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痣相命理

江氏(江氏家谱字辈)

时间:2023-10-11 04:31:19 作者:简单的爱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大谱师:大清国首富江春的家谱

  安徽歙县《歙北江村济阳族谱》十卷首一卷,江维椿、江承东、江光祖总修,清钞本,十册    《歙东竦源济阳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江维椿、江承东、江光祖总修,十九年木活字本,十册    大清国的首富,既不是和坤,也不是胡雪岩,而应该是比和坤年长30岁,又与胡雪岩同里的扬州盐商,徽州府歙县江村人,姓江名春字颖长号鹤亭的是也。    乾隆爷下江南,前后共有六次之多,而每一次均由江春来筹划张罗接待,即后世所谓的“江春大接驾”。皇帝南巡,那是何等的排场。乾隆《初游上方寺》的诗句中有注云“万姓随马足趋瞻”,当时场面可见一斑。场面越大,花钱越多,仅乾隆四十五年(1780)、四十九年(1784)两次南巡,江春就各捐白银百万两。若非他财大气粗,又如何受了乾隆爷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五而六的折腾。又因江春“一夜造白塔”,连乾隆皇帝也有“盐商之财力伟哉”的语句来赞叹江春的富可敌国。(徐珂《清稗类钞·园林类》记:“高宗幸大虹园,至一处,顾左右曰:‘此处颇似南海之琼岛春荫,惜无塔耳’!江闻之,亟以万金贿近侍,图塔状。既得图,乃鸠工庀材,一夜而成。次日,高宗又幸园,见塔巍然,大异之,以为伪也。即之,果砖石所成,询知其故,叹曰:‘盐商之财力伟哉!’”)    时谓江春“以布衣上交天子”“同业中无不以为至荣焉”,是清乾隆年间扬州徽商的代表人物。以至于近时凡有关徽商的着作,无不涉及到他,《天一阁文丛》第七、八两辑就连载了郑伟章《扬州徽商江春及其受命为四库馆征书考述》的长文。    江春家族的家谱,名为《歙北江村济阳族谱》,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刻本,江春是此谱的倡修者之一。据《中国家谱综合目录》载,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藏一部,作“十卷”“江淮椿等修”,缺了二卷,存八卷八册。又据《中国家谱总目》载录,安徽黄山博物馆亦藏一部,作“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江维椿等修”,缺卷六,存九册。徽州地区博物馆所题着者名字“江淮椿”应是“江维椿”之误。本来我还有些怀疑这两家博物馆为同一家的先后两个名称,但着录不同,想来并非如此了。    我所藏者,是十九年(1930)据乾隆四十二年刻本原样用木活字摆印,只是版心的名称,已改作《歙东竦源济阳宗谱》,而封面作“济阳宗谱”,其他一样没变,仍是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十册。    是谱入藏,我在《徽州访谱》一文中提到过,说是从歙县的谭公家里花了2000元买了四个纸箱的家谱,里面有好几部《济阳宗谱》:“接下来的一部还是《济阳宗谱》,不过是十九年的木活字本,主要为歙县一支。是谱有两个版本,分四册本和十册本,四册本我有一部,而此为十册本,也是残本,竟然有三个首册,原来也是四部相同版本的谱合在一起,共计二十一册,真是莫名其妙,为何相同版本的谱都会集中在一起?可惜最多也只能凑上六册。忽然记起半个月前曾有谱友跟我联系,说在绩溪看到这一部没有第一册的九本谱,品相很好,只是少了一个首册,因为要价也高,没有敢要。看着这三册谱头,赶紧给谱友通电话,他答应马上赶过去看。真正是无巧不成书,放下电话,谭公的电话就来了,说他现在刚好看到有九册《济阳》,要我看看上次他卖给我的四纸箱残谱中有没有这第一册,在电话里,还嘟囔了几句,说好像看到过的。我明确告诉他确实在,他大喜,说好好好,我帮你把这九册买下来,他只要二千元。”    这部家谱是据乾隆本原样翻印,内容一模一样,那么为何要把《歙北江村济阳族谱》改为《歙东竦源济阳宗谱》呢?    