闯”之类的话,张口闭口都是。
结果就是,章太炎长大后,果然就干起了反清的事儿。16岁参加科举童子试,题目是“论灿烂之大清国”,结果章太炎写“吾国民众当务之急乃恢复中华也”,被赶出考场。
之后,章太炎埋头学术,成为著名的朴学大师。直到甲午战争中中国被日本侵略者打败,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刺激下,章太炎毅然走出书斋。为了救亡图存,章太炎甚至一度放弃了“反清复明”的想法,跟随康有为、梁启超参加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失败后,章太炎受到清政府通缉,被迫流亡日本。在日本,章太炎的思想又更新了一次,由维新转向革命,为此专门写了一篇著名文章骂康有为,题目就叫《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康有为说,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了辫子头和长袍马褂,改回宋明的衣服不方便。章太炎就说,太平军起义那几年,南方失陷地人人都蓄发,不也挺容易?
在日本那些年,章太炎或许是为了证明改回“宋明的衣服”没什么不方便,抑或是为了入乡随俗,他专门找人制作了一件和服,并请人在和服绣家徽的地方绣了一个“汉”字,以表示自己是个中国人。
1913年,已是中华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为了达成复辟称帝的目的,派人了革命党领袖宋教仁,随即,讨袁“二次革命”爆发。章太炎毅然发表了《讨袁檄文》表示支持。可是这次讨袁革命很快失败了,,黄兴等革命党人被迫流亡海外。此时,在上海的章太炎和汤国黎刚成婚不久,面对如此岌岌可危的局势,他决定只身进京,力挽危局。就这样,他抛下了新婚不到两个月的妻子,毅然北上。
入京后,袁世凯以保护章太炎的安全为由,派人对他的出入行动日夜监视,又阻挠他南归。1914年1月的一个清晨,章太炎手持一把羽扇,扇柄上挂着袁世凯授予他的勋章,来到总统府门前,大骂袁世凯包藏祸心,误国,结果被袁世凯软禁。软禁期间,章太炎曾以绝食抗争,并亲手写下了自己的墓碑。同时,他将这件一直随身携带的汉字和服,寄给了汤国黎。随着和服一起寄去的,还有一封诀别信。
在信中,章太炎写道:
知君存念,今寄故衣以为记志,观之亦如对我耳。斯衣制于日本,昔始与同人提倡大义,召日本缝人为之。日本衣皆有员规标章,遂标汉字。今十年矣,念其与我同更患难,常藏之箧笥,以为纪念。吾虽陨毙,魂魄当在斯衣也。
意思就是,我在日本做了这件和服后,开始走上革命道路,如今已经同甘共苦十几年了,当年我做这件衣服的时候,就专门绣了一个“汉”字,即便我死了,魂魄也将与这件衣服同在。今天将这件衣服寄给你留作纪念,见到它就如同见到我了。
汤国黎收到和服后,特意前往照相馆,拍下了一张手持和服的照片,作为永久的纪念。
这件绣着“汉”字的和服,让我们看到太炎先生的民族情,爱国心,这是属于革命先贤的爱国情怀,也是我们永远缅怀的历史风骨。
章太炎以好骂人著称,他平时总是批评。但他说可以,别人只能听着,不能吱声,更不能附和。如果有人随声附和,他马上就会给他一耳光,并说道:“你是什么东西?总理()是伟人,除我之外,谁也不能说!”
鲁迅在临终时回忆其师章太炎:“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章师算是风骨第一人。
像章太炎这样一位以民族存亡为己任的革命先驱,当然不会有人因为他穿和服,就责骂他“不爱国”了。
跟章太炎相比,其弟子鲁迅跟日本的渊源更深,当然也是一位和服爱好者。此外,鲁迅还可谓是当代中日人民友好之路的一位不遗余力的开拓者,他明确将日本民众与日本帝国主义区别看待。在生活中,鲁迅也有着众多的日本朋友,像是内山完造、藤野先生。
鲁迅跟内山完造的交往最为特殊。在白色恐怖中,鲁迅曾得到他的帮助,经常借用内山书店作为通信会客甚至逃避追捕的地点。1930年3月,因参加左翼作家联盟被特务跟踪,鲁迅不得不在内山书店里躲避了1个多月;“一·二八”事件时,内山请鲁迅全家搬到他的书店楼上,后又将鲁迅隐藏至英租界的内山书店支店。一直到生命的随后时刻,鲁迅都跟内山完造交往密切。
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上海的“一·二八”事件后,日本生物学家博士西村真琴来到上海,在遭受战火破坏的闸北区三义里弄堂废墟中发现了一只飞不动的鸽子,便带回日本,取名“三义”,并准备将它和日本鸽子交配孵出的小鸽子,作为“和平的使者”送至上海。可是未料在第二年断了气息。
为纪念鸽子本身代表的意义,西村在自家院子里立冢掩埋,再写信附上亲画的鸽子图寄予鲁迅。鲁迅由是回赠《題三义塔》诗作,其中最后两句为: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这两句诗后来经常被人引用,表示即便中间产生过误会,但兄弟情谊始终都是存在的。殊不知,鲁迅这句诗是送给日本人的。
当然,从早年留学日本到晚年定居上海,鲁迅始终没有停止过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声讨。他用手中一支笔,不断揭露日本侵略和瓜分中国的野心,怒斥他们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累累。
