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桥建成时,媒体采访给赵振书夫妇拍下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晏爱维和孙子站在石桥上。本报记者王京雪摄
石家庄赞皇县了丝坡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村。在距离村子35公里的县城,有人说从没听过这地方,旁边的人提醒道“有个网红打卡地,有个桥”,她这才恍然大悟:“是那里啊!”
桥是村民赵振书造的。
赵振书今年60岁,本分、口拙,这辈子没跟妻子晏爱维发过几回愿,但却一口唾沫一根钉,说到做到。
头一回跟妻子发愿,是1985年前后,他俩刚成亲,家里穷得让晏爱维出门抬不起头,觉得“站在坑里,比谁都不如”,赵振书说:“慢慢来,以后咱会抬起头、挺起胸脯的。”
第二回,就是2001年。他俩从地里挑玉米棒子回家,为抄近路下河沟,晏爱维脚底打滑,跌了一跤,弄湿了鞋和衣服。赵振书说:“以后我给你建个桥吧。”
两年后,他正式动工,自己设计、自己凿石头,一口气干了五年,真在家门口建了座约24米长、6米高、4米宽的石桥,成了乡间一桩奇闻。村里人管这桥叫“大桥”,当地媒体说他是造桥的“愚公”。
桥建好到今天已经十多年了,前阵子,突然上了回热搜,引得网友纷纷赞叹,“神仙爱情,河北村民为妻建桥”“父母那一辈的爱情比现在更别致”……
问赵振书和晏爱维的看法,他俩怪不好意思地说这桥算不得“爱情”,不过是为的这个家。
一个念头:“以后我给你建个桥”
在晏爱维眼里,丈夫老实,不会讲好听话,“不好说,但手可巧哩,脾气好。”
在赵振书眼里,妻子能干,性子急,脾气赖,但“我能理解,人家脾气发得不是无缘无故,都是为的这个家,她真不容易”。
赵振书长到三岁,没了父亲,十几岁,母亲改嫁,家里一穷二白,兄弟也少。1981年他去内蒙古当兵,第二年,收到兄弟来信,给他说和晏爱维的亲事。
晏爱维是晏家七个孩子里的小闺女,父母想留她在村照应家里,有人上门说了赵振书。
都是同村人,见过面、说过话,知根知底。“咱心里愿意,人家不嫌我穷。要讲条件,我家就一个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旧房子,也没父母,我又不在家。”赵振书说。
晏爱维父亲跟赵振书在一个队里干过活,觉得他干活可以,跟女儿说,咱这地方的人,只要不懒,当下条件差点,以后差不了。
亲事就这么定了。1984年农历二月,赵振书回家结婚,亲朋好友来了挺多,家里没钱,买油买烟都是在门市部赊的账。
结完婚,赵振书回部队,晏爱维自己在家操持家务。过了大半年,腊月,赵振书退伍回乡,结婚赊的账也是这时候才给平上。
转过年,晏爱维生了儿子,过了几年,又生下个女儿,一个家就这样完满了起来。
晏爱维还记得当初家里的窘困。
刚成亲时,饭勺都没有,灶台上的锅敞着口,没盖子。推磨磨面,别家用瓮罐盛面粉,他们家使纸箱子。一家四口两亩地,种小麦和棒子,打了秋天吃秋天,打了夏天吃夏天,吃饱而已,要用点钱,得从牙齿上刮。
她还记得儿子读中学时,见别家孩子都吃冰棒,几分几毛一根,她硬塞给儿子两块钱,儿子不舍得花,一直夹在书里。后来,儿子读完初中就去打工,她感觉未尝不是因为想帮衬家里。
晏爱维性子要强,觉得自家条件在村里低到了“坑里”,她发过埋怨,但日子总要踏实过,“也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
那时候,去城里打工还需要门路。赵振书到县里小煤窑挖过两年煤,后来煤窑不让办了,他就回家继续种地,也在村里做做瓦工。
晏爱维每年春天去外地干两个月的果树嫁接,新疆去了6回,嫁接枣树,到湖北、山东是嫁接核桃树。她手快,论棵算钱,她不当第一就当第二,就是每次打工回来,1米65左右的个子,体重只剩80来斤,人也晒得干黑。
赵振书家门口,正对着条20多米宽的河沟,没雨时河道里水不多。
村子在河沟西面,但包括他们家在内,村里不少田地都在河沟东面。下地干活,要么绕路,要么翻河沟,他家住在村子最边上,绕路绕得最远。
2001年秋天的傍晚,夫妻俩从地里挑棒子回家,晏爱维走在前面,踩石头过河时,一个打滑,跌倒在地。
走在后面的赵振书赶紧扶起妻子,也不知怎么就脱口说了句:“以后我给你建个桥吧,就不用爬河沟了。”
“他在我背后说的,我没看见什么表情,心想是开了个玩笑。”晏爱维笑着回忆。
这一年,她42岁,赵振书40岁。
一座石桥:“要不怎么叫夫妻桥呢?”
