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民俗风俗

有姓文的吗(百家姓里面有姓文的吗)

时间:2023-10-20 14:30:02 作者:伸手挽明月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三国里有哪些姓文的人物

#文化历史解析#

今日,我们来盘点下三国中姓文的人物有哪些。

一.河北名将四庭柱之一,文丑。

《三国演义》里,于讨董战役的汜水关之战中第一次被提及姓名,当时颜良、文丑催军未回,使袁绍颇为华雄的猖狂而叹息 。孙坚私藏玉玺被袁绍识破,颜良、文丑与程普、黄盖、韩当拔剑掣刀相对 。袁绍计逼韩馥,夺取冀州之时,关纯行刺袁绍,被文丑斩杀。磐河一战,文丑策马挺枪,直杀上桥,十余合大败公孙瓒,追击时,被公孙瓒手下健将四员围攻,文丑一枪刺一将下马,其余三将逃走,又与赵云大战60回合不分胜负,随后与颜良为先锋,击公孙瓒,平定河北。曹、袁交兵,先锋颜良攻白马被斩,文丑领军为其报仇,据延津挑战曹操,却中饵敌之计而军乱,文丑挺身独战,射退张辽,与徐晃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败,追击中正遇关羽,战不三合,心怯欲走,被关羽赶上斩于马下。可惜文丑勇冠三军,死的太早不然定将在三国这个舞台绽放光彩的。

后有诗赞关公诛文丑。诗曰:

誓把功勋建,须将恩义酬。奋身诛虎豹,用命统貔貅。

白马颜良死,延津文丑休。英雄谁可似?不负寿亭侯!

二.荆州大将,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

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镇守荆北,刘表用他来抵御北方诸侯的进攻,后来因刘棕降了曹操琮降于曹操后,文聘初不随见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见,问其何以迟,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见人。曹操被这份忠臣臆下之情所感动,先呛然而誉之,再委以兵马之重,令其引军追击刘备;然而追上刘备后,被刘备片言责退。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但仍掌握荆州部分城池,而江夏因与东吴接壤,民心不安,曹操任文聘为江夏太守,控制北兵,委以边防重任,赐爵关内侯。后来文聘又与乐进攻讨关羽于寻口,其间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为讨逆将军。在江夏镇守时,文聘曾于汉津攻取关羽军的辎重,又在荆城烧毁其船,建立不少功劳。

文聘镇守荆州数十年,威恩并施,名震敌国,使东吴不敢进犯。文仲业是曹魏阵营中被低估的一员大将。

三.文钦(?~258年),字仲若,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

魏明帝太和年间文钦任牙门将、五营校督,后拜庐江太守、冠军将军,嘉平元年(249年),曹爽及其同党在高平陵之变中被杀,文钦心中不安,执政的司马氏集团为了安抚文钦,升其为前将军、扬州刺史,任职期间结交镇东将军毋丘俭。击退吴国太傅诸葛恪进攻,取得一定战果。主要生个好儿子文鸯。

正元二年(255年),文钦与镇东将军毋丘俭在扬州起兵讨伐司马师,兵败后投奔吴国,被封为镇北大将军、幽州牧,封谯侯。甘露二年(257年),文钦随吴军援救起兵反抗司马氏的诸葛诞,此后因被司马昭大军围困,军情告急,文钦与诸葛诞本就有矛盾,对文钦日益不满的诸葛诞遂将文钦杀死。淮南平定之后,文钦遗体被其二子收殓安葬。

四.文俶(238~291年),字次骞,小名阿鸯, 世称文鸯, 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末晋初时期名将,曹魏扬州刺史文钦之子。

骁勇善战,依附大将军曹爽,效忠于王室。大将军司马师废黜皇帝曹芳后,参加毋丘俭淮南起兵。兵败之后投奔吴国。后跟随文钦率军支援诸葛诞发动淮南叛乱, 得知父亲为诸葛诞所害,归顺大将军司马昭,受封关内侯。西晋建立后,任平虏护军。咸宁三年(277年),拜平西将军,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事,大破西部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 名震天下,迁护东夷校尉,坐事免官。

文鸯虽然在三国演义尾声时才出场,然而他的战绩还是十分彪悍的,被大家称之为小赵云!而若是按照文鸯真实的实力来写,那可就不仅是小赵云那么简单了,真按资治通鉴的记载来写,那三国演义中的名将,在文鸯面前都将黯然失色!众所周知后三国的武将跟前三国对比,没几个拿得出手的,文鸯在后三国上演赵云的七进七出吓得司马师左眼冲出眼眶为了稳定军心司马师竟用手强力将有伤眼睛按回眼眶,忍着眼睛的疼痛和敌军的扰乱坚持到了天明,直到文鸯退兵。可见文鸯被誉为后三国战力第一人,不是开玩笑的。

五.文虎(?-291年),谯郡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末晋初将领,文钦之子,文鸯之弟。

毋丘俭发起叛乱时参战,兵败投奔吴国。诸葛诞发起叛乱时,与父兄一同率领吴军参战。当文钦向诸葛诞进谏言被斩后,和二兄文鸯一起跃过城墙,重新投回魏国。因二兄文鸯太出名了,掩盖住光芒。论实力也是不错的,在咸宁年间,因姻招西凉,破凉州虏,名威天下。入晋,后文鸯受诬,夷三族,同被害。

