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搬家吉日

姓田的历史名人(姓田的历史名人有谁)

时间:2023-10-04 09:45:46 作者:超甜的布丁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顾炎武:明末清初隐居报国寺的一代大儒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岳强

今年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诞辰410周年,在顾炎武“北漂”的日子里,报国寺是重要的一站。走进报国寺,只见西侧门呈月亮造型,两厢刻有金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顶部也有四个金字——顾亭林祠。顾亭林,即顾炎武,因其家乡的故居旁边有湖泊名曰“亭林”,人们尊称他为亭林先生。

从月亮门东侧,可以望见亭林先生的铜像以及铜像后面的竹林,这位乱世中的一代大儒仿佛站在月亮里,心事重重地思考着家国命运。客居报国寺的日子里,他完成了其大部分著作。

不忘故国潜心学问

与黄宗羲、王夫之、唐甄并称“四大启蒙思想家”的顾炎武,本名顾绛,字宁人,南直隶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人。顾炎武自幼博闻强记,并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为人生偶像。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但我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陷南京后,亭林先生将自己的名字由顾绛改为顾炎武,因为他仰慕文天祥的门生王炎武。更名意在明志,他在昆山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清活动,但明朝大势已去。

明朝灭亡后,顾炎武在自家门前悬挂一块红色蔓菁,里面塞上蒜青,后面的白布上写有“避青”二字,意思是不为清朝效力。他曾六次徒步从家中前往南京明孝陵,哭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寄托故国之思,累计行程数千里,不辞跋涉之苦。然后,他将昆山的家产悉数变卖,辞别故里,一去不归。在20多年的北游生涯中,他的足迹遍及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等地。旅途中,骡马驮书随行,随时将书中内容与所见所闻进行核对,实地考察后勘误。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是不折不扣的践行者。

世事茫茫,顾炎武把对故国的怀念化作对学问的执着,而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学识使他著述颇丰。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顾炎武全集》收录了他的存世作品34种,包括经部9种、史部17种、子部5种、集部3种,约1200万字。代表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含《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韵补正》《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他对经史百家、音韵训诂、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至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水利河漕、兵农田赋、经济贸易等均有造诣。在音韵学方面,考订古音,离析《唐韵》,将古韵分为十部,阐明音学源流,剖析古韵部目,可谓承前启后,堪称古音学的奠基者。在文学方面,以诗见长,存世各体诗412首,包括徐嘉《顾诗笺注》的《集外诗补》中收录的4首佚诗。他的诗歌忧世伤生,似有杜甫遗风。

带着对故国的思念,顾炎武曾两次到昌平的长陵哭吊明成祖朱棣,六次到思陵哭吊明思宗朱由检。他的足迹遍及昌平的山山水水,写下了《昌平山水记》一书,对昌平的建制沿革、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地理、民间习俗等进行了详尽介绍,为后世留下了一份考据准确、脉络清晰的珍贵史料。

当年,顾炎武的才学遐迩闻名。他客居报国寺时,在朝廷做官的文学家王士祯曾去拜访,并心血来潮地请他背诵古乐府《蛱蝶行》。那首短诗虽然只有56个字,但生僻难记。使王士祯感到惊讶的是,顾炎武脱口而出,一字不落地背了出来。

乱世中的顾炎武手不释卷,沉醉于诗书学问,终成一代大儒。

悲悯苍生心忧天下

在顾亭林祠游廊的墙壁上,镶嵌着一些书法作品石刻,均为顾炎武的经典名言,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作为一代大儒,顾炎武治学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

他反对雕琢辞章、缀辑故实的无用之学,倡导“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学术理念。在他看来,学问之道,贵在明道淑人,抚世宰物。这种经世致用的学术主张,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终结了晚明空疏的学风,开启朴实学风之先河,对清代学者产生了积极有益的影响。他认为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主张“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他的“利国富民”、“善为国者,藏之于民”思想,具有早期启蒙色彩。

顾炎武纂辑的《天下郡国利病书》,敏锐地关注到土地兼并及赋税繁重不均等社会积弊,指出“世久积弊,举数十屯而兼并于豪右,比比皆是”,以至出现了“有田连阡陌,而户米不满斗石者;有贫无立锥,而户米至数十石者”的情况。在他所撰写的《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郡县论》中,探索了造成社会积弊的根源,表达了实行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他指出“郡县之弊已极”,症结在于“其专在上”,初步触及到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变革郡县制的要求。

