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
是我国传统的 “腊八节”。
过去,家家户户这天
都要熬腊八粥来喝,
非常的热闹喜庆。
腊八节,
最早源于先秦时期腊月里
祭祀祖先神灵的 “腊祭”。
据《说文》载:
“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
那时,腊祭的日子是在
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
称之为 “腊日”。
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
腊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
这天,寺院里要诵经,要煮粥敬佛,
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还要将 “佛粥” 施于民众,
以沾佛泽,以祈佛祖福佑。
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兴盛,
两个节日逐渐融合在了一起。
从南北朝开始,
祭祀祖先神灵的“腊日”
固定在了腊月初八。
从此两节合一,
变得更加隆重热闹。
到了宋朝时期,
腊八节煮粥喝粥已成民间风俗,
不再仅仅局限于寺院,
上至宫廷官府,下至黎民百姓,
家家户户这天都要煮粥,
彼此之间还要相互赠送,
寓意吉祥如意,福泽安康。
大诗人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曰:
“今朝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物新。”
而在宫廷里,皇帝皇后皇子等
这天也要向文武百官、
侍从宫女等赐粥,
并给各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此习俗到明清时期更盛。
时至今日,我国许多寺院
依然保留着腊八节施粥的传统习俗。
因为是腊八节煮的粥,
所以民间谓之 “腊八粥”。
腊八粥是以赤豆为主,
意在将粥染成吉祥的红色,
相传源于 “赤豆能打鬼” 的传说。
再加以五谷杂粮,五味杂陈,
所以腊八粥又叫 “五味粥”。
随着腊八节的兴盛,
腊八粥的食材也逐渐变得丰富起来,
除了加各种米、坚果、红糖之外,
比较讲究的人家还会配以各类果脯,
十几二十种食材加在一起,
熬成一大锅象征丰收富足的腊八粥。
俗话说 “过了腊八就是年”。
过去许多人家,从腊八这天
就开启了春节的前奏,
开始忙于杀年猪、打豆腐、
做年糕、做腊八蒜....等等。
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
“年” 的脚步更近了。
导读:明日腊月初七,晴好太阳天有啥说法?看看老祖宗怎么说的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六,明天就是到腊月初七了,大家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日子吗?
腊月初七这个日子可厉害了,是传统民俗活动“驱傩节”,你知道这个传统节日吗?
我们知道,腊月本来就是大型祭祀的时节,从腊月初一到除夕夜,这期间有很多节日。老话说“腊月节多,正月福多”,这就是说明了腊月风俗节日特别多。从腊月初一咬灾节,腊月初五五豆节,腊月初七驱傩节,腊月初八腊八节等等,越靠近除夕那基本上天天都是节。
明天腊月初七,按照传统的说法,是“驱傩节”。大家应该也听说过吧。
驱傩节中的“傩”本身指的是人们带着面具跳舞举行盛大的驱瘟驱鬼的一种祭祀仪式。人们通过这种跳舞驱傩仪式达到驱赶这一年的不顺和瘟邪等等以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将无病无灾。我们知道,腊月初八便是年,说明在人们思想意识当中初七是最后一天,想把这霉运驱傩,而进入腊月初八之后就是好运健康等。
对于在腊月初七这么重要的日子,老祖宗们往往通过天气变化来总结出来了后期天气的变化,比如在腊月初七这天是晴天,阴天、下雨、下雪等等不同天气会有不同的说法。我们今天来看看,腊月初七如果是晴好太阳天会有什么预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腊月初七如果是晴天,有啥预兆呢?看老祖宗说:
“腊月初七日头笑,来年二月要倒春”
这里说的是在腊月初七这天出现了晴好天气,预兆来年春季会是有天气寒冷,这是春季出现倒春寒天气的预兆。具体来看:
“腊月初七日头笑”
这里说的是在腊月初七这天。今天腊月初六,明日就是腊月初七了,明天如果出现了晴好天气。这里说的“日头笑”就是指晴好太阳天气。“日头”指的是太阳,而“笑”就是指的太阳笑脸,说明是太阳大,光照强,天气晴好,天气暖和。这样的腊月初七日子,正是人们驱傩仪式最好的天气。
不过,这样的日子可能说明来年春节有倒春寒天气。
“来年二月要倒春”
这里说的“倒春”就是指的是倒春寒天气。而“来年二月”就是指的农历二月,就是春季的仲春时节,也是春回大地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是土地解冻,气温升高,桃花开了,天气暖和了,是春季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出现寒冷低温天气,那就是倒春寒,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的。
明日就是腊月初七了,你那里是什么天气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过腊八就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每到腊八节,北方人就会忙着泡腊八蒜,吃腊八面,喝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习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古代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大小寺院,还是普通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那么,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做腊八粥呢?这样的节日又和什么典故有关呢?
