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巨蟹座

兰姓是什么民族(四川兰姓是什么民族)

时间:2023-10-04 10:11:55 作者:一夜奈良山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原创」兰姓在姓氏史料中的源流简述

文:兰云峰 编辑:司徒

一、中国姓氏文化

姓名,作为中华文化的脉承之一,是人们以血脉传承为根基的社会人文标识。

我国姓名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我国姓氏庞杂繁多,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这些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则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

在古代,早期“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那时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因此“姓”是“女”和“生”组成。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姞”都从女旁,说明最早的姓是随母姓。

“氏”则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随着氏族规模日益庞大,为了便于管理便将一部分人口分出去,于是在“姓”的基础上产生了“支脉”,称其为“氏”。

直到汉代,姓与氏才合而为一,并以父传子的模式代代相传。

在古代,“名”和“字”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人通常先有“名”,后有“字”,有的人还有号,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

在我国传统习俗中,“名”是婴儿出生百日之后取定的。“字”则是出于避讳、尊重长辈的伦理需要而产生。名与字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如屈原,屈为姓,原为名,平为字,平与原二字相连。许多古人还有号,广义的号有别号、绰号、谥号之分,狭义的号则单指别号。如苏轼,号“东坡居士”。

二、兰姓的起源与演变

兰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今中国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32位,约134万人口。

历史上,兰姓源出主要有三大支:姬姓、芈姓、匈奴。此外,还有源于鲜卑族、羌族、女真族、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族、土家族、瑶族、回族、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兰姓。

第一支出自姬姓,郑国国王姓姬。春秋时期,郑国第11任国君郑穆公之母燕姞怀他之日,梦见天使送来一支兰草,并对她说:“我是你的祖先,把兰草作为你的儿子,兰草是国中最香的草。”于是生下儿子,取名为兰 ,即郑穆公。

传说郑穆公病危时,命身边侍从把房中的兰草割掉,随之而亡。其子孙们感觉神奇,就将兰草敬为神草。后来穆公的一支庶出子孙遂以穆公之名为氏,即兰氏,史称兰氏正宗。兰氏族人大多尊奉郑穆公(姬兰)为得姓始祖。由此,兰氏作为姓氏的历史至少已有2600多年。

第二支系自芈姓。春秋时期,楚怀王封他的小儿子芈兰(熊兰)为上官邑(今河南滑县)大夫,在芈兰的后代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兰氏,世代相传至今。

此外,也是在楚怀王时期,受封兰邑(古代兰陵,今山东枣庄市)的楚国大夫,其后裔遂以邑名为氏,成为兰氏的另外一支。

因此,芈姓兰氏作为姓氏的历史至少已有2300多年。

第三支系来自外族基因的流入,渠道多,较为繁杂。进入秦汉以后,兰姓氏族中开始融入其他民族的血液,多发生在北方地区。主要有:

源于匈奴族,匈奴人四大贵族(呼延、须卜、兰、乔)中的兰氏贵族,就是休屠部的凉州乌洛兰氏、拔列兰氏。在南北朝时,归附于北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乌洛兰氏、拔列兰氏两氏族被改汉姓为兰氏、石氏。

当时,改汉姓为兰氏的还有源于鲜卑族的斯兰氏,改为兰氏、连氏;嗢石兰氏,改为兰氏、石氏;仆兰氏,改为仆氏、普氏、蒲氏、兰氏;独孤氏,改为独孤氏、兰氏、卜氏。

源于羌族,出自古羌族白兰氏部落,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改姓为氏。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满族额哲氏,世居兰河山,后有以居地名称取谐音汉姓为兰氏、哲氏者;满族辉罗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会兰氏”,以姓为氏,冠汉姓为兰氏、辉氏、何氏等;兰库拉氏,冠汉姓为兰氏、郎氏。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札答兰氏、札只剌氏、茶赤剌氏,有冠汉姓为兰氏者;蒙古族乌兰氏,有冠汉姓为兰氏、洪氏者。

源于达斡尔族,汉化改姓为氏。别兰氏、毕力扬氏、瓦兰氏,冠汉姓为兰氏、乔氏等。

源于回族,回族中的兰氏,源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阿思兰之后裔,以兰为氏。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瑶族、回族、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兰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兰氏,世代相传至今。

三、历史上兰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兰姓活动主要在河南和山东一带。

进入秦、汉以后,由于北方民族的加入,使北方兰姓的发展进入相对的快速时期,兰氏基本上在中原一带繁衍发展。并且在河北昌黎地区形成了望族。

两汉以后,中原的兰姓随着南下的移民流扩散到长江以南地区。

唐朝时期,兰氏曾长期称盛于今河北定州,山东莒县、河南平舆一带。并且在重庆、江苏等南方也有了兰氏活动的身影。

宋、元之际,兰氏因仕宦,躲避兵火、瘟灾等原因大举迁徙江南各地,广泛分布于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地。

元朝末期,山西因处于表里山河的特殊地理位置。对当时中原、江东一带饱受战火的老百姓而言,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世外桃源,故而山西兰氏繁衍得较为兴盛。

明朝初期,山西兰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等地。

到了明朝中后期,江苏为兰姓第一大省,约居住了兰姓人口的37%。全国兰姓几乎集中于江苏、山西、山东、河南,四川、河北六省。兰姓人口主要向南方地区迁移。

清朝初期,伴随湖广填四川的运动,两湖之兰氏入迁四川。明、清两代,始有沿海之兰氏飘洋过海,或迁居台湾,或迁居东南亚各地。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兰姓人口基本上是呈上升的增长态势。

四、当代兰姓的分布和图腾

目前兰姓的第一大省为江西,大约占全国兰姓人口的14%。全国兰姓主要分布于江西、黑龙江、四川、广西,这四省区集中了兰姓人口的43%。其次分布在贵州、辽宁、内蒙古、重庆、河南、陕西,这六省区又集中了兰姓人口的27%。

如今,兰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四川省的成都龙泉驿、雅安市、荥经县、凉山彝族自治州、广安市、阆中市;吉林省的长春市;青海省的大通县、湟源县;江西省的上饶市;河北省的石家庄无极县、赵县、泊头市、保定市、沧州市南皮县、廊坊市三河县、冀州市;山东省的平度市、菏泽市东明县、日照市、烟台市龙口市、莱西市;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常德津市市、邵阳市新宁县;山西省的运城市、临汾市洪洞县、原平市;江苏省的连云港市灌南县、淮安市涟水县、扬州市;甘肃省武威市、天水;黑龙江省的海伦市;陕西省的延安市;河南省的偃师市、平顶山市宝丰县、南阳市唐河县、洛阳市孟津县;云南省的昆明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的托县、和林县、武川县、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赤峰市翁牛特旗;湖北省的团风县;安徽省的阜阳市、淮北市、巢湖市和县;以及上海市、北京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区,均有兰氏族人分布。

兰氏宗族的图腾

兰氏图腾释义:

【释义】兰,本义是兰草,即香草,也称泽兰。多年生草本,菊料,有香味,全草可供药用。

【起源】在周宣王执政时期,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公元前627年,新任国王姬子兰即位,史称郑穆公。

传说,郑穆公之母在生他时,梦见天使手执一株兰草,异常恭敬地赠予她,其时幽香扑鼻,醒来似乎余味无穷,不久即产下一子,取名子兰。姬子兰在位二十二年。子孙以其名为氏,称兰氏。得姓始祖:郑穆公(子兰)

五、兰姓血型

据有关资料,兰姓人群的血型分布大致为:O型占35.4%,A型占28.9%,B型占27.5%,AB型占8.2%。

六、宋朝《百家姓》

宋朝初年,钱塘一老儒编写了《百家姓》,由于押韵顺口,简短易记,应用广泛,流传至今。

《百家姓》共收集486个姓氏,其中单姓408个、复姓78个。明朝时有人又编写了《千家姓》,收集了1968个姓氏,但远不能取代《百家姓》的霸主地位。

宋朝《百家姓》,兰姓不在列。

七、新百家姓

根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6年)的相关抽样数据资料,统计出中国的姓氏有12000个到13000个。

1、1987年5月2日,袁义达将此次姓氏统计中排名前一百位的姓氏公之于众,被称为“新百家姓”,兰姓不在列。

2、1996年,袁义达、杜若甫编著的《中华姓氏大辞典》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后记附有“中国当代三百大姓排名。”兰姓在新百家姓排名:第154位

3、《中国四百大姓》

为了让人们充分了解中国姓氏文化,袁义达等将8万人以上的400种姓氏集纳成《中国四百大姓》一书,对每一个姓氏的图腾、起源演变、外族基因融入、分布迁移、传统文化、宗族先贤、血型分布规律等,均进行了系统阐述。2013年,该书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400种姓氏的人口大约占我国总人口的97%。其中,兰姓排列132位,105万人。

据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研究,我国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姓氏有2400种,占总人口97.93%;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姓氏有1421种,占总人口97.90%;人数在1万人以上的姓氏有717种,占总人口97.71%;人数在1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374种,占总人口96.80%;人数在10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153种,占总人口90.67%;人数在100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23种,占总人口56.61%。

八、《千字文》

《千字文》出自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 )南朝才人周兴嗣。全文由完全不重复的一千个字组成,包含了天文、地理、历史、社会、伦理、教育等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南朝《千字文》中,收录了兰字,位于第九行,第138字。

九、明朝《皇明千家姓》

明朝初年,翰林院编修吴沉、刘仲质根据当时户部所藏的户口名册,模仿宋代《百家姓》体例,编成了《皇明千家姓》。作为蒙学课本。

这本《千家姓》共收单姓一千七百六十八,复姓二百,共一千九百六十八姓,二千一百六十八字。改用“朱”字居首,四言押韵。

其中,收录了兰字,位于第九行第十字,第138字。

十、《新编千家姓》(共收录2076个姓氏)

《新编千家姓》(2007年2月出版)资料来源于阎福卿等编的《中国姓氏汇编》。但篇中只是将姓氏按拼音的方式排列了一下,共收有2076个姓氏。其中,2004个单姓,90个复姓,以七言四句歌谣体的形式,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

此外,在近年来出版的《千家姓》(总计收录单姓2304个)、《千家姓》(收录2876个姓氏)等多种不同版本的《千家姓》中,兰姓,均有收录。排名位次从132-270名不等。

十一、公安部数据库汉字姓氏排名

公安部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对近13亿人口的数据库中统计,正在使用的汉字姓氏约 3500个,分为四个等级:

1、最常见姓氏是占到总人口的千分之一以上的,有133个,占汉族总人口的91%;