本谱的最末一页,有《竦源补跋》一篇,落款为“十九年国历六月日竦源新谱编辑人偕同志谨志”,涉及改谱名的由来。此跋极有意思,故录全文如下:    “客有问于予曰:‘此谱乃《歙北江村济阳族谱》,更其名曰《歙东竦源济阳族谱》,有此理乎?’予曰:‘无此理也。江村老谱修于满清乾隆,起于乙亥(二十年,1755),讫于丁酉(四十二年,1777),前后阅二十三载而告成。就所修之地以江村命名,诚属允当。竦源固江村季派所出,今日实行翻印,明明依样葫芦,今日擅行改名,明明张冠李戴。问经手者何故翻印,则答以老谱经久残缺,不翻印则朽蠢难除。问经手者何故改名,则答以新谱单独办成,不改名则资材枉费。此言有理与否,不值置辩。’客乃喟然叹,憬然悟,与予姗然笑。所幸竦源迷途未远,继事多材理,至本派祖考生人,招予勃助编辑竦源新谱,根据江村老谱,一切文苑世系,凡老谱中之可因者因之,之可简者简之,求合于修谱之普通理而折衷于至当。另黄帝及玄仲编一古系,补江村老谱之阙,开竦源新谱之源。予修谱已阅数家,誓不作落落因人之事,后日如复有问翻印、问改名之客来,原据实告之,予与诸同志不负责也。附跋数言于老谱之后,以志原因。”    那是说,有从歙北江村分迁到歙东竦源的一支,在十九年修自己本支家谱时,因为乾隆老谱“经久残缺,不翻印则朽蠢难除也”,乘机重印了一遍,但如果不把谱名改一下,这花的银子岂不如同丢到了水里?    看看歙县的由来。    自少典历八世而生伯益,名柏翳。尧时为典虞之官,舜使佐禹治水,有大功德于民,赐姓赢氏,即大费也。生三子,封其季子玄仲于江国,后裔因以国为姓。此受姓之始。江国地处陈留考城围城。其地为济阳郡。    传一百零七世至汝刚,字君毅,小字细四,浙江开化县人,宋天圣八年(1030)进士,初受同安尉,历判歙州军事,廉明着绩,以德诚民,州人爱戴。因家橙子培。又名橙里,为迁歙一世祖。生三子:峄(一名大康,字东阳)、岌(一名大有)、岩(一名大宁,字令言,业儒),析为三支。    《歙北江村济阳族谱》即专叙此三个支派。    其中三房岩公,赘娶歙东牌头毕氏,由江村而徙居牌头。至十七世积元,迁竦源。积元,原名积员,一名元,业儒,洁身自好,赘娶绩源八都柽树下,徙居之。后因祖坟被邻近魃葬一穴,公以税据呈官请勘,受刑争执,划界完全。歙、绩虽属毗连,终恐路远难以照应,万历乙巳(三十三年,1605)复由择川回迁邑东余家村,从竦岭开辟源流,更名其地曰“竦源”。《歙东竦源济阳族谱》即为积元支下于十九年分修,四卷首一卷,四册。我亦藏一部。    谱中载主修为江正宏、江良瀚、江禄炽三人,而实际主笔纂修的,是外姓的曹诚瑾,字怀之,号公周,宣统己酉(元年,1909)科拔贡。江禄贤在《修成族谱序》中曾提到“敦请曹怀之君主裁,派下诸人分科任事”。我疑《竦源补跋》即为其所撰。盖“予修谱已阅数家,誓不作落落因人之事,后日如复有问翻印、问改名之客来,原据实告之,予与诸同志不负责也”之句,颇合其身份。而且他在四卷本的《凡例》中也有意说到:“系出济阳,乾隆老谱设局于歙北江村,疏修汝刚公子峄、岌、岩三派,定其名曰《歙北江村济阳宗谱》。是谱专修岩公派下迁居竦源一支,定其名曰《歙东竦源济阳宗谱》。”    江春没有子嗣(只有一女,适稠墅汪义),后来家道也逐渐败落,最后沦落到他自己参与倡修的《歙北江村济阳族谱》,在他的身后,也变成了《歙东竦源济阳宗谱》,这是他所万万没有想到的,呜呼哀哉。    十卷本的《歙东竦源济阳宗谱》,《中国家谱总目》不载,而据我所知,除了我所藏的这一部全本及三部残本外, 2009年 7月 天津的“今古斋第十九期大人收藏拍卖会”曾上拍一部,云“清乾隆木活字摆印本”,显然是书商把本谱中最末的《竦源补跋》撕去而以本子充乾隆本。因为乾隆本是刻本,而此却是木活字本,非所印不可。    另外,黄山书友也有一部,云:“是谱世系清析,名下注明迁徙、表字、别字、谥典、生殁、妻室,女、妇有淑德者亦书之。所书皆确有考。是谱文字资料丰富,卷九、卷十两厚册,所列传记、序文、德政,显见千百年来从政爱民,居家重视家田水利,读书兴教,和睦乡里。是研究徽州氏族之重要史料。”    还有余姚书商老符也曾有过一部 ,2009年8月我还在他家看到过,是他数年前从黄山购得,只是现在也已重返黄山售出,不详在何人手上。    除此以外,我还藏一部据乾隆本《歙北江村济阳族谱》重抄的写本一部,抄写较工,谱名仍为《歙北江村济阳族谱》(由此推知据乾隆本重抄),应是清末的本子,还是毛边装。未经裁切,亦为十册。

