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俗话道,“女观眼,男观鼻”。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女子眉眼生得好,那无论如何都称得上是美女了。
而如果一个男子鼻子端直挺拔,那不管怎么看,他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我们所喜欢的那些帅气男明星,大多面部轮廓分明,鼻梁高挺,傲然的英气,扑面而来。
但也有的男明星,因为鼻峰凸起,所以多少显得有些阴鸷。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6位著名的高鼻梁男星。
看过之后,大家就会发现,英气和阴鸷,果然就在一鼻之间。
在此,不得不说,几代人心中的偶像和男神王心刚的侧颜,实在太帅了。
一、尊龙
各位看到尊龙,首先想到的一个词儿,会是什么?
相貌英俊?
英姿勃发?
器宇不凡?
总之不管是什么词儿,所表达的意思,一定都是——这个男明星,长得太好看了。
我觉得,尊龙脸上,长得最动人的地方,就是鼻子。其次才是眼睛。
而也正是因为他的高鼻梁,才将他的眼睛衬托得更加凹陷,眼神也因此显得迷离深邃。
可见鼻子对一个男子的面相来说,的确非常重要。
也难怪有网友称,一个男生鼻子高挺,英气便一目了然。
整张面孔,也顿时变得生动起来。无论是正面,还是侧颜,都轮廓凸显,立体丰满,且层次分明。
尊龙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再搭配他方正的脸颊,忧郁的气质,更显孤傲和高贵。
清亮的眼神使我们看到他眼底的童真。
而那俊朗高耸的鼻梁,才最显得他的男子气概。
所以,无论是《末代皇帝》中的末代皇帝,还是《蝴蝶君》中的京剧名伶,无论是《尖峰时刻Ⅱ》中的龙帮老大,还是《人鱼传说》中的金麦基,也无论他年轻,还是如今进入暮年,他都是东方美男子的代言人。
从一个从小被抛弃的孤儿,到成为世界上最帅气的男明星之一,全因他生了一张立体生动的好面孔。
当然,与他自始至终的努力,也无法分开。
二、胡歌
胡歌的鼻子,也长得好看。
尽管有人觉得他三庭较长。
但因为他鼻梁端直挺拔,便使整个面部显得十分融洽。
再穿上古装,一个举世无双的美男子,便呼之欲出。
所以,他从《仙剑奇侠传》中一出场,便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哦,好一个飘洒俊逸,而又温润如玉的御剑美少年。
不笑的时候,犹如万年冰山,一笑,却又阳光灿烂。
从《仙剑奇侠传》中的李逍遥,到《琅琊榜》中的梅长苏,再到《伪装者》中的明台,他的扮相从来都是那么一表非凡,一身正气。
笔挺周正的鼻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大家有没有觉得出车祸之后,浴火重生的胡歌,显得更有魅力,更加耐看了?
其实他做完手术后眼角留下的那道疤,还是挺明显的,但因为挺而直的鼻子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所以反倒增添了一种历尽沧桑的男人味道。
而且那种不露声色的刚毅和坚强,更加引人注目。
当然,胡歌身上的最大魅力,并不在于他的五官。影视圈中比他更加帅气的男星比比皆是。
我觉得他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还在于他的人格魅力,他的高情商,他的严自律,他的经历生死劫却从不言败的坚韧和勇气,他的大红大紫后却始终朴实低调的谦和。
做明星,最开始也许是拼颜值,但到最后,拼的一定是人格魅力。
就如同刘德华一样。
三、刘德华
说到鼻子好看的男明星,很多影迷立刻想到的,就是刘德华。
大家都说他脸上最具辨识度的地方,就在于他的“鹰钩鼻”。
但鹰钩鼻一般会给人一种阴险、阴鸷的感觉,为什么刘德华反而显得很阳刚?
那是因为他的鼻梁上端并没有像驼峰那样突兀地凸起,只是鼻尖有点下勾而已。
所以,他其实并不是正宗的“鹰钩鼻”。
刘德华的鼻子挺直高耸,准头的部分又饱满浑圆。再配上他那俊朗的眉眼,更显正气凛然,又充满侠义气质。
传说拥有这样鼻梁的人,通常都坚韧不拔。
而刘德华似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自出道以来,他从未停止过努力。
正如王晶所说,纵观演艺圈,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像刘德华这么自律。
据说他30年如一日,无论多晚入眠,都会坚持每天早上6点起床,跑步练功。
他常年吃素,就是为了始终保持65公斤的标准体重,保持永远不变的身材。
他在娱乐圈红了这么多年,和他同期的许多明星都销声匿迹了,唯有他却屹立不倒。
是什么让他从80年代红到现在,成为娱乐圈的传奇人物?
我觉得,就是因为他的勤奋和坚持。
拼命三郎的名声,也不是平白得来的。
所以,什么样的面相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人的品格和性格。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这话一点不假。
四、谢霆锋
1996年,16岁的谢霆锋正式出道。次年推出个人专辑便有份入选十大金曲排行榜。1997年因在《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中出演少年陈浩南,而受到观众瞩目。
那时他面容青涩,但颇具星相。
客观来讲,他的确拥有成为一个偶像明星的所有条件。与刘德华所不同的是,他出身于演艺世家。其父亲谢贤和母亲狄波拉在香港演艺圈都有一定的名望,所以一签约便受到力捧。
而且他长得眉目俊朗,五官清秀却不娘气。这样的长相,可盐可甜,在上个世纪90年代,是最受年轻观众喜爱的玉面小生。
但他为什么总给人一种很阴鸷的感觉?
我想,除了他初出道时所表现出的另类叛逆的性格,和孤僻冷傲的人设外,与他鼻梁上凸起的驼峰,也不无关系。
细看谢霆锋的外形,三庭五眼比例标准,脸型瘦长,眉眼清俊,上镜效果非常帅气。
但从他的侧颜看,他的鼻峰有明显的凸起,再配合他深邃迷恋的眼神,演叛逆小子和阴险反派真的是不用化妆的。
好在那高耸的弧度并没有夸张到“孤峰突兀”的程度,所以并不会让人产生不适之感。
只是他留给大众的那种阴冷的印象,还是挥之不去的。
其实从十年前起,谢霆锋已经开始从偶像派转型为实力派,在众多电影中,如《十月围城》、《线人》、《新少林寺》、《消失的子弹》等电影中,均有不俗表现。
尤其是在今年暑期上映的《怒火·重案》中,他将邱刚敖这个反派演绎得神形兼备。那种帅气和疯魔,那种悍匪该有的阴冷、癫狂、暴怒,全都被他体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演技更加成熟稳健,就连他那独具特色的鼻梁,也似乎是为角色增色不少。
如果换另一个演员,我想真不一定能演出谢霆锋这样的效果呢。
五、冯喆
冯喆从1946年开始演电影,首部作品是《裙带风》,然后又出演《龙凤花烛》。一亮相,那高颜值,便吸引了所有影迷的视线。
他那自然挺立的鼻子,尤为抢眼。
所谓鼻如悬胆,说的就是冯喆这样的吧?
