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一、火虎之命
火虎之人从性格上来说是特别的反应敏捷,而且脑子非常灵光的人在思考事情的时候总是脑子转得飞快。尤其是遇到一些紧急事件,并不会不知所措,反而能非常迅速的想出一个最佳的对策。非常的喜欢户外活动,向往着一些极限运动。而且同家人相处的也非常好,只要在工作空闲时间都会约上亲朋好友去外头旅游来散心,所以健康上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在性格上又太注重世间的欲望,尤其是非常的贪财,有时对于外界的诱惑就没有足够的自制能力,就很容易在一些灰色地带来回试探,很有可能触犯法律。而且个人的性子上又非常的骄傲自大,非常注重面子功夫,又喜欢别人的阿谀奉承,这个性格特点非常的不好,甚至会影响未来的工作。
二、有头脑,做事认真
火虎之人在头脑上是非常的机灵的,尤其是对待每一件事情都非常的认真仔细就算是小细节,也依然力求完美。所以在工作上是非常出色的,也能够得到上司的赏识。并且又喜爱学习,还懂得不懂就问,并不会一味的逃避,会将所不懂的东西都弄得非常清楚。在事业上也是处于不断的上升阶段,若是能够管控好自己的性格,一定会能做出一番大成就的。
三、家庭上的情况
火虎之人虽然说在个性上非常的自私自利,而且还不懂得满足。只不过对于家庭却是非常的重视的,对于亲朋好友都是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去扶持。对于直女的培育教养方面是非常的看重的,认为学习才能改变一切,而在这个环境下教导出来的孩子也是特别孝顺,在老年也是会有比较好的归宿。
都氏族谱、家祠
都氏木本水源
壬申仲春 重修
重修《木本水源》序
撰志修史,启后承先,家国同理,古今皆然。是以推本溯源,尽沧桑而不舍;怀先追远,历兴衰而不移。其乃发乎至情,出之天性。
自前清咸同始,近百年外侮内乱,民无宁日。先人御侮殉国,兵燹罹难,余生浩劫,谱籍尽失烽烟。子孙幸逢盛世,际遇明时。立业中恢,其来有自,沐恩载德,未敢忘报国报家。
裔孙最晚,未得尽仰先颜。祖德宗功,庭教初聆梗慨;本源支系,奉祭只识昭穆。然惧先德之久湮,惮后昆之失闻。居诸孙之长,其责无辞,是以不揣浅薄而自任,实乃天性之使然。
乙卯迁先茔,得六世祖《碑志》。多年求索,又幸识同宗《族谱》。是从据之而成述。
兹述先序缘由,次作本源追溯,又次宗支图纪,再次宗支纪略。上自始祖,下迄子侄,序列生卒墓葬、学宦德绩。母妣及其氏族,姑姊及其婿甥。凡列一百三十六姓讳,历三百余春秋。其中,出于《碑志》及《族谱》者外,皆得自两祖庭训及先慈教述,并追忆《木本水源》旧谱所载。凡述列祖仕宦,皆据家堂神主,并考方志史籍。所纪岁次月日,悉依属相干支,按《万年历》而注年号、公元。逝者已矣,力尽其详;生者有待,谨摘其要。有惑,则请余在世尊长,得考订增删。蹉跎搜聚,俾致其成。历代远祖未能详者,姑缺之,以俟考补载。
谱志非修之难,存之亦不易。鉴余历代旧谱之数失,兹抄复分送各家保存。我叔侄昆仲已难归聚,其子孙亦未必居乡守业。俾后世披图览籍,得宗族本源,知传世艰辛。由之励志奋发,恢弘先绪,则不负列祖列宗。
时过境迁,舛错难免,未知者不敢妄载。考详勘误,有俟来兹。
纪年述事,不足扬先德;光前褒显,寄望于后昆。是以为序。
壬申清明(公元一九九二年四月)
裔孙 麟书 谨序
《本源追溯》
一、十一年,伯祖琼锳公撰六世祖《碑志》载:‘我都姓先为黎阳人,后徙山右,迁金陵。远祖讳明夷,司播州,累居播。至明季,遭杨应龙之乱,崇道公始迁独山,为来独始祖。三传至天爵、义爵、人爵公,我支天爵公后也。又四传,至高祖讳发新,妣氏胡———。’
二、光绪元年,六世族祖启模公重修宗支《族谱》载:‘———至崇道公之后,分为天爵、义爵、人爵三位:人爵无后。天爵系属长房,即余等之祖也,故又分别志之。’
三、自崇道公迁独山,后世遂以为籍,迄今历一十五代,三百数十余年。及传至前清康熙之际,子孙即分两大支:我支天爵公后早年居县城北街三甲(前县人武部,现银杏花园近址),至曾祖移居城南,历称南门一支。即今洵、淦、涛诸叔,我‘书’字辈弟兄,及克仁兄各家。另一支义爵公后,居北门外始祖所创都家院(又名都家豪脚),后世多移居城内或外乡,历称北门一支,即今以‘忠、厚、传、家———’十六字排名之祖、父、兄、侄辈各家。现今独山都姓,追溯本源,皆南北两大支宗脉。
四、北门宗支《族谱》载:‘独山原籍,在太原府城内,某街某巷?其在播州,所司某处?则无征矣’。又‘———自明夷公之后,即分为中、庸二祖:中祖一支,不知归于何处。唯庸祖一支,即予等之祖先’。再‘———祖宗自到独山以来,列代间有贸易粤西而不回乡者。以故南丹土州之黑泥河边墟,遗有两支。又闻南丹之黄江吾隘,有吾族十余户———二兄时模,居粤西罗城县城内———唯独山距城七十余里,拉旺墟之播让村尚有两家。今兵燹之后,未卜均各如何矣。’
五、启模公重修北门《族谱》云:‘旧谱闻之先君海南公云:独山原无谱系,后因遵义族兄来独,带有含祖所有谱系,始得依之作谱。’‘———自崇道公以前列代先祖,原有旧谱可按,后因州城陷没,谱系遂失———旧谱所载,由始迄今,计有二十余世。自谱系失后,多不记忆,姑就予所记者而存之,盖非得已也。’
按:海南公讳溟,义爵公玄孙,生卒嘉庆咸丰间。启模公于同治年间,随定模公事于粤帅冯子材军幕。惮谱籍之失传,遂拨冗幕案,追忆重修《族谱》,以遗后世子孙。