  江春世系(右为清抄本)    家谱中,记载江春事迹可谓丰矣。仅世系中,就记载了他四次接驾的事。这是因为乾隆帝的后两次下江南,在乾隆四十五年和四十九年,是在修家谱之后,没有赶上。    看看家谱世系中是如何记载的:    “乾隆十六年(1751)春,恭迎圣驾巡幸江南,蒙恩加顶带一级,赐御书、筵宴克食、貂缎、荷包、烟壶等件。本年十一月赴京祝皇太后万寿,蒙恩赐貂缎等件。    “二十二年(1757)春,圣驾重幸江南,蒙恩赐筵宴,并珊瑚、朝珠、貂缎、荷包、烟壶、藏香等件。三月十四日于金山御舟奏对称旨,亲解御佩金丝荷包,面赐佩带,钦赐内各府奉宸苑卿,诰授资政大夫。    “二十六(1761)年十一月赴京祝皇太后万寿,蒙恩赐貂缎等件。    “二十七(1762)年春,圣驾三幸江南,蒙恩赐筵宴克食、玉器、貂缎、荷包、烟壶、藏香等件。    “三十年(1765)春,圣驾四幸江南,蒙恩赐筵宴克食、貂缎、荷包、烟壶等件,并特赐御书‘怡性堂’匾额,玉如意一柄。本年八月特旨授承宣布政使加三级,诰授光禄大夫,赠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如其官。”    除了这四次接驾以外,还有就是跑到天津去恭迎圣驾巡幸山东:    “三十六年(1771)春,赴天津恭迎圣驾巡幸山东,蒙恩赐筵宴、貂缎等件。十一月赴京祝皇太后万寿,蒙恩赐筵宴、貂缎等件。    “四十一年(1776)春,赴天津恭迎圣驾巡幸山东,蒙恩赐筵宴、貂缎等件。着有《随月读书楼诗文》各书集。”    看得出来,江春特招乾隆爷和皇太后的喜爱。据说他这人除了有钱外,还很有才气,连乾隆爷都说“江广达(广达,是江春行盐旗号)人老成,可与咨商”“诚荩有长才”。又会作诗,阮元说他“善属文,尤长于诗,与程编修梦星齐名”,着有《随月读书楼诗集》《黄海游录》《水南花墅吟稿》等,加上身长而体丰颐,又留了一把大胡子,如美髯公转世,简直帅呆了。    大才子袁枚都说他“长身玉立,角犀丰盈”。怡性老人阮元羡慕地说:“公伟岸丰颐,美须髯,喜吟咏,广结纳,主持淮南风雅。”还有《扬州画舫录》的作者李斗,也说他:“体貌丰泽,美须髯,为人含养圭角,风格高迈,遇事识大体。”    这样的人不牛,还有谁能更牛?(《名人家谱摭谈》,励双杰)