1933年2月20日,日本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小林多喜二被日本当局。鲁迅和其他中国革命作家闻讯立即联名抗议日本当局的法西斯,并以个人名义向小林的家属发了电报,揭露和谴责日本军国主义的,同时强调“日本和中国的大众,本来就是兄弟”,表达了对日本民众的手足情谊。
没有人会因为鲁迅穿和服,跟日本人关系密切而责怪他“不爱国”,因为鲁迅先生对中国、对中国人民所做的一切,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鲁迅去世时,沈钧儒、王造时、李公仆将一面白底黑字“民族魂”的旗帜,覆盖在棺木上。
鲁迅先生被安葬后,上海报纸上刊登的许广平的哀词,表达了她对鲁迅的深厚感情。许广平写道:“悲哀的雾团笼罩了一切,我们对你的死,有什么话说。你曾对我说,‘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你不晓得什么是休息,什么是娱乐,工作工作,死的前一天还在执笔。如今,希望我们大众锲而不舍,跟着你的足迹。”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905年12月8日,革命党元老、华兴会创始人陈天华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愤而蹈海殉国,时年30岁。在陈天华的追悼会上,以秋瑾为代表的强硬派主张所有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回国,以示对日本政府的抗议。鲁迅觉得不妥,婉转相劝。确不曾想秋瑾竟然拨出随身携带的短刀,狠狠的刺进桌子,怒斥主张忍辱负重留在日本继续求学的中国留学生。
“鉴湖女侠”秋瑾,同样也是一个和服爱好者。穿一身整齐的和服,梳日本式的发髻,随身携带一柄短刀,这便是我们最常见到的秋瑾的照片,也是辛亥革命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904年,秋瑾刚刚到日本不久。
秋瑾的革命之路,与许多男性革命者不同,最初的激发,来自于对自己婚姻的不满。
1903年,秋瑾跟随花钱捐了个京官的丈夫到北京赴任,他们的邻居是一位颇负文名且思想进步的女子吴芝瑛。秋瑾与吴芝瑛情投意合,义结金兰。正是通过吴芝瑛,早已结婚生子的秋瑾接触到大量的新思想。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神州大地危象丛生,秋瑾读了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以后,深受感动,她称陈天华是自己的“启蒙开智”的人。她赋诗言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以后, 秋瑾就穿起男装,表示永不再穿清朝女服。男装成为秋瑾的标志性服装,她直到就义时仍身着玄色纱长衫。
在秋瑾的思想呈现飞跃时,其丈夫却整天沉湎于官场应酬,两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1904年2月,秋瑾在吴芝瑛家中结识了一个日本女子服部繁子。从服部繁子那里,秋瑾了解到日本女子学校的种种优点,她决定去日本留学。
在东京,秋瑾进入中国留学生会馆所设日语讲习所补习日文,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集会,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女权道理。除此之外,秋瑾还结识了大量仁人志士,如鲁迅、陶成章、黄兴、宋教仁以及对她影响深远的陈天华。
秋瑾很快就加入了创立的同盟会,全身心投入到革命斗争中。而她之所以专门穿着和服去拍张照片,目的在于以示与满清决裂。其实,当时大部分在日本的留学生都会选择穿和服,原因也跟秋瑾一样,反对满清。
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十分落后,饱受列强,使觉醒的知识分子们意识到了封建统治的落后。他们反满,其实不是种族歧视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归根结底是反对封建统治。而清朝的统治阶层又是满人,中国留日学生觉得是他们让自己蒙羞了,就把矛头对准满人。
大清让鲁迅等中国留日学生抬不起头来,让他们为自己的“清国人”身份而感到屈辱。同为留日学生的郁达夫在小说《沉沦》中,写了这样一个主人公:
有时候到学校里去,他每觉得众人都在那里凝视他的样子。他避来避去想避他的同学,然而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他的同学的眼光,总好像怀了恶意,射在他的背脊上的样子。
秋瑾在陈天华蹈海赴死,将那柄短刀插在鲁迅面前的桌子上后,毅然选择回国参加革命。
1907年7月,秋瑾策划在杭州举行起义,策应在安徽起义的徐锡麟。徐锡麟失败被杀后,秋瑾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当然,也不会有人说穿和服的秋瑾是“不爱国”的。
在初期留学日本的那些中国人,多数受日本文化影响非常深。郁达夫在病中怀念日本的酱汤,并盛赞日本社会的秩序井然。但无论怎样,都影响不到他们的爱国热情。那为什么到如今,穿和服会遭致如此大的非议呢?
时空背景早已今时不同往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