2、常见姓氏是人口占总人口万分之一与千分之一之间的,有214个;

3、罕见姓氏是占总人口的十万分之一与万分之一之间的,共有299个;

4、稀有姓氏是低于总人口十万分之一的,大约有2800个。

其中,兰姓位居一等第103名。

「原创」兰姓在姓氏史料中的源流简述

文:兰云峰 编辑:司徒

一、中国姓氏文化

姓名,作为中华文化的脉承之一,是人们以血脉传承为根基的社会人文标识。

我国姓名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我国姓氏庞杂繁多,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这些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则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

在古代,早期“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那时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因此“姓”是“女”和“生”组成。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姞”都从女旁,说明最早的姓是随母姓。

“氏”则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随着氏族规模日益庞大,为了便于管理便将一部分人口分出去,于是在“姓”的基础上产生了“支脉”,称其为“氏”。

直到汉代,姓与氏才合而为一,并以父传子的模式代代相传。

在古代,“名”和“字”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人通常先有“名”,后有“字”,有的人还有号,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

在我国传统习俗中,“名”是婴儿出生百日之后取定的。“字”则是出于避讳、尊重长辈的伦理需要而产生。名与字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如屈原,屈为姓,原为名,平为字,平与原二字相连。许多古人还有号,广义的号有别号、绰号、谥号之分,狭义的号则单指别号。如苏轼,号“东坡居士”。

二、兰姓的起源与演变

兰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今中国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32位,约134万人口。

历史上,兰姓源出主要有三大支:姬姓、芈姓、匈奴。此外,还有源于鲜卑族、羌族、女真族、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族、土家族、瑶族、回族、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兰姓。

第一支出自姬姓,郑国国王姓姬。春秋时期,郑国第11任国君郑穆公之母燕姞怀他之日,梦见天使送来一支兰草,并对她说:“我是你的祖先,把兰草作为你的儿子,兰草是国中最香的草。”于是生下儿子,取名为兰 ,即郑穆公。

传说郑穆公病危时,命身边侍从把房中的兰草割掉,随之而亡。其子孙们感觉神奇,就将兰草敬为神草。后来穆公的一支庶出子孙遂以穆公之名为氏,即兰氏,史称兰氏正宗。兰氏族人大多尊奉郑穆公(姬兰)为得姓始祖。由此,兰氏作为姓氏的历史至少已有2600多年。

第二支系自芈姓。春秋时期,楚怀王封他的小儿子芈兰(熊兰)为上官邑(今河南滑县)大夫,在芈兰的后代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兰氏,世代相传至今。

此外,也是在楚怀王时期,受封兰邑(古代兰陵,今山东枣庄市)的楚国大夫,其后裔遂以邑名为氏,成为兰氏的另外一支。

因此,芈姓兰氏作为姓氏的历史至少已有2300多年。

第三支系来自外族基因的流入,渠道多,较为繁杂。进入秦汉以后,兰姓氏族中开始融入其他民族的血液,多发生在北方地区。主要有:

源于匈奴族,匈奴人四大贵族(呼延、须卜、兰、乔)中的兰氏贵族,就是休屠部的凉州乌洛兰氏、拔列兰氏。在南北朝时,归附于北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乌洛兰氏、拔列兰氏两氏族被改汉姓为兰氏、石氏。

当时,改汉姓为兰氏的还有源于鲜卑族的斯兰氏,改为兰氏、连氏;嗢石兰氏,改为兰氏、石氏;仆兰氏,改为仆氏、普氏、蒲氏、兰氏;独孤氏,改为独孤氏、兰氏、卜氏。

源于羌族,出自古羌族白兰氏部落,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改姓为氏。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满族额哲氏,世居兰河山,后有以居地名称取谐音汉姓为兰氏、哲氏者;满族辉罗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会兰氏”,以姓为氏,冠汉姓为兰氏、辉氏、何氏等;兰库拉氏,冠汉姓为兰氏、郎氏。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札答兰氏、札只剌氏、茶赤剌氏,有冠汉姓为兰氏者;蒙古族乌兰氏,有冠汉姓为兰氏、洪氏者。

源于达斡尔族,汉化改姓为氏。别兰氏、毕力扬氏、瓦兰氏,冠汉姓为兰氏、乔氏等。

源于回族,回族中的兰氏,源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阿思兰之后裔,以兰为氏。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瑶族、回族、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兰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兰氏,世代相传至今。

三、历史上兰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兰姓活动主要在河南和山东一带。

进入秦、汉以后,由于北方民族的加入,使北方兰姓的发展进入相对的快速时期,兰氏基本上在中原一带繁衍发展。并且在河北昌黎地区形成了望族。

两汉以后,中原的兰姓随着南下的移民流扩散到长江以南地区。

唐朝时期,兰氏曾长期称盛于今河北定州,山东莒县、河南平舆一带。并且在重庆、江苏等南方也有了兰氏活动的身影。

宋、元之际,兰氏因仕宦,躲避兵火、瘟灾等原因大举迁徙江南各地,广泛分布于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地。

元朝末期,山西因处于表里山河的特殊地理位置。对当时中原、江东一带饱受战火的老百姓而言,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世外桃源,故而山西兰氏繁衍得较为兴盛。

明朝初期,山西兰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等地。

到了明朝中后期,江苏为兰姓第一大省,约居住了兰姓人口的37%。全国兰姓几乎集中于江苏、山西、山东、河南,四川、河北六省。兰姓人口主要向南方地区迁移。

清朝初期,伴随湖广填四川的运动,两湖之兰氏入迁四川。明、清两代,始有沿海之兰氏飘洋过海,或迁居台湾,或迁居东南亚各地。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兰姓人口基本上是呈上升的增长态势。

四、当代兰姓的分布和图腾

目前兰姓的第一大省为江西,大约占全国兰姓人口的14%。全国兰姓主要分布于江西、黑龙江、四川、广西,这四省区集中了兰姓人口的43%。其次分布在贵州、辽宁、内蒙古、重庆、河南、陕西,这六省区又集中了兰姓人口的27%。

如今,兰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四川省的成都龙泉驿、雅安市、荥经县、凉山彝族自治州、广安市、阆中市;吉林省的长春市;青海省的大通县、湟源县;江西省的上饶市;河北省的石家庄无极县、赵县、泊头市、保定市、沧州市南皮县、廊坊市三河县、冀州市;山东省的平度市、菏泽市东明县、日照市、烟台市龙口市、莱西市;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常德津市市、邵阳市新宁县;山西省的运城市、临汾市洪洞县、原平市;江苏省的连云港市灌南县、淮安市涟水县、扬州市;甘肃省武威市、天水;黑龙江省的海伦市;陕西省的延安市;河南省的偃师市、平顶山市宝丰县、南阳市唐河县、洛阳市孟津县;云南省的昆明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的托县、和林县、武川县、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赤峰市翁牛特旗;湖北省的团风县;安徽省的阜阳市、淮北市、巢湖市和县;以及上海市、北京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区,均有兰氏族人分布。

兰氏宗族的图腾

兰氏图腾释义:

【释义】兰,本义是兰草,即香草,也称泽兰。多年生草本,菊料,有香味,全草可供药用。

【起源】在周宣王执政时期,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公元前627年,新任国王姬子兰即位,史称郑穆公。

传说,郑穆公之母在生他时,梦见天使手执一株兰草,异常恭敬地赠予她,其时幽香扑鼻,醒来似乎余味无穷,不久即产下一子,取名子兰。姬子兰在位二十二年。子孙以其名为氏,称兰氏。得姓始祖:郑穆公(子兰)

五、兰姓血型

据有关资料,兰姓人群的血型分布大致为:O型占35.4%,A型占28.9%,B型占27.5%,AB型占8.2%。

六、宋朝《百家姓》

宋朝初年,钱塘一老儒编写了《百家姓》,由于押韵顺口,简短易记,应用广泛,流传至今。

《百家姓》共收集486个姓氏,其中单姓408个、复姓78个。明朝时有人又编写了《千家姓》,收集了1968个姓氏,但远不能取代《百家姓》的霸主地位。

宋朝《百家姓》,兰姓不在列。

七、新百家姓

根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6年)的相关抽样数据资料,统计出中国的姓氏有12000个到13000个。

1、1987年5月2日,袁义达将此次姓氏统计中排名前一百位的姓氏公之于众,被称为“新百家姓”,兰姓不在列。

2、1996年,袁义达、杜若甫编著的《中华姓氏大辞典》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后记附有“中国当代三百大姓排名。”兰姓在新百家姓排名:第154位

3、《中国四百大姓》

为了让人们充分了解中国姓氏文化,袁义达等将8万人以上的400种姓氏集纳成《中国四百大姓》一书,对每一个姓氏的图腾、起源演变、外族基因融入、分布迁移、传统文化、宗族先贤、血型分布规律等,均进行了系统阐述。2013年,该书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400种姓氏的人口大约占我国总人口的97%。其中,兰姓排列132位,105万人。

据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研究,我国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姓氏有2400种,占总人口97.93%;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姓氏有1421种,占总人口97.90%;人数在1万人以上的姓氏有717种,占总人口97.71%;人数在1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374种,占总人口96.80%;人数在10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153种,占总人口90.67%;人数在100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23种,占总人口56.61%。

八、《千字文》

《千字文》出自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 )南朝才人周兴嗣。全文由完全不重复的一千个字组成,包含了天文、地理、历史、社会、伦理、教育等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南朝《千字文》中,收录了兰字,位于第九行,第138字。

九、明朝《皇明千家姓》

明朝初年,翰林院编修吴沉、刘仲质根据当时户部所藏的户口名册,模仿宋代《百家姓》体例,编成了《皇明千家姓》。作为蒙学课本。

这本《千家姓》共收单姓一千七百六十八,复姓二百,共一千九百六十八姓,二千一百六十八字。改用“朱”字居首,四言押韵。

其中,收录了兰字,位于第九行第十字,第138字。

十、《新编千家姓》(共收录2076个姓氏)

《新编千家姓》(2007年2月出版)资料来源于阎福卿等编的《中国姓氏汇编》。但篇中只是将姓氏按拼音的方式排列了一下,共收有2076个姓氏。其中,2004个单姓,90个复姓,以七言四句歌谣体的形式,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

此外,在近年来出版的《千家姓》(总计收录单姓2304个)、《千家姓》(收录2876个姓氏)等多种不同版本的《千家姓》中,兰姓,均有收录。排名位次从132-270名不等。

十一、公安部数据库汉字姓氏排名

公安部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对近13亿人口的数据库中统计,正在使用的汉字姓氏约 3500个,分为四个等级:

1、最常见姓氏是占到总人口的千分之一以上的,有133个,占汉族总人口的91%;

2、常见姓氏是人口占总人口万分之一与千分之一之间的,有214个;

3、罕见姓氏是占总人口的十万分之一与万分之一之间的,共有299个;

4、稀有姓氏是低于总人口十万分之一的,大约有2800个。

其中,兰姓位居一等第103名。

姓氏文化 | 繁简异体字姓氏辩考

作者:王万江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姓氏你我他公众号

汉字的形成分“六书”,历数千年发展演变,又有甲骨文、篆、

隶、楷、行、草体之别,还有一重要的历史遗存文化现象:繁简字或异体字。在丰富了文化内涵的同时,无意中或增加了认知难度。尽管通常已不再使用繁体字或尽量避免异体字,可有些繁简字或异体字作为姓氏,在崇尚文明、向往法制社会的今天,就不能视而不见或随便混用了。如——

後姓与后姓

读音:Hòu。

相同点: 常有人把“後”写成“后”。

不同点: 来源不同

後姓,相传是上古时东夷部族首领太皞(又昊)之孙後照的后代有以“後”为姓的,见《姓氏考略》。又有侯姓改的,见《元和姓纂》。

后姓,多民族,多源流。

相传,共工氏之子句龙为黄帝时主掌土地的官员后土,(后来,被视为土地神)子孙有以官为氏的,简称后氏,见《风俗通》。

春秋时,鲁孝公之子巩封于郈(今山东东平东),其后代有以邑为氏的,又简笔为后氏,见《姓觽》。春秋时楚公族后人有以后为氏的,见《路史》。齐太史殷之女为襄王后,后族赐姓后氏,见《新纂氏族笺释》。清代甘肃土司有后氏,见《清史稿》。

由上可知,后、後两姓来源不同。(未注明的均见《中国姓氏大辞典》。下同。)

另,表示时间先后、空间前后、次序不同、子孙后代之“后”时,“后”与“後”通用。而指古代君王的先后之“后”(如先王、后主)或皇后之“后”时不可与“後”互用。同理,源于公族后人或皇(王)后的“后”姓,与後不称是繁简字,也不可与“後”姓混用。“后”、後”应为两姓。且,后姓可与郈姓或厚姓互通,而後姓不可。

历史人物

後赞,五代时后汉兖州瑕邱人,任飞龙使。

後敏,明时太平府人,陕西布政司参议。

后处,春秋时齐国人,孔子弟子。

现状

後姓主要在宁夏固原,山西太原、平顺、长子、壶关,四川仪陇,安徽宣城,台湾台北、嘉义、桃园、高雄等地。后姓分布较广,以四川、云南两省较多。

建议 鉴于如上初步考证,後字与后有部分不属繁简字,或部分後姓与后姓二者没有生物学上的血缘关系,为防混乱,两姓不应以同姓互通。

饑与飢、饥姓

读音 :饑与飢、饥姓Jī 飢(饥)又Qí。

相同点 :饑、飢都可简化为饥。

不同点:部分读音不同。(见“读音”)

来源不同 饑,周平王分给康叔的殷民之七族中有饑氏。(见《左传·定公四年》、《姓觽》、《中国姓氏大辞典》)

飢,又Qí(耆),有不同源流。一是系自商代饥国,也称耆国,即商周时黎国(故地在今山西黎城东北)。周文王伐饥后,其子孙以国为氏。到了春秋,周封康叔于卫时,分给的商民七姓中有饥氏。见《古今姓氏书辩证》、《史记·殷本记》、《郑樵通志》、《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或《元和姓纂》,尤以《明伦汇编·氏族典》记载简明:“古有饥国,西伯而灭之,而其子孙遂以国为氏也”。(见《饥姓·姓氏起源》)二是汉代西羌沈氏,当地熊种等大豪均有饥姓。原由饥恬氏简文,再简笔为饥氏。(见《姓氏考略》)后演化为阝几(拼写)氏、巾几(拼写)氏。(见《中国姓氏大辞典》)

郡望或历史人物不同 饑姓郡望在河南,而饥姓郡望是黎阳。《奇姓通》中的饥恬,应是源汉代西羌沈氏的飢姓人物,滇昌的大豪。

由上可知,饑或飢姓来源不同,后来都有简化为饥姓的,但仍有分别保留原姓至今的。

因此,饑与飢不同,而饥有Jī或Qí两音,或称由饑姓简化的饥姓音为Jī,而飢姓简写的饥姓则有Jī、Qí两音。

现状 饑姓欠详,飢姓在湖南、江苏滨海等有。(见《中国姓氏大辞典》)

建议 为使用方便,饑在大陆可用简化饥(Jī),而保留飢的(Qí)姓。

厯、歷、歴、暦、厤、历与厲、厉姓

读音 Lì,其中,厉的lài(同癞)不可作姓用。

字形与姓氏 厯、歷、歴、暦、厤、历中的歴、暦、厤、历可作姓用。(见《辞海》)但《中国姓氏大辞典》只载:歴(历)姓。《新华词典》没把历(厯、歷、歴、暦、厤)注为姓用字。

厉(厲)姓。(见《辞海》)厲、厉姓。(见《中国姓氏大辞典》)而《新华词典》没注厉为姓用字,也没标明与厲之关系,有(古)又同“癞”(lài)。

《新华字典》:历(歴、暦、厤)和厉(厲)都没显示是姓。

姓氏来源

历(歴、暦、厤)姓有三个来源:一是商时侯伯之国,(故地在今河南禹州。以下省略“故地”字样)见《路史》。春秋初灭于郑,以国为氏。二是作为姓,见《姓苑》。当为狄历氏之后,见《姓氏寻源》。三是古代有历正之官,主管历法,或以官为氏,参见《中国姓氏大辞典》。

厉(厲):多民族,多来源。主要有:①以国为氏,分两支。地处义阳随县(故地在今湖北随州东北殷店)古厉国,西周初之国,后灭于楚。(见《姓觽》、《风俗通》)位于河南鹿邑东(今为古厉乡)的商末古历国,春秋初也灭于楚。厉或历国子孙均以国为氏,历有改为厉的。(见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②以谥为氏,出姜姓,为春秋时齐厉公之后。(见《通志·氏族略》)③赐改姓,源三国东吴宗族,夏口都督孙秀,因厌吴主孙皓而奔晋,孙皓随后改秀为厉氏。(见《三国志·江表传》)另有唐代宗室新兴王李晋参与太平公主谋反,被诛并改姓厉。满、蒙等民族也厉姓。

现状 由上可知,除源于河南鹿邑的古历国“历”姓与“厉”姓互通外,历或厉姓其他源流都互不相关。但在汉字演化或简化过程中,本该由歴、暦、厤姓简为历姓,厲姓简为厉姓,可事实上厉姓有直接简成笔画更少的“历”姓;或有人分不清厉、历姓的来龙去脉,喜欢去繁就简,将厲、厉简为历,造成歴、暦、厤或厲、厉都是“历”姓。

目前,集中于湖南、江苏、浙江的Lì姓主要是厉姓(其他地方也有零星分布),占全国总人口约0.0063%,而以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安徽四省为主的Lì姓(其他地方也有零星分布)应是历姓,占全国总人口约0.0043%,而东三省和安徽占约70%。

建议 为规范姓氏用字在编撰族谱或中外交流等各种情况下繁简字的互通互用,应遵循法定规则:即,歴、暦、厤简为历,厲为厉。

蘭、兰与藍、蓝姓

读音 Lán 另,蓝的la、lan二音不可作姓用。(《审音表》已取消la)

字形与姓氏 兰(蘭)见《辞海》、《中国姓氏大辞典》姓,蓝(藍)见《辞海》、《中国姓氏大辞典》姓,而《新华词典》没标明藍是蓝的繁体。

来源不同 兰或蓝姓都多民族,多源流。

兰姓主要有:①出自姬姓,以人名为氏。郑穆公名兰,支庶以王福名为氏,见《元和姓纂》。②以食采地名为氏,出楚大夫之采邑兰(故地在今山东苍山西南兰陵镇),后人有因以为氏,见《路史》。③匈奴贵族姓,出三国时匈奴四姓之一,见《元和姓纂》。④少数民族复姓该汉姓,出北魏孝文帝改乌洛兰氏(即赫连部之乌落兰氏或称代北鲜卑族乌落兰氏)为兰氏,(见通志·氏族略》、《起源于洛阳的姓氏》)另有代北乌桓氏或乌兰氏中有改兰氏的;蒙古族呼兰氏、凯烈氏、喀喇氏改兰氏(见《续通志·氏族略》)、裕固族兰恰克氏,另有回、满、壮、苗、侗、傣、黎、藏和纳西、撒拉、布依、傈僳、仡佬、俄罗斯等民族也有兰氏。还需提及的是广西茶山瑶族大姓——蓝姓改姓兰的。(见《中国姓氏大辞典》)

蓝主要有:①以地名为氏。如,先后有两支以蓝田之地为氏的。一是战国时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命为蓝君,蓝即蓝田(故地在今陕西蓝田县。以下略“故地”字样——作者注)子孙因以为氏,见《竹书纪年》。另有《战国策》载:中山大夫蓝诸君的先祖食采于蓝田,因氏。还有一支蓝氏源于蓝邑(今湖北钟祥西北),该支系芈姓,出自楚公族食采,因氏,见《姓觽》。②氏族名为氏。壮族姓,出该族对水的崇拜——壮族视水为蓝,也为氏族名。③少数民族该汉姓。如,蒙古族中呼和特努氏、呼和奴惕氏汉姓为蓝。特别是裕固族蓝恰克氏,汉化蓝氏;回、满、黎、瑶、畲、侗、傣等族也有此姓。

历史人物

兰 殊,十六国时前秦人,将军。

兰宗周,唐代地理学家。

兰 玉,直隶赵州人,明成化八年进士及第。

蓝采和,唐末逸士,八仙之一。

蓝 玉,明代常遇春妻弟,文武大吏。

蓝廷珍,清代福建水师提督,为台湾的治理和开发做出重大贡献。

现状 兰姓,分布较广,约占全国人口的0.06%。黑龙江、四川、江西、广西、贵州五省区多此姓,占全国兰姓人口的48%。蓝姓,分布广,约占全国人口的0.0119%。浙江、广东、福建、广西四省区多此姓,约占全国蓝姓人口的80%。黑龙江等地亦有。