关注“大谱师”微信公众号,或添加小编微信“MyFamilybook”,欢迎了解更多

周恩来童年求学记

1898年,周恩来出生于江苏淮安一个书香门第。据《周氏家训》记载,周家规定男孩“五岁入家塾,习颜体”,即周家5岁男童要被送进家塾馆读书,并学习写颜体。周恩来12岁离家前,曾先后在淮安驸马巷周家塾馆、清河十里长街以北的万家塾馆、十里长街南侧陈家花园塾馆以及宝应水巷口陈家、淮安东岳庙龚家五个地方读书。

教学有方的周家塾馆

周家世居浙江绍兴,直到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周恩来的曾祖父周光勳、叔曾祖父周光焘以260两白银在淮安府山阳县驸马巷购得一套老宅后,周家便在淮安定居下来。

周家买下驸马巷房子后,很快又在淮安城东门外的夏庄买下墓地,同时在新居内沿东边驸马巷一侧辟出三间房子作为家塾馆。

按《周氏家训》男童5岁入家塾的规定,周恩来应在1903年春节后到家塾馆就读。周恩来在周家塾馆主要学习“三、百、千、千”等启蒙书籍,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当时无论年龄大小,学生都在一个教室念书,周恩来也听了那些年长学生学习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书,从而拓宽了知识面。

周家塾馆教学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即把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作为蒙童的教学内容之一,文中“出污泥而不染”的名句是学生必学的内容。

周恩来在周家塾馆读了一年后,就随父母去了清河县,到外祖父家万家塾馆寄读。

迁居入读万家塾馆

周恩来为何要到离家30余华里外的清河县清江浦外祖父家读书呢?实际上,早在周恩来出生时,周家就已败落,平日靠在外做事的叔伯们资助维持生活。如果没能及时得到资助,他们便典当衣物糊口。

1904年春节,周恩来生母万氏(万冬儿)偕同丈夫周贻能和周恩来、周恩溥两兄弟回娘家拜年。他们在清江浦十里长街逛街时,经不住卖彩票的人摇唇鼓舌,周恩来的父亲和十八舅万立合伙花一块大洋买了一张彩票。没想到的是,秋后公布中彩号码时,这张彩票竟中得头奖,奖金是一万块大洋。这是笔不小的数目,当时足以养活一两代人。

因为彩票是两人合买,奖金由两家平分,各得五千块。万氏和丈夫一道乘轮船去汉口领取奖金后,就给自己买了件豹皮大衣,还买了一台当时很时髦的留音机器(留声机)。回到淮安后,她又将周家朝东的大门外往南至响铺街(今镇淮楼西路)的一段街道铺上砖头,以便人们出行。

周家中奖的消息一传出,便有债主上门讨债,热心公益的人前来讨要赞助,连原来的丫环、乳母、轿夫等也上门讨喜钱。可以说,彩票中奖使周家成了花钱的“无底洞”。万氏与丈夫商量后决定,回清江浦娘家生活,以避是非。