六、我支宗谱,早失于咸丰陷城之难。其后,先祖琼锳、琼莹公,复修谱籍《都氏木本水源》。其藏本已毁于浩劫一炬,洵、涛诸叔处亦未闻遗存,因昔年得识,故能记其梗慨。今以六世祖《碑志》及北门《族谱》为据,得以免成其述,按先祖原谱,仍称《都氏木本水源》。其中列祖世序,以分支世祖天爵公为始,而下二世、三世、———,再下高、曾、祖、考。天爵公之前,则以独山、播州、山右、黎阳,各籍始祖、远祖列之。义爵公一支,摘北门《族谱》之要,录之以备参详。
七、北门宗支自其思、其硕公候始以‘金、木、水、火、土’五字排辈列名。其‘金’字辈,平我支四世祖。至‘土’字辈,则平我支曾祖。启模公后修《族谱》时,于‘土’字之后,续拟:‘忠厚传家、文章辅国、世德相承、永延先泽’十六字,定为后世子孙排名,即今北门宗支字辈。其‘忠’字,平我支祖辈,‘厚’字,则为我叔伯辈,余下以此顺推。录此对照,以明宗支世序,不致同宗而上下混淆。
壬申清明
独山十四世孙 麟书 谨识
祖籍地名注:
黎阳——汉置县邑,隋唐因之,后废。汉末为军事重镇。居古黄河北岸,南岸为白马(今河南滑县),皆‘官渡之战’要地。其位于今河南省浚县之南,卫河北岸。西越太行上即入山西省。
右山——地理命名:以左为东、右为西。山右即指山西省,古代以其居太行山之西而名,延袭至今。又以居黄河之东而称河东。其府治太原,即今太原市。亦有以省名而称其府治者,谓太原为山右
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之古称。
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明永乐十一年,贵州始置省级行政机构——布政使司。其时,播州尚属四川布政使司,后改置遵义府。清雍正五年,始将遵义府改归贵州所辖,延袭至今。
《宗支纪略》
山右始祖讳巧。以河南黎阳籍迁山西太原,其后世遂以山为籍。生卒、妣氏、生平、墓葬均难以为考,按旧谱仅记名讳籍系。
山右远祖讳昆。旧谱载,司于照磨,不知为何地。生卒、妣氏、生平、墓葬均未详。
播州始祖讳明夷。从山右籍而司四川播州。后世遂以为籍。生卒、妣氏、生平、墓葬俟考。旧谱载,以后尚有数世,谱失未能详,仅记中公、庸公二远祖。明末杨应龙乱后,尚留播州都姓,为我同宗,皆明夷公后裔。
播州远伯祖讳中。居长房,另分一支。旧谱载,其后子孙繁衍。谱失无可稽考,未能详列。
播州远祖讳庸。居次房,即我独山宗支远祖。生卒、妣氏、生平、墓葬均难考详。旧谱载,此后尚有数世,谱失未能详列。
独山始祖讳崇道。旧谱载:祖生播州。幼时,遭明末杨应龙之乱,播州七姓土司均罹难。幸得一老家人背负而逃至独山,为我都姓迁独山之始祖。祖至独山,居州城大西门外十里许之董率村。后迁北门外定居,历代子孙遂家于此。村中唯都姓一家,无异姓杂处,后世皆称‘都家院’或‘都家豪脚’。祖之生卒、妣氏均未详。墓葬在出大东门约五里之杨梅山(又名鸡窝寨),居大路左手,去路七八丈。以后历代多附葬于此,有碑可纪。
旧谱载,崇道公之后,经历数世。唯记位公、衍公二远祖。
独山远祖讳位。生卒、妣氏、生平均未详。墓葬董率村。
独山远祖讳衍。生卒、妣氏、生平均未详。墓葬城北二十余里小翁奇,居村寨对面约二里。
分支世祖讳天爵。生卒、妣氏、生平均未详。墓葬大东门外里许之迎春场。世祖以下传二世、三世、四世、至五世祖发新公。旧谱既始未能详列,缺之俟考补载。
分支世叔祖讳义爵。生卒、妣氏、生平、墓葬均未详。以下传二世叔祖世惠公,成北门宗支。另有谱籍《都氏族谱》详载。
分支世叔祖讳人爵。生卒、妣氏、生平、墓葬均未详。无后。
五世祖考讳发新。生卒年月未详葬长坡祖茔。昔闻先祖教云:发新公独生,幼失怙恃,无昆弟叔伯。外祖妣张孺人躬抚成立,得承都氏宗桃。传至前清嘉道之际,三代同堂二十余口,已然大家。子孙感妣氏恩德,历代皆同列高曾之祭。
五世祖妣胡氏,生卒年月未详,葬长坡祖茔。
六世祖考讳希儒,字席珍,号通三。发新公次子。生于清嘉庆八年、癸亥、十月十一(公元一八零三年)。生时家已落。及长力学,以笔耕奉高堂,维持伯仲。刚介有志,援例授云南府经历,以行所学。适丁五世祖妣艰服,未成行。咸丰十年、庚申、七月初二(公元一八六零年),太平军溃部陷独山城,居家蒙难。享年五十八岁,未得归葬。
六世妣卢氏。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卢辉泰公第六女。生于清嘉庆七年、壬戌、二月十二,(公元一八零二年)。庚申陷城之际,携媳孙出逃,幸免于难,劫后得养天年。以光绪十年、甲申、二月二十七(公元一八八四年),寝疾寿终,享年八十三岁,葬宋家桥祖茔。十一年、壬戌、(公元一九二二年),以希儒公衬祀建合冢。伯祖琼锳公撰碑志,刻石以纪。
高祖考讳之俊又讳钟良,字子骏。生卒年月未详。前清独山州学训导,授修职郎。咸丰庚申城陷,昆仲皆奉亲罹难,适课农未归得幸免。劫后遂绝仕宦,以笔耕奉萱堂,课子侄。晚年失子殉国,躬抚遗孤致立,得恢先绪。原葬城东迎春场,癸己夏(公元一九五三年),征用墓地营建,迁葬宋家桥祖茔。早年,得妙笔丹青,成朝服顶戴肖像,肌腠如生,须发可数。历晨昏供奉数十载,最终难逃浩劫,致后世未仰英容。
高祖妣陆氏。出城北拉坝洒望族,生卒年月未详葬长坡祖茔。
曾祖考讳国佐又讳培。生于清咸丰庚申陷城之后。禀庭家教学,少年立志。光绪乙酉(公元一八八五年),中法战激,即随族祖定模公从戎,为粤帅冯子材幕宾。御侮镇南关,挫法军,乘胜入越南,收复重镇谅山。疾瘴归国,以勋绩授六品顶戴。光绪十七年、辛卯(公元一八九一年),疾发,卒于冯军幕府,享年三十二岁。以途远难归,葬于镇江之麓。二十六年,丁卯仲春(公元一九三七年),伯祖琼锳公至镇江省墓。滴血认亲重封马鬣,置祭由以奉祀。张祭典,南京政府各界,多致吊祭题赠。典毕,摄回墓影供奉。附注:数历,墓影及祭典题迹多失散。浩劫中,以涉奉化蒋氏题赠,最终毁于一炬。今仅存曾祖妣瓷像一帧,为当年省墓经汉口所复制。