然后,他又和舒绣文一起合演《恋爱之道》,一身学生装,再搭配俊美而立体的五官,给观众的感觉,就是如沐春风。
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上影厂演员,如鱼得水。
在银幕上扮演工农兵形象,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无论是《胜利重逢》中的耿海林,还是《南征北战》中的高营长,抑或是《淮上人家》中的高黑子、《铁道游击队》中的高正、《羊城暗哨》中的王炼、《沙漠追匪记》中的钟永胜等。
他给我们的印象,永远都是那么清新俊逸、潇洒帅气。
他的面相其实很柔和,细长眼,薄嘴唇,更像一个文弱小生。
但因为鼻梁高耸,犹如山峰,便立刻凸显出了男人的阳刚之气。
所以他演了那么多军人和硬汉形象,都毫不违和。
尤其是他的侧颜,十分打动人心。
一个男人,鼻梁高,便英气十足。
面相学中,古人称这样的鼻子,代表着人品方正不圆滑,我想这也是他能将那么多正面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的最大原因吧。
直到现在,人人见了冯喆的照片,都说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真是不无道理的。
六、王心刚
剑眉星眸,俊美阳刚,气度不凡,说的都是王心刚吧?
他只要往镜头前一站,玉树临风的感觉,就出来了。
1956年,24岁的王心刚从《寂静的山林》这部电影中走出,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式美男子形象,就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君子如玉,高洁如月。
他的五官,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俊朗而且精致,两道粗眉,一双大眼,脸方正,有棱角,鼻端直,很适中。
只怕一万个人中,也难找这样标准的三庭五眼。
可真是帅气了365度无死角啊。
看他正面出镜,眉宇之间,尽显浩然正气。
而他的侧颜,则更加帅气逼人。
他的鼻子,自然高挺,线条笔直,并不粗犷,甚至还带有几分雅致和秀气。
这为他硬朗的气质,又增添了几分儒雅和内敛。
尤其是他穿上军装的样子,更是风度翩翩,英姿勃发。
无论是《海鹰》中的张敏,还是《红色娘子军》中的洪常青,还是《勐垅沙》中的江洪,还是《侦察兵》中的郭锐,还是《秘密图纸》中的陈参谋,他演的角色,才是军人该有的模样。
当然,我们喜欢王心刚,除了他长得帅,演技好,还因为他人品佳,为人处世沉稳而低调。无论从哪方面,他都称得上是德艺双馨老艺术家的代表,是后辈演员学习的榜样。
俗话说,面孔一枝花,全靠鼻当家。这话可真是不无道理啊。
我们看许多男星,明明眉眼长得不咋样,可就因为鼻子长得好,因此显得气场足。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一些日韩明星,更是如此。
那么说到鼻梁周正的男明星,大家还想到哪些人呢?欢迎大家到留言区进行补充和讨论。另外我们今天说到的这6位男星,各位最喜欢的是哪位?也期待网友们通过留言区告诉我们。我是雅清团队的小雅,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朋友们别忘了点赞、收藏加分享,咱们下期节目,再会。
本文系DJ雅清团队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抄袭!违者必究!
欢迎阅读:长得不好 接替秦怡演主角也不红 却从不认输 这位励志女星 优雅到91岁
《误杀2》中,66岁任达华的蜕变,让多少“伪硬汉”感到脸红?
八一厂年龄最大的演员 中校军衔 演坏蛋惟妙惟肖 60岁因患肺气肿去世
随着医美的普及,人们对鼻型和面部的要求也是五花八门,更由于受到电视演艺网络直播的影响,在镜头下立体感强的尖翘鼻备受年轻人的喜爱,成为网红鼻。
从业医生甚至部分医院专门从事网红鼻的打造,一时之间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鼻尖高翘的亚裔“混血种族”,孩子出生随父母,成年后随手术主刀医生不再成为一句笑谈。
比如种独立于现实人群的尖翘鼻,尤其是过度的夸张化的鼻尖,不断挑战着普通百姓的审美底限,尤其是遭到了那些传统保守患者父母的强烈反对,认为是破了相。
这就给我们求美者和医美者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平息矛盾把对立转化为统一,如何将传统美学和现代时尚进行有机的结合是未来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鼻子被称为“五官之王”?鼻子被称为五官之王,鼻子不好看的话基本也没有气质可言。
大家都说面部一枝花,全靠鼻当家,鼻子在面部的正中央,撑起了脸面的大部分颜值,在我们的五官之中是非常重要的,看到过很多只单单做了鼻子的人,感觉就是整体五官都变得立体了,气质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
这和鼻子在面部中的位置有着重要关系,鼻子位于面部的中心,结构也是最立体的,是最容易吸引目光的。如果鼻子高度不够,面部就会显得没有立体感,很扁平,如果长度不合适,会影响到整个面部结构的比例协调,面部要好看,每个器官就要和整个五官以及面部轮廓和谐。
说鼻子是“面部美感之王”是有他的道理的,你可能远距离就感觉出这个人的容貌是否想近距离去观看,远距离看不出太多的细节,高度、长度不佳,你大概率也就没有近距离再去看的想法。
难怪“悬胆鼻”被视为鼻中之王,看起来就是富贵相,老了更显气质鼻子的类型包括偏财鼻、还有很多种富贵鼻型,比如龙鼻、高而丰满的胡羊鼻、伏犀鼻……等等,但是要说鼻中之王那还得是“悬胆鼻”。
悬胆鼻是什么样子的?
