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射手座

戊日是哪一天(2023戊日是哪一天)

时间:2023-10-11 07:27:28 作者:落荒而逃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一进腊月就是年,老话“牛日莫出门,戊日不挖地”:牛日指哪天?

老人常说“进入腊月门,转眼就是年”,一进入腊月,年的脚步也就越来越近,年味儿自然也越来越浓。

年前的风俗讲究很多,有一条风俗最重要的,那就是“牛日莫出门,戊日不挖地”,是啥意思呢?牛日和戊日指的是哪天?

1·腊月的意义和特点

在古代,年底这个月是个重要的祭祀月份。

经过一年的劳作辛苦,田中的庄稼终于收获进仓,该交的都交了,该种下的也种下了,心静了,身体也闲了。

于是人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涉猎,一方面要为过年储备食物,另一方面也要为年终祭祀做足准备,所以腊月最早也叫“猎月”。

汉代《风俗通义》中说:“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年终祭祀的规模很大,通常是从皇上到百姓都会参与,用不同的规格和方式祭祀祖先和神灵。感谢他们在旧年里的照拂,同时也祈求新的一年要继续保佑。

古代的年终祭通常都是在冬至这天,有道是“冬至一阳升”,也就是说此时正值大地阴寒气最重,阳气初升未升之时,自然也是祖先们会乱溜达的时候。

所以古代农历的腊月,也像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一样,是个“晦月”,需要除晦、纳新。以期要把所有的不美好都留在旧的一年里,期待新的一年万事从头,一切如新。

2·“牛日”莫出门

古代人多用干支历纪时,用十天干搭配十二地支纪录年月日时。

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智者又给每个地支都赋予了多重的含义,比如“子”既代表午夜,又代表冬季最冷的子月,还代表“子”日,以及北方、水,还代表属相中的“鼠”等等。

地支“丑”自然也有着多重含义,代表冬季的最后一个月,也代表属相里的“牛”。所以,所谓的“牛日”指的就是丑日,也就是每一个地支为丑的日子。

因为古代民间认为腊月的丑日是“红沙日”,说“出门红沙伴,一去再难还”,认为这种日子出门不吉利,无论求财还是求官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他们还编了顺口溜,说:嫁娶犯红沙,一女嫁三家;造屋遇红沙,百日火烧家。

其实红沙日就是民间说的“破碎星”日,这颗星属阴火,为破耗星,主财帛损耗,还与孤独、劳苦、破裂、是非等相联系,自我毁灭性强、难以修补。所以“人人俱怕”。

因为破碎星属火,红色也为火,所以这种日子就又叫红沙日。而腊月的丑日就是红沙日,不适合出远门。

3·“戊日”不挖地

干支历中,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所谓的“戊日”,首先指的就是天干为“戊”的日子,它们是:戊子、戊寅、戊辰、戊申、戊午、和戊戌,人们又把这六个日子称为“六戊”,或者“六明戊”。

有明戊,就有暗戊,暗戊就是“正羊二犬三在辰,四寅五午六月子,七申九月蛇,十猪冬土腊月牛”,当然这里面的“正二三”指的是月份,“羊犬辰”等指的是和生肖相对应的地支。

在古代,戊日又被称为是土地神的节日,像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都是“社日”,是重要的土地祭日。

相传,这一说法源于汉武帝时期。据说汉武帝在一个月圆之夜,祭祀完后就沉沉地睡去,在梦中他看到了西王母,就问她:

你看这人间不是旱灾就是涝灾,不是过虫就是地动,弄得百姓们苦不堪言,怎么神仙也不管管?

西王母回答说:主要是百姓们太不懂敬重了,戊日这么重要的日子,他们还要挖土耕田,这事儿也太严重了,不罚不行。

晋代《抱朴子》中也说:天地逢戊则迁,出军逢戊则伤,蛇逢戊不进,燕逢戊不衔泥。看,古代这种日子有多可怕。

所以古代人特别注意,这种日子不挖土,不建造,以免招致祸端。

民间年末“牛日不出门,戊日莫挖土”,指的就是腊月的丑日和戊日,尽量不出远门,也不要挖土。

当然这只是古代人的讲究,现代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文化##热门#

一进腊月就是年,老话“牛日莫出门,戊日不挖地”:牛日指哪天?

