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龙

夏姓的来源(四川夏姓的来源)

时间:2023-10-16 20:25:37 作者:心若向阳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姓氏寻宗》夏姓——历史来源

姓氏渊源

1

出自姒姓

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尧便赐禹以姒为姓。后来,禹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还领兵平定了三苗之乱,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舜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县东),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400多年,共传14代,17王。后因夏帝桀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夏王族便以国为氏,称为夏氏。

2

出自姒姓

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为杞侯。至简公时,被楚国所灭。简公之弟佗(本妫姓)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裔以夏为姓,称夏氏。

3

出自姒姓

以王父字为氏。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传至第16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有夏氏。

4

改赐姓或其他

台湾土著哈也湾氏改姓夏;明时元人齐噜台被赐名夏贵;土家、蒙古、回、满等族有夏姓。

迁徙分布

唐朝之前的夏氏迁移概况:夏氏因得姓很早,故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散居尤为广泛。

夏姓发源于今河南、安徽省境。大致上,秦及秦代以前,夏姓主要在中原生息繁衍,并迁往陕西、山东、安徽、山西、河北等地。如夏征舒传至4世孙夏区夫仕陈(今属河南)为大夫,裔孙夏御寇仕齐(今山东东部)为大夫。秦始皇时尤御医夏无且(大致出自陕西夏氏)。秦汉之际,有代(今河北西北部、山西中部与北部等地)相夏说;安徽夏氏出自随王桀逃至南巢一部分夏王族的后裔。

魏晋南北朝以前,夏姓还主要活跃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中原一带。

夏姓南迁始于汉代,如西汉时有夏黄公,为鄞人(今浙江宁波市);东汉有夏方,为九江人(今属江西[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初步考证:东汉时的九江并非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另有《晋书》列传第五十八记载:“夏方,字文正,会稽永兴人也。”)

唐朝、宋朝及之后的夏氏迁移概况:据各地夏氏谱牒记载[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初步综合百余部家谱考证],主要由浙江迁江西、苏州等地,江西迁湖南、湖北的黄岗与麻城、安徽等地,苏州迁苏北、安徽等地,河南回迁浙江东部,浙东迁广东,湖广(湖南、湖北)迁重庆、四川、陕南,江西、安徽迁福建、台湾,湖北的黄岗与麻城迁河南南部,江苏、重庆、四川迁贵州、云南;山西迁山东、苏北,苏北、四川迁山东,江西、山东迁东北三省。

近二十年夏氏迁移概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交通通讯的飞速发展,夏氏迁移更趋复杂化,突出表现在重庆、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中西部省份的夏氏向东南沿海的广东、上海、浙江、苏南、福建及北京、山东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迁移。

夏姓名人

夏 育:卫国名震遐迩的勇士,据说他力举千钧,能生拔牛尾。

夏无且:在荆轲谋刺秦王之时的侍医,由于以药囊捉荆轲,而名登《史记》的“刺客传”。

夏贺良西汉重平(今河北吴桥南)人。哀帝时,任待诏,谓汉家气运已衰,需改元易号。哀帝采其建议,以建平二年(前5)为太初元将元年,自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借此欺骗人民,企图挽救西汉垂危的统治。不久以“反道惑众”罪,被杀。

夏 勤:东汉人,历仕京宛二县令、零陵(今属湖南)太守、司徒等职,以才干见称。

夏 恭:东汉光武帝时备受人敬仰的学者。依据史籍记载夏恭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易学教授,曾经教授生徒达100余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夏黄公:鄞(今浙江省宁波)人,西汉隐士。曾避秦匿商山中,为“四皓”之一。

夏 瞻:晋代杰出画家,工于人物、神像。其作品被载入《历代名画记》及《图书集成》等书中。

夏 圭: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南宋杰出的画家。早年工人物画,后以山水画著称。并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画风洒脱,糅合李唐、范宽与米芾的画法,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构图多作半边或一角之景,时称“夏半边”。

姓氏寻根——夏姓:一支为大禹后代,另一只出自妫姓

一、来源

据南朝齐王俭编撰的《姓谱》一书记载,夏姓有两支来源:“夏后氏后。周封夏后于杞,其不得封者,以夏为氏。又出妫姓。陈宣公庶子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王父字为氏。”就是说,夏姓有两支来源:一支是夏后(大禹)的后代。周朝封夏禹的后代于杞(今河南杞县),没被封的就姓夏,以地为氏;另一支出自妫(gui)姓,陈国陈宣公的庶子叫子西,字子夏。他的孙子征舒,以他王父的字“夏”为姓。