在《日知录》中,他开宗明义:“意在拨乱涤污,法古用复,启多闻于来学,待一治于后王”。他认为“今天下之大患,莫大乎贫”,因而“有道之世,必以厚生为本”。他希望百姓摆脱贫困,实现“五年而小康,十年而大富”。对于社会财富分配,他说:“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财源塞而必损于民。”他认为自万历中期以来,由于“为人上者”唯利是图,造成了“民生愈贫,国计亦愈窘”的局面。因此,他主张“藏富于民”,民富才能国强。

顾炎武“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突出体现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字警言。他所说的天下兴亡,指的是天下苍生的生存和中华民族的延续。为此,他一生奔波劳碌,上下求索,即使在病中,仍然呼吁“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他悲天悯人,以满腹经纶为天下苍生代言,受到世人景仰。

文人祭祀报国志士

位于西城区报国寺前街1号的报国寺,始建于辽代,明成化二年(1466年)及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1997年,报国寺开辟为收藏市场,并对公众开放,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顾亭林祠位于报国寺西南面,原为禅房,因顾炎武曾在此居住,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改建为顾亭林祠。

历史上的报国寺香火旺盛,还曾是北京最大的旧书市场,文化氛围浓厚。在清代,有不少诗人、词人、诗词理论家、文学家、戏曲家、书法家、收藏家、学者、金石学家等文化名人经常光顾报国寺旧书市场,譬如孔尚任、王渔阳、朱彝尊、翁方纲等。由于报国寺地处皇城外知识分子聚居的核心区域,顺理成章地成为宣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顾炎武第一次来到北京。此后,在他北游的25年中,多次往返京城,而在京期间,他的主要居住地是报国寺。在那里,他可以淘到心仪的古籍,还可以结交众多文化名人。另外,寺院清静,适合著书立说。据史料记载,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在报国寺完成的。顾炎武寓居报国寺,也许还有更深的寓意。他从祖籍江苏昆山出发游学北方,行程三万余里,著作千余万字,意在传播他的天下观,探索百姓安居乐业之路。就是说,他一直在为“报国”奔走。而报国寺的寺院名称,刚好与他的抱负相契合。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北游途中的顾炎武在山西友人家去世,享年70岁。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翰林院编修何绍基、贡生张穆等发起修建顾亭林祠。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春,顾亭林祠落成,共有南中北三座院落。当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日(顾炎武生辰),儒臣学士们在顾亭林祠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动。此后,每年举行春秋佳日祭和生辰祭,还有许多不定期的特祭。这种民众自发的祭祀活动延续了80多年,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现象。

每次祭祀,参与者均签写“题名录(签名)”,并赋诗作文,还有现场作诗唱和及书法绘画等文化雅集活动,主办者将活动内容及题名、诗书画等归档保存。然后,汇编成《顾祠会祭题名卷子》,共汇编了4辑,卷首有顾炎武肖像。影印出版后,分发给参与祭祀者,使其得以传世。参与祭祀者中,有人编写《顾炎武年谱》,嘉庆到道光年间,问世的顾炎武年谱多达6种;有人点校、注释顾炎武著作,从顾祠建成到光绪年间,约有94位名家撰写了百余种解读顾炎武著作的书籍。

当时,京城文化界出现了顾炎武热,而顾亭林祠成为文人雅集场所,人们虔诚地怀念这位胸怀天下的报国志士。

光明日报国学版:董子其人其学

【中华文化公开课】

作者:周桂钿

今天我讲董仲舒,主要讲三个问题。

生平考证

我们看看董仲舒是哪里人。《史记·儒林列传》里讲董仲舒是广川人。广川在历史上有个演变过程。最早的时候广川是个国,有我们现在半个省那么大,后来改称广川郡,像地级市一样,再后来是广川县,现在是广川镇。广川镇在河北景县,景县的人认为董仲舒是广川人。

紧挨着景县的枣强县则认为董仲舒是枣强人,枣强有座两米多高的董仲舒石像。枣强有个地方叫后旧县村,原来旧县的县址在那里,后来搬走了,变成后旧县村。明朝时董仲舒石像是在太行山刻的,刻好以后用马车拉着往东走,走到后旧县村马怎么也不走了,有一个人认为董爷爷可能就在这个地方,于是,董仲舒的石像就被立在这里。然后枣强县的人说,我们这个地方是董仲舒的老家。这两个县挨得很近,但是说不清楚到底是哪一个,因为汉代的郡很大,起码有十几个县这么大,挨得那么近,说不清楚到底是哪一边的,但是这两个县现在都属于衡水市。西汉时代,枣强和景县都属于广川郡。景县在过去也曾属于德州。德州《地方志》记载有董子读书台,于是德州也以董子读书台名义创建了一个景区,树立高大的董子石像。总之,董子故乡很难确定,但说董仲舒是衡水市人或者河北人都可以,都不算错。