曾祖妣姜氏。出平舟六硐姜土司府,生于清咸丰九年、己未、九月十三、(公元一八五九年)。曾祖殉国家落,矢志抚孤。勤纺织,躬井臼,奉翁姑,抚幼子,历尽艰辛。及中岁始裕,计稼穑,课针黹,亦未减劬劳。晚年疾足颐养,身健眼明,寿近期颐。庚寅、正月十四(公元一九五零年三月二日),寝疾寿终,享年九十二岁。弥留之际,唯念伯祖未至,及以先卒告知而终。值解放初,寿事昔年早备,得殡殓如仪,归葬宋家桥祖茔。
曾祖姑。曾祖胞姊,归本城黄氏,至孙辈又联姻亲。
伯祖考讳琼锳,字琚符。生于清光绪八年、壬午月,(公元一八八二年)。曾祖殉国,幼孤清贫。禀高祖躬训家学,入庠举乡试。壮岁行商,广置田畴屋宇,先绪中恢。乃居家奉萱堂、课子侄。二十六年、丁丑仲春,数千里寻省亲墓。鬣封刊表,置产奉祀,慰先灵于九泉。三十一年,推任县商会会长。翌年,公举出任县参议会副参议长,乡梓知名。三十六年、丁亥 月 日(公元一九四七年 月 日),寝疾寿终,享年六十六岁。如仪殡殓,亲朋致奠盈门,送灵幛幡遮道,葬于宋家桥祖茔。
伯祖妣李氏。出城北土坝巨族,生于清光绪十年、甲申、(公元一八八四年)。卒于十四年、乙丑、(公元一九二五年),享年四十二岁,葬宋家桥祖茔。生诸姑:瑞鸾、瑞香、瑞麦、瑞媛(序七,幼殇)。
伯祖妣张氏讳先芝,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 月 日(公元一九零三年),生于基长本寨名门,舅氏张秉国公,为本县参议长。继李氏妣奉高堂、尽妇道,中兴门庭。伯祖逝,姑叔少幼。乃遵嘱守成,历忧患坎坷,皆抚致学成立业。耋髦逢盛世,得颐养,福寿双全。以 年 月 日(公元
年 月 日)寿终,享年 岁,葬城南宋家桥。生九姑瑞雪,诸叔:洵、淦、江、涛、浦。
祖考讳琼莹字琇符。生于清光绪十一年、乙酉、八月十四(公元一八八五年)。伯仲幼孤,家徒四壁。高祖躬抚致立,承家学庭训,以居贫,未入庠取仕。及壮,行商黔桂。置良田广舍,恢先绪,为子孙谋。中岁乃居家经营,奉萱堂,课耕读。桑榆失子,三稔凶荒,民以糠菜为粮。至壬寅正月十一,(公元一九六二年二月十五日),寝疾寿终,享年七十八岁,罄家成殓,葬于宋家桥祖茔。
祖妣林氏讳承玉。本城名门林荣昌公第四女,生于清光绪十四年、戊子、冬月二十二,(公元一八八八年)。持二十口之家,奉姑抚子。主中馈,课园圃,善经营,多劳碌。晚年重操针黹,偕本城诸媪共创针织社,奠织绣厂基业。以丙午十月十一(公元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寿终,享年七十九岁。值浩劫之初,薄殓即葬于宋家桥祖茔。依祖考琼莹公成合冢。
先考讳泽字润民。生于清宣统二年、庚戌、三月初十(公元一九一零年四月十九日)。少年就学省城,至贵阳南明高中毕业。学成回籍,任教独山中学。二十年,考入南宁军校(黄埔分校),乃涉军政仕途。先后任于省府、专署、保安、警备两司,历军政诸职,晋衔至上校。立于乱世,禀祖训勤政洁身,宽仁律己。唯抔土清风遗后世。甲午、三月初六(公元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从事旧政捐生,享年四十有五,薄殓归葬宋家桥祖茔。乙卯腊月,随先茔合冢,庚申清明,于先妣墓刻树祀。生平详《先考年谱》及《庚申祭文》。
先妣林氏讳志如。祖妣胞兄林绍猷公长女。生于清宣统三年、辛亥、二月二司二(公元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少年失怙,中岁居孀,奉高堂,抚遗孤,一世艰辛。戊午、正月二十(公元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寝疾寿终于盛世之初,未享劫后余年,得寿六十有八。成殓归葬,卜于宋家桥祖茔西首之塬。庚申清明刻石,先考附祀成合冢。生平详《庚申祭文》。
二叔渊字润泉。生于十年(公元一九二二年元月二十七日)。幼年即随先考就读于贵阳。一九四四年,大厦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抗战胜利后回籍,执教于独山省中。翌年,继刘大经任独山县中校长,至古塘迁校回城,以利兴学。战后教育经费短缺,外聘教师多食宿吾家。又罄祖藏砖木以竣教舍,重奠南楼校址(现城关镇二小)。解放前夕,携家避荔波,遭土匪绑架索赎。及赎成,值一九五一年独荔剿匪之际,遂卒于乱。终年三十岁,未得归葬。遗学书弟,得承一脉。
二婶周汝忠。姻亲周万顺公第八孙女,生于十七年、戊辰(公元一九一六年)。幼孤失怙,学成于独中而自立。与八姑瑞龄交好,后为姑嫂亦然。归三年,即罹兵燹致居孀。学书弟稍长,离家徙居贵阳,历尽难言艰辛,抚孤成立。为世事所迫,以学书前途计,遂改从母氏周姓。
三叔源。生于十六年、丁卯、五月(公元一九二七年六月)。毕独中,升就贵阳力行中学。竟高中,考入贵州大学中文系。临解放,避回籍,任教于县中。后随二叔至荔波,遇匪绑架索赎。既赎,从独荔剿匪之乱未能归,遂绝音信。至今存亡未卜,下落不吗。
四叔洵字幼泉。生于二十年、辛未
月 日(公元一九三一年 月 日)。毕县中,入贵阳力行中学。临解放,道阻未得归,随先君去云南,共历忧患。回籍离家升学,毕业于 大学。学成任职安徽省地质局,至高级工程师。晚成家室,调任南京定居。重亲情,数归籍探亲省墓。
四婶王文田。籍江苏南京。生于 年 月 日(公元一九 年 月日)。学成任职于南京。