尧舜禹画像

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的名字叫文命。在他父亲鲧治水失败后,帝尧改用大禹治水。大禹接受了他父亲以围堵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开挖河道,顺流疏导的办法,整整13年,3次路过家门而没敢进去,终于降伏了洪水。然后,他指导百姓发展生产,制定了一些贡赋办法,建立了值得各部落首领称赞和支持的丰功伟绩。所以,帝尧把大禹分封于夏(今禹州市),称夏伯。

大禹治水图

帝尧禅让于帝舜,舜帝临终前,又把帝位禅让给大禹。大禹不愿继位,或是谦虚,想把帝位让给商均,就躲到阳城,就像《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魏王泰《括地志》所说:“禹居洛州阳城者,避商均,非时久居也。”但是,各部落首领并不理乎舜的儿子商均,都去朝拜夏禹,夏禹只得在其封地登天子位,并以所封国号夏建立夏朝。

《括地志》

禹执政10年,在东南巡狩时崩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夏禹生前已将帝位荐授给了益,但益辅佐夏禹时间较短,还没展现出多大才能。因此,各部落首领都不去朝拜益,而去朝拜夏禹的儿子启说:“这才是我们君王啊!”于是,夏启就继承了帝位,称夏后帝启。

大禹塑像

《史记·夏本纪》载:“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后于夏亭。”这一支夏之后,以国为氏,就是最早的夏姓。之后才有西周初年的周武王封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被封的大禹之后称夏后氏,没被封的称夏氏;然后才有帝舜之后被周武王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市),陈宣公的庶子子西字子夏,子夏的孙子征舒以祖字为姓称夏氏。另有少数民族改姓夏等来源。无论是商汤所封的夏之后,或是周武王未封的夏之后,他们以国为氏姓夏,其始祖都是夏禹。

商汤封夏之后于夏亭。古夏亭遗址就在今禹州鸿畅镇的夏寺村,西距鸿畅镇1.5公里,东北距禹州城18公里。《禹州地名志》载,因“村北有报德寺,乃夏侯惇的祠堂,改称夏寺。”该村还有宋仁宗时参知政事(宰相)的夏竦(sǒng)墓葬。

二、郡望

夏姓堂号:平水堂、会稽堂。郡望:会稽郡、谯郡、高阳郡、鲁郡。

夏姓

三、迁徙

夏朝建立以后,虽然不断迁都,但是其活动范围主要在河南各地。夏禹曾迁都山西夏邑,夏桀曾败走南巢(今安徽巢湖北岸),夏姓人会较早的进入山西、安徽、山东。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陈国夏姓异军突起,其影响力日盛。

到了秦汉时期,夏姓人已出现在陕西、河北、浙江、江西及我国西北等地。到了西晋、南北朝时期,夏姓已成浙江望族。隋、唐、五代和宋朝,夏姓人已遍居长江流域,长江三角洲一带夏姓人更多。

禹州瓦店遗址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

比较活跃的是宋朝的夏姓人,当时全国大约有19万夏姓人,占全国人口的0.24%,排在姓氏第76位。当时夏姓人主要集中在江西、山西、河南、浙江这四省,约占当时夏姓总人口的57%,其次是湖北、安徽和陕西,约占当时全国夏姓人的32%,而当时夏姓第一大省江西,就容纳了全国夏姓人的19.5%。

从宋朝到明朝,夏姓人在西北大为减少,似乎集中精力向东南沿海,尤其是向南部播迁。明朝时,夏姓人十分活跃。全国夏姓人已经达到43万人,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0.46%,排名第54大姓。全国夏姓人主要集中于江苏(占35.5%)、浙江(占17.9%)、江西(占15.5%),其次是安徽(占6.2%)、湖北(占5.8%)、四川(占5.3%)、山东(占5%)。清朝时夏姓人的迁徙已同全国大部分姓氏一样,属正常流动。