就这样,周恩来和两个弟弟随父母(包括嗣母陈氏、乳母)一起来到清江浦万公馆。据淮安周恩来故居收藏,由周恩来外祖父万青选的嫡曾孙万寿徵于1982年6月14日签字负责的一份笔录记载:“周总理全家迁居淮阴是1904年,也就是我出生的那一年。当时我祖父万立钟(周恩来六舅)因到板浦盐场做事,我们六房头的一部分人要从淮阴搬去板浦。因为总理全家迁淮阴准备房子,我们搬家到板浦推迟了几天。”

周恩来一家迁居清江浦后,周恩来、周恩溥就进了万公馆的家塾馆读书。

自家开办的陈家花园塾馆

周恩来在万家塾馆读书时,由于教书先生是位落第秀才,梦想着通过考试出人头地,因此一门心思忙自己的学业,教书不过是获酬应付之举。他在课堂上仍教授“三、百、千、千”这些孩童启蒙书籍,而周恩来对这些早能倒背如流,每天在教室里无法安坐。

万般无奈的周恩来最后同教书先生作了“君子协定”:他每天准时到校,然后到外祖父书房看书,放学时和其他同学一道回家。不过,此事还是被嗣母陈氏发觉,陈氏认为这样的先生岂不是误人子弟。

万家是名门望族,万府大院人多嘴杂,万氏回娘家久住后,难免和家人发生矛盾,连幼小的周恩来也曾无端地受到委屈。基于先生的无心教书和在万府生活的不愉快,万氏和陈氏一同商量,决定买下坐落在十里长街之南陈家花园的14间房子,作为周家在清江浦的临时寓所,并亲自请教书先生开办了自家的家塾馆。

两位母亲雇请的先生不仅学问好,而且能因材施教。在陈家花园塾馆,周恩来不仅文化知识大有长进,还苦练书法。据周恩来在陈家花园塾馆的同学、表妹万怀芝回忆:“我当时还在写描红大字时,七哥(周恩来)就能悬肘写字了。”

不料,周恩来一家在陈家花园生活不久,万氏因操劳过度,忧劳成疾,一病不起。万氏得的是肺结核,因当时无法治好此病,又延宕医治,不幸在1908年夏天去世。周贻能在外谋生,未能及时赶回见最后一面,加之周恩来的外祖母万张氏对丧葬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导致周贻能根本无法安葬其妻,只好将万氏灵柩暂厝在尼姑庵。直到1935年,周贻能才将妻子的灵柩从清江浦水运至淮安,归葬于淮安东门外的夏庄周家茔地。

周恩来对这件事刻骨铭心,这在他的留日日记中有明确记述。

陈家书房使他眼界大开

万氏的辞世对周贻能打击很大。周贻能生性忠诚厚道,只能做政府机关里抄写收发之类的小职员,或者当家塾馆老师,收入微薄到无法养家糊口。周恩来出嗣过继给小叔父周贻淦不久,周贻淦就去世了。由于周贻淦和万氏均患肺结核去世,与其朝夕相处的陈氏也染上了这一绝症。不得已,陈氏提出回宝应娘家,一是让懂医术的侄儿陈式周看病,二是散心并安排后事。随后,陈氏和周恩来登上木帆船来到了宝应水巷口3号陈家。

陈式周,号逸石,毕业于通州(今南通)师范,做过李鸿章的家庭教师,曾任上海《申报》编辑。他小时候曾在淮安周家塾馆寄读,所以对周恩来的到来表示欢迎。

陈氏十分关心周恩来的学业,一到娘家就向侄儿提出,让周恩来到陈家家塾馆读书学习。陈式周与周恩来交谈后,发觉周恩来虽然只有10岁,但能评述古代诸子百家,乃至清朝的“洪杨之乱”,且有独到见解。于是,陈式周对陈氏说:“我们家的塾馆只能教授那些蒙童孩子,大鸾(周恩来)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就不要再上蒙馆了,让他到我家书房读我的藏书吧。”因此,周恩来在宝应不是上学读书,而是到陈式周的书房看书学习,陈式周适当做些辅导和指点。