《史记》记载“董子三年不窥园中菜”,有人认为他认真读书,所以没有时间看菜园。认真读书成了习惯,不会只有三年不窥园。三年不窥园,应该有特殊情况,像现代学生准备高考一样。董仲舒一生最特殊的情况就是准备参加对策,要准备皇帝提出的问题,这是仕途中关键的环节。因此,我们推测他参加对策前三年开始做准备,没时间去看菜园子。

这三年是什么时候?董仲舒那时多大?史学家写历史,习惯按时间前后顺序来写。董子先当《春秋》博士,进行教学,三年不窥园,然后对策,被任为江都相。但《史记》没有记载对策的事,班固《汉书》将董仲舒对策列在元光元年。西汉桓谭说董仲舒“年至六十余,不窥园中菜”,这样推算董仲舒对策时约六十四五岁。董仲舒生于高祖时代,约公元前198年。他应该是活到七十七岁,才得以致仕。

董仲舒的思想精华

第一点,是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是《春秋公羊传》里首先提到的,后人对这个词有多种解释:一、大是赞扬词,形容“一统”的伟大。二、大是形容词,指大局方面要统一,生活细节上就不必强调统一。这些说法,都有道理。董子本人讲的是什么意思呢?这可以从董子三对策的最后说法来体会。他认为,《春秋》大一统是世界普遍原则。现在教师有自己的不相同的道理,各人也有不同的理论,百家不同方法,没法统一起来,法则常变化,下级不知道要坚守什么。董子提出要坚守的是“六艺之科,孔子之术”,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董子把它抬到独尊的地位,其他学派的思想放低,不与孔子并列。这样下级知道要坚守什么,平民也知道服从谁。后人总结出这一思想原则就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说,不是孔子的那一套东西,就不让它宣扬出来,这样就突出了孔子儒学的领导地位。后来别人把他归纳为“独尊儒术”,这是董仲舒的思想,但绝不是董仲舒说的原话,是后人说的。

这样就把孔子的思想放在了最高的地位,别人都听他的。但不是只许他存在不许别人存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讲《论六家要旨》,里面地位最高的是道家,儒家不是最高的。

到了司马迁以后,独尊儒术了,六家变成九家,增加了三家,虽然孔子的地位提高了,但是没有把别人消灭了,还保存有九家。“罢黜百家”并没有清除各家。

强调大一统,董仲舒很有历史经验。周朝的时候周天子权威很高,诸侯都听他的,分封建国。后来周天子的权威逐渐下降,诸侯逐渐发展起来,就打起来了,把小国灭了,扩大自己。在先有一百多个国家,后来就剩下七个,七个还在打。

秦始皇统一以后,消灭六国,取消了封建制,改成郡县制。郡县制实际上叫中央集权制度。郡的行政长官是太守,太守管的那个郡是代表皇帝去管的,军队不是他的,财政收入也不是他的,他自己的子孙也没有继承权。封建的时候,诸侯的子孙有继承权,齐国、鲁国都继承了三十几代。改成郡县制以后,这些太守经常被调动,子孙没有继承权,完全不一样了。这种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一切都由皇帝一个人独立裁决。

两千年以前跟现在不一样,当时中国的专制制度无疑是比同时期的西方更先进的制度。同时代的整个欧洲都还处在奴隶社会,有的还在原始社会。

第二点,董仲舒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他在《对策》里提到的:德教为主,刑罚为辅。秦始皇时代是“以法治国”,那时候犯罪的人很多,吐口痰也抓起来,垃圾扔得不是地方也抓起来,满街有一半都是寒民。王充举过一个例子,马没训练就让它拉车,拉得不对就杀了,再拉来一匹马重新拉,结果杀了一大堆马,地也耕不了了,车也拉不动了,这都是错误的。秦始皇单纯地“以法治国”是片面的。董仲舒这一点,应该说,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提倡文化教育,提倡道德,这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统治者治国理政,不能放任法律去惩罚,受惩罚始终应该是少数人。

