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上甘岭狙神——张桃芳的传奇战斗之路》
1953年1月下旬,上甘岭前沿阵地上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考验。一个“新兵蛋子”手持着一把没有瞄准镜的狙击枪,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几分钟后,随着三声枪响,上百米外的三名美军士兵应声倒地。
顿时间,围观的官兵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紧接着,一个作战参谋走出来说道:“这双崭新的皮靴,是军长皮定均给你的奖励。”只是令皮定均没想到的是,不久之后,这名新兵蛋子竟用这双皮靴,给他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
皮定均收到皮靴32天之后,这名新兵胆子又把靴子送到了皮定均面前,可此时的靴子里,却装满了弹壳,而且全都是打中敌人留下的,整整有211颗。
面对着这211颗弹壳,皮定均惊讶得愣了很久,随后说道:“我知道你是214团的,要不再打三个?”
听到军长的建议后,这名新兵头也不回地就拎着枪返回了战场,不到半个小时,他就拿着三个温热的弹壳跑了回来。多年之后,这名新兵成了美军口中最致命的狙击手,甚至还有人称他是“上甘岭狙神”。
这名新兵就是张桃芳,一个来自农村的普通青年。在上甘岭之前,张桃芳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狙击训练,也没有使用过配备瞄准镜的狙击枪。他之所以能成为上甘岭战场上最致命的狙击手,是因为他在战场上的勇敢与智慧。
张桃芳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仍、民族备受压迫的年代,养成了坚毅成熟、不畏压迫的性格。他从小就与爷爷一起上山打猎,培养了枪法的准确性和敏锐的观察力。而这些,为他成为一名狙击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桃芳参军之后,他立志要成为一名战士。然而,他刚到朝鲜战场时,由于对面的敌人装备先进,志愿军只能处于战略防御阶段,被迫接受敌人的挑衅。为了挑战美军的嚣张气焰,志愿军决定开展“冷枪冷炮运动”,并组织了特等狙击手对敌人进行狙杀。而在这场运动中,张桃芳崭露头角。
刚开始时,张桃芳的表现并不出色,甚至在打靶比赛中连开三枪都脱靶。然而,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找到了问题所在,针对性地进行了练习和研究。他发现,战场上的敌人是活动的,与靶子完全不同。于是,他开始研究阵地特征、敌人的活动规律等因素,总结出了独特的狙击战术。
凭借着这套独特的战术,张桃芳在战场上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他每天在阵地上躲藏等待时机,一旦发现美军的公开挑衅行为,他毫不犹豫地射击,击倒敌人。他的精准狙击给美军带来了巨大的震慑,他们不敢再在阵地上晒太阳、打牌,甚至连上厕所或者洗澡都如临深渊。
张桃芳的战绩引起了军部的注意,特别是军长皮定均。皮定均对张桃芳早有耳闻,但在听说他打靶比赛连开三枪都脱靶之后,对他的期待降低了。然而,当他得知张桃芳狙击击毙了211名敌人后,决定对他进行一次特殊的考验。结果,张桃芳轻松击中了军长赠送的皮靴,展示出了惊人的技术与勇气。
张桃芳成为上甘岭战场上的狙击神之后,美军为了消除这一巨大威胁,调来了顶级狙击手与他对峙。在这场生死狙击中,张桃芳一次又一次地展示出自己的机智与勇气。最终,他战胜了敌人,为我军取得了重大胜利。
然而,回国后的张桃芳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放弃了自己之前的成就,选择报名参加志愿军战斗机飞行员的选拔,并成功地成为了飞行员。他的英勇事迹并未就此终结,他以飞行员的身份执行飞行任务,直到退役都保持了零事故、零伤亡的纪录。
张桃芳是中国人民的英雄,是值得铭记的狙击神。他在战场上展现出的勇敢与智慧,让美军感到畏惧与恐惧。他的故事提醒着我们,要时刻铭记那些为国家、为人民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向他们学习,坚持正义与勇气,为建设更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为虚构文章,敬请理解)
他是国内抗癌第一人,不仅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还让闻风丧胆的癌症都为之屈服,他将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贯彻到底,究竟是什么让他连癌症都能克服?