两点说明:1、源于裕固族的兰姓或蓝姓,分别出自兰恰克氏或蓝恰克氏。二者一字之差,不宜混淆。

2、除茶山瑶族的兰、蓝同源外,二姓其他来源各不相同。因此,将繁体字的藍或蘭写成简化字时,应是藍→蓝或蘭→兰。但因瑶族蓝的缘故,不懂姓源或族谱的当事人或其他人,会有随便乱简化的。多数情况是:因兰字笔画相对较少,就造成本该是蓝姓的,也简化成了兰,即藍→蓝→兰。

建议 大陆用蓝、兰,港澳台用藍、蘭,且藍或蓝不可再简化为兰。

韓、韩、 卜(拼写)姓

读音 Hán

字解 韓,形声,小篆从,倝声。井栏。类推简作“韩”。(见《辞海》)

韩,周代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南中部、山西东部。为秦所灭;姓。(见《新华词典》)

卜,系韩俗写体,即韩氏。(见《中国姓氏大辞典》)

韩姓来源 多民族,多来源。①除以封地、封国为氏(见《姓氏寻源》、《国语》、《姓氏考略》)外,最早得姓始于黄帝之孙(昌意子)韩流。(见《姓氏寻源》)②汉武帝时朝鲜籍荻直侯韩陶。(见《两汉迄五代人居中国之蕃人民族研究,<两汉至五代蕃姓录>》)③南匈奴韩氏。(见《后汉书》)④北魏时改大汗氏(即步大汗氏)为韩氏和蜀族韩氏。(见《魏书》)⑤唐宪宗时倭国(日本)人韩志和(见《太平广记》)及西夏党项人姓。(见《西夏文化》)⑥明时甘肃临夏地区土司韩姓,系“可汗”谐音省称。(见《明代以来甘肃青海间的土司和僧及其与古史研究》)⑦另有蒙古八旗姓、满洲八旗姓、明初撒拉族土司、鄂伦春族、及苗彝、壮、白、黎、侗、傣、畲、水、保安、土家、布依、仡佬、达斡尔等民族改汉姓韩。又有演化为榦(Hán)氏、韓字“韋”上加“”(Hán)氏的。

历史人物

韩浞(寒浞),夏代伯明氏之子,韩姓远古始祖。

韩非,战国时韩国诸公子之一,法家代表人物,口吃,善著书,有《韩非子》传世,影响很大。

韩信,年轻时忍胯下之辱,西汉开国重臣、兴汉“三杰”之一。被封齐王,后楚王,终遭吕后所杀。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惠珍,1981年生于韩国首尔,演员。

现状 韩姓,河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七省多此姓,占全国韩姓人口的58%,其他地方也有分布,当代第26位大姓,占全国总人口0.60%。

韓姓为港台及海外韩姓用字或某些老式族谱上使用。

卜,台湾台北有此姓,不同于韓。

大陆推行简化字后,有韩、卜互用的,但现在正规文件、材料、媒体等只用韩,坊间偶有用卜的。第二次简化字方案已取消卜,恢复韩。

榦、韓字“韋”上加“”分别出现在《姓觽》或《李氏中文字典》、《中国姓氏大辞典》。

建议 大陆用韩,台湾韓、卜顺其。

閻、阎、閆、闫姓

读音 Yán

相互关系

閻与阎:《辞海》,该书未收录閆或闫字。

阎与閆:繁简字,见《新华词典》,该书未收录閻与阎或閆与闫之关系的词条。

阎与闫:今阎氏多俗写作闫,见《中国姓氏大辞典》。《五音集韵》:“闫,同阎义,俗用。”《百家姓》阎、闫两姓并存。

閆与闫:《说文》有阎而无闫。今《姓谱》分为两姓,见《正字通》,亦见姓苑》。或系阎氏之俗写,见《中国姓氏大辞典》。

姓氏来源

閻(阎):多民族,多来源。①系自姬姓。周武王封太伯(亦称秦伯)曾孙仲奕于阎乡(今河南西华县),因以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辩证》。又,周康王少子封于阎城,子孙以其封地为氏。②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晋成公子懿食采于阎邑,(今山西万荣西南之阎景镇),晋灭后,子孙散居河洛,以前辈原采邑名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辩证》。③楚有阎氏,见《中国上古史新探》。④河南河阴阎氏,源出代人,见《西汉迄五代人居中国之蕃人民族研究<西汉至五代蕃姓录>》。⑤清代世居沈阳的满洲人阎扎拉氏、布雅穆齐氏、颜之哈拉氏等改汉姓。⑥达斡尔族亚尔兹氏汉化姓。⑦蒙古族阎胡德氏、初兀日赤兀惕氏汉姓有阎。⑧回、东乡等民族有此姓。以上未注出处的,均见《中国姓氏大辞典》。

閆(闫):蒙古族 闫忽德氏,汉姓有闫。回、满、瑶、蒙古、保安等民族都有闫姓。

历史人物

阎敖,春秋时楚大夫。

阎职,春秋时齐大夫。

闫亨,晋怀帝(司炽,公元307-312年在位)时辽西人。

闫育,明时山西解县人,洪武(1368-1398年在位)中以礼部员外郎改知县。

闫学晶,(1971- )吉林东辽县人,国家一级演员,副师级。

现状 阎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人口的0.252%,当代第75位大姓,河南、黑龙江、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六省及汉、回、满、蒙古、东乡、达斡尔等民族有此姓,约占全国阎姓的68%。

闫姓,甘肃静宁、山西、陕西多此姓,四川、台湾等地回、满、瑶、蒙古、保安等民族都有此姓。

由上可知几点:一、阎是一个古老姓氏,早在西周初就有了;二、闫姓最迟产生于西晋,距今不少于1700年;三、古今专业图书对阎、闫之关系说法不一,有称阎与閆繁简字或闫为阎俗写,是阎姓别支,属简化字讹形成的“俗用”,严格讲为阎姓一族。(见《闫姓起源》)另有将二者明确分为两姓;四、认为将阎简化成闫属新中国(1954年)汉字简化制度造成的说法是不客观的,充其量只能说:上世纪50年代的汉字简化运动,加快了阎、闫两姓融合或阎姓简化的进程;五、从历史和现实综合分析,阎、闫应为两姓较为合适,二者不宜互通。

萧、蕭与肖姓

读音 Xiāo 肖,另有xiào。

辨字

萧:①草名,蒿子的一种。②冷落、衰败。没有生气的样子。③姓。(见《新华词典》)

蕭, 萧的繁体字。作形容词用,表示清静;冷落。作名字用,是姓。参见《辞海》、《中国姓氏大辞典》。

肖与萧 ①Xiāo,名词:姓(“萧”俗作“肖”)②xiào动词:相似;类似。(见《辞海》)③Xiāo,姓。即“萧”。Xiào,像,相似。(见《新华词典》)③肖Xiāo,亦读孝(Xiào)。萧姓之俗写。见《汉语大字典》。(见《中国姓氏大辞典》)

姓氏来源

萧(蕭)① 殷六族之一,见《古今姓氏书辩证》。②系自子姓,属以国(今安徽萧县)名为氏,源商王帝乙庶子薇子启后裔。(见《风俗通》)③系自嬴姓,舜臣伯翳(又作伯益)之后有萧氏,见《姓氏考略》。④契丹姓,辽后族,源萧翰。(见《辽史》、《古今姓氏书辩证》)

⑤改姓,辽太祖改后族姓或辽太宗改舒鲁氏为萧氏,见《续通志·氏族略》;又辽建国后,将已被改为孙氏的原大贺氏再次改为萧氏。(见《中国姓氏大辞典》、《辽夏金元史》)⑥辽时奚有五世族,与辽人为婚姻......按例称萧氏,见《金史拾补五种》。⑦满族人姓。清满洲八旗中伊喇氏、石穆鲁氏等改萧氏。⑧佤族司彭雅特氏等几姓汉化为萧。⑨普米族的巴落瓦支氏,汉姓为萧、马、杨等。⑩除南北朝时南齐武帝萧赜因巴东王子响叛,改其萧为蛸。其后裔有改回萧的。

肖姓 ① 汉时已有肖姓,见《万姓通谱》。②四川、甘肃一带白马人姓斜茹氏,原意马鸡,汉姓为肖,见《白马人的姓氏》。另见前“辨字”之“肖”。

历史人物

萧大心,春秋时人,宋戴公裔孙。

萧何,汉时沛郡人,高祖刘邦定天下,其功第一,封酂侯、丞相

萧劲光,别名肖劲光,共和国开国大将、中国人民海军主要创建人之一。

肖安国,汉时人,见《印薮》。

肖靖,明时褒城人,宣德年间解元。

现状

萧(蕭)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人口的0.58%,当代第30位大姓。山东、四川、湖北、湖南、广东、江西六省较多,约占全国萧姓人口的64%。汉、满、白、苗、壮、侗、傣、彝、土家、阿昌、台湾土著等民族有此姓。

肖姓,分布广,汉、回、满、苗、壮、瑶、侗、傣、水、佤、土家、纳西、蒙古、锡伯、普米拉今祜等民族均有。

小结:一、萧、肖二姓都多民族、多源流,很古老。萧姓在殷、周时已有,肖最迟出现在汉代。清代满族等多个民族汉化都有肖姓。二、肖为萧俗字,而不是简字,二者本无关联,只是同音、肖的笔画简洁,被民间自行俗化,加上1954年汉字简化时的国家提倡,也是造成“萧”俗为“肖”的原因之一。三、萧姓常不规范俗写为肖,使两姓混淆,致肖姓人数明显增多。

建议 由国家引导、两姓人口积极配合,通过修谱牒等逐步趋于规范,尽力避免混用情况的延续。

傅、付姓

读音 Fù

字解 傅 1、fù,动词:辅佐;辅助。教育;教导。附着;依附。Fù,名词,姓。(见《辞海》)

2、fù,负责教导或传授技艺的人。辅助,教导。附着,加上,等等。(参见《新华词典》)

付 1、fù,动词:给,交给。Fù,名词,姓。(见《辞海》)

2、fù,动词:交,给。量词。指中药。如,抓两~药。(参见《新华词典》)