堂弟永刚。生于公元一九 年 月 日毕于 学。学成任职于
五叔淦。生于二十三年、甲戌 月 日(公元一九三四年 月 日)。学于县中临解放,随二叔去荔波,遇匪绑架索赎,以年少得归。毕高中,升学离家,学成于 大学。任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至研究生部教授、研究所所长。名列《当代名人录》。累居成都。庚午仲春,携弟归籍,探亲访友,祭扫先茔。
五婶叶秀英。籍 。生于 年
月(公元一九 年 月 日)。学成任职于成都第二医院,至正高医职。
堂弟丹。从母氏叶姓。生于公元一九 年 月 日。学成于 大学,赴深圳,任英特智力服务公司总经理。
堂弟江。生于公元一九 年 月 日。毕业于 大学。任职于 。
七叔涛。生于三十年、辛巳、 月日(公元一九四一年 月 日)。毕独中,离家升学,毕业于 大学。学成执教广州十七中,任外语教师,至中教高职。成家定居羊城。重亲情故土,携家谒萱堂、探亲友,累归籍祭奠先茔。
七婶刘令贤。籍广东 。生于 年 月 日(公元一九 年 月 日)。学成任职于广州自来水公司。
堂妹炜。生于公元一九 年 月 日。毕业于 大学,任职于 。
六叔江。生于二十六年、丁丑(公元一九三七年)。幼殇。
八叔浦。生于三十二年、癸未(公元一九四三年)。幼殇。
大姑瑞鸾。生于清光绪三十年、甲辰、(公元一九零四年),卒年不详,早丧无出。
姑父陆炳秋。籍本城,从商守业。大姑卒后续弦于本城李氏。
表兄陆兆铭。李氏姑所生,从大姑执外孙礼、通庆吊。学成于独山中学。
二姑瑞珠。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二月(公元一九零六年)。二十六年、丁丑、(公元一九三七年),卒于四川成都,享年三十二岁。途远未回籍归葬。
姑父黄燮。籍本城乡梓名士。早年携家入川任职。定居于成都。
表姐黄丽如。一切不详。
三姑瑞香。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公元一九零七年)。劳碌一生,抚子女成立。晚年居贵阳。得高寿,卒年不详,未归葬原籍。
姑父周西宇。籍本城,黄门曾祖姑外孙,是以成姻亲。未成业治产,晚年居贵阳。
表兄周纯武。竟学从戎。临解放,随所部起义,任职于贵阳,遂定居。
表姐纯文、纯馨。一切不详。
表妹纯辉、纯飞。一切不详。
四姑瑞麦。生于元年、(公元一九一二年)。归后家渐落,守成奉翁姑、抚子女。解放初,迁家兴义县。晚年失子,回籍治产终养。久疾卒于己巳、(公元一九八九年),享年七十八岁,临终嘱葬宋家桥。
姑父杨理忠。籍本城。早年居家守业。解放初,携家任职于兴义糖厂,退休后回籍终养。
表兄杨智祥。未成业,中年早丧。
表姐智珍。一切不详。
表妹智文、智霞。一切不详。
五姑瑞霞。生于四年、乙卯、七月(公元一九一五年)。幼聪慧,得尊长爱怜。就读于县城女子中学,品学优异,为师友褒扬。二十二年、癸酉、(公元一九三三年),染疾早殇,年仅一十九岁。葬于宋家桥。
六姑瑞珍。生于七年、戊午、八月十六,(公元一九一八年九月二十日)。及笄之年,包办联姻于本城姻亲余维楷。婚后赴省城求学,终致解除婚约。生表姐余成珠,幼殇。毕业于贵阳女子师范,执教终生。解放后,任教于贵阳市府路小学,获模范教师嘉誉,桃李多成。丙午、四月三十,(公元一九六六年六月十八日),含冤殒命于浩劫之初,终年四十九岁。由校方火化,寄骸贵阳火葬场,及闻累寻未果。一九八零年春,由贵阳市南明教育局,于市府路小学追悼,平反昭雪。庚申清明,于宋家桥祖茔之侧,刻石置衣冠冢。生平见《招魂祭文》。
姑父吴厚晋。籍福建 。曾任独山法院首席官。解放后,入革大,结业后分发黔东黎平,遂绝音信。与六姑无出。
八姑瑞龄。生于十三年、甲子、冬月二十二、(公元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八日)。贵阳女子高中肄业,回籍致力教育。解放后,执教县城小学及幼儿园,皆有嘉誉,获褒奖。兄丧侄幼,姊妹远居,事亲尽孝无辞。中年命蹇,以农耕针黹谋生,备尝辛酸。晚逢盛世,回城置产安居,毕花甲之年于幼教事业。
姑父余培敏。籍三都普安,学成于独山省中。解放后,弃文习制艺,务耕作,居家事亲课子。晚年定居本城。
表弟余光映。幼年丧母,八姑抚成。毕中学参军,转业于黔北铁路车站。
表弟余光曙。八姑所出。黔南师专毕业,执教于本县麻尾中学。
九姑瑞雪。生于十七年、戊辰、
月 日,(公元一九二八年 月 日)。学成于独中。伯祖逝后,奉伯祖妣持家,抚诸叔致立。解放后,离家升学,毕业于 。任职本省安装公司,定居贵阳。诸叔学成皆立业省外,乃迎伯祖妣居筑,以奉晚年。厚亲情戚谊,累归籍省墓探亲。
姑父陈亮辅。籍四川 。高级工程师,任职于贵州省煤碳厅。
表弟陈都。少时就学独中,以侍奉外祖。大学毕业,任职于 。
表弟陈彤。学成任职于 。
十姑瑞君。生于十八年、己巳、腊月十八、(公元一九三零年元月十七日)。贵阳女子高中肄业。临解放,随先君至云南,考入沾益税务局。一九 年,偕姑父归籍,自营照像馆,持家课读。
姑父颜影煜。籍四川泸州。曾供职云南沾益税务局,后回籍自营影馆,居家课读。
表妹颜蓉、颜虹等详情不知。
麟书。生于二十六年、丁丑、十月二十二、寅初,(公元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临解放,高小未竟。考入 贵阳师范,又中辍垂成。乃回籍进厂谋家计。自修机械、建筑专业,获工程师资职。成数厂创建,任水泥厂厂长近十年,耿介寡交,轻名利,晚成家室。