“是句玩笑,也是句承诺,这之后才开始考虑修桥。”赵振书说。
打说了那话,他走到河边,就上下打量,估摸造桥的事,“下定决心可不简单,工程太大了”。
赵振书跑去看村里过去修的小石桥,琢磨原理,又趁农闲把家后面山坡上的几块巨石凿碎了备料。
他跟晏爱维商量,“建了桥,第一咱好走。第二,这不是当代的事,这叫长远利益,咱子孙后代都在这,子子孙孙都好走。咱也年轻,咱要弄不起来,孩子更弄不了,他们不会弄石头。”
“为了后代是良心话,小鸟还知道护仔呢。”晏爱维说,她心里也喜欢家门前有座桥,赞同丈夫铆劲儿干一把。
2003年农历三月十九,距离说要造桥已经过去快两年,只有砌墙、盖瓦经验,没造过桥也没学过手艺的赵振书做好准备,正式动手。
“那会儿心里可高兴了,弄什么都是动了手就离弄好近了不是?”晏爱维说。
这桥怎么个造法?先用十天半个月挖河道,清淤泥,再把河沟两岸的两块巨石凿平,当地基,地基上垒出两座桥墩,桥墩中间搭建拱形木架,往木架上砌满石头,之后,掰开每条石头缝隙,往里加塞小石块,等所有石头紧紧挤到一起,再撤掉木架,就大致完工。
每一步都难,特别是备料。赵振书买了几根六棱钢,截成20来公分的小段,淬火打尖,做成钢钎。他用大锤和钢钎把十几吨重的山石一块块凿碎,再用木板车把石料拉到河沟边上。
“一个人干不了这活。”赵振书说。
晏爱维每天早起烧炉子生火,好给他锻打磨钝的钢钎。赵振书往木板车上搬石头,晏爱维就帮他压车把,然后一人拉,一人推。
他俩过去种地,各干各的,没有话说。造桥这几年,却天天讲不少话。下了工,还一起去贴着垒起的石墙,量高度到自己身高的哪里。
除开雨雪天和农忙,春夏秋冬,从早到晚,赵振书几乎每天都在造桥。过年时,初一吃顿饺子休息休息,初二就又开工。他有阵子白天凿石头,夜里做梦,还在凿石头。
哪天能干完呢?赵振书有时边干边仰头看着这个“大工程”犯愁。偶尔,他会坐到路边抽闷烟。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用晏爱维的话,“跟咱和面一样,你手都伸里头了,拽出来不白扔了工夫?累得慌了,咱休息两天,接着还弄”。
被议论是难免的,没人看好他俩能造起那么大个桥。“人家坐树荫里,看笑话一样看俺干活。”别人问晏爱维,你那大石头能弄成?晏爱维回了句“俺家石头就跟棉花瓜子一样”。
“别人这样,反而激发你非得做出样子。”赵振书说,他越发想造好这座桥,上瘾了似的,觉着“家这边必须有个桥,这辈子建不起来不会罢休”。
受伤也是难免的事。有一回,晏爱维在院子里做饭,突然听不见外面干活的声响,出门一看,赵振书靠坐在家门前老核桃树下,脸色发白,用衣服捂着手。他一块指甲被石头砸掉,流了不少血。晏爱维给他包好手,没过两天动身去新疆接树,等她回家,赵振书早又开工了。
还有一回,她看着丈夫在半空垒石头,一个趔趄,差点摔下来。“人脸色一下就往下瓜搭,走下来,坐在地上,说咱不弄了、不弄了。我心里也扑腾扑腾的,说先歇歇劲儿。”这次,赵振书真歇了两天,然后继续开工。
1800多天过去,2008年秋末,赵振书终于垒完了石头。他揣着心撤掉木架子,看见石桥牢牢矗立,仰头看看,又上桥看看,觉着“真够神奇的”。
晏爱维在家门口看着他在桥上走来走去,举着个拳头,用不大的音量念叨:“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五年里,赵振书造桥用完了6根两米长的六棱钢,他凿了几万块石头,采石的地方被凿出一亩多的空地。
夫妻俩很自豪,不靠别人,他们单靠自己的双手给自家造了桥,实现了愿望。“桥建成了,当时的困难就像都忘了。”晏爱维说。
石桥修好后,不止方便了赵家。以前,村里去田地的路窄得只能过一辆农用车,农忙时容易堵车,有了石桥,大家就有了错车的地方。
县里听闻这事,来给这座便民桥做测量和评估,又装了护栏。村里把赵振书家旁的胡同定名“石桥胡同”,不知道是谁给桥起了名叫“夫妻桥”,又是谁在地图导航软件里,把这里标注为“了丝坡爱情桥”。
今年,石桥被媒体报道后,晏爱维跟丈夫开玩笑,“人家都说桥是你给俺修的,俺也出力了呀,有份功劳呢”。
赵振书说:“要不怎么叫夫妻桥呢?”
一户人家:像造桥一样建造生活
石桥在夏天最热闹。桥跨在河道上,通风凉爽,从地里干活回来的人们,有的会坐在桥上歇息。吃晚饭时,晏爱维有时会把饭桌摆上桥,一家人吃完了,还在桥上玩耍。
“月亮好的时候,你到桥上心情也可高兴呢,那是很漂亮的,好天里月亮正明,你在桥上走,身后有点人影,看着也都可好呢。”晏爱维说。
桥修好后,赵振书去石家庄一带的工地打工。晏爱维在家进进出出,每天在桥上走过好些遭。
他们在这桥上迎来许多好日子。桥修好两年,女儿考上大学。接着,儿子娶了全家都中意的媳妇,成亲时,乐队就站在桥上吹打洋鼓洋号。接着,家里相继添了孙女、外孙和小孙子,晏爱维开始帮忙带孩子,不再出去嫁接树。
生活也像造桥一样,一块石头又一块石头,一天又一天地建造起来了。
晏爱维感觉这两年的日子,就像新婚时丈夫说的那样,越过越好,他们出门可以抬起头、挺起胸脯了,“不是噌一下变好的,但没走什么弯路,就这么慢慢、慢慢地爬了上来”。
赵振书说这靠的是两个人的努力,“离了干不行”。
除了打工,他们将近20年前还承包了块荒山,开垦出来,栽了核桃和板栗。头10年,果树没多少收入,现在进入盛果期,核桃行情好时,一年能给家里增收一两万块钱。“不可能马上有收入,早点栽,它慢慢长,以后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赵振书说。
晏爱维现在在家带3岁多的小孙子,不能出去打工,就在门口种上菜,养上鸡。每天早上一起来,烧火做饭,浇菜养鸡。
62岁了,她整天还不断琢磨怎么能多做点事。
核桃现在不景气,板栗还行,能不能找个老板来包板栗?周边几个村一年能产出十几吨。
或者能不能接个服装加工类的活计?村里像她这样有老有小出不了村的妇女有十几、二十个,都有缝纫机,有的连敲核桃仁,给个三块五块的活都愿干,组织起来不比打麻将强?
