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国,在今河南辉县,周朝诸侯国,伯爵。共氏在周朝之前就已经存在,说明上古时期有过一个古共国。西周共国是周室重封还是商朝遗留方国,姓什么(可能为姜姓),已经不可考。共氏源于共工氏,《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意思是共工氏以水记事,所以各个部门的官职都用水字命名。这说明上古共国跟水有关。
关于“共”字的由来,据说是源于共国境内的共水。在甲骨文上看,“共”字就像是两个人在角逐,其实是一双手捧着个器物,喻为一起承担重任或灾难的意像。那远古时期的灾难是什么?当然,灾难很多,但更难以抵抗的唯有自然灾害,那更进一步说,古时候最常见最难以避免的自然灾害又是什么?答案是“洪水”,人类要生存离不开水,但上古时期在未发明井水之前只能依河而居,而河水容易暴涨。所以“共”字跟“洪水”脱离不了关系。上古时期的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早已意识到人多力量大、遇事要团结的道理,故每每遇到自然灾害,就要动员族人们齐心一致,共同化解危机,保卫家园。这即是“共”的来历。这也是为什么“洪水”的“洪”字要同“共”,因为自然灾害一降临,族人们马上就想到要团结了。
西周晚期有个著名的事件,即是周厉王之后的“共和行政”,“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那么“共和行政”的“共和”到底指得什么就产生分歧了。正统史书《左传》的说法是“诸侯释位,以间王政。”意思是诸侯们都离开他们的职位,来参与王室的政事。由于周厉王“专利”,百姓暴动,厉王出奔,周室王权真空,诸侯们就粉墨登场了。而《史记》更是将那些参与王室政事的诸侯名字都交待得很清楚:主要是指周定公和周召公联合执政,故称“共和执政”。很显然,司马迁是根据《左传》的解释来进一步作补充的。
但是《古本竹书纪年》却明确记载:“共国之伯名和,行天子政。”周厉王出奔,共伯和代政,即所谓的“共和行政”,共伯和就是当时共国国君和。除此之外,《庄子·让王》、《吕氏春秋》等典籍也都记载共伯和干政之事。不过共伯和的身份仍然存在争议,一说所谓共伯和就是当时卫武公的别称,因为卫武公的名字正好也叫和,而且卫武公在周厉王末年也正好在周室担任重要职务。《古本竹书纪年》是战国史官所记,可信度比较大,至于“共伯和”是指卫武公,就算卫武公名叫和,那“共”又是指什么?和谁“共”,仔细分析有点牵强。到底谁是谁,这里不作分辩,既然讲到共国,就暂且认为“共和行政”是共伯和干政吧。
共伯和干政长达十四年,直到周厉王死后,共伯和才将交还周厉王之子姬静,也就是后来的周宣王,王室恢复秩序。之后共伯和的事迹就不得而知了,周宣王上台后宠幸的大臣史料记载的有召穆公、尹吉甫、程伯休父、申伯等等,如果之前共伯和专权属实,估计周宣王上台后被新贵们赶下台去了。
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之前因为其初封地在京城,故也叫京城太叔)之所以叫共叔段,就是因为共叔段谋反(公元前722年),被郑庄公打败,逃到共国,最后老死在共国,故称共叔段。
共国在春秋中期时成了卫国的一个邑,叫共邑,《左传·闵公二年》记载:“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说得是公元前660年,卫国遭北狄入侵,国破家亡,卫国的遗民男女共计七百三十余口,加上共地、滕地的民众五千余人,撤退到黄河南岸的曹邑,立戴公“庐于曹”。说明共国至少在公元前660年之前被卫国所灭。共国亡国后,这一支共氏成了后来共姓的重要一支。
文/堰风
更多方国历史
西周古国——尹国,世代国君周王室专权,最终卷入王室内斗而亡国
作者:谢乃和 李韶华(分别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讲师)
图1
图2
