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姓氏已经存在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如今常用姓氏还有4000多个。中国人初次见面,都会问到:“您贵姓?”你是怎么介绍你的姓的呢,如何介绍才又简单又有内涵呢?
原本传统的介绍方式一般是这样子的:你姓什么?我姓“林”,双木林。
这样听起来比较简洁明了,如下还有一些常见姓氏的举例:
李,木子李
王,三横王
张,弓长张
刘,文刀刘
陈,耳东陈
杨,木易杨
赵,走肖赵
黄,草头黄
周,门吉周
吴,口天吴
徐,双人徐
孙,子小孙
胡,古月胡
林,双木林
何,人可何
郭,包耳郭
罗,四维罗
冯,二马冯
余,人头余
于,干钩于
萧,草头萧
肖,小月肖
程,禾口程
许,言午许
贾,西贝贾
钟,金重钟
姜,美女姜
覃,西早覃
贺,加貝贺
闫,门三闫
吕,双口吕
明,日月明
等等就不一一举例了[笑]最近流行的一种新颖有趣的介绍姓氏,容易让人一次就记住,十分可行~如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
我姓李,桃子杨梅的李
我姓蓝,红橙黄绿的蓝
我姓胡,打麻将的胡
我姓戴,红领巾的戴
我姓鲁,周树人的鲁
我姓刘,汉高祖的刘
我姓金,白银铜钱的金
我姓钱,美元英镑的钱
我姓吕,被狗咬的吕
我姓陈,橘子皮的陈
我姓曹,煮酒论英雄的曹
我姓马,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马~
哈哈真是别出心裁的介绍呀[大笑]还有什么姓氏可以类似有趣的说出来呢?发挥您的小宇宙[比心]大家一起来评论区介绍下吧[呲牙]
从事餐饮近20年,听说中国人都有一个餐饮梦,我今天来泼泼冷水
大学刚毕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有想去开店,但是觉得不会开店,没经验。这个时候我选择了加盟一家米粉店,而这家米粉店也是还未开始加盟招商,我是第一家加盟商。
2002年那时候一份米粉3.4元,员工工资才600元,因为口味好,而且有做夜宵,还有自己送餐,生意很火爆,一天最高营业额做到了上万,这个客单价可是只有个位数的时代。一天忙下来看到收银机上的数字,才感觉到值了。
好景不长,不出2年加盟店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遍地小吃店,很多人辞职开店,供大于求,虽然如此,但是还是比上班工资好,大家勉强维持下去没有问题。
我在这个时候也是连开了三家店铺,因为较早开始做餐饮,有一定经验,也敢于多请人,多派传单,多鼓励客人电话点餐,因此直到08年前利润都还不错。期间买了房,结了婚,也算比较顺利。
真正转折是在09年初,随着房租不断上涨,原材料,人工以及一系列的成本的大幅增加,几家店铺也因为竞争不过新开的品牌商铺相继关门,最终我决定休息一段时间,考察一下再战。
时间到了2010年,投资方面出现了较大的问题,需要复出赚钱养家糊口了,就再次开了一家米粉店,这个时候我选择了稍微差一点的地段,房租只要3200元,生意马马虎虎,一直不温不火,勉强维持生活,直到2015年外卖行业开始,头两年行情确实好,把投资亏损挽回了不少。
17年之后外卖市场异常火爆,可是这个跟我确没有了关系,我跟不上外卖行业的发展,到处的外卖专业店铺,夫妻外卖店,草房车库外卖店到处都是,而我的房租已经从3200元涨到了8300元,短短的8年,不但房租涨了几倍,人工也从1000元涨到了3500元,而利润确因为外卖压缩了近一半。
18年竞争更加激烈,环保政策的严格(排气,下水)各类成本疯狂上涨,年纪也大了,再也没有那种拼一把的热情了,之后就把店铺低价转让出去了。
15万的成本转让出去只收了3万,这个换以前,15万最少要涨到20万才会肯转让的.