在《新华词典》里都只指傅、付是动词,没确定为姓。在《辞海》中二字为既非繁简、又不是异体的同音字,两个独立的姓。

姓氏来源 两姓都多民族、多来源。

傅姓 ①国名为氏。舜后裔有傅国(今山东枣庄南),见《姓源》等。

②以邑为氏。夏封尧裔大由(又狸大繇)于傅邑(即古傅国地),因氏,见《古今姓氏书辩证》。③以居地为氏。商时贤人傅说后代,居于傅岩(今山西平陆东)者,因以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辩证》。④少数民族姓氏。西汉时西羌有傅姓,见《汉书》;西南夷,有牂牁傅氏,见《后汉书》;满族复姓汉化简文姓:清满洲八旗姓傅佳氏、富察氏,满洲人姓傅锡里氏、傅哈氏、富叉哈卡氏、拉木都鲁氏的汉姓有傅氏;清代高丽人姓;清代蒙古族改汉姓有傅氏;赫哲族傅特氏改汉简化姓或其他民族汉化姓。

付姓①春秋时郑人史付之后,见《元和姓纂》。②少数民族改汉姓。如清满洲八旗姓富察氏,辽宁沈阳锡伯族付佳氏,蒙古族呼和绍布氏,赫哲族傅特氏等有汉化付氏。今已普遍成为傅姓之俗写。

历史人物

傅说,傅姓始祖之一,商代大贤。

傅瑕,春秋时郑大夫。

傅宽,汉代阳陵侯。

傅雷,(1908-1966)江苏南汇人,著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

付吉,明代河北大城人,永乐中任监察史。

付(傅)善祥,金陵(今南京)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状元。

付(傅)全有(1930- )山西原平市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总参谋长。

现状

傅姓分布很广,当代第53位大姓,在台湾排第56位。付姓第871位。河南、河北、山东、湖北、湖南、、四川、安徽、江西、浙江九省多此姓。

付姓分布广泛,汉、回、满、瑶、蒙古、赫哲、纳西、布依、土家、傈僳等民族都有。

现实中,傅与付姓常令人纠结不清,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读音相同,字的结构上“傅”去“甫”即“付”字,在老百姓中文化人少的相当长历史时期,人们为书写和记忆方便,常有将傅简化为付的;二是赫哲族的傅特氏,汉化简文为傅后,又有简笔成付姓的。此傅与付是可互用,或各为分支,有待相关族谱佐证。但其延续至今,其他少数民族复姓汉化改傅的或多有效仿之;三是1954年汉字改革后,原多个少数民族姓傅的或其他不同来源的傅姓,多有改为付姓的。

建议 国家引导、有关傅改付的姓氏,特别是常常随意互混的,在自愿与合法的前提下,日趋规范,最好连同类似姓氏一起尽快限时走向规范。如,伍与五、陆与六、萬与万等有关大小写数字姓、(见本人《大小写数字姓氏异体分辨录》)或点与點、台与臺、云与雲、广与廣、俎与爼、宁与甯、郁与鬱、称与稱或穪或秤、钟与锺或鍾或鐘等等这类繁简字或异体字姓氏也应在此列。

作者简介:王万江

1956年生,汉族,本科文化,由教师转为电视媒体人,已退休。出版《家训 家之根国之本》一书,参与2016“姓氏春晚”录制,在文史类或姓氏文化领域,填补两项国家空白,创三项第一。被“中国思想学术研究会”授予“共和国建设十大杰出功勋”,入选《中华文学人才名录》《世界人物辞海》《世界名人录》。

如果您姓兰、付、代、未,愿意改回自己祖上的姓氏么?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搬运必究!

在我们的尘世中,有一些姓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探讨了一些姓氏的历史渊源和变迁,而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另外一些姓氏,这些姓氏虽然未被收录在《百家姓》中,但却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前文提到的“兰”姓。这个姓氏虽然未被列入《百家姓》,但其历史却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郑国国君郑穆公。穆公的儿子兰,又名子兰,因为他是嫡长子,所以得以沿用父亲国君的姓氏,这就是“姬姓兰氏”的起源之一。此外,楚国也有类似情况,楚庄王的幼子为子兰,庶出子女同样使用父亲的名字作为姓氏,成为“芈姓兰氏”。虽然这些兰氏的起源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承载着古老而丰富的历史。

然而,为什么“兰”姓没有被收录进《百家姓》呢?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有一种猜测是,当编纂《百家姓》时,这个姓氏可能非常罕见。此外,历史上的一些汉化运动也可能导致了一些少数民族改姓为“兰”,使其成为多个民族的融合标识。彝族、土家族、满族、回族、壮族、瑶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畲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有人姓“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起源故事。

接下来,让我们转向“蓝”姓,这个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31位。虽然“蓝”姓的起源遍布中国南北,但今天的大部分“兰”姓实际上来源于“蓝”姓的改姓。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的新坪大兰村和岭祖村,许多“兰”姓的祖先原本姓“蓝”,但由于某一辈人的犯罪行为,他们主动改姓为“兰”,这个故事一直延续至今。此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读书人地位不高,许多人将“兰”当作了“蓝”的简化字来书写,导致原本是“蓝”姓的人被迫改为“兰”。

接着,我们来探讨“付”姓。关于这个姓氏的历史来源,几乎找不到任何记录,几乎可以确定,如果您姓“付”,那么您的祖先要么姓“傅”,要么姓“符”。根据一些民间调查资料显示,约有20%的“傅”姓被强行改为“付”姓,甚至还有一些原本是“符”姓的人被改为“付”,这种改姓情况真的让人感到遗憾。

最后,我们将谈到“代”姓和“未”姓,这两个姓氏也没有出现在《百家姓》中。在上世纪70年代末,二简字推广时,一部分人被迫将原本的“戴”姓改为“代”姓,将“魏”姓改为“未”姓。尽管这些改姓并没有太多历史根源,但它们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总之,这些姓氏背后都有着令人惋惜的历史,有些是古老而悠久的,有些是近年来的改变。如果您或您身边的朋友姓“兰”、“付”、“代”或“未”,或许可以去追寻自己的族谱,了解更多关于姓氏背后的故事,或者考虑是否愿意将姓氏改回原本的样子,以铭记家族的历史和传统。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如果您姓兰、付、代、未,愿意改回自己祖上的姓氏么?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搬运必究!

在我们的尘世中,有一些姓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探讨了一些姓氏的历史渊源和变迁,而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另外一些姓氏,这些姓氏虽然未被收录在《百家姓》中,但却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前文提到的“兰”姓。这个姓氏虽然未被列入《百家姓》,但其历史却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郑国国君郑穆公。穆公的儿子兰,又名子兰,因为他是嫡长子,所以得以沿用父亲国君的姓氏,这就是“姬姓兰氏”的起源之一。此外,楚国也有类似情况,楚庄王的幼子为子兰,庶出子女同样使用父亲的名字作为姓氏,成为“芈姓兰氏”。虽然这些兰氏的起源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承载着古老而丰富的历史。

然而,为什么“兰”姓没有被收录进《百家姓》呢?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有一种猜测是,当编纂《百家姓》时,这个姓氏可能非常罕见。此外,历史上的一些汉化运动也可能导致了一些少数民族改姓为“兰”,使其成为多个民族的融合标识。彝族、土家族、满族、回族、壮族、瑶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畲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有人姓“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起源故事。

接下来,让我们转向“蓝”姓,这个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31位。虽然“蓝”姓的起源遍布中国南北,但今天的大部分“兰”姓实际上来源于“蓝”姓的改姓。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的新坪大兰村和岭祖村,许多“兰”姓的祖先原本姓“蓝”,但由于某一辈人的犯罪行为,他们主动改姓为“兰”,这个故事一直延续至今。此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读书人地位不高,许多人将“兰”当作了“蓝”的简化字来书写,导致原本是“蓝”姓的人被迫改为“兰”。

接着,我们来探讨“付”姓。关于这个姓氏的历史来源,几乎找不到任何记录,几乎可以确定,如果您姓“付”,那么您的祖先要么姓“傅”,要么姓“符”。根据一些民间调查资料显示,约有20%的“傅”姓被强行改为“付”姓,甚至还有一些原本是“符”姓的人被改为“付”,这种改姓情况真的让人感到遗憾。

最后,我们将谈到“代”姓和“未”姓,这两个姓氏也没有出现在《百家姓》中。在上世纪70年代末,二简字推广时,一部分人被迫将原本的“戴”姓改为“代”姓,将“魏”姓改为“未”姓。尽管这些改姓并没有太多历史根源,但它们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总之,这些姓氏背后都有着令人惋惜的历史,有些是古老而悠久的,有些是近年来的改变。如果您或您身边的朋友姓“兰”、“付”、“代”或“未”,或许可以去追寻自己的族谱,了解更多关于姓氏背后的故事,或者考虑是否愿意将姓氏改回原本的样子,以铭记家族的历史和传统。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少数民族:客家人:蓝姓

蓝姓在北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1位。蓝姓约占全国人口的0.1%。广西蓝姓人口最多,约45万(广西区排名第32位,还有18万多人户籍是兰),广东省蓝姓人口约24万(广东省排名第66位),福建省蓝姓人口约10万(还有16万多人户籍是兰),湖南省蓝姓人口有一万多(还有6万多人户籍是兰),其他地区也有蓝姓分布。因为很多蓝姓的户籍被错误登记为兰姓了,如果把错误登记为兰姓的蓝姓人口也算上,那么蓝姓最少有200万人。蓝姓目前包括汉族、壮族、瑶族、畲族、苗族等多个民族。蓝氏在壮族和畲族中均为大姓,蓝姓为壮族十大姓氏之一,蓝姓是畲族第一大姓氏。蓝姓起源于中原,今陕西的蓝田,河南的汝南,湖北的荆门,河北的迁安都是蓝姓最早的发源地。汉朝之前,蓝姓主要繁衍于汝南郡、中山郡和东莞郡,汝南郡在今河南平舆一带,中山郡在今河北定州一带,东莞郡在今山东莒县一带,此三地为蓝姓的郡望,蓝姓在上述三地曾得到大发展,后世繁衍于各地之蓝姓多由此三处分衍而出。今天,蓝姓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浙江、四川、湖南、湖北、贵州等地。

折叠来源一

源于嬴姓,出自远古贤者伯益之后裔秦子向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战国中期,周显王二年(公元前367年),秦献公为了向东发展,在蓝(今陕西蓝田)地设县。在秦子向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自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蓝氏正宗。

折叠来源二

源于姜姓,据福建省武平县大禾乡的《蓝氏族谱》记载,当地蓝氏的受姓始祖是昌奇,昌奇为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是帝榆罔之子,临诞时,有熊国君贡蓝一株,帝甚喜,因赐姓曰"蓝",赐名曰昌奇,后任为火旺公,分封于汝南,遂以此地名为郡,汝南堂名即源于此。

