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血型配对

藏族的传统节日(藏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时间:2023-10-16 17:25:32 作者:心软是病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各地藏族群众欢度藏历新年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2月21日)是藏历水兔新年,各地藏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跳锅庄、品美食,喜迎新年。

在西藏山南,人们背金水、打酥油茶、喝青稞酒,各种活动喜庆祥和。在拉萨,大家看藏戏、跳锅庄,欢度新年。

在四川甘孜、阿坝等地,赛马比赛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在云南迪庆,传统射箭比赛、弦子舞表演等活动,体现了当地的热情好客。

在甘肃甘南卓尼县博峪村,男女老少欢聚一堂,跳起欢快的锅庄舞,相互祝福新年吉祥、风调雨顺。

在青海海北、玉树等地,藏家儿女们换上节日盛装,点燃松柏枝,撒上青稞面,共同祝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来源: 央视网

西藏重大节庆,你了解多少

中国西藏网讯 近年来,随着公路、铁路、航空等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青藏高原逐渐对世人敞开了怀抱,成为越来越多旅游爱好者的出游首选地。

那么,何时才是赴西藏旅游最好的时节呢?毫无疑问,那便是适逢藏族人民重大传统节庆的时候,游客不仅可以领略广袤的高原风光,还可以亲身感受藏族民俗节庆的。

藏历新年

新年是藏族同胞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每家每户都会炸“卡赛”(一种油炸面食),还要准备一个“切玛”盒。然后把炸好的“卡赛”和装饰好的“切玛”供奉在佛龛上。

到了月底,家家户户会把家中的佛龛、家具擦得干干净净。在灶房正中墙上或门前空地上,绘制吉祥的图案。新年前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 “古突”。

新年的第一天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首先祭拜神灵,然后互相敬青稞酒拜年,说一些吉祥的祝词。初二,亲友们互相拜年。初三,人们蜂拥至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煨桑、插经幡,祈求山神和水神赐予幸福平安。

林卡节

藏语“林卡”就是指绿草成茵、绿树成荫的地方。每当夏季来临,高原上鲜花盛开、阳光明媚、熬过了一个长冬的人们纷纷来到郊外的“林卡”,享受大自然。林卡节没有固定的日期,一般集中在藏历五月初一到十五。十五日这天,是逛林卡的高潮。人们带着食品、炊具等大包小包的东西,在林卡里搭起帐篷,欢度林卡。

望果节

“望”藏语意为田地,“果”即转圈。望果节就是围着田地转圈的意思,表达的是对丰收的祈求和渴望,在西藏农区,特别是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两岸的农村非常盛行。每当庄稼即将成熟,老百姓请当地寺院的僧人择吉日并举行望果节。节日当天,人们穿上盛装,每家出一人,在举着佛像,背着经书,浩浩荡荡地绕行在即将收割的田地之间,一边缓行,一边祝颂,祈祷神佛保佑庄稼丰收。

雪顿节

藏历七月一日,是拉萨雪顿节,意为“酸奶节”,由于雪顿节以藏戏会演为主,故又称为“藏戏节”。如今的雪顿节,除了原有的藏戏演出外,还有西藏乃至国内外的文艺团体演出,已经成了西藏的艺术节。

沐浴节

沐浴节一般在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7天。据说期间沐浴可以祛除百病,全年身体健康。

藏历七月,弃山星(金星)出现之时即是沐浴节开始之日。之后的七天,无论城镇、乡村,无论男女老幼,家家户户带上沐浴用具,来到附近江河,在传说的药王赐下的“药水”中沐浴。

除此之外,西藏地区还有赛、雪顿节、药师佛节、赛牦牛等多种多样的节日。(中国西藏网 记者/周晴晴)

图虫人文摄影:藏族人民过新年

摄影:水墨单色

【民俗】藏历新年习俗

藏历新年习俗

藏历新年是藏族诸多节庆文化中最隆重、最重要的传统佳节,表达了藏族人民对新春和新年的向往与期待。2011年5月23日,藏历新年被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准备年货

因为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民族节日,藏历新年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按照传统,藏历新年的准备工作基本上会在藏历十二月初开始,年货涵盖“衣、食、住、行”。在服饰方面,将准备新年的礼服与装饰品;在食物方面,将准备酥油、牦牛肉、糕点等;在居家方面,将买好“香布”(香布是藏式建筑门窗上装饰的彩色布料,通常用五彩绸布缝制而成),添置新家具等。在农牧区,还将给自家的马准备新装,添置五颜六色的装饰物。

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种:

羊头,系远古的图腾标志。藏语叫“罗果”“罗”是“年”的谐音,“果”是“头”,连起来有“年头”之意。因此,每逢新年时节,必备象征祥瑞的羊头。羊头还代表牲畜,有水草丰美、六畜兴旺之意。藏族谚语中以“身穿羊毛氆氇暖,口吃青稞糌粑香”来表达藏族群众对大自然给予丰衣足食的感恩之心。