妻林福英。祖籍广东梅县。三十四年、乙酉、七月二十八(公元一九四五年九月四日)生于云南楚雄县。少年失怙进厂,奉寡母、抚幼弟成立。一九六七年,由沾益调独山汽车队。习汽修,工逢纫针织。
女薇。生于甲子、四月初五,(公元一九八四年五月五日)。
二弟鸿书。生于三十二年、癸未、三月初二、清明,(公元一九四三年四月六日),丧父家落,毕高小进厂,聪悟诸艺,壮岁攻研,自学有成。创建本县轻工锑白厂,任厂长。后授聘于安隆化工厂,负总师之责。中年治产兴家,居本城中南豆芽井近。
弟媳陈世霞。籍本城。生于三十二年、癸未、 月 日(公元一九四三年
月 日。)独生女,少孤失怙,刻苦自立。执教郊小二十于年,备尝艰辛。奉萱堂,抚子女,治家立业。
长侄俊。生于壬子、九月二十二(公元一九七二年十月二十八日)。
长侄女萍。生于丁未、冬月十五,(公元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十六日)。
次侄女婷。生于庚戌、九月二十五,(公元一九七零年十月二十四日)。
三弟祥书。三十六年、丁亥、冬月初一,(公元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生于省府北路。失怙家贫,两度辍学得毕初中,值本县首届下乡知青落户上司筹洞,历一十五春秋,艰辛创建,终治产立业,定居上司。一九七九年十月,招工入上司供销社。中年发奋,攻财会,悉经营。公元二零零八年十二月退休。
弟媳陆运霞。生于庚寅、八月十六、午初(公元一九五零年九月二十七日)。毕高小归农,务耕耘,悉缝纫。质朴勤谨持家多劳。
次侄彬。生于癸丑、六月二十五,(公元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四日)。毕初中,入独山师范,任职于上司中学。
三侄飞。生于戊午、十月二十四,亥中,(公元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毕业于独山高中,考入贵州师范大学,毕业后就职于贵阳。
四弟益书。己丑岁末,先君携家入滇,途中遇匪,劫后流落沾益。庚寅、四月二十九(公元一九五零年六月十四日),生于沾益县城西正街。祖父赐名以纪。生于离乱,长于忧患。疾苦尤深。少年岁荒,三辍得毕初中。逢浩劫下乡,十年挣扎磨炼,终致家业初创,治产城南定居。一九七九年,招工进县第一建筑公司。继伯仲而悉机电,苦攻得诸艺。
弟媳陆永霞。籍城南翁应。生于乙未、润三月初五,(公元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六日)。毕初中务农,悉稼穑,善针黹。恭俭和顺,勤奋兴家。
三侄女芳。生于丁巳、五月十五(公元一九七七年七月一日)。
四侄女芸。生于壬戌、三月二十,(公元一九八二年四月十三日)。
嫡堂弟学书。二叔之子,生于乙丑、八月十五中秋,(公元一九四九年十月六日)。值二叔致力兴学,祖父赐民以纪。襁褓失父,婶母含悲抚孤,多得尊长怜恤。幼年随二婶离家,定居贵阳。迫于时势,改从母氏姓周。
大姐明辉。生于二十一年、壬申、三月二十四,(公元一九三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居长姊,为弟妹楷模。少聪,品学皆优,名列榜首。毕县中,入贵阳师范。临解放,辍学随家入滇,考录云南富源银行。四十年成业多成,累膺殊誉,职至总会计师。退休留任顾问,省县知名。父逝家落,乃克俭分忧,饥寒与共。年及花甲,仍千里归省,祭扫先茔。
姐丈樊维新。籍云南富源,生于二十一年、壬申、正月二十,(公元一九三二年二月二十五日)。银行同业共事,既退未休,仍尽余力受聘供职。晚年治产县城,二甥皆立业。
外甥樊凡、樊及均未详。
二姐丽辉。生于明国二十二年、癸酉、十月初四,(公元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贵阳女子高中肄业。入滇返筑,考入贵阳革大,结业分赴麻江,职至该县妇联主任。后随姐丈调贵阳,任职于贵州煤校,定居省城。清高自重姊。姊妹诸弟寡交往、疏庆吊昔书渐绝。
姐丈张玉杰。籍山东省 ,南下入黔军干。历任麻江县委书记、省计委处长、省物资局局长诸职。
外甥张平、张伟详情不知
外甥女张建、张露详情不知。
三妹碧辉。二十九年、庚辰、六月二十九,(公元一九四零年八月二日),因避敌机轰炸,生于长坡农舍。父丧家贫,毕高小辍学,操针黹以补家计。婚后随婿回籍,定居昆明。历十年浩劫,返乡务农,又罹地震之灾。劳碌半生,致诸甥皆毕业大学而立业,得慰劬劳。重骨肉亲情,尊长恤幼,休戚相关。
妹丈胡有云。籍云南华宁。军干转业,任云南金属公司敬业忠守,累获奖誉。
外甥胡建荣、胡建强、胡建明。均未知详情。
外甥女胡秀萍。未知详情。
四妹瑾辉。生于三十四年、乙酉、六月十二,(公元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日)。高小毕业,招工入贵阳钢铁厂,习医务。翌年精简下放,随婿归籍,务农持家。早婚,负重多劳,常伤感,致羸弱乖忧。少小离家,亲情是重。春茗腊胾,岁时千里尽孝;中年归省成寿衾芝履,奉母千秋。
妹丈欧明科。籍岑巩龙田。悉军医,转业分贵阳钢铁厂。三年困难时期,减编下放回籍。先务农耕,后入区医院,重操专业。
外甥欧黔阳。详情不知。
外甥女欧黔香、欧黔英、欧黔兰、欧黔琴。等详情不知。
《从堂宗支纪略》
三伯高祖考讳之彦。六世祖希儒公之长子。同宗序行居三。生卒、妣氏均未详。咸丰庚申陷城,奉六世祖蒙难,未得归葬。
