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寒,不少人的腿脚又“不利落”了,关节酸胀、晨僵、上下楼梯困难等症状准时找上了门。
虽然说寒冷、受寒和骨关节炎的发病并没有直接关系。
但是,寒冷却是检验关节健康程度的“照妖镜”!
5点说膝盖受损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
一般来说,人一过30岁,膝关节就已经开始出现退变,但是很多人都不重视它。
据统计,我国骨关节炎患者就诊率仅为50%,很多人往往到疾病晚期,不得不寻求手术治疗时,才想起看医生,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其实,当膝关节出现这些小毛病时,就说明膝盖已经受损,如果不及时干预,多半会老来受罪~
1
疼痛
常见于膝盖内侧关节间隙以上的地方“隐痛”,强度可大可小。
通常为下蹲、转身、蹦跳、上下楼梯、久坐后站起时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其他时间没有或不明显。
2
卡壳
一些膝关节炎患者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走着走着就卡住了,一会儿就又能走了。
也有人在膝关节屈伸时会听到“咔吧咔吧”的弹响和滚珠的摩擦感。
3
晨僵
这本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典型症状,但很多膝关节炎早晨一起来也会僵硬,需要活动一会儿才能舒展开。
这种症状多数在早期关节炎中出现,再重一些就可能发展为疼痛。
4
无力
骨性关节炎的病人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下降,会导致无力和上下楼困难。
5
怕冷
尤其是遇寒后膝关节疼痛加重的。
健康走路记住这点,功效加倍!
坚持以下这些走路的注意要点,健身强体的功效加倍。
1
走路时间:下午最好
早晨六点到十二点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阶段,晚上光线差,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损伤。所以,下午运动较好,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
2
走路地点:公园、草地!
最好在空气环境比较好的地方,比如公园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塑胶草地比柏油公路更适合走路运动,能减缓对膝关节的冲击。
3
走路节奏:身高乘以0.45~0.5!
健走的步幅是按照个人身高来决定,最合理的步幅是身高乘以0.45~0.5。
4
走路强度:别盲目追求量
步行锻炼切记不可因为拼步数而忽略自己身体的状态,应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好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走路时不可过度、频率不可太高,特别是肥胖或关节有疾患的人,应警惕过量的负重步行加重关节软骨的磨损。
5
走路节奏:循序渐进
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来就暴走!而且走之前可以多做做热身动作,舒展筋骨,更好避免骨关节损伤。
▼ 点击视频看专家支招
保护膝盖,可以做什么锻炼?
预防膝关节损伤需要加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及平衡能力训练。通俗点说,膝盖周围的肌肉强大了,可以帮膝盖分担点压力。
半蹲,上肢正直,膝盖不可超过脚尖,否则将给膝关节造成 额外的压力(图2)每次30秒或1分钟,视自身情况而定,每组做5~6次。
经过一段时间连续,还可以负重练习(图3),也可选择单腿伸直,股四头肌用力,坚持到肌肉有发胀的感觉再放松,稍作休息再重复5~6次。
仰卧屈膝屈髋做蹬自行车样动作,每天2~3次,每次 50~80下。
股四头肌主动收缩,每天4~5次,每次10~20下。
负重做下蹲和起立运动连续20~30下,每天2~3次(注意速度和强度的把握,反复深蹲也会伤害膝盖)。
膝关节尽量伸直,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尽量背伸,缓慢抬起整个下肢15厘米,保持5~10秒,如果因为爬山、爬楼梯伤害膝关节就放弃这项运动,有种因噎废食的感觉。但是,膝盖是一次性的损耗品,必须得保护好,省着用。
来源: 约见名医
原标题:骨科专家指出:脊柱相关疾病常被误诊 大部分疾病与脊柱病变有关
“失眠吃了安眠药不管用、眼睛痛用眼药也没用......”记者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医院采访时遇到很多这样的患者。我国著名骨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综合科主任王尚全指出,目前脊柱相关疾病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经常被误诊。患者平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胸闷心慌、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等脊柱相关疾病的表现,可能都与脊柱病变有关。