她还想过做快递点,村里能接货不能发货,寄快递要走十来里地去别的村子。最近,她想得比较多的是养猪。
“你说打麻将,耍两把可以,要整天那样,咱打心眼儿里还是想找事干,不然时光白白浪费了。他爷爷60岁了,也不能光在外边打工,以后人家不用了,也要回家。现在年轻人压力也可大,车子、房子、孩子。”
和丈夫风里雨里走过快40年,晏爱维说,过日子要记得“家里不是说理的地方,是共同担当的地方。争谁对谁不对有什么意思?但原先我可不这么想”。
赵振书前些年当小工,一个月只挣百十块钱,近几年跟着人学,干上了木工,赚得多了些。“我是想退休了,孩子们也劝我别干了。”他今年没出正月就出来干活,一直还没回过家。
他想回家,守着他的桥,他的果树,他的妻子。
“我就是喜欢农村。”儿子在太原打工,去年贷款买了房,女儿在石家庄,但赵振书觉得哪个城市都不如家里。“都不如农村安静,车太多,走路不方便,人还不串门。”
他很早就想好,等老了就要在村里栽点树,种点地,养俩鸡,养个猪。
“我总感觉儿子老了也会在村里养老,那时候孙子他们会回家过年,永远是这种形式,这个家就像个老根据地。”赵振书说。
他一手筑起的石桥也会是个老根据地,几百年地立在家门前。“应该能用得很长远,赵州桥到现在多少年了?”他笑着问。
造桥时,他就想起过这座传说里有神仙走过的桥,希望自家的桥也能那样长久。
今年,他为妻造桥的故事传出去后,时而有人来村里看桥,看完了打卡拍照拍视频。工友们看见他也调侃“这就是修桥的老赵”。
对于一些文章里称他们夫妻是“神仙爱情”,赵振书觉着“说得太神话了,其实就是家里需要有个桥”。晏爱维也说,“我能走多少年啊,还不是为的子孙后代?”
但是,为了家,为了子孙,为了妻子,不都是种“爱情”吗?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08年桥建成时,媒体采访给赵振书夫妇拍下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晏爱维和孙子站在石桥上。本报记者王京雪摄
石家庄赞皇县了丝坡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村。在距离村子35公里的县城,有人说从没听过这地方,旁边的人提醒道“有个网红打卡地,有个桥”,她这才恍然大悟:“是那里啊!”
桥是村民赵振书造的。
赵振书今年60岁,本分、口拙,这辈子没跟妻子晏爱维发过几回愿,但却一口唾沫一根钉,说到做到。
头一回跟妻子发愿,是1985年前后,他俩刚成亲,家里穷得让晏爱维出门抬不起头,觉得“站在坑里,比谁都不如”,赵振书说:“慢慢来,以后咱会抬起头、挺起胸脯的。”
第二回,就是2001年。他俩从地里挑玉米棒子回家,为抄近路下河沟,晏爱维脚底打滑,跌了一跤,弄湿了鞋和衣服。赵振书说:“以后我给你建个桥吧。”
两年后,他正式动工,自己设计、自己凿石头,一口气干了五年,真在家门口建了座约24米长、6米高、4米宽的石桥,成了乡间一桩奇闻。村里人管这桥叫“大桥”,当地媒体说他是造桥的“愚公”。
桥建好到今天已经十多年了,前阵子,突然上了回热搜,引得网友纷纷赞叹,“神仙爱情,河北村民为妻建桥”“父母那一辈的爱情比现在更别致”……
问赵振书和晏爱维的看法,他俩怪不好意思地说这桥算不得“爱情”,不过是为的这个家。
一个念头:“以后我给你建个桥”
在晏爱维眼里,丈夫老实,不会讲好听话,“不好说,但手可巧哩,脾气好。”
在赵振书眼里,妻子能干,性子急,脾气赖,但“我能理解,人家脾气发得不是无缘无故,都是为的这个家,她真不容易”。
赵振书长到三岁,没了父亲,十几岁,母亲改嫁,家里一穷二白,兄弟也少。1981年他去内蒙古当兵,第二年,收到兄弟来信,给他说和晏爱维的亲事。
晏爱维是晏家七个孩子里的小闺女,父母想留她在村照应家里,有人上门说了赵振书。
都是同村人,见过面、说过话,知根知底。“咱心里愿意,人家不嫌我穷。要讲条件,我家就一个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旧房子,也没父母,我又不在家。”赵振书说。
晏爱维父亲跟赵振书在一个队里干过活,觉得他干活可以,跟女儿说,咱这地方的人,只要不懒,当下条件差点,以后差不了。
亲事就这么定了。1984年农历二月,赵振书回家结婚,亲朋好友来了挺多,家里没钱,买油买烟都是在门市部赊的账。
结完婚,赵振书回部队,晏爱维自己在家操持家务。过了大半年,腊月,赵振书退伍回乡,结婚赊的账也是这时候才给平上。
转过年,晏爱维生了儿子,过了几年,又生下个女儿,一个家就这样完满了起来。
晏爱维还记得当初家里的窘困。