讲述百姓故事,品百味人生。本期的子牙童趣咱们老百姓,将为大家讲述抗癌英雄凌志军的故事。
岁月蹉跎凌志军,北京人,1963年生。父亲凌建华曾是人民日报的记者,在父亲的熏陶下,凌志军从小就立下了当记者的愿望。虽然凌志军有着雄心壮志,可是时运不济。
在10年的动荡里,凌志军无法安心读书,因此只念到初中毕业便辍学了。当时年仅16岁的他,在父亲的安排下,被迫到养猪场里养猪。
可是凌志军不愿意向命运低头,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读书,阅读经典名著。19岁的凌志军获得了参军的机会,他的才华和知识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因此留在部队里做文书工作,8年的军旅生涯,锻炼了他的意志。
退伍后,他完成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记者。但是,在他的心中还有一个遗憾。那就是他的学历,当年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辍学,现在他想弥补这个遗憾。
为此,他一边工作,一边刻苦学习。最终通过自学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当他想把这个喜讯告诉家人时,噩耗却先传到他的耳边。
对他来说,一直是高大,伟岸形象的父亲,倒下了!
肺癌晚期。原来,在他闷头学习的阶段,父亲为了不影响他,拉住了想要告诉他的母亲,因为他们知道凌志军为了学习,有么多努力,所以不忍心在他最为关键的时候,因为别的事分心。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对于凌志军来说,亲情才是最重要的。
事已至此,凌志军别无他想,安安稳稳的守护在父亲身边,陪他走完最后一程。父亲已经没办法走路了,弥留之际对凌志军说了最后一番话,他希望凌志军以后可以走自己的路,坚定的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最终,凌志军的父亲离开了人世。父亲的离世,让他的内心敲响了警钟。为此,他开始锻炼身体,只要是有益于身心的运动,他都会参与。
突遭噩耗他还将自己的人生感悟汇聚在一本书里,他的第一本著作《交锋》横空出世。10年间,他通过所见所感,写出了不少优秀作品。
然而,繁忙的事务和闲暇时的写作,占据了他几乎所有的时间,思想上的压力,导致他不断用眼来麻痹自己。直到他体力不支,被送去医院查出肺癌晚期,并且癌症似乎已经扩散到全身时,他才幡然醒悟。
历史佛再次上演,上一次肺癌夺取了父亲的生命。这一次也想毁掉他的命运。凌志军的意志有些动摇,父亲离世时的样子浮现在眼前,就连他认为无比强大的父亲,都倒在癌症之下,他会步父亲的后尘么?
可是想到父亲临走时说的话,和他虽然有些涣散却依旧坚定的眼神。凌志军重新振作起来,他当兵时永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又回来了。
他这些年通过工作和写作攒下的积蓄,让他在治病的时候无后顾之忧。经朋友介绍,联系北京医院最好的医生,给凌志军做了一个全面检查。得出的结果让凌志军大失所望,甚至有些绝望。
他脑子里的肿瘤和肺部的肿瘤是有关联的,这也就代表凌志军只能安心的等死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恰巧一位国外的专家到北京参加学术交流,得到消息的凌志军,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这名专家。经过专家严密的诊断,他断定凌志军脑子里的肿瘤,和肺部的肿瘤并没有关系。
凌志军惊喜交加,如果两个肿瘤没有关系的话,他活命的希望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根治的可能。想要多活命就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来,化疗,吃抗癌药物。
可是,父亲被病痛折磨的样子历历在目,他深知化疗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仅仅只能延缓短暂的寿命而已。他想要的是,陪伴妻子和孩子安安稳稳度过的晚年。
因此,他放弃了医生化疗的建议,坚持通过手术治疗癌症。医院尊重凌志军的意愿,将他肺部最严重的部位给切除了。
手术完成后,凌志军感觉良好,他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让他坚持下来。拒绝吃抗癌药,不做化疗,不用待着昏暗的房间里,慢慢的等死,凌志军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他带着妻子和孩子,找了一处僻静的地方,开启了隐居的生活,每天悠闲自得,心神愉悦。这段日子,对他来说几乎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有最爱的妻子和最可爱的孩子陪伴。
即便他真的死了,也是微笑着死去的。没想到,心态的放松让凌志军的身体有了恢复的迹象。当他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医生惊奇的发现,他体内的肿瘤已经不再扩大。
命运转折这让他有了更加强大的动力,连癌症在他面前都要俯首跪拜,他还有什么好怕的。自此以后,他过着身心愉悦的生活,享受人生,还将他抗癌的心得分享出去,让更多的绝望的人重获新生。
凌志军觉得对抗癌症,最重要的就是心理问题,不要一听到癌症就吓得要死,抱着这种想法,是没办法对抗癌症的。
对于抗癌英雄凌志军,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视频的动力
8月30日,电影《奥本海默》正式在中国大陆上映。这部电影讲述了美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的传奇故事。
从天才少年到“原子弹之父”,从开创了科学家影响美国政府决策的先河到被全面禁止与一切原子能项目产生接触,奥本海默的一生跌宕起伏,有过光辉荣耀,也曾跌入谷底,遭受过质疑和指控,也最终获得平反。
奥本海默为何会领导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此后的氢弹制造,他为何极力反对?爱因斯坦又为何不止一次在《纽约时报》等报刊上,为奥本海默发声?