折叠来源三

源于芈姓。出自楚国大夫亹,属于以居邑地名称为氏。江西省高安市蓝坊村等的《蓝氏族谱》记载:蓝姓源于楚国大夫亹。本宗源自芈姓。楚国公族大夫亹,因任蓝县尹,世称蓝尹亹,后裔子孙亦以地名为氏,其后代以蓝为姓。为本宗得姓始祖。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叫亹,因出任蓝县(今湖北荆门)令尹,因此后世称其为"蓝尹亹"。在蓝尹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为姓氏者,即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湖北、湖南、福建和江西等地的部分蓝氏族人尊奉蓝尹亹为得姓始祖。

折叠来源四

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狄族中山国大夫厘诸君,属于以封邑地名称为氏。厘诸君,为战国时期著名的中山国宰相,因其封地在蓝邑(今河北迁安),世称其为"蓝诸君"。在蓝诸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为姓氏者,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这个源头,也有说是源于嬴姓的。

折叠来源五

位于漳浦赤岭畲族乡的蓝氏家庙源于畲族。浙江省兰溪的蓝氏族谱记载畲族的蓝氏来源于盘瓠的次子名叫蓝光辉,受封护国侯,居处汝南郡,为畲族蓝氏的始祖。有的畲族蓝姓族谱错记蓝光辉又名蓝昌奇。

浙江省兰溪的《蓝氏族谱》记载盘瓠王为盘、蓝、雷三姓之祖,谥号"忠勇王",葬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

折叠来源六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蓝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蓝人,亦称褴人、滥人,是商末周初的周王室内宫设置的一种官位。因其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衣服,所以称褴人、或滥人。在史籍《大戴礼》中记载:"蓝人,文王官人,蓝之以乐,以观其不宁。" 在蓝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蓝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蓝氏。

折叠来源七

源于满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布雅穆齐氏,亦称布雅齐氏。后多冠汉姓为阎氏、蓝氏等。其蓝氏鼻祖为布雅穆齐·富尔赛,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三年担任蓝翎长,正九品官秩。布雅穆齐·富尔赛后来累官至甘肃提督、西宁镇总兵。在布雅穆齐·富尔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首任官职"蓝翎长"为姓氏者,汉化为单姓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⑵满族丛尼勒氏,据史籍《长白山先民传》记载,满族姓氏,所冠汉姓有蓝氏。其蓝氏鼻祖为丛尼勒·德恒,满洲镶黄旗人,原为吉林驻防,后因为镇压太平天国有功,特赏蓝翎。在丛尼勒·德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受赐"蓝翎"为姓氏者,汉化为单姓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⑶满族德敦氏,世居黑龙江两岸,后多冠汉姓为杜氏、蓝氏等。其蓝氏鼻祖为德敦·明庆,满洲正白旗人,原在黑龙江驻防,道光八年晋升为蓝翎侍卫,后累官至正白旗都统。在德敦·明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荣耀的"蓝翎侍卫"为姓氏者,汉化为单姓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湖北省荆州市和江苏省沛县都有满族蓝姓,都是八旗的后人,沛县修有蓝氏族谱。

折叠来源八

源于回族,回族蓝姓根据阿拉伯语的发音,选择了发音相近的蓝字作为姓氏。

折叠来源九

源于蒙古族。蒙古民族中常用的名字"乌云",汉义就是"智慧"、"蓝色的宝石",多用于女子;而"浩特",汉义就是"蓝色、青色",多用于男子。在古代蒙古族社会中,贵族以外的蒙古族平民,绝大多数根本就没有姓氏,只有名字,他们后来在元、明时期多仿照汉制按自己名字的汉义定取姓氏,就称为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折叠编辑本段郡望

中山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①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为赵国所灭;秦朝时期归属于巨鹿郡。②西汉汉高祖初年,设置中山郡,汉景帝执政时期改回为中山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与河北省正定县之间一带,十六国时期后燕以为都城;隋朝开皇初年废国置郡。③宋朝时期以定州为中山府,治所为安喜(今河北定县)。④南宋设置的香山县,逝世后,政府将其改为中山县,今为中山市。

东莞郡:西汉时期有东莞县,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汉建安初年,分琅琊郡、齐郡置城阳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晋朝晋武帝泰始元年改置为东莞郡,置于晋陵(今江苏常州)东南一带,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末年废黜,其时辖地在今山东临朐、沂水、蒙阳、沂源、莒县一带。今广东省东莞市建制始于唐朝。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东汉时期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折叠编辑本段堂号

"汝南"、"种玉"、"德胜"、"中山"、"戒君"等。

蓝姓目前最重要的堂号有汝南堂和种玉堂。汝南堂顾名思义是蓝姓后人为了纪念发源于汝南郡的先祖而设立的,一般认为汝南堂的蓝姓都是昌奇公的后裔。其他姓氏也有汝南堂的堂号。种玉堂一般认为是为了纪念子向公的故乡蓝田县而来的,陕西蓝田县自古出产美玉,所谓蓝田种玉,因此种玉堂的蓝姓本应该是子向公的后裔,但是目前很多昌奇公后裔也在使用种玉堂的堂号。种玉堂是蓝姓特有的堂号。

在春秋后期,楚国有个大夫叫亹,因出任蓝县令尹(今湖北荆门),因此后世称其为"蓝尹亹"。

在周敬王十四年,楚昭王十年,吴王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吴国大将军伍子胥为报当年楚平王杀父兄之仇,发动了攻击楚国的"柏举之战"。伍子胥和孙武率领吴军大败楚军,一举攻破楚国郢都。楚昭王仓皇出逃到江陵东北的成臼河边,见到有一条渡船刚刚离开岸边,楚昭王认得船上是蓝尹亹及其妻儿,就大声喊:"快让我上船!"

没想到蓝尹亹毫不理睬,兀自行船。楚昭王又大叫了好几次,蓝尹亹才大声回答说:"自楚立国以来,从没哪一个国君丢弃过国都,现在楚国灭亡都是你的错,你还过河干什么呢?"

楚昭王没有办法,只好赶紧从陆路逃到了随国。

后来楚昭王在秦襄公的帮助下回国复位,这时蓝尹亹又来求见。楚昭王一听说他来了,顿时大怒,要把他抓起来杀掉。令尹子西在旁劝阻说:"他敢来,总有道理。先听听他怎么说吧。"

于是楚昭王派人去问,蓝尹亹回答说:"上一任令尹子常就是因为积怨太多,引起国人不和,以至于败给吴军。现在大王还想走他的老路吗?我在成臼河不救大王,就是为了惩诫大王,希望大王有所改变。我现在来,就是看看大王改了没有!大王若仍不愿改,楚国就完了,既然如此,我这条命又有什么值得顾惜的呢?"

楚昭王听后十分感叹,为了时常警诫自己,于是重新任用了蓝尹亹,后励兵秣马,在后续执政的八年间逐渐使楚国再次强大起来。

中山国为古狄族所建之诸侯国,狄族源出炎帝之后苗裔的北迁分支,在商、周时期成为北方游牧民族。

在《战国策》中记载:中山成公厘堞之子厘鬻在周慎靓王姬定二年(中山王厘鬻元年,田齐宣王田辟疆二年,赵武灵王赵雍七年,燕王姬哙二年,公元前319年)即位后,准备与姬哙、赵雍同时称王,成为中山王。

为此,田齐宣王关闭了与中山国之间的交通要道。

田齐宣王认为:"我乃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于是计划割平邑(今山东平邑)以贿赂燕、赵二国,准备出兵攻击中山国。

得知这种形势后,中山国宰相蓝诸君感到非常忧虑。

这时,谋士张登对蓝诸君说:"您何患于齐国呀?"

蓝诸君曰:"齐国强大,是万乘之国,齐宣王耻与我中山国同样都称为王,甚至割地以赂燕、赵,出兵来攻我们中山国。而燕、赵两国历来贪地,吾恐其接受齐宣王的计划。如果是那样,大者将危及中山国的国运,次者也会逼迫我们国君放弃称王,我当然感到忧虑啊!"

张登说:"您不要忧虑,我出个主意,请燕、赵两国来辅助我们中山而成其王,事遂定。您觉得如何?"

蓝诸君听了大喜,赶忙问:"那当然好呀!可怎么做呢?"

张登说:"请您假装就是齐宣王,而我来试着说服您放弃举动。如果可行,就按照我说的去做。"

蓝诸君说:"好呀,愿闻其说。"

张登说:"田齐宣王之所以不惜割地以赂燕、赵两国来出兵以攻中山国,其实目的就是要中山王废去王称。田齐宣王回答:'然'。然则,田齐宣王之为费且危。田齐宣王割地以赂燕、赵两国,而这两国皆是齐国的强敌;让他们出兵攻中山,首难也。而且田齐宣王以平邑行贿二国,所要求的中山国去王称未必得,田齐宣王如用臣之道,地不亏而兵不用,中山国也可废除王称。田齐宣王必然问:'您有何方法吗?'"

蓝诸君回:"对呀,然则您有何方法吗?"

张登说:"田齐宣王重使,让他告诉中山君:'寡人之所以闭关不通使者,为中山国独与燕、赵两国为王,而寡人不与闻焉,是以隘之。今派使者来见,请你辅佐我齐宣王。'中山王惟恐燕、赵之不己据也,今田齐宣王之辞云'即佐王',中山必避开燕、赵两国与田齐宣王相见。燕、赵二国闻之,当然会怒与中山绝交,中山国便孤立起来,既然被孤立了,其王也就很顺利地投靠齐国了!一个服从自己的王对于田齐宣王来说,齐宣王会接受吗?"

蓝诸君曰:"他肯定会接受的。但是如此一说,我们国君也就称不得王了呀!"

