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宝宝出生后,尿布和尿不湿会一直陪伴宝宝到2岁左右,由于长期的接触和摩擦,加上这个特殊部位经常潮湿,不透气,宝宝屁屁经常会出现区域发红,有小红疹,甚至渗水,这就是常说的尿布疹。
尿布疹反复的原因是宝宝长期食用尿布,更换不及时,皮肤长期和排泄物接触,无论是大便还是小便都会刺激皮肤。在尿布和皮肤接触的部位尤其屁股肉多的地方出现皮肤发红,发炎。
战胜尿布疹,日常护理要及时
如果宝宝出现了尿布疹,首先,尽量不让宝宝的排泄物有解除,避免皮肤发红,这就需要妈妈及时更换尿布,宝宝便后可以用清水才是代替用纸擦拭。如果已经严重的宝宝,可以涂抹一些药膏,比如北京儿研所的京儿肤乐霜。
宝宝为什么会的尿布疹呢?
1、接触引起
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皮肤长期和排泄物接触引起。
2、霉菌感染
霉菌感染一般和接触发生并发感染。宝宝会阴比较容易出汗,霉菌很容易在这些地方滋生,发生感染。这些榛子一般会在红色皮肤的中间出现红色的小红点。这种尿布疹不是更换尿布就可以改善的,需要使用一些抗霉菌的药物,才能缓解。
3、尿布过敏
宝宝小的时候,抵抗力不好,对很多材质的会过敏。有时候选择尿不湿不合适,宝宝发生过敏,也会发生尿布疹,这时候只要更换尿不湿的品牌就可以解决。
4、闷热,不透气
尿不湿包裹的部位,本来就是容易出汗,闷热引起热疹。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皮肤干燥,透气。如果宝宝病情严重,妈妈就不要怕累,停止使用尿布一点时间就会自行康复。
宝宝尿布疹是宝宝使用尿布这段时间的常见疾病,妈妈注意要及时更换尿布,保证皮肤干燥,基本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不过妈妈要记住,如果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来源:妇产科主任乔玉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小柳在家跟闺蜜聊天时,聊到自己的小秘密,她神秘兮兮的问:“姐妹!你洗澡时有站着尿过尿吗?”
“有过”闺蜜突然激动起来,应和着说:“第一次站着尿的时候还有点不好意思,但后来就感觉太方便了!”
小柳遇到知音一样,接着道:“可不是吗?我可算知道男生有多舒服了!这事其实我还专门查过呢!有的说女生站着尿没事,有的说可能尿不干净,容易感染。后来我试了几次也没啥不舒服的,我就没在意了。”
闺蜜听完后,心里咯噔一下问道:“容易感染啊?那还是不要站着尿了吧?”小柳不以为意,表示人有三急,我洗澡时也没人看,谁还管我怎么尿呢?
由于生理结构的不同,男性习惯站着尿,女性则更习惯蹲着尿,但也有很多女生“突破自我”,偶尔尝试一下站着尿尿的自由。
很多女生把这当作自己的小秘密,觉得洗澡时“站着尿尿”很奇怪。而且部分女生认为尿液不干净,可能会增加患有妇科疾病、尿道疾病的概率,那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吗?
妇科医生在办公室,子宫和卵巢模型,等待预约病人
一、女性洗澡时“站着尿尿”很奇怪?超50%的女性都做过!其实女性站着尿尿不仅不奇怪,而且大多数女性都这么做过。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50%的女性有至少一次洗澡站着尿尿的经历,其中还有一部分把这当成习惯经常这么做。
那女性洗澡时为什么想要站着尿尿呢?