文 | 张玮
编辑 | 谢芳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摘编自《历史的温度5:那些博弈、较量与人性》(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11月出版),原标题为《奥本海默:“原子弹之父”的成功与悲剧》,原文有删减,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天才+学霸
当二战进入1942年上半年的时候,美国政府终于下定了决心:投入全部力量,研制一种闻所未闻的超级炸弹——原子弹。
这个起因如今很多人都已经知道:1939年8月2日,以爱因斯坦为首的科学家们给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希望总统下令全力研制核武器——德国人已经在海森堡的主持下率先开始了工作,如果这种超级炸弹掌握在泯灭人性的纳粹手里,那谁也不敢想象结局。
尽管之前从没有人做过这项工作,但可以想象,那将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问题也就来了:谁来领导这个工程?
是带头写信的爱因斯坦吗?他的能力、资历和威望自然是够了,但因为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这位天才科学家是最先被排除的。那么,是不是应该在当时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美国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挑选一个呢?按理说,负责如此高端和机密的工程,“得过诺贝尔奖”应该是一个最低门槛。
但是,最终“曼哈顿计划”项目负责人名字被公布的时候,还是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一个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
如果把智商和学历作为一个门槛的话,奥本海默无疑是够格的。
1904年4月22日,奥本海默出生在纽约一个富有的德裔犹太人家庭,父亲是纺织行业的企业家,母亲是画家。幼年时,他就受母亲的影响广泛涉猎艺术、文学、哲学、历史、科学和语言等多个领域,11岁时因为在矿物研究方面的成绩成为纽约矿物俱乐部年纪最小的会员,18岁从纽约菲尔德斯顿文理学校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考入哈佛大学化学系。
在哈佛大学,别的同学一般只选4门课程,他选了7门,还抱怨“作业太少”。他只花三年时间就以“优秀”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了,他的毕业照片还特别注明了一句:“他只做了三年大学生。”
年轻时的奥本海默。
大学毕业后,奥本海默来到欧洲,觉得化学专业有些无聊,开始关注物理。
彼时的人类物理世界,正在进行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1925年,海森堡提出“矩阵力学”,泡利提出“不相容原理”;1926年,薛定谔提出“薛定谔方程”,玻恩对波函数做出概率解释……
在一个崭新而宏大的物理世界面前,奥本海默被深深吸引。
他先是进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师从物理大神卢瑟福(被称为法拉第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但卢瑟福认为这名天才弟子更适合研究理论物理,于是奥本海默受玻恩(量子力学奠基人,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引荐去了著名的哥廷根大学。在那里,奥本海默遇到了当时全世界物理学界的顶尖天才们:玻尔、狄拉克、海森堡、泡利,等等。这段学习生涯对奥本海默产生了巨大影响,也让他的天赋得到了充分发挥。
玻恩曾回忆,奥本海默在他手下做研究生时经常打断别人(包括老师在内)的演讲,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开始写方程式:“这样会更好。”后来很多学生联合起来给玻恩写了一封抗议信,玻恩将这封信悄悄放在奥本海默很容易看见的地方,奥本海默后来参加讨论时就明显收敛了很多。
1927年,奥本海默因在量子力学方面的研究获得博士学位,没过多久决定回到美国。当时,美国诸多名校竞相向奥本海默发出任教邀请,他最终选择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据说一个原因是那里图书馆的古典文学书籍收藏不错。