陈氏在宝应娘家一共呆了三个多月,这段时间里,周恩来在陈家书房读过《西厢记》《醒世恒言》《施公案》等,使他眼界大开。可惜陈氏病体日渐沉重,母子俩只好登舟北返,重回清江浦陈家花园。

龚家塾馆成为最后的记忆

陈氏回清江浦不久便告别了人世。周恩来处理完丧事后,带着两个弟弟返回了淮安驸马巷。

这时驸马巷的周家更加衰败,稍微灵活的男丁均已外出谋差做事。周家院内住着孤苦伶仃的老人:周恩来二祖父周昂骏的遗妾亚老太、周恩来二伯父周龢鼐的元配痴二奶奶等,由近乎瘫痪的八叔周贻奎和八婶苦苦支撑着这个家。周家塾馆还在,但已付不出学关钱(学费)。

从清江浦返回淮安的那段时间,周恩来除了按旧俗在母亲灵前守孝外,还曾到已裁撤的漕运总督大门外石狮子处学下象棋。在淮安周恩来故居收藏的一份周恩来堂弟周恩灿的笔录上说:“七哥在为他母亲守孝时,还在油灯下看书。”

酷爱读书的周恩来不愿就此荒废学业,请求八婶杨氏去淮安城东岳庙龚家说情,希望能让他到龚家塾馆寄读。

杨氏迈着小脚,带着周恩来、周恩溥、周恩硕和周恩寿四兄弟来到龚家。经周恩来的姨表舅龚荫荪亲自考核,最终只留下周恩来一人在龚家塾馆寄读。龚家塾馆也成了周恩来在老家读书的最后一个地方。

龚荫荪,字天枢,其母是周恩来嗣母陈氏的亲姨母。龚荫荪是追随的革命党人,因此,周恩来在龚家书房读了严复的《天演论》、邹容的《革命军》及《中华时报》等进步书报。龚家塾馆的周先生因材施教,他要求周恩来在颜体的基础上加练魏碑,以增加笔锋上的刚阳之气,最终形成了周恩来颜体加魏碑的书法风格。

周恩来在龚家只寄读了一年。由于龚荫荪是革命党人,他的行踪早已被清廷盯上。1909年春节,清政府对龚府实施抄家,周恩来失去了他在老家读书的最后一处“天堂”。

1952年秋,周恩来视察上海期间,在霞飞路临时寓所会见姨表姐龚志如时说:“表舅(龚荫荪)是我政治上的启蒙教师,你们龚家塾馆的周先生是我文化上的启蒙教师。”可见,周恩来对在龚家寄读的那段时间记忆深刻。

家族渊缘留长,家谱也该分享出来了讓後人記住標註保存

我们是川北分支族人我们南充的字辈重男轻女!从:唐开始大字辈收尾

1.唐

2.开

3.俊

4.秀

5.光

6.明

7.正

8.大

现在时代变了,小辈都不按照字辈取名了,老家人也少了,希望家乡越来越好!家族越来越好!

江姓为即墨望族,全区上百个村庄有分布,历史名人众多

明清时期,即墨士绅崛起,人物涌现,颇有一番群星璀璨的景象。即墨家族才人辈出,靠科举跻身即墨第六大家族。

清末《即墨县乡土志》“氏族”篇,对即墨明清时期名门望族周、黄、蓝、杨、郭、江六大姓氏原籍及迁徙来即时间作了专门记述:“,济阳裔,迁墨不知何代。明初徙居城东南厢为一世。嘉靖、万历间,先后以明经起家。国朝(清朝)甲科蔚起,相继为牧令,有声。至今族姓蕃昌,衣冠之盛为一邑最,传二十余世。”

因始迁祖已稽考不清,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始修《即墨族谱》就将居住即墨城东关的江榮尊为一世始祖。自江榮以下,开始昭穆有序,支派井然。