第三点,董仲舒的“调均”思想也很深刻。他说,有的人钱多了就骄傲,就为暴,就欺负老百姓,导致社会不安定。还有一些人因为被压迫,生活不下去,上不能养父母,下不能养小孩,日子没办法过下去,所以起来造反,落草为寇。太富和太穷,对社会安定都没有好处,应该加以避免。东汉的时候遇到过贫富两极分化的情况,皇帝就施行董仲舒调均的办法,哪儿丰收了就把粮食运到受灾的地方。这样,社会就很安定,大大减少了抢劫偷盗的发生。

第四点,董仲舒提出,当官的不能与老百姓争利,不能与民争业。董仲舒举了个例子:鲁国国相公仪休,有一天吃饭的时候看到菜,说这个菜多少钱买的,家里人说这个菜不是买的,是自己后花园种的。公仪休气坏了,到后花园把菜拔了、扔了。按照公仪休的意思,菜,我们不能自己种着吃,我们要去买。要是我们自己种菜,下面的大小官员都跟着学,都种菜,菜农种的菜就没人买了,就把他们的业务争过来了。争业,实际上也是争利,老百姓没法生活。

第五点,董仲舒在《对策》里还提出了一个怎么样提高国君权威的问题。皇帝权力大了,下面官员的权力小了,这才有利于政治稳定和国家认同。这也是董仲舒考察历史、考察现实之后的结论。汉景帝的时候,出现“吴楚七国之乱”,这是董仲舒在世亲身经历的。七个国家强起来了,也不听皇帝的,后来周亚夫带兵镇压下去。董仲舒也从这个事件中体会到,要使天下安定,要提高天子的权威,就要把诸侯的势力削弱下去。后来演变成“削藩”,这对巩固皇帝中央集权是很重要的举措。

第六点,董仲舒说了两句话:“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屈民而伸君”,一听就是压着老百姓提高皇帝的地位。但我说,这个“民”主要是指诸侯王,因为平民自己没军队,怎么翻天?往往都是那些诸侯王,被归到民里,这一类人是要压下去的。老百姓,不用压,他们自然都在最底层。但诸侯王却不行,“吴楚七国之乱”之前,很多人跟皇帝提出来要削藩,他舍不得,不忍心,最后就乱了。所以,“屈民而伸君”里的“民”,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诸侯王。

“屈君而伸天”,是要求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秦二世,没有天压着他,他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以天下人伺候他一个人,这就不能安定,所以要“屈君而伸天”,抬高天的地位。董仲舒拿天作为皇帝的紧箍咒,来制约他的权力,防止其滥用。

古今评议

最早写《董仲舒传》的是司马迁,司马迁说从刘邦到汉武帝这五世中间,最精通《春秋》经典的只有董仲舒一个。这是很高的评价,但其他的就没提。董仲舒著名的《对策》在《史记》里没提到,我认为,不是因为司马迁不提,是因为他没看到。汉武帝时代,那些《对策》是供汉武帝“亲览”的,我一个人亲自看,不让别人看,都是保密的,司马迁就看不到了,所以,司马迁就没有提到对策这件事。

有一个学者说,司马迁没提到这个《对策》,班固《汉书》里有《对策》全文,说明这个《对策》是班固胡编出来的。这个说法没有根据,因为班固写历史很严谨。甚至,就因为他很严谨,被抓起来,差点被杀了,后来他就再也不敢说什么了。我认为,班固写的东西没有任何胡编的,还是可靠的文本。班固写《汉书》的时候就发现董仲舒的思想影响很大,学生也很多,很多学生都当了大官,好几十个,给予的评价就特别高,并且把董仲舒《对策》的全文都收进去了。班固称董仲舒为“群儒首”,所有儒生中间他是第一位的,“为儒者宗”,被后来的儒家崇拜得不得了。这两句话表明董仲舒是汉代最杰出的儒学领袖。

后来王充的评价则更高了,高到什么程度呢?董仲舒可以跟孔子并列,“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周文王、孔子、董仲舒,三个巨擘一脉相承,都是圣人。孟子没排上,荀子也没排上,因为孟子、荀子在汉代已经很出名了,但按王充看来,还不如董仲舒。

有的人说董仲舒是讲天人感应的,王充是反对天人感应的,他们两个是针锋相对的。但是我仔细看了《论衡》,有62次提到董仲舒,只有两次对董仲舒表示怀疑,其他60次都是表扬的,而且表扬得很高,这就说明王充这个人实事求是。