毫无疑问,从智商、学历和资历上,奥本海默是够格的。但是,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们,哪个不是“天才+学霸”?从二楼向这些科学家们丢块砖头,很难不砸中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2天生的管理型人才
最坚定推荐奥本海默的,是欧内斯特·劳伦斯。
欧内斯特·劳伦斯是高能粒子回旋加速器的发明者,也是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同时还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教授。
最初,负责“曼哈顿计划”的美方主持人格罗夫斯将军内定的主持人是劳伦斯,但劳伦斯和另一名卓越的实验物理学家康普顿却坚持推荐以理论物理见长的奥本海默。
劳伦斯的推荐理由简单却有说服力:“曼哈顿计划”是一个要凝聚全世界最顶尖大脑的“超级工程”,但越是一流的科学家,就越有些“恃才傲物”,必须要有一个既懂科学又懂管理的人才来把这批人管理起来,有效运转,最快达成目标。
奥本海默最合适。他似乎天生就是一个管理型人才,他演讲有说服力,待人有亲和力,与整个美国物理学界的顶尖科学家都保持良好的关系,同时,他自己在业务能力上又不会被同行看低。
在淘汰了一批“忠诚度可疑”(比如移民到美国)的顶尖科学家之后,格罗夫斯和军方人员再三审核了奥本海默的家庭成分和忠诚度(出生在美国成了奥本海默的加分项),并要求劳伦斯写下保证书后,终于任命奥本海默为整个“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和总实验室主任。
1954年,奥本海默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
奥本海默不辱使命。
作为耗资25亿美元、最多时参与人数超过50万人的“曼哈顿计划”的总指挥,奥本海默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管理才能。
在他的游说和鼓动下,玻尔、费米、查德威克等当时世界最顶尖的物理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加入了该计划。他还把原本分散在英国、加拿大和美国各地从事原子弹相关工作的实验室全部集中到了一起,亲自选定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作为总实验基地,统一领导工作。
在那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一度聚集了超过6000名世界顶尖的科研工作者。从科学实验、医疗卫生到地区交通,甚至科学家孩子的上学问题,奥本海默都管了起来。他自己每天只睡4个小时,早上7点由他吹响第一声起床哨,敦促大家开始一天的工作。
奥本海默的付出得到了美方和科学家们的一致认同,连一向挑剔、与奥本海默不和的核物理学家爱德华·泰勒(“氢弹之父”)在参与“曼哈顿计划”后也感慨:“我不知道奥本海默是怎样做到这一切的,但是没有他的话,这项工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功。”
1945年7月16日清晨5点30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洛斯阿拉莫斯附近的阿拉莫戈多沙漠爆炸成功。
在爆炸的一瞬间,现场受邀观看的1000多名观众欢呼雀跃,而作为总设计师的奥本海默,望着那片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心底却升起恐惧。他忽然想到了经常读的印度梵文诗选段(他会8种语言):
漫天奇光异彩,有如圣灵逞威。
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
……
我是死神,是世界的毁灭者。
3信念动摇
事实上,在原子弹研发进入尾声时,奥本海默的信念就已经产生了动摇。
那段时间,欧洲传来了苏军攻克柏林,自杀的消息。而在美军鏖战的太平洋战场,日军也开始节节败退,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这让那些夜以继日研发原子弹的科学家们失去最大的动力——早日研制出原子弹,是为了不让纳粹德国抢先。如今这个威胁已经消除了。
在盟军已经完全可以取得战争胜利的情况下,科学家们陷入了良心的自责:这种超级杀人武器的问世,还有必要吗?包括奥本海默在内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天真的建议:能不能只选择一块无人区,做一个性轰炸?
这个建议很快被美国政府否决——“曼哈顿计划”历时三年,耗费数十亿美元,如果不用于实战,不产生结果,怎么向国会交代?怎么向纳税人交代?怎么向那些反对人士交代?