其一是神经放松,洗澡时人在密闭环境脱去所有衣物,同时温热的水流冲刷皮肤,此时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比较放松。膀胱排尿想要排尿,也需要大脑下命令才能“开闸放水”,在大脑对膀胱管理松懈的情况下,想要尿尿的感觉就会更明显。
其二是懒惰与猎奇心理,女性洗澡时如果想上厕所,使用马桶会弄湿马桶圈,而且很多女性为了舒适,马桶圈上会套马桶垫,弄湿马桶垫则需要另外清洗,比较麻烦,还不如直接站着尿。
另外女性的尿道对比男性更短、尿道口也更宽,站着尿多半会弄湿衣服或身体,因此日常女性都是坐着或者蹲着尿。女性也好奇站着尿是什么感觉,正好洗澡时自己一个人,就偷偷尝试站着尿。
很多女性也会担心尿液不干净,站着尿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增加患有妇科疾病概率,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尿液与汗液、唾液一样,也是人体自主排出的体液。尿液的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尿酸、尿素、葡萄糖等物质,在排出前经过肾脏过滤,带出人体无用的废物或过剩的营养物质,以帮助人体实现代谢平衡。
其实从尿液的成分就可以判断,健康人的尿液中并没有过多的细菌,因此偶尔站着尿也不会污染其他器官。而且洗澡时站着尿完,会及时用清水冲洗,一般不会残留尿液,更降低了污染可能。
另外有部分女性感觉站着尿尿好像尿排不净,担心尿液回流可能引起尿道或者膀胱疾病。
其实出现排不净的感觉,一方面是站着尿尿比较拘束,不太习惯引起的。另一方面是膀胱功能使然,很多人上厕所时,感觉尿排空了,但努努力还能“挤出来”一点。这是因为膀胱本身会留下一小部分尿液维持正常功能,排不净也是正常的。
辟谣了站着尿尿可能引起疾病的理论,我们再说说女性洗澡时站着尿尿有什么优点!
首先可以减少对肛门的污染,女性坐着尿尿时,因为坐姿向后倒,尿液总不自觉流到肛门位置。但站着尿时,尿液因为重力作用不会流到肛门。肛门位于臀部中间,日常比较闭塞,最怕湿热。尿液不流入肛门,肛门就更加清爽,可以减少出现肛门湿疹等疾病的可能。
另外,站着尿尿也有助于缓解女性精神压力,帮助保持正常代谢,减少憋尿行为。
临床中有种疾病叫精神源性排尿功能障碍,主要因精神因素引起排尿功能异常,比如过度悲伤、压抑、紧张,导致尿频、尿急或尿闭。这也直接说明了,精神因素会影响到正常的排尿功能。
对于日常生活、工作压力比较大的女性来说,一般不会有严重的疾病表现,但也可能出现不自觉憋尿的行为。洗澡是难得身心放松放松的时刻,此时排尿可以缓解身体与精神的压力,减少憋尿行为,对代谢及膀胱健康有很大好处。
女性站着尿尿虽然有好处,但出现以下这几种情况时不要站着尿!
二、有这些情况的女性,不建议洗澡时站着尿!首先,有妇科疾病及尿道疾病的女性,不建议洗澡时站着尿尿。
距离尿道非常近,有炎、宫颈炎、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的女性,一般很可能伴随细菌等物质的感染,站着尿尿很可能导致尿液进入,加剧内部感染,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同时很多妇科疾病还伴随外部的瘙痒、红肿、疼痛,尿液流过后可能会加剧不适。
若女性患有尿道炎等疾病,尿液会出现明显变化,不仅颜色发红,还会伴随排尿不适及尿液恶臭表现。此时尿液中污染物质较多,站着尿尿更容易流入,增加患有妇科疾病的几率。
其次,不建议频繁洗澡的女性站着尿尿。很多女生比较爱干净,特别是夏天时不时就要冲凉,如果洗澡次数比较多,长期习惯了站着尿尿,容易导致坐着尿尿不顺畅。
人体具有肌肉记忆,当人长期重复进行某种活动时,肌肉会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如果每天洗澡多次,站着尿尿成为习惯,女性可能会不适应坐着尿尿,虽然不至于排不出尿,但也需要进行心理上的酝酿,还可能导致排尿不净。
除此之外,尿道括约肌明显松弛的女性,不建议站着尿。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肌肉容量下降,肌肉会逐渐流失,出现肌肉萎缩表现,尿道括约肌松弛就是肌肉萎缩的一种;同时产后妇女也会因为生产时肌肉过度拉伸,出现尿道括约肌松弛的情况。尿道括约肌松弛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容易尿失禁,控制不住排尿功能。
这些人在洗澡时更容易排尿,但为了锻炼尿道括约肌,建议刻意的进行憋尿训练,随心所欲的排尿反而不利于尿道括约肌功能的重建。
说完了女性站着尿尿的相关知识,我们也来拓展聊聊,男性能不能坐着尿?其实男性偶尔坐着尿尿,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三、男性偶尔坐着尿尿,也有助于身体健康!首先男性坐着尿尿时臀腿的肌肉更加放松。