悬胆鼻,鼻梁高低弯曲适度,鼻翼大小合适、轮廓清晰,鼻中隔适度。鼻头圆大丰隆,鼻准垂肉明显,然而山根显窄,一眼望过去就像一个悬挂着的“猪胆”,因此亦被人们称为猪胆鼻。鼻梁高挺,鼻头尖尖,鼻翼不向外翻,鼻孔不朝天。
其特点:鼻梁高低和弯曲比较适度,鼻翼大小合适轮廓清晰,鼻中隔适度。悬胆鼻鼻头圆大丰隆,鼻准垂肉明显,但是山根显窄,看过去像一个悬挂着的“猪胆”,所有才会被称为:猪胆鼻。
人们常说,一般有这种鼻子的男人,都是非常贵重的命格,这样的男人荣华富贵,不缺钱财,如果是女人有这种鼻相,那就非常旺夫兴家,到中年时期运势最盛.这样的面相是绝对的富贵相,会非常擅长积攒财富。
鼻子整容方法有哪些?如果仅仅是鼻梁比较低平,可能单纯的将鼻梁垫高就可以,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玻尿酸注射、脂肪注射、假体植入,都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将鼻梁变高挺的状态。
如果不仅仅鼻梁有低平,而且鼻头的形态也不太好看,有可能需要通过假体置入的方式、肋软骨隆鼻手术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也可以通过耳廓软骨、鼻中隔软骨来做鼻尖,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如果本身鼻孔比较大,鼻翼也比较肥大,可能就需要通过做鼻翼缩窄的手术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如果说本身是个肉肉的鼻头,想让鼻头变得比较尖挺、秀气起来,可以通过做鼻头缩小的手术来达到目的。
你是什么鼻型?你觉得哪种鼻型最好看?不妨在评论区说出自己的观点吧~
人们常说面中一枝花全靠鼻当家。鼻子的形态对五官十分重要,一个人整张脸的气质颜值如何,取决于鼻子的形状。随便五官再怎么精致,但是有一个不够漂亮的鼻子,也会有损整体的颜值。相信大家都能想得到。
有哪些鼻型比较好看呢?鹰钩鼻
鼻梁很长,山根很高,而且不存在凹陷的短板,整个鼻子形态比较偏高,从侧面观察,特别的高挑,好看精致。对鼻头向下拱起,就被称之为鹰钩鼻,像老鹰的嘴巴一样。
希腊鼻
希腊比是传统上的欧美鼻形,鼻子挺拔能有效地突出面部,五官更加立体深邃。这也是为什么欧美人的鼻子特别高挑,眼睛很有立体感的原因。看起来非常大气精致漂亮。
罗马鼻
罗马鼻在西方人群里也比较常见,一辆很长,鼻骨会有一些突出的地方,随后呈直线向下,多出现在男性身上。
小翘鼻
这种鼻子形态比较娇小可爱,非常的顽皮,鼻子微微上翘,尤其是圆脸的女孩,搭配起来十分清纯甜美。
水滴鼻
水滴鼻适合各种五官和轮廓,侧面观察鼻子就像水滴一样流下来,有很漂亮的弧度和线条。
根据我国对于鼻子的判断来看,真正好看的鼻子应该是端庄有型,今天微微翘起,鼻翼宽窄合适,鼻梁小而精细。观察一个人的鼻子是否好看,需要从山根、鼻梁、鼻翼、鼻头进行评估查看在整张脸上的协调性。
“悬胆鼻”是鼻中之王,看着就一脸富贵相,老了后更显气质优雅鼻子的类型种类繁多,首先看起来就非常的富贵,这种鼻子被称之为鼻中之王,别名悬胆鼻。悬胆鼻又称为猪胆鼻,虽然名字不怎么好听,但这是一种好的寓意。在我国传统思想里,如果男的拥有悬胆鼻,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女的拥有悬胆鼻,旺夫旺家。
悬胆鼻的高度和弯曲程度应该是是一个,整体轮廓看起来非常清晰,比如向太就是非常标准的悬胆鼻,山根窄,鼻头宽大合适,像是悬挂的猪胆一样。
从面相上来看,悬胆鼻是天生的富贵之相,可能一开始生活比较艰苦,但到了后面人际关系财富也会慢慢好起来。
有哪些鼻子整形方式可以选择?玻尿酸注射隆鼻
玻尿酸注射非常简单,性价比高,效果立竿见影,就是持续的时间不够长。一般在一年左右就会慢慢被人体吸收且代谢出去,要想达到良好的隆鼻效果,需要反复注射。玻尿酸存在交联剂,注射多了会出现结块臃肿的情况。
假体隆鼻
假体隆鼻分为硅胶和膨体填充。硅胶非常常见,价格便宜十分光滑,需要经过雕刻后植入,但在太阳下会出现透光的现象,而且具有穿透性。对于皮肤影响很大。而膨体是通过聚合材料构成的,虽然不会透光比较自然,因为它的特性会导致融合能力太强,使得鼻内组织和假体聚合在一起,到时候剥离非常痛苦。
自体软骨隆鼻
一般会采用肋软骨,鼻中隔软骨,可以根据隆鼻的地方放在鼻梁或鼻小柱里。自体软骨隆鼻效果很好,持续的时间也足够长,如果日后护理得到,基本可以实现永久高鼻梁的效果。不过易出现变形,所以需要非常小心仔细。
当下医美技术发展迅速,要想提高颜值,让鼻子更加漂亮,高挺,必须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医美方法。
举报/反馈
山西古代彩塑艺术特色
选自《文物季刊》1992年04期,王永先(山西省文物局)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浩瀚博大,源远流长,彩绘泥塑(简称彩塑)是其中一种,在古代艺术之宫中占有重要地位。六七千年前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可谓中国彩塑艺术的发端之作,它们造型优美而实用,有人面形象和动物形象,并绘有美丽的图案纹饰。经过夏、商、周光辉灿烂的青铜时代,出现了战国人物雕像,如楚国的彩绘木俑等。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中外,以其巨大的数量,精湛的技艺,表现了秦帝国“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伟大气魄,西汉未传入佛教,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美术得到很大发展,给中国传统雕塑带来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许多表现佛教内容的彩塑作品。唐、宋佛教美术走向中国化、世俗化,中国彩塑艺术达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经过元、明、清各代的持续发展,中国彩塑在继承先秦、两汉民族雕塑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佛教文化艺术营养,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中国彩塑艺术。