2022年8月5日,人们在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的和平都市纪念碑前献花。图|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 摄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先后被投下原子弹,十多万人在白光一闪间灰飞烟灭。
当年10月,奥本海默辞去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任的职务,重新回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此时的他早已声名鹊起,受到全世界瞩目。两年后,奥本海默当选为美国最权威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所长,并出任美国政府能源决策机构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下属的一般顾问委员会主席。
这是当时一个科学家能在美国得到的最高政治地位,奥本海默用他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开了科学家影响美国政府决策的先河。
只是,因研发核武器登上这个台阶的奥本海默,却转而说服美国政府停止和限制核武器研究。作为一名科学家,他认为他和他领导的团队并没有增加全人类的福祉,反而给整个文明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杜鲁门传》中专门记录了这样一个情节。
奥本海默见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对他激动地说了一句话:“总统先生,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而杜鲁门的回答比奥本海默还要激动:“沾满鲜血的是我!你手上的血还没有我一半多呢!这件事你就留给我来操心吧!”奥本海默离开后,杜鲁门对身边的人表示,今后再也不想见到这个人。
1946年7月1日,美国在比基尼岛试爆第四颗原子弹,奥本海默拒绝出席参观,事先还写信给杜鲁门请求放弃这次爆炸试验。杜鲁门对奥本海默再一次做出评价:爱哭的科学家。
奥本海默阻止核武器发展的另一个举措,是明确拒绝了当时找他寻求支持的科学家爱德华·泰勒,表示自己“不会出力,也不愿出力”。泰勒希望能得到奥本海默的支持,继续研究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氢弹。
不过,奥本海默没有明确意识到,当时的国际形势已经风云突变。
二战结束,一道“铁幕”在昔日的盟友苏联和欧美之间缓缓落下。1949年8月29日,苏联宣布成功试爆本国第一颗原子弹,美国人苦心建立起来的“核垄断”在短短四年之间就被打破。美国迫切需要进一步在核武器上建立起对主义世界的优势,怎么会听从奥本海默的劝阻?
1952年11月1日,代号为“迈克”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氢弹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埃尼威托克珊瑚岛被引爆,产生的爆炸当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500倍。领导氢弹计划的,正是当初被奥本海默拒绝的爱德华·泰勒。
人类历史上第一颗氢弹爆炸的场面。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奥本海默的人生开始急转直下。
4“奥本海默事件”
1952年,二战欧洲盟军的最高司令、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当选为美国总统。
军人出身的艾森豪威尔对一直和美国政策唱反调的奥本海默没有什么感情可言。更糟糕的是,他执政时期,恰恰是极端的麦卡锡主义大行其道的时候。和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一样,即便功成名就如奥本海默,在那场“运动”中也未能幸免。
1952年12月初,奥本海默去英国做一场科普讲座。在此期间,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终于让艾森豪威尔相信:奥本海默是一个危险的主义分子,并且很可能是苏联在美国核领域方面的“代理人”。
12月21日,奥本海默回到国内时,面临两个选择:要么主动辞去他在美国政府的行政职务,要么就出席一场指控他的听证会。
尽管奥本海默知道,自己在主持研究原子弹期间就受到了严密的监视和监听,他依旧感到极大震撼,他毫不犹豫地拒绝辞职,决定出席听证会。
12月23日,针对奥本海默长达4周的听证会拉开帷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奥本海默事件”。
在听证会上,联邦调查局给奥本海默罗列了24条罪状,但主要归纳起来是两点。
第一,奥本海默年轻时与大量左翼组织接触并保持往来(比如曾动用父亲30万美元遗产中的一部分,资助当时志愿去西班牙保卫共和国的“国际纵队”),他的学生中有大量左翼分子甚至主义者,妻子哈里森是左翼分子,弟弟弗兰克·奥本海默加入过美国(弗兰克同样是一位天才核物理学家,后因“麦卡锡法案”被剥夺教职,只能去做牧民放牛)。
第二,奥本海默一直对美国研制氢弹进行“重重阻挠”以及抱“消极态度”,这是明显为苏联讲话,是对美国的不忠诚。
为此,当初在奥本海默那里碰壁的爱德华·泰勒还出庭作证,言语含糊却又指向明确地表示“美国的这项事业(指原子弹事业)如果不放在奥本海默手里,会更安全”。
爱德华·泰勒。他在奥本海默听证会上的表现激怒了整个美国科学界,虽然他是“氢弹之父”,但在美国科学界几乎被完全孤立,在公共场合,很多科学家都拒绝和他握手。
