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资深“汪迷”,却只见过汪先生一面,还是在荧屏上。1992年6月14日晚10点,看央视《汉语风》,——外国人汉语比赛,汪曾祺先生作为专家组成员,在荧屏露面。他身着西装,举止言谈,颇有学者风度。汪先生出生于1920年元宵节,头发已花白稀疏,精神却甚健旺,真不像古稀老人。他是江苏高邮人,不到20岁就离开故乡,乡音已改,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幽默风趣,有点像京剧“道白”。
同年7月5日,我的书法家朋友卢元刚,第二次拜访汪先生。他走时匆忙,忘带地址,顶着烈日在东蒲桥附近转悠了好久,都快中暑了,才找到汪家。时值正午,又赶上停水,美食家汪先生也只能凑合,招待元刚的是凉面。饭毕,汪夫人问:“元刚,吃饱了吗?没吃饱再做点。”
汪曾祺笑着揶揄夫人:“说假话,虚伪,请问你还有什么吃的。”
汪夫人施松卿是福建人。她接了个电话,开头说普通话,忽然变了语调。元刚听不懂,以为是福建话,细听,竟是流利的英语。
施松卿说,九月在承德有个关于散文的会议,通知汪先生参加。汪先生断然说:“不去。”
汪先生认为,散文要真实,不打倒一些公式化的东西,散文没出路。
在汪先生儿女汪朗、汪明、汪朝合著的《老头儿汪曾祺》里,也有此记录:“还是八十年代初,一次电台正在播放配乐散文《荔枝蜜》,我们听得很用心。爸爸从隔壁房间走了过来,说:‘配乐散文是最恶劣的做法,这样的文章也不要学。散文的大忌是作态。’”
元刚说,汪先生对书法亦颇有见地,对宋四家苏黄米蔡,都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自己的书法得力于杨疯子(杨凝式),说杨是承前启后的人物。
但汪先生很少谈自己。有不愿涉及的话题,皆默然不语。元刚没辙。
汪夫人说,曾祺现在是大忙人。来信多,来访者多,请写序的多。简直成写序专业户了。
元刚本想为我索字,天太热,实在张不开口,只好作罢。临别,汪先生说,广东旅游出版社刚为他出了本《旅食集》,书太少,手边已没有了。他找出一本漓江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汪曾祺自选集》,送给元刚,名字却错写成袁刚。
元刚说,这次见汪先生,与上次的印象大相径庭,甚至判若两人。
元刚初次登门拜访汪先生,是1991年12月23日,和朋友小肖同往。地址是我从徐城北先生那儿打听的,——北京丰台区蒲黄榆路九号楼。关于这个地名,汪先生曾在文章里说过一件趣事:曹禺先生有次打电话给汪先生,说你住的地方怎么那么奇怪,“捕黄鱼”,在北京怎么还能捕黄鱼?汪先生就做了一番考证,原来蒲黄榆是把东蒲桥、黄土坑、榆树村三个地名,各取一个字拼合而成,类似晋察冀、陕甘宁。曹禺原籍是湖北潜江,湖北人捕的发音,就是蒲。因此才有“捕黄鱼”的笑谈。
元刚登门,带去我一封信,和发在《现代人报》的一篇书评《小说应如橄榄果》,评汪先生的《晚饭花集》。汪先生看了我的信和书评,问:“作者是干什么工作的呀?”汪先生曾在文章中说,一直想知道,是哪些人在读他的书。
汪先生住的是12楼,高且逼仄,他的书房兼卧室,仅有六七个平方,书摞在地上有半人高。元刚有些意外,说:“汪先生,没想到您的住房不太大。”汪先生笑道:“不是不太大,是太不大。”
就连这“太不大”的居处,还是汪夫人施松卿单位分配的住房。汪先生去世的前两年,搬迁到虎坊桥福州会馆前街六号,终于有了一间宽敞明亮的书房,那是儿子汪朗特意为父亲安排的。中国作协送去一张宽大的书桌,作为贺礼。
那次汪先生签名送我们三本《蒲桥集》,汪先生还送我一幅画:一枝弯弓似的老桂,十余片叶子,浓浓淡淡,开着点点黄花。并题诗一首:
桂湖老桂弄新姿,湖上升庵旧有祠。一种风流谁得似,状元词曲罪臣诗。