山西省由于历史上政治、宗教、地理等多方面的県因,目前保存了古代彩塑一万二千多尊,数量居全国之首。其中分别有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各代的作品,上下一千多年,连绵不断,自成体系。山西古代彩塑内容十分丰富,表现了佛教人物、道教人物、地方神祇、纪念性人物、动物以及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多种题材。其中不少作品,在写实、传神、装饰、透视、夸张、变形、寓意、象征、形体、结构、质感、量感、构图、彩绘以及动静关系、疏密对比、体面结合、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艺术技巧的运用方面,都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系统、完整的艺术体系,有些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总之,像山西这样古代彩塑遗存数量之多、年代之长、艺术之精、题材之广,在我国中原地区是绝无仅有的,这批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加以保护和研究。
山西古代彩塑虽然大部分表现了宗教内容,在历史上曾起过宣传宗教的作用,但其中也有着健康的具有人民性的精华。特别是从艺术角度来看,这些彩塑是历代劳动工匠艺术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成就。我国古代民间从事雕塑行业者,一般都组织有工匠行会,其技艺以“师徒传授”的形式世代相传。制作彩塑时,采用集体协作,分工负责的方法,一处完工后即转向其它地方,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历代彩塑艺术家在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相互交流中,在世代师徒传授中,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提高艺术技巧,积累艺术经验,改进创作方法,丰富表现手段,终于使古代彩塑汇成了一条富有深厚传统的艺术长河,其艺术成就迄今仍放射着绚烂的光彩。下面,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探讨一下山西古代彩塑艺术特色,不妥谬误之处,敬请指正。
一、现实与浪漫的交织
山西古代彩塑具有很强的写实性,首先表现在对入物比例的正确掌握和对人体解剖原理的理解与研究上。例如平遥双林寺的天王、金刚像的塑造,表现出他们满身紧张而又凸起的肌肉,反映出古代勇士健壮、剽悍的体魄,以写实的手法,重点突出了力量。对于不同人物,能真实地塑造出皮肤的不同质感,例如表现菩萨、童子的脸面和肌体,以反复涂擦,使皮肤具有雪白细腻、晶莹柔润之感,甚至连皮肤下血管似乎还隐约可见。表现罗汉,则有的瘦骨嶙峋,松弛的肌肉下看得见一根根肋骨;有的丰满肥硕,肌肉结实富有弹性。对于衣冠,服饰、器具物品等,则绘塑结合,生动真实地表现出不同物质的不同质感和重量感:丝绸的轻软柔丽、绵麻的粗实绵密、铠甲的坚硬冰冷、花冠和璨珞的富丽繁华等,轻者迎风飘舞,重者落地有声,无不鲜明、细腻、生动、真实,反映出雕塑空对生活的熟悉和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以及他们精湛的写实技巧。
其次为丰富多彩的个性塑造。由于唐以后宗教艺术的世俗化倾向,佛国世界的神被塑成了凡间的人。菩萨像犹如人间健康美丽的妇女,有的庄車雍容,典雅含蓄,有的潇洒温柔,纯真聪颖;天王像犹如勇猛威武的将军,有的暴戾刚烈,浑身是胆,有的和善耿直,智勇双全。罗汉像则更为突岀,从十六、十八罗汉到丘百罗汉,体现了类型与个性相统一的造型手法,他们的脸形或方、或圆、或长脸尖亥页、或方脸阔腮,不同脸形配以相应的五官,如剑眉、弯眉、笞帚眉、八字眉、柳叶眉、长眉、浓眉、淡眉、短眉;丹凤眼、三角眼、杏仁眼、环眼、老鼠眼、牛蛋眼,阔鼻、悬胆鼻、朝天鼻、鹰钩鼻、蒜头鼻;薄唇、厚唇、大嘴、小嘴……。这丝五官谐调统一地配置在不同脸形上,还作出许多表情,让人一眼即可认岀,许多形象是来自生活中的真人。这些塑像还有较明显的地方特征,如大同地区华严寺等地寺庙中的塑像,方额大额骨,具有雁北人的一些特征,而晋城玉皇庙二十八宿中一些塑像,浓眉、窄脸,又具有晋东南人的某些特点。这种以山野乡民形象为蓝本,直接塑入宗教神像中的作法,使彩塑充满了更加真实、亲切感人的地方乡土气息,染上了更加浓重的人间烟火味。
山西彩塑中的优秀之作之所以传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眼睛的成功刻划。古代艺术家深知“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晋书•顾恺之传》)之理,对人物眼神的千变万化不遗余力,精心塑造,使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形象脱壁而出,达到了“观其眸子,可以知人”(蒋济语转引自《世说新语》)的艺术高度,佛祖的慈眉善目、法力无边;观音的凝睇静思、隽逸超尘;金刚的瞋目裂眦、狂暴到悍,菩萨的明眸善睐,婉丽佻达,无不穷形尽相、曲尽其妙,表现得恰到好处。罗汉眼神更为多彩,或眉飞色舞、含笑而视;或智睿深邃,低目垂视;或听经学法,目不斜视;或怒形于色,眈眈虎视;……喜笑怒骂,左顾右盼,各有不同情性笑言之姿。双林寺的哑罗汉虽然不会说话,但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却向观众诉说着尘世的苦难和人间的不平。南禅寺的佛和菩萨,佛光寺、崇福寺的天王、金刚以及其它许多彩塑人物的眼睛,或昂首挺胸,极目远望,或左顾右盼,侧目而视,观其双目,总能找到一个具置和他们“悟对通神”,似乎可以达到某种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古代艺术家巧妙地借助塑像眼神的刻划,拉近了塑像同观者的距离,极大地增强了塑像或亲切感人或咄咄逼人的艺术效果。