整个美国科学界也因此震动。除了泰勒之外,绝大多数在听证会上出席作证的科学家都表示因一个人的“核政策”与政府不符就要受审,是对“精神的践踏”;当初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158名科学家联名反对对奥本海默的审讯;爱因斯坦甚至不止一次在《纽约时报》等报刊上抗议,称“美国政府迫害原子物理学家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
奥本海默在听证会上否认了一切指控。最终,听证会的审判委员会出具了判决结果:没有发现奥本海默对国家有过不忠诚的行为。
但是,美国政府还是决定剥夺奥本海默的一切安全特许和权限,全面禁止他与一切原子能项目产生接触。这对奥本海默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他一直希望能用自己的政治身份,促成原子能在国际范围内的和平利用。
在即将迎来50岁生日之际,奥本海默的人生从巅峰跌落到低谷,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他迅速衰老。
1960年,约翰·肯尼迪当选为总统。那时,麦卡锡主义带来的疯狂浪潮已经退去,肯尼迪向身边的幕僚透露,想给以奥本海默为首的当初受到迫害的人补偿(其中也包括卓别林)。肯尼迪为奥本海默选择的方式是,授予他1963年度美国原子能方面的最高奖项——费米奖,并颁发5万美元的奖金(相当于当时美国国务卿的年薪)。
但是,就在颁奖前的10天,肯尼迪遇刺身亡。
继任者约翰逊成了1963年12月23日颁奖典礼上的嘉宾。在授奖仪式上,59岁的奥本海默走向主席台时不小心绊了一下,约翰逊赶忙伸手扶他。奥本海默推开了约翰逊的手,说:“总统先生,当一个人行将衰老时,你去扶他是没有用处的,只有那些年轻人才需要你去扶持。”
奥本海默在答谢词中说:“我想,今天的仪式是需要您的胆量和宽容的,我觉得这是我们光明前景的预兆。”说这话的时候,他已经知道,政府虽然用这种方式给他恢复了名誉,但依旧禁止他接触一切关于原子能的机密。
1966年,奥本海默终于退休,但很快发现自己患上了喉癌。
1967年2月18日,奥本海默因喉癌逝世,终年63岁。按照遗嘱,他的遗体被火化,骨灰撒到了维尔京群岛。
(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来自《历史的温度5》。)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是经国家批准建设的国家工程科技领域信息汇聚中心、数据挖掘中心和知识服务中心。
知识中心网址:https://www.ckcest/entry/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为方便读者组建了社群想进群请添加微信:xpcztym
他是国内抗癌第一人,不仅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还让闻风丧胆的癌症都为之屈服,他将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贯彻到底,究竟是什么让他连癌症都能克服?
讲述百姓故事,品百味人生。本期的子牙童趣咱们老百姓,将为大家讲述抗癌英雄凌志军的故事。
岁月蹉跎凌志军,北京人,1963年生。父亲凌建华曾是人民日报的记者,在父亲的熏陶下,凌志军从小就立下了当记者的愿望。虽然凌志军有着雄心壮志,可是时运不济。
在10年的动荡里,凌志军无法安心读书,因此只念到初中毕业便辍学了。当时年仅16岁的他,在父亲的安排下,被迫到养猪场里养猪。
可是凌志军不愿意向命运低头,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读书,阅读经典名著。19岁的凌志军获得了参军的机会,他的才华和知识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因此留在部队里做文书工作,8年的军旅生涯,锻炼了他的意志。
退伍后,他完成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记者。但是,在他的心中还有一个遗憾。那就是他的学历,当年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辍学,现在他想弥补这个遗憾。
为此,他一边工作,一边刻苦学习。最终通过自学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当他想把这个喜讯告诉家人时,噩耗却先传到他的耳边。
对他来说,一直是高大,伟岸形象的父亲,倒下了!
肺癌晚期。原来,在他闷头学习的阶段,父亲为了不影响他,拉住了想要告诉他的母亲,因为他们知道凌志军为了学习,有么多努力,所以不忍心在他最为关键的时候,因为别的事分心。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对于凌志军来说,亲情才是最重要的。
事已至此,凌志军别无他想,安安稳稳的守护在父亲身边,陪他走完最后一程。父亲已经没办法走路了,弥留之际对凌志军说了最后一番话,他希望凌志军以后可以走自己的路,坚定的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最终,凌志军的父亲离开了人世。父亲的离世,让他的内心敲响了警钟。为此,他开始锻炼身体,只要是有益于身心的运动,他都会参与。
突遭噩耗他还将自己的人生感悟汇聚在一本书里,他的第一本著作《交锋》横空出世。10年间,他通过所见所感,写出了不少优秀作品。
然而,繁忙的事务和闲暇时的写作,占据了他几乎所有的时间,思想上的压力,导致他不断用眼来麻痹自己。直到他体力不支,被送去医院查出肺癌晚期,并且癌症似乎已经扩散到全身时,他才幡然醒悟。
历史佛再次上演,上一次肺癌夺取了父亲的生命。这一次也想毁掉他的命运。凌志军的意志有些动摇,父亲离世时的样子浮现在眼前,就连他认为无比强大的父亲,都倒在癌症之下,他会步父亲的后尘么?