现在有的人把董仲舒贬得很低,往往都拿西方的、平等、自由观点套解古代的内容,于是批评的声音就很多。他讲天人感应是“宗教神秘主义”“唯心主义”,他的“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形而上学,他支持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是封建主义的思想。但我认为,秦朝以后就不是封建社会了,封建社会就是周朝那一段时间。还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把董仲舒作为反面人物批了很长时间,但是最后没有一条能成立的。后人批评董仲舒的,多数属于误解,而现在我们就要正面了解,发现董仲舒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起到的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他那个时候,他就是最先进的思想家代表。

董子公开课课程安排

主办单位: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承办单位:山东省尼山书院(山东省图书馆)

教学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

授课地点:山东省图书馆大明湖分馆

第一讲董仲舒其人其学

主讲人:周桂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略

第二讲董仲舒与汉代新儒学

主讲人:吴光(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内容简介:董仲舒以“三年不窥园”的精神,阐发《春秋》等经典的“微言大义”,建立了新儒学体系。以“六艺之科,孔子之术”为基础,综合吸收了先秦各家之学。其哲学基础是天人感应目的论,政治思想基础是德主刑辅王道论,道德伦理基础是“三纲五常”教化论,方基础是“天不变道亦不变,天变道亦变”的历史辩证法。

第三讲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

主讲人:黄开国(四川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

内容简介:董仲舒运用“《春秋》无达辞”的解经方法,以孔子“素王说”为出发点,视《春秋》为改制之书,借对三世异辞的书法发明,提出新王必改制的改制说。大一统、三统说、贵元重始诸说,奠定了春秋公羊学的基本理论,并对后来经学诠释的发展影响深远。

第四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真相

主讲人:秦进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百余年来,学者们认为,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关。其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清末才出现在蔡元培著作中的。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罢黜了儒家在内的百家,设置传授中华经典的五经博士,以经取士,以经治国,皇帝裁判经学分歧,何来“独尊儒术”。

第五讲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主讲人:张茂泽(西北大学中国思想研究所教授)

内容简介:天人感应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天人感应论的主要思想内容;天人感应论的历史地位;天人感应观念的理论化、天人合一学说的新阶段、大一统说三纲说改制说等的理论基础、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新成果。

第六讲董仲舒的人性论

主讲人:李存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内容简介:董仲舒主要以“中民之性”论性,否认性善论,从而为“王教之化”的必要性作论证;但他认为人性中有“善质”或“善端”,由此经“王教之化”而成为“善”,这是与其“任德不任刑”的价值取向相符合的。在先秦儒学与宋明理学的人性论之间,董仲舒的人性论成为儒学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第七讲董仲舒的纲常之道

主讲人:方朝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三纲”“五常”简称“纲常”。“三纲”偏重人伦,“五常”偏重道德。“纲常”是汉代以来中国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从现有文献看,董仲舒是最早明确使用“三纲”“五常”这两个术语来描述和建构上述价值体系的关键人物。如何从历史语境中来理解“纲常”的来源及含义?为什么它对后世有如此深远的影响?

第八讲董仲舒“德主刑辅”的治理思想

主讲人:刘国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董仲舒认为,天道之大者在于阴阳,天道任阳不任阴。天道是人道的根据,人道任德不任刑。汉承秦制,承袭了以刑罚治国的方式。董仲舒主张“更化”,希望把尚刑尚法的政治,改途易辙,尚德而不尚刑,使天下和洽,习俗纯美,万民安仁乐义。

第九讲董仲舒的教化思想

主讲人:谢遐龄(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理事长)

内容简介:董仲舒重建“王教”,遵循德教为主刑罚为辅的思路。首要的是奉天法古——坚定人们对上天、祖宗的信仰;理论上奉元,实践上正本。教化思路是讲义不言利、尊礼重信。官员是教化民众的关键,须以六经养德;选拔官员以贤不以功。提倡谦让品德,做人要“贵人贱己”。

第十讲董仲舒的“调均”与社会公正思想

主讲人:李宗桂(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内容简介:董仲舒的“调均”主张,是其“更化”“改制”理念的具体化。他要通过改革调节贫富,防止并消除贫富两极分化的情况。他反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但赞成给富人和穷人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生活。他的调均主张,体现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公正思想。

第十一讲董仲舒的大一统与更化改制思想

主讲人: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汉承秦制,诸多弊端。董仲舒认为必须“更化改制”:思想方面建议汉武帝以儒学代替黄老学说,设立五经博士,使经学成为指导思想;制度方面建议改正朔,易服色,重建礼乐,强干弱枝,官商分途,夷夏互变;文教方面建议置经师,兴太学,养贤士,选贤能。这为汉代的长治久安,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十二讲董仲舒的历史影响与当代价值