现在那些哄骗你们加盟的品牌商,真正几个从餐饮本身赚钱的,他们赚的就是你们的加盟费以及后期的物料费用,好赚为什么他们不自己来,多想想为什么,多观察一下市场,餐饮行业再也不是20年前你来就可以发财的地方了。
她叫陈甜,是意大利pigafetta高中四年级的学生,我是她参加“汉语桥”中文比赛的辅导老师。
第一次线上辅导,陈甜用中文大方流利地介绍了自己:“贾老师好,我的中文名字是陈甜,耳东陈,甜蜜的甜,因为我觉得我的性格很甜。”我说:“我的笑容也很甜,缘分让我们相遇。”我俩冁然一笑,轻松破冰。
就这样,愉快而紧张的备赛之旅开始了,我和陈甜约定好要在这段美好而珍贵的中文学习之旅中全力以赴,并制定了为期一个月的备赛计划。
演讲是自我展现的第一环,我们围绕比赛主题“逐梦中文,不负韶华”准备演讲稿。陈甜喜欢聆听世界的声音,学习了很多门语言,体验着语言的美。她与中文的初遇是在初中,那时她发现了自己对语言的极大热情,对东方十分感兴趣,特别是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于是坚定地选择了Pigafetta语言高中,开启了中文学习之旅。她觉得汉字的发音和形状非常有意思,也很特别。学习声调的时候,她说声调像水里游泳的鱼,高低起伏地游来游去;学习汉字的时候,她觉得像画画,天上的太阳圆圆的圈里有一横,那是太阳的能量。在准备演讲稿的过程中,她将自己与中文的故事娓娓道来,从初稿到定稿,我从她的文字里看到了一个个灵动而炽热的故事,字里行间传达着对中文热爱。演讲稿确定后,从每周的纠音练习到临赛前每晚的3分钟演讲,我们在月明风清的意大利夏夜一同体味着中文之美。
我和陈甜一起准备演讲稿
在做语言和文化知识方面的准备时,她做题正确率能达到90%,文字和表达功底扎实,我也提高了对她的要求,讲解题目时要求她明确一词一句的语义与语用。例如在讲解“虚心”一词时,在正确使用词汇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探讨“好学生”具备哪些特征?延伸出努力、勤奋、 细心、粗心等同主题词,并结合中意不同的校园及生活语境造出有意思的句子。碰到包含文化背景的题目时,她更是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强烈兴趣。在辨析同音汉字“菜、彩、采”时,说到“菜”,她分享了第一次吃中国菜的难忘经历和对“包子”的情有独钟,并让我用中文谈谈对意大利菜的评价;说到“彩”时,我们搜索了“中国色”网站,一同欣赏意蕴兼具的传统中国色彩;说到“采”时,我们组出了“采茶、采花、采蘑菇”等词汇,她体会到“采”这个动作是轻轻地。就这样,我们俩每一次的辅导过程都是“乘兴而来,尽兴而返”。
我和陈甜做语言和文化知识方面的准备
陈甜准备才艺展示环节的作品
时间匆匆,很快到了比赛的日子。演讲时,她大方自信地讲述了自己与中文从“相遇”到“相知”的美好经历,她梦想成为一名翻译,用中文与世界交流。即兴问答环节,面对颇有难度的题目,她也能侃侃而谈,分享自己了解的中国戏剧。才艺展示时,她用素描绘制了一副富有中式韵味的亭台楼榭,颇有中国山水画的写意韵味。
陈甜参加“汉语桥”中文比赛
陈甜(左二)与其他“汉语桥”中文比较选手的合照
坐在观众席的我,欣赏并捕捉着她参赛时所有美好的瞬间。等待首位出场时,她的脸上挂着一丝紧张感,轻点下巴嘟囔词句;走下舞台时,她激动地挥起小拳头,向我示意自己精准把握了演讲时长;比赛间隙,她愉快地和其它选手交流,与我分享她和很多中文学习者成为了朋友……这些都是她为自己心中的中文梦奋斗的样子。
后来,她被推荐参加了“汉语桥”夏令营,在中国参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参观了北京和河南多处文化古迹。她一直和我分享夏令营中的点滴。她说:“老师,我们每天在大学上中文课和艺术课,我和意大利同学一起写书法,画中国画,还参观了中国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爬长城的经历,我终于入乡随俗了,吃了很多中国菜,好吃极了!我还在洛阳认识了一个中国姑娘,我们天天联系,她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了不同的文化习惯,我特别开心,这次经历太难忘了,中国真的进入了我的心里,我都不想回意大利了。”
陈甜参加“汉语桥”夏令营
陈甜(左二)参加“汉语桥”夏令营时上了国画课
一座“汉语之桥”正在她的心中悄然架起,她正踏着轻快的步伐,怀揣着对中文的好奇与热爱奔赴在路上。(作者系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师)
作者:贾玉菡
首先,我们来进入“小朋友识字环节”。当然,下面这几个字,应该是连小学生都认识的。
并且,众所周知,这些都是形声字。“东”字加了表示含义的形旁,变成了“冻”和“栋”。但是,还有一个带有“东”这个部件的常见字,并且还是人口数排名前五的大姓,却不念“dong”。这就是今天要讲的主角:陈。