大伯曾祖考讳国智。之彦公之长子。庚申陷城走失,其后不知所终,多分丧生兵燹。
二伯曾祖考讳国勇。之彦公之次子。庚申陷城之乱,随国智国走失,其后不详。
三伯曾祖考讳国纲。之彦公第三子。庚申陷城之际,尚幼。随六世祖妣出逃,幸免于难。生卒、妣氏、墓葬均未详。后以三伯祖琼玖公承其嗣。
六叔高祖讳之毅。六世祖希儒公第三子,同宗序行居六,生年不详。咸丰庚申陷城,奉六世祖蒙难,未得归葬。
六叔高祖妣刘氏。庚申陷城之际,奉六世祖妣卢氏出逃。以护卢氏祖妣,遂遭乱军断其颈。继匍匐而至城北关帝庙,值炮击庙墙倾,亡于砖石之下,未得归葬。
四伯曾祖考讳国让。之毅公之子,同宗序行居四。庚申陷城,甫二岁,由堂伯曾祖国强公负之而逃。以力弱未能远行,为巴茅冲之陈姓收养。乱平后,高祖之俊公以金谷赎回,抚教至立,得承宗嗣。生卒、妣氏、墓葬均未详。
大伯祖考讳琼枝。国让公长子,宗支序行居长。生卒未详,葬杨梅山祖茔。
大伯祖妣文氏。生卒未详,葬杨梅山祖茔。
大姑瑞松。琼枝公长女,生卒未详。归本城陆仿庸。无出,继胞侄陆家源为嗣。
二姑瑞贞,乳名小翠。琼枝公次女。早年离家,以违家训而出其籍,遂绝交往。
三伯祖考讳琼玖。国让公次子才,宗支序行居三。生卒未详,葬杨梅山祖茔。
三伯祖妣韦氏。生卒不详,葬杨梅山祖茔。
大伯考讳淙。琼玖公长子。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公元一九零五年)。少年失怙,及壮沉沦,家业倾尽,贻误终生。卒于三十五年、丙午,(公元一九四六年)。享年四十二岁,葬杨梅山祖茔。
大伯妣岑氏讳金华。籍本成梁家院。生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公元一九零三年)。大伯亡后,来依吾祖,助操家务。后悉艺编笠,加入雨伞合作社,立户自居。卒于癸亥腊月,(公元一九八三年),享年八十一岁,葬宋家桥祖茔。
堂兄克仁。淙伯之子。生于十八年、己巳、腊月二十,(公元一九三零年元月十九日)。时值四姑于归喜期,又名喜霖。大伯亡后,依二伯祖琼锳公,后至贵阳,依先考以谋自立。解放后,随家入云南,坎坷就业,留滇三十载。一九八零年回籍,进北集砂石厂务机修。晚年成室得子,续宗支一脉。
堂嫂罗氏。籍本城生于 年 月 ,(公元 年 月 日)。原为砖瓦厂工人,婚后居家。
堂侄磊。生于癸亥、十月初九,(公元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堂侄女兰。生于 , 月,(公元
年 月 日)。
堂妹碧书。淙伯之女。生于二十八年、己卯,(公元一九三九年)。少年入学,习针黹、补家计,后招工进县农场。堂兄在滇未归,奉伯母晚年。
妹丈杨天洪。其情未详。
《祖茔迁葬刻石纪事》
城南宋家桥,营盘山临河屹立,明清古道沿刚水而东。淙淙流泉,葱葱清山,乃都氏列祖之佳城。二百于年,我历代昭穆皆安息于斯。
乙卯、(公元一九七五年)岁末,遍野辟山造田,限期徙墓。裔孙麟书、益书,于腊月十八,悲恸发冢,毁棺代薪,焚收我高曾遗骸。翌日,又发六世祖墓。共收先茔七冢,骨灰以瓦器分装,标记封固。迁葬于半山之林中合冢,成都氏祖先合墓,以免于犁锄之辱。
昔日,茔山无外姓墓葬,是以多未刻碑,唯六世祖墓为圈石碑冢。伯祖琼锳公所撰墓志,刻于碑石两则及背,洋洋一千一百四十二言,仆碑始得识全文,谨录之,以示后人。原文未断句,标点句读为录后所加,难免缪误。
高曾莹墓,虽无碑碣辨认,自幼随尊长祭扫均已识别。其后之墓葬,我弟兄皆扶棺临穸,当无缪误。及启棺收骸,凡衣冠顶戴,须发簪环,皆确鉴复以验证。
先茔迁葬之六年,得升平盛世。乃于庚申清明,刻石以纪之。
祖茔山川注:
宋家桥——单拱石桥,在城南里许黑神上。昔时,嵌石古道沿河而下,经凉亭出银坡至基长,远通荔波、三都。现已拓宽成简易车道,机动车辆可越桥通行。
营盘山——峙立宋家桥南,前临黑神河。山顶有古营盘,壕堑尚存,故名营盘三。又因其形似,而称象鼻山。我祖茔原在其临河之北麓,后迁于半山。近年,该处已成众姓茔地,墓葬群集。
刚水——今黑神河之古称。盖因其畔凉亭甘泉之刚冽而得名。其源出于枕岗飞凤,又名凤饮河。后因临河而建黑神庙,始称黑神河。流经城南,出银坡至旺吨,汇牟尼河而入三都县,注于都柳江。
《先茔合冢列祖遗骸位次》:
曾祖妣姜氏太 高祖考之俊公 六氏祖妣卢氏
祖考琼莹祖妣林氏 伯祖妣李氏太 伯祖考琼锳公
先考泽
墓碑
《祖茔合冢碑文》
先茔原葬营盘之麓,乙卯腊月十九扩垦农田,毁迁六世祖希儒公与卢氏太、高祖之俊公、曾祖姜氏太、伯祖琼锳公、伯祖妣李氏太、祖琼莹公与林氏太、先君泽、七冢遗骸,分殓合墓于斯。
都氏祖先 合墓
庚申清明刻石 裔孙 麟书 敬志
麟 叶丹
洵 鸿 小江 俊
玄孙淦六世孙克仁祥书 七世孙斌 永祀
涛 学 炜 飞
益 永刚
我历代茔墓,除宋家桥外,尚有:城东之长坡、迎春场、城南凉亭、城北杨梅山等处。
迎春场近城郊,早在一九五三年,已国家开辟营建。高祖之俊公墓,当时即原棺迁葬宋家桥。其余墓葬,因是时就读于省城,未知其详。
长坡距城十余里,为我老茔。昔年曾置庄田山林,由刘、韦两姓居守。我五世祖考妣、高祖妣诸墓,均葬于山庄,幼时曾随祖辈祭扫而得知。彼处山高人少,意其未及垦植。凉亭祖茔,居路右陡塬之上,其下即凉亭泉。幼时曾随祖祭扫,忆有六世伯祖希仕公等墓葬。其地高陡,似亦未及开垦。
杨梅山,为堂兄克仁之先祖茔墓。昔年未及得识,其情不详。
《北门宗支纪略》——按《族谱》摘录,并考方志
分支叔祖义爵公,生卒、妣氏、墓葬均未详。
二世族祖世惠公,字泽山,义爵公之子,州学庠生。生卒、墓葬未详,妣氏李。