“卡塞”,是一种菜油或酥油和面粉制作的藏式糕点,“卡塞”花样繁多,有耳朵形、蝴蝶形、条形、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配以食用色素,裹以砂糖,既是装饰的艺术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卡塞”的品种花色常常成为女主人勤劳、智慧和热情的象征,在节日里分外引人注目。

“碟嘎”,是藏历新年的重要用品。在精美的盘碟中叠放形状不同的油炸面食,每一层都有其特殊的寓意,极具仪式感,也有浓重的装饰艺术感。

“卓索切玛”,可称为五谷斗或吉祥斗。首先用木板制作一个长方形的木斗,称为“波雄”。在斗的正面雕刻八瑞相等吉祥图案,背面一般则上单一的红色漆,两边的把柄雕刻成双龙戏珠,十分庄严,其中雕刻最精致的属扎囊虱雕技术。木斗从中间隔为左右两半,左边盛放炒麦花,右边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堆成金字塔形,上插用各色颜料染成的麦穗、罗萨梅朵和“孜卓”。罗萨梅朵又称瑞圣花,堆龙德庆区桑木村是罗萨梅朵之乡。“孜卓”形似令牌,两面顶端用酥油绘制太阳、月亮及六长寿等图案,尼木县是“孜卓”的故乡。

另外,在节前,家家户户要用木桶或陶罐浸泡青稞,酿制青稞酒,还要把酥油、奶渣和红、白糖糅合在一起,制作一种名叫“推”的酪糕。

装饰一新的房屋、崭新靓丽的服饰、种类丰富的年货,每个人脸上幸福的笑容,一声声“罗萨扎西德勒”……犒劳一年的辛苦,感恩一年的收获。

打扫卫生

“吐恰”,意为大扫除。按历书确定的若干个“扫尘日”,各家各户要全家男女老少总动员,从房内到房顶、从厨房到客厅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家里所有的家具全部清洗一遍,甚至每个抽屉里的灰尘也要擦得干干净净,把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用最好的家居环境,迎接新年的到来。不仅是为了打扫卫生,而且也有“欣欣向荣”的寓意。根据历算,接下来的几天里也有适合清扫的日子,择日可扫。

按传统习俗,藏历十二月三十日,男的需剪发整理,女的则需洗发梳理。如家中发生过不幸之事,则不能洗头剪发。

古突之夜

汉族同胞的除夕夜是在大年三十,藏族人民的“古突”类似除夕夜,但是会在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古突”中的“古”藏语意为“9”,寓意二十九日,“突”藏语意为面食。“古突”那天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一起品尝寓意十足的“古突”。

吃“古突”面是一个饮食与娱乐并重的仪式,是藏族人民独具特色的民俗传统。因为“古突”的面团中会藏九种不同寓意的代表物,褒贬各一半。全家人一边吃“古突”,一边讨论自己碗中“面团”内所藏的代表物,相互分析过去一年中的所作所为,评价谁善谁恶,非常热闹。

“古突”面中包含着九种代表物:麦秆:象征持法永恒之柱,非常吉祥;人参果:象征有口福,具有福相之意;牛粪:象征取之不尽,用之不尽,代表丰盛;羊毛:象征性格温柔善良;瓷片:象征游手好闲;盐巴:象征懒惰;炭粒:象征心地不善,狠心;辣椒:象征说话尖酸刻薄;黑豆:象征吝啬。

欢度新年

取圣水(即新年的第一滴水,藏语称“曲谱”),是传统藏历新年初一早上最关键的一件事情,每个家庭都会在天没亮之前就到井里或河中取新年的第一桶水。谁家能盛到新年的第一瓢水,都会认为是这个家庭最幸运的一件事情。

藏历正月初一作为最吉祥的一天,一般闭门欢聚,互不拜访。这一天,家庭主妇起得最早。清晨5点钟左右就要煮一锅“观颠”,即放有糌粑、红糖、人参果和奶渣的青稞酒,给每人送上一碗。全家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按辈分依次坐定。长辈端来切玛,每人都先抓上几粒,向天上撒去,表示祭神,接着依次抓一点送进自己的嘴里。这时,长辈与晚辈相互祝福。新年仪式之后,全家人将围坐在一起,喝青稞酒、吃人参果等食品,欢度新年。

初二开始,亲戚朋友开始互相拜年,持续三至五天。人们手捧切玛和青稞酒,互祝新年好。拜年时,要祝贺道:“扎西德勒!”

藏历初三,人们都登上各家的屋顶,把崭新的经幡插在屋顶上,然后煨燃柏枝,向空中抛撒糌粑。飘动的经幡和袅袅上升的桑烟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祈愿。

按传统习惯,欢度藏历新年一般要十五天。传统中,藏历新年有许多娱乐项目,包括传统体育项目、锅谐、锅庄、即兴表演等,内容非常丰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甘孜州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本文图片来源于“甘孜县旅游”微信公众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