刚成亲时,饭勺都没有,灶台上的锅敞着口,没盖子。推磨磨面,别家用瓮罐盛面粉,他们家使纸箱子。一家四口两亩地,种小麦和棒子,打了秋天吃秋天,打了夏天吃夏天,吃饱而已,要用点钱,得从牙齿上刮。
她还记得儿子读中学时,见别家孩子都吃冰棒,几分几毛一根,她硬塞给儿子两块钱,儿子不舍得花,一直夹在书里。后来,儿子读完初中就去打工,她感觉未尝不是因为想帮衬家里。
晏爱维性子要强,觉得自家条件在村里低到了“坑里”,她发过埋怨,但日子总要踏实过,“也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
那时候,去城里打工还需要门路。赵振书到县里小煤窑挖过两年煤,后来煤窑不让办了,他就回家继续种地,也在村里做做瓦工。
晏爱维每年春天去外地干两个月的果树嫁接,新疆去了6回,嫁接枣树,到湖北、山东是嫁接核桃树。她手快,论棵算钱,她不当第一就当第二,就是每次打工回来,1米65左右的个子,体重只剩80来斤,人也晒得干黑。
赵振书家门口,正对着条20多米宽的河沟,没雨时河道里水不多。
村子在河沟西面,但包括他们家在内,村里不少田地都在河沟东面。下地干活,要么绕路,要么翻河沟,他家住在村子最边上,绕路绕得最远。
2001年秋天的傍晚,夫妻俩从地里挑棒子回家,晏爱维走在前面,踩石头过河时,一个打滑,跌倒在地。
走在后面的赵振书赶紧扶起妻子,也不知怎么就脱口说了句:“以后我给你建个桥吧,就不用爬河沟了。”
“他在我背后说的,我没看见什么表情,心想是开了个玩笑。”晏爱维笑着回忆。
这一年,她42岁,赵振书40岁。
一座石桥:“要不怎么叫夫妻桥呢?”
“是句玩笑,也是句承诺,这之后才开始考虑修桥。”赵振书说。
打说了那话,他走到河边,就上下打量,估摸造桥的事,“下定决心可不简单,工程太大了”。
赵振书跑去看村里过去修的小石桥,琢磨原理,又趁农闲把家后面山坡上的几块巨石凿碎了备料。
他跟晏爱维商量,“建了桥,第一咱好走。第二,这不是当代的事,这叫长远利益,咱子孙后代都在这,子子孙孙都好走。咱也年轻,咱要弄不起来,孩子更弄不了,他们不会弄石头。”
“为了后代是良心话,小鸟还知道护仔呢。”晏爱维说,她心里也喜欢家门前有座桥,赞同丈夫铆劲儿干一把。
2003年农历三月十九,距离说要造桥已经过去快两年,只有砌墙、盖瓦经验,没造过桥也没学过手艺的赵振书做好准备,正式动手。
“那会儿心里可高兴了,弄什么都是动了手就离弄好近了不是?”晏爱维说。
这桥怎么个造法?先用十天半个月挖河道,清淤泥,再把河沟两岸的两块巨石凿平,当地基,地基上垒出两座桥墩,桥墩中间搭建拱形木架,往木架上砌满石头,之后,掰开每条石头缝隙,往里加塞小石块,等所有石头紧紧挤到一起,再撤掉木架,就大致完工。
每一步都难,特别是备料。赵振书买了几根六棱钢,截成20来公分的小段,淬火打尖,做成钢钎。他用大锤和钢钎把十几吨重的山石一块块凿碎,再用木板车把石料拉到河沟边上。
“一个人干不了这活。”赵振书说。
晏爱维每天早起烧炉子生火,好给他锻打磨钝的钢钎。赵振书往木板车上搬石头,晏爱维就帮他压车把,然后一人拉,一人推。
他俩过去种地,各干各的,没有话说。造桥这几年,却天天讲不少话。下了工,还一起去贴着垒起的石墙,量高度到自己身高的哪里。
除开雨雪天和农忙,春夏秋冬,从早到晚,赵振书几乎每天都在造桥。过年时,初一吃顿饺子休息休息,初二就又开工。他有阵子白天凿石头,夜里做梦,还在凿石头。
哪天能干完呢?赵振书有时边干边仰头看着这个“大工程”犯愁。偶尔,他会坐到路边抽闷烟。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用晏爱维的话,“跟咱和面一样,你手都伸里头了,拽出来不白扔了工夫?累得慌了,咱休息两天,接着还弄”。
被议论是难免的,没人看好他俩能造起那么大个桥。“人家坐树荫里,看笑话一样看俺干活。”别人问晏爱维,你那大石头能弄成?晏爱维回了句“俺家石头就跟棉花瓜子一样”。
“别人这样,反而激发你非得做出样子。”赵振书说,他越发想造好这座桥,上瘾了似的,觉着“家这边必须有个桥,这辈子建不起来不会罢休”。
受伤也是难免的事。有一回,晏爱维在院子里做饭,突然听不见外面干活的声响,出门一看,赵振书靠坐在家门前老核桃树下,脸色发白,用衣服捂着手。他一块指甲被石头砸掉,流了不少血。晏爱维给他包好手,没过两天动身去新疆接树,等她回家,赵振书早又开工了。
还有一回,她看着丈夫在半空垒石头,一个趔趄,差点摔下来。“人脸色一下就往下瓜搭,走下来,坐在地上,说咱不弄了、不弄了。我心里也扑腾扑腾的,说先歇歇劲儿。”这次,赵振书真歇了两天,然后继续开工。