另有六字题款:以赠宪纲同志。这首诗亦见于汪先生的散文《杨慎在保山》。
有汪先生20多本书,又有了他的签名本和赐画,觉得与汪先生分外亲近。以汪先生的乐观潇洒,相信他能长命百岁,也盼望有一天能拜望他,亲承謦欬。
1997年5月16日,汪先生驾鹤西去。惊悉噩耗,我落泪了,心里的感觉,仿佛失去了一个亲人。我给汪先生的儿女发去唁电:汪曾祺走了,广陵散绝矣。汪先生的语言之美,正如沈从文先生的夫人张兆和所言:“像曾祺这样下笔如有神的作家,今天是没有了。”
2015年3月14日,两次拜访过汪曾祺先生的朋友卢元刚,也因病去世了。
人生苦短,心动不如行动。10天后,我便背着行囊,骑上自行车,取道湖南、江西、浙江,前往汪曾祺先生的故乡——江苏高邮。
我于5月1日下午抵达高邮,第二天就冒着细雨,去了汪曾祺故居。读书得知,汪曾祺故居中,住着他妹妹、妹夫一家,妹夫姓金。登门拜访,空手欠礼数,遂在十字街附近的水果店,买了苹果、香蕉。
叫辆三轮车,居然是电动的,武汉称为“电麻木”的那种。师傅姓倪。倪师傅其实只知道个大概,钻进一条小巷,不对,退出来,然后又钻进一条小巷。这下对了。一栋青砖二层小楼,正面墙壁挂着一块木牌,黑地金字,上写“汪曾祺故居”。门两边贴着一副对联,是汪先生喜欢的宋人程颢的诗句: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旁边的房门前,坐着一位老者,静静地看着我,容貌酷似汪先生。我上前打招呼,他没说话,只是点点头,起身把我领到后面,进了隔壁的房间。里面迎出一位老人,身材高大,面色红润,梳着大背头。他就是汪先生的妹夫金家渝。
谈起汪先生,我们顿时亲近起来。
金先生说,汪先生从1981年,到1997年病逝,共回来三次。每次回来,都能收获不少写作素材。老头爱聊天,像《故里三陈》《桥边小说三篇》《皮凤山楦房子》……都是这样聊出来的。
说到房子,金先生说,汪家是大户人家,先前有一百多间房子,后来都被收了。汪先生兄弟姊妹七个,他是长子,有四个弟弟,两个已去世。活着的还有汪曾炜,是南京大学医学院心血管外科专家,已高寿93岁;汪曾庆,就是领我进来的那位老者,78岁,终身未娶。为汪先生写传的陆建华,就是汪曾庆的同学。
汪先生在高邮的姐姐、妹妹、弟弟,住房条件都不好。汪先生回高邮,也和当地领导谈过此事,但一直没有解决。这是汪先生的一块心病。
金先生是从医院退休,专业是临床检验。他的夫人,汪先生的妹妹汪丽纹是妇科大夫,到上海女儿家了。另一个女儿在厦门。儿子在高邮市技术监督局工作,门上的对联就是他写的,颇有汪味儿。
金先生对汪先生颇有感情,说起往事,眼中不时泛起泪花。他说,汪先生本想回来住一段时间,谁知突然就走了。金先生说,那场关于改编《芦荡火种》的官司,对老头刺激蛮大。
看来汪先生也很喜欢这位妹夫,小小客厅里,竟然挂着汪先生的五幅画作。分别是:《春江水暖》《土豆花》《童话》《松鼠葡萄》,还有一幅红花墨叶,得意忘形,看不出是什么花。题的是一句诗:“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字不大,写得尤其飘逸潇洒。
还有一幅真人大小的半身照片:汪先生左手夹烟,衣袖挽起,青烟袅袅。被岁月漂白的头发,若有所思的眼神,已为读者所熟悉。
金先生说,汪朗看到《土豆花》,说:“这画我都没有。”
画上有段题跋:“马铃薯无入画者,我因戴帽下放张家口劳动,曾到坝上画马铃薯图谱一巨册。今原图已不可觅,殊可惜也。曾祺记。”
我告诉金先生,在扬州购得汪朗的《刁嘴》,全是谈吃。金先生说:“他得送我一本。汪朗这点像他爸,爱吃,还做得一手好菜。”
我请金先生为我在门前拍照,留作纪念。临别,金先生赠我厚厚一本《风流秦邮》,里面有他写汪先生的文章,并在扉页签上他的大名。金先生一再留饭,打扰他半日,怕耽误他休息,遂告辞。