姓氏寻根——夏姓:一支为大禹后代,另一只出自妫姓

一、来源

据南朝齐王俭编撰的《姓谱》一书记载,夏姓有两支来源:“夏后氏后。周封夏后于杞,其不得封者,以夏为氏。又出妫姓。陈宣公庶子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王父字为氏。”就是说,夏姓有两支来源:一支是夏后(大禹)的后代。周朝封夏禹的后代于杞(今河南杞县),没被封的就姓夏,以地为氏;另一支出自妫(gui)姓,陈国陈宣公的庶子叫子西,字子夏。他的孙子征舒,以他王父的字“夏”为姓。

尧舜禹画像

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的名字叫文命。在他父亲鲧治水失败后,帝尧改用大禹治水。大禹接受了他父亲以围堵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开挖河道,顺流疏导的办法,整整13年,3次路过家门而没敢进去,终于降伏了洪水。然后,他指导百姓发展生产,制定了一些贡赋办法,建立了值得各部落首领称赞和支持的丰功伟绩。所以,帝尧把大禹分封于夏(今禹州市),称夏伯。

大禹治水图

帝尧禅让于帝舜,舜帝临终前,又把帝位禅让给大禹。大禹不愿继位,或是谦虚,想把帝位让给商均,就躲到阳城,就像《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魏王泰《括地志》所说:“禹居洛州阳城者,避商均,非时久居也。”但是,各部落首领并不理乎舜的儿子商均,都去朝拜夏禹,夏禹只得在其封地登天子位,并以所封国号夏建立夏朝。

《括地志》

禹执政10年,在东南巡狩时崩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夏禹生前已将帝位荐授给了益,但益辅佐夏禹时间较短,还没展现出多大才能。因此,各部落首领都不去朝拜益,而去朝拜夏禹的儿子启说:“这才是我们君王啊!”于是,夏启就继承了帝位,称夏后帝启。

大禹塑像

《史记·夏本纪》载:“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后于夏亭。”这一支夏之后,以国为氏,就是最早的夏姓。之后才有西周初年的周武王封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被封的大禹之后称夏后氏,没被封的称夏氏;然后才有帝舜之后被周武王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市),陈宣公的庶子子西字子夏,子夏的孙子征舒以祖字为姓称夏氏。另有少数民族改姓夏等来源。无论是商汤所封的夏之后,或是周武王未封的夏之后,他们以国为氏姓夏,其始祖都是夏禹。

商汤封夏之后于夏亭。古夏亭遗址就在今禹州鸿畅镇的夏寺村,西距鸿畅镇1.5公里,东北距禹州城18公里。《禹州地名志》载,因“村北有报德寺,乃夏侯惇的祠堂,改称夏寺。”该村还有宋仁宗时参知政事(宰相)的夏竦(sǒng)墓葬。

二、郡望

夏姓堂号:平水堂、会稽堂。郡望:会稽郡、谯郡、高阳郡、鲁郡。

夏姓

三、迁徙

夏朝建立以后,虽然不断迁都,但是其活动范围主要在河南各地。夏禹曾迁都山西夏邑,夏桀曾败走南巢(今安徽巢湖北岸),夏姓人会较早的进入山西、安徽、山东。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陈国夏姓异军突起,其影响力日盛。

到了秦汉时期,夏姓人已出现在陕西、河北、浙江、江西及我国西北等地。到了西晋、南北朝时期,夏姓已成浙江望族。隋、唐、五代和宋朝,夏姓人已遍居长江流域,长江三角洲一带夏姓人更多。

禹州瓦店遗址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

比较活跃的是宋朝的夏姓人,当时全国大约有19万夏姓人,占全国人口的0.24%,排在姓氏第76位。当时夏姓人主要集中在江西、山西、河南、浙江这四省,约占当时夏姓总人口的57%,其次是湖北、安徽和陕西,约占当时全国夏姓人的32%,而当时夏姓第一大省江西,就容纳了全国夏姓人的19.5%。

从宋朝到明朝,夏姓人在西北大为减少,似乎集中精力向东南沿海,尤其是向南部播迁。明朝时,夏姓人十分活跃。全国夏姓人已经达到43万人,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0.46%,排名第54大姓。全国夏姓人主要集中于江苏(占35.5%)、浙江(占17.9%)、江西(占15.5%),其次是安徽(占6.2%)、湖北(占5.8%)、四川(占5.3%)、山东(占5%)。清朝时夏姓人的迁徙已同全国大部分姓氏一样,属正常流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