大部分疾病都与脊柱病变有关
有些患者经常到脑神经科、心血管科、五官科、消化科等求治,但经长期使用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仍然存在。王尚全指出,脊柱是脊神经的通道,上述很多疾病都与脊柱病变有关系。
脊柱是人体的主干,四肢与头颅均直接或间接地附着在脊柱上,也是全身的主要平衡机构。身体任何部分的动作都需通过它的适当调整才能平衡地进行。此外,脊髓和脊神经都在脊柱的椎管里,脊柱成了脊髓和脊神经的通道。因此,脊柱健康非常重要。
资料显示,脊柱疾病与年龄、职业有关系。儿童易发生环枢椎半脱位、青壮年易患椎间盘突出症、老年人骨质增生则很常见。由脊柱内在平衡失常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也较多见。
“脊柱相关疾病虽然表现错综复杂,但主要是脊柱失稳导致脊柱小关节错缝,影响了信息传导的通路,从而出现了各种临床症状。”王尚全认为,治疗脊柱相关疾病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是复位手法与牵引,能纠正脊柱位置的失常、恢复脊柱动态平衡使其达到一个新水平的稳定,达到治愈相关疾病的目的。
影响青少年健康第三大问题
“孩子运动、上楼梯就出现胸闷气短的现象,我们转诊到骨科才知道是脊柱侧弯压迫心脏造成气短。”在北京一家中医正骨推拿服务机构,记者见到不少脊柱侧弯的孩子家长。
脊柱侧弯是脊柱在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产生三维结构畸形,是继肥胖、近视之后,影响青少年儿童健康的“第三问题”,可导致体态和多脏器的异常发育,引发心肺功能障碍。据统计,目前我国青少儿脊柱侧弯发病率达4.12%,年龄多集中在10-16岁。
这家正骨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青少年时期,骨骼发育未完全成熟时,青少年需要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对脊柱造成的影响。由于脊柱侧弯病症早期不痛不痒,容易被家长和学生忽视,越早发现、越早正规治疗是最佳选择。从临床经验来看,通过中医柔性正骨方式能逐渐将一些弯曲回到正位上。
据介绍,脊柱侧弯的诊断方法可采取眼观、手触等脊柱侧弯方法来诊断。“高低肩、弯腰和跪着时后背是否左右水平等方法,家长能观察出孩子是否有脊柱侧弯。”他说,大部分脊柱侧弯患儿都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上述负责人说。
据悉,河北省近5年来筛查中小学生200余万人次脊柱侧弯情况,形成了一套以中医正骨为主、康复训练为辅的综合防控技术,帮5万余名中小学生免去了手术之苦。
中医疗法效果显著
一位40岁女患者长期失眠,难以入睡,且半夜易醒,神情疲惫。她在神经内科检查后无器质性问题,服用安眠药也无效,想寻求中医的解决方法。
“这位患者失眠是由于颈椎病引起的。”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治未病与亚健康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医学会常务委员肖尊雄问诊后说,现代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颈椎病患者增加,而颈椎病引起的失眠容易被忽视。
颈椎病引起的失眠称颈性失眠,不但可加重颈椎病的病情,严重时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研究结果表明,颈性失眠单纯应用药物等治疗方法效果不佳。
肖尊雄说,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引起的失眠多由于颈肌痉挛或颈椎小关节错位,或增生的骨赘直接压迫或刺激椎动脉、颈交感神经节,导致椎动脉痉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而中医称失眠为不寐,主要病因是气血阻滞所致心脑失其所养,中医手法能够疏通气血,达到安神定志作用,治疗颈性失眠疗效显著。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使骨正经柔,气血自流,但要求稳、准、快、巧,切忌暴力。”他说,如果中老年患者,长期失眠,单纯药物治疗无效果,可以考虑从颈椎病辨证施治。
颈椎病除了引起失眠外,还有可能导致视力障碍。“有些患者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眼胀、甚至突然失明等眼部症状。而眼科检查又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用相关眼药也没有明显改善。最后到检查后发现是颈椎病导致。”肖尊雄告诉记者,这些患者属于颈性视力障碍。
他认为,中医推拿、针灸、点穴、手法综合疗法,为临床提供了直接简便有效的治疗途径。但防重于治,避免长期不良姿势,主动练习颈防椎操、八段锦、易筋经等导引方法,避免过贪寒凉,合理膳食营养是预防颈椎病相关症状的重要手段。(□记者 曾亮亮 北京报道)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