乐是夏商周早期国家实现礼治天下的重要手段。关于三代国家治理中的乐礼渊源演进关系向来有“损益论”和“变革论”两种对垒性学术观点,尤其自20世纪初王国维提出殷周文化剧变说后,以“周乐戒商”为代表的夏商周乐文化变革论愈加流行。从出土资料和传世文献等多重资料来看,三代乐礼无论在乐制、乐仪还是乐义层面都呈现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损益式特征,而集三代大成的周代乐礼就是在扬弃前代特别是晚商乐礼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因此,从最能直观反映中国早期礼乐文明的金石乐器这一音乐考古视角考察夏商周乐礼的演进,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乐在三代早期国家治理中的独特功能,也可借此透视礼乐文化在三代之际的独特演进路径。
同民心而出治道:夏商周乐礼根本功能是乐以资治
乐以治国是三代之乐一以贯之的根本功能。《吕氏春秋·古乐》云:“乐所由来者尚也,必不可废……贤者以昌,不肖者以亡。”乐实现其国家治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纳乐于礼,以乐礼的形式参与三代国家政典运行。传世文献记载,早在五帝时期乐已成为上以祭祀、次以理政、下以治民的重要施政方式。《尚书·皋陶谟》记载帝舜摄位之时“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命夔以乐德教胄子,命禹用“六律、五声、八音、七始咏,以出纳五言”。乐在早期公共事务治理中已起到平准度量衡、教育贵族子弟、讽谏进言等重要作用。《左传》引《夏书》言:“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所谓“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九歌和善德、威刑一样皆是夏代君主行善政之道的必要方式。商人政教体系中乐礼同样具有重要地位。《礼记·郊特牲》云:“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间也。”及至周代,周公制礼作乐,乐不仅成为典礼的必备部分,而且是周人保存上古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考古资料同样表明乐礼在三代早期国家政教中具有重要作用。与尧都关系密切的山西陶寺遗址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的石磬、土鼓、鼍鼓等乐器配组,说明乐器早在国家产生前后已礼器化。偃师二里头遗址第六区三号墓的石磬与铜戚、玉钺等礼器同出,铜铃也大多出自中型墓,尽管彼时金石乐器还未组合使用,但是其象征身份等级的礼器性质明显。殷墟及周边墓葬所出金石乐器组合多样表明商代乐器作为礼器与社会等级联系愈加密切。最高贵族级别商王使用多组编磬、编铙加鼍鼓的乐礼器配置,次等级的如小屯M5妇好墓用编铙与编磬组合,再次级为特磬与编铙组合,编铙单独使用又次之。此外,甲骨卜辞中多达数十种的乐器称谓以及以乐器、乐舞名用作祭名也表明文献所载商政“尚声”确非虚言。两周时期出土种类丰富、组合多样的金石乐器以及常见的“侃喜上下”“用处大政”“以敬盟祀”等乐器铭文皆表明乐礼已深入周代国家治理体系之腠理。所以,夏商周以乐资治的政治功用一脉相承。
二是以乐和政是夏商周共有政治理念。《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以乐协和一切关系是乐在三代政教中的一致诉求。《尚书·尧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诗乐歌舞奏于庙堂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神、人际关系的和谐共融。甲骨刻辞中“龢”字既指能调和众乐的编管乐器,又可用作祭名,说明神权政治下的商人将乐声之和与人神之和从理论上联系起来。殷周鼎革后,周人在继承商人相关乐理念的同时,更加注重用乐和谐世俗王权政治下的各种社会关系。《国语·周语》记载礼乐之道“媚于神而和于民”。周人以“和”“协”等字修饰青铜乐钟并附以“乃和且鸣”“和会百姓”等铭文,其初衷正如《礼记·乐记》所言,期望实现“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所以,夏商周以乐和合一切社会关系的政治理念一贯相沿。
所损益可知也:夏商周乐礼的演变在器不在道
夏商周乐礼的根本功能在于乐出治道,但乐礼的物质载体乐器在“形”与“声”两个方面因国家礼治需要则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演进特征。