▶历次修谱经过

清康熙六年(1667)完成了第一次续修族谱;

清嘉庆六年(1801)完成第二次续修族谱时,入谱丁口为9800余人。首次制定了统一的字辈命名定式,自十六世起:

“先存敦崇志,世守继述功”;

第三次族谱续修是清道光十三年(1833);

(道光版即墨族谱)

第四次族谱续修是清光绪十四年(1888),入谱丁口为21500余人。

第五次族谱续修是二十四年(1935),入谱丁口为25000余人。再次制定字辈命名定式,自二十六世起:

“安居学道义,仁寿从孝忠”。

(2012年版即墨族谱)

2012年第六次续修族谱,载入丁口53300余人。这一次把族人居住地全部做了统计,共分布在即墨区100余个村庄,还有分布在胶东城阳、崂山、李沧、莱阳、海阳、平度和东北三省等多地。又一次制定了字辈命名定式,自三十六世起:

“宁康弘祖贤,科硕致祥升”。

2019年4月5日清明节,即墨家族给迁于盟旺山之阳的始祖墓立碑重修并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五百余族人参加共祭始祖。中午宴会时又成立了“青岛市即墨文化研究会”四百余族人欢聚一堂,共叙亲情,共同见证了这一族之大事。

如今,家族男丁最大辈份十六世,最小辈份在莱阳新安村已传至二十六世,上下跨有11辈。

▶族中人才辈出

从明代天顺年间三世出了第一个贡生江楫任巡检开始,即墨族人开始连续不断地跻身科举,步入仕途。《即墨族谱》载,明清两代前后有5人考中进士、15人考中举人、70余人考中贡生。有5人出任知州,有14人出任知县,有功名的出仕者达1000余人。所以在《乡土志》中被记载为“衣冠之盛为一邑最”什么意思呢? 出仕为官者本地区最多!

清同治版《即墨县志》中,有14人被载入《人物志》。其中“勋绩”里有8人(江文深、江一定、江之澨、江衍文、江万秋、江成、江峡、江淑榘),“忠节”里有1人(江恭先),“懿行”里有5人(江晓、江秉钰、江岩、江溍、江丕耀)。

在5名进士中,有3名为父子孙血亲三代人,段泊岚镇槐树沟村的十一世江允溥、十二世江毓圻和十三世江淑榘爷儿仨,这在即墨历史上属于第一家。

▶五位进士简介:

江成字振声,号华厓,九世江璜生五子,今环秀街道东兴家疃。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三甲第110名进士。湖南益阳县知县。

江允溥字及民,号源山,十世江蘅长子,今段泊岚镇槐树沟村。清雍正元年(1723)癸卯恩科举人。雍正二年(1724)甲辰联捷三甲第99名进士(卫籍)。安徽繁昌县知县。改任靖海卫东昌府教授。

江毓圻字东屏,十一世进士江允溥次子,槐树沟村。清乾隆六年(1741)辛酉科经魁。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科会魁、三甲第70名进士。历任广东从化、香山、东莞知县。乾隆庚辰(1760)、壬午(1762)同考试官。

江淑榘字慎斯,号服畴,十二世进士江毓圻子,槐树沟村。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丁未科二甲第45名进士。诰授奉政大夫,署直隶顺德(今河北邢台)、天津府知府。卒于官。

江毓秀本名以梓,榜名毓秀,号左泉,十世江德润三子。清咸丰八年(1858)戊午科举人。咸丰九年(1859)联捷己未科三甲第2名进士(奉天籍)。署直隶元城知县,任山西盐山知县,办理河工加知府衔(四品)。

▶结语

本文作者江崇德,即墨十九世,文史爱好者。撰写此文,旨在与胶东地区和关外的宗亲取得联谊交流、寻根问祖交流,共享资源,共同发展。本文如有失误或遗漏,请联系指正。

热门推荐