主讲人:余治平(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

内容简介:董仲舒“法天而立道”,基于儒、宗于儒而又能够兼容并包,创造性地推进儒学发展。其大一统理念、天道信念、天人感应、教化纲常、德主刑辅、察举建言、调均更化主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础和文化基因。其天道哲学、政治哲学等对于推行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都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价值。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2日11版)

田:让童谣成为情书,重回田园牧歌时代

田:让童谣成为情书,重回田园牧歌时代

“重回田园牧歌时代”,这是一种多么遥不可及的想象。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开始遗忘先祖在那个时代留下的刀耕火种的样子了,也 许是时候回忆一下了!而记录了这些田园牧歌的最佳载体,无疑是童谣。纯真质朴,纯粹真实,没有任何杂质!

是不是遥想一下都让人很是向往?只是可惜,现代社会已经很难再找到这样的场景了。那么,只有在书里找找了。读读书吧,读读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约作者谈正衡新作《采桑娘子要晴天》。

《采桑娘子要晴天》是谈正衡的一部新作,它带我们回到了一个田园牧歌时代,通过情书的形式展开了对农耕文明的集体回忆。这 本书以童谣的方式,以节气、农事、记忆和职业为线索,勾勒出了那个时代鲜活的生活场景。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天空湛蓝、风柔情暖的美好景象。读者仿佛置身于作者的文字之中,感受到了那个拙朴而自 然的时代。屋顶上飘出的炊烟、池塘中鸣叫的青蛙、墙角上攀爬的藤蔓,这些细节都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书里将很多已经被人们遗忘了的生活方式和职业重新呈现了出来。山里采摘野果、柳条可做哨、林间唱童谣,这些画面勾勒出了农 耕文明中人们的劳作和生活乐趣。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看到农耕文明当时作为社会的基石,人们对土地的依赖和对大自然的敬 畏。

这本书中的每一首童谣都承载着一个节气、一项农事、一段回忆和一份职业。在谈正衡沉浸在人生历程中、丰富的生活经验、渊博 的文学底蕴和童真的解读下,这些童谣变得丰富、深邃而美好。书中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江南特有的浓郁情致和乡村风情将我们 曾经拥有的一切儿时记忆展现在读者面前,抚慰了因为缺少对土地和作物的亲密关系而变得贫瘠的心灵。

它以童谣的形式勾勒出了一个田园牧歌时代的美好画卷,通过情书的方式展现了人们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在阅读中,读者可以感 受到那个时代的纯真和自然,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农耕文明的魅力与深远影响。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和珍藏的优秀著作。

《采桑娘子要晴天》毫无疑问,读起来就是令人怀旧。

谈正衡以童谣的引子唤起了人们对儿时记忆的回忆,重新展现了已经消失的充满土地气息和播种身影的生活。它试图通过追溯几代 人心中的童谣,描绘春耕秋收的辛劳和喜悦,提炼童谣之中沉淀的情感,呈现出农耕文明的集体记忆。不论它以怎样朴实的言辞、 乡村的内容和单调的音符呈现,它是陪伴、安慰、回忆,是深藏在内心最柔软与记忆最深处的共同歌谣。

《采桑娘子要晴天》以情书的形式呈现,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浪漫氛围。作者通过情话、深情的叙述和对待爱情的坚持 ,展现出了当时人们对爱情的虔诚和执着。这种真挚的情感触动了读者的心弦,使他们对书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细腻的描写、浪漫的情感和深入的思考,给予读者一次回味田园牧歌时代的机会。读者通过阅读,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身体验那 个古老而充满生机的时代。同时,通过对农耕文明的集体回忆,读者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祖先的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珍贵。

谈正衡在《采桑娘子要晴天》中展示了他对农耕文明的深入思考和对人性情感的细腻描摹。他的文字让人们感受到土地的温暖和富 饶,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农田的眷恋。这是一种将生活和情感相结合的叙述方式,使读者不仅在阅读时获得知识,也能体味 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朴素的农耕文明,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了过去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了劳动与收获的喜悦,它教会了人们如何与大自然 共处、珍惜土地的力量和生活的真谛。通过阅读《采桑娘子要晴天》中的童谣,读者仿佛重获与土地相伴的感觉,被带回到一个原 始而纯真的时期。