老人常说“进入腊月门,转眼就是年”,一进入腊月,年的脚步也就越来越近,年味儿自然也越来越浓。

年前的风俗讲究很多,有一条风俗最重要的,那就是“牛日莫出门,戊日不挖地”,是啥意思呢?牛日和戊日指的是哪天?

1·腊月的意义和特点

在古代,年底这个月是个重要的祭祀月份。

经过一年的劳作辛苦,田中的庄稼终于收获进仓,该交的都交了,该种下的也种下了,心静了,身体也闲了。

于是人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涉猎,一方面要为过年储备食物,另一方面也要为年终祭祀做足准备,所以腊月最早也叫“猎月”。

汉代《风俗通义》中说:“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年终祭祀的规模很大,通常是从皇上到百姓都会参与,用不同的规格和方式祭祀祖先和神灵。感谢他们在旧年里的照拂,同时也祈求新的一年要继续保佑。

古代的年终祭通常都是在冬至这天,有道是“冬至一阳升”,也就是说此时正值大地阴寒气最重,阳气初升未升之时,自然也是祖先们会乱溜达的时候。

所以古代农历的腊月,也像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一样,是个“晦月”,需要除晦、纳新。以期要把所有的不美好都留在旧的一年里,期待新的一年万事从头,一切如新。

2·“牛日”莫出门

古代人多用干支历纪时,用十天干搭配十二地支纪录年月日时。

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智者又给每个地支都赋予了多重的含义,比如“子”既代表午夜,又代表冬季最冷的子月,还代表“子”日,以及北方、水,还代表属相中的“鼠”等等。

地支“丑”自然也有着多重含义,代表冬季的最后一个月,也代表属相里的“牛”。所以,所谓的“牛日”指的就是丑日,也就是每一个地支为丑的日子。

因为古代民间认为腊月的丑日是“红沙日”,说“出门红沙伴,一去再难还”,认为这种日子出门不吉利,无论求财还是求官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他们还编了顺口溜,说:嫁娶犯红沙,一女嫁三家;造屋遇红沙,百日火烧家。

其实红沙日就是民间说的“破碎星”日,这颗星属阴火,为破耗星,主财帛损耗,还与孤独、劳苦、破裂、是非等相联系,自我毁灭性强、难以修补。所以“人人俱怕”。

因为破碎星属火,红色也为火,所以这种日子就又叫红沙日。而腊月的丑日就是红沙日,不适合出远门。

3·“戊日”不挖地

干支历中,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所谓的“戊日”,首先指的就是天干为“戊”的日子,它们是:戊子、戊寅、戊辰、戊申、戊午、和戊戌,人们又把这六个日子称为“六戊”,或者“六明戊”。

有明戊,就有暗戊,暗戊就是“正羊二犬三在辰,四寅五午六月子,七申九月蛇,十猪冬土腊月牛”,当然这里面的“正二三”指的是月份,“羊犬辰”等指的是和生肖相对应的地支。

在古代,戊日又被称为是土地神的节日,像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都是“社日”,是重要的土地祭日。

相传,这一说法源于汉武帝时期。据说汉武帝在一个月圆之夜,祭祀完后就沉沉地睡去,在梦中他看到了西王母,就问她:

你看这人间不是旱灾就是涝灾,不是过虫就是地动,弄得百姓们苦不堪言,怎么神仙也不管管?