据2019年1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陈姓在2018年排名第5位,户籍人口数量达0.633亿人。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陈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该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下面我们还是先从汉字本身说起。一般陈姓人介绍自己时,经常会说“耳东陈”。其实读“chen”这音的姓氏,除了“陈”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小众的“谌”(也读“shèn”)。原则上来讲,陈姓人士不太需要强调写法。不过由这个“耳东”也可以思考下前面那个问题,为什么“陈”不读“dong”。
先说结论,这个字的原始写法,右边并不是“东”,而是“申”+“木”的合体。我们来看它的小篆体形态就明白了。
《说文解字》对这个字的解释是“宛丘,舜後(≠后)嬀(guī)滿之所封。”意思说说,“陈”是舜帝的后裔——妫满的封地。那么,可见陈氏是上古贵族(“妫”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分化出来的一族。
至于“陈”这个地方,也就是西周到春秋期间存在的诸侯国之一的陈国,在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此地也被奉为今天陈姓发源地。
除了先秦时期的陈国,历史上还有南朝的陈国,作为南北朝时期南朝最后一个朝代,最终为隋所灭。开国君主陈霸先,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君主姓氏为国号的朝代。为陈武帝陈霸先于永定元年(557年)代南梁所建立,定都建康(今南京市)。传五帝,共历32年。
陈作为中国主流大姓之一,其陈姓名人也多不胜举,在此我们先讲一位被文艺才华耽误的帝王——陈叔宝。他应该是第一位以“艺”青史留名的帝王。后面还有四位:五代大词人南唐后主李煜、开创瘦金体的书画大宋徽宗赵佶、号称“鲁班天子”的元顺帝妥懽帖睦尔、手艺精湛的明熹宗朱由校。
这位陈后主和后面四位一样,在帝王这个职业中是非常不称职的,可以说是标准的无道昏君。但是,也可以说这些人是错投帝王胎,单论他们的艺术造诣,却都是一流水准。陈后主的代表作是一首名为《玉树花》的曲子,唐人杜牧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把这首曲子打成了实锤的亡国之音。
不过,尽管这首古曲已经失传,但想来单从艺术角度来看,应该是很有美感的。一味用政治实用主义来评价艺术品,是不公平的。尽管人类的艺术史一直伴随着颠覆和解构,正如西方对待奢华的洛可可艺术,我国对待的六朝宫体诗。
此外,被大诗人闻一多先生赋予至高评价——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据说其曲也是由陈后主所作。当然,闻一多先生的评价是针对诗本身,其原始曲谱早已失传。我们今天听到的曲子,大体出于清人传下来的谱稿,至于是否和陈隋之际的曲子一致,已经不得而知。
下面再讲一位综合评价都非常正面的陈姓文化名人,他原籍出自粤、台两省之外的另一个陈姓大省——江西。
江西修水县(属九江市)在晚清至时代,有陈氏一族祖孙四代闻名天下,号称“陈氏五杰”。
祖辈人物,也就是第一杰名叫陈宝箴,他在当时是地方督抚中唯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人物。陈宝箴之子名唤陈三立,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称,在“卢沟桥事变”后,为拒绝日军的招抚绝食而亡。陈三立下有二子,其中一位是画家陈师曾。陈师曾之子,便是植物分类学家陈封怀,有“中国植物园之父”的美称。
至于陈三立另有一子,可以说是这“陈氏五杰”中迄今为止名气最大的一位。他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不世出的国学大师,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被誉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的陈寅恪先生。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1890-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