《采桑娘子要晴天》是一本充满温情和深度的作品,它以童谣的形式唤起了人们对往昔田园牧歌时代的记忆和情感。通过赞美农耕 文明,呈现了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这本书不仅让读者怀念过去,也引发了对于当代生活中匆忙和物质追求的反思。 它唤醒了人们内心最纯真、最深沉的记忆,让我们重新关注土地、珍视自然的力量,并传达了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无论是作为怀旧之书还是对农耕文明的思考,都使《采桑娘子要晴天》成为一本值得深入阅读和思考的优秀著作。

他没名没姓,却是田单复国的精神领袖

说起田单,那可是历史上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没有他的存在与努力,估计田氏齐国就会早早退出历史舞台,战国七雄恐怕就会变成“六雄”。然而,在人们口口传颂田单复国的巨大功业时,却往往忽略了一个小人物的存在,尽管他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姓,但他却是田单复国伟业中的精神领袖,没有他,田单能不能复国还真的在两可之间。

当然,说这个小人物重要,也不是为了否定田单在复国中的贡献。从历史记载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田单真的是具有为将之才。

古人讲,要想成为一名良将必须具备“五善四欲”的基本素质。也就是谋划上要做到“善知敌之形势,善知进退之道,善知国之虚实,善知天时人事,善知山川险阻”,在作战时要做到“战欲奇,谋欲密,众欲静,心欲一”。把这些翻译成现代的文字就是说,作为大将要想带兵打胜仗就必须做到“看问题必须具有前瞻性、布局上必须具有谋略性、战法上必须具有创新性、人格上必须具有凝聚力”。那么田单是不是具有这“四种能力”呢?我们一一来看看。

先说说田单看问题有没有前瞻性。当燕国大军打来,齐国节节败退时,田单就早早知道战败是要撤退的,撤退是要导致混乱的,混乱就会车毂交错拥挤不堪、让你逃无可逃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他预先让自己的族人把车做了改装,锯掉多余的车轴头,并在上面包上厚厚结实的铁箍。他的这一预判让他的家族在“齐人走,争途,以轊折车败”,纷纷当了齐军俘虏的情况下,“以铁笼故得脱”,顺利逃到了即墨。由此看来,田单看问题确实具有前瞻性,也正是由于他具有这一方面的能力,才使他在危急时刻被即墨的老百姓推举为领导。

再来看看田单在布局上有没有谋略性。当燕军打来时,即墨原来的当家人本着“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的传统思维,是立即带兵出城迎战,结果是兵败身死。而当众人推举田单来当即墨的领导时,他一改与燕军硬碰硬的做法,使用起谋略,选择了避其锋芒固守城池,一下子让燕军的拳头有力无处使,不得不在即墨与田单打起了攻坚战。从而为后来田单闪转腾挪、施展计谋、大败燕军赢得了宝贵时间。由此看来,田单在谋略上一点也不输于任何古之名将。

田单在战法上能不能大胆创新呢?一般打仗人们是兵对兵、将对将,来个对冲,就是借助动物,也就是马拉个战车。至于用什么虎呀、龙呀来助战,那也都是三皇五帝时的传说。可田单却实实在在地运用了“火牛阵”,在牛角绑上尖刀,在牛尾巴系上浇了油的芦苇,在牛身上披上龙纹,一时间千牛齐发,五千壮士紧随其后,直冲燕军阵营。燕军是“所触尽死伤”,真真是挨着死、碰着亡。齐国也藉此拉开了复国的大幕,是“七十余城皆复为齐”。由此可见,在创新出奇制胜上,田单也是首屈一指。

那么,田单具不具有为将的凝聚力呢?那还真不好说。

我们知道,成功必须得“天时、地利、人和”,经过田单“前瞻性、谋略性与创新性”的一系列操作,他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天地、地利”之便,但要想最终取得成功,那还得靠“人和”来做催化剂,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为将必须具有的“凝聚力”,毕竟只有人人听从于自己,自己的谋略才能得以实施,战争才能得以进行,胜利才会到来。可令人遗憾的是,田单当时没有这样的凝聚力。

我们先来看看田单的出身。他虽然是齐国的贵族,但经过一辈又一辈人的繁衍生息,他与齐王之间的血缘关系可以说是越来越疏远。到齐湣王时,他只是个“临菑市掾”,说白了就是当时的城管。既没社会地位,也没什么声望,真真是平民百姓一个,更谈不上有什么号召力了。

还有就是,当燕国大军打来时,他虽然很机智地带领族人逃过一劫,平安来到即墨。并在即墨守城领导战死后,自己因为能“成功逃难”而在老百姓中小有名气,被临时推到即墨领导人的岗位上来。但这也是当时大家的无奈之举,当局势稍稍稳定些后,他能不能继续得到大家的拥护也未可知。