三代乐器“形”方面的演进主要表现在金石乐器的种类、演奏方式和编列因三代封建礼制完善和音乐性能优化的需求而不断演变。以最具代表性的钟类乐礼器为例,自陶寺遗址出土铜铃始,夏商金属乐器一直以铜铃为主。最迟至商代晚期铜铃开始分化为装饰品和乐器两途,其中乐器功能逐渐被由铜铃改造而成的铜铙所取代,此后铜铙的乐礼器主体地位持续至周初,陕西宝鸡竹园沟[图1]伯各等墓地甬钟的面世则宣告周康昭之世前后产生了新的金属乐器。紧随甬钟之后,镈和钮钟也先后加入礼乐体系,进一步丰富了三代钟类乐器。就演奏方式而言,商代以前铜铃用摇奏,商代晚期以后的铜铙以植奏为主,周代的甬钟、镈和钮钟皆用悬奏,不过前者为侧悬,后两者为直悬。就编列而言,早期铜铃鲜有成编使用迹象,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出土的铜铙大多三件成编,周代甬钟、镈、钮钟则经历了三件至十数件的不断扩编,或受周人“乐行八风”观念的影响,三种青铜钟在特定时期内都曾保持过八件一组的常制。所以三代青铜乐器名称、演奏方式、编组虽各有不同,但作为青铜文明在音乐领域的体现,其乐礼器的主体地位终三代未有动摇,在商代与爵觚酒器、在周代与鼎簋食器一并构成体现贵族等级身份的重要物质表征,而其本身合瓦形的基本特征贯穿商周钟类乐器发展之始终,由此形成先秦乐钟一钟双音的独特文化景观,这正是三代乐礼的物质载体乐器在夏商周时期既有演变又有共同礼乐特色的发展特点。
三代乐器“声”方面的演变主要表现在金石乐器的音阶因铸钟技术提高和音乐审美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周礼·大司乐》记载了周人祭祀之乐的声调律吕,“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簇为徵,姑洗为羽……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祭祀之乐作为最重要的吉礼用乐,却没有五声之“商”。《礼记·乐记》记载孔子与宾牟贾论《大武》时亦提及“声淫及商”非《大武》之音。经学家由此提出“周乐戒商”,认为周人出于政治对立的考虑在朝廷乐礼中刻意避用“商”音,甚至有学者提出《诗经》中周诗各部也没有商调式。从考古出土的乐礼器实物来看,西周中晚期的编甬钟正、侧鼓音的确无法演奏商音,但如将钟类乐器的音阶演进上溯下延至商代晚期至春秋战国这一长时段,在只能演奏宫、角、徵、羽四音的周代甬钟形成之前,商代出土的从殷墟二期至殷墟四期的绝大部分编铙同样不能演奏商音,西周初期诸如[图1]伯各墓、长安普渡村长囟墓等出土的甬钟正鼓音只能演奏宫、角二声。钮钟进入乐礼体系之后,随着铸钟、调钟技术日渐精密,钟类乐器音阶由四声至五声、七声甚至如曾侯乙编钟十二个半音齐全,甬钟不能演奏商音也随之成为过去,故周代乐礼重器甬钟无法演奏商音只是上古乐礼的阶段性特征。可见,钟类乐器的音阶自晚商至战国乃逐步发展,并无断层式的“倒退”或“突变”,这背后一方面是青铜技术和乐理知识的发展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古人对乐礼音乐性能需求提升的结果。所以,夏商周乐礼器“声”的层面在易代之际也呈现连续性演进特征。
郁郁乎文哉:周代乃三代乐礼之集大成
周人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开放姿态对上古尤其是晚商乐礼进行了兼容并蓄的吸收,并根据礼治需要,对前代乐礼进行整合与改造,在乐制、乐仪、乐义三方面形成了蔚然大观的周代乐礼。
首先,周代乐礼在乐制方面沿袭了夏商以前以青铜乐器区分等级的这一传统,并在宗法封建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以等级制为核心的乐悬制度。《周礼·小胥》:“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自王至诸侯、大夫、士每一等级皆有与其社会身份相应的礼乐配置。尽管两周墓葬出土的乐悬组配与礼书记载的种类、编组、悬挂方式、社会等级匹配等方面有所不同,如关于士这一等级的礼乐配置,《周礼》认为其有特悬之制,而出土的三鼎或一鼎的士级别的大多数墓葬却无金石乐器随葬,表明士等级没有乐悬使用权,但是不同贵族的墓葬其乐礼器配置仍然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化差异。以春秋时期为例,诸侯、卿、大夫三者之间的乐悬等级即以不同种类的乐器组合实现。如山东沂水莒国国君墓、河南叶县许灵公墓等春秋诸侯墓普遍随葬四种金石乐器组合且有建鼓相配。卿、大夫墓葬的乐礼器种类则随之等差式减少。所谓寓礼于器,礼之践履多以器为承载,层级化的乐礼器组配彰显了周代礼政合一体制下政治的等级性,也是周人对前代乐礼等级化的继承与发展。