今天,我们就通过腊八粥来和大家聊聊关于佛祖的一些小知识。
佛陀成道图(唐卡)
佛陀成道日与腊八节如果我告诉您,腊月初八喝腊八粥是中国佛门弟子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习俗,您会不会感到惊讶。
在2500多年前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有一位王子叫乔达摩·悉达多,他为了寻求真理,舍弃了令人羡慕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以一麦一麻果腹,以至于瘦到皮包骨头、生命垂危。
但是,他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拖着虚弱的身体下了雪山。
牧女献糜(左)与 释迦苦行(右) 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此时,由于身体的透支,他已经精疲力尽。一位善良的牧女发现了他,并熬了乳糜供养他。
吃了乳糜的释迦牟尼由此恢复了体力,随后他端坐于菩提树下入定,在腊月初八这晚,当他夜睹明星后,悟道成佛。
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徒们为了不忘佛陀在修行中的苦难日子,于是每年都会在腊月初八进行缅怀,并将腊八确定为“佛祖成道纪念日”。
由于腊八正值隆冬时节,在古代有许多贫苦百姓衣不蔽体,饥寒交迫。
于是,僧人会在腊月初八前持钵,沿街化缘,将收集到的米、栗、枣、果仁等食材,在腊八这天熬成腊八粥分发给穷人。
因此,腊八粥也被称为“佛粥”“福寿粥”。人们喝腊八粥也是为了礼敬佛祖、感恩救济。
释迦牟尼佛(3-4世纪 犍陀罗造像 片页岩材质)
佛陀是神还是人在历史上,佛陀是真实存在过的人物。
佛陀出家前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太子(在今尼泊尔境内与印度交界的提拉科特)他的俗名为“乔达摩·悉达多”。
佛陀属刹帝利种姓,父亲为国王净饭王,母亲为王后摩耶夫人,他出生在蓝毗尼花园。
迦毗罗卫国方位图
因为,他是释迦族人,因此,当佛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就是“释迦族的圣人”。
据中国佛教史料记载,释迦牟尼诞生于公元前565年,逝世于公元前486年,在世时间为80年,他与中国春秋时期的孔子几乎是同时代人。
释迦牟尼画像 孔子画像
(由于,古印度典籍中没有对佛祖具体出生年份的明确记载,因此,中国佛教史料记载的说法只是这60多种说法中的一种。
各国所传和学者研究,一般都是从佛教本身的史籍去考证,并从卒年进行推算的。)
佛陀自幼接受古印度传统教育,29岁时,有感于人世间的老、病、死等诸多苦恼,于是舍弃了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释迦牟尼传教路线图
35岁时,佛陀最终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睹明星悟道成佛。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
对于佛陀的涅槃,这说明他在生理上和我们一样,也会老病死。只是,佛在思想上比我们的境界高了n个层次。
因此,佛陀是人,而不是神话故事里的神。所以佛教是无神论宗教,它是以觉悟,灭除苦为目的宗教。
《佛所行赞经》(古籍善本)
而佛陀之所以会被神话,那是因为,佛陀的形象在每个弟子心中都如同神灵一般存在。
所以,在佛弟子编撰的《因缘谭》《佛所行赞经》等佛教书籍中,佛陀的“神通”也自然而生,无限放大。
这种“神通”,其实也代表了佛陀所拥有的大智慧,也是学佛之人所向往的追求。
历朝历代佛造像(十六国——清代)
佛陀的造像佛像是佛教中不可或缺的圣像,为佛教徒供奉礼拜时所用。
据史料记载,佛教产生之初并不供奉佛像,因为当时的佛教徒认为直接塑造佛陀形象,是对神明的亵渎。
直到公元前1世纪前后,才推翻了佛像不可显现的传统观念,开始以人的形象建造佛像。
释迦三十二相图
佛陀像的特点一般为出家比丘相,头顶有肉髻。髻,指的是佛陀头顶突出的部分,象征着佛陀的大智慧。
佛陀身后有头光、身光和大背光。身着通肩或袒右肩袈裟,不作任何装饰。
佛陀在造像上表面看起来十分朴素,但是,在躯体的塑造上却有着十分严格和繁琐的规定。
《佛说造像量度经》
古人为了塑造统一标准的佛像,造像时就用手指量度佛像各个部位的指数,后来,舍利佛据此写成了《佛说造像量度经》。
这部经书是关于佛教造像量度标准的经典著作。清乾隆年间,由被誉为“贤德公大译师”的工布查布将其从藏文翻译成汉文。