对于这些,聪明的田单是心知肚明。可他并没有就此撂挑子,而是以恢复齐国为己任,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借“神”的力量来提高自己号召力的办法。

燕军围困即墨,目的是我打不下你,我就困死你。可田单为了提振即墨军民的士气,就下令即墨城里的所有人,在吃饭时必须在庭院里祭祀祖先,祈求列祖列宗的庇佑。这样一来,不仅即墨城里的军民士气大振,而且还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每天祭祀过后的残渣剩饭,引来无数鸟儿到即墨城里来觅食。这一奇异现象,即令城外的燕军大惑不解,也让即墨城里的军民振奋不已。

田单见此情景,猛然想出一条计谋来,他感慨地指着在天空盘旋的鸟儿,对即墨城里的老百姓说:“神来下教我!”这一征兆一定是上天要派神仙来帮助我们守城呀!

那谁又是上天派下来的神仙呢?总不会是鸟儿,一定是会说话的人。可田单作为一个外来户、即墨城的临时领导人,在城里基本上没有本地的亲信心腹,所以连找个合适的人来扮演神仙都找不到。于是,头疼不已的田单便启发式地对城里的人说:“当有神人为我师。”上天已经派来神仙指导我们作战,就在我们这些人里边。

说这番话时,田单心中其实也是没有底气的。不料,他话音刚落,一个小兵开口了,说:“臣可以为师乎?”我是不是你要找的那个神仙呢?

也许是这个小兵“好为人师”,也许是这个小兵猜透了田单的心思。不管怎么回事,这个小兵说完这句话就后悔了,生怕惹来杀身之祸,是扭头就跑。田单见状是起身就追。追上后,毕恭毕敬地请他到师位就坐不说,还倒身就拜。

这样一来,这小兵可受不了了,老老实实地说:“臣欺君,诚无能也。”我只是这么随便一说,真的不是上天派下来的神仙。

田单也悄悄地给他实话实说道:“子勿言也!”你坐着不用说话就行了,我就当你是上天派下来的神仙。

自此,这个无名小卒,就成为田单眼中的神仙,田单“因师之。每出约束,必称神师”。从此以后,田单对这个无名小卒总是当做神仙一样敬奉着,不管自己有什么样的奇计妙策,都说这是神仙的指示,从而把即墨城里众人的意志统一到一起,做到了“人和”,保证了自己复国计划的稳步推进。

经过田单这一系列操作,齐国的残兵败将还真的成功收复失地,恢复了齐国。而齐襄王也感激田单不尽,把他封为安平君。至此,田单走向了人生巅峰,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成功人士。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无名小卒在田单复国中可能会起到一定作用,但要说他是田单复国时的精神领袖,就恐怕是言过其实了。其实,我们来看看古人就会知道,但凡他们干什么大事,总要或假托上天的旨意,或给自己找一个精神领袖。不然,就会师出无名。

历史上著名的陈胜、吴广在起义时,也是在这方面做足了功课,先是让人把写有“陈胜王”的丹书塞进鱼腹,让众人大吃一惊。后又让人在半夜学狐狸叫,喊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从而用神的影响力树立了陈胜的威信,确保了起义的成功。

还有就是在陈胜死后,项梁为了凝聚人心,是马上给自己找个精神领袖——将原楚怀王熊槐的孙子、一个流落民间的小娃子熊心立为楚王,也就是后来的义帝,来发号施令。后来,项羽不满这个义帝把他给杀了。而刘邦则与项羽不同,不仅时时打着这个并不当家的义帝的旗号行事,而且当他得知项羽杀了熊心后,是“袒而大哭”,设置灵堂,连续三天前去吊唁。随后,更是以项羽杀熊心为名,号召天下诸侯跟随自己一道讨伐项羽。就这样,不管刘邦哭熊心是不是出于真心,但他却抓住项羽滥杀秦末起兵的精神领袖这一错误,将项羽归为天下罪人,开始名正言顺树起了讨伐项羽的大旗,最终打败项羽拥有了天下。

从我们熟知的陈胜、吴广顺利起义和项羽败、刘邦胜这些史事上,我们就能看出田单视为神仙的这个无名小卒,虽然历史上他没有留下名姓,但他绝对是田单复国中的精神领袖,其作用不可小觑。如果没有他,仅凭田单这个城市管理员的影响力,是不足以让众人信服的。这样子一来,他的种种计谋就会落空,更别说是用火牛阵来大破燕军了!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赵倡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