西王母回答说:主要是百姓们太不懂敬重了,戊日这么重要的日子,他们还要挖土耕田,这事儿也太严重了,不罚不行。

晋代《抱朴子》中也说:天地逢戊则迁,出军逢戊则伤,蛇逢戊不进,燕逢戊不衔泥。看,古代这种日子有多可怕。

所以古代人特别注意,这种日子不挖土,不建造,以免招致祸端。

民间年末“牛日不出门,戊日莫挖土”,指的就是腊月的丑日和戊日,尽量不出远门,也不要挖土。

当然这只是古代人的讲究,现代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文化##热门#

新坟不过社2018哪一天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新坟不过社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习俗,由来已久,虽然时代在发展,但是很多以往的习俗还是要遵守。那么,新坟不过社2018哪一天?2018年新坟不过社是哪天?

新坟不过社2018哪一天

“新坟不过社”,指的是“春社”,也就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2018年03月17日星期六是第五个戊日,也就是今年的“春社日”。

新坟不过社的寓意

为什么“新坟不过社”,据说去世未久的人刚到阴曹地府举目无亲,孤独无依,势单力薄。阳世亲人捎去的祭品总会被别的野鬼抢夺。而社前是冥界的法定的接收日,此时给新亡的人所捎去的祭品才能悉数收取。

什么叫“新坟不过社”

什么叫“新坟不过社”,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在春社前给新坟扫墓挂青,而不能到清明节与老坟一同祭祀:

一般祭祖多在三月清明和七月半鬼节,尤其是清明扫墓挂青,我国大部份地区都有此习俗。意在缅怀祖宗和先人,给他们献上祭品。而对于去世未久的人来说,则认为他们刚到阴曹地府举目无亲,孤独无依,势单力薄。阳世亲人捎去的祭品总会被别的野鬼抢夺。据说社前是冥界的法定的接收日,在这段法定的时间,给新亡的人所捎去的祭品,新亡人才能悉数收取。

新坟不过社的来源

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社神,相传为古代共工氏之子,名曰后土,掌土地与农业之事。其俗起于先秦。

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2023立秋时间,立秋习俗和诗词,快来了解吧

#暑期创作大赛#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夏云英《立秋》

2023年8月8日2:22:41,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之立秋。立秋是秋天的开始吗?立秋有哪些有趣的习俗呢?快来书果星球儿童阅读馆,了解更多吧!

01 立秋节气是什么意思?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还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那么,立秋是秋天的开始吗?

气象学上将连续5天日均气温在22摄氏度以下,作为秋天真正开始的标志,以这样的标准来看,中国很少有地区能在立秋这天真的进入秋季。

“立秋”虽然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却并不意味着马上天儿就凉了,这个处在中伏和末伏之间的节气,常常会带来热气腾腾的“秋老虎”,提醒着人们炎热的天气“余威”还在。

02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

总说叶落知秋,但更多时候,秋的到来,是从一阵凉风开始的。盛夏闷热无风的光景终于要告一段落,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二候白露降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时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蝉生于暑,至秋凉后,阴气迫近,蝉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感知离别将近的暮蝉,发声困难,一日不如一日,因而鸣叫得更加响亮、凄切。

03 立秋习俗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立秋预示着收获,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气之一。从官方到民间都对这一节气非常重视,流传着许多有趣的习俗。

祭祀

在周朝时,立秋这天,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昊、蓐收的仪式。汉代仍承此俗。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

宋代的时候,每年立秋,皇宫里都要在殿内移栽梧桐树,等计算的立秋时辰到了,史官还要报一声:“秋来了!” 如果梧桐树能应声落下几片叶子,则会被认为是吉兆,有报秋的意思。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

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

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

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

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

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贴秋膘

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有个“悬秤称人”的习俗,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

古时人们认为夏季天气闷热,容易食欲不佳。进食少了体重自然就会下降,还把这种情况称为“苦夏”。为了弥补体重上的损失,各种高热量、高蛋白的菜肴,立秋时就纷纷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啃秋

立春时“咬春”,立秋时便“啃秋”。

啃秋,又称咬秋。即立秋日吃瓜。当“立秋”来临,大大地啃上一口西瓜或香瓜,寓意啃去余夏暑气,啃下“秋老虎”,迎接凉爽的秋季。人们在田野上席地而坐、大快朵颐也是对丰收喜悦的最好表达。

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

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05 立秋诗词

在浪漫的秋日里,古时候的诗人们自然也不会忘记用诗句记录下来,这些优美而又充满智慧的诗词,快来读一读吧~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一叶落》

唐·白居易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宋·杨万里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

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

你还知道些哪些关于立秋的习俗或者诗词?欢迎评论分享~更多儿童阅读内容请关注书果星球,让孩子悦读越优秀!