走出竺家巷,忽想起没用手机拍照片,怎么与同样喜爱汪先生的朋友分享呢,遂又转去拍照。这次我数了一下,从汪曾祺故居到巷口,有一百零八步。
如果金先生看见我这样来来回回,会不会奇怪:这湖北佬在干什么名堂。
5月3日,我游览了汪先生写过的文游台。进去先到右边的侧院,看汪曾祺文学馆。建此馆功莫大焉,善莫大焉,无论对高邮,还是对世界,都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在高邮度过“五一”小长假,真是明智的选择。小城清静,这儿更清静,能听见远远近近斑鸠的叫声。
汪曾祺文学馆的匾额,是启功先生题写。他们生前即有交往,可以想见,启功先生下笔充满感情。
汪先生的雕像,不知是谁的作品,我觉得挺好。先生微仰着脸,若有所思,眉宇间略带倦意,又似酒饮微醺。真要是慷慨激昂,或庄重严肃,就不是“人间送小温”的汪曾祺了。
展板上有一幅“汪曾祺故居示意图”,是汪先生的弟弟汪海珊绘制。从原科甲巷到竺家巷之间,全是汪家的宅院,现在的“故居”,是以前堆放杂物的房屋。
我感兴趣的,是展柜里的日常用品和小物件。
汪先生的名片,极为简单朴素,没有任何头衔,只有作家汪曾祺,下面是地址、电话、邮编,正是朋友卢元刚两次登门的汪宅。很多人名片头衔繁多,正面印不下,反面也是,作品却不堪卒读。虚名丝毫不能增添一个人的分量,既然是作家,就得凭作品说话。
还有五张卡片,凑近细看,是汪先生为写长篇历史小说《汉武帝》搜集的资料。写长篇小说,需要智慧、气魄,也需要体力,以汪先生晚年的繁忙,即使动笔,也很难完成。我不认为,一个作家必须创作长篇小说。鲁迅、知堂,双峰并峙,几人堪与比肩?他们终身也没写过长篇小说,谁敢小觑呢。
有些细节,颇见汪先生性情。有个虎字,旁边有行小字:“我平生不作一笔虎,不得已而为之。”
展览有汪先生《受戒》中小英子的原型照片,是一位瘦长脸的老妪。说句心里话,这实在有点多事。毕竟是文学作品,不如留点悬想。
独自一人,在馆内观看思索,又在门槛上静坐良久。喜爱一位作家,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认真阅读他的作品。对我而言,汪先生从来没有离开过,人已走,茶未凉。他的书,是我人生旅途永不凋谢的风景。
第一百八十六章、郭德纲的“杂货铺子”:相声专业之外的那些专业功夫
郭德纲2017年8月21日微博发文:“娱乐圈常听人说:这个梗那个梗,这是老梗啊。港台人说也就罢了,内地人后来也学着梗梗梗的,弄得我这个难受啊。专业原因,我在语言方面是有洁癖的。所谓的梗,是哏。哏指的是滑稽幽默的语言和动作,还有个读音是很,古汉语同很或狠。但读成哏是普遍念法。戏曲届后台聊天常说:有一个哏您听听。历史原因,众多京剧艺人流落他乡,带去一批词汇。不是所有人都能准确读出哏,于是讹读成梗。天长日久,梗从港台又带回了内地,倒成了好像很洋气的词。北京字读成这个音,也是够梗的了。”
“哏”的确是个相声专业词汇,读gén,本义有两个:1. 滑稽,可笑,有趣。比如:这话真哏。这段相声真哏。这孩子笑的样子有点儿哏。2. 滑稽有趣的言语或动作。比如:逗哏;捧哏。
“哏”还有个读音,读hěn,也有两个意思:1.古时候 “狠”,凶恶的样子。2. 古时候同“很”,非常。
查《汉字源流字典》,“哏”是后起字,在构造上是会意兼形声字。楷书哏,从口从艮会意,艮也兼表声。是“艮”的加旁分化字,是“很”的异体字。什么是后起字?就是在最早的古代典籍中没有这个字,是后来才造这个字。
再查这个“艮”字,构造上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从人,从朝后看的目,会人扭头向后瞪眼之意。其实也是眼最早的文字样子。用图画表示的话,就是:
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文,其形态变化如下:
回头再看“梗”字。许慎《说文解字》对“梗”字的解释是:“山枌榆,有朿(ci),莢可爲蕪夷者。从木更聲。”
“梗”是个形声字,从木更声。本义就是刺榆树,属于榆树的一种,有荆棘一样的刺。新华字典有6种释义:
1.植物的枝或茎:菜~子。
2.直,挺立:~着脖子。
3.正直,直爽:~直。
4.阻塞,妨碍:~塞(sè)。~阻。心肌~死。
5.大略:~概。
6.有刺的草木:~榆(刺榆)。
查来查去,“梗”没有“好笑的滑稽的事儿”这个意思,“哏”自产生后就有这个意思。
所以说,郭德纲2017年8月21日博文内容相当专业,达到了高校文字学教授认知水平了。
这是郭德纲的文字学水平。下面看看郭德纲文化学水平如何。
郭德纲2016年6月9日微博发文:“好多人在争论端午快乐和端午安康,说纪念屈原不能快乐。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屈原死之前人们就过端午,只不过赶巧了他端午投江。不吃粽子也得过端午,不赛龙舟也得过端午,屈原不死也得过端午,懂了吗?请快乐……”
郭德纲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端午节不是源于纪念屈原,在上古时代就有五月端午祭龙的习俗。百度百科对端午节的解释是: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祥日子,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看吧,这一段文字根本没有提到屈原。也就是说,端午节最初根本不是用来纪念屈原的。我们再来看百度百科第二段文字: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这一段文字说得更清楚明白:屈原正好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跳江自尽,这才有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大家一定要睁眼看清楚,即便是纪念屈原,也在这前面加上“据说”两个字。并且,又加上“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我们再看看搜狗百科关于端午节的介绍:
“端午节(别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英文名:Dragon Boat Festival)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民间有‘扒龙船’‘吃粽子’‘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等习俗。”
相互佐证,可以证明郭德纲关于“端午节快乐”的说法为真。纪念屈原只不过是端午节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再来看看郭德纲在《坑王驾到》中对处决犯人的相关描述:
古时候处决犯人,一般都选择秋天,谓之“秋决”。之所以选择秋天,是因为秋天秋高气爽,犯人的脑子也明白,监斩官也不糊涂,这样就不会错杀人命。