1800多天过去,2008年秋末,赵振书终于垒完了石头。他揣着心撤掉木架子,看见石桥牢牢矗立,仰头看看,又上桥看看,觉着“真够神奇的”。
晏爱维在家门口看着他在桥上走来走去,举着个拳头,用不大的音量念叨:“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五年里,赵振书造桥用完了6根两米长的六棱钢,他凿了几万块石头,采石的地方被凿出一亩多的空地。
夫妻俩很自豪,不靠别人,他们单靠自己的双手给自家造了桥,实现了愿望。“桥建成了,当时的困难就像都忘了。”晏爱维说。
石桥修好后,不止方便了赵家。以前,村里去田地的路窄得只能过一辆农用车,农忙时容易堵车,有了石桥,大家就有了错车的地方。
县里听闻这事,来给这座便民桥做测量和评估,又装了护栏。村里把赵振书家旁的胡同定名“石桥胡同”,不知道是谁给桥起了名叫“夫妻桥”,又是谁在地图导航软件里,把这里标注为“了丝坡爱情桥”。
今年,石桥被媒体报道后,晏爱维跟丈夫开玩笑,“人家都说桥是你给俺修的,俺也出力了呀,有份功劳呢”。
赵振书说:“要不怎么叫夫妻桥呢?”
一户人家:像造桥一样建造生活
石桥在夏天最热闹。桥跨在河道上,通风凉爽,从地里干活回来的人们,有的会坐在桥上歇息。吃晚饭时,晏爱维有时会把饭桌摆上桥,一家人吃完了,还在桥上玩耍。
“月亮好的时候,你到桥上心情也可高兴呢,那是很漂亮的,好天里月亮正明,你在桥上走,身后有点人影,看着也都可好呢。”晏爱维说。
桥修好后,赵振书去石家庄一带的工地打工。晏爱维在家进进出出,每天在桥上走过好些遭。
他们在这桥上迎来许多好日子。桥修好两年,女儿考上大学。接着,儿子娶了全家都中意的媳妇,成亲时,乐队就站在桥上吹打洋鼓洋号。接着,家里相继添了孙女、外孙和小孙子,晏爱维开始帮忙带孩子,不再出去嫁接树。
生活也像造桥一样,一块石头又一块石头,一天又一天地建造起来了。
晏爱维感觉这两年的日子,就像新婚时丈夫说的那样,越过越好,他们出门可以抬起头、挺起胸脯了,“不是噌一下变好的,但没走什么弯路,就这么慢慢、慢慢地爬了上来”。
赵振书说这靠的是两个人的努力,“离了干不行”。
除了打工,他们将近20年前还承包了块荒山,开垦出来,栽了核桃和板栗。头10年,果树没多少收入,现在进入盛果期,核桃行情好时,一年能给家里增收一两万块钱。“不可能马上有收入,早点栽,它慢慢长,以后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赵振书说。
晏爱维现在在家带3岁多的小孙子,不能出去打工,就在门口种上菜,养上鸡。每天早上一起来,烧火做饭,浇菜养鸡。
62岁了,她整天还不断琢磨怎么能多做点事。
核桃现在不景气,板栗还行,能不能找个老板来包板栗?周边几个村一年能产出十几吨。
或者能不能接个服装加工类的活计?村里像她这样有老有小出不了村的妇女有十几、二十个,都有缝纫机,有的连敲核桃仁,给个三块五块的活都愿干,组织起来不比打麻将强?
她还想过做快递点,村里能接货不能发货,寄快递要走十来里地去别的村子。最近,她想得比较多的是养猪。
“你说打麻将,耍两把可以,要整天那样,咱打心眼儿里还是想找事干,不然时光白白浪费了。他爷爷60岁了,也不能光在外边打工,以后人家不用了,也要回家。现在年轻人压力也可大,车子、房子、孩子。”
和丈夫风里雨里走过快40年,晏爱维说,过日子要记得“家里不是说理的地方,是共同担当的地方。争谁对谁不对有什么意思?但原先我可不这么想”。
赵振书前些年当小工,一个月只挣百十块钱,近几年跟着人学,干上了木工,赚得多了些。“我是想退休了,孩子们也劝我别干了。”他今年没出正月就出来干活,一直还没回过家。
他想回家,守着他的桥,他的果树,他的妻子。
“我就是喜欢农村。”儿子在太原打工,去年贷款买了房,女儿在石家庄,但赵振书觉得哪个城市都不如家里。“都不如农村安静,车太多,走路不方便,人还不串门。”
他很早就想好,等老了就要在村里栽点树,种点地,养俩鸡,养个猪。
“我总感觉儿子老了也会在村里养老,那时候孙子他们会回家过年,永远是这种形式,这个家就像个老根据地。”赵振书说。
他一手筑起的石桥也会是个老根据地,几百年地立在家门前。“应该能用得很长远,赵州桥到现在多少年了?”他笑着问。
造桥时,他就想起过这座传说里有神仙走过的桥,希望自家的桥也能那样长久。
今年,他为妻造桥的故事传出去后,时而有人来村里看桥,看完了打卡拍照拍视频。工友们看见他也调侃“这就是修桥的老赵”。
对于一些文章里称他们夫妻是“神仙爱情”,赵振书觉着“说得太神话了,其实就是家里需要有个桥”。晏爱维也说,“我能走多少年啊,还不是为的子孙后代?”
