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郇”姓有两读:“xún”与“Huán”
郇姓 1.xún。1)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2)姓。据《姓纂》载,周文王的第17子姬葡封于郇(今山西省临城)为爵,史称郇伯、郇侯,建立郇)国,定都于新绛西。春秋时被晋国所灭,其后裔遂以国名称为郇氏。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魏国的国都在安邑,后迁徙大梁(今河南省洛阳),韩国的都城原来在曲沃,后来也曾定都襄垣(今长治市),而赵国的国都在邯郸。据《通志·氏族略》记载,郇侯的后代当中除了以国为姓之外,后来有的人将“郇”字去掉偏旁加草为“荀”姓。因此,郇、荀两姓同源,均尊郇侯为得姓始祖。山东青州郇氏,因战争由河北而来,其家谱《郇氏追远谱》,读此音。
2.huán。1)姓氏。《广韵》称,出绛州。《旧唐书·代宗本纪》《旧唐书·元载传》《新唐书·元载传》均称,“郇谟(Huán mó)”。《广韵·删韵》:“郇(Huán),户关切(qiè)。姓。出绛州。又音荀。”《康熙字典》引(明)王世贞《宛委余篇》:“郇越之郇(Xún),音荀。郇(Huán)模(Mó)之郇(Huán),音环。”相传,在唐朝大历年间,宰相元载专权,很难上奏皇帝。一个叫郇谟的人用麻束发,手持竹笥板、苇席,在长安大街边行边哭说:“我有30个字(元载的罪状),要呈献皇上,如果不能用,便用这竹笥盛我的尸体,用苇席裹着扔掉。”代宗听说后召见了他,并赐给他衣服,让他住在内客省。还赐给他郇(huán)谟姓名,意思是“以还吾意”。2)地名。如:河南修武县郇封镇。
误例:
①郇(xún)国误读为“huán国”。1.山西卫视与今日头条(2017年10月下旬)主持人,在播报山西翼城县境内发现一个古霸国时,均把郇国的“郇”读成huán。这里应读xún,“郇”作姓氏时才读huán。
②“郇(huán)谟” 误读为“郇(xún)谟”:1.《临汾日报》(2021年7-月28日)载文《临汾市文联举办长篇历史小说<大唐布衣郇谟传>研讨会》,称:“作者木讷说,临汾人郇谟的‘郇’读‘huán’有人误读成‘xún’。这是唐代宗李豫所赐之姓名”2.华林甫《中国地名学史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1版):“……越之郇,音荀。郇模之郇。”。此例为误,郇模之“郇”应读“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