可是想到父亲临走时说的话,和他虽然有些涣散却依旧坚定的眼神。凌志军重新振作起来,他当兵时永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又回来了。
他这些年通过工作和写作攒下的积蓄,让他在治病的时候无后顾之忧。经朋友介绍,联系北京医院最好的医生,给凌志军做了一个全面检查。得出的结果让凌志军大失所望,甚至有些绝望。
他脑子里的肿瘤和肺部的肿瘤是有关联的,这也就代表凌志军只能安心的等死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恰巧一位国外的专家到北京参加学术交流,得到消息的凌志军,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这名专家。经过专家严密的诊断,他断定凌志军脑子里的肿瘤,和肺部的肿瘤并没有关系。
凌志军惊喜交加,如果两个肿瘤没有关系的话,他活命的希望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根治的可能。想要多活命就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来,化疗,吃抗癌药物。
可是,父亲被病痛折磨的样子历历在目,他深知化疗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仅仅只能延缓短暂的寿命而已。他想要的是,陪伴妻子和孩子安安稳稳度过的晚年。
因此,他放弃了医生化疗的建议,坚持通过手术治疗癌症。医院尊重凌志军的意愿,将他肺部最严重的部位给切除了。
手术完成后,凌志军感觉良好,他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让他坚持下来。拒绝吃抗癌药,不做化疗,不用待着昏暗的房间里,慢慢的等死,凌志军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他带着妻子和孩子,找了一处僻静的地方,开启了隐居的生活,每天悠闲自得,心神愉悦。这段日子,对他来说几乎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有最爱的妻子和最可爱的孩子陪伴。
即便他真的死了,也是微笑着死去的。没想到,心态的放松让凌志军的身体有了恢复的迹象。当他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医生惊奇的发现,他体内的肿瘤已经不再扩大。
命运转折这让他有了更加强大的动力,连癌症在他面前都要俯首跪拜,他还有什么好怕的。自此以后,他过着身心愉悦的生活,享受人生,还将他抗癌的心得分享出去,让更多的绝望的人重获新生。
凌志军觉得对抗癌症,最重要的就是心理问题,不要一听到癌症就吓得要死,抱着这种想法,是没办法对抗癌症的。
对于抗癌英雄凌志军,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视频的动力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近日,一条内容为
“外卖小哥热血回应被蛇咬顾客”
的网络视频火了
视频中外卖小哥急迫的语气
和带着魔力般的口音
让人觉得既好笑又感动
↓↓↓
这名外卖小哥名叫杨卓凡
今年19岁,是广西北海人
他表示,事情发生在1月30日
当时他接到单子后
立马赶往北海市海角路的药店取药
顾客发来消息要求尽快配送
想着救人要紧
他毫不犹豫同意了
从接单到拿药再送到一家卫生院
平时要花半个小时以上的路程
他只用了20分钟左右
在送订单的途中
因担心送药不及时致顾客发生意外
他一直与顾客保持联系
并热血喊话“加油”:
“表,你还活着吗?”
“为了救你,我赌上性命
跟‘洗神’(死神)搏斗!”
订单送达时
杨卓凡了解到顾客身体并无大碍
“我浑身充满了成就感”
网友评论截图
事后
杨卓凡把和顾客的对话发在了网上
没想到一下子就火了
许多网友觉得有趣并点赞评论:
“‘洗神’都要停下来听听你说什么”
对此,杨卓凡表示
幽默搞笑是他一贯的语言风格
他喜欢一边送外卖,一边跟别人对话
既可以让枯燥的工作变得欢乐
也能让别人开心一下
今年19岁的杨卓凡
是南宁理工学院2022级学生
寒暑假都会来兼职跑外卖
今年春节假期也一直在跑单
这个寒假已赚了5000多元
他说赚到的钱
打算买台手机和买些衣服
剩下的孝敬父母
虽说只是兼职
但小杨对这份工作一直尽心尽职
他说自己很喜欢兼职做外卖骑手
但是回到学校后
他的主要任务还是读书
网友们因为杨卓凡的口音
和有点“中二”的性格
既感动又好笑,纷纷表示:
他是“平凡人做着不平凡的事”
“热血青年”“好样的”
网友评论截图
目前
杨卓凡兼职的外卖平台
已经为他申请“先锋骑手”称号
并给予现金奖励
为热血且阳光的杨卓凡
点赞!