但是,为了家,为了子孙,为了妻子,不都是种“爱情”吗?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超22万颗螺栓、44万个连接孔,通孔率100%!3月30日,随着一节重达180余吨的桥面梁精准就位,贵州德余高速公路乌江特大桥钢结构施工全面完成。
乌江特大桥全长1834米,主跨504米,采用国内首创的拱、柱、梁全固结无支座整体式受力体系,全桥主拱、立柱和桥面梁等结构均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难度居世界同类型桥梁前列。大桥的贯通,标志着目前世界最大跨径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诞生,“世界桥梁博物馆”再添“新作品”。
一路一连接,一桥一跨越。据统计,当前,贵州全省在建和已建桥梁共3万余座,其中,世界高桥前100名中,有近半坐落在贵州,前10名中,4座在贵州;获“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奖”的桥梁全国有9座,贵州省就占4座。在这座生动的“桥梁博物馆”中,展示着奋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缩影,呈现着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新画卷。
贵州人为何“钟情”修桥?
艰苦自然条件下打通“交通瓶颈”必然选择
直到35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白水镇乌拉村的张怀林才第一次走出了县里。
乌拉村坐落坝陵河畔,山高水急。“跨过河流,依古驿道爬上岭口,再从山上蜿蜒下山。以前,就算是到县里赶集,也不容易。”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拉镇海元村铅厂组70岁的冷远伯也有同样感受。铅厂组坐落“大山褶皱间”,背靠2000多米海拔的山岭,面朝着深不可测的牛栏江。曾经,去镇上爬坡用半天,到对岸只有危险的铁溜索与“看天赏脸”的船渡选择,“感觉被困在了这里,做梦都想要一座小桥!”
坐落在“大山褶皱间”的海元村铅厂组。人民网记者 涂敏 摄
相同感受,来源于共同自然地理条件的困扰。贵州是一个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原山地省。这片土地上山脉众多,连绵纵横,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3%,筑造了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格局,成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更为严峻的是,贵州的山地面积中,喀斯特地貌占61%。地表崎岖、支离破碎,造成了贵州交通长期闭塞。新中国成立时,贵州全省公路里程不到4000公里,其中只有半数勉强维持通车。500多年前,被贬谪贵州的王阳明曾感叹贵州交通:“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经济学家厉以宁在2009年来贵州时仍然发出类似感叹:“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
“无路”带来的不仅是出行的不便,更是发展的瓶颈。2011年,国家划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贵州省88个县级行政区有71个被划入其中,且全部分布在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黔桂石漠化区等地。
改变面貌!2012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中明确指出:“由于自然地理等原因,贵州发展仍存在特殊困难”。文件强调,“坚持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打破交通瓶颈制约”。
2012年底,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高速公路三年大会战”,计划到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100公里以上。
在高山峡谷中架起的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人民网记者 涂敏 摄
到2015年,贵州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128公里。截至2022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0.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331公里,排全国第四,综合密度排全国第二,成为从“西南地理枢纽”到“西南陆路交通枢纽”的历史性跨越。
千沟万壑间,贵州为何能架起“高速平原”?数据显示:贵州高速公路平均桥隧比(公路和铁路建设中,桥梁和隧道占总里程的比例,桥隧比越大,说明桥梁和隧道占总里程的比例越大,该工程难度就越高)达到45%以上,部分高速公路,桥隧比高达77%,近一半的高速路程需穿越大山、跨越河流。由此可见,贵州人“钟情”修桥,不仅仅是群众的“朴素愿望”,更是在艰苦自然地理条件下打通“交通瓶颈”的必然选择。
贵州为何成为“桥梁博物馆”?