男性经常站着尿尿,臀腿肌肉不自觉用力,其实做不到完全的放松。但坐着尿尿时,臀腿有支撑,整个下肢都处于放松状态,更有利于男性排尿的顺畅,也更有利于排空膀胱,避免过多尿液残留。
荷兰莱登大学附设医院也表示,当男性坐着尿时,膀胱里的残尿会比较少,而且排尿量会增加、尿速也更快。
其次,男性偶尔坐着尿尿,有利于保持浴室卫生,减少细菌、病毒的滋生。
英国一个卫浴品牌做过这样一个测试,他们首先调查了1019位男性的小便习惯,发现约70%的男性日常站着尿尿,这其中的30%左右为了降低尿液的回弹率,会瞄准马桶后半部分进行排尿。
随后研究者对排尿后的卫生间进行紫外线照射,发现哪怕瞄的再准,也有尿液溅出马桶,甚至溅到地板及瓷砖上。而且通过实验发现,对准后半部还比对准马桶内的水和前壁产生更多回弹。
但男性坐着尿尿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由于距离的缩短,尿液的回弹力会明显下降,再加上人体的阻挡,尿液很难溅出马桶。这样有利于保持浴室的卫生,减少减少细菌、病毒的滋生。
除此之外,男性坐着尿尿也可以培养便意。
前文说到,人是有肌肉记忆的,不仅小便有,大便也有。当男性坐着尿尿时,肛门一般会根据肌肉记忆微微放松,此时如果有大便的需求,则可以一并解决,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便秘症状,保证了人体的自然代谢。
结语:女性洗澡时站着尿尿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健康女性洗澡时站着尿尿,并不会引起妇科、尿道等器官的疾病。相反,站着尿尿还有利于减少对肛门的污染,帮助身体与精神放松。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身患有尿道、疾病的女性,洗澡过于频繁的女性,尿道括约肌松弛无法控制排尿的女性,不建议洗澡时站着尿尿。另外,男性偶尔坐着尿尿对保持身体健康、维持浴室卫生均有好处。
引用文献:
[1]王剑华.精神情绪与排尿异常[J].人人健康,1996(12):7.
51岁的吴阿姨最近有些难以启齿的不适,隐约有种肿胀感,就像有异物卡在口似的,走动摩擦时还会传来轻微痛感,与此同时,腰部的坠痛感也非常强烈,严重影响了吴阿姨的日常生活。
但粗心的吴阿姨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只想着再观察一下,还是照样该吃吃该睡睡。这天,她和往常一样到公园散步活动,刚走没多久她就感觉有块大家伙从“掉”了出来,伴随着还有一阵濡湿感,伸手一摸才发现裤子已经被打湿了。
这可让吴阿姨吓了一跳,赶紧用衣服遮掩着到附近的公厕查看情况。一开始,吴阿姨还以为早已停止的月经重新到访,但脱裤子检查后她才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她的有一块体积较大的肉状包块悬在体外,其中一小部分仍与身体内相连接。
彻底懵圈的吴阿姨赶忙拨通了电话,在女儿的陪同下到附近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确认,吴阿姨的症状是子宫脱垂引致的,她所看到的“肉状包块”正是本应存在于人体内的子宫部件。万幸的是,经过手术治疗,吴阿姨的状况已有所好转。
一、女人老了之后,子宫都会脱垂?子宫脱垂,或许许多人都未曾听闻过,但它并不是一种小众疾病。相关报道显示,在已育女性中,约有40%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子宫或脱垂。而这种情况在已绝经的老年群体中更为常见,数据指出,80岁以上女性的子宫脱垂发病率高达50%-60%。
毫不夸张地说,子宫脱垂正成为广大女性的难言之隐。那为什么子宫会“不安分”地掉出来呢?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先弄清女性盆腔的内部结构。
子宫,是女性盆腔内的重要脏器之一,一般情况下,它会依托着筋膜组织、盆底肌肉及韧带等盆底支持组织的悬吊支撑,毗邻着卵巢、输卵管、膀胱等脏器“邻居”,在盆腔中央稳居C位。
但当遇到肌肉或韧带过度牵拉、萎缩等特殊情况时,盆底支持组织的支撑力可能会被削弱,无法牢牢地悬吊支撑着子宫。子宫就可能会受重力作用的影响,沿着的方向自上而下地滑落,最终导致部分或全部脱出口外。
医学界根据宫颈和宫体脱出口的程度,将子宫脱垂划分为三个不同等级:
Ⅰ度脱垂:宫颈及宫体均在口内。宫颈外口距膜缘<4cm,为轻型Ⅰ度脱垂,宫颈已到达膜缘,口可见宫颈外口,为重型Ⅰ度脱垂。Ⅱ度脱垂:宫颈或宫体部分脱出口,同样可以分为轻重两型。轻型为宫体仍在内但宫颈脱出口,重型则为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口Ⅲ度脱垂:子宫完全掉离人体,宫颈和宫体均脱出口外而不同等级的子宫脱垂,所引致的症状是不尽相同的。一般而言,轻症的子宫脱垂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但随着脱垂程度的不断加重,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腰背酸痛、小腹坠痛、行走时摩擦生痛等不适。