从此以后,无论在佛像的雕刻、铸造,还是绘画上,都必须遵循造像量度经所规定的标准去制作。
《造像量度经》
如果在制作中没有按书中所规定的标准去执行,出现了佛像度量失准,比例不当的恶果,那么在这本经书中也给出了明确的惩罚。
“长度尺度量不足,灾荒降临家乡毁”;“如果腹肚不鼓圆,五谷歉收年年减”……
《造像量度经》
这种以威慑和恐吓的办法来建立理论权威的方式,的确也为后世佛像的制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指导。
因此,《造像量度经》也被造像工匠奉为楷模,成为后世雕塑家必读之物。
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释迦像。
释迦诞生像 思维菩萨像
释迦诞生像,也叫太子像,指的是佛陀在诞生时童子的形象。太子上身裸露,下装短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在造像中凡有此类手印者,均为释迦牟尼佛像。
思维菩萨像,是指佛陀未成佛之前的造相。它所表现的是《佛本身故事》中佛陀在菩提树下思索人生大道理的造像。
释迦成道像
释迦成道像,是佛陀造像中最重要的一种造像形式。
释迦成道像代表了佛陀真正的诞生,为了众生解脱,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从这一时刻开始,我们这个世间才有了佛陀以及佛陀宣讲的佛法。
而佛教的本质就是让人解脱,跳出轮回,免受苦难。
释迦说法像
释迦说法像,就是表现佛陀向弟子讲经说法时的瞬间状态像,这种造像是我国年代最早的佛像样式。
佛陀从三十五岁成道开始,一直到八十岁涅槃,一共为众生说法四十五年。
在佛陀说法的这四十五年中,他的学说只是口头传承,并未著书立传。
《妙法莲华经》明初刻本 经折装 纸本
佛陀涅槃后他的弟子为了继承其传教事业,开始以集体忆诵和讨论的方法收集整理他的言论,经过四次结集,形成了佛经。
现在的佛经共分为了三藏十二部,多达上万卷几千万字,其中三藏指的就是“经律论”。
“经”是指佛陀当年说法留下的“语录”;“律”就是僧团戒律,大多是佛陀当年所定;而“论”则是后世的高僧大德们的注解和拓展。
释迦禅定像
释迦禅定像,就是表现佛陀禅定、修行时的形象。因佛陀禅定时常用此坐势,因此,又被称为“禅定坐”。
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且身端心正,因此修行坐禅者经常采取这种坐法。
禅定是修菩萨道者的一种调心方法,它的目的是净化心理、锻炼智慧,以进入诸法真相的境界。
释迦涅槃像
涅槃,意为入灭、圆寂、安乐等,指除尽烦恼业报,进入不生不死、永久快乐安稳的最高理想境界。
按照佛经说法,释迦牟尼80岁时,在末罗国拘尸那迦城跋提河边的娑罗双树下入灭。
释迦涅槃像,是根据佛陀涅槃时的情景进行塑造,表示佛陀脱离人世的状态。
这种卧佛的形式,只限于释迦佛所使用。释迦涅槃像的题材从北魏一直延续到清代。
佛光寺一佛二弟子像(山西博物院藏)
常伴在佛陀身旁的有两位比丘形象的立像,他们为佛陀的弟子中的两位,左边年轻的是阿难,右边年老的是迦叶。
“拈花一笑”的典故就来自于迦叶,象征了佛陀与迦叶之间心心相印,不着形迹、超脱一切的“无相”最高境界。
而阿难则是佛经开头中“如是我闻”中的“我”,这个“我”,一方面表现了阿难所集经藏尽是亲承佛前所听所受而得。
另一方也表现了他超凡的记忆力,难怪文殊菩萨都会这样赞美阿难“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
佛说经典语录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不住法者,谓照见身心法相空也。心无所住,随处解脱,内外根尘,悉皆销殒,若一切无心,即无所住也。
如虚空本来无动静,不以明来即明,暗来即暗,明暗自有吉来,虚空原无动静。烦恼即菩提,其义亦然。迷悟虽即有殊,菩提心原来不动。
何期⾃性本⾃清净。何期⾃性本不⽣灭。何期⾃性本⾃具⾜。何期⾃性本⽆动摇。何期⾃性能⽣万法。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有慈悲心的人,才能普度众生,才能成佛。
佛说:一念慈悲即是天堂,一念恶心即陷地狱;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缘,怀慈悲行善,人安心安。
“结善缘、种福田”,我是晓姝,原创不易,感恩您的关注、点赞以及在评论区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