山西彩塑对宗教神像赋予人性,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蓝本,对彩塑刻意追求逼真写实,体现了很强烈的现实性。如果说这种现实性还不能完全脱开宗教题材桎梏的话,那么晋词圣母殿侍女及佛光寺、双林寺等地的供养人像则完全是市俗生活内容的真实再现。这些塑像如实地描绘了中国古代各种人物的身份、地位和衣冠、服饰,其中有贵族妇女、高僧、宫廷侍女、宦官、乡村富豪和下层的普通百姓,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舆服制度,宫廷生活和民情风俗有很大认识价值。这些彩塑无论题材、内容还是创作方法,都体现了极强的现实主义精神。中国古代雕塑自古就有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战国青铜器上表现的釆桑、射猎、水陆攻战等场面,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汉代石刻及陶俑等,无一不是现实生活的生动记录与真实描写,只是到西汉末佛教传入后,从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佛教内容几乎占据了雕塑艺术的整个舞台,很难再看到真正反映现实生活的世俗题材。晋祠宋塑现实主义题材的出现,无疑是中国雕塑史的重大进步,在表现现实主义精神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山西彩塑同时还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许多塑像借助宗教教义,表现了想象奇特、变化丰富、形态怪异的内容,也有不少表现了中国古代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古代彩塑匠师运用夸张、变形、想象、提炼、概括、强调、装饰、寓意等多种雕塑艺术语言,表现了理想中的天堂,表现了人类征服大自然,与毒蛇、猛兽搏斗的强大力量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浪漫主义精神。隰县小西天的悬塑,天宫佛国、玉宇琼楼、金山银水、飞天羽人、珍禽异兽均色彩斑斓,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给人以强烈的出世之感。而蒲县东岳庙的十八层地狱却又阴风惨惨,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在阎王、鬼判指使下正在对恶人执行酷刑,看后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平遥双林寺的佛传故事则以连环画形式连续壁塑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一生经历及其成佛后度化众生的故事。有关他的许多神话和传说表现得诗I'青扬溢,娓婉动人,表现了大同友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各殿中所塑十八罗汉群像或呼风唤雨,或降龙伏虎,或填海移山,或手摘星辰,实际上是在歌颂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至于被菩萨当作坐骑的大象、狮子,二十八宿脚下的狼、虫、虎、豹,无不诚惶诚恐,服服贴贴。在艺术家手里,人物已经神化,而动物却又人化了。他们创造性地发挥了彩绘泥塑的丰富表现技巧,打破了时间、空间和生、死之间的界限,上自天堂,下迄地狱,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复杂事物及抽象的宗教教义,虚幻的灵怪鬼神,有生命的人和动物完美、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之放射出璀璨的浪漫主义光彩。
综观山西古代彩塑,其中有些作品含有较多的现实性,有些作品又体现了更强的浪漫性,还有一些作品则二者兼而有之。写实性作品大多源于现实生活,有深厚的生活基础,但又不是单纯的客观模拟,而是集中概括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将其提炼出来,成为典型,因而较实际生活更高大、更集中、更完美。许多作品在依照教义表现神的威严、崇高和具有无限法力的同时,又热情地歌颂了人的力量,注入了明显的世俗化因素。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去塑造神,使之理想化,升华为神灵;这些为宣传教义而创造的神又具有世俗的人性。这种神性与人性的统一,写真与想象的结合,构成了现实与浪漫相交织的美丽图画,归根结蒂是对人、对人性、对人性美的讴歌。
二、体如轻风,动若流波
雕塑艺术作品从其所展开的形式及表现的形态来看,是一种占据三维空间的静态艺术。它一般以人为主要表现对象,常常选择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一瞬间的表情和形体动作来表达感情,是凝固的音乐,是精练的诗句。一件成功的雕塑作品要求气韵生动,能依靠作品本身的动态造型产生一种促发力和感染力,作用于观者,使艺术的内涵在空间中延伸,令观者心理酿成变化,丰富想像力,使人的审美感受达到更高更美的境界。这就要求雕塑作品能够寓动于静,破静为动。否则,这种静态的雕塑作品就会变成真正僵死的偶像了。山西古代彩塑中不少优秀作品,在这方面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在人物衣纹的塑造上,山西古代彩塑大量运用流动飞舞的曲线,以表现宽袍大,袖和长长的飘带,使之飘举、摆动起来,既显现衣、带薄如轻纱的质感,又造成“天衣飞扬,满壁风动”(唐•段成式《寺塔记》)的强烈动势。这在一些伎乐、飞天彩塑上,表现尤为突出。不太复杂的形体,配上几根循环飘忽、卷折曼舞的线条,就把飞天、伎乐那体如轻风、动若流波的轻盈之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在一些群像的立面构图中,山西古代彩塑能够有意地安排人物的不同高度,使之或站或坐,或高或矮,形成高低起伏、变化多端的总体曲线,如峰峦迭嶂,似波涛奔涌,因而免除了单调乏味之感。许多寺庙中的十八罗汉、五百罗汉之构图排列便是如此,足可见其匠心之所在。