如果你想开一家社区儿童阅读馆、儿童书店,欢迎私信我们,【免费获取】加盟资料!

跟着“水灵龙” 逛古韵中轴

在鼓楼前听老北京吆喝声,在万春亭一览中轴全貌,在万宁桥听北京城营城建都规划……如今,这些场景依托AR数字技术得以再现。日前,西城区文旅局携手北京河图组织实施的“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项目正式发布,市民、游客在小神兽“水灵龙”的引导下,可以打开时空穿越之门,在历史与当下间游走。

数字中轴

西城3点位上线数字体验

8月7日,北京市西城区文旅局携手北京河图组织实施的“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项目正式发布上线,同步公布此前开展的项目IP形象——助力中轴线申遗“北京中轴线上的镇水小神兽”卡通形象征名活动的定名结果为“水灵龙”。

项目首发上线鼓楼前、万宁桥、万春亭等3个打卡体验点。除万宁桥打卡点正在开展环境整治工程完工后才能体验外,即日起,市民、游客们即可下载“灵图游”APP,在小神兽“水灵龙”的引导下,在地体验虚拟与现实结合,历史与当下辉映的数字中轴新景观,沉浸式领略增强现实数字文化场景,感受“活”起来的中轴线文化。

只需打开手机,公众就能穿越时空之门,在历史与当下间游走。在鼓楼前,逛沙燕风筝、京式旗袍等非遗摊位,听老北京吆喝声、钟鼓楼报时声,感受中轴线后市热闹的商业氛围;在万春亭,一览中轴全貌,看中轴线数字国风画卷,了解中轴线相关14处遗产点。在万宁桥,市民、游客将和小神兽“水灵龙”一起回到它的诞生地,听刘秉忠讲中轴线基点的设计和北京城营城建都的规划,在澄清上闸体验开闸放水,了解中轴线与大运河唯一交汇处的历史故事和特殊意义。

首次亮相的“万象中轴”项目包括“预见中轴——数字文化探访线”和“再现中轴——数字时空博物馆”两个功能模块。“预见中轴”主要是依托河图的大规模3D地图构建、高精度空间计算等技术能力,在线下真实的物理空间叠加虚拟数字内容,对中轴线历史场景和灭失的文物建筑进行数字重现,并嵌入数字展陈、沉浸式体验和虚拟互动等多种效果,构筑线下增强现实体验。“再现中轴”将提供线上体验,具有数字藏品的收藏、展示功能,通过收集线验的场景素材,将中轴线文化“带回家”,离开现场也能了解相关中轴线知识点、小故事。未来,结合项目可持续社会化运营,还将开发建设“印象中轴——数字记忆分享厅”功能模块,打造线上与线下互动的中轴线文化传播分享平台。

鼓楼前:曾是老北京繁华商业街区

长达7.8公里的中轴线是北京城的筋脉和脊梁,整座城市几乎是在这条中轴线的基础上生长壮大起来的。一代代的北京人心目中总有个“东四、西单、鼓楼前”的记忆。鼓楼跟前的这条大街是北京城里屈指可数的商业区。如今在小神兽“水灵龙”的引导下,可见旗幌招摇翻飞交错,叫卖声不绝于耳。

元大都营建之际,刘秉忠按照《周礼·考工记》中的匠人篇所记载的周代王城来规划新都,其中“面朝后市”意为都城南部为皇宫官署,北部为市场和商业街。钟鼓楼所在的后门大街恰好属于都城中的“后市”区,历来便是京城富庶繁华的所在。清代学者震钧的《天咫偶闻》也说:“地安门外大街,最为骈阗,北至鼓楼,凡二里余,每日中为市,攘往熙来,无物不有。”