等到子宫脱垂程度进一步加重,子宫可能会掉入,导致膀胱与直肠发生相对位移,让患者出现尿失禁、尿不尽、排尿困难、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等症状。
更为严重的是,宫颈和宫体长期暴露在口外,可能会与衣物反复摩擦,最终导致黏膜糜烂、溃疡和感染。此时部分子宫脱垂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可以在咳嗽或站立时,于外摸到整个脱垂的子宫或壁。
因此,子宫脱垂拖不得,当我们察觉自己出现诸如持续腰痛、尿不尽、排尿困难、腔有异物感或压胀感时,就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检查。
二、4种行为是造成子宫脱垂的罪魁祸首盆底支持组织“松垮”是导致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日常生活中,以下4种常见情况均有可能导致盆底支持组织由紧变松,从而加速子宫脱垂的速度。
1、妊娠和分娩
女性妊娠及分娩时的子宫体积会不断膨大,盆底组织为了更好地承载子宫,也会进行过度地伸展拉长,在此过程中容易损伤盆底肌的肌纤维和神经级,从而降低盆底组织的承托能力。当盆底组织无法支撑内部脏器,子宫就可能会沿着方向逐步脱垂。
因此,子宫脱垂问题在多次生育的女性群体中更为常见,尤其是当产妇曾面临生产时间过长、难产、撕裂等问题时,其后续出现子宫脱垂的可能性更大。
2、产后久蹲
产妇分娩过后多会坐月子,长期卧床等待身体恢复,但仰卧于床的习惯让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轴方向保持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产妇久蹲,就有可能导致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
因此,一般不提倡产妇在产后进行经常性且耗时久的蹲式劳动,如蹲着洗菜、洗尿布等。除此之外,产后也要注意调理,尽量避免感冒咳嗽、鼻炎打喷嚏、便秘等问题,它们都有可能导致腹压增加,加速子宫位置下移。
3、盆底组织发育不良
子宫脱垂也可能是先天不足引致的,部分女性天生子宫或盆底肌发育不良,组织薄弱并缺乏紧张度,无法承受高强度体力劳动,或腹腔内壁压力增加,因此即使未婚未育,她们也比常人更易出现子宫脱垂问题。
4、停经及年龄因素
随着女性的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等到女性绝经时,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已严重不足。这让赖以生存的官和组织开始不断萎缩退化,其中就包含着支撑子宫的盆底肌肉和韧带。
盆底肌肉弹性的下降和韧带的松弛,让盆底组织逐渐变得松软无力,无法再如以往一般悬吊着子宫,子宫位置不断下移,就可能脱垂至宫口外。相关数据显示,2/3绝经女性均面临子宫脱垂的问题。
三、预防子宫脱垂,从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吗?各地普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子宫脱垂的发病率为1%-4%,是一种并不罕见的妇科疾病。规模庞大的发病人群,也为广大女性敲响了提前预防的警钟。
怎么避免子宫脱垂的困扰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张晓薇主任给出了相应建议:
1、均衡饮食,补充营养
日常饮食应该忌口,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适量增加粗粮、蔬菜、水果等食物的摄入,保持低盐低脂、高蛋白及高纤维的饮食模式。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2、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
长期腹压增高是引起子宫脱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规避增加腹压的行为。平常应适时调整姿势,避免长时间的站立和蹲下。咳嗽或打喷嚏时也应尽量放缓动作,避免过度用力。
3、坚持做收缩肛门运动