有些主体人物造像虽呈静态,但能利用背景的流动性曲线同主体人物形成曲与直、刚与柔的对比,以动破静,随着塑像和观者在空间中位置的变化而生发动感。例如双林寺渡海观音头戴花冠,身披彩带,神情安祥自若,端坐于莲花瓣上,显得稳重静谧,似无动感,但倘若延伸焦距,后退几步,将背景纳入视野一并观看,感觉便迥'然不同:背景上大海的波浪线与观音的衣纹线、飘带线.等各种曲线重迭穿插,形成了巨浪滔天的磅礴气势,但见观音逐浪而行,上下飘浮,动势强烈,令人目眩。另有一些表面静止的彩塑没有背景,本身也无较大动势,但是仔细观察其形体的前后转折、块面的高低起伏、线条的方圆交替、阴影的虚实相生、节奏的强弱变换,则尤如一曲雄壮的交响乐,能够使人强烈地感受到蕴含于作品之中的一种生命、一种力量,似乎在不断滋长、积聚、膨胀,仿佛要撑破形体外壳的裹束而迸发爆裂。例如山西佛光寺、崇福寺金刚像的腹部塑得强劲有力,在腰带的束缚上紧绷绷地鼓凸出来,似乎再稍加半丝力气便可使腰带嘎然而断!双林寺哑罗汉像正襟危坐,手足隐入衣袖,形体简练单纯,人物构图为金字塔式之三角形,表面观之稳如泰山,但其力量和动势却通过腹部和眼睛表达出来:大面凸起的腹部圆浑而富有弹性,脸部肌肉紧张绷起,双唇紧闭,眉弓和眼睛强调凸凹关系,光影对比强烈,双目超过平常比例而圆睁瞪视,内部蕴含的力量和动势如火山爆发,全部自两眼喷泄而出。此类彩塑可谓外静内动之典型。
此外,山西晋城玉皇庙二十八宿塑像亦系富有动感的艺术杰作。为了表现宇宙中闪烁的星空,艺术家发挥了奇特、丰富的想象力,釆用寓意、象征和夸张、变形等手法,以有形之人代替神秘未知、无形无影的星座之神,以具体的形象代替抽象的教义,特别强调动感,表现出一种豪放、犷达的奔腾大势。艺术家大胆改变人物坐像的正常比例,把上身加长了一个头的长度,使每尊塑像呈现出一种非坐非站,似坐欲站的特殊动势。这种化静为动的艺术手法与其它姊妹艺术有许多相通之处,如宋代大画家李公麟画李广射胡骑所取“引而不发,跃如也”之画面;中国书法中的隶书起笔先藏锋,后以“燕尾"加强动势;京剧中表演亲人相见,先退一步再趋前相抱,以此强化动态,可谓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代彩塑中还有以色彩斑斓产生的闪烁和光影的明暗变化来加强动势效果者。例如山西隰县小西天悬塑在塑造中不拘成法,圆雕、高浮雕、浅浮雕、透雕、镂刻、悬塑、壁塑等俱可用之,峰峦林壑、天宫楼阁,神仙人物、珍禽异兽俱塑造得玲珑剔透、巧夺天工,加之华美绮丽的妆銮,沥粉堆金的装.饰,使满殿彩塑变幻莫测,彩波流淌,光影,颤动,形体跳跃,大有烟收雾合、电激星'流、扑朔迷离、地转天旋之动感,令人目眩心悸,激昂陶醉。
双林寺韦驮像是中国彩塑护法神中岀类拔萃之作,其艺术成就之一就是在静态造型中表现出了运动,这是凭藉其艺术形象产生的“张力”取得的。韦驮全身由一条极富有弹力和流动感的主轴线组成,整个身驱外廓构成倾斜的锐角三角形,因其顶点在脚部,给观者在视觉上、心理上都造成一种微妙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感。此外,从韦驮下肢的稍息站立动作到上肢、头部的侧向转动,再到眼睛的反向侧视,在时间上形成了三个具有鲜明节奏并富有连续性的动作。正如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所说:“所谓运动,是从一个姿态到另一个姿态的转变,……因为在移动视线的时候,发现这座雕像的各部分就是先后连续的时间的姿态,所以我们的眼睛好象看见它的运动”(《罗丹艺术论》)。
总之,中国古代雕塑以各种形式表现了柔美飘忽、轻盈虚缈之动,粗犷雄健、大势奔腾之动,色彩光影斑斓闪烁之动,线条形体翻滚流淌之动,节奏韵律强弱变幻之动,利用张力打破平衡之动,以及外静内动,以静衬动,内静外动,寓静于动等多种动势。这是作品依靠自身形体的倾斜、变形、不对称、形体块面变化、曲线直线的对比、色彩的韵律及节奏的转换等,通过一定形式的比例、组合,产生一种刺激视神经的张力作用所致。同时也利用人们在观赏雕塑作品时不同角度及空间关系的变化,以视觉经验为依据,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同作品联系起来,加以丰富的想象、补充,并对前因后果进行联想,从而得到更加丰富的潜在内涵。这种移情的艺术,在静止的形态上塑造出富有生命的运动着的形象,是中国古代雕塑出现许多神品的重要原因。
三、重“塑性”不重"佛性”
“塑性"、“佛性”二词源于《五灯会'元》之“慧能大师传”。该书记载了唐代摩塑家方辩为慧能高僧塑像,由于技艺高超而塑得“曲尽其妙"、酷似真人,却反被慧館批评为“善塑性不善佛性”。虽然慧能是按佛教造像仪轨之要求而苛责方辩,但反转过来也说明了方辩能够重塑性不重佛性,在佛教造像活动中表现了明显的世俗化倾向。塑性,即写实性,也即现实性,佛性,即宗教性。“塑性"与“佛性”这对矛盾在宗教造像艺术活动中始终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存,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山西古代彩塑是宗教宣传品,其审美意识首先着眼于宗教,作为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偶像,决定了彩塑自身的发展规律,自唐以后日趋世俗化,彩塑的直接作者大多为民间塑工,是社会低层的劳动者,他们总是在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地、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表达出来,从而加强了作品的现实性,削弱了宗教性。举凡西方极乐世界的塑造虽出自佛教经典,但也寄托了穷苦百姓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塑造阴森可怖的阴曹地府和各种地狱苦刑,则在客观上揭示了统治者的残暴和被压迫者的痛楚,强烈地表达了对不平等现象的愤忤.佛座下的力士和天王脚下的夜叉们承受重压而又不甘屈服的形像,当是现实社会奴役与反抗的生动写照;娟秀多姿的供养菩萨表现了人间少女的美丽善良和青春活力.虔诚朴实的佛弟子形像表现了人间智者的机敏和忠贞,威武雄壮的天王、金刚正是现实社会武艺高强、勇猛善战的武将缩影,稚气十足的童子又使人联想到顽皮可爱的儿童;罗汉们的形像则令观者认为他们就是现实生活中似曽相识的真人而倍感亲切……。这数不清的形像尽管笼罩在神秘的氛围中飘逸着缕缕仙气,但其世俗化的倾向日重,宗教的神已变为世俗的人。