《燕京访古录》载:“燕京有四大水镇,积水潭即其中之一。在元时即为水运终点码头。有很多的官船与民船,运来南方等地的商品。舳舻蔽水,盛况空前。附近的地安门、鼓楼大街,在当时就成了繁华的商业市场。”南北货运物流在此交会往来,一艘艘漕船带来了物资也带来了商机,店铺沿水林立,达官显贵王公富豪自然也趋之若鹜,久而久之,东富西贵的格局就在后门大街两翼生根延展开来。

从鼓楼到地安门这条不到二里长的大街,在清末时期曾涌现出一百多家店铺,涵括七八十个行业,古玩铺、绸缎庄、珠宝店和酒楼饭庄不一而足,其繁盛程度可想而知。

以上这些店铺字号在今日绝大多数已经看不到了,不过这条街上今天依然能看到几处颇具烟火气的历史景观。比如在地安门外大街路东有一家新华书店,其建筑是中西合璧式的砖混结构二层楼房,这家书店的前身是时期的为宝书局。为宝二字取《大学》“惟善以为宝”之意。店内专营书籍文具,名为书局其实更像一家文化用品商店。现在书店里开辟了老北京书籍专柜,成为一家颇有特色的书店,也是此地一处著名的文化地标。

由此往北马路西侧是著名的火德真君庙。火德真君庙俗称“火神庙”,始建于唐代,元代重修,明清屡有增建。每年阴历八月上戊日是火神生辰,这天庙内香火尤盛,民众纷纷燃香祝祷,祈求火神爷保佑平安,直到今天依然人气不减。

火神庙往北是昔日曾经风光无限的地安门百货商场,是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营业的一家老牌商铺,到上世纪末逐渐成为北京数一数二的大型百货商场,经营上万种商品,包括生活百货、纺织品、服装鞋帽、黄金首饰、日用家电等,是整个地安门外大街和什刹海地区最有人气的商业地标。地安门百货商场在前几年已完成升级改建,由五层改为两层仿古建筑,与马路对面的东来顺等店铺的中式建筑造型相得益彰。

近年来,西城区持续完善地外大街业态调整,将逐步实现亮相经营。经过沿街立面的局部“削层、退台”改造,商场已经亮出古朴的外立面。这里也将成为与烟袋斜街一样的文化打卡地标,邀市民与游客感受老北京文化魅力。

万宁桥:元代大运河漕运的北端点

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在鼓楼前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桥。站在桥上向西望去,什刹海的碧波垂柳就在眼前。老北京会自豪地告诉你,这是万宁桥,也叫后门桥,始建于元代的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是元代大运河漕运的北端点。

万宁桥开始时为木桥,后改为单孔石桥,处于地安门大街中央。由于与前门南北相对,京城百姓俗称地安门为后门,因而此桥也叫后门桥。

元代建都北京后,为解决漕运,在郭守敬的指挥下,引昌平白浮泉水入城,修建了通惠河,由南方沿大运河北上的漕运船只,经通惠河可直入大都城内的积水潭。而后门桥是积水潭的入口,漕船进积水潭必须从桥下经过。由于交通便利,又毗邻皇城,加之景色不逊江南,因此,当时后门桥附近商肆画舫云集,丝竹悦耳,酒香醉人,一派繁华景象。

明清后期,后门桥是北京南北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但随着时间推移,后门桥河道逐渐淤塞、废弃,桥东西两侧原河道上增加了许多建筑物,桥身下半部已被埋入地下,如今斑驳古老的桥栏安静地卧在地安门大街旁,栏上雕刻的花纹依稀可见。

2000年,后门桥进行了大规模修整,再现了小桥流水的景观。此次修复,最可喜的是挖出了被埋多年的镇水神兽。桥边四只镇水兽姿态不一,桥东两只爬在岸沿上,伸头成伏岸望水的姿势,有通过桥孔望水势的寓意;桥西两只则是用有吸盘的爪紧贴岸墙,身体的一侧挂在岸沿外,大有了解水势、保一方水运平安之意。