六.文恭,字仲宝,梓潼人,活跃于东汉末至蜀汉初期,益州东州士人。

官至蜀汉益州治中从事。1.从诸葛亮写予杜微的书中,可以看出文恭应为当代名儒,与杜微、王谋等益州名儒俊杰为友,敬慕杜微。2.从廖立的言语中(虽有所偏颇),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文恭的也拥有缺点,就是作为大臣却轻视律法,行为不够检点。

七.文立(?-279)字广休,巴郡临江人。

官至晋散骑常侍。少时游于蜀国太学,专攻《毛诗》、《三礼》,师事谯周,兼通群书。益州刺史费祎任命其为州从事。后入朝为尚书郎。复辟为大将军(费祎)东曹掾。稍迁尚书。蜀并于晋,梁州建,首为州别驾从事。咸熙元年,举秀才,除郎中。适逢晋武帝欲怀纳梁、益,引致俊彦,泰始二年,拜文立为济阴太守(今山东菏泽),继被召入朝廷。武帝立太子,以司徒李胤为太傅,齐王、骠骑为少傅,选立任太子中庶子,后任散骑常侍。文立谦虚谨慎受武帝厚爱。武帝中期升任卫尉,为九卿之一,朝中官员服其贤雅。

八.文布,湖北秭归地方大姓。

于夷陵一役协助刘备,后被陆逊击败后,入蜀为将。

九.文岱,文休,文武,文厚

文岱聘之子,在文聘死后被封为列侯。文休,与文聘也有渊源,他是文聘的养子,魏江夏太守逯式与他还有些恩怨。文休有个儿子文武。文聘堂侄文厚。

文氏来源及家谱大全

文氏: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

文氏是一个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内涵丰富的姓氏。它有多种得姓来源,涵盖了周、商、炎帝等不同的血缘和文化。它也有多种遗传和演变路径,包括以諡号、祖字、国名、官职等为姓,以及改姓、汉化等方式。它的人口分布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既有北方和南方的聚集区,也有东南沿海和西部内陆的分散区。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文氏的历史和现状。

得姓来源

根据《百家姓》和《姓氏考略》等古籍记载,文氏主要有以下几种得姓来源:

1.出自姬姓,是以諡号命名的姓氏。周朝建立后,武王追封父亲西伯为周文王,后人有以此諡号为氏者,尊周文王为得姓始祖。如陕西文氏、河南文氏等。

2.出自姜姓,是炎帝后裔姜文叔之后。西周初,周武王封炎帝裔孙太岳之苗裔文叔于许(在今河南许昌市),建立许国,为姜姓诸侯国。战国初年为楚所灭(一说灭于魏),子孙四散。除有以原国名“许”为氏外,还有以许国开国君主文叔之字为氏,就是文姓。如河南许昌文氏等。

3.出自媯姓,是媯满之裔孙,是以諡号命名的姓氏。战国时,齐国(今属山东)有贵族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号称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后来齐国贵族田甲叛乱,孟尝君逃到魏国(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在今山西芮城北),在魏任相国,死后谥号文子。其后人也有以“文”为氏的,是为山西文氏。如山西芮城文氏等。

4.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文学掾,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文学掾,亦称文学史,是汉高祖刘邦设置的一种官位。

5.改姓。出自敬姓避讳改姓。五代后晋时,为避晋高祖石敬瑭之名讳,“敬”姓改为“文”姓。如宋代文彥博,其祖先(在唐五代时)皆为敬姓。

6.汉化。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黎族、壮族、布依族、回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文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縻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文氏,世代相传至今。如贵州文氏、海南文氏等。

人口分布

根据《中国姓氏人口分布大辞典》⁴的统计,文姓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和南方,总人口大约有204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5%,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107位。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文姓人口由16万激增到170万,增长了10倍,文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文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广西、四川、广东四省区,大约占文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湖北、江西、重庆、海南,四省市占了25%。湖南为当代文姓第一文大省,居住了文姓总人口的14%。全国形成了湘桂粤、川鄂两块文姓聚集区。文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粤桂琼、湘渝、贵州大部、福建西端,文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以上,有的达到2.4%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4.6%,居住了大约69%的文姓人群。在福建中部、江西东部、湖北西北、安徽西南、河南南部、山西西南、陕宁大部、甘肃东南、云川大部、贵州西端、黑吉东部交界处、新疆西北,文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5%0.3%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9.3%,居住了大约15%的文姓人群。

文化传承

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文氏也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包括郡望堂号、宗祠楹联、族谱文献等。其中最著名的是与信国公文天祥相关的六义堂和正气堂。六义堂取自《诗经·小雅·斯干》:“六义既昭昭,四方无不皇。”意思是说六种美德(仁义礼智信忠)已经光明显著,四方百姓无不敬仰。正气堂取自《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意思是说天地间有一种正义之气,赋予万物各自的形态。这两个堂号都体现了文氏后人对文天祥忠贞不屈的敬仰和对正义事业的追求。

文氏家谱大全下载

本人四处整理得文氏家谱44册

下载步骤如下

关注本号始丰溪

请点看一看、转发、收藏

#秋日生活打卡季#

#文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