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被以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等词语形容,而其中一个显著体现便是地名千奇百怪。这些地名有的与当地方言联系紧密,有的则来自于少数民族语言,蕴含着特殊的含义。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容易被读错的地名就涌现了出来,如亳州、涪陵、六安等等。其实,这些地名除了容易读错外,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亳州以西汉开国功臣张良、魏武帝曹操等著名历史人物诞生于此而知名,但与此同时它也常常被人误读作“毫州”。诚然,比常用字少了一笔的“亳”确实有些少见,大部分没有怎么见过这个字的人不小心叫错也无可厚非。不过,其实亳州这个地名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而“亳”更是一度风光无限,拥有特殊的地位。
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帝喾定都于亳,此处的亳指的是他的家乡,今河南商丘一带。夏朝末年,商国的首领成汤为了积蓄力量对抗无道的夏桀而定都在亳,而商朝建立之后,他又迁都到了“西亳”,也就是今河南洛阳偃师一带。成汤数次迁都,而人们将他每次所迁之处都称为亳,为了便于区分,其中如今亳州一带便被称为“南亳”。
周朝初年,神农氏的后人被封在焦国,最初是在今河南陕县一带,后来焦国迁到了今亳州境内,但又被陈国所灭。秦朝建立后,在焦国故地设置了谯县,汉朝时,谯县成为豫州刺史部的治所,还晋升为了谯郡,甚至被曹魏定为陪都。北魏时期,谯郡被定为南兖州的治所,而北周大象元年(579),周静帝将原本的南兖州之地正式改名为亳州,以呼应上文提到的南亳之名。
尽管隋朝大业年间亳州又被改回为谯郡,但唐朝建立后不久便又复置亳州,并先后在此设置总管府、都督府,可见其地位。元至正十五年(1355),红巾军领袖刘福通首举义旗,在亳州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明朝初年,亳州先是被降为亳县,后又恢复。此后的亳州数次在县与市之间徘徊,直到2000年才正式被定为地级市。
拥有悠久历史,继承了“亳”这个光荣名称的亳州可谓默默无闻的古都,同样如此的还有涪陵。作为如今重庆市下辖的一个区,涪陵长久以来并没有多么大的知名度,提到它时,恐怕很多人要么想到的是武陵山,要么就是远近驰名的涪陵榨菜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和“陪”、“培”等汉字长得很像,涪陵也常被念作“péi líng”。
所谓涪陵,涪指的是从这片土地汇入长江的涪水,也就是如今所说的贵州省第一大河乌江,而陵则是因为此处本是古巴国的国都,坐落着着巴国先王们的陵墓。最初,如今的涪陵被叫做“枳”,曾是巴国首都,后被楚国占领,改为枳邑。秦朝建立后,枳邑又成为了巴郡下辖的枳县。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刘备改巴东属国为涪陵郡,治所为涪陵县,大约是今彭水县一带。东晋永和三年(347),原本的涪陵郡因为战乱而毁,枳县暂时得名涪郡、枳城郡。元熙二年(420),朝廷复设涪陵郡,枳县则重新回到了巴郡的管辖之下。北周保定四年(564),朝廷在枳县设置了一个涪陵镇,与涪陵郡并存。
到了隋朝,涪陵郡被废,而涪陵镇则逐渐被提拔为涪陵县,成为了“正宗”。此后从唐朝到清朝,涪陵都被称作涪州,直到初年才改名为涪陵县。由此可见,历史上的涪陵并非一直是一个地点,而是经历了从如今彭水县转移到今涪陵区的变迁。另外,它的行政区划也经历了多次改变,身世可谓相当复杂。
最后说说六安,大部分外地人看到这个地名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应该读成“liù ān”。其实,“六”与“陆”是通假字,本意是水边的高地,其发音可以互通,因此,当地人称呼自己脚下的土地为“lù ān”是十分合理的。被誉为我国司法始祖的皋陶去世后,夏朝开国君主大禹将其葬在了“六”地,也就是今六安市北部。
后来,秦国在此地设置了六县,西汉初年,六县分属衡山国、淮南国,后者在此定都。元狩二年(前121),衡山王、淮南王谋反遭诛,武帝平乱后取衡山国国内六县、安丰县的首字,将衡山国改名为“六安国”,希望六地从此安定,不再反叛。从此以后,六安之名便一直流传了下来。综上所述,亳州、涪陵、六安等等容易被外人读错的特殊地名发音,其实恰恰是其深厚历史底蕴的体现。
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许多诸侯国,其中宋国国君后裔戴公深受人们爱戴,死后谥号为“戴”,其子民便以谥号为姓。另外,周王族后裔曾建立了戴国,戴国在春秋时期被郑国所灭,国中子民因怀念故国,便以旧国名为姓。
戴姓图腾
宗族简述先秦时期,戴姓族人主要活动在豫东一带。西汉时期,戴姓一族中,有人从豫东迁居豫南。南北朝时期,戴姓不仅在江浙一带分布广泛,而且已有人开始迁往今安徽和湖北等地。盛唐时期,由于社会稳定,政治清明,居在陕西、山西、湖南和江西等地的戴姓得以发展繁衍。宋元之际,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骑兵入侵,原居于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等省的戴姓开始南迁福建和广东。明洪武年间,戴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到了陕西、安徽、山东、河北、东北和江苏等地。清朝时期,已有福建戴姓族人迁居台湾或扬帆海外。现今,戴姓人口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分布,其中江苏和浙江两省居多。
姓氏名人戴逵(?396):字安道,谯郡锉县人,东晋学者、画家、雕塑家,因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而著有《释疑论》。
戴复古(1167—?):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人,南宋诗人。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
戴修瓒(1887-1957):字君亮,湖南常德人,中国法学家,日本中央大学毕业,著名法学教授。著有《民法债编总论》、《票据法》、《刑事诉讼法释义》等。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朝案,字丞,浙江余杭人,中国现代诗人,“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著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