关于桥下的镇水兽也有一段不可追寻的传说。据说,后门桥的桥台下刻着“北京”二字,如果桥下的水没过这两个字,北京就会被洪水淹没。在神兽没来之前,北京到处都是洪水,怪物遍布,臭气熏天。一天,空中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如同海啸一般。忽然,天崩地裂,两道白光带着神兽从天而降。神兽连施法力,所到之处,万物臣服。几日后,洪水退去,妖兽散尽,大地露出了肥沃的土壤。此后神兽留了下来,蹲守在后门桥,保住北京安宁。

如今,万宁桥成为了什刹海地区一道历史韵味独具的风景。今年以来,西城区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按照“一轴(中轴线地外大街)两翼(南锣街区和什刹海街区)三节点(鼓楼、万宁桥和地安门)”的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地外大街整体空间品质。万宁桥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将拆除挂在万宁桥身上的多余管线。通过对桥体紧邻四角雁翅、滨水岸线、景观绿化等进行适当调整,强化中轴线在万宁桥节点的空间统领作用,优化周边区域设施秩序,形成中轴线上文物保护、文化展示、文化探访的高品质空间节点。

万春亭:京城揽胜第一处

景山公园同钟鼓楼一样,坐落于北京南北中轴线上。自鼓楼二层走廊俯瞰京城之时,最为惹眼的莫过于中轴线之脊——景山公园的万春亭。万春亭作为中轴线最高点,观景视角必然是绝佳的。

景山为元、明、清三代御园,有800年的历史,是元明清三代都城中轴线上的中心。它在紫禁城的北边,是紫禁城的陪衬建筑。古代建筑讲风水,要前水后山,没有山水也要人工造山水,景山就是人工造成的山。据史书记载,景山高度为14.7丈,按1清尺等于0.32米计为47.04米,是明清北京城的最高点。在600多年前的元代,这里还只是一个低矮的小土丘。明代修建紫禁城时,小土丘成了堆放煤炭的地方,于是便有了“煤山”的俗称。明永乐年间,开挖故宫护城河时,泥土全部堆积于此,小土丘终成大山,于是又有了“万岁山”的威名。“景山”之名是清初由顺治帝确立的,“景”是高大的意思,景字由日和京组成,“京”上之“日”即皇帝天子。那时景山还是只有山,没有亭,到了乾隆年间才在景山的山峰上建了五座观景亭,使景山的景致更美好。

从景山万春亭向南俯瞰故宫,令人震撼的金色屋顶群,便是北京最广为人知的第五立面景观。清晰的城廓、宏大的宫殿群、严整的南北轴线、有机的水系、起伏的城市天际线……登高眺望,目力所及之处,优美而富于观赏价值的城市视觉景观成为了北京的一张名片。近年来,西城区以景观眺望为抓手,加强整体建筑高度、体量控制与建筑屋顶精细化引导,进而保护好“胡同——四合院”组成的传统城市肌理及平缓开阔的天际线,烘托老城空间形态的整体价值。

踏上景山公园万春亭俯瞰宏伟壮丽的京城美景。南望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北眺与中轴线一脉相承的钟鼓楼,并隐约可见被人们戏称为“大钉子”的奥运塔,西观同是皇家御苑北海的白塔和作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的地标性建筑,长安街上的璀璨明珠——国家大剧院,东望精巧美妙的故宫角楼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正是“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

在万春亭的观景平台上,两个铜制圆盘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南侧圆盘写着“北京城中心点”,北侧写着“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不少好奇的游客邀同伴站上圆盘拍照。如今,以中轴线申遗保护带动重点文物、历史建筑腾退,强化文物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成为北京老城保护的重要路径。2011年,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2012年,其被列入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申遗预备名单》。今年8月7日,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将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十余年的申遗路上,北京中轴线这一古都脊梁,壮美再现。

来源:北京西城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