其次,周代乐礼在乐仪方面沿袭了前代,并根据礼治需要构建了一套以五礼为依托的用乐仪式,成为周人体现亲亲尊尊观念和维护宗法封建等级制的重要形式。就乐仪内容而言,周人将黄帝以来历代之乐纳入乐礼体系,并对其进行了礼制化重构。《周礼·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图2]》《大夏》《大濩》《大武》”,以上诸舞乐除《大武》为周人原创之外皆为前代所制,主要表现上古圣贤功业,周人对前代之舞“分乐而序之”,根据祭祀对象适配不同乐舞,尊者用前代之乐,卑者用后代之乐,使前代舞乐与周代祭祀体系相融合的同时也实现了周人尊卑有序的国家治理需要。就乐仪形式而言,周人在商代乐礼基础上根据宗法封建政治的需要,以吉、凶、军、宾、嘉五礼为依托,通过乐的参与与否和参与方式,构建了等级有差的上自天子诸侯下至士大夫的一套乐礼仪式。以饮酒礼为例,纵向等级上天子、诸侯等各阶层饮酒礼所用乐器、乐诗、乐舞各有不同,如天子以宫悬、八佾奏《大夏》《大武》,而普通诸侯以轩悬、六佾奏《勺》《象》。横向内容上因不同典礼同一等级的饮酒礼所用乐、舞亦有不同,如诸侯级别的燕礼由于常燕和有事而燕之分,乐仪便有差别。同时,在这种纵、横差异中又以金奏、升歌、间歌、下管、合乐、兴舞六个具体仪程统合所有的祭、飨乐仪,最终形成礼乐相依的独特仪典。
最后,周代乐礼在乐义方面继续秉承历代所追求乐以和同的音乐政治理念,不仅为乐加入“德”的属性,而且将乐义提炼升华成具有原创价值的乐理论。其中,周人提出“德音”之说就是其不同于商代乐义的一大创举。在周人的礼乐体认中,音乐本身和谐是其应有之义,但基于乐治的乐还应当具备教化功能,所谓“乐以耀德”“德音不愆,以合神人”“以来远人”,随金石乐器演播的大多数雅诗、颂诗也正是在颂德这一政治需求下产生的。另一方面,周人对德音这一乐礼总义不断充实并丰富其理论内涵。自西周晚期的“和同之辨”开始,周人特别是东周诸子对乐礼的来源、特点、功能等进行了系统思考,最终形成《荀子·乐论》《礼记·乐记》等原创性乐理论成果。所以,自乐义言,周代乐礼可谓集三代之大成。
总之,从音乐考古多重资料看,夏商周乐礼的演进并非“剧变”,三代乐文化的承继发展既前后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特别是周代乐礼是基于宗法封建制的国家治理需要继承发展前代乐礼而成。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从礼的“损益”角度总结夏商周早期国家政治文化关系,同样符合三代乐礼演进和上古文明互鉴的历史实际。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封建制与商周早期国家治理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5日1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一
从公元前841年到828年,周厉王被赶下台后,又顽强地在山西霍县生活了十四年。真不知这十四年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拿破仑
拿破仑被流放到地中海小岛,不到一年就忍耐不住,逃出小岛,企图东山再起;壮士田横,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后,也是逃到小岛上,后来宁愿自杀,也不愿低三下四地去侍候曾经平起平坐的对手。
田横
可周厉王,却没有逃跑,也没自杀,十四年都呆在山西霍县这一小小角落,静静地生活着。天下仍然是这个天下,但却已不是周厉王的天下了。这十四年的时间里,他是在享受来之不易的宁静生活,还是日夜筹划着东山再起,抑或从此彻底消沉?唯一可知的是,周厉王虽然遭受天下人的集体背叛,从天堂跌入地狱,却仍然顽强地熬过了十四年,可见他根本就没有丧失生活的勇气!周厉王原本就不是个弱者。能大力推动“专利”改革,能把强大的淮夷人、猃狁都打得服服帖帖,他就是一个不会轻易地向命运低头的强硬派人物!