长期便秘,也会增加腹腔压力,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平时也可以坚持做收缩肛门的运动,提升盆底肌肉的力量,让它们能够更好地悬吊支撑子宫,避免子宫脱垂。
4、产后进行盆底肌锻炼
生产后的盆底肌容易松垮,这时我们可以定期做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动作要领很简单——首先屈膝平躺,然后用力收缩臀部肌肉向上提肛,绷紧3-5秒后再逐步放松。每天坚持2-3次,每次持续10-15分钟,盆底肌肉力量将显著改变。
5、控制体脂率
体重过重也会加重盆底肌肉和韧带的负担,可能造成额外伤害,因此我们也应该学会控制体脂率,避免超重或肥胖,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坚持运动等方法,合理且循序渐进地降低体重。
子宫脱垂是一种较为私密的妇科疾病,不少女性罹患后被浓重的病耻感束缚着,不敢轻易对外求助,导致病情持续恶化。如果你也面临以上问题,希望你能坦然地放下羞耻感,尽早接受相应治疗,为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因为这才是爱自己的最好方式。
参考资料:
[1]子宫脱垂别焦虑,每位女性都需要知道这几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7月19日
[2]子宫脱垂怎么办?妇产科医生教你这样防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服务号.2022年4月1日
[3]5个原因告诉你为什么你的子宫掉下来?难言之隐的子宫脱垂. 家庭医生在线.2018-10-1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小孩子接触世界时间短,天真烂漫,童言无忌,有时候会问到一些让爸妈尴尬的问题,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尤其是当孩子问到关于怎么出生的,男女性别差异等问题时,很多新手妈妈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有一次,朵朵妈妈周末带朵朵去公园玩,路过一颗大树看见有一个人的背影,原来是一个男人在尿尿。给妈妈吓得赶紧捂住了孩子的眼睛,还抱怨了一句:"怎么在公共场合随地小便,太不讲文明了!"然后赶紧拉着朵朵走了。
回到家后朵朵问妈妈:"为什么,女生小便是蹲着,男生要站着?"一听到这个问题朵朵妈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心里还在埋怨那个没有公德心的男人,尴尬的笑着跟孩子回答道:"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以后就知道了。"
从那之后孩子再也没问过和"性"相关的任何问题,孩子也变得越来越内向,后来家长才知道,幼儿园里的老师竟然总是对她"动手动脚",而且孩子不敢跟家长反映的原因就是那句"你长大就知道了!"
正确表达家长不再尴尬
1.大方的回答
孩子提出有关"性"的问题,家长能回答的问题都要向孩子解释清楚,最忌讳的就是家长支支吾吾的搪塞孩子。就像妍妍问的:"为什么男生站着小便,女生蹲着?"家长就应该直接回答:男生跟女生的身体结构是不一样的,男生有"小弟弟"而女生没有。
2.端正看待"性"的态度
孩子每次问家长:"我是哪里来的?"家长就开始各种编造谎言,像什么垃圾桶里捡来的、充话费送的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孩子对"性"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很多缺少性教育的孩子都会有"亲亲就会怀孕"这种思想。家长对孩子要做到有问必答,不回避也不过深的讲解。
3.趁早对孩子进行安全性教育
孩子刚开始对"性"的懵懂阶段家长就要给孩子进行性教育了,让孩子了解男女的性别差异,懂得保护自己的安全。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小衣服小短裤遮盖起来的地方是谁也不能碰的隐私部位,有过有人碰你的隐私部位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
"陌生人带你去没人的地方千万不要去"
"看到视频图片里有不穿衣服的人要拒绝观看,有人给你看这种东西,要及时跟爸爸妈妈反映。"
性教育的缺失对孩子的危害很大,导致孩子对这种行为缺少认识,不知道被陌生人亲和摸是不好的事情。所以,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家长面对性教育问题都不能回避,要学会正确的回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