至于太原晋祠圣母殿侍女像则更是以反映宋代宫廷生活为题材而真实地表现了当时的现实社会,其体态和神韵堪称中国古代女性美的定型化表现,且与现代人的审美标准相去不远。任何形体的美感,俱由色彩、节奏韵律和比例构成,人体美当然也离不开这三个要素。就女性美来说,首先是色,即柔滑的皮肤、红润的脸颊,肌如白雪、齿若含贝。其次,人体美感是由曲线与直线的巧妙组合:直线与曲线组合协调且以直线为主,体形苗条,以曲线为主,体形丰满。苗条与丰满都是美,此即所谓“环肥燕瘦,各有千秋”。但曲线贴向直线且向内陷落,体形则显得干瘪;曲线完全掩盖了直线并向外膨胀,体形则近乎环状而显得臃肿。再者,恰当的比例可使全身各部位成为一个富有韵律的节奏组合,否则,即使局部再漂亮,整体也难产住美感,甚至呈现畸形。人体结构的重点在躯干,女性的咽喉和两乳突所组成的三角形是人体美感的“金三角",若三边相等,即可称得上美。此外,侧面轮廓由胸脯经腰至臀呈明显的形为美;腰、胸及臀部的分界线越明显,人体的曲线则越有律动感,也就越美。如果以上述现代审美标尺去衡量圣母殿侍女像,人们便不能不対千余年前的塑像制作者与现代人十分接近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水准发生由衷的赞叹。
总之,山西古代彩塑在表现佛性(即宗敎性)的同时,塑性(即现实性)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在“重塑性不重佛性”的创作思想影响下,出现了许多神采奕奕,生机勃发的艺术杰作。
四、夸而有节,饰而不诬
山西古代彩塑历经千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传统风格,在塑造技巧和表现形式上已经程式化并且富有强烈的装饰性,处处体现了“夸而有节,饰而不诬〃(见《文心雕龙•夸饰篇》)的原则。在形体塑造上,注重体量感,重在神似,颇似中国画的写意,不去斤斤计较形体解剖的表面肖似。在大的形体基础上,特别强调线的运用:一为刻划细部,加强表现力;二为加强装饰效果。
在雕塑作品上大量用线,是中国雕塑的特点,也形成优良传统。线是中国古代绘画、书法所使用的主要艺术语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高度概括和准确表现对象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受此影响,民间塑工在雕塑作品中也大胆地使用线,并对提高其表现力不断地作出新的探索。这种注重线条美感的艺术思想,使中国雕塑形成同西方雕塑迥然有别的艺术风格,其重要特征就是中国雕塑讲究线面结合,用线加强装饰性。许多画家曾对山西古代彩塑作过大量写生,使用过素描、水粉、水彩、油画和中国画多种方法,其中不少人认为,唯用白描表现,感觉才最为贴切、协调,能够做到线不虚发,根根入扣,使彩塑写生变成了绝好的工笔人物画。
山西古代彩塑大量用线,但这种线不是没有根据的凭空捏造,而是精确地表现了占有空间的体积,表现了衣纹转折,表现了肌体轮廓。一言以蔽之:表现了事物的本质。菩萨裸露的修长圆润的双臂,婀娜多姿的女性的躯体,长袖善舞的衣裙,飘忽飞动的彩带,毛根岀肉、随风轻拂的须发,烟收雾合、聚散成形的浮云……,这些事物本身不就蕴含着富有美感的线吗?不用线又用什么来表现呢?古代雕塑家在表现复杂对象时,能够使线与形体巧妙结合,在塑出体积的同时,又大胆提炼、概括,通过线条的简繁、疏密、刚柔、曲直、长短、纵横、倾斜、缓急、顿挫、盘旋等多种表现手法,不但真实地表现了人物衣褶翻、卷、穿、插的层次,丝、麻、纱、绸的质感,而且还加强了人物或站立或飞舞的动势,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菩萨像的塑造,用线圆润、柔和,阴线较多,加强了菩萨妩媚动人的女性特征和轻盈的动势,表现了阴柔之美;护法金刚像的塑造则强调其勇武刚烈的气质,用线平直、坚硬、挺拔、峻峭,体现了阳刚之美;而肥胖的笑和尚则袒胸露乳,在其腹部周围塑造了密集的衣纹线,反衬出肌肉的柔软和弹性。这种雕塑线在表现方法上既和中国画用线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其独到之处。中国画的线条是在平面上塑造事物,而雕塑线则是三维空间中线与形体的结合。它善于在立体地塑造对像的同时,巧妙自然地揉入中国绘画和书法艺术的线条结构,使作品产生一种严谨茂密、玩味无穷的清醇气韵,既浑厚沉着,又细腻耐看,远观近察,四面得体。远观之,线条贴切自然地表现在人物衣纹的正常转折之中,似绵里藏针,外柔内刚、屈曲飞动,一丝不苟,其线统一于大的体面关系内,富有很强的整体感;近察之,其线条或敛束而相抱,或婆娑而四垂,或攒剪而齐整,或长短而参差,方圆流峙、左牵右绕,如狂风疾雨,飞鸟惊蛇,似乎可以提炼于形体之外,表现出一种装饰之美。彩塑的这种线绝不是孤立盲目地为了装饰而用线,而是用线后形成了装饰。因为这线条含有绘画美的真趣和书法美的哲理,自然使雕塑作品表现岀极强的装饰趣味来。
在设色方面,山西古代彩塑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敷色技巧,以绘、鱼.结合的方法,在雕塑作品上施以鲜艳浓烈的色彩,形成装饰性很强的独特艺术风格。古代工匠釆取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弃淳白之用,而任丹贖之奇"(见焦吐《谢康乐集题辞》),从宗教塑像到民间泥塑玩具,无不运用绘、塑结合之技法,形成了中国彩绘泥塑艺术传统。彩绘,可以弥补雕塑之不足,加强表现力。例如菩萨的头发和天王的胡须,先塑出须、发的大致走向,再施以线刻,仅此还无法表现须、发的质感,再用彩色晕染,最后便形成了毛根出肉、蓬松飘洒的逼真感觉。在用色上,山西古代彩塑十分大胆,色块对比强烈,既能真实表现出丝、绸、棉、麻、铠甲、器物等的不同质感与重量感,又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而人物肤色则能根据不同的身份,地位区别设色,形成程式化作法。例如释迦牟尼如来佛塑像大都满身贴金,灿烂夺目,表现了佛祖的慈悲与庄严;菩萨、童子的肌肤则以描绘,突出了女性、儿童皮肤白嫩细腻的质感;天王、金刚塑像则以蓝、绿、赤、黄等颜色涂染面部,夸张地表现出其力量之强大、性情之刚烈,气势之犷悍与雄浑。塑像服饰大量釆用强烈的原色直接涂绘,极少用灰暗的间色。例如菩萨的花冠、環珞、锦裙、彩带,天王的铠甲、战袍,以及悬塑、壁塑中的山水、建筑、花鸟、云霞等,用色最为华丽,装饰感最为强烈。艺术家大胆使用石绿、石青、石黄、石青、硃砂、赭石、铅粉以及金、银等各种颜料,涂、染、描、刷、甚至沥粉贴金,表现岀一种“丹青赭垩,雌黄白増,锡碧金银,众色炫耀”(见司马相如《子虚赋》)的富丽繁华效果。在光线幽暗的寺观殿堂之内,运用这种对比强烈的设色手法,可使雕塑作品倍加明快鲜艳,绚丽夺目,既兼顾了宗教本身所需要的幽暗氛围,又突出了彩塑形体,加强了艺术感染力,同时还与建筑物的彩绘、壁画的色彩谐调统一,这种匠心独运的色彩装饰手法,确使彩塑艺术显现岀夸张、奔放的浪漫情调,真正达到了美的臆界。