来源:综合广西新闻频道、南国今报、南宁理工学院、沸点视频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多么希望我能日日夜夜陪伴在你身边。
天堂真的很美吗?
15年前,你招呼也不打一声,就离开了我,你怎么舍得离开我。难到在你眼里,天堂真的很美吗?你将我无情的抛弃。选择了另一个世界。
难道,我做错了什么吗?你要将我无情的抛弃。看我流泪,你头也不回。我知道,当时,你是多么的不舍。但是,你为了得到你的另一个天堂,你毅然选择了我。
天堂之门
15年,时间并不长,但是有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为你哭啼。为你伤心流泪,湿了枕头,滴在我的心上。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会珍惜我们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愿用我的一切换回您的存在……
冬天多么的美,尤其是飘着雪花的夜晚。真的好美,好美……
冬天的被窝,好温暖,好温暖。所以,你就选择了温暖的被窝,带着您那淡淡的笑意,钻进了暖和的被窝。
您,就在被窝里结束了自己的一切……
外面的天空飘着我最爱的雪花、屋里,住着我最爱的人。就在一切都如此美妙之时,我最爱的人离开了我。永远地离开了我。
当时泪流满面跪在您面前。双手抚摸着您冰冷的脸颊时,我好想好想让你醒过来啊!我恨你,你夺走了原本属于我的一切。
一千个日日夜夜,我是怎样过来的。
好怀念你用右手抄的菜,蒸的米饭。好怀念那个用左手带给我童年幸福时光的人。您伴我渡过了我的童年时光。31年了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您用您的右手,为我做的一切一切。我记得清清楚楚。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再也不会和你吵架骂你了,我错了,我真的错了。你这样做是对我的惩罚吗?
亲爱的奶奶,天堂真的很美吗?
通往天堂
你可以连您的儿女都不看一眼,就离开他们而去。当她们流着泪,跪在你的坟前。那一声声的呼唤,您听见了吗?
比起他们来,我真的好幸福啊!至少,我还摸到您那冰冷的脸颊,可怜的人啊!他们连您的最后一眼……
哪怕是死后的容颜,都未能瞧见。
他们的泪,好冰,好冰……
天堂,真的很美吗?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并没有这样的神,也就是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宗教教义,有不同的“最强神”。
1、古代神话。
2500年前,道教尚未创立,佛教尚未进入中国,儒教尚未出现。
此时,中国流传着远古神话,这些神话是多神论的,与古希腊奥林匹斯众神非常相似。
这个时期最强大的神就是盘古。
他是世界的创造者,也是中华的创造神。
中国古代神话中最强大的创世神:盘古
2、道教神话。
公元前2000年左右,道教逐渐形成,他们吸收了中国古代神话,创造了自己的多神教。
在道教神话中,最强大的神是“三清”,实际上是三个不同的神。
“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神话传说中的一些强大的神,如玉皇大帝、西王母、孙悟空等,他们的地位比三清还低。
三清
3、佛教神话。
公元前1800年,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它带来了佛教神话体系,在中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佛教本质上是一神论宗教,他只有一位真神:释迦牟尼佛,他是至高无上、全能的神。
佛教神话中最强大的创世神:释迦牟尼佛
4、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一个诞生于2500年前的哲学流派。
虽然中国人建造了许多孔庙,尊孔为神,但儒家思想实际上是一种无神论思想。
在儒家思想中,没有神,任何儒家信徒都会称孔子为:“老师”或“伟人”,没有人称他为上帝。
因此,儒家与孔子无需进行这种比较。
孔子不是神,在中国人眼里,他是一个伟大的凡人。
5. 不同角度的观点。
因为传统神话、道教神话、佛教神话在中国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他们互相学习、互相融合,有一种现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虽然道教和佛教在中国基本上和平共处,但仍然存在着“谁更强大”的暗中比较。
在后来的道教神话中,也将释迦牟尼佛纳入其中,并命名为“如来”,道教认为释迦牟尼佛是道德神的弟子,离开道教后,他在西方创立了佛教。
这里的潜台词是:释迦牟尼佛的力量不如三清。
后来,道教人物和属性也被加入到中国佛教神话中,他们甚至创造了中国式的“观世音菩萨”,成为佛教与道教沟通的关键人物。
神话小说《西游记》中,众多道教神祇都无法击败的孙悟空,最终被释迦牟尼轻松击败。
这里的潜台词是:三清不如释迦牟尼佛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