生前如此强势的人物,死后又会发生些什么事?
二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世界。此外,不同文明下的人类还不约而同创造出了另外两个与人迥异的世界,这就是神的世界和鬼的世界。神与鬼的世界是否存在,曾经令现代物理学大师史蒂芬•霍金都迷惑不已——如果上帝不存在,宇宙为何偏偏是起源于一个无限小的奇点?这个无限小的奇点为何又会在突然间爆炸、膨胀成无限大的宇宙?这是上帝有意而为,还是纯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果上帝是真实存在,那为何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还找不到哪怕一点点他的踪迹?如果这一切都纯属偶然,为什么那次偶然的大爆炸居然会孕育出这么神秘而浩瀚无边的宇宙?
神秘的宇宙
现代最前沿的科学家们,对浩瀚宇宙的了解,也还只是小学生。他们对神鬼世界的了解,就更像是还没上过小学的幼稚园儿童。相比较之下,古人在鬼神领域的知识显然要渊博很多。神的世界,古今中外各类学术专著汗牛充栋,在此不再赘述。蒲松龄同志,为中国鬼狐领域资深研究专家,对于鬼的世界有着颇多独到见解。蒲松龄多年潜心研究,还从前人书籍里探究出了一个重要成果:“人死为鬼,鬼死为聻(音渐);鬼之畏聻,犹人之畏鬼。”他的这项研究成果,首先是证明人死了就会到达鬼的世界,鬼死了还会再进入一个聻的世界。
聻的世界与人的世界隔了一层,普罗大众都不会去过多关注。但是,人与鬼不过是生死一线之隔,人类就不得不对于鬼特别瞩目。蒲松龄同志常年钻研鬼狐,还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是人就得“怕”鬼!这是因为鬼来去无影无踪,人无法触及鬼的形体,但鬼反过来却可杀人于片刻之间!用现代科学理论来解释,是因为人处于三维空间,鬼却是处于四维空间。四维空间的生物有个绝技,可隔着西瓜皮吃掉整只西瓜,而西瓜外皮却还是完好无损!就如同电影《星际穿越》中所表现出来的,处于四维空间的父亲不断地在第四维时间轴上穿梭来穿梭去,就是为了不断地给女儿及时传递拯救人类的关键信息。在中国伟大的文学作品《聊斋》中,这同样也有所体现:在众多的鬼故事中,恶鬼大肆掏空人心、以为饕餮大餐的故事比比皆是。
鬼陶人心
三
普通的鬼都这么可怕,死去的帝王为鬼,就更加令人恐怖了!“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帝王之鬼必定能率领大批恶鬼,向人类发起规模浩大的疯狂报复。魔鬼军团一旦降临人世间,到处喝人血、吃人心,天下人还有谁能苟且偷生?这种事情,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
周厉王
周厉王被天下人赶跑,十四年来大家心中都坦坦荡荡,毫不畏惧。可在周厉王死后,许多莫名其妙的灵异事件却突然发生了……。
《太平御览》记载,“共和十四年,大旱,火焚其屋。……秋,又大旱。”周厉王死后,周王畿內一年到头都是旱灾。中国古代建筑多为木制,长期干燥天气下,房屋都成了极好的引火木柴。一不小心,某栋房子突然失火,就大火连营,让整座城市都陷入一片火海。旱灾让天下人失去了收成,火灾让天下人居无定所。衣、食、住、行,突然失去了最基本的两样,镐京百姓顿时居无定所,城内城外到处都饿殍枕藉。