三世族祖其思公,字学洲。世惠公长子,清乾隆举人,乡梓名士,大挑知县,选授云南罗次县知县,转宁州知州,调署昆明县知县。生卒、妣氏未详。墓葬拉旺场牛角寨,刊碑未立。下传至定模公伯仲三支。
三氏族祖其硕公,字鳌峰,号邈夫,世惠公次子,州学贡生。生卒未详,妣氏尚。墓葬城西白虎坡神仙洞外。下传至启模公伯仲七支。
四世族祖锜公,字申侯。其硕公长子,清道光举人,乡梓名士。生卒未详,妣氏萧、洪。墓葬杨梅山。
六世族祖定模公,字鼎年,号舜钦,其思公曾孙。谱载生卒未详。据方志资料,生卒为清道光十八年至光绪十二年(公元一八三八年——一八八六年)。其卒年可信,而生与启模公同年则不确。(按:定模公序三,启模公序六,其间有远模公序四,启模公同母胞兄良模公序五。)妣氏蔡,下传族高祖炘公一支。即选知县而游粤帅冯子材军幕。中法之战赴越南,建勋绩,归国疾卒广西龙州军营。墓葬广西玉林神隍庙后。
《定模公轶事》
方志资料载:公幼聪悟,五岁能属对,十二岁即补弟子员,人称神童。及长,列乡梓名士。惟耿傲使酒,同僚多嫉。早年宦游粤西。中法战起,南宁府台荐于粤帅冯子材公,以才学见重,委幕僚长之职(参谋长)。相传,初谒冯帅,即以上联命对:“为一品官,居二等爵,童生怎敢称兄弟?”公略沉吟立对“凭八行书,来千里路,布衣自古傲王侯。”冯公拍案叫绝。于是,折节礼待,终成密友而委重任。
昔闻先祖述公趣事云:某同年捐官,将赴任而辞访。公启园扉迎客:‘来我茅檐下,怎敢不低头?’既而围炉对酌,客赞公新着暖靴,公笑答:‘其“面子”平平,但喜“底子”硬耳。’客默然。公之耿傲,谐趣中亦可见一斑。
公善诗文,工书法,遗稿墨迹多失。遗诗《越南次感旧》(又作《从军行》。)一首,情致悲凉,感慨殊深。见录于方志资料,诗云:‘英雄究竟不英雄,四十三年幻梦中。人到无家方自立,天生才子必奇穷。新交落落谁知己,故国依依有寓公。独倚铜标每南望,水云深处夕阳红。’
六世族祖启模公,字乃心。其硕公曾孙。生于清道光十八年、戊戌、九月十六,卒于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正月二十九,享年六十一岁。墓葬拉旺场王龙三院之蝙蝠山。妣氏黄。下传至峻銮公伯仲八支。州学廪生。同治十年,随定模公游粤帅冯子材军幕。绩功至尝戴花翎,钦加按察使司,御广西尽先补田道。爵中宪大夫。咸丰庚申陷城,宗族谱籍尽失。遂拨冗幕案,追忆旧籍,于光绪元年,复修《都氏族谱》,使后世子孙得知本源。现传族谱,即据此而增修。
族曾祖埏公,字峻銮。启模公第五孙。生卒未详,妣氏朱,下传族祖慎忠伯仲四支。二十二年,按启模公原谱,重修北门宗支族谱,坊公伯华作序,刊印分送同宗,即今传世之《族谱》。早年经商筑城,与殿华公诸人,合营鼎丰商行于贵阳南门外纪念塔。买房产于近旁之石岭街,定居省城。昔年,先考携家寓筑,即居峻銮公宅院。
《妣氏宗族》
先君伯仲及我弟兄,两代林门外孙,是以纪妣氏宗族。昔聆慈教:林氏祖籍福建,迁独山历二百余年。外曾祖荣昌公经商致富,多置田畴又得名匠建广厦于大东门,历称林家巷,至今屋宇尚存。
荣昌公娶于本城富室周氏(周万顺公之妹)。子男有三,我外祖绍猷居次。有女六:长适里氏,次适烂土张氏,三适黄氏,四即我祖妣,五适舒氏,六适胡氏。
大伯外祖娶于本城李氏(我李氏伯祖妣之妹)。有舅三:城继埙,子伯忱。次继坤。三继垚。姨有四:长翠云、归烂土张氏,次湘云、归都匀解氏,三素云、归本城刘氏。季为静云,以先妣序四而居五。五姨早年就学县城,后偕中表舒明英去广西,又从军去延安。解放后,居高干之列,先任职长春,后调湘潭。诸姨舅皆往归。
三叔外祖娶于本城朱氏。婚后即随我外祖离家,奔于仕途,早丧外乡。无后嗣。
大舅伯忱,先娶李氏,生表姐作行(小字菊芬),续弦广西萧氏无出。菊芬于解放前去贵阳,助先妣操家务,遂定居筑城。二舅继坤,娶广西吴氏,壮年早丧,无后。三舅继垚,解放后离家依五姨,定居湘潭。
诸舅早年沉沦,皆未成业,祖宗遗产早属外姓。闻三舅赴湘,痛改前愆,成家立业,庶得承林氏一脉。
林氏宗族,荣昌公一支外,尚有:县城北集街林继昌。由瓮坑麻纳移居县城之林全鑫。城东洞口林作雨。拉力寨林华新。皆为妣氏同宗。
外祖考林公讳绍猷,字克生。荣昌公次子祖妣胞兄。生于清光绪二十年、丙戌,(公元一八八六年)。曾任本省黄平县县长,后任职于汉口。十四年、乙丑、(公元一九二五年),卒于汉口官署,享年四十岁。火化回籍归葬于林氏祖茔苦竹寨。
外祖妣周氏讳绍贞。周万顺公次女,外祖中表。生于清光绪十四年、戊子、六月初八,(公元一八八八年)。外祖逝后家落,乃针黹抚孤,清贫自守。卒于壬辰、腊月初六,(公元一九五三年元月二十日),享年六十五岁,葬苦竹寨。丙辰春,火化遗骸,迁葬宋家桥祖茔之侧。辛未清明,刻石立碑。
补注:外祖早年供职省城,又娶贵阳名门任氏之女,生姨字绿云。疾卒汉口,即由任氏遵嘱奉骨灰回籍归葬。
《修谱后记》
乙卯迁祖茔、识碑志,复修谱籍之念油然而生。是时,先慈健在,常追述往事,每择要者而录之。日积月累,得曾祖以下生辰寿数、姻亲戚族,乃谱本据以载之者也。及戊午慈人疾终。谱稿之《宗支纪略》已具雏形,后成庚申申刻石诸祭文,亦多得之于此。今成谱以示子侄者,其乃慈人之所教言。
庚申任职授命,未几又草成家室,此后十年,无日暇晷。续谱之事虽萦于心,则已无力能为。及获卸任,已逾天命之年。积劳多疾,力不从心,其夙愿未尝,免力以续余卷。此间,八姑已返城,诸叔九姑,亦几度回乡省祭,曾多得释疑赐教。