清晨起来,大堂暖阁开放,为什么呢?早晨起来做准备,五更天,差人们先到死囚牢,提着囚犯,喊道:起来起来,道喜道喜道喜道喜,来来来来。过去说犯人上路,都是喊“道喜道喜道喜道喜”。把身上这个铁索啊、绳子都摘了,摘了往外送;就是监狱里边的差人,抓着这三个人到门口,因为门口外边是行刑的差人。里边的差人抓着肩膀往外推,同时喊:“交了,交了。”交了就是把死刑犯交给行刑的差人。外边的差人抓住死刑犯胳膊,喊“收了”。里边的喊“交了”,外边的如果没喊“收了”,这犯人一脑袋撞门框,死了,责任是外头的。这是规矩。一定是“交了!”“收了!”收了就按住了,紧跟着抬着这几个人,连拉带拽就奔大堂上去了。来到堂上,往这儿一跪,老爷桌子上呢有这么几个纸签儿:监斩杀人犯一名,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写几个人的名字。桌上呢,今儿不能用墨,用朱砂。朱砂呀,拿茶水把它调匀,老爷手里拿一支笔,蘸着朱砂,喊:李大成(这个要根据纸签儿上的名字来喊)。李大成这边答:到。答声“到”,为什么这一定得答应?你不答应,这笔画不下去。如果犯人不答应,旁边的差人会替你答应。只要一答应,这条命就算完了。老爷拿着蘸着朱砂的毛笔往外勾,连着勾完三个之后,老爷就把这个笔扔了。这笔往下扔,差人都躲,落在身上的话,晦气。但是只要一掉到地上,差人全国来抢,拿家去,孩子念书拿这个开蒙,据说能当个状元。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个当成一个民间传说来听。
这仨都完事之后,有人过来撕衣服,打后边撕;这犯人不穿着衣服吗?打领子这儿撕,刺啦一声;这一撕,要一把撕到底,刺啦一撕,紧跟着拿脚一踩,这衣服就撕了。撕了之后往前扔,差人转头到里头来,褪你俩袖子,褪下来一卷。这三件衣服是这些差人的外快,这是要卖给犯人家人的。紧跟着绳子拿来了,五花大绑。咱们平时常说五花大绑,就是这种绑法。脖子一个花儿,俩肩头俩花儿,俩胳膊肘俩花儿。五花大绑都绑好了,老爷桌子上不有那白纸吗?刚才签字的名字,把那个拿过来,叠好了找一根竹竿,后面一插,顺着脖子后边,嗯,绳子扣里面一插,最后那底儿落到手里,攥着,把犯人架起来,往外就走,到哪儿?菜市口。
这段文字相当精彩,把人物的性格、形象写活了,似乎这差人、老爷就在你面前坐着似的。也就是说,郭德纲早就突破了语言文字障碍,进入到了语言文字背后,描述文化以及文化背后的人文。
很多人都说郭德纲的单口远比对口和群口好听,就在于单口相声里满是知识和文化,特别是有好多冷知识。有啥冷知识?郭德纲粉丝老和部队曾经发过一篇长微博《如果没有郭德纲》,总结郭德纲在冷知识上面的贡献:
A.古时候斩犯人有多种说法;(善恶图)
B.要成为一个正宗的流氓很困难,他们更讲义气;(皮凤山发财)
C.嫁姑娘规矩多的原因;(桃花女破周公)
D.陆地慈航是什么;(白宗巍坠楼)
E.刘瑾也做过好事儿;(法门寺、蒸骨三验)
F.孙悟空为什么是韩国的;
当然,也有网友说真的是因为郭德纲才知道了一些冷知识,如下:
1.“怹”老北京第三人称敬语;
2.老鸨子的鸨,是一种鸟,其性最淫,谁都能来…
3.龙也很淫…龙和蛇交配生下来的叫蛟龙;和蛟交配生下来的叫猪婆龙(鳄鱼);龙和驴交配生下来的叫蚮(千里独行蚮);龙和猪交配生下来的动物叫猖;龙和蜈蚣交配生下来的叫飞龙;龙和人交配生下来的叫秃尾巴老李(小龙人);
4.金毛吼身材和狮子差不多大,乃僵尸所变,以人肉和人脑为食,据说人死后尸体未烂,受日精月华之后,僵尸的皮肉就会缩到骨头里,之后骨头周围长满红筋,之后会长出白毛,修行五百年之后就会长出黑毛,再修行五百年黑毛就会变为金毛,再修行一千年,就会长出双翅,变成金毛吼就可以直接将人脑吸出,但上天有好生之德,金毛吼在白毛和黑毛时必遭天雷,所以至今为止只有一只金毛吼修炼成功,后被我佛如来降服,成为了如来的坐骑。
……
相声演员的肚子绝对是杂货铺子,在郭德纲这儿验证了。郭德纲说他最大的爱好是钻在书房读书,读遍了二十四史。这事儿我信。
郭德纲在教育郭麒麟时说:“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文化;可以不上学,但不能不读书。”这话儿可以和天下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