饿殍遍野
大灾难接二连三地发生,人人自救不暇,每家每户都陷入了绝望的困境之中。无依无靠的民众只剩下一条路,就是向老天爷寻求帮助,纷纷去求神问卜。
屋漏偏逢连夜雨。
不占卜也就罢了。一占卜,一个令世人都战栗不已的消息瞬间就令整个天下为之色变:“厉王为祟!!”周人所遭受的旱灾、火灾,都不是凭空而来,这都是死去的周厉王重新回到了人间,来向当年推翻他的人发动报复!当年参与的人,谁都逃脱不了干系!
活着的周厉王,天下人齐心合力,可以把他放逐、赶跑;但是死了的周厉王,肯定会化作厉鬼——周厉王生前凶狠蛮横的模样,大家都还历历在目;活人又怎么能斗过四维空间的恶鬼!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人人心里都隐隐发寒:白天走在大路上,大腿不住地打颤;晚上睡在床上,都不敢安然闭眼;甚至,连小孩深夜都不敢哭出声来……。
四
原本周王畿内就已谣言四起,占卜之后,形势就更加恐怖。周厉王鬼魂现身报复的说法“一传十,十传百”,迅速传遍了整个周王国。连远在汉水之滨的偏远小国——楚国,都能感受到周厉王阴魂挟裹而来的阵阵寒意。数百年后,楚国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屈原同志,还在为这一年的众多灾害向周厉王鬼魂叫屈:“中央共牧,后何怒?”(《天问》)意思是:“王室已由共伯治理得很好,你厉王为何还要降下这么多灾难?”距宗周千里之外的楚国,都能感受到厉王之鬼的阴森恐怖,可见鬼魂威慑力之强!
屈原:天问
厉鬼来了!周厉王的鬼魂重出江湖,要向天下人报复了!
在极端恐怖情绪驱使之下,周王畿内的每个人都像是得了癔症,疯狂地把周厉王作祟的流言四处散播,整个周王国内都笼罩在了一片阴森恐怖的氛围之中。
在西周晚期,“厉王为祟”的谣言一经传播,西周百姓人人自危。举国上下都惊慌失措,渐渐地周王畿内连正常的生活秩序都已无法维持。当年商汤灭夏后,五年大旱,百姓因此迁怒于商汤;现在共伯和赶走周厉王、自立为王,天下也长年大旱、灾难不断,百姓的矛头理所当然地就指向了共伯和——就是共伯和鼓动我们造反,才惹出这场滔天大祸!要想摆脱被恶鬼周厉王追债的宿命,就必须得推翻共伯和的统治!
就这样,周王畿内的局势陡然间就发生了惊天逆转!逆转得如此迅速、如此诡异,让人哭笑不得。这很荒谬,根本就是不可理喻,但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这股风潮如果发展壮大起来,足以吞噬挡在它前面的一切事物,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什么牛鬼蛇神!
面对不断沸腾发酵的民怨,共伯和渐渐就无法在镐京站稳脚跟了。于是,历史上出现了令人无比惊讶的一幕:死了的周厉王,让活着的共伯和不得不缴械投降。“王位诚可贵,生命价更高!”为安抚民众,共伯和不得不主动让出王位,回到封国,从此退隐江湖,“逍遥得意于共山之首”(《庄子·让王》)。
请关注欲云谈史论今公众号,与您畅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