壬申春,续稿终成。勘滕之际,同厂刘君者,忽持《都氏族谱》夜访。披其谱序及列祖,知为北门同宗谱籍。然其追溯崇道公以前历代,则较六世祖碑志为详。所载其思、定模列祖,殿基、峻銮诸公,亦昔年之闻所识。刘君称:此谱乃堪公及难时,辗转托于其父,嘱之密藏以俟后人者。几经风险,历四十一年矣。堪公长子仁忠,今日海外来寻故物,是以持之与咨详。乃请留谱经宿,挑灯抄录其要,至曙如约奉还。憾未得晤物主,然仁公寻根之至诚,刘氏存谱之高谊,则深感于心。冥冥中,又是有所助,致仓卒间得识藏谱,终遂多年求索之愿,此其先祖之赐欤?于是:据北门《族谱》,增补发新公以前各代之《纪略》、《图纪》,又于《本源追溯》篇,增引其宗支、谱籍之渊源。俾重修谱本,致臻详整而示之后人是以为记。
壬申仲夏月 麟书 谨记
《曾王父母碑志》
清优廪生 世再侄 余作鼎 敬书
附贡侯选通判 姻再晚 李宋梁 填讳
曾王父讳希儒,字席珍,号通三。我都姓先为黎阳人,后徙山右,迁金陵。远祖讳明夷,司播州,累居播。至明季,遭杨应龙乱,崇道公迁独山,为来独始祖。三传至天爵、义爵、人爵公,我支天爵公后也。又四传至高祖,讳发新,妣氏胡,生曾王父辈三人。伯曾祖希仕,妣氏袁,生伯祖之杰、之泰,叔祖之才。之杰生堂伯国强。叔曾祖希圣未娶早逝。曾王父行二,生时家已落。及长办学,以笔耕奉高堂,维持伯仲。所幸砚田有收,薄置田庐,为事畜计。曾王父性刚介,作事以清白自失,志过常人。不甘老乡里,遂援例授云南府经历,将之滇一行其所学。适丁高王母难服,阙后婚嫁频频,行不果,乃居家课子孙读。
前清咸丰乙卯,后乱四起,烽烟阻道路,宦游愿更难尝。洎庚申七月二日黎明,粤寇陷独城,曾王父官服坐家庭(时家居北街三甲),骂寇遇害,裂官骸。距生嘉庆癸亥十月十一日亥时,得寿五十有八。同时奉曾王父殉难者:伯祖之彦,叔祖之毅。吾祖以课农拉坝洒,不及难。大伯国智、二伯国勇,不知所终,多分死寇手。幸我曾王母得脱虎口。曾王母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卢辉泰公第六女,归我曾王父时,家徒壁立,安之淡如。奉我高王父母,竭力备甘脂,复柔声色。及家稍裕,服饰崇朴素,犹勤操作。后虽年近八旬,眼明身健,朝夕课佣工灌园纺织,时家祭躬洁粢盛。腊陷城时,曾王妣偕叔祖母刘之毅公配携子孙乘乱出城。寇夺曾王妣耳上金环,刘初长跪寇前,见寇伤姑耳,遂骂之。寇怒,断刘颈,刘匍匐行至城北关帝庙。少憩,寇以巨炮轰庙,墙倾,刘死砖石下。遗孤国让伯,甫二岁,为国强伯负而逃。以力弱不能远行,得巴茅冲岑姓收养。乱平,我王父以金谷赎回,俾奉叔祖父母祀。曾王妣于刘死后,携二伯国纲远逃,兵燹流离,与我王父堂各一方,惨苦莫名。及王父闻曾王妣在下司,由平舟夜驰百里,寻睹亲面,悲喜交集。城复归家,四壁萧条,生计窘甚。王父仰禀懿训,与世,幸无咎。更勤耕读,以承欢卒。入庠食饩,家渐兴,因曾王母髦耋在堂,不忍绝温裾去求显宦,惟眷恋庭帏,供于职。迄光绪甲申二月二十七夜戌时,曾王妣疾终内寝(时家仍在北街三甲)。距生嘉庆壬戌二月十二日子时,得寿八十有三。以是年三月三日权厝,六月二十四,安葬宋家桥祖茔侧。
曾王父母有四子:长之彦,为我伯祖。次为王父,讳之俊,更讳钟良,前清训导。三之毅,季幼殇,皆我叔祖。女二:适张世臣公、袁汝恒公。孙五:长国智、次国勇、三国纲,此三伯之彦公出。四国让、之毅公出。五即先君,讳国佐,又讳培。曾孙四:成琼枝、三琼玖,国让伯出,以琼玖继国纲伯。先君有琼锳、琼莹。玄孙:淙、琼玖出。泽、渊、琼莹出。
呜呼!粤寇之难,我先人尽节累累,父子祖孙,同时毕命悲天。惟我曾王父,孝于亲、信于友,廉于取予,治家处世惟严与宽,晚年非课读莳花,无所事事,具德若此,宜享天华!胡天降鞠凶,乃反猝遭寇祸。是盖浩浩大劫,非有忠孝廉节士与于其难,不足为世法,则天之待我曾王父其以此欤!
昔葬曾王妣时,已招魂祔祀矣。宣统间,志梗概未刊石,恐久而湮,则后裔何从知我曾王父蒙难艰贞、杀身取义;曾王妣孝慈淑慎、勤苦持家之祖德也,因是惧急刻石然。
锳最晚,于曾王父母硕德懿行未能知,谨就昔聆王父母遗训,今闻慈人教言敬志之。语不文不足扬先德,不知者不敢妄载,惧失实也。
曾孙 琼锳 熏沐 敬志
中华十一年
裔孙 麟书 敬录于乙卯年
腊月十九
公元一九七六年元月十九日
焚迁宋家桥祖茔之时
《先考妣生殁墓葬》
先考:生于清宣统二年、庚戌、三月初十。(公元一九一零年四月十九日)。殁于公元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享年四十五岁。原葬宋家桥祖茔,一九七六年焚化迁葬于先祖合墓。
先妣:生于清宣统三年、辛亥、二月二十二。(公元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殁于公元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六日。享年六十八岁。葬于宋家桥祖茔西首之塬。
摘录于家谱《木本水源》
另载:二零一二年四月游陕西黄帝陵,得都氏姓氏来源一册,记于此:都姓主要出自春秋时期的郑国,是由郑国贵族公孙瘀原是郑国贵族的支裔,字子都,子孙后来得以受姓命氏,便以他的字为姓氏,从而成为以“都”为姓的人。
都姓人除上述一支外,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相传帝舜时有一个玄都国,国中便有人以都为姓。另外,在党项、满州,当代满、彝等民族中,也有一些人姓都。这些都说明,都姓的来源也是较为复杂的。
在历史上,都姓形成了吴兴、黎明等郡望,当代则主要分布在安徽、辽宁等省。至于其名人,在秦朝有都贵,汉代有临淄侯都稽,明朝有山西按察使都任,等等。
祥书 于是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