张登说:"您仔细想,这恰恰就是中山王称之所以能够得存的道理!田齐宣王因为中山王会归顺自己,必然就与燕、赵两国再无往来。如此一来,燕、赵两国必然说:'田齐宣王之所以割平邑贿赂我们,无非就是为了废中山国的王称,目的是离间我们与中山国的关系。那么,中山国称不了王,我们也就称不了王了。与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三国联合在一起都称王,田齐宣王就无可奈何了。'这样一来,田齐宣王就是有一百个平邑,燕、赵两国必然也不会接受了。"

蓝诸君曰:"好计谋!"遂派遣张登前往齐国如此办理,果以这套说辞向田齐宣王道来。同时,蓝诸君也分别派遣使者告知燕、赵两国君主,赵武灵王赵雍、燕王姬哙果然都来辅助中山国君,共同称王。

折叠编辑本段得姓始祖

蓝昌奇(姜昌奇)、蓝尹亹、秦公子向(嬴向)、蓝诸君、蓝光辉。

种玉堂:子向。战国时秦国人。梁惠王(即魏惠王)三年(即公元前367年),秦子向命为蓝君,蓝即陕西蓝田,蓝田位于秦岭之北,蓝水之东,以产美玉而名闻天下,子向之后以地为氏,称蓝姓,并尊子向为其始祖。

戒君堂:大夫 亹。本宗源自芈姓。楚国公族大夫 亹,因任蓝县尹,世称蓝尹亹,后裔子孙亦以地名为氏,其后代以蓝为姓。为本宗得姓始祖。

上述二堂并无血缘关系,且在当时各属于中原文化圈外的半西戎的秦人(种玉堂)和半南蛮的楚人(戒君堂)。起源于不同地域,姓氏同字而非同宗。

折叠编辑本段宗族特征

1、蓝姓当今乃一典型的南方姓氏,

百家姓但是其源于北而盛于南。

2、蓝姓人才济济,惜唐宋之前一度表现得十分沉寂,唐代以后,蓝姓名人竞现史册,既有文臣武将,又有诗人画家。

3、解放后由于汉字简化缘故,一些蓝姓简写为兰,其实蓝与兰有本质区别,兰姓大多出自姬姓,是春秋时郑国公族之后。

4、蓝姓在宋朝人编著的《百家姓》中位列第131位。

折叠编辑本段家谱文献

湖南省炎陵县十都镇蓝氏族谱,蓝念一郎派下蓝葱、蓝菁两房合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一修,木刻活字印本,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二修,木刻活字印本,2002年三修,计算机排印本。

蓝氏续修族谱,(清)蓝星修,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该族谱创修于道光十七年,续修于光绪七年,是一套珍贵的清朝老族谱。该族谱是由湖南省湘潭和衡阳的念三后裔和念七后裔合修的,续修的时候,湖南的宗亲联系了祖籍福建省武平县章丰和上杭县庐丰的宗亲,该族谱一共有八卷1679页,现在被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十分完好。

浙江省兰溪市蓝氏族谱,(南宋)蓝渭林首修,三年第16次续修,铅印本,广州市图书馆有收藏,该族谱创修时间早,续修次数多,内容详细,号称蓝氏族谱之王。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蓝氏族谱。三年印刷,一套共14册,现在收藏于武汉市黄陂区天河街道大蓝村,保存十分完好。

福建省武平县大禾乡六修蓝氏族谱,大禾乡是念五的开基地,武平县大禾的族谱是明朝进士必宁公创修的,均富公兄弟在成化乙未年1475年刊印,并请董越作序。正德壬申年1512年二修,万历42年1614年三修,清朝嘉庆庚午年1810年四修,咸丰二年壬子年1852年五修,2006年的六修族谱,分上中下三册。

江西省高安市蓝坊镇蓝氏族谱,蓝坊族谱创修于南宋宝佑五年,也就是1257年,创修族谱的是文靖公的第十一世孙,讳守一,字康伯。蓝坊族谱二修是洪武癸酉年,三修是永乐甲午年,四修是康熙庚子年,五修是乾隆戊戌年,六修是嘉庆己卯年,七修是咸丰戊午年,八修是光绪丁酉年,九修是1930年,九修的族谱全套有51本,蓝坊镇还有完整的一套九修族谱,1994年,蓝坊族谱十修。

折叠编辑本段繁衍播迁

汉魏之后,蓝姓以中山郡、东莞郡与汝南郡为中心,逐渐播迁于黄河中下游诸省,并有南徙于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地者。蓝姓大举南迁于隋唐间,其中汝南郡一支蓝姓迁居今福建上杭蓝尾驿,后周广顺二年(九五二年),其裔蓝有善迁居会同里蓝家庄,有善后裔分迁清流、永安、石城。 蓝姓入居广东亦在唐末五代年间,宋初之广东南海人蓝继宗便为此支裔孙。 据广东五华《蓝氏族谱》记载:"十七世万一郎,由建宁崇善坊迁居宁化石壁乡。十九世和二郎,于宋时从宁化迁居漳州。廿一世廿六郎,徙居广东梅州,其后分衍梅州的兴宁和五华、平远以及惠州等地。" 今福建南部,宋时是蓝姓的繁盛地之一。《广州初集蓝鼎元行状记》记载"蓝氏世居福建漳浦之茗溪"。宋元两代,蓝姓除繁盛于福建外,在广东,蓝姓也繁衍得非常兴旺,并且在宋末元初乱世时大批迁居广西,当然亦有北迁入湖南、四川之地者。明初,山西蓝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北京、江苏等地。明中叶以后,闽粤沿海之蓝姓有渡海赴台者,此间亦有广西之蓝姓播迁云南、贵州以及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历有清一代,蓝姓分布愈广,今东北三省亦有蓝姓入居。如今,蓝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多此姓。

折叠编辑本段蓝氏名人

蓝采和按照族谱记载,公天性聪明,唐开元元年进士,补谏议大夫,谏君荣宠词语直,因为忤于权臣杨国忠,遂解印归家,道合乾坤,德弥宇宙,顷刻蓬莱,须臾斗宿,潜隐龙虎,皈伏修炼成功,白日飞升,今大罗山仙翁。他常着破烂蓝衫,一脚着靴,一脚跣行,夏天则在衫内加絮,冬天则卧于雪中。每行歌于城市乞索,持大拍板。常醉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

蓝继宗(959年-1036年),字承祖,广东南海人。原为南汉皇帝刘鋹宫中的小宦官,12岁时随刘鋹降北宋,进入北宋皇宫任职。他在北宋先后经历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宋四朝,深得历代皇帝的信任,曾随宋太宗出征北汉,负责在军中传旨,还曾出巡秦州,为知州温仲舒辩诬,支持温仲舒把渭南从边地变成了内地。在出任赏赐党项首领李德明的加恩使时,蓝继宗还以精准的射术赢得李德明的尊重。蓝继宗年老后以景福殿使、邕州观察使的身份回家养病。去世后被赠官为安德军节度使,谥号"僖靖"。

蓝奎广东省潮州程乡人,宋代著名学者,赴京会试,中进士,官文林郎、郡博士。他过目成诵,尝奉诏校文福州,文章气节,朝野钦崇。晚年家居讲学,学者称之"蓝夫子"。

蓝智蓝仁的弟弟,元末明初的诗人。元末与兄往武夷山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蓝玉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妻弟,江西余干县族谱记载1341年生。一说是安徽定远人。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他率军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1393年被杀,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80多年后,明孝宗皇帝为蓝玉昭雪,并追封为"开国勋臣",肯定了蓝玉的丰功伟绩。

蓝章字文绣,山东即墨人。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任婺源县和潜山县县令,后擢升贵州道监察御史,又巡按山西,屡迁右佥都御史,因忤刘瑾下狱,谪抚州通判。刘瑾败,蓝章复起,巡抚陕西,后升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蓝章连上七疏告退归故里,在崂山华阳山南麓筑华阳书院,结庐隐居,自号"大劳山人",教儿子蓝田攻读诗书,其后世多就读于此。卒年74岁,著有《崂山遗稿》等。

蓝田 字玉甫,号北泉,即墨人,明南京刑部右侍郎蓝章之长子。生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卒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享年79岁。 嘉靖三年,蓝田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嘉靖四年(1525年),蓝田受命巡按陕西。陕西乃明朝边防重地,其父蓝章曾于正德五年(1510年)任陕西巡抚达4年之久。蓝章巡抚陕西时,因政绩卓异,后升迁南京刑部右侍郎。

蓝瑞 河南省邓州人,明代学者。正德年间进士,官终陕西汉中知府,后辞官归里,著有《日省篇》《求仁录》《湍南稿》。

蓝济卿 字用楫,福建侯官县(今属福州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十四年中乙未科三甲进士,年方弱冠,赐归里娶亲。初授官内阁中书,前往册封徽府。不久,选四川道监察御史。因忤逆权贵,谪宿州通判,改弋阳县知县。历升户部员外郎、郎中。官至梧州府知府,以终养归乡。

蓝廷瑞 四川阆中人,明中叶四川农民起义领袖。又名蓝五。正德四年冬与鄢本恕、廖惠率众起义,称顺天王,拥众十万,下置四十八总管,后转战川、陕、湖广三省。次年,明廷派刑部尚书兼左都御史洪钟进行镇压,他率众由陕西汉中入大巴山,正德六年,兵败,与鄢本恕等以假降寻求缓机,在四川东乡附近遇伏牺牲。

蓝瑛 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末清初画家。擅画山水,笔墨秀润。后漫游南北,风格变为苍老坚劲,兼工人物、花鸟、兰竹,骨力峭劲,各具意态,世人称他为"浙派殿军",为武林画派创始人。其孙蓝深、蓝涛俱为名画家,得其祖传而善画山水。

蓝正春福建省上杭庐丰乡人,清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待父母极孝,待老母93岁辞世,方出任安仁县令,在任有惠政,深得民心,告老回乡后,日以著述自娱,所著书目有《四书一得录》等,而今在城区大众巷内还有"进士牌坊"以示纪念,已列入县文物保护单位。

蓝理(1648-1719),清朝康熙年间的名将。表字义甫,号义山,福建漳州漳甫县赤岭人,自幼习武,精通各种兵器。历任 天津镇总兵、福建陆路提督 ,人称"破肚总兵""菩萨将军" 。蓝理于康熙二十七年授宣化府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越三年,调浙江定海总兵。以后镇守天津,升福建陆路提督。五十年以罪入京城旗籍,五十四年重赐总兵官职。康熙五十九年病故于京,时年七十二岁。两年后棺柩由妻儿护送回漳浦。蓝理之弟蓝瑶因功而加封左都督。四弟蓝瑷累官福建总兵,五弟蓝珠为参将,皆有将才风范。

蓝廷珍(1663-1729),清代福建水师提督。康熙年间由把总升任温州游击,屡败海贼。福建漳浦人,康熙间又升南澳镇总兵。随施琅入台,平朱一贵有功,官至福建水师提督,加左都督。蓝廷珍府第,位于漳浦县湖西乡的顶坛村新城自然村,因府第新建于湖西顶坛,四周建筑犹如城墙环绕,故有"顶坛新城"、"院城"之称。是清福建水师提督蓝廷珍于康熙末修建,至雍正五年(1727年)落成的府第式城堡,也是江南水师提督、蓝廷珍之孙蓝元枚的故居。2001年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号鹿洲,福建漳浦县赤岭人。清代知名学者和经世之材。漳浦蓝氏家族先后出现了蓝理、蓝廷珍、蓝鼎元、蓝元枚、蓝日宠、蓝瑶、蓝瑗等数十名以赫赫武功而身居要职的军事将领,其中蓝廷珍、蓝理、蓝元枚官居一品。蓝理、蓝廷珍和蓝鼎元,史称"蓝氏三杰"。