凭借先进建桥技艺与后发赶超时代精神
2013年,跨径29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连续刚构桥——水盘高速北盘江大桥建成,创新桥梁的结构形式;
2015年底,毕都高速北盘江大桥一跃成为目前世界第一高桥;
2015年,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跨板桁结合加劲梁悬索桥——贵瓮高速清水河大桥仅用两年半时间建成,创造大型悬索桥的施工奇迹;
2016年,世界首座非对称混合式叠合梁斜拉桥——惠罗高速红水河大桥建成;
2018年,平罗高速大小井特大桥一跃成为世界上山区最大跨径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在“交通先行”的引领下,贵州的桥梁“飞速”建设,10年来,全省新增桥梁1.6万余座,仅“十三五”期间,建成世界级桥梁就达18座。
航拍坝陵河大桥。人民网记者 涂敏 摄
不过,快速并不代表着容易。贵州桥梁专家、贵州高速集团原副总工程师黄坤全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贵州大多数世界级大桥项目建设。在所负责的桥梁建设项目中,他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桥梁建设初期,接到最多的往往是材料运输司机的问路电话。“修桥的位置在偏僻深山,便道更是崎岖蜿蜒,刚开始进场时,就算有导航,材料师傅也难找到地方。”而这,也是贵州桥梁建设条件艰苦的一个侧面反映。“在这个地形条件脆弱复杂,甚至连一块平整组装场地都难找到的条件下修桥,是一件十分艰辛与不易的事情!”他说。
坝陵河大桥设计主跨跨径为1088米,距水面370米。其中,采用桥面吊机最大吊重达70吨,吊幅达到20余米,这让建设者犯了难。当时,采用桥面吊桥安装悬索桥无论是设备还是施工工艺在国内都是空白。为了完成任务,建设者结合国外的一些零星的论文与画册相片等,经过现场反复试验,设计出了满足该桥吊装作业的全回转桥面吊机——“全回转桥面吊机悬臂拼装机”。这一技术,实现了首次在国内使用桥面吊机进行悬索桥的安装!不仅如此,该桥梁自主创新15项技术,6项世界领先,这才成就了同类型桥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高水平桥梁。
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平塘特大桥是国内山区跨径最大的三塔组合梁斜拉桥,其中,最高主塔相当于约100多层的高楼,为世界最高钢筋混凝土桥塔。为按时完成工期,建设者根据环境条件和超高泵送要求,配制12种C50混凝土配合比,实现C50混凝土320米高塔“一泵到顶”的历史性突破。靠这项绝技,桥梁实现了每天“长高”半米。
长270米,主跨180米的花鱼洞大桥。人民网记者 涂敏 摄
花鱼洞大桥横跨贵阳市红枫湖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曾是一座需重建改造的危桥。在重建工程中,如何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互不矛盾?建设者在全国首创边建边拆的改建方式,提出“旧桥建新拱,新拱拆旧桥”,先修建新拱,将旧桥扣挂于新拱之上,逐段切割,最后安装新桥桥面,最终实现“水源零污染、景区零干扰、废料再利用、景观新地标”的建桥目标,让这座完全由贵州省本土企业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的小桥一举斩获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国际大奖。在贵阳公路管理局总工程师郭忠盛看来,这标志着贵州在山区峡谷桥梁建设方面达到了一个世界认可的全新高度。
根据统计,过去10年,凭借着贵州修桥人不畏艰险、敢为人先的精神气,全省桥梁建设方面发布技术指南20部、地方标准7部,申请专利13项,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创造了数十个世界第一。靠着桥梁建设者的不断攻关,当前,贵州桥梁的数量、规模、造型、结构、用材、建筑工艺丰富程度汇聚成为一个罕见“集群现象”,共同铸造了这座“大而全”“小而精”的世界级“桥梁博物馆”。
桥给贵州带来了什么?
全面重塑西部欠发达省份开放发展新格局
曾经“飞鸟不通地”,如今轻车能过万重山。从千山万壑到 “万桥飞架”,从“地无三里平”到“高速平原”,这座“桥梁博物馆”,让曾经饱受大山制约的山区人民和大山实现了“和解”与“共赢”,给贵州“黄金十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交通保障。
2009年年底,坝陵河大桥开通。“大桥开通仪式那天,桥上挤满了自发去庆祝的父老乡亲,甚至桥旁边的坡顶、树上也是人的身影。”张怀林还记得,也就是从那以后,他借着畅通的高速第一次走出了县里,到贵阳、黔南等多地务工,第一次领到了正式的薪水,第一次见到了外面的世界。
这几年,他又回到家乡,在桥下的大桥博物馆当上了保安,一辆摩托、两点一线,再不用各地奔波。“都是得了这座桥的好!”他说。
平塘特大桥“天空之桥”服务区。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对贵州群众来说,一座座桥梁,畅通了交通动脉,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生活方式。牛栏江畔的几十公里长的流域里,溜索与渡口已经废弃多年,8座“溜索改桥”项目跨江而过。和冷远伯一样,沿江20余个村10万余人出行成为易事,出行面貌彻底改变;在六盘水市水城区都格镇龙井村,依托北盘江大桥的风光与畅通的路网,在外打工的马选军“逆流而上”返乡创业,开起的“桥下人家小马哥农家乐”一年收入突破30万,证明了“村里也有广阔空间”。
而对整个贵州来说,一条条大桥,畅通南北,正全面塑造着贵州产业的发展和开放格局。
依托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贵州将曾经制约当地发展的奇峰、异谷、溶洞、湿地打造为“山地公园”。除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外,“十三五”期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保持30%以上的增速,成为全省历史上旅游业增速最快的时期。10年间,贵州接待游客总量从2011年的1.7亿人次增加到2021年的6.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429.5亿元增长到6642.2亿元,“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正在成型。
依托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贵州引进、孵化“大数据”业态。近年来,贵州从无到有建设了“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8个国家级枢纽节点之一。全省投运及在建重点数据中心达到37个,成为全球集聚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通过加快建设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七年排名全国第一。
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2023年1月拍摄)。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新的故事还在继续。4月初,在关岭自治县花江镇五里村与贞丰县平街乡花江村交界的北盘江两岸陡崖之上,一座名为花江峡谷大桥的“超级大桥”建设正酣。随着桥梁高度逐日攀升,这座大桥,即将刷新世界第一高桥纪录。依托这个“第一”,贵州计划“十四五”期间将该桥打造为贵州首个集桥梁观光与高空探险为一体的“体旅融合”多功能综合体,建成“贵州西南部第一旅游门户、全国桥旅融合新典范、世界峡谷极限运动胜地”,让桥成为风景、成为名片。