除立体性彩塑外,许多附属性彩塑也表现了鲜明的装饰性。例如对佛座、佛背光、佛龛等进行藻绘雕刻,塑造了许多美丽动人的图案。佛座形式有须弥座、莲花座、金刚宝座等多种形式,一般在下部束腰,用数根细柱支撑。细柱上或缠金龙,或饰花束。佛座上都为三层莲花瓣,色彩格外艳丽。佛像背后的火焰背光,图案复杂,装饰最为动人。由于背光处于殿堂正面显著位置,面积很大,有些甚至可抵达屋脊,具有美化、陪衬佛像的重要作用。历代塑师各骋奇思,因而出现了不少巧夺天工的艺术杰作。其图案有莲紀、卷草、忍冬、牡丹等植物,有孔雀、凤凰、鹰、雁及龙、狮、虎、象等动物,还有飞天、伎乐等人物。构图丰富饱满,线条组合成多变的曲线,圆润流畅,色彩或以青、绿为主构成青冷色调,间点以朱砂、石黄,或以红、黄为主构成温暖色调,间含青、绿色作为对比,其色调冷中有暖,暖中含冷,斑斓跳跃,变化无穷。整个图案富丽堂皇,流金溢彩,图案线交叉、并列、穿插、对比、组合于一壁,自然天成,令人目不暇接,心醉神怡,油然而生一种超凡脱俗、飘然出世之感。
五、矫正透视变形、追求艺术真实
山西古代彩塑有不少高达八九米以上的巨像,在处理透视变形和比例失调等技术问题上恥得了成功的经验。尽量塑造巨大的佛像口加强对凡人的威慑力和感召力,是宗教教义要求所使然。但同室外露天大佛像不同的是,寺观或石窟内的塑像受室内观赏距离的条件展制,在人们仰视时,必然会遇到透视缩减现象。倘若处理不好透视与比例的关系,塑像会出现比例失调,某些部位在视觉上将产生严重缩短、塌陷或被遮挡等变形现象,从而破坏了佛的完美形像,而达不到“美其华藻"、“悦其耳目”的“像教”目的。解决高大塑像的透视变形,古代匠师常使用两种有效方法:一、便塑像略向前倾,前倾度越大,透视变形越小。例如五台佛光,寺唐代菩萨及大同华严寺辽塑等,前倾度数最大有达十五度左右者。但采用此法有一定局限性,因为塑像本身重量很大,六米左右的泥塑可重达八九吨之多,前倾过分则势必造成重心前移,易发生倾倒、塌毁等事故,因而给塑制佛像并长期保存造成了困难。另外,古代彩塑多为圆雕,前倾过大不利于侧面观赏,故此法仅适用于中、小型塑像。二、利用近大远小之透视规律,充分考虑人们仰视错觉,在人体真实比例和佛教《造像量度经》所定比例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有意修正大型塑像各部分的比例关系,运用艺术比例进行塑造,使塑像高大而完美。例如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高达九米的金代大佛,即釆用此法成功地解决了近距离仰视大佛而出现的透视变形问题,堪称古代运用透视原理塑造室内大像的优秀范例。我们曾对这尊大佛像进行过详细测量,取得了大佛各部位的比例数据,并用苏联尤•科罗耶夫推荐的“1/。作图法”对大佛像检测、制图,就透视问题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因知其总高度加长了35厘米,其中头部加长了17厘米,胸部加长了10厘米,其它各部位亦有相应之变动,突破了人体真实比例及《造像量度经》所规定尺寸。从六七米高的脚手架上,观察大佛及所绘之正投影图,其正、侧立面比例异乎寻常:头部长而大,胸腰等整个上身扁平修长,而盘曲的腿部尺寸却过小,整个体态令人感到头重脚轻,极不谐调。但是当站在地面再仰视大佛像时,情况即刻大变:出现于视界内的大佛像之头、胸、腰、腿各部位及全身比例匀称适度,恰到好处,完全合乎人体“立七、坐五、盘三半”之正常比例,给人以舒适,协调、庄严、稳重之感觉。这种奇妙的比例变化,正是古代艺术家在大佛像上成功地运用透视变形原理的奥妙所在。
山西古代彩塑中天王、金刚的身长比例,一般不按正常人的身长等于七个头长的比例来处理,而大多身长为五至六个头长。其形体粗壮墩实,头部比例大于真人,显得腰长腿短,硕壮有力。这种形像塑造,一方面同传统审美习惯有关,同时也是古代艺术家合理解决宗教教义同大像透视变形的矛盾所引出的结果。因为佛国世界亦如人间之等级森严,天王、金刚乃佛之侍卫,其高度当然不能大于佛,但倘若降低高度后仍按正常比例去塑造,必然会削弱护法神将的威慑力量和气势。古代匠师舍弃真实比例而采用艺术比例,对金刚上身进行夸张变形,而缩短其下身,强调局部,重点突出头、胸、腹、部,加粗并缩短颈项,并加臂膀,使之膀大腰圆,以突出其“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神威。金刚腿部尺寸虽然相应缩短了,.但在寺庙内近距离观察的特定条件下,利用人们往往有只注意其头部与上身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威势,而忽视腿部的欣赏习惯,从而巧妙地解决了高度与气势要求之间的矛盾。
古代雕塑家把建筑空间艺术同雕塑艺术.有机结合,利用雕塑特有的艺术语言,熟练地解决了有限观赏空间同大型塑像的尺度之矛盾,使仰视大型塑像所产生的透视变形和比例失调不再成为问题。这种对透视原理的掌握和对塑像比例的灵活应用,令人惊叹钦服。大型雕塑透视变形问题,其实质就是艺术比例与真实比例的辩证关系问题,它们是艺术创造上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一切大型造型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建筑等,都必须处理好这一关系,遵循这一艺术规律。柏拉图说:“如果艺术家以真实的比例来塑造雕像,塑像的上半部就会因为比下半部离观者远一些而看上去相对变小。因此,我们在创造艺术形象时总是放弃真实的比例,只以那种给人以美感的比例进行创造"(见柏拉图《诡辩论》第236节)。柏拉图这段话主要是针对大型雕塑而言的。真实比例是否需要,主要视其应用的对像及具体观赏条件。一般小型造型艺术作品,特别是一些写实的作品,当然需要真实比例,否则便失去了艺术真实,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但在视距有限的大型雕塑作品上倘若机械地照搬真实比例,反而会出现不真实。艺术比例同真实比例相比较,从某种角度讲是不真实的,但在特定'条件下却又十分真实。在大型造型艺术创作'中,只有经过变形修正的,不同于生活真实的艺术比例,才恰恰合乎艺术的真实。古今中外许多成功的范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本文承蒙王宝库先生加工指导,谨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