蓝元枚(1736-1787),字简侯,福建漳浦人,蓝廷珍孙。父蓝日宠,官福建铜山营水师参将。元枚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乾隆三十一年,命发广东,以外海水师参将用,补海门营参将,累迁总兵。乾隆四十九年,授江南提督。

蓝钦奎(1707--1785),梅城蓝屋巷人(西门蓝氏八世祖)。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上京中试第286名进士,殿试第三甲第三名,由户部主事晋升郎中,乾隆十年(1745年)出任西安知府,后迁任山西按察使(又称臬台,主管司法),乾隆三十年(1765年)署理山西巡抚(又称抚台,主管政务),兼提督(又称藩台,主管军事),任内清正廉洁,政绩卓著,深得百姓爱戴和皇帝赏识。乾隆五十年(1785年),乾隆帝举办首次千叟宴,时年79高龄的蓝钦奎由在山东青州益都县任知府县的儿子官邸中起程到北京参加千叟宴。年事已高的蓝钦奎在参加完军臣欢庆的盛宴后回到儿子任职的地方,事隔不久就与世长辞了。

蓝建枢1854年生,福建闽侯人。1871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毕业后,调入北洋海军。 1881年,奉派随丁汝昌赴英国接收"超勇"、"扬威"。1889年初,李鸿章为北洋海军拣员补署官缺,请准以蓝建枢升署后军右营都司。三年后实授,调任"镇中"管带。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八月十七日,蓝建枢率"镇中"号炮船随海军大队护送兵船至鸭绿江口大东沟,并奉命与"镇西"号炮船以及4艘鱼雷艇进入江口掩护运兵船渡兵登陆。1895年初,日本进攻威海卫基地,蓝建枢率"镇中"参加防御作战。1911年,调任海军部二等参谋官。成立后,出任海军左司令,授海军少将。不久,海军左司令改为海军第一舰队司令,仍由蓝建枢担任。1913年,奉命率第一舰队在上海参与镇压"二次革命",击败讨袁军。随调为军事参议。翌年,任海军部参谋处处长,1918年3月升任海军总司令,授海军中将,1921年退职,受封澄威将军。晚年乡居而终。

蓝成春广西人,参加金田起义。太平天国乙卯五年,授殿左十五检点。丙辰六年,升春官又副丞相,镇守合肥三河要塞。后隶英王陈玉成部下。 1861年冬,封祜王。1864年11月,在霍山黑石渡与僧格林沁部决战,溃败,被叛徒甘怀德缚送清营,牺牲。

蓝天蔚 (1878--1921)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人,初就学于武备学堂,后以官费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回国后,任将弁学堂等校军事教习。因与革命党人有联系,为张彪所疑,遂辞职。 旋由吴禄贞推荐,赴日考察,回国后被任为第二混成协统领,驻防奉天。辛亥武昌起义后,与张绍曾、吴禄贞密谋响应,议定奉天独立。吴禄贞等被袁世凯杀害后,他也被总督赵尔巽逐出奉天。遂走大连、上海。不久复回奉天,被举为关东革命大都督;亦任命他为北伐军第二军总司令。南北议和后,赵尔巽任奉天都督,他辞职南下,客居苏杭间。后袁世凯派他出国游历。回国后,支持,暗中资助广州革命军政府,并任鄂西联军总司令,据有恩施一带。1921年1月,被孙传芳和吴光新击败。后被但懋辛军逮捕,3月31日被送至重庆时,自杀(或谓为川军所害)。

蓝侨(1911--1998),湖北省武穴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长征。任中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参谋长,中南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兼广东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公安军副司令员,总参谋部警备部副部长、动员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蓝庭辉(1913-1983),福建省上杭县庐丰乡人,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连指导员,苏鲁豫支队三大队营教导员,教导5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新四军独立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等职,参加了平型关等战役和开辟山东、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3年进延安中央党校第二部学习。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联军嫩江军区参谋长,齐齐哈尔城防司令员,辽东军区第三纵队第九师副师长、副政委,东北野战军独立3师代理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工作团总务部政委,参加了临江、辽沈、广西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52军214师政委。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师政委。回国后,历任解放军铁道兵第7师师长,第一军副军长。1960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此后任铁道兵副参谋长、副司令员。1955年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当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9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蓝荣玉(1914--1980),福建省上杭县庐丰乡人,1933年加入中国,任中国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兼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福建省副省长、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候补中央委员等职。

蓝文兆(1919-2001),福建省武平县人。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政治处宣传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区独立二旅五团政治委员,第十六旅四十八团政治委员,东北联军第八纵队二十三师六十八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二兵团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防化学兵部参谋长,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动员部部长,解放军炮兵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一九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蓝亦农(1919-2008),湖南省茶陵人。曾任冀察热辽军区团政治处主任,东北野战军团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1951年后,任师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委。1960年5月至1964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军政治部主任,1962年参加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为昌都地区分前线指挥所(即丁指)领导成员。1964年5月至1967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军副政治委员,1967年7月至1969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军政治委员。1969年4月至1975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军区党委副书记。其间:曾任重庆市革命委员会主任、昆明市革命委员会主任;1971年5月至1973年9月任贵州省委第一书记、贵州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69年10月兼任贵州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是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蓝锡芳(1914-1993),字百流。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龙岗村人。国民革命军空军中将。二十一年考入航空部,毕业后担任飞行员。抗日战争期间,曾在武汉、重庆等地多次与日本侵华飞机交战,击落日机多架。一次空战中,他身负重伤后仍驾机返回基地,因功擢升为飞行中队长。赴台湾后,晋升为空军中将。1993年,病逝于台湾,终年79岁。

蓝鸿震人称"蓝爷",香港政府前官员,早年曾在政府官立学校任教员,当中在1960年代初曾在长沙湾元洲街九龙工业学校担任老师,后来转进政务官职系,官至民政事务局局长(1997-2000)。现任香港政协委员。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兰”姓

兰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三十二位,主要集中于四川、广西和福建地区。当今兰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总人口大约在134万。

兰的名义

兰,本义是兰草,即香草。也称泽兰,多年生草本,菊科,有香味,全草供药用。在古代的楚人常爱佩带的香袋,是由兰槐之类的根块制作的。用兰草浸制的南人喜好的涂头发的香油称为兰泽。尤其湖南等地多出兰草。

兰,也称兰花、春兰、山兰、草兰、朵朵香等名称,常年生草本植物,兰科,广泛生长在我国南方和东部地区。兰花的花呈淡黄绿色,飘悠一股清香,人们喜好盆栽养植在家中。

战国时楚国的疆土一度东抵山东的南部,设置兰邑,兰邑的楚人一定是一群十分喜好兰草和兰花的氏族,把南人佩香草植兰花的习俗带到了北方,兰邑之名或出于此。兰姓源出的本义是兰草。

兰姓起源

兰姓的起源主要有二:

一、出自姬姓

春秋时,郑文公之子是为郑穆公,其母在怀穆公之日,梦见天使给她送来兰草,于是穆公出生后取名为兰,也称公子兰。传说,郑穆公在病危时,命左右把房中的兰草割掉,随之而亡。其子孙们感到这太神奇了,把兰草看作神草,穆公的一支庶出子孙遂以穆公的名为氏。姬姓兰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多年。

二、系自芈姓

战国中叶楚怀王时期,楚国的疆域是最大的,东北到达山东莒县、泰安一带。楚国在今山东南部临江苏的苍山西南建立了兰邑,今天称兰陵镇,把兰邑封于楚国公族大夫,其后裔遂以邑名为氏。芈姓兰氏的历史至少有2300多年。

外族基因融入

进入秦汉以后,兰姓氏族中开始融入其他民族的血液,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重要的事件有汉朝北部的匈奴人中的兰氏贵族,南北朝北魏时期的鲜卑人中的乌洛兰氏族,卢水胡的兰氏族,巴氐人中的兰氏族,均大批改用汉姓和加入汉族。元朝时元人喀喇氏族中的一支也用兰作为他们的姓。因此,西北地区的兰姓与这些历史上的民族有渊源关系。

兰姓分布

近1000年来兰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目前群体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西、福建三省区,集中了兰姓人口的36.8%。其次分布在江西、贵州、湖南、湖北、河南,这五省又集中了兰姓人口的23.3%。当今兰姓的第一大省为四川,大约占全国兰姓人口的14.3%。全国兰姓分布的特征是主要集中散布在西南和偏西的南方诸省区中。

兰姓血型

兰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3.6%,A型占28.3%,

B型占29.2%,AB型占8.9%。

兰姓名人

兰钦

兰钦,字休明,南朝梁将领。随父北征,屡立战功,因为军功先后封光烈将军、平西校尉、梁州刺史,进爵为侯,智武将军,增封二千户,衡州刺史。诏加散骑常侍,进号仁威将军,至衡州,进号平南将军,改封曲江县公。在州有惠政,吏民诣阙请立碑颂德,诏许焉。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寻改授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广州刺史。

兰茂

兰茂(1397年—1476年),字廷秀,号止庵,外号和光道人、洞天风月子、玄壶子等。明代医药家、诗人、教育家、音韵学家、理学宗匠。生性聪颖,勤奋好学,少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终身隐居杨林乡里,采药行医,潜心著述,设馆授徒,人称“小圣”。兰茂的著述很多,可存世之作却不多。兰茂辞世40年,明正德《云南志》记述兰茂著有《玄壶集》等十九种书;这份兰茂著述一览表记述的有关书目,也有二十多种。流传到现在的只有《韵略易通》、《医门揽要》、《滇南本草》、《玄壶集》、《信天风月通玄记》和170多首诗作。

兰第锡

兰第锡(1732年—1797年),字庞章,一字素。自幼聪慧,七岁随父兰升庵读书,学业日进。举乾隆庚午科(1750年)乡试,由大挑任泽州府凤台县教谕。荐擢河北阜城知县、调永清县,并有惠政。时大兴员缺,旋调京畿。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迁永定河北岸同知,专司水利。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知岳州府。事父至孝,迎养官署,每事曲体亲志。在任四年,躬行节俭,公正有守,人不敢干以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转永定河道,因治河成效卓著,赐加一级顶戴。

兰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兰姓的郡望为昌黎郡。昌黎,三国魏置郡,治昌黎,故城在今辽宁义县。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河以西地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