不断突破、不断超越,这是贵州交通人的信念与行动。2022年,国发〔2022〕2号文件发布,为贵州擘画了综合改革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四区一高地”新蓝图。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新的战略定位,将持之以恒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闯新路贡献更大力量。
李瑞桥 赵静 龙章榆,原标题:《贵州:万桥飞架起 天堑变通途》
来源: 人民网
新华社郑州12月12日电 题:走向更高质量发展——刘庄的40年“幸福路”
新华社记者宋晓东
12月4日拍摄的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貌。 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冬日的豫北寒意渐浓,可走进刘庄却处处温暖。这个位于河南省新乡县黄河岸边的小村庄,虽然只有1000多亩耕地和1800多口人,但全村每家每户都住着4层别墅,村里免费供暖;免费提供肉、奶、蔬菜、水果;孩子们免费上学;村里负责养老,村民们享受免费医疗、免费旅游等50多项福利;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万元。
改革开放40年来,刘庄坚持走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幸福之路”,不断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穷村变富 刘庄人实打实地干出来
34年前,从临村嫁到刘庄的张传兰,第一次在“不年不节”的时候吃上了肉。“之前光听说刘庄富,可没想到日子这么好,一个人五天半斤肉、一天半斤奶,住的是二层小楼,穿的是新棉衣。”张传兰感慨说,“真像做梦一样。”
刘庄的好日子是用汗水打拼出来的。
新中国成立前,刘庄穷得叮当响,当时流传着一句话:“方圆十里乡,最穷属刘庄”。卧在黄河故道旁,刘庄受尽了苦。全村的土地被4条深3米的大沟切成了750多块碎田,当地人管这些地叫“耷拉头”“盐碱洼”“蛤蟆窝”,完全靠天收。到建国时粮食亩产只有50来公斤,棉花亩产只有10来公斤。
1952年,年仅21岁的史来贺当选刘庄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件事就是带领群众改造土地。在他的带领下,刘庄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肩挑、车拉、人抬,起岗填沟、拉沙盖碱。有人统计,刘庄人一共搬了200多万土方,如果一方方接连排起来,可以从北京排到广州。
到60年代,刘庄就实现了粮棉的双高产,成为全国最早一批解决温饱的先进村。刘庄的700多块碎地也陆续变成四大方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刘庄人又开河挖渠,修桥建闸,打井架电,硬化渠道,使田间工程配套,为农业稳产高产、优质、低成本打下了基础。
12月4日,工作人员在河南省新乡县刘庄华星药厂工作。这里的工作人员大多是来自刘庄和周边的村民。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改革开放插上腾飞的翅膀
填饱了肚子还要过更好的日子。60年代,刘庄办起了奶牛场;70年代,刘庄开办了机械厂,制造新式农具和农用机械配件,到1978年,刘庄村集体收入已达到126万元,人均集体分配298元,成为“中原首富村”。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令人振奋,但刘庄的路要怎么走,村民们还摸不着头脑。史来贺带领村民用了3年时间学习全会精神,并且和刘庄的实际联系起来。今年已经63岁的刘俊荣仍然清楚地记得当年全村人学习讨论的场景。“整整3年啊,我们每天都学习三中全会精神,讨论刘庄未来要怎么干,我们从公报里总结出来指导刘庄发展的165个字,每个人都背得滚瓜烂熟,到现在张口就能说出来。”刘俊荣说。
改革开放给刘庄指明了方向,也为刘庄的腾飞插上了翅膀。1982年初,刘庄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集体专业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全村集体收入达411万元,比1980年翻了一番;1985年,刘庄看准肌苷市场前景,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华星药厂,一个小村庄开始做起了高科技的生物制药。仅仅5年时间,华星药厂发展了10个分厂,生产几十种原料药和成品药,产品一半以上出口。
到2003年史来贺病逝时,刘庄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9.9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3478万美元,村民已经开始享有住房、入学、医疗、用水等30多项生活福利。
“改革开放给刘庄指明了道路,激发了活力,让我们更加坚定地发展集体经济,走有差别的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刘庄发展的最强动力。”曾任刘庄村党委书记的史世领说。
12月4日,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民张传兰在家中照看孙子。 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乡村振兴再看刘庄
刘庄村61岁的村民张贵忠在华星药厂工作,他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带孙子,节假日全家人一起出去旅游。“我想一直干下去,村里带着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也想为村里多干点事,多出点力。”张贵忠说。
“创业难守业更难,要想守好业,必须创新业。”现任刘庄村党委书记刘名宣说。进入21世纪,刘庄开始向绿色发展转型,2004年主动关掉了每年盈利上千万元的造纸厂,并且投入近6亿元进行环保改造。
为提升创新发展能力,2003年起刘庄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10多家知名科研单位、高校“联姻”,组建了刘庄生物医药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几十项高科技产品。现在,刘庄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肌苷和抗生素、维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
“农业是农村的根本,刘庄的发展不能扔掉农业。”刘名宣说。上世纪80年代起,刘庄的农业生产就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近些年现代化程度更是不断提升,全村1050亩耕地只需要19个人经营管理,粮食亩产稳定在1000公斤以上。
畅想未来,刘名宣信心满满:“从平地改土提高粮棉产量,到改革开放发展集体经济,刘庄一直走在农村发展的前沿,今天刘庄仍然在探索农村更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还看刘庄。”
12月4日,工作人员在河南省新乡县刘庄华星药厂工作。这里的工作人员大多是来自刘